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伞点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心获益,新理念 - “三高共管”心脑血管疾病防控新模式找到C位(2021-7-17)(1)(1)
2021-07-21 | 阅:  转:  |  分享 
  
心获益,新理念-“三高共管”心脑血管疾病防控新模式:找到“C位”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赵水平仅供医疗专业人士进行医学科学交流,不可用于推广目
的CN-68620有效期至2022年11月目录知危转变行动我国心血管病负担沉重一级预防需关注“三高”共管以预防为主,聚焦重点人群防
控宜早,关注危险因素加强风险管理与长期监测重点人群一级预防策略“三高”与”4高“常伴随心血管病现患人数2.9亿,冠心病患者1100
万,脑卒中1300万1高发病率ACS患者每5例中就有1例会在3年内复发2首次脑卒中后每5例中将近1例会在1年内复发3高复发率脑卒中
存活者中70%-80%不能独立生活4高致残率居我国死因首位,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1高死亡率ACS=急性冠脉综合征1.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编写组.中国循环杂志.2019;34(3):209-20.2.StoneGW,etal.NEngl
JMed.2011;364(3):226-35.3.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8编写组.中国循环杂志.2019;34(2)
:105-19.4.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神经科杂志.2017;50(6):405-12.心血管疾病等非传染性疾病死亡
下降对中国预期寿命贡献最大2002年前婴儿死亡率显著下降,人均预期寿命贡献最大2002年后主要是包括心血管疾病等非传染性疾病死亡下
降贡献最大2002年开始人均预期寿命快速增长主要是非传染性疾病死亡下降,心血管疾病(0.67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0.54岁
)和肿瘤(0.39岁)是最主要原因1990-2016年中国预期寿命的时间模式不同原因对预期寿命做出贡献1999-2002Con
tribution(%)30.020.010.00.0-5.0777675747372717069686766A1A2A3A
4A5A6A7B1B2B3B4B5B6B7B8B9B10C1C2C3C4Lifeexpecta
ncy2002-2007Contribution(%)30.020.010.00.0-5.0A1A2A3A4A5A6A
7B1B2B3B4B5B6B7B8B9B10C1C2C3C42007-2016Contribution
(%)30.020.010.00.0-5.019901992199419961998200020022004200
620082010201220142016YearA1A2A3A4A5A6A7B1B2B3B4B5
B6B7B8B9B10C1C2C3C4CausesofdeathCommunicable/maternal/
neonatal/nutritionaldisease Non-communicabledisease Injuries注:A
=传染性疾病、母婴传播疾病、新生儿疾病和营养性疾病(CMNNs);B=非传染性疾病和C=伤害。A1=艾滋病毒/艾滋病和结核病;A2
=腹泻、下呼吸道和其他常见传染病;A3=热带疾病和疟疾;A4=母婴传播疾病;A5=新生儿疾病;A6=营养缺乏;A7=其他传染病
、母婴传播疾病、新生儿疾病和营养疾病;B1=肿瘤;B2=心血管疾病;B3=慢性呼吸系统疾病;B4=肝硬化和其他慢性肝病;B5=消
化系统疾病;B6=神经系统疾病;B7=精神和物质使用障碍;B8=糖尿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血液和内分泌疾病;B9=肌肉骨骼疾病
;B10=其他非传染性疾病;C1=自然力,冲突和恐怖主义、处决和警察冲突;C2=自残和人际暴力;C3=交通伤害;C4=意外伤害注
:箭头表示1990年至2016年预期寿命趋势的两个重要节点,即2002年和2007年1.HaiChen,etal.Pat
ternsandchangesinlifeexpectancyinChina,1990-2016.PLoSOn
e.2020,15(4):e0231007.2.赠新颖,齐金蕾,殷鹏,等.1990~2016年中国及升级行政区疾病负担
报告.中国循环杂志.2018,33:1147-1158.心血管病给中国带来巨大经济损失,亟需减负有效防控心血管疾病可带来的潜在收益
:从2010年起,未来30年内,如果每年能够使心血管病死亡率降低1%,其产生的经济价值相当于2010年中国实际GDP的68%,
或多达10.7万亿美元22005-2015年中国由于心脏病、卒中和糖尿病三大慢性病导致过早死亡而将损失的国民收入数额估计值高
达5580亿美元1模拟人均GDP增长趋势,2010-2040年5580亿美元1800060017000500人均GDP(PP
PUS)16000PPPUS$(10亿)40015000300140002001300012000100110000巴西 加拿
大 中国印度 尼日 巴基 俄罗斯 英国坦桑尼亚利亚 斯坦 联邦 联合共和国20102012201420162018202020
22202420262028203020322034203620382040按购买力平价计算,2010年中国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
均GDP值为$11,925无变化死亡率下降1%死亡率下降3%1.https://http://www.who.int/publ
ications/list/9241593598/zh/www.who.int/publications/list/9241593
598/zh/2.王世勇,等.世界银行文件.2010年12月-2011年2月中国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流行趋势明显高血压现患
人数2.45亿血脂异常10年患病率翻倍,现患≈4亿成人超重和肥胖率增长1/3-2/3,且在儿童青少年中增长尤为突出超重 肥胖全国
调查高血压年龄标化患病率(%)三次全国调查≥18岁人群血脂异常患病率(%)中国≥18岁居民超重率和肥胖率(%)23.240.43
0.13422.812.318.69.411.97.11991年2002年2015年2002年2010年2012年2002年201
2年其他,如糖尿病患病率40年飙升了近15倍,代谢综合征患病率10年增加了1.5倍,男性吸烟仍是全球最高,身体活动量明显下降,不
合理膳食及大气污染,等等CVD=心血管疾病中国心血管病报告编写组.中国循环杂志.2019;34(3):209-20.多项研究显
示三高并发率高,但综合管理达标率低CONSIDER研究1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DYSIS-China研究2血脂异常合并高血压China
20hospitalstudy3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61.5%65.8%67.1%CCMR-3B研究447.7%50%
40%30%20%10%0%我国72%的T2DM患有高血压,血脂异常或两者兼有中国T2DM的血糖、血压、血脂达标率均较低,三者
同时达标的患者比例仅有5.6%单纯T2DM72.0%T2DM合并高血压或血脂异常达标率17.3%13.7%5.6%血糖 血糖
+血脂 血糖+血压 血糖+血脂+血压CCMR-3B研究是一项横截面的、多中心观察性研究,入组了104家医院的25,817例2型糖
尿病成人患者,测量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血压、总胆固醇水平,并参考其目标水平1.刘军,等.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3,41(12
):1050-1054 2.李勇,等.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6,44(8):665-670. 3.YanL,et
al.JClinLipidol.2016;10(1):150-60. 4.JiL,etal.AmJMed.
2013;126(10):925.e11-22.CHERRY研究显示高血压,糖尿病等代谢疾病间相互影响,随着时间进展,心血管
风险持续增加基线5年随访期HTNDMCVD20未诊断心脏代谢疾病的受试者HTN+DMHTN+CVDDM+CVD
HTN+DM+CVD7.9%一种或多种心脏代谢病15Patients(%)患单一心脏代谢疾病的患者28.1%多重心脏代谢病10
18.3%高血压患者CVD538.3%糖尿病患者034.4%患2种心脏代谢疾病患者3重心脏代谢病Baseline Atlast
visit心脏代谢多发病定义为曾经被诊断患有以下三种疾病中的两种或多种: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CVD)。ZhangD,
etal.BMJOpen.2019;9:e024476糖尿病患者合并血脂异常等危险因素越多,心血管风险越高血脂异常是
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1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和血脂异常亚组与单纯糖尿病亚组相比,既往心血管疾病高出6倍(27.6%比4.
1%,P<.001)412080ProportionofDiabeticComplications(%)P<0.001
foallvariables70100ProportionofHighBMI(%)6080NeutopathyRet
inopathyNephropathyCBD CVDBMI>=24Kg/m2506040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脑血管
疾病的风险增加2~4倍130%-80%的糖尿病患者可合并高血压150%的T2DM患者有合并心衰的风险2约75%的T2DM患者
死于CHD3304020201000T2DOnlyT2D+DLYT2D+HTNT2D+HTN+DYLPCBD=cer
ebrovasculardisease(includingischemicstroke,hemorrhagicstrok
eortransientischemicattack)CVD=cardiovasculardisease(includ
ingstableangina,unstableangina,myocardialinfarction,percu
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orunderwentcoronarybypass)中华医学会
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中华糖尿病杂志.2018;10(1):4-67.ADA.DiabetesCa
re.2018;41(Suppl1):S1-S155.3.YanL,etal.JClinLipidol.201
6;10(1):150-60.4.JiL,HuD,PanC,etal.AmJMed,2013,126(1
0):925.e11-e22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患者心血管风险增加TC水平越高高血压的患病风险越高1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缺血性心脏病
死亡风险更高2P趋=0.025CMS:哥本哈根男性研究1.505.0RR=4.5(2.5–8.2)1.241.191.17缺血性
心脏病死亡风险1.031.004.5倍1.00多因素HR(12.0%vs.5.8%)2倍2.50.500.000.0168-1
85186-201202-220221-369TC(mg/dL)76-167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校正因素:包括
年龄和其他混杂因素(无症状ST-T改变、收缩压、总胆固醇和2型糖尿病),以未接受治疗的正常男性为参标,RR为1血脂异常:TG≥
1.70mmol/L且HDL-C≤1.03mmol/L校正因素:包括年龄、BMI、基线血压分级、空腹血糖受损/糖耐病、过度饮
酒、目前吸烟、定期锻炼、父母患高血压OtsukaT.etal.JAmHeartAssoc.2016;5(3):e00
3053.dSuadicaniP.etal.MetabSyndrRelatDisord.2010;8(3):215
-22.防治慢病、维护健康:中国在行动!政府主导下的心血管病防治工作目标目标目标到2020年,慢性病防控环境显著改善,慢性病导致的
过早死亡率力争较2015年降低10%到2022年,心脑血管疾病等重大慢性病发病率上升趋势得到遏制到2017年,分级诊疗政策体
系模式逐步完善到2020年,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逐步形成到2025年,慢性病危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
,慢性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力争较2015年降低20%到2030年,因重大慢性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明显降低针对30-70岁人群,
慢性病主要指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健康中国行动,强调战略布局转变:关口前移,协同推进关口前移协同推进政府以“
疾病”为中心以“健康”为中心健康中国2030社会注重“治已病”注重“治未病”个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聚焦重点人群,落实分级诊疗htt
p://www.gov.cn/xinwen/2019-07/15/content_5409694.htmhttp://www.go
v.cn/xinwen/2019-07/15/content_5409694.htm关口前移:全人群的预防及CVD高危人群的诊治是
当前第一要务心血管病三级预防策略受众最广“治未病”全人群,特别是针对心血管病高危人群预防危险因素的发生或及早控制一级预防减少发
病预防或降低复发二级预防发生过1次或多次心血管病的患者探寻病因和控制可干预危险因素三级预防预防或减轻残疾加强康复护理改善生活
质量心梗后或卒中后等患者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中华神经科杂志.2014;47(3):199-20
3.关注心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及防控意义主要的可控性危险因素,目前流行趋势严峻,是心血管病流行病学分析及临床风险评估/治疗管理
的常规监测项目不可控的危险因素,但其对发病率、死亡率的总体影响是可改变的,并关系疾病筛查/预防/治疗等策略的制定高血压年龄血脂异
常性别糖尿病种族/民族吸烟肥胖/超重社会心理因素基因组成出生状况营养与饮食失衡家庭病史缺乏身体活动大量饮酒…………针对缺血性心
脏病PrabhakaranD,etal.Cardiovascular,Respiratory,andRelated
Disorders.3rdedition.Chapter2.2017Nov.CVD防控开展越早,获益越显著防控开展越早
,心血管风险越小,用药数量也更少+临床疾病发病前期+亚临床靶器官损害硬终点CHD/CHF中间终点LVH危险因素血脂异常血糖异
常血压异常血管结构损伤左室功能衰竭小血管脑病尿蛋白病/GFR降低卒中/TIA痴呆肾脏疾病死亡……疾病进程:10-50年CVD风险
用药数量针对高血压病WilliamsB.Lancet.2006;368(9529):6-8.在中国逐步开展早期预防干预,
投入产出效果显著慢病预防干预的成本和效果估计:成本低廉,慢病负担减半$100,000,000,000基于个人风险的高危人群干预$1
0,000,000,000100亿实施所有这4组干预,人均投入约1500元,可额外避免约5亿伤残调整生命年控烟+控酒+降
低胆固醇+多种药物联合干预$1,000,000,000Costs,US$$控烟+控酒+降低胆固醇$100,000,000亿全人群
干预如果慢病高风险人群人均投入达到90元左右,在推$10,000,000行控烟和控酒干预基础上,增加筛查并治疗高胆固醇人群干预,将
会额外避免约8500万伤残调整寿命年$1,000,000控烟干预±控酒干预$100,00010,000,000千万1000,000
,00010亿10,000,000健康产出(避免的DALYs)亿DALY=伤残调整寿命年,是归因疾病负担指标,指从发病到死亡所损失
的全部健康寿命年,包括因早死所致的寿命损失年和伤残所致的健康寿命损失年两部分王世勇,等.世界银行文件.2010年12月-20
11年2月协同推进:聚焦重点人群,完善分级诊疗防控体系优化心血管病等重大慢性病的管理:将患者有效分流到适宜的医疗机构给予恰当的治疗
庞大的风险人群需提供复杂临床管理的复杂、难治患者三级医院三级医院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二级医院需指导规范管理的高风险患者二
级医院成人血脂异常≈4亿高血压2.45亿糖尿病>1亿…….需指导自我管理的低风险患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层
首诊1.中国心血管病报告编写组.中国循环杂志.2019;34(3):209-20.2.王世勇,等.世界银行文件.20
10年12月-2011年2月3.http://www.gov.cn/xinwen/2015-09/11/content_2929
741.htmhttp://www.gov.cn/xinwen/2015-09/11/content_2929741.htm一级预
防的价值2019ACC/AHAGuidelineonthePrimaryPreventionofCardiovasc
ularDisease一级预防的价值强调公共政策、社区努力和药物干预措施的成本效益,甚至能节省成本强有力的证据表明,降压治疗和调
脂治疗,特别是低成本的配方,能跨越广泛的风险和年龄层,都是高价值的干预措施ArnettDK,etal.JAmColl
Cardiol.2019Mar17.pii:S0735-1097(19)33877-X.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社会决定因
素项目注意事项示例心血管病风险应定期评估成人社会心理压力并适当询问和帮助应每4~6年评估一次健康素养,以最大程度优化推荐力度(1
)除了改善饮食的处方,身体尺寸和社会文化影响也应该评估饮食(2)评估影响心脏健康饮食潜在障碍,包括食物获取和经济因素;这些因素或与
弱势群体饮食文化与饮食环境特别相关,比如经济条件较差或≥75岁锻炼和体力活动除了给予运动处方外,居住环境和体力活动的便利性也
应该加以评估运动氛围与运动设施肥胖和减重给予患者减重建议,同时考虑心理压力源、睡眠卫生和其他潜在的个体化障碍饮食、运动、与心理压力
糖尿病除了针对2型糖尿病的干预,还应考虑环境、社会心理因素,比如抑郁、压力、自我效能感以及社会支持,以更好改善血糖控制和增加治疗
依从性基层医疗资源高血压睡眠不足(<6h)和睡眠质量差,以及其他影响血压升高的生活方式因素均应考虑在内,此外还需对影响健康、低盐
饮食和可行的体育锻炼的因素加以评估基层医疗资源戒烟治疗社会支持是吸烟的潜在决定因素,因此对吸烟者推荐给予个体和团队戒烟的帮助和支持
公共戒烟政策2019ACC/AHA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指南解读.中国循环杂志2019;11(34)82-84三高共管早期强化干预可
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多因素早期强化干预显著改善预后,降低心血管事件59%180706050403020100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常规治疗组59%P<0.001强化干预组6 7随访时间(年)0123458910 11 12 13STENO-2研究:160名2
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多因素强化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进行为期7.8年治疗,随后随访5.5年强化治疗:降糖治疗、降脂治疗、降压治疗等
1.PeterGrade,etal.NEJ.2008Feb7,358;6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相关的生活方式因素营养膳食
:健康营养对于ASCVD和其相关危险因素具有重要的影响推荐要多摄入蔬菜、水果、豆类、坚果、全麦和鱼类用单不饱和或者多不饱和脂肪替
代饱和脂肪多进食低胆固醇、低盐饮食,少用加工过的肉食精制碳水化合物、含有甜味剂的饮料尽量避免摄入反式脂肪酸锻炼和体力活动:许多研究
已经证实规律体力活动有利于健康。体力活动是维持和进一步改善心血管疾病健康的基础推荐成人应该定期到卫生机构咨询如何保持最佳体力活动生
活方式坚持每周累计150min中等强度或75min高强度的有氧体力活动对于不能够达到上述最小推荐标准的成人,鼓励从事一定量的中等强
度或高强度的体力活动尽管有可能少于推荐的运动量,但也能够减少CVD风险,尽量减少静坐生活方式。有氧运动通常较为安全对于静坐方式的
个体而言,应该从低强度、短时程项目开始,逐渐达到推荐的体力活动水平2019ACC/AHA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指南解读.中国循环杂志
2019;11(34)82-84血压的监测和管理推荐高血压的界值及治疗建议正常血压(<120/80mmHg)血压升高(120~
129/<80mmHg)1级高血压(130~139/80~89mmHg)2级高血压(≥140/90mmHg)评估的
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10%促进健康生活方式非药物干预(Ⅰ)否是非药物干预+使用降压药物(Ⅰ)非药物干预+使用降压药
物(Ⅰ)非药物干预(Ⅰ)注:1mmHg=0.133kPa中国心血管病风险评估和管理指南编写联合委员会.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
019;1(53)13-352019ACC/AHA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指南解读.中国循环杂志2019;11(34)82-84血压
的监测和管理推荐药物治疗选择血压<160/100mmHg,或高压目标血压<20/10mmHg,或低中危患者血压≥160/100
mmHg,或高于目标血压20/10mmHg,或高危很高危患者单药起始治疗联合起始治疗C+AA+DC+DC+B第一步
CADBFC+AA+DC+DC+B第二步FC+A+D C+A+B可再加其他降压药第三步C+A+DC+A+B选择单药或联合降压治疗流
程图注:A:ACEI或ARB;B:β受体阻滞剂;c:二氢吡啶类CCB;D:噻嗪类利尿剂;F:固定复方制剂对血压≥140/90mm
Hg的高血压患者,也可起始小剂量联合治疗;包括剂量递增到足剂量我国临床主要推荐应用的优化联合治疗方案之一:二氢吡啶类CCB+
β受体阻滞剂;CCB具有扩张血管和轻度增加心率的作用,恰好抵消β受体阻滞剂的缩血管及减慢心率的作用。两药联合可使不良反应减轻中
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血糖的监测和管理推荐监测HbA1c已作为评估长期血糖控制状况的金标准,也是临床决定是否需要调整治疗
方案的重要依据在开始治疗阶段建议每3个月检测1次,一旦达到治疗目标可每6个月检查1次。在血红蛋白变异、HbA1c水平测定受到干扰
及红细胞更新速度发生变化时,HbA1c检测具有潜在的局限性指南推荐,对于采用标准化检测方法并有严格质量控制的医院,可以开展用
HbA1c作为糖尿病诊断及诊断标准的探索研究。国内一些研究结果显示,在中国成年人中HbA1c诊断糖尿病的最佳切点为6.2%~
6.4%,以6.3%的依据为多中国心血管病风险评估和管理指南编写联合委员会.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9;1(53)13-352
019ACC/AHA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指南解读.中国循环杂志2019;11(34)82-84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的血脂管理一级预防
:评估不同年龄组ASCVD风险;强调坚持健康生活方式LDL-C≥190mg/dl(≥4.9mmol/L),无需风险
评估给予高强度他汀治疗(Ⅰ)40~75岁伴有糖尿病者,给予中等强度他汀治疗(Ⅰ)20~39岁:评估终生风险鼓励健康生活方式以降低
ASCVD风险;如有早发ASCVD家族史且LDL-C≥160mg/dl(≥4.1mmol/L)40~75岁,
LDL-C≥70mg/dl但<190mg/dl(≥1.8mmol/L但<4.9mmol/L),无糖尿病,
进10年ASCVD风险评估0~19岁:坚持健康生活方式以预防或减少ASCVD风险;对于确诊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者
予以他汀治疗40~75岁伴有糖尿病者,根据风险评估考虑高强度他汀治疗(Ⅱa)>75岁,进行临床评估和风险讨论ASCVD风险
增强因素:早发ASCVD家族史;LDL-C持续≥150mg/dl(≥4.1mmol/L);慢性肾病;代谢综合征;女性
特有(先兆子痫;绝经期);炎症性疾病(特别是类风湿关节炎、银屑病、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种族(南亚后裔)脂质或生物标记:血
甘油三酯持续≥175mg/dl(≥2.0mmol/L);有选择的个体化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2.0mg/L;脂
蛋白(a)水平>50mg/dl或>125nmol/L;载脂蛋白B≥130mg/dl;<5%“低危”5%~<7.
5%“临界风险”≥7.5%~<20%“中等风险”≥20%“高危”风险讨论:风险讨论:如果伴有风险增强因素进一步讨论针对
目前风险是否给予中等强度他汀治疗如果风险评估+风险增强因素倾向于使用他汀,启动中等强度他汀降低LDL-C30
%~49%(Ⅰ)风险讨论:启动他汀治疗降低LDL-C≥50%(Ⅰ)风险讨论:强调生活方式干预减少风险因素(Ⅰ)如果风险讨论不
确定:考虑在有选择的个体检测CAC:CAC=0(低危;除非伴有糖尿病、早发冠心病家族史、或目前吸烟,否则不考虑使用他汀);CA
C=1~99使用他汀更好,尤其是大于55岁者;CAC=100及以上和(或)≥75百分位,启动他汀治疗2019ACC/AH
A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指南解读.中国循环杂志2019;11(34)82-84ASCVD危险评估:合理干预的必要前提符合下列任意条件
者,可直接列为高危或极高危人群极高危:ASCVD患者高危:(1)LDL-C≥4.9mmol/L或TC≥7.2m
mol/L糖尿病患者1.8mmol/L≤LDL-C<4.9mmol/L(或)3.1mmol/L≤TC<7.2mmol/L且年
龄≥40岁不符合者,评估10年ASCVD发病危险危险因素个数血3.1≤TC<4.1(或)1.8≤LDL-C<
2.6清胆固醇水平分层(mmo4.1≤TC<5.2(或)2.6≤LDL-C<3.4l/L)5.2≤TC<7.
2(或)3.4≤LDL-C<4.90~1个低危(<5%)低危(<5%)低危(<5%)无高血压2个低危(<5%)低危(<5%
)中危(5%~9%)3个低危(<5%)中危(5%~9%)中危(5%~9%)表2中国ASCVD一级预防人群血脂合适水平和异常分层
标准[mmol/L(mg/dl)]分层 TC LDL-C HDL-C 非-HDL-C理想水平 <2.6(100) <3.4
(130)合适水平 <5.2(200) <3.4(130) <4.1(160)TG<1.7(150)边缘升高≥5
.2(200)≥3.4(130)≥4.1(160)≥1.7(150)且<6.2(240)且<4.1(160)且<
4.9(190)且<2.3(200)升高≥6.2(240)≥4.1(160)≥4.9(190)≥2.3(200
)降低<1.0(40)有高血压0个低危(<5%)低危(<5%)低危(<5%)1个低危(<5%)中危(5%~9%)中危(5%~9
%)2个中危(5%~9%)高危(≥10%)高危(≥10%)3个高危(≥10%)高危(≥10%)高危(≥10%)表4不同
ASCVD危险人群降LDL-C/非-HDL-C治疗达标值危险等级LDL-C非-HDL-C低危、中危<3.4mmol/L(1
30mg/dl)<4.1mmol/L(160mg/dl)高危<2.6mmol/L(100mg/dl)<3.4mmol
/L(130mg/dl)极高危<1.8mmol/L(70mg/dl)<2.6mmol/L(100mg/dl)ASCV
D10年发病危险为中危且年龄小于55岁者,评估余生危险具有以下任意2项及以上危险因素者,定义为高危:BMI≥28kg/
m2吸烟收缩压≥160mmHg或舒张压≥100mmHg非-HDL-C≥5.2mmol/L(200mg/dl)HD
L-C<1.0mmol/L(40mg/dl)LDL-C基线值较高不能达标者,LDL-C至少降低50%极高危患者LDL-C基
线在目标值以内者,仍应降低30%左右包括吸烟、低HDL-C及男性≥45岁或女性≥55岁。慢性肾病患者的危险评估及治疗请参见特殊
人群血脂异常的治疗。ASCVD: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修订联合委员会.中国循环杂志.2016;31
(10):937-53.血脂异常治疗原则1. 无论患者心血管危险水平如何或是否行药物调脂治疗,均应进行生活方式治疗指导(I-A级推
荐)① 控制饮食,合理选择各营养要素的构成比例② 控制体重③ 戒烟、限酒④ 适度身体活动2. 临床上根据个体ASCVD危险程度,决
定是否启动药物调脂治疗(I-A级推荐)① 明确治疗靶点:以LDL-C为干预首要靶点(I-A级推荐),非HDL-C可作为为次要靶点(
IIa-B级推荐)② 根据危险等级设定目标值(见前页,I-B级推荐)③ 调脂达标策略:建议依据患者血脂基线水平起始应用中等强度调脂
(I-B级推荐)④ 其他血脂异常的干预:在保证LDL-C(或非HDL-C)达标的前提下,力争将HDL-C和TG控制于理想范围(HD
L-C≥1.04mmol/L,TG<1.7mmol/L)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修订联合委员会.中国循环杂志.2016;31(
10):937-53.血脂的长期随访管理:维持治疗与监测2016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饮食与非药物治疗者服用调脂药物者治疗性生
活方式改变和调脂药物治疗必须长期坚持,才能获得良好的临床益处治疗过程的监测(见流程图)开始3-6个月应复查血脂水平达标需进行更严密
的血脂监测未达标如治疗3-6个月后仍未达标,则需调整调脂剂量或种类,或联合应用不同作用机制的调脂药进行治疗每当药物剂量或
种类调整,都应在治疗6周内复查如血脂达标则继续首次服用者应在用药如血脂未达标且非药物治疗,但仍须每6个月-1年复查6周内复查血
脂及AST、ALT和CK未达标无药物不良反应者, 未达标每3个月监测一次达标长期达标者如血脂达标,且无可每年复查1次药物不良反应,
逐步改为每6-12个月复查1次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修订联合委员会.中国循环杂志.2016;31(10):937-53.中
国心血管病报告:冠心病死亡率逐年上升态势农村城市2002~2015年中国城乡地区冠心病死亡率变化趋势陈伟伟,高润霖,刘力生,等.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7概要.中国循环杂志.2018;33(1):1-8.2020年6月4日《自然》(Nature)发表研究
基于全球1.026亿人口的数据,分析了1980年至2018年200个国家的胆固醇水平变化。在过去39年间,我国人群胆固醇水平增长率
最高的国家。胆固醇水平在全球排名上升了54位。CristinaTaddei,BinZhou,HonorBixby,et
al.Repositioningoftheglobalepicentreofnon-optimalcholest
erol.NatureVol582,4June2020.从1984年到1999年,北京人群总胆固醇水平的升高TC(
mmol/L)24%24%1984199919
841999男性女性Circ
ulationJCritchley,JLiuDZhao2004110:1236-12441984到1999
年北京冠心病死亡率变化增加了1608例死亡危险因素的增加胆固醇77%糖尿病19%BMI 4%吸烟
1%治疗改善减少的死亡AMI治疗41%二级预防20%心衰 10%心绞痛:CABG&PTCA2%降压
治疗24%治疗改善减少了642例死亡20001984CirculationJCritchley,JLiuDZh
ao2004110:1236-12442020年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学会专家共识声明:低密度脂蛋白引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
病的病理生理学、遗传学和治疗见解LDL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主要推动因素LDL流入和滞留在动脉内膜下层:细胞外胆固醇聚积巨噬细胞吞噬
胆固醇形成充满胆固醇脂滴的泡沫细胞转化为促炎和促血栓形成表型。CE=胆固醇酯;DAMPs=损伤相关分子模式;ECM=细胞外基质;F
C=游离胆固醇;GAG=糖胺多糖;PG=蛋白聚糖;ROS=活性氧。脂蛋白(米粒)进入血管壁内=煮粥→动脉粥样硬化内皮血栓血管腔脂蛋
白中膜内膜脂蛋白纤维帽泡沫细胞组织因子T细胞胆固醇平滑肌细胞坏死性内核细胞外基质病变起始阶段形成脂纹易损斑块可能发生破裂逐步发展为临界病变最终可形成晚期梗阻性斑块1.PepineCJ.AmJCardiol.1998;82:23S-27S.2.RossR.NEnglJMed.1999;340:115-126.3.StaryHC,etal.Circulation.1995;92:1355-1374.4.OkazakiSetal.Circulation.2004;110:1061-1068.LDL-C是ASCVD的致病原因LDL-C在动脉粥样硬化启始、进展、并发症等阶段均起重要作用并发症起始阶段进展LDL更多进入,脂质核心增大,炎症加剧平滑肌细胞和纤维减少不稳定斑块形成和破裂不稳定斑块中的物质漏入血管腔,引起急性血栓LDL进入动脉壁LDL氧化单核细胞参与,引发炎症内皮功能降低持续的LDL进入、氧化和内皮功能损伤泡沫细胞形成平滑肌细胞和纤维增多血管炎症并形成脂质核心正常动脉内皮功能不全内膜增厚动脉粥样化的形成不稳定斑块破裂斑块“C位“高血脂LDL颗粒流入、滞留和聚积在动脉壁的主要机制以及随后由LDL推动的下游事件概述。这些事件是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的复杂发病机制的关键。中间的脂质条纹病变以巨噬细胞泡沫细胞在内膜下聚积为特征。AGE:糖基化晚期终产物。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MPs:基质金属蛋白酶。小结我国心血管病负担沉重,防控需调整战略重心,阵线前移,早做一级预防预防为主,防控宜早,关注危险因素评估和控制在加强风险管理与长期监测的基础上,应对“三高”重点人群,找准”C位“,采取一级预防防治策略谢谢大家!纵观整个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过程,LDL在起始、进展、并发症等阶段均起重要作用。在起始阶段,LDL进入动脉壁后被氧化,形成氧化LDL,穿过血管内皮进入血管壁,释放趋化因子,吸引单核细胞进入动脉壁,引发炎症,使内皮功能降低;在进展阶段,LDL持续进入动脉壁,巨噬细胞吞噬氧化LDL形成泡沫细胞,泡沫细胞死亡后释放大量游离的LDL,形成脂质核心,平滑肌细胞移行、增生形成纤维帽。随着炎症加剧,脂质核心增大,平滑肌细胞和纤维组织减少,斑块变为易损斑块,易损斑块破裂,形成急性血栓,引发各种事件。
献花(0)
+1
(本文系伞点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