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四诊:饮食、气味
2021-07-17 | 阅:  转:  |  分享 
  
(四)问饮食与口味

1.问口渴与饮水口不渴:为津液未伤,见于寒证或表证或无明显热邪。

口渴:口渴总由津液不足或输布障碍所致。口渴多饮是津液大伤的表现多见于实热证消渴病及汗吐下后。渴不多饮是津液轻度损伤或津液输布障碍的表现可见于阴虚、湿热、痰饮、瘀血等证。渴喜凉饮,热盛伤津;渴喜热饮舌质淡者,为阳气虚,气不化津;渴不喜饮口粘腻舌苔腻者,为湿浊阻滞,津液不能上潮。

发热而渴者,热在气分;大热大渴大脉洪大,为阳明经证;口渴舌燥腹满便秘,为阳明腑实证;发热口渴,但渴不思饮,舌红绛者,为热在营分。

夜间口渴,多为阴津不足;口渴,但漱水不欲咽,舌上有青紫瘀斑者,为瘀阻,不能上布津液。

渴而口苦者,多为胆火内炽;渴而口酸者,多为木火伤津;渴而口咸者,多为肾水不足;渴而口甜舌苔腻者,多为湿热。

渴而小便甜或小便浊,或善食易饥者,多为消渴病;烦渴脉数小便不利,为热膀胱,气化不利2.问食欲与食量(1):食欲减退又称纳呆、纳少患者不欲食,食量减少,多见于脾胃气虚、湿邪困脾等。

纳呆食少伴腹胀便溏精神疲乏舌淡者,为脾胃气虚。

纳呆脘闷伴头身重困便溏苔腻者,属湿邪困脾。

纳呆厌食兼见嗳气酸腐脘痛胀痛苔厚腻浊者,为宿食停滞。

纳少厌油兼恶寒发热者,为感冒所致;兼疲乏身困胁肋胀痛或有黄疸者,属肝胆湿热。

厌食恶食。多因伤食而致。若妇女妊娠初期厌食呕吐者,为妊娠恶阻。

饥不欲食是患者感觉饥饿而又不想进食,或进食很少,亦属食欲减退范畴。

饥不欲食兼见胃中嘈杂、灼热舌红少苔脉细者,为胃阴不足,虚火内扰若兼胸胁苦满或腹满心烦喜呕脉弦者,为少阳胆热或肝胃不和。

(2)多食易饥临床多伴有身体逐渐消瘦等症状总由胃的腐熟太过而致。多食易饥兼见口渴心烦者,多为胃火亢盛;兼大便溏泻者,多为胃强脾弱;若兼见消瘦多尿或尿有甜味者,则为消渴病之征。胃火、胃强消渴(3)偏嗜小儿异嗜,喜吃泥土、生米等异物,多属虫积。若已婚妇女停经而嗜食酸味,多为妊娠。

病人喜进热食,多属寒证;喜进冷食多属热证。进食后稍安,多属虚证;进食后加重,多属实证或虚中夹实。疾病过程中,食欲渐复,表示胃气渐复;反之,食欲渐退,食量渐减,表示胃气渐衰,预后不良。若病重不能食,突然暴食,是胃气将绝,称“除中”属“回光反照”。3.口味

口苦,属热证的表现,可见于火邪为病和肝胆郁热之证。口咸,多属肾病及寒证。口淡乏味,多因脾胃气虚而致。口甜,多见于脾胃湿热证。口粘腻,多属湿困脾胃。口中泛酸,可见于肝胆蕴热证。若口中酸腐,多见于伤食证。

二、嗅气味(-)病体气味

口臭:口腔疾病致口臭的,可见于牙疳、龋齿或口腔不洁等。胃肠有热致口臭的,多见胃火上炎宿食内停或脾胃湿热。

汗气:外感六淫邪气,如风邪袭表或卫阳不足,肌表不固,汗出多无气味。气分实热壅盛或久病阴虚火旺之人,汗出量多而有酸腐之气。痹证若风湿之邪久羁肌表化热,也可汗出色黄而带有特殊的臭气。阴水患者若出汗伴有“尿臊气”是病情转危的险候。

(二)排出物气味

湿热或热邪致病,其排出物多混浊而臭秽难闻;寒邪或寒湿邪气致病,其排出物多清稀而无特殊气味。

矢气败卵味,多因暴饮暴食,食滞中焦或肠中有宿屎内停所致。矢气连连,声响不臭,多属肝郁气滞。月经或产后恶露臭秽,因热邪侵袭胞宫。带下气臭秽色黄,为湿热下注。带下气腥色白,为寒湿下注。

(三)病室气味

瘟疫病开始即有臭气触人,轻则盈于床帐,重的充满一室。室内有血腥味,多是失血证。有腐臭气味,多有浊腐疮疡。有尸臭气味,是脏腑败坏。有尿臊气,多见于水肿病晚期。有烂苹果气味,多见于消渴。
献花(0)
+1
(本文系源缘133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