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中医方子〗手没劲,散寒化湿,令阳气返照
2021-07-16 | 阅:  转:  |  分享 
  
【中医方子】手没劲,散寒化湿,令阳气返照?(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
用,切勿盲目尝试。)本文理论依据:《中医方剂学》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今天,我想和你说一个老话题——手脚没劲儿。为什么手脚没劲
儿呢?我给你说一个真实的医案故事。你听完,应该是有些感触的。话说有这么一个男子,年48岁,本职工作是一个教师。这人有一个怪毛病,就
是间断性地手脚无力。这个情况已经持续20年了。原来,大概在20年前的一个冬天(即上世纪70年代初),此人远行,走了好远的路,很累,
于是就想休息。他找来找去,找了一个阴寒低洼、地势平坦的地方坐下来。这一坐,就是小半天。等休息够了,他继续走路。但他没想到,就是这么
一次休息,却让他在接下来的20年里,怪病缠身。什么病呢?就是每隔一段时间,就连续一周或者十多天手脚乏力。一年里头,能发作好几次。他
的手无力到什么程度呢?拿筷子都拿不了。与此同时,双脚和双腿也无力,甚至走着走着就跪倒在地,起不来。与此同时,此人一年四季膝关节、肘
关节、肩关节发凉,而且日益严重,畏寒怕冷,但是关节不疼不肿,也没有四肢肌肉萎缩。拍片子,也没有发现什么问题。这到底是什么病呢?患者
20年间求医无数,但都没有啥结果。后来,他求中医治疗,这才柳暗花明。刻诊,见患者脉象沉细而略迟,虽然是夏天,但是依然穿着厚衣厚裤,
甚至还带着护膝。两手两脚都不出汗。了解到这些情况以后,医家书方一首,方见——【配方】:生麻黄4克,肉桂(后下)、炙甘草各6克,炮姜
、秦艽、丝瓜络、白芥子各9克,熟地30克,炒苍术、白术各15克,鹿角胶(烊)、透骨草、补骨脂各12克。【用法】:所有这些,水煎服。
【疗效】:结果,患者服用到第七剂以后,感觉到周身舒适,手脚心开始出汗。这时候,肉桂和白术加量,继续投用4剂。吃完,患者觉得四肢关节
温热,手脚开始有力。就这样,医家遵原方稍作加减,继续投用14剂。到最后,患者诸证悉平,生活基本恢复正常。这就是医案的大致经过。它曾
记载于本世纪初出版的《病机理论临证指南》一书。这里头是怎么一回事呢?我给你简单说说。我跟你讲,一切,就源于患者20年前,那一次久坐
休息。你想啊,大冬天的,穿那么多,走路远行,必然有汗。他劳累休息的时候,所处之地低洼阴寒,很凉。于是,这寒邪和湿之邪,是不是就钻到
他身体里去了?寒邪阻滞气血运行,这就导致寒凝血滞。寒邪影响津液输布,这就加剧了痰湿阻络。这些因素又令肌肉失养,于是形成间断性的乏力
、痿弱。患者关节畏寒怕冷,四季不离厚衣厚库,原因,就在于他的身体,始终是为寒邪所伤;寒湿之邪,始终在四肢经络中盘滞;气血,始终不能
濡养肌肉。这个时候怎么办?自然要散寒邪、化痰湿、补血养血,温通血脉。我们来看看当时医家用的配伍——生麻黄4克,肉桂(后下)、炙甘草
各6克,炮姜、秦艽、丝瓜络、白芥子各9克,熟地30克,炒苍术、白术各15克,鹿角胶(烊)、透骨草、补骨脂各12克。这里头,其实是阳
和汤的加减。阳和汤,是一张外科用方,可以温阳补血,散寒通滞。结合医案里的用方,我给你分析一下,就是鹿角胶、肉桂、炮姜、补骨脂温阳。
熟地养血。麻黄散寒,引阳气入肌表。白芥子、丝瓜络化痰散结,通行经络。在这个初上,配秦艽、透骨草祛风除湿,通四肢经络,配苍术和白术,
燥湿化痰,增进气血之运化生成。如此,患者体内阴寒得散,痰湿得化,血脉得以温通,四肢无力的现象,自然可以改善了。这就是一张因感受寒邪
,进而造成痰湿阻滞、筋骨失养的案例。我不知道,我说清楚了没有。通过这个小小案例和验方,我们能感受到什么呢?第一个,夏季千万不要贪凉
。尤其是汗后感受低温刺激,最容易导致寒湿入体、痰湿阻痹,形成四肢筋肉关节方面的疾病。上文医案里的患者,如果不是因为在久行劳累后,于
阴寒之地久坐,他应该是不会得病的。我们普通人也一样。大汗淋漓之时,能够有节制地休息取凉,就会离疾病远一点。你要是图一时之快,后果往
往令人担忧。第二个,就四肢发凉、无力、关节怕冷这个事儿,我们可以考虑是不是可以运用阳和汤。阳和汤的原方,就是熟地30克,肉桂3克,
麻黄2克,鹿角胶9克,白芥子6克,姜炭2克,生甘草3克。水煎服。使用此方的辨证要点,就是脉沉细和迟细,舌淡苔白,口中不渴。现代中医
临床,常用它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等。这是一个基本的用方思路,专业的读者朋友,应
该留意。总而言之,寒湿入筋,所以手脚没劲、关节冷痛。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文老师用这篇文说,帮你捋顺其中的关系,希望可以给你带来帮助和启迪。全文完。
献花(0)
+1
(本文系长庚书库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