配色: 字号:
2021化学中考模拟试卷-- 谢模锋
2021-07-02 | 阅:  转:  |  分享 
  
绝密★启用前



2021年康巴什区初中毕业升学模拟试题

化学



注意事项:

1.作答前,请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相应位置,并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等有关信息。

2.答题内容一律填涂或写在答题纸上规定的位置,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本试题共8页,4大题,16小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化学、物理共计12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S-32Zn-65Mg-24Cl-35.5K-3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题,每题2分,共16分)

1.下列语言描述不涉及化学性质的是()

A.凡海盐,见水即化 B.金入于猛火,色不夺精光

C.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 D.凡煤炭普天皆生,以供煅炼金、石之用

2.运用分类法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类别/选项 混合物 单质 氧化物 碱 盐 A 黄铜 C60 Na2O2 Cu2(OH)2CO3 尿素 B 过磷酸钙 Hg 干冰 KOH 纯碱 C 空气 煤 Fe3O4 Ca(OH)2 碳铵 D 焊锡 Ne SiO2 NH3?H2O HBr A.A B.B C.C D.D

3.下表中对有关化学知识的整理和归纳错误的是()



A.物质的鉴别 B.化学与生产 ①用水可以鉴别硝酸铵和氢氧化钠

②用稀盐酸可以鉴别氧化铜和铁粉 ①氧化钙俗称熟石灰,农业上常用来配制成农药波尔多液

②碳酸钠俗称火碱,应用于制取肥皂 C.物质的变化 D.实验操作 ①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

②电解水反应的微观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 ①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

②过滤时,滤纸要紧贴漏斗壁并使滤纸边缘略低于漏斗口 4.“化学链燃烧”是燃料不直接与空气接触的燃烧,是以载氧体在两个反应器之间的循环来实现燃料在较低温度下燃烧的过程。该过程具有无火焰、低污染、高效率等特点。氧化镍(NiO)作载氧体的“化学链燃烧”过程如图。与直接燃烧甲烷相比,对该技术的评价错误的是()



A.反应更充分、能源利用率高B.较安全,减少爆炸风险

C.消耗等质量甲烷,参加反应氧气较少 D.有利于分离和回收较纯净的二氧化碳

5.甲酸(HCOOH)具有清洁制氢的巨大潜力,其分解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酸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1:2B.乙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1:2

C.46g甲酸中氢元素质量为2gD.生成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1

6.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Mg2+、Ca2+、CO32-、OH-B.H+、K+、MnO4-、SO42-

C.Fe3+、Ba2+、SO42-、Cl-D.Na+、NH4+、C1-、NO3-

7.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试剂或操作方法 A Cu(NO3)2溶液 AgNO3 加过量铁粉,过滤 B 氨气 水蒸气 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干燥 C KCl固体 MnO2 加足量水溶解,过滤 D NH4HCO3固体 NaCl 加热 8.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大题共5题,每空1分,共19分)

9.如图为某品牌奶粉标签的一部分。



(1)写出配料中一种盐的化学式:___________。

(2)营养素参考值%是指营养素含量占每日膳食推荐的营养素参考值的百分比。该奶粉中营养素参考值%最高的是_________,缺乏该元素可能会导致的疾病是________。

(3)从均衡营养的角度分析,该奶粉中缺乏的营养素且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__。

10.火是文明的起源,取火的方法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

(1)1830年,法国人发明了摩擦火柴,将白磷、硫、KC1O3、MnO2混合做火柴头,摩擦生热使白磷燃烧,利用白磷燃烧的热量使KClO3分解,然后使硫燃烧。该过程中KClO3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推测摩擦过程中白磷比硫先燃烧的原因是 。

(2)1830年,法国人发明了摩擦火柴,将白磷、硫、KClO3、MnO2混合做火柴,摩擦生热使白磷燃烧,利用白磷燃烧的热量使KClO3分解,然后是硫燃烧。该过程中KClO3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9世纪中期,瑞典人创制出安全火柴,将红磷涂在火柴盒的摩擦面上,硫、KClO3、MnO2则藏于火柴头中。火柴划燃的瞬间,火苗异常旺,对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推测不合理的是 (填序号)。

A.火柴头里的硫比火柴梗燃烧更剧烈

B.Mn02分解产生氧气助燃

C.KClO3分解产生氧气助燃

11.小倩同学了解到:外国人把中国称为“China”,在英文中与瓷器是同一个单词。“青花瓷”又是在中国瓷器中最具代表性的。绘制青花瓷纹饰的原料中主要含有氧化钴(CoO)。

她查阅元素周期表发现钻【读音:】元素符号为Co,在周期表中与铁元素同位于第4周期、第Ⅷ族。



【提出问题】

小倩同学产生疑问:为什么钴和铁都在第Ⅷ族呢?

【寻求帮助】

(1)【咨询老师】得知:因为铁与钻两种元素原子的结构具有相同点(见下图),使得二者的化学性质相似。因此把这两种元素放在一起。

请你帮助小倩完成下列问题:

①铁原子与钴原子具有相同的(填序号,下同)。

A.核电荷数B.核外电子数C.电子层数D.最外层电子数

②在化学反应中,金属钴和铁一样,也能与稀盐酸发生反应放出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查阅资料】铁和钴两种元素的化合物化学性质相似,钴元素有着广泛的用途:钴及其化合物在材料生产、化工生产、医疗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钴在电池制造中需求量增长很快,钴酸锂(已知:化学式为LiCoO2,锂元素化合价为+1)常用作手机电池的正极材料,其中钴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结合所给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氢氧化钠、碳酸钠分别在水、酒精中的溶解度如表所示。

氢氧化钠 碳酸钠 20℃ 40℃ 20℃ 40℃ 水 109g 129g 21.8g 49g 酒精 17.3g 40g 不溶 不溶 (1)图像表示(填“氢氧化钠”或“碳酸钠”)的溶解度曲线。?

(2)20℃时,氢氧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填“大于”或“小于”)碳酸钠在水中的溶解度。?

(3)40℃时,若将50gNaOH分别投入到100g水和100g酒精中,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再将CO2通入所得NaOH的酒精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为。?

13.如图所示“天宫号”化学空间站的舱室分别代表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图中“→”表示转化关系,“一”表示相互能反应,所涉及反应均为初中常见的化学应。已知A是最常用的溶剂,D的俗名叫烧碱,E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A、B、E、F分别属于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C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1)A的化学式为_____。

(2)C与F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

(3)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空间站迎来了首批访问者,他们搭乘的载人舱X与连接验C成功对接(如上图所示),则载人舱X代表的物质可能是_____(填序号)。

ACBCO2CFe2O3DCaCO3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2题,每空1分,共10分)

14.如图A~H是实验室制取某些常见气体的装置示意图。请完成下列相关问题。



(1)实验室要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所选择的装置是(填序号)。

(2)实验室制备CO2的化学方程式为,若用装置H收集CO2气体,产生的气体应从(填“a”或“b”)端通入。

(3)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选取装置C或D相对于装置B有操作方面的优势,若选择装置D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备氧气,能否体现该优点(填“能”或“否”)。

(4)用排水法与排空气法收集CO2及相关性质的比较(分别用体积相同的2个集气瓶收集)。

已知:向收集满CO2的集气瓶内倒入等体积适量澄清石灰水,并振荡。二氧化碳纯度越高,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后变澄清的时间越短。

比较项目 排水法 向上排空气法 收集方法可行性分析 CO2气体生成和从水面逸出的速率远大于其溶解和与水反应的速率 ,且不与空气发生反应 收集过程分析 集满现象: “验满”分析:因气体无色,是否集满难确定,即便用燃着的木条移近容器口熄灭,也难以证明空气完全排尽 石灰水变浑浊又变澄清所需时间分析 时间较短 时间较长 由上述实验可得结论:①二氧化碳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②与排空气法相比,排水法的优点是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更纯净。

15.某学习小组对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实验。

实验活动一:用酸碱指示剂探究酸与碱反应的过程。

(实验1)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编号 实验方法与操作 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 ① 取3mL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NaOH溶液于试管中,滴1、2滴酚酞溶液



加入稀盐酸后,NaOH溶液中(填离子符号)浓度减小,进而证明酸与碱能发生反应。 ② 向上述溶液逐渐滴入稀盐酸,振荡 溶液刚好褪色 ③ 向上述刚好褪色的溶液中再滴2滴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NaOH溶液,振荡后,再次滴入微量稀盐酸,振荡



实验活动:用变色硅胶验证酸与碱反应生成了水。

(查阅资料)Ⅰ.变色硅胶吸水后由蓝色变为红色。

Ⅱ.无水醋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醋酸钠和水。

(实验2)小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



(讨论与交流)

(3)证明无水醋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有水生成的现象是_____。小芳认为(实验2)不严密,还应补充的实验是_____。

B:随时添加液体药品(C:可以控制反应速















化学试题第5页(共10页)化学试题第6页(共10页)









献花(0)
+1
(本文系李功随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