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第八章 禁毒社会工作知识体系
2021-07-27 | 阅:  转:  |  分享 
  
第八章禁毒社会工作知识体系第一节知识体系禁毒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和工作方法在禁毒领域中的具体应用。主要的职业任务是提供戒毒康复服
务,包括动机强化、就业指导、法律咨询、心理辅导、行为矫治、宣传教育等,从而使戒毒康复人员能够戒断毒瘾、保持操守、融入社会。吸毒所带
来的问题多元复杂,涉及的学科领域很多,包括了生物医学、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社会工作等学科领域。禁毒社会工作者需要了解相关的生物医
学知识、法学知识、社会学知识以及心理学知识等综合性知识,提供更加专业有效的服务。一、生物医学知识体系禁毒社会工作者在开展专业服务过
程中需要了解相关生物医学知识。医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原因、机制及其预防与治疗措施,以达到治病救人目的的科学。吸毒成瘾者具有违法者、
受害者和病人三重属性。其中,把吸毒成瘾者看作病人主要是因为吸毒成瘾的机制以及吸毒可能对身体产生的危害,这便涉及生物医学体系的知识。
因此,禁毒社会工作者要真正从心里认同吸毒成瘾者的病人属性,对相关的生物医学知识有一定的认识。下面主要从神经生物学、流行病学、基础医
学和临床医学来简述禁毒社会工作者应该在这些学科中学习哪些相关的知识。(一)神经生物学从神经生物学的角度分析,吸毒者的成瘾行为是一种
脑部疾病。涉及中枢神经系统、复杂的伴发的成瘾行为是脑组织功能失调的结果。首先,成瘾行为与人体大脑中的奖赏系统有关。简单来说,大脑中
的奖赏系统能够让机体辨别哪些刺激是有利于人类生存、发展与种族繁衍的,并通过奖励这些刺激,使人产生愉悦的心境体验。使用毒品会产生欣快
感、恬静感,就是让奖赏系统误以为毒品是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而生物天然的趋利避害功能使得机体对毒品产生渴求,甚至出现强迫性觅药
行为。其次,机体的学习记忆功能使得个体在感受到与药物或者服药有关的感官刺激(视觉刺激或声音)后,能够重新产生对毒品的渴求,这也是为
何当成瘾者暴露在以往吸毒的环境之中时会增加复吸的风险。同时,吸毒成瘾也与生物的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有关。禁毒社会工作者应该从神经生物
学的角度出发,科学认识成瘾行为的发生,而不能单纯认为成瘾行为是个体的自愿性选择。(二)流行病学流行病学是研究特定人群中疾病、
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决定因素,并研究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成瘾流行病学是流行病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在成瘾医学实践中的具体
应用,在掌握人群中药物成瘾基本现状及动态变化、了解药物成瘾流行特征、探讨行为成瘾行为发生的病因和流行规律、成瘾行为得预防及其政策制
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药物滥用流行病学调查在了解毒情动态、毒品滥用形势、毒品滥用发展规律等方面,为药物滥用防治选择对策、禁毒决策
科学化提供保障,是禁毒工作中的基础性工作。因此,禁毒社会工作者也应对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特别是成瘾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三)基础医学基础医学是研究人的生命和疾病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的自然科学。基础医学包含的内容较多,主要有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
、免疫学、药理学等。其中,从解剖学的角度而言,吸毒成瘾最常提及的是与大脑系统中的边缘系统、侧下丘脑、基底节和前额皮质紧密相关的结构
。同时,吸毒成瘾有可能对吸毒者的身体系统(例如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造成一定的损害。因此,在了解吸毒成瘾的生
理原因以及吸毒是如何危害身体健康之前,需要对人体解剖学有一定的认识与了解。同时,也需要对基础医学中的生理学和病理学有一定的了解。生
理学的任务主要是阐明机体及其各组成部分所表现的各种正常的生命现象、活动规律及其产生机制,以及机体内、外环境变化对这些功能性活动的影
响和机体所进行的相应调节,并揭示各种生理功能在整体生命活动中的意义。病理学是研究人体疾病发生的原因、发生机制、发展规律以及疾病过程
中机体的形态结构、功能代谢变化和病变转归的一门基础医学科学。通过了解生理学和病理学的知识,可以让禁毒社会工作者更加清楚毒品作用于机
体的生理、病理发展过程,知其因,知其果。(四)临床医学临床医学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进行确诊,并通过预防和治疗最大限度地减轻病人痛苦
、帮助病人恢复健康,主要包括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神经病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传染病学和急诊医学等。吸食毒品的种类不同、吸食
毒品的方式不同等都可能会引发不同的疾病,例如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同时,长期滥用毒品易导致精神性疾病(例如抑郁
症、躁狂症和焦虑症等)和传染病(例如结核病、艾滋病、丙肝和梅毒等)。禁毒社会工作者需要面对服务对象开展服务,了解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
疗方法,既有利于禁毒社会工作者判断服务对象何时需要医学帮助,还有利于禁毒社会工作者在提供服务的同时保护自己。预防职业暴露。二、法
学知识体系禁毒社会工作者在开展专业服务的过程中需要了解相关法律规定。通过熟悉相关法律规定,有利于对戒毒康复人员的法律问题进行帮助或
转介,从而避免戒毒康复人员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国家的性质、国家的根本制度、国家的根本任务和国家生活中的其他根本问题。国家生活中的其他根本问题包
括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的组织与职权国家标志。无论是作为中国公民还是禁毒社会工
作者,都要清楚宪法的内容。(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体系中居于基础
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民法典共7编,依次为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以及附则。戒毒
康复人员虽是违法者,但也是公民,也需要履行民法典所规定的义务,也能享受民法典所规定的合法权益。作为服务特殊群体的工作人员,禁毒社会
工作者必须了解相关民法典的规定,运用民法典维护戒毒康复人员在日常生活中的合法权益。(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刑法
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是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以国家的名义根据自己的意志,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并给予何种刑事处罚的
法律规范的总称。刑法对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适用情形及处置措施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同时贩毒、吸毒也有可能诱发盗窃、抢劫、诈骗
、卖淫和各种恶行暴力犯罪。因此禁毒社会工作者需要了解刑法的相关规定并在开展服务的过程中向戒毒康复人员普及,从而预防戒毒康复人员违法
犯罪。(四)《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法》(以下简称(行政法》)行政法是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和接受行政法制监督过程中,行政相对人、行政
法制监督主体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以及行政主体内部发生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行政法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
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等。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对与毒品有关的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与处罚进
行规定,而当戒毒康复人员对相关行政行为有异议时(如对尿检结果以及相对应的处置措施有异议),都可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程序进行复议或诉讼。因此,禁毒社会工作者要了解行政法的相关规定,既有利于为戒毒康复人员解释相关法律
规定,又有利于协助戒毒康复人员维护合法权益,从而提供更专业的服务。(五)与禁毒相关的法规条例禁毒社会工作者除了要了解宪法、刑法、民
法典、行政法等基本大法,解决戒毒康复人员的一般法律事件,还需要了解禁毒相关法规条例。我国先后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戒毒条
例》等,通过法律手段对毒品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打击和制裁,以规范和调整吸毒者的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的安定,维护国家的政治经济利益,维护广
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其中也包括戒毒康复人员本人的利益。同时,戒毒康复工作是一项执法工作。《公安机关强制隔离戒毒所管理办法》《全国
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规划(2016-2020)》《关于加强禁毒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戒毒康复人员就业扶持和救助服务工
作的意见》等相关文件规定了戒毒康复人员的法律处遇以及其应履行的义务和享有的权利。因此,禁毒社会工作者需要熟练掌握相关法律政策文件,
在为戒毒康复人员提供服务时必须以相关法律政策文件为依据,依法执行,使得戒毒康复工作顺利进行的同时,也维护戒毒康复人员的合法权益。三
、社会学知识体系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现象、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学科,对社会问题的解决有着独特的见解和视角。毒品问题是当今世界范围内
的一个严重社会问题。社会学的相关理论、常用的研究方法和社会治理对禁毒社会工作者分析毒品问题、开展禁毒相关工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一
)社会学相关理论禁毒社会工作服务的开展离不开理论的指导。社会学对吸毒原因的解释更多集中在宏观的层面上,即认为影响人们滥用毒品的决定
因素在于个体所处的外界环境、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其中比较常用的理论包括标签理论、社会病理理论、越轨理论、社会化理论、社会场域理论、
价值冲突理论等。标签理论强调“标签人”对“被标签人”的影响。当前人们对吸毒人员往往产生刻板印象,采取躲避、歧视甚至妖魔化态度,既不
利于戒毒康复人员回归社会,又有可能导致戒毒康复人员复吸。社会病理理论认为社会学家的任务是诊断并治疗社会这一有机体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
各种疾病,主张建立新的社会运行机制和社会结构来消除不适应的、任性的、有缺陷的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和社会设置,并对戒毒康复人员进行新的
道德和价值观灌输。越轨理论能帮助解释毒品行为产生、毒品问题泛滥的原因。社会化理论认为人在社会中习得的行为都是符合法律和道德规范的行
为,吸毒行为是不符合法律规定和道德规范的越轨行为,因此戒除毒瘾、纠正习得偏差需要再社会化。社会场域理论认为场域制约着个人心理、个人
行为及个人的地位和作用等,有利于禁毒社会工作者分析戒毒康复人员成瘾行为、复吸行为产生的原因,能够为禁毒社会工作者营造适合戒毒康复人
员康复的社会氛围提供指导。价值冲突理论认为使用权力进行压制、打击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和手段,从而解释了国际社会为何对毒品集团主要采
用打击、压制、瓦解等的强制性措施。社会学将个体行为上升为社会现象,从宏观的视角来解读吸毒行为与吸毒现象,和立足于人与环境关系调适的
社会工作具有较强的契合性。(二)社会学研究方法分析毒品问题与毒品形式离不开研究方法的指导。无论是质性研究中的访谈法、参与式观察法、
个案研究法、文献法,还是定量研究中的问卷法,都是社会工作者在开展实务过程中需要常用的方法。其中,访谈法是指通过与受访者进行面对面的
交流以了解受访者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的基本研方法;参与式观察法是指研究者不暴露研究身份,深入研究对象的生活背景对研究对象进行隐蔽性观
察,从而获得相关信息的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法是指对某个体、某群体、某组织在较长时间里进行调查,从而研究其行为发展变化全过程的方法;文
献法是指通过阅读、分析、整理有关文献材料来研究某一问题的方法;问卷法是指调查者通过提供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调查对象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
的调查方法。通过系统地学习并熟练操作这些研究方法,可以让禁毒社会工作者更好地认识戒毒康复人员的背景环境、了解其吸毒成瘾的原因、分
析其需求,并为禁毒社会工作者制订服务计划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同时,也有利于禁毒社会工作者总结服务经验,为禁毒社会工作者服务反思与
经验推广提供清晰的逻辑思路。(三)社会治理毒品问题危害社会秩序,我国政府一直将毒品问题的解决摆在重要位置。社会治理是指政府、社会
组织、企事业单位、社区及个人等主体通过平等协商与沟通的方式,依法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是一种合作性、动态性、协调性的社会行动。治理毒
品问题不能单纯依靠国家行政的强制力量而需要政府、民众以及社会组织的共同参与。从社会治理的角度而言,禁毒社会工作者是解决毒品问题的一
支重要力量,在对戒毒康复人员的管控与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禁毒社会工作者需要在社区内对社区居民进行有效的动员,呼吁公众广泛与、支持
禁毒工作;在开展服务的过程中不断创新服务理念、优化工作手法,并通过倡导的方式不断提高禁毒工作的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四、心理学知识体
系心理学是一门试图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心理与行为过程的学科,有助于人们对个体以及群体中个体的心理和行为的理解。社会工作在发展过程
中离不开对心理学的理论知识、技术和方法的吸收,因此心理学知识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必修课之一,开展禁毒社会工作服务同样离不开对心理学
理论、知识、技术和方法的应用。(一)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对禁毒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禁毒工作中,常用的心理学
相关理论包括精神分析理论、行为主理论、群体动力学、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理论等。精神分析理论有助于挖掘戒毒康复人员被压抑在潜意识里的
心理矛盾;行为主义理论能够对偏差行为的修正提供很好的帮助;群体动力学有助于禁毒社会工作者理解家人、同伴等群体积极或消极的行为对戒毒
康复人员的影响;认知心理学有助于帮助戒毒康复人员纠正非理性信念,从而使其行为得到理性的指引;人本主义理论有助于禁毒社会工作者帮助戒
毒康复人员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发挥戒毒康复人员戒除毒瘾、保持操守、回归社会的主观能动性。心理学的一些治疗模式和方法是以心理学的相关理
论为前提的,学习这些理论有利于禁毒社会工作者更好地理解相关治疗方法并有效地为戒毒康复人员服务。(二)心理学的技术和方法心理学的技术
和方法的应用在禁毒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常用的方法包括动机式访谈法、动机强化干预、行为强化干预、家庭治疗、认知行为治疗、任务中心模式
以及沙盘游戏治疗等。这些方法的应用能够协助戒毒康复人员认识到现有的或潜在的问题、提升改变的动机、纠正非理性信念、调适家庭关系,并最
终达到戒除毒瘾、保持操守、回归社会的积极的治疗作用。禁毒社会工作者应该熟练地掌握相关方法并应用,从而为戒毒康复人员提供更加专业的服
务。(三)心理学的相关量表心理学的相关量表为服务的开展与指导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在禁毒社会工作中,常用的心理量表有焦虑自评量表(SA
S)、抑郁自评量表(SDs)、自杀态度问卷(SA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长处和困难问卷(
SDQ)、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表(PCL)、安全感量表(SQ)、人际信任量表(IS)、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家庭亲密度和
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SⅡ-CV)、舒适状况量表(GCQ)、核心自我评价量表(CSES)、Rosenberg自尊量表(RS
ES)、思维风格量表(TSI)、归因方式问卷(ASQ)等。通过专业心理量表的测量,结合戒毒康复人员的行为表现,可以更加科学地评估服
务对象的心理状态,为禁毒社会工作者制订服务方案提供科学依据。相关社会学理论一、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一)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主要观点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是用来考察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交互关系的理论,其主要观点包括:人生来就有与环境和他人形成良好互动关系的能力,人与环境
的关系是互惠共利的;个人的行动是有目的性的,人类遵循适者生存的法则;个人的意义是环境所赋予的,要理解个人,就必须置身于个人所在的环
境之中;个人的问题是生存过程中的问题,对个人问题的理解和判定也必须在其生存的环境中进行。著名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认为一个人会受到4
个系统的影响,由主到次分别是——微观系统,是指个人在其中进行面对面接触或者直接接触的系统,如家庭、学校、同伴等。中观系统,指各微观
系统之间的联系或相互关系,即个人关系网络。他认为,如果微观系统之间有较强的积极联系,个人的发展可能实现最优化;相反,微观系统之间若
存在非积极联系,则会产生消极的后果。外部系统,指个体不直接参与,但却对他们的生存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系统,如父母的工作单位。宏观系统
,指的是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外部系统所处的更大的文化环境,包括主文化、次文化及其他社会脉络在前述3个系统中所形成的模式。(二)社会
生态系统理论在禁毒社会工作中的应用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指导下的社会工作实务,其焦点在于强服务对象适应环境的能力,消除环境中阻碍服务对
象成长和发展的因素,链接社会资源。因此,社会工作者的任务是帮助服务对象提高对环境的适应程度,提高环境对服务对象的社会支持,增强服务
对象的社会适应能力,营造有利于服务对象生存发展的社会环境。在禁毒社会工作领域中,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能够指导社会工作者分析服务对象所处
的环境系统,从不同的环境系统介入服务,从而提升服务对象的社会适应能力。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中,吸毒行为的发生不完全由个人原因引起,社
会环境是导致吸毒行为的重要因素,例如家庭环境、同伴群体文化、社区氛围等。社会工作者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的着眼点不应只放在服务对象个人
身上。要从根本上解决服务对象的吸毒行为,必须从整个社会生态系统出发,把问题放到不同层面的系统去看待和解决。例如在学校、社区开展禁毒
预防宣传教育,开展科学的认知毒品教育,让社区居民建立正确的毒品价值观,理性看待戒毒康复人员,为戒毒康复人员营造个宽容、友善、和谐的
康复环境。同时,社会工作者也可以通过社会倡导,为戒毒康复人员的就业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从而有助于戒毒康复人员更好地保持操守融入社会
。总而言之,从服务对象的不同社会系统介入服务,是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在禁毒社会工作应用中的应有之义。社会支持理论(一)社会支持理论的主
要观点社会支持理论认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支持对维系正常的社会生活是必不可少的,人们生活中遇到的许多问题往往是由于缺乏必要的社会支持
而产生的。社会支持的本质是指提供和接受来自外界的物质或者情感的帮助。这一帮助可能来源于正式的支持网络,如社会的群团组织,包括专业团
体、群众组织、协会、学校、医院、派出所、社会服务机构等;也可能来源于非正式的支持网络,包括家庭、亲戚、朋友、部居、同事等。有学者认
为,社会支持的内容和功能主要包括4大类:一是情绪类支持,如舒缓压力、安慰、鼓励、赞扬等;二是经济类支持,如提供金钱、物资等;三是服
务类支持,如法律协助、长者看护等;四是社会类支持,如社交支持等。一般来说,影响个人社会支持程度的因素包括发展因素、个人因素和环境因
素。其中,发展因素是指从发展的观点来看社会支持,过去的经验有可能影响个人社会支持资源和支持网络的建构个人因素是指个人的人格因素,包
括自信程度、自尊程度、社会性和控制场域对发展和利用社会支持的影响;环境因素是指个人的社会支持网络形成于不同类型的生活环境之中。总体
而言,发展因素、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对每个个体而言有不同的组合,因此每个个体的社会支持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对社会支持的利用程度也是不
同的。而社会支持网络对个人的生存发展有何意义,还需依靠个人如何认知与运用社会支持网络。(二)社会支持理论在禁毒社会工作中的应用服务
对象吸毒原因各异,包括个人、家庭、社区乃至社会层面的原因。相应地要协助戒毒康复人员戒除毒瘾,成功回归社会、适应社会,仅仅从服务对象
层面开展服务是不可能达到预期服务效果的。服务对象在个人层面有强化戒毒动机的需求、强化理性认知的需求、提高自我效能感的需求;在家庭层
面有重构与家庭成员之间信任的需求、恢复家庭功能的需求;在社会层面有尊重与归属的需求。这三个层面的需求一旦有一项满足不了就有可能成为
服务对象复吸的原因。因此,防止服务对象复吸,必须要有家庭、社区乃至社会的共同参与。这也就进一步说明了开展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服务需要
社会方方面面的支持,需要链接各方资源。禁毒社会工作者可以在社会支持理论的指导下,为服务对象提供社会支持,包括正式的社会资源和非正式
的社会资源。正式支持来自政府、社会正式组织的各种制度性支持;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系统包括家庭、社区和社会,也是个人的支持网络。因此,禁
毒社工首先要协助服务对象评估其身边的社会支持,挖掘社会资源;其次需要拟订具体的帮扶计划,实施帮助。三、增能理论(一)增能理论的主要
观点巴巴拉?索罗门在1976年出版的《黑人的增能:被压迫社区里的社会工作)中首次提出了增强权能这一概念,当时主要为了反映并缓解黑人
群体在美国社会受到的“制度性种族主义”的疏离与压迫,而提出要增强黑人群体的权能。后来这概念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工作界。增能是指增强人的
权利和能力。增能理论有以下的假设:个人的无力感是环境压迫造成的;社会环境中存在着直接或者间接的障碍,使个人不能很好地满足需求;每个
人都拥有权能,环境的障碍或者压迫阻碍了个人潜能的发挥;服务对象是有能力、有价值的;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是一种合作性的伙伴关系。简而
言之,増能理论认为,个人问题的产生以及需求未满足主要是由于环境对个人的压迫,社会工作者应注重并增强服务对象的权能,从而帮助其对抗外
在环境和优势群体的压迫。因此,在增能理论指导下的社会工作实务可以从个人层面、人际层面和政治层面进行。个人层面需要让服务对象感觉自己
有能力去解决当前的困境;人际层面是指促成服务对象与他人合作解决困境;政治层面是指推动政策的完善。(二)增能理论在禁毒社会工作中的应
用戒毒康复人员在康复过程中常常会面临两大挑战:一是对自己的信心不足;二是社会的歧视。戒毒康复人员对自己的评价负面居多,自我效能感也
较低,对自己是否能够永久保持操守的信心不强。同时,当前社会对吸毒人员普遍存在歧视的现象,社区居民谈“毒”色变,进一步阻碍了戒毒康复
人员顺利融入社会。因此,禁毒社会工作者可以在增能理论的指导下为戒毒康复人员提供服务,从而增强其权能感。可以从以下3个层面入手:首先
是与戒毒康复人员建立合作关系,在解决戒毒康复人员当下困境的过程中促进其个人意识的觉醒,让戒毒康复人员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其次是结合戒
毒康复人员的需求,促进其个人能力的提升,包括社交技能等各种能力;最后,禁毒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社会倡导,营造一个科学、理性看待戒毒康
复人员的宽容、和谐的社区氮围,同时推动社会政策的不断完善。在实务过程中,优势视角理论常与增能理论一同被提起,甚至二者会被混淆使用。
不同于增能理论用于协助戒毒康复人员向当前的社会争取应有的权利,促使社会大众理性看待并接纳戒毒康复人员,优势视角理论用于协助戒毒康复
人员发掘和利用自身及所处环境拥有的优势和资源,从而解决其困境。简单来说,增能理论强调协助戒毒康复人员争取受损的权利让其过得更好,而
优势视角强调发掘、利用戒毒康复人员原本拥有的资源让其过得更好。这两个理论在应用过程中应注意加以区分。四、认知行为理论(一)认知行为
理论的主要观点认知行为理论认为,偏差或越轨行为往往是由错误的认知模式决定的。采用错误的认知模式去看待自我和周围环境,就会出现偏离事
实的情况,从而产生异常情绪,进而发生不良行为。艾利斯提出的“ABC情绪理论框架”是认知行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ABC理论,A是
发生的事件,B是个人对该事件的认知,C是个人产生的情绪反应结果。ABC理论认为,并不是由事件A导致个人的情绪反应结果C,而是个人对
事件的认知B导致了情绪反应结果C的产生。简而言之,认知行为理论强调理性认知能带来正常的情绪和行为;非理性认知会发展出不正常的情绪、
情感和行为。因此,在认知行为理论指导下的社会工作实务通常包括以下3个步骤第一是理性认知的重塑,第二是理性情绪的转变,第三是理性行为
的改造。认知行为理论主要应用于行为修正上,在这个过程中强调认知的重要性,主要包括问题解决、归因和认知治疗原则3个方面。所谓问题解决
,是指强个体界定问题、行动目标、规划及评估不同行动策略的认知能力,以能够在不同情况下不断调整自己的认知,从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和行动
目标。所谓归因,是指个人对事件发生的原因的解释。所谓认知治疗原则,是指修正一些认知上的错误假定,包括过度概括、选择性认知或归因、过
度责任或个人肇因假定、自我认错或顶罪、灾难化思考、两极化思考等。(二)认知行为理论在禁毒社会工作中的应用认知行为理论认为,吸毒者的
吸毒行为是由非理性认知造成的,例如存在吸毒可以摆脱烦恼、吸毒不会对身体造成太大的伤害、即使有毒瘾也很容易戒除等谬论。同样,戒毒康复
人员在康复期间也存在着例如偶尔偷吸一两次不会上瘾、毒瘾不可能戒除等非理性认知,进而再次触发吸毒行为的产生。通过认知行为理论的指导,
禁毒社会工作者可以与服务对象的错误认知进行对质,帮助服务对象重新建立科学、理性的认知,让服务对象客观了解毒品的危害、毒品的上瘾机制
等知识,改变服务对象不良的情绪与行为,从而进一步坚定服务对象保持操守的信心。认知行为治疗是禁毒社工必备技能之五、标签理论(一)标签
理论的主要观点标签理论是解释越轨行为产生与发展的理论。一般来说,越轨行为是指违反定社会行为准则、价值观或道徳规范的行为。标签理论认
为每个人都会有“初级越轨”,但只有被贴上“标签”的初级越轨者才有可能走上“次级越轨”甚至“严重越轨”的道路,即违法犯罪。因此,标签
理论强调社会反映才是越轨行为的成因,某种现象之所以成为问题,是因为社会给行为人贴上了标签,不利于行为人各方面的健康发展。标签理论非
常重视“标签人”对“被标签人”的不良影响。虽然标签理论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夸大了社会反映的作用,忽视了越轨行为与行为人之间的内在联
系,但是标签理论强调初级越轨和次级越轨的相关性以及贴标签对行为人的不良影响,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因此对社会工作者开展禁毒工作
也具有定的指导作用。(二)标签理论在禁毒社会工作中的应用在禁毒领域中,对吸毒人员的“标签”具有一定的正功能,例如符合社会公正的原则
、对吸毒行为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我们要承认毒品具有违法性、危害性的特征。但是社会标签对戒毒康复人员的负面影响往往大于它的正功能。如
何避免标签理论对戒毒康复人员的负面影响是禁毒社会工作者在开展服务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首先,禁毒社会工作者需要正确看待戒毒康复人员
,认识到戒毒康复人员除了是违法者之外,也是受害者和病人。值得一提的是,广东联众戒毒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工站名称的设置便体现了禁毒社会
工作者去标签化的努力,例如广东佛山的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站全部取名为“启明星驿站”,又为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异地管控服务专门注册了“牵
聚”商标作为社工站的品牌。这些站点名称以及站点内的装饰都没有涉及与“毒”有关的词语,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戒毒康复人员在接受服务时放下
戒备心与不安,这些去标签化的做法从细节上体现了禁毒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性。其次,要引导戒毒康复人员多角度地看待问题,辩证地评价自己,形
成积极的自我认知,并不断提高戒毒康复人员解决困难的能力。最后,要做好社会层面的论引导工作,包括媒体的导向、政策制定等都应将人道主义
贯彻其中,真正体现人文关怀,从而为戒毒康复人员顺利回归社会提供一个包容、和谐的社会围,进步为戒毒康复人员增强戒毒动机、保持操守提供
信心。六、社会化理论(一)杜会化理论的主要观点社会化理论认为人是社会中的人,人的行为都是从社会习得的,而习得的行为都是符合法律规定
和道德规范的行为。在这个过程中,若出现不符合法律规定和道德规范的越轨行为便是习得偏差,假若需要纠正习得偏差便需要对其进行再社会化。
再社会化是社会化的一种形式,是指个人在与其原有经验、价值规范不同的环境中重新社会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重新学习价值、社会角色与
行为,从而使得个人行为符合法律规定和道德规范。再社会化地点一般包括工读学校、监狱、强制隔离戒毒所等全面控制的机构。(二)杜会化理论
在禁毒社会工作中的应用吸毒行为是一种不符合法律规定和道德规范的越轨行为,因此需要对戒毒康复人员进行再社会化,重新学习能够适应社会环
境的心理结构、知识结构、自我意识和价值体系等,从而戒除毒瘾、保持操守、回归社会。强戒人员再社会化是指在强制隔离戒毒所内通过各种习艺
、劳动、思想教育和严格的规章制度,迫使强戒人员改变以前有偏差的或错误的价值标准和行为方式,例如吸毒行为,并重新接受一种符合社会利益
的价值观念、社会规范和行为方式。戒毒所是我国强制性戒毒的重要基地,是强制戒毒人员再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其通过感化、教育矫治以及挽救等
手段,实行戒毒康复人员教育矫治工作,被惯称作挽救戒毒康复人员的特殊学校。戒毒康复人员在戒毒所通过专门的人员治疗以及设施训练,再结合
生理治疗以及身体治疗,加强戒毒康复人员对自己的认同感以及对社会的认同感。禁毒社会工作者可以在戒毒所里面开展多元化活动来增强戒毒康复
人员的身体活动能力、帮助其培育积极的心态。通过这些方式力求使戒毒康复人员摆脱对毒品的身心依赖,重塑健康的价值体系和重获新生。禁毒社会工作者还可以通过个人、家庭、大众传媒和政府等不断促使戒毒康复人员再社会化。在个人层面,禁毒社会工作者要提升戒毒康复人员解决困难的能力,促进戒毒康复人员社会功能的恢复。家庭在戒毒康复人员实现再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戒毒康复人员的家庭营造出和谐欢乐的氛围,使其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得到家人内心真正的接纳和认可,不但有利于戒毒康复人员内心重新焕发生机,而且使得他们更有勇气融入社会。因此,禁毒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戒毒康复人员调适家庭关系,让家庭真正成为戒毒康复人员的避风港。大众传媒是戒毒康复人员再社会化过程中重要的角色。禁毒社会工作者通过大众传媒宣传积极向上的信息,在精神上为戒毒康复人员提供鼓励与支持,减少或避免歧视的眼光,摘除成毒康复人员的标签效应,同时在强戒人员回归社会问题上,通过广泛的大众传媒力量吸引各阶层社会群体的积极关注,为戒毒康复人员再社会化提供一个有利的氯围。政府是我国禁毒工作中的重要主体,发挥着“掌舵人”的作用。禁毒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与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对话与协商,不断们导并推动有利于成毒康复人员再社会化的相关政策的完善。参考文献[1]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写组,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8[2]何雪松,社会工作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3]赵敏,张锐敏,戒毒社会工作基础(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0[4]郝伟,成瘾医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5]CavacultiCA.成瘾医学精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6]马尔科姆·派恩,现代社会工作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刘静林,禁毒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6[8]莫光耀,曲晓光.禁毒社会工作[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7
献花(0)
+1
(本文系新用户33794...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