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探索家族在遷徙中謀求繁榮發展
2021-07-10 | 阅:  转:  |  分享 
  
探索家族在遷徙中謀求繁榮發展(湖南省澧州大堰垱鎮譚徽珩家族世系傳承記載)導語:遷徙是人類生存發展的重要方式,更是謀求家族發展的重要舉措。從明
清兩朝至民國的歷史長河中無數族人為了求繁榮發展,選擇遷徙到適合自己發展的地方定居,這一行為促進了家族的繁榮和發展。根據徽珩公家族世
系史記載;本支先祖就是圍繞祖先原居住地路線,尋覓適合開枝散葉,傳遞祖先血脈之地,謀求繁榮而得到發展。探索家族在遷徙中謀求繁榮發展《
目錄》第一章、回顧歷史上人口大遷移看祖先遷徙軌跡簡述第二章、湘西北譚氏始祖遷徙歷程第三章、譚添麟投軍明太祖南征北戰立勳明室第四章、
二世祖必祥公落籍澧州青泥潭世襲纓第五章、五世袓鐫公遷出青泥潭定居澧州譚家嶺第六章、六世祖鉞公遷出譚家嶺居象耳橋茅塆官坪第七章、七世
祖仲義公遷出象耳橋定居澧州譚家嶺第八章、十五世祖訓智公遷出譚家嶺定居大堰垱鎮經商第九章、二十一世適應新中國發展隨兒女遷徙世界各地探
索家族在遷徙中謀求繁榮發展第一章、回顧歷史上人口大遷移看祖先遷徙軌跡簡述中華文明誕生直到北宋的大部分時間裏中原地區都是經濟的中心。
伴隨著戰亂和政局動亂,政權管理人口政策執行遷徙等,回顧中國歷史上六次人口大遷徙,看看當年譚姓和本支系祖先的遷徙軌跡。第一次稱為“衣
冠南渡”大規模南遷:史稱“永嘉之亂,衣冠南渡”;西晉建武年間,晉元帝率中原漢族臣民從京師洛陽南渡,這是中原漢人第一次大規模南遷定居
。第二次稱為安史之亂遷徙逃離移民:唐朝中期,安史之亂爆發,北方是唐政府軍與叛軍交戰的主戰場,大批北方居民為躲避戰亂遷徙逃往南方定居
。第三次稱為靖康之變遷徙逃離移民:兩宋之交“靖康之變”1126年(靖康元年)北方的金兵攻克宋都城汴京。1127年(靖康二年)三月,
金軍大肆搜掠後,立張邦昌為楚帝,驅擄徽、欽二帝和宗室等北返,北宋亡。史稱“靖康之變”,或“靖康之難”、“靖康之禍”、“靖康之恥”。
統治者衣冠南渡,在杭州建立南宋。中原漢族大量向南方遷徙逃往南方定居。第四次稱為明初大移民:明初大移民;元末戰亂,歷經20餘年,朱元
璋統一了天下,但是,此時的江山已是遍地瘡痍,佈滿了戰爭的創傷;山東、河南、河北一帶多是無人之地。為了恢復農業生產、發展經濟,為了使
人口均衡、天下太平,鞏固明王朝的統治,明洪武年間,朱元璋採取了遷徙移民政策,按“四家之口留一、六家之口留二、八家之口留三”的比例遷
徙移民填補山東、河南、河北等地(政府提供優惠政策)定居。第五次稱為湖廣填四川:清朝康熙二年(1663年),順天府尹張德地擢升為四川
巡撫,此時的四川經歷了明朝末年以來數十年的戰亂,已是“十室九空”,重慶城中不過數百戶人家,州縣居民也往往只有數十家乃至十幾家,有的
甚至只有一二戶。面對如此殘局,張德地上書請求移民四川:“四川自張獻忠動亂之後,地曠人稀,請招民承墾。”清代招民承墾,遷往西南地區的
民眾向四川大規模移民,在政府的鼓勵下開始了招民遷徙。政策上對移民的獎勵頗為誘人:移民入川,五年內不用納土地稅。三藩之亂平息之後,清
政府還宣佈,入川移民可以入籍,可應科舉。一對夫婦,給水田三十畝,或旱地五十畝,有可作為丁壯勞力的兒子,再加撥四畝。每戶給銀十二兩,
作為定居的置產費用。於是民眾蜂擁而至,這次大移民,被稱為“湖廣填四川”遷徙定居。第六次稱為闖關東和走西口:從明朝中期至民國初年四百
餘年的歷史長河中,無數山西人、陝西人、河北人背井離鄉,打通了中原腹地與蒙古草原的經濟和文化通道,帶動了北部地區的繁榮和發展。西口,
狹義的西口指長城北的口外,包括山西殺虎口;陝西府穀口;河北獨石口,即晉北人、陝北人以及河北人走西口的交匯點。西口是晉商、陝商出關與
內蒙外蒙貿易的地方,所以走西口的主力人群包括晉北人,陝北人,河北人。注:湘西北譚氏記載就有部分先祖遷徙,詳情請閱家族譜錄。第二章、
湘西北譚氏始祖遷徙歷程(山東濟南章丘城子崖考古重大發現古譚國都城遺址傳說成為現實)湘西北譚氏始祖譚興公畫像傳說漢文帝時期;古譚國譚
子的長子“公子伯·譚錦”支系,其裔孫二十一世譚玉成;字.諱頃,生於西元前197年,追隨大漢高祖第四子“漢文帝劉恒”建有軍功(漢文帝
劉恒前202年—前157年)。皇封為禦史大夫“弘農郡”郡主。漢時先祖世籍弘農,曰“弘農郡”故地在今河南靈寶一帶。後來譚氏子孫便以郡
望為堂號,而稱“弘農堂”。本支系發源於古譚國譚子長房支系;傳說隨先祖曾經從弘農郡遷徙湖南定居謀求發展,爾後又隨先祖從湖南遷徙到江西
省廬陵府定居謀求發展。我湘西北譚氏始祖;譚興公,原籍,江西“江右”廬陵府吉水縣大洲人氏,世系江右望族也。元順帝至正二年,西元(13
42)年,江西廬陵府吉水縣又面臨三大天災人禍驟至,吾先祖自元朝時期就慕湖南省衡州安仁山水奇秀,風土醇厚。避天災人禍舉家遷徙到湖南衡
州府安仁縣宜陽八都,聚族而居之。注:湘西北始祖譚興公生平詳情閱家族譜錄。第三章、譚添麟投軍明太祖南征北戰立勳明室湘西北譚氏一世祖譚
添麟畫像元朝至正22年(西元1362年)譚添麟聞明太祖寬仁愛仕,仗劍前往投從,至則太祖已在江州詣軍門,引見為護衛親軍。洪武三年楚諸
郡皆為陳氏,太祖兵臨之,陳友良勢大減。逐棄江州,彬力也。太祖至龍興,令普祥仍守袁州,而以彬為江西行省參政。西元1363年從破陳友諒
於鄱陽湖,以功擢管軍百戶;西元1364年隨征陳理於武昌,理降;從湖廣行省參政下漢、沔、荊、嶽屢功加升千戶職,西元1389年論前後功
實授九溪衛千戶所正千戶,加升指揮使銜,兼握百戶篆,並鑄千百戶印授之。九溪衛駐防在慈利縣城北九十裏。西南至永定衛二百八十裏,宋代稱之
為索口寨。一世祖添麟公立勳明室,賜祿田數百頃,奉旨落籍澧州世襲纓,清白傳家,五大房子孫椒繁,廣列黌宮。注:一世祖添麟公生平詳情閱家
族譜錄。第四章、二世祖必祥公落籍澧州青泥潭世襲纓澧州(澧縣)青泥潭“五通寺”屬澧州譚氏家廟即家族為二世祖必祥公立的家廟(古稱宗廟)
,廟中供奉祖先神位等,依時祭祀。屬譚氏家族祭祀祖先有官爵者和先賢的場所(古時有官爵者才能建家廟)。澧州譚氏青泥潭家廟五通寺圖片澧州
譚氏青泥潭家廟五通寺由來:吾湘西北譚氏先祖自一世“麟公”祖立勳明室,歷任千戶,九溪衛千戶指揮使。皇賜祿田數百頃於澧州(澧縣)青泥
潭長河堰,奉旨落籍世襲纓。澧州譚氏家廟五通寺位於澧縣涔南鄉青泥潭,源於明英宗辛酉年(正統六年)皇封立廟供奉“必祥公”雕像。湘西北譚
氏麟支二世祖譚必祥時任九溪衛千戶·指揮使。西元1441年征途中病卒?據家族譜牒(家史傳承記載),古譜依據;迨祥祖南征(“卒~於禍”
),卒葬簰洲。贈封太子太保,蔭一子為左千戶、千戶,立廟祀之。麟支三世袓友道公青泥潭老宅歷史舊影圖麟支:必祥公五子“友道、友謙、友賢
、友才、友仁”為湘西北譚氏五大宗派家族。自一世祖“添麟公”立勳明室,賜祿田數百頃,奉旨落籍澧州世襲纓,清白傳家,五大宗派家族子孫椒
繁,廣列黌宮。湘西北譚氏三世祖譚友道,居澧州府,約西元1395年生,嗣父職,襲千戶職,升指揮使。贈昭武將軍(正三品:初授昭勇
將軍,升授昭毅將軍,加授昭武將軍)。蔭一子,世襲千戶職。注:二世祖必祥公,三世祖友道公生平詳情閱家族譜錄。第五章、五世袓鐫公遷出青
泥潭定居澧州譚家嶺五世祖譚鐫,約明英宗乙丑年(正統十年)西元1445年生,居澧州府嗣父職襲千戶職,贈封武德將軍。卒於明武宗乙亥年正
德十年,西元1515年。卒,先葬出生地清泥潭平湖高嶺堪上,後遷譚家嶺栗山坡。五世袓鐫公遷鎮守九溪衛駐防舊影圖?澧州譚氏麟支五世祖鐫
公塋墓舊影圖注:五世祖鐫公,生平詳情閱家族譜錄。第六章、六世祖鉞公遷出譚家嶺居象耳橋茅塆官坪譚鉞;約生於明武宗朱厚照在位年間(西元
1505年-1521年在位17年),奉詔任歷史名城廣西柳州知府,受特恩賜翰林院主考兩廣入為東閣大學士。古家族譜牒記載;慈利縣官坪古
柏樹苗來自廣西柳州,系鉞公任職廣西柳州知府回鄉省親(省親;指歸家探望父母,也指拜覲其他尊親。)時從柳州所攜,並由鉞公親手所植故居九
層堂天井中。奉天誥命澧州麟支譚氏鉞公《誥命》複製圖聖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柳於幅員皆山谷,地瘠民貧,古稱難治。矜弛致酷烈之聲,蒲鞭來
“猛虎”之訕。非良刺史撫戢之,曷克寧謐?宜有特贈以酬勞勳爾。柳州知府譚鉞,氣度淵深,才識昭朗。而爾粹白持躬,精勤布化;著菁莪之丕績
,隆棫樸以宣猷。今特贈爾為“東閣大學士”。古之帝王,有錄良股肱姓名於座右,以興臥對之思,狀疏輒下,不時進擢,蓋視之若是其重也!今朕
思吏治,豈肯遜於前代?舉曠典以勸趣,亦俟奏曠世之猷。惟汝良股肱黽勉以胥。湘西北譚氏六世祖鉞公親手植的古柏樹圖片六世祖鉞公逝世後葬出
生地澧州譚家嶺圖片注:六世袓鉞公,生平詳情閱家族譜錄。第七章、七世祖仲義公遷出象耳橋定居澧州譚家嶺湘西北麟支譚氏七世譚仲義,明武宗
戊寅年正德十三年,西元1518年生,衛廩生,(科舉考試成績一等的秀才稱為廩生,獲官府廩米津貼)。譚仲義任廣西別駕(官職名;別駕從事
史),初授將仕郞(正九品),升授登仕郞(正八品)。譚仲義為了給爺爺“鐫公”和父親“鉞公”守孝,攜帶第三子譚調陽,字秀山,遷居澧州譚
家嶺定居。妣李氏,孺人(明朝封贈七·八品官之妻為孺人),生四子:一陽,少陽,調陽,鬥陽,繼配楊氏,孺人(明朝封贈七·八品官之妻為孺
人),生二子:升陽、布陽。卒,歸葬澧州譚家嶺(詳情閱家族譜錄)。奉天敕命奉天敕命,皇帝制曰:登仕郎譚仲義,登皇路以馳驅,忠原本孝
;入庭惇而侍奉,嚴必兼慈。毋妻室李氏乃性本和柔,飭袊鞶於閫內;教惟勤慎,紆章服於庭前,茲以覃恩貤贈爾為九品孺人,於戲所親邀優渥之恩
,勉圖懋績有子效靖共之誼永表芳致。欽此!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二十三年,甲辰年三月三日(西元1544年)制敕之寶聖旨澧州麟支譚氏仲義公
《敕命》複製圖湘西北譚氏麟支八世祖譚調陽,字秀山,約明世宗辛亥年(嘉靖三十年),西元1551年生,衛廩生(科舉考試,成績名列一等的
秀才稱為廩生,可獲官府廩米津貼)。原住慈邑家業頗豐,因譚鉞,譚仲義兩祖奔葬安福縣(澧州轄區現稱為臨澧縣)譚家嶺遂棄慈邑家業,遷就兩
祖塋地築室獨居,以便祭掃太爺爺“鐫公”祖塋墓。加上與青泥潭“公祠”“宗祠”及諸先祖塋墓較近,故雖棄巳成之基業,創未成之田宅亦不以為
難,事亡如事存,可知孝子慈孫“其斯之謂歟”。注:七世袓仲義公,八世袓調陽公生平詳情閱家族譜錄。第八章、十五世祖訓智公遷出譚家嶺定居
大堰垱鎮經商湘西北譚氏麟支十五世祖譚訓智,字德周,清高宗庚寅年乾隆三十五年,西元1770年五月初五寅時生。遵循祖訓;經商養農發家致
富,後來選擇遷出譚家嶺定居澧州大堰垱鎮經商,糧油商貿(含加工)。注:十五世袓訓智公,生平詳情閱家族譜錄。第九章、二十一世適應新中國發展隨兒女遷徙世界各地湘西北譚氏麟支澧縣大堰垱鎮二十一世徽炎公·徽珩公子孫以津市·澧縣城關鎮為定居點;其部分子孫,分佈世界各地定居。國外定居:有歐洲國家匈牙利經商,有澳洲悉尼大學讀書(未加入澳大利亞國籍)已經成家定居。國內定居:北京市、深圳市、長沙市、武漢市、瀘州市…等地區。注:二十一世,二十二世,二十三世生平詳情閱家族譜錄。編輯撰寫製作:湘西北譚氏麟支二十一世裔孫譚曉平統計字數:4475
献花(0)
+1
(本文系探索古今中...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