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21-07-12 | 阅:  转:  |  分享 
  
寒:凝滞。凝,气体、雾状的东西变成了液体的东西,比如雾气变成水,水变成冰。滞,流动不畅了,停滞了,不通了。阳化气,阴成形。--《素问阴阳应象
大论》寒属于阴,它的一大特点是可以成形,形是通过凝滞造成的。冬天暖和的屋里,刚开始玻璃比较清亮,人比较多,一哈气,玻璃就成朦胧的状
态。再过一会,就变成水流、水滴。隔一夜,玻璃就冻成冰了,玻璃窗的底下就挂成冰凌了。这个过程就是“阴成形”的过程。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
血泣,血泣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反,故痈肿。寒气化为热,热胜则腐肉。--《灵枢痈肿》泣,血由于受了寒的影响,不是那么流畅了
。闭塞,由于寒气客于经络,客于血脉,导致气血流行不畅,有点阻滞,有点凝固。寒邪偏盛,阳气就要过去支持它,祛除寒邪。卫气属于阳,越聚
越多,产生了痈肿,就肿起来了。肿到一定程度,寒气越化越多,阳越来越胜,那块地就有点烂了,就形成了痈肿。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浊气在上
,则生?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寒偏盛,浊气就上升不了,浊气不能被化,就停滞上边,使得我们身体的胸、胁胀满,这种胀满叫?胀。水
在人体的下面,受人体阳气的作用,上升成为雾气,滋养津液,滋养人体的上部。人体的津液、水湿又可以在阳和阴的共同作用下,变成小便、大便
、汗发出去,这是云雨的过程。但是由于阴寒的作用,在上边的云雨、雾气转化成小便、大便、汗液,可能就停留在人体的胸部、胁部。这些雾气、
水汽、水湿在人体的胸部、胁部导致人体胸部、胁部不仅胀满,而且特别的憋闷。案例:胸闷,胸胀,喘气都不利索,需要长叹气。水湿之气不仅侵
犯心脏,产生长叹气的情况,还会侵犯肺脏,产生痰特多的现象。祛湿。祛寒。干姜、细辛、半夏、五味子,祛湿化痰。浊气在下,水湿上不去的病
症:腰腿发沉,后背像扛着麻袋一样酸沉无力。(被大雨淋透了,从此腰以下的部分特别沉,特别冷,就像坐在冷水缸一样)肾着,腰为肾之府,寒
湿之邪侵犯到了腰。温化寒湿,祛寒除湿。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痹主要偏疼痛,如果有游走性的疼痛,就叫行痹,也叫风痹,以风邪为主。
皮肤有点麻木不仁的,就叫着痹,也称作湿痹,是以湿邪为主。以疼为主的,叫痛痹,主要是寒邪为主,也称作寒痹。寒可以使气血凝滞不通导致了
疼痛。灸者,灼也。从久从火,比较长时间的用火烤就称作灸,灸法起源于寒冷之地人需求而产生的。有寒病的人,喜暖。肚子疼的时候都愿意捂着
、摁着,一捂一摁阳气就可以积聚,温度就可以提高一点,对于缓解寒邪侵犯有好处,也可以帮助血液凝滞打开道路,运行开来。经脉流行不止,环
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素问举痛论》正常的时候,人经脉当中的气血就像
河流是周流不休的,把气血带到各个地方,来营养人体。当有寒邪侵犯人体之后,气血流动的就不畅了,有凝滞了,首先就阻滞了,就不走了,就影
响周围产生疼痛,这就是不通则痛。由于凝滞造成血流、气流过去的量就少了,引起下一边的地方受不到营养而产生疼痛,这就是不荣则痛。痛者,
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素问痹论》气血也好,阳气也好,只要是道路不通的,都可以称作痹症。痹,不单单指肢体痹,还有脏腑痹。比如胸
痹就包含了心脏的病变,心脏在人体的上边,居于阳位,心脏是属于阳的,主血脉,泵血让血在全身周流起来。所以它要的温度是比较高的,如果心
一旦被寒邪侵袭以后,血泵不出去,流动不了,像珠穆朗玛峰上面常年的冰雪似的,心脏功能就不正常了,就成为了心痹或胸痹。寒邪侵犯了,心阳
不振了,衰弱了,祛寒,振奋心阳,温通心脉。寒对应的就是热,温。外寒散,内寒就是主阳的脏腑阳气的功能下降了,这个时候就要温养,补益主
阳的脏腑的功能,脏腑功能一充盛,阳气一上来,就可以把寒祛掉了。寒主收引。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素问热论》发烧性的外感疾病
,大多都属于伤寒类的。伤寒指的是伤于寒邪为主的这类的外邪所导致的疾病。寒邪侵犯人肌表的时候,汗孔收引、收缩,本来是舒张的、半开的,
汗液就出不去了。卫气(阳气)一直在周流全身,温煦肌肉。卫气还有个功能,就是司汗孔的开合。汗孔是很小的。阳加于阴谓之汗。--《素问阴
阳别论》汗一出,气也随着跑,所以也称作“气门”。卫气对于汗孔有一个司开合的作用,而且卫气一直在这个地周流巡视。当有寒邪侵犯人体,毛
孔收引以后,腠理收引以后,就密闭了,卫气流行就不通畅了,当有寒邪侵犯的时候,人体的正气(阳气)就会聚集。体表卫气多,但又发不出汗来
,卫气跑不出去,卫气拘急在体表被郁,人就发热了。因为外头有邪,卫气在体表还得和邪进行战斗,越战斗体温越高,就产生了人体的发热。阳气
生外热奈何,上焦不通利,则皮肤致密,腠理鼻塞,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越,故外热。--《素问调经论》阳代表体表。邪气盛则实--《素问通
评虚实论》只要是盛,指的都是邪气。正用虚来代表。外盛指的是体表有寒邪侵犯,称作阳盛。上焦是宣发卫气的,由于寒邪的侵袭导致了上焦宣发
卫气不灵,布散到了体表,回不来。一方面在跟邪气打仗,一方面被寒郁闭了,收引了。卫气的功能降低,不能司汗孔的开合,导致皮肤、腠理都致
密了,卫气被郁积,就产生热了。祛寒,把收引之力给祛除。体若燔炭,汗出而散。--《素问生气通天论》人如果发烧,像燃烧的炭火一样,用解
表祛寒的方法,寒气就会被去掉,卫气被郁闭的情况就会解决,烧就可以退下来了。人发烧,尤其感冒,跟感邪的程度,寒的程度密切相关。感邪越
重,寒气越大,发烧就越严重。感邪比较轻,发烧程度就比较轻一些。年轻人发烧比较猛,比较厉害,是因为卫气比较强,到体表的卫气比较多,发
烧就比较的重,比较的盛。老年人由于体虚,卫气没有那么多,卫气的力量没有那么大,发烧的势头就弱一些。抽筋是人体处于正常温度状态下,受
寒冷的刺激,导致肌肉、筋膜收引、收缩、痉挛,以致形成抽筋的状态。宗筋主束故而利机关也。--《素问瘘论》筋膜具有连着肌肉,带着关节的
作用。受寒冷刺激以后,筋进行收缩,产生关节肌肉打不开,伸不直,收缩不能自如,还有点变形。同时伴有撕心裂肺的疼痛。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
,脉寒则缩蜷,缩蜷则脉绌急,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素问举痛论》人受寒后,经脉在寒冷的刺激下,就会蜷缩,蜷缩本身就是收引
。收引以后经脉就会挛缩,牵引外在的小络,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形成不通的状态,这就造成不通则痛。分肉被分裂以后,被挤压以后也可以产生疼
痛,是牵引性的疼痛,那些小的脉络被牵引以后产生的疼痛。两个疼痛加在一起,就更加严重了。案例:头痛剧烈,一阵一阵的疼痛,头一疼起来,
脑袋上的青筋暴露,疼的非常厉害。(冬天早晨起来洗头,头发没干,开着拖拉机,头被吹了)祛除风寒,活血通络。风的经脉有痉挛,有拘急,但
是是一种动象,有震颤、抖动。寒主收引,动象不明显,不抖动、不震颤,偏于静象,伴有疼、寒冷。因为它不仅使人体整个的收引,还可以影响到
小的脉络,使小的脉络收引,使经络凝滞,产生不通的状态,不通可以产生痛,这是两个大的区别点。由于风导致的经脉的拘挛、拘急,尤其是外风
,如果有爱出汗、怕风的症状,就是风为病了。寒不仅有收引,还有疼痛。案例:26岁小伙子,腰直不起来,有150度,好几年了。刚开始还能
平躺,但是侧卧舒服,后来蜷起来才舒服,否则就疼的厉害。寒导致的脊柱收引的状态。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
大偻。--《素问生气通天论》大偻就是脊柱弯曲了,寒气侵犯了人体,产生了这种症状。祛除寒邪,温通肾阳,肾阳一壮,寒就祛掉了。另外要散
寒邪,打通经脉。诸寒收引,皆属于肾。--《素问至真要大论》肾属水,属于水脏,外界跟寒关系最密切。寒水肾是一个系统,外寒侵犯人体,最
容易伤肾。物以类聚,同气相求。水来了,有干地,有湿地,水先到湿地去。外寒也极易引动内寒,伤人体内在的肾脏,导致收引病变的产生。寒为
阴,是阳气的宿敌。在寒冷的环境下,时间不太长的话,人体的内部体温调节中枢还能够适应。如果中心体温进一步降低的话,到了30°到33°
左右的时候,肌肉不颤抖了,肌肉变僵硬,人可能就要死亡。寒伤了阳气,阳气衰脱以后,产生一种应激,包括呼吸、心跳、肌肉颤抖,再进一步丧
失阳气,最后导致人体衰竭而死亡。阳气者,若天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素问生气通天论》人体阳气的作用,就像
天上的太阳的作用。如果阳气运动失常,发生障碍,阳气衰脱的情况下,人就会死亡。天体的运行,一有了太阳才有了光明,人体如果没有阳气,人
体就不能够正常地活动,正常的思维。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养我们的神,人就会聪明、聪慧。养我们的筋脉,筋
脉就会柔和。当阳气出现问题的时候,思维可能就会产生异常。阳气衰竭的时候,人可能就会有一个假象出来,幻觉出来了。平常特别衰弱,临死之
前突然能吃能喝,还能够下床了,有点回光返照了。养筋就能柔和,使筋脉能够正常地行使它的功能。如果阳气功能减弱的话,筋脉会变得僵直,不
太柔和。阳又有温煦的作用,还有推动脏腑功能亢进的作用,所以包括精神状态、思维是正常的、兴奋的,这就是阳在起作用。阴是寒的、冷的、向
下的、向里的、衰退的、沉静的。阴阳者,天地之道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平阳秘,精神乃洽。--《素问生气通天论》秘,阳气密布于
处,使阴精不耗泻于外。阴阳二者应该协调,应该统一,当一方太过,比如说阴寒太过,就会制约阳气,一方面消耗阳气,一方面又会使阳气不能正
常的布散到全身。它可以使阳气郁闭,被不行了,就不能发挥作用了。阳气温煦的力量就减弱了,人就感到越来越冷。水就湿,火就燥。水一般是朝
潮湿的地方去,火朝干的地方去蹿。物以类聚,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性质相同、相似的东西可以聚集在一起,二者有结合的动力。当自然界寒冷的
时候,寒邪侵犯人体的时候,就很自然、很容易地同人体的阴结合在一起,使人体中阴的成分加大了,这就是所谓的“阴盛”了,就会伤阳气。恶寒
,冷的直打哆嗦,同时又发热,这就是寒侵犯到人体以后,伤害阳气。正常来讲,阳气有温煦的作用,没有阳气的温煦就开始冷了。另一方面,阳气
本身是属于热性的,被郁闭了以后越郁越热,导致人体开始发热。体若燔炭,汗出而散。--《素问生气通天论》燔是燃烧着的,人体像燃烧的炭火
一样,也就是高热,这时候用点发汗的药物。姜是发散的,把外表的寒邪散出去。通过发散,使郁闭的阳气畅通起来。用药以后,如果人出汗了,说
明阳气开始宣通起来了。治疗寒邪外感的疾病,往往都用发汗之品,解表之品,麻黄、荆芥、防风、生姜。有的人并没有感受到寒邪,但也是出现了
全身怕冷、手脚冰凉,这就是内寒。案例:胸闷,疼,连带着脖梗子、肩膀、后背又凉又疼,舌头比较淡,有点紫,嘴唇也发紫,白舌苔,沉细之脉
。总体来说是阳气不足,是虚,阴寒偏盛,阴寒阻滞了胸阳,导致了胸闷、气短。寒主凝滞,主收引,所以胸有点疼,牵引着肩背疼。温阳散寒,一
方面补充阳,改善阳虚,一方面祛除阴盛。手脚冰凉,一年四季缓不过来。--寒厥,从脚往上都感觉到寒冷。阳衰于下,则为寒厥。--《素问厥
论篇》阳虚了,不能温煦身体,导致阴偏盛,产生肢体寒冷。四逆汤。伤阳气的习惯①熬夜。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
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素问生气通天论》一天当中,早晨阳气开始生发,中午的时候阳气生大了,下午阳气虚弱,傍晚阳气从表进入到身
体内部了,应该休息了。气门乃闭,阳气不出来了。晚上阳气存于身体内部,人也应该休息了,不活动,也不思考问题了,入睡了,阳气也就休息了
。子时是人体阴最盛的时候,为了使小阳很好的生发,这个时候就要很好的休息,不要扰动它。等阳气壮大以后,人体再去活动,再去用这个阳。如
果不睡觉,继续扰动这个阳气,它就不能进一步生大了。熬夜以后,舌苔厚腻。阳气有行水气、化水液、消化水谷的作用,熬夜以后消耗阳气,阳气
就不能很好的温化水液、消化水谷,水液、水湿就要内停,水谷不能被消化可能会聚集起来。熬夜以后食欲也不太好,这就是伤阳气的表现。②吃寒
冷食物。夏天阳气旺,都是旺在表面,阳气外浮,里边的阳气、肠胃的阳气有些不足了。有些现象,东南方天气比较热,喜欢在煲汤的时候放点参、
黄芪、鹿茸,就是因为阳气浮在外,但里边的阳气显得不足。夏天少吃冷品,不要去伤害已经弱小的阳气。③用药过多。案例:13岁小男孩感冒了
,打了几天抗生素以后,感冒症状消失了,肚子疼,还有点呕吐,不想吃东西。舌苔非常厚腻,感冒应该是薄白苔,这是属于肠胃、脾胃有寒湿停留
了。抗生素相当于清热之品,用药多了以后伤害阳气,导致寒湿停留。附子理中、四逆汤、附子、干姜,去寒湿之品加上健脾药物。阳气被消耗就可
以产生阳不制阴,产生阴盛,于是产生内寒。人体阳虚有内寒的,就容易招引外寒。当人体阳虚、气虚,就容易感冒,还不容易好。这就是内寒招引
外寒。④长期处于寒冷环境。也会造成人体阳气的虚损,外寒引动内寒,产生阳虚,使阴更盛。空调本身是一种外寒,长期空调以后就会食欲不好,
手脚发凉,恶心,产生一些阳气被伤的症状。寒邪导致人体的三大疾病:疼痛、脏腑机能减退、身体水肿。寒主凝滞,凝滞造成气血流通起来非常困
难,不通则痛。缩蜷之象和寒象是相应的,人一疼就缩蜷。气血少了,下一个部位受营养的东西就少了,缺营养了,也可以产生疼痛。经脉里边的气
血一直是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在人体一直是运动着的。血气者喜温而恶寒。祛除体内寒邪,理气活血。生产以后怕冷: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生产大失血以后,气也随之而脱,气血都不足。冬天再着点凉水,人体阳气就更虚了。内有久寒,寒成顽疾了。四逆汤加吴茱萸生姜汤。生化汤治疗
妇女产后血虚,小肚子、小腹怕冷、怕凉,恶露不尽。当归、川穹、桃仁、炮姜。阳气就像自然界当中的太阳一样,阳气充足人的精神状态才好,人
才兴奋,人活动才有力量,人才敏捷。精则养神,柔则养筋。--《素问生气通天论》如果阳气虚弱,人的整体状态都下降了。怕冷、乏力、懒得动
,不愿意干活,老愿意坐着或躺着。思维也不敏捷了,各个脏腑的功能都有点衰退。阳气不足,或寒邪侵犯人体导致人体的怕冷、各项机能减退。如
果寒邪侵犯人体,或人体阳气不足,还能引起水肿。人体当中的水液不流行了、不走了,停留在哪,哪就成水肿。阳气不足,可以造成水液不能够气
化,不能够布散。案例:小腿胫骨前面一按一个坑,走路沉重,还怕冷。一个方面,阳不足或阴太盛造成水液不化,可以产生水肿。水本身属于阴,
有形的,靠肾阳的蒸化作用变成津液布散到全身。当寒邪侵犯肾阳,导致肾阳不足,不能够蒸化水液了,水液停留就形成了水肿。另一方面,阳气是
在运行的,水从下边被蒸发上来,就得有气带着津液布散到全身各个地方。一旦阳气不足了,津液布散不出去,就会停留形成水肿。水为阴,阳制约
阴,水为过,阴为过肯定跟阳有密切关系。阳虚要补阳、温阳。开鬼门,洁净府。鬼门就是汗孔,开鬼门就是发汗。净府指的是膀胱,洁净府就是利
小便。祛除身上残留多余的水液,针对阳郁的治本之法。只要小便通畅了,人体的阳气就被温了,就通畅了。人体排出去的东西只要是清明的、透亮
的,不是浓稠的,就属于寒为病。或者寒邪侵犯了人体,或者是阳气虚弱了。口水清稀的属于脾胃虚寒,温脾胃。稠的、黄颜色的要泄脾胃之热。天
不足西北,故西北阴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西北方地势高,海拔高,就属于阴,气候以寒冷为主。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
,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素问异法方宜论》君子避寒,“周密”,很少出去活动,“无扰乎阳”,来避寒邪侵袭。寒易引发的疾病:
关节炎、心梗、咳喘类。形寒寒饮则伤肺。--《素问瘘论》肺是主气的,司呼吸。外表受到寒邪侵犯,或者吃寒饮食,造成肺的宣降失调,造成咳
嗽气喘的产生或加重。气虚质:肌肉不健壮,容易呼吸短促,气不够用,喜欢安静,不愿意多说话,说话声音低弱,容易感冒,出虚汗,疲乏无力。
多食补益脾胃的食物,多吃黄豆、白扁豆、大枣、桂圆、香菇,少吃槟榔、生萝卜、空心菜。保持充足的睡眠,注意保暖,避免剧烈的刺激,减少出
汗。运动以柔缓为主。多与人沟通、交流,以积极进取的态度应对生化。阳虚质:肌肉不健壮,手脚凉,胃脘部怕冷,穿衣服多一些,冬天不好过,夏天受不了空调,喜欢安静,吃凉的东西身体不舒服,大便偏稀,小便颜色清、量多。不喜欢热闹的环境。多吃补益补阳的食物,多吃牛肉、羊肉、韭菜、生姜、辣椒、葱、酸,少吃黄瓜、柿子、冬瓜、西瓜、梨。保持睡眠充足,注意保暖,减少空调使用,运动以舒缓为主,适当按摩穴位,气海、关元、三足里、涌泉,洗桑拿,泡温泉。多与人沟通交流,多听激昂的、豪迈的音乐。这两类人容易患得寒证。其寒者,阳气少,阴气多,与病相益,故寒也。--《素问痹论》人本身就是阳气偏弱,阴偏盛一点,再加上外边的湿寒气一来,人体的阴盛阳虚就和外界的风寒湿结合起来,人就偏寒。其热者,阳气多,阴气少,病气胜阳遭阴,故为痹热。--《素问痹论》人是阳气偏盛的,阴气偏少的,风寒湿气进入人体以后,人体阳气偏盛打败了这种阴,产生了偏于阳盛的症状。病随着我们体质而产生了一些变化,气虚、阳虚体质的人容易患得寒的病症,阳气虚的病症。春捂秋冻。
献花(0)
+1
(本文系baby毅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