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汽车设计复习题总结
2021-08-02 | 阅:  转:  |  分享 
  
第一章汽车总体设计1、货车、大客车按发动机位置不同分为哪几种?各有何优缺点?P11-12客车的布置形式:发动机前置后桥驱动、发动机中置后桥
驱动、发动机后置后桥驱动。货车的布置形式:根据驾驶室与发动机相对位置不同分为:平头式、短头式、长头式,偏置式。根据你发动机位置分为
:前置、中置、后置。(优缺点自己看书,字多不打)2、轿车的布置形式分为哪几种?各有何优缺点?哪一种方案的前轮胎使用寿命短?为什么?
P9发动机前置前驱FF、发动机前置后驱FR、发动机后置后驱RR。FF方案前轮胎寿命短.因为该种方案前桥负荷较后轴重,并且前轮又是转
向轮,故前轮工作条件恶劣,轮胎寿命短。汽车的主要参数有几类?各类又有哪些参数?各质量参数是如何定义的?P19-20汽车主要参数
:尺寸参数、质量参数、汽车性能参数。尺寸参数{外廓尺寸、轴距、轮距、前悬和后悬、货车车头长度、货车车厢尺寸}质量参数{整车整备质量
、汽车载质量、质量系数、汽车总重量、轴荷分配。}性能参数{动力性参数、燃油经济性参数、汽车最小转矩直径、操纵稳定性参数、制动性参数
、舒适性}汽车轴距的确定原则是什么?影响因素有哪些?P17轿车的级别越高,装载量或载客量多的货车或客车轴距取得长。对机动性要求高的
汽车轴距宜取短些。对机动性要求高的汽车,取得短些。轴距对整车质量、汽车总长、汽车最小转弯直径、传动轴长度、纵向通过半径有影响。轴距
短时,上述指标都减小。轴距还对轴荷分配、传动轴夹角有影响。汽车轮距不同对什么问题有影响?影响确定轮距的因素有哪些?P18改变汽车轮
距会影响车厢或驾驶室内宽、汽车总宽、总质量、倾侧刚度、最小转弯直径。轮距若大,内宽大,倾侧刚度大,汽车横向稳定性好,但总质量和最小
转弯直径的增加会导致汽车的比功率、比转矩指标下降,机动性变差。汽车总宽不得超过2.5m,轮距不宜过大。前轮距B1应能布置下发动机车
架前悬架和车轮,保证前轮有足够的转向空间,同时转向杆系与车架、车轮之间有足够的运动间隙。确定后轮距时应考虑两纵梁之间的宽度、悬架宽
度和轮胎宽度及它们之间应有的必要间隙。画汽车总布置图用到的基准线有几条,各如何确定?P36-37确定整车的零线(三维坐标面的交线)
、正负方向及标注方式,均应在汽车满载状态下进行,并且绘图时应将汽车前部绘在左侧。车架上平面线:纵梁上翼面较长的一段平面或承载式车身
中部地板或边梁的上缘面在侧(前)视图上的投影线(标注垂直尺寸的基准线,即z坐标线向上为+)前轮中心线:通过左右前轮中心,并垂
直于车架平面线的平面,在侧视图和俯视图上的投影线。(标注纵向尺寸的基准线,即x坐标线向前为-)汽车中心线:汽车纵向垂直对称平面在
俯视图和前视图上的投影线。(标注横向尺寸的基准线,即y坐标线向左为+)地面线:地平面在侧视图和前视图上的投影线。(标注汽车高度,
接近角,离去角,离地间隙和货台高度的基准线)前轮垂直线:通过左右前轮中心,并垂直于地面的平面,在侧视图和俯视图上的投影线。(标注汽
车轴距和前悬的基准线)总体设计的应满足那些基本要求?各项性能成本达到商品计划中确定的指标遵守规定,不要侵权贯彻三化,标准化通用化
系列化进行运动校核,保证正确的运动和避免运动干涉拆装维修方便8、总体布置设计中运动校核项目有哪些?各自目的是什么?P50-51
1、转向轮跳动和转向过程中与翼子板、转向杆系之间运动关系;2、传动轴随后轮跳动时的运动关系;3、转向杆系与悬架导向机构(转向轮
)运动协调4、后轮跳动时与翼子板间的相对关系;5、制动时前轴的扭转所产生的转向干涉,防止产生制动跑偏;6、驾驶区各种操纵机构
的运动轨迹:7、可翻转的驾驶室翻转时:9、何谓轮胎负荷系数?在什么范围内选取比较合适?为什么?P36汽车轮胎所承受的最大静负荷与
轮胎额定负荷的比值称为轮胎负荷系数,控制在0.85~1.00之间。因为超负荷不仅会导致轮胎寿命降低,而且会降低操纵稳定性和驾驶安全
性。10、整车设计时应该如何选择发动机?11、同一辆汽车在其空载和满载两种工况下,其动力性是否相同?P21。汽车总质量升高,比功
率Pb,比转矩Tb均下降,动力性下降。选择汽车发动机时,应该如何选取其最大功率时的转速np和最大转矩时的转速nT,为什么?npn
T之间存在一定差值,若很接近,将导致直接档的最低稳定车速偏高使汽车通过十字路口时换挡次数增多,要求np/nT在1.4--2.0之间
习题:1、汽车产品设计时必须贯彻的“三化”是什么?P2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2、主要概念:整车整备质量me、载客量、装载质量、质量
系数ηm0、汽车总质量、轴荷分配、比功率、比转矩3、汽车的形式选择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P8(轴数、驱动形式以及布置形式)4、汽车动
力性参数包括:最高车速vmax、加速时间t、上坡能力、汽车的比功率和比扭矩。P215、计算汽车行驶速度时,其主要因素有发动机转速n
、车轮半径r、变速器速比ig、和主减速器速比i0。6、一装载5吨,总重9吨的4×2后轴驱动的载货汽车,汽车架、发动机、驾驶室自重
共减少了500kg,问汽车的使用性能有何变化?(质量系数提高)P197、1号和2号汽车的最高车速分别是v1和v2,且v1>>v2。
现用1号车牵引2号车行驶,且车速达到v1,问2号车传动系中的哪些零部件会出现危险的工作状态?为什么?2号车在被拖动期间变速器必在空
挡位置,所以被拖动时驱动轮的转动会沿车轮,半轴,差速器,主减速器传动轴传到变速箱,变速箱再往前则无旋转运动。被拖旋转件中经主减速器
传到传动轴和变速器的转速会大幅度提高,由于V1>>V2,所以2号车传动轴必然以远高于设计转速进行旋转,必然会超出设计时的临界转速,
将造成损坏,其他所有元件对转速提高而转矩扔在原设计范围内的负荷来说不会造成损坏,只是降低疲劳寿命。8、设计轿车时,从使用安全性出发
在布置发动机和油箱时,原则上应当注意哪些问题?(发动机和驱动轮的布置方案不限)1,发动机的上下位置对离地间隙和驾驶员视野有影响2前
后位置影响轴荷分配,前排舒适性,前置后驱传动轴长度和夹角以及货车面积利用率3左右位置中,曲轴中心线与汽车中心线一致,对底盘承载系统
受力和发动机悬架支架的统一有利4油箱远离消声器和排气管,更不能布置在发动机舱门内9、今设计一辆载货汽车,驱动型式为4×2,采用单级
主减速器驱动后桥,传动系效率ηt=90%,汽车总质量ma=10吨,滚动阻力系数fr=0.02,设计最高车速vmax=95km/h,
空气阻力系数CD=0.9,汽车的正面投影面积A=5m2,重力加速度g=9.8m/s2。试根据所设计汽车的最高车速估算应选用发动机的
最大功率。P2910、试分析在轿车的驱动布置形式上采用后置发动机前轮驱动的特性。唯一优点,质量分布均匀,越障能力尚可,集中弱点于一
身11、如何选取最大功率转速和最大转矩的转速np和nt有一定差值,如果他们接近,导致直接挡最低稳定车速偏高,使汽车通过十字路口换
挡次数增多,因此要求比在1.4~2.0之间选取==========================================
===============================================第二章离合器设计1、设计离合器和操
纵机构时,各自需要满足哪些基本要求?P52+P72离合器要求:1能可靠传递发动机最大转矩,有适当的转矩储备,能防止传动系过载;2结
合完全平顺,分离彻底、迅速。3从动盘最大压力,摩擦因数应稳定;从动部分转动惯量小4足够的吸热能力和良好的通风散热能力,能避免衰减
传动系扭转振动。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良好的动平衡。5操纵轻便、准确。6结构简单,紧凑,质量小,制造工艺性好,维修、调整方便。对操
纵机构的要求1)踏板力要小,乘用车:80~150N,商用车:<150~200N。2)踏板行程在80~150mm,最大不超过180m
m。3)踏板行程有调整装置和限位装置4)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发动机振动及车架和驾驶室的变形不会影响其正常工作。5)传动效率要高,工作
可靠寿命长,维修保养方便2、离合器后备系数的定义是什么?影响其数值大小的因素有哪些?P59定义为离合器所能传递的最大静摩擦力矩与发
动机最大转矩之比,β必须大于1.(反映了离合器传递发动机最大转矩的可靠程度)选择β时应考虑以下几点:1)为可靠传递发动机最大转矩,
防止离合器滑磨时间过长β不宜选取太小;2)汽车总质量越大,β也应选得越大;3)当使用条件恶劣,为提高起步能力、减少离合器滑磨,β应
选取大些;4)柴油机工作比较粗暴,转矩较不平稳,选取的β值应比汽油机大些;5)双片离合器的β值应大于单片离合器。6)为减少传动系
过载,保证操纵轻便,β又不宜选取太大;7)发动机后备功率较大、使用条件较好时,β可选取小些;8)发动机缸数越多,转矩波动越小,β可
选取小些;9)膜片弹簧离合器选取的β值可比螺旋弹簧离合器小些3、什么是离合器滑磨功?离合器结合过程中因滑磨损失的功膜片弹簧的弹性特
性有何特点?影响其弹性特性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最佳工作点位置应如何确定?膜片弹簧有较理想的非线性弹性特性,可兼压紧弹簧和分离杠杆的作
用。影响因素有:制造工艺,制造成本,材质和尺寸精度。工作点位置确定:离合器接合时,膜片弹簧工作点B一般取在凸点M和拐点H(膜片弹
簧压平位置)之间,且靠近或在H点处,以保证摩擦片在最大磨损限度Δ入范围内的压紧力从F1B到F1A变化不大。当分离时,膜片弹簧工作点
从B变到C。为最大限度的减小踏板力,C点应靠近N点。5、离合器的基本参数有哪些?性能参数:后备系数β单位压力po(决定了摩擦表面
的耐磨性)尺寸参数:摩擦片外径D,内径d,厚度b摩擦片内外径之比c=d/D0.53~0.70(在D一致时,d小虽可增加摩
擦面积,提高传递转矩的能力但会使摩擦面上压力分布不均,使摩擦片内外缘圆周的相对磨擦速度太大造成摩擦面不均匀,不利于散热和扭转减震器
的安装)b3.23.54.0mm三种)结构参数:摩擦因数f(f取决于材料,工作温度,单位压力,滑磨速度等),摩擦面数Z(Z
为离合器从动盘数的两倍,决定于传递转矩的大小和结构尺寸),离合器间隙Δt(分离轴承与分离杠杆内端的间隙,保证摩擦片正常磨损后还能完
全结合)今有单片和双片离合器各一个,它们的摩擦衬片内外径尺寸相同,传递的最大转矩相同,操纵机构的传动比也一样,问:为使离合器彻底分
离,作用在它们踏板上的力是否相同?如果不同,那个踏板上的力小?为什么?Tc=Π/12((fZpoD3(1-c3))Tc=β
Temax不同双片离合器小Z=4单片离合器Z=2计中,常用的目标函数有哪些?设计变量有哪些?约束条件有哪几方面?P67
-681)弹簧工作时的最大应力为最小。2)从动盘摩擦片磨损前后弹簧压紧力之差的绝对值为最小。3)在分离行程中,驾驶员作用
在分离轴承装置上的分离操纵力平均值为最小。4)在摩擦片磨损极限范围内,弹簧压紧力变化的绝对值的平均值为最小。5)选3)和4)
两个目标函数为双目标。7、影响离合器扭转减振器效果的主要参数是什么?其设计参数还包括哪些?P69减振器的扭转刚度和阻尼摩擦元件间的
阻尼摩擦转矩是两个主要参数。设计参数:极限转矩、预紧转矩、极限转角8、为了避免引起传动系的共振,要合理选择离合器减振器的扭转角刚
度,使共振现象不发生在发动机常用工作转速范围内。P709、P72图2-19为某车型离合器液压操纵机构简图,已知:离合器工作压紧
力:F=5000N~5600N,从动盘面压缩量:△h=0.8mm~1.1mm,分离轴承为常接式,主缸活塞顶部间隙:△=0.5mm;
Z=2;△S=0.75mm,λ′=1mm,各杆系尺寸:a=304mm;b=59.5mm;c=166mm;d=91mm;d1=φ1
9mm;d2=φ22mm;e=61mm;f=19mm。试计算其踏板行程和踏板力。10、为某车型离合器液压操纵机构简图,已知:离合器
压紧弹簧对压盘的总工作压紧力:F=5000N,从动盘面压缩量:△h=1mm,分离轴承为常接式,主缸活塞顶部间隙:δ=0.5mm;摩
擦面数Z=2;压盘与摩擦片之间的分离间隙△S=0.75mm,分离轴承与分离指之间的间隙S0f=1mm,各杆系尺寸:a2=300mm
;a1=60mm;b2=162mm;b1=90mm;d1=18mm;d2=22mm;c2=61mm;c1=19mm。回位弹簧1、2
的力忽略不计,系统效率η=0.85。试计算:1、操纵机构总传动比i∑;2、踏板行程S;3、踏板力F。11.设离合器中摩擦片的平均半
径为Rm=(R-r)/2,有效半径为Re,则它们的正确关系是。A、Rm<Re;B、Rm=Re;C、Rm>Re;
D、Rm=Re。第三章机械式变速器设计1、设计变速器、变速操纵系统时需要满足哪些基本要求?对变速器如下基本要求.1)保证汽车有
必要的动力性和经济性。2)设置空挡,用来切断发动机动力向驱动轮的传输。3)设置倒档,使汽车能倒退行驶。4)设置动力输出装置,
需要时能进行功率输出。5)换挡迅速,省力,方便。6)工作可靠。汽车行驶过程中,变速器不得有跳挡,乱挡以及换挡冲击等现象发生
。7)变速器应当有高的工作效率。8)变速器的工作噪声低。变速器操纵机构应当满足如下主要要求:换挡时只能挂人一个挡位,换挡后应使
齿轮在全齿长上啮合,防止自动脱挡或自动挂挡,防止误挂倒挡,换挡轻便。变速器中心距指何而言?它对什么有重要的影响?如何影响的?P92
+P97对中间轴式变速器,是将中间轴与第二轴轴线之间的距离称为变速器中心距A;对两轴式变速器,将变速器输入轴与输出轴轴线之间的距离
称为变速器中心距A。对变速器的外形尺寸、体积和质量大小,轮齿的接触强度有影响。中心距越小,轮齿的接触应力越大,齿轮寿命越短。因此,
最小允许中心距应当由保证轮齿有必要的接触强度来确定。变速器的主要设计参数有哪些?挡数、传动比范围、中心距、外形尺寸、齿轮参数,齿
顶高系数计算变速器中齿轮的弯曲强度和接触强度时计算载荷是如何确定的?P97直齿轮弯曲应力斜齿轮弯曲应力齿轮接触应力5、中间轴式变速
器的中间轴上全部齿轮螺旋方向应取一样还是不一样?中间轴上轴间力平衡须满足什么条件?P92取一样的。中间轴上全部齿轮的螺旋方向应一律
取为右旋,则第一、第二轴上的斜齿轮应取为左旋。使中间轴上两个斜齿轮的轴向力平衡,须满足下述条件Fa2=Fn2tanβ2,由于,为使
两轴向力平衡,必须满足影响变速器齿轮接触应力的因素有哪些?P97按公式3-15分析,F为齿面上的法向力,F=F1/(cosacos
b),F1为圆周力,F1=2Tg/d;Tg为计算载荷;d为节圆直径。对变速器的轴进行强度验算时,为什么各个挡位都要验算?仅计算一档
为什么不行?P100欲求中间轴式变速器第一轴的支点反作用力,必须先求第二轴的支点反力。挡位不同,不仅齿轮上的圆周力、径向力和轴向力
不同,而且力到支点的距离也有变化,所以应当对每个挡位都进行验算。同步器的锁止条件是什么?影响同步器工作锥面间摩擦因数f的因素有哪些
?P1081.保证锁止和滑动齿套不能继续移动,必须满足2.于选用的材料,工作面的表面粗糙度、润滑油种类和温度等因素有关(摩擦因数大
,则换挡省力或细短同步时间;摩擦因数小则反之,甚至失去同步作用。)采用多锥式同步器换挡力为什么会减少?P104在原有两个锥面之间再
插入两个辅助同步锥)由于锥表面的有效摩擦面积成倍增加,同步转矩也相应增加,因而具有较大的转矩容量和低热负荷。改善了同步效能,增加了
可靠性,使换挡力大为减小。(若保持换挡力不变,可缩短同步时间)10、中间轴式变速器倒挡惰轮可以布置在变速器的左侧或右侧,如P83图
所示,试从惰轮的受力情况分析这两种布置形式的特点。习题:1、设变速器中间轴上的两个斜齿轮的节圆半径分别是r1、r2,螺旋角分别是:
β1、β2,则使轴向力平衡的条件是:。2、变速器轴的全挠度f与垂直面内的挠度fc及水平面内的挠度fs之间的关系是:f=。
3、同步器锁指条件是什么?说明个符号的物理意义。如果不满足这一条件,同步器在换挡的时候会出现什么问题?P108β为锁止面锁止角出
现要相互啮合的齿轮转速不同,造成机械损伤,产生换挡冲击4、在选择变速器方案时,如果选取常啮合齿轮对数多,啮合套换挡多的方案,会使旋
转部分的总惯性力矩Jn增加,问:这对使用会有什么影响?5、中间轴式变速箱,采用斜齿轮传递转矩时,中间轴上的斜齿轮螺旋角的旋向和大小
应该如何确定?P92使中间轴上同时工作的两对齿轮产生的轴向力平衡,以减小轴承负荷,提高轴承寿命,因此中间轴上不同挡位齿轮的螺旋角
应该是不一样的。为使工艺简便,在中间轴轴向力不大时,可将螺旋角设计成一样的,或者仅取为两种螺旋角。中间轴上全部齿轮的螺旋方向应一律
取为右旋。6变速器中各挡斜齿轮的螺旋角原则上应该如何确定?在设计时为什么个挡齿轮的螺旋角值取得都不相同?如果都取相同会有什么后果?
为什么?从提高低挡齿轮的抗弯强度出发,并不希望用过大的螺旋角,以15°~25°为宜;而从提高高挡齿轮的接触强度和增加重合度着
眼,应当选用较大的螺旋角。使中间轴上同时工作的两对齿轮产生的轴向力平衡,以减小轴承负荷,提高轴承寿命,因此中间轴上不同挡位齿轮的
螺旋角应该是不一样的。7、设计三轴式变速器,为力求达到中间轴轴上的轴向力趋向平衡,规定将中间轴上的斜齿轮的螺旋方向取为右旋,而让第
一、第二轴上的斜齿轮的螺旋方向取为左旋,试问:将中间轴上的斜齿轮的螺旋方向取为左旋,而让第一、第二轴上的斜齿轮的螺旋方向取为右旋可
以吗?为什么?P92答:斜齿轮传递转矩时,要产生轴向力并作用到轴承上。在设计时,力求使中间轴上同时工作的两对齿轮产生的轴向力平衡
,以减小轴承负荷,提高轴承寿命。8、中间轴式变速器采用斜齿轮传动时,一、二轴上的轴向力应指向哪里?9.变速器各挡齿轮的计算中心距
若与已确定的其他挡位中心距A有偏差,可通过齿轮变位来调整。===================================
====================================================第四章万向传动轴设计1、
设计万向节传动轴时需要满足哪些基本要求?P1141.保证所连接的两根轴相对位置在预计范围内变动时,能可靠地传递动力。2.保证
所连接两轴尽可能等速运转。3.由于万向节夹角而产生的附加载荷、振动和噪声应在允许范围内。4.传动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结构简单,制
造方便,维修容易等。2、万向节有哪几种?各有何优缺点?P115-122根据在扭转方向是否有明显的弹性,万向节分为刚性万向节和挠性万
向节,刚性万向节又分为不等速万向节,准等速万向节,等速万向节1)不等速万向节;十字轴万向节结构简单,强度高,耐久性好,传动效率高,
生产成本低。但所连接的两轴夹角不宜过大,当夹角由4°增至16°时,十字轴万向节滚针轴承寿命约下降至原来的1/4。2)准等速万向节;
双联式万向节的主要优点是允许两轴间的夹角较大(一般可达50°,偏心十字轴双联式万向节可达60°),轴承密封性好,效率高,工作可靠,
制造方便。缺点是结构较复杂,外形尺寸较大,零件数目较多。3)等速万向节;从结构上实现了两轴的转速相等;寿命短,钢球与凹槽的磨损
快。采用压力装配的球叉式等速万向节的拆卸不便。一般用于越野汽车的转向驱动桥中.4)挠性万向节;挠性万向节能减小传动系的扭转振
动,动载荷和噪声,结构简单,使用中不需润滑一般用于两夹角不大于(一般为3^5)和有很小轴向位移的万向传动场合。3、什么是不等速万向
节、准等速万向节和等速万向节?P115-122不等速万向节是指万向节连接的两轴夹角大于0时输出轴与输入轴之间变化的瞬时角速度比传
递运动,但角平均速度相等的万向节。准等速万向节是值在设计角度下以相等的瞬时角速度传递运动,而在其他角度下以近似相等的瞬时角速度传递
运动的万向节,输出轴与输入轴以始终相等的角速度传递运动的万向节称之为等速万向节。4、汽车传动轴为什么采取双万向节传动?双万向节传动
的等速条件是什么?P124当输入轴与输出轴之间存在夹角a时为使处于同一平面的输出轴与输入轴等速旋转可采用双万向节传动在双万向节传动
中直接与输入和输出轴相连的万向节叉所受的附加弯矩分别有相应轴的支撑反力平衡。为使双万向节传动的输出轴与输入轴等速旋转应使ae(e在
其右下角)为05、什么是传动轴临界转速?其影响因素有哪些?提高传动轴临界转速的方法?P131所谓临界转速,就是当传动轴的工作转速接
近于其弯曲固有振动频率时,即出现共振现象,以致振幅急剧增加而引起传动轴折断时的转速。传动轴的临界转速nk(r/min)为当传
动轴长度超过1.5m时,为了提高nk以及总布置上的考虑,常将传动轴断开成两根或三根,万向节用三个或四个,而在中间传动轴上加设中间支
承。6、传动轴设计计算的计算载荷如何确定?各有来计算什么项目?P126万向传动轴应布置位置不同计算载荷也不同,计算方法主要有三种7
、高速旋转时,造成传动轴总成不平衡的原因有哪些?P132万向节中十字轴的轴向窜动,传动轴滑动花键中的间隙,传动轴总成两端连接处的定
心精度,高速回转时传动中的弹性变形,传动轴上点焊平衡片时的热影响等因素都能改变传动轴总成的不平衡度。8、画图说明十字轴万向节主从动
叉的附加弯矩。P1239、说明要求十字轴万向节连接的两轴夹角不宜过大的原因是什么?P123万向节传动输出轴与输入轴的转交差会引起动
力总成支撑和悬架弹性元件的共振,还能引起与输出轴相连齿轮的冲击和噪声。因此在设计多万向节传动时总希望其夹角1尽可能小。8、SUV车
的转向驱动前桥中,内外半轴之间的万向节一般选用C万向节:A、十字轴式;B、双联式;C、球笼式;D、挠性。9、某家用轿车采用
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满载总质量ma=1380kg,轴距L=2610mm,质心距前轴距离L1=1285mm,发动机功率:Pemax=
82Kw/6000rpm,转矩Temax=145Nm/4500rpm,主减速比i0=4.056,无轮边减速器,变速器采用无液力变矩
器的纯机械式5+1挡变速器,各挡速比i1=3.615,i2=2.053,i3=1.393,i4=1.061,i5=0.837,轮胎
滚动半径rr=0.305m,设轮胎与地面之间的附着系数φ=0.8,发动机到转向驱动桥半轴之间的总传动效率η=0.95,前轴质量转移
系数m1’=0.8,后轴质量转移系数m2’=1.2,猛踩离合器产生的动载系数kd=1.5,试确定在静强度计算时转向驱动桥中主减速器
与车轮之间传动轴的计算载荷。10、某4×2后轮驱动汽车,驱动轴数n=1,发动机最大转矩为Temax,变速器中无液力变矩器,一挡速比
为i1,发动机到传动轴之间的传动效率为η,满载时后轴静载荷为G2,汽车最大加速度时的后轴负荷转移系数为m2’,路面附着系数为φ,轮
胎滚动半径为rr,猛接离合器所产生的动载系数为kd,后桥主减速比为i0,汽车日常行驶的平均牵引力为Ft,无轮边减速器,试说明该汽车
变速器与驱动桥之间的传动轴的计算载荷如何确定?计算静强度和疲劳寿命时计算载荷如何选取?6.一4×2汽车,变速箱与主减速器之间采用
双十字轴万向传动装置,其安装完全符合等速条件,设行进中变速器输出轴转速为ω1,传动轴转速为ω2,主减速器输入轴转速为ω3,则三者之
间的速度关系是。A、ω1=ω2=ω3;B、ω1≠ω2,ω1≠ω3;C、ω1=ω2,ω1≠ω3;D、ω1=ω
3≠ω2。===========================================================
================================第五章驱动桥设计1、设计驱动桥、驱动桥壳时需要满足哪些基本要求?
P135+P169设计驱动桥需要满足:1)选择适当的主减速比,以保证汽车在给定条件下具有最佳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2)外廓尺寸小,
保证汽车具有足够的离地间隙,以满足通过性要求。3)齿轮及其他传动件工作平稳,噪声小。4)在各种载荷和转速工况下有高的传动效率。5)
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承受和传递作用与路面和车架或车身间的各种力和力矩。6)与悬架导向机构运动协调;对于导向驱动桥,还应与转向机
构运动协调。7)结构简单,加工工艺性好,制造容易,维修,调整方便。驱动桥壳应满足:1)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保证主减速齿轮啮
合正常并不使半轴产生附加弯曲应力。2)在保证强度和刚度前提下,尽量减小质量以提高行驶平顺性。3)保证足够的离地间隙。4)结构工艺性
好,成本低。5)保证装于其上的传动系部件和防止泥水侵入。6)拆装,调整,维修方便。2、设计时选择主减速器材料需要满足哪些基本要求?
P1551)具有高的弯曲疲劳强度和表面接触疲劳强度,齿面具有高的硬度以保证有高的耐磨性。2)轮齿心部应有适当的韧性以适应冲击载荷,
避免在冲击载荷齿根折断。3)锻造性能,可加工性及热处理性能良好,热处理后变形小或变形规律易控制。4)选择合金材料时,尽量少用镍,铬
元素的材料,而是选用锰,钒,钛,硅的元素的合金钢。3、主减速器主动锥齿轮的支撑形式有哪几种?各有何优缺点?P147主动锥齿轮的支承
形式可分为悬臂式支撑和跨置式支撑两种。悬臂式支撑结构简单,支承刚度较差,用于传递转矩较小的轿车、轻型货车的单级主减速器及许多双级主
减速器中。跨置式支撑增加支承刚度,减小轴承负荷,改善齿轮啮合条件,增加承载能力,布置紧凑,但是主减速器壳体结构复杂,加工成本提高。
在需要传递较大转矩情况下,最好采用跨置式支承。4、选择主减速器螺旋锥齿轮齿数z1和z2时,应注意哪些问题?P1491)为了磨合均匀
,z1、z2之间应避免有公约数。2)为了得到理想的齿面重合度和高的轮齿弯曲强度,主、从动齿轮齿数和应不少于40。3)为了啮合平稳、
噪声小和具有高的疲劳强度,对于乘用车,z1一般不少于9;对于商用车,z1一般不小于6。4)当主传动比i0较大时,尽量使z1取得少些
,以便得到满意的离地间隙。5、什么是双曲面齿轮副的偏移距和偏移角?P137双曲面齿轮螺旋角是如何定义的?P138螺旋方向如何判定
?P151偏移距:主动齿轮轴线相对从动齿轮轴线向上或向下偏移一段距离E称为偏移距。偏移角ε:β1与β2之差.。双曲面齿轮螺旋角:
在锥齿轮节锥表面展开的齿形线任意一点A的切线TT与该点的节锥顶点连线之间的夹角。螺旋方向的判定:从锥齿轮锥顶看,齿形从中心线上半部
向左倾斜为左旋,向右倾斜为右旋。主,从动锥齿轮的螺旋方向是相反的。6、螺旋锥齿轮的齿面宽度应如何选定?超出给定范围会有什么不良影响
?P150从动锥齿轮面宽b2推荐不大于其节锥距A的0.3倍,即b2≤0.3A,而且b2应满足b2≤10ms,一般也推荐b2=0.1
55D2。对于螺旋锥齿轮,b1一般比b2大10%。齿面过宽并不能增大齿轮的强度和寿命,反而会导致强度降低,寿命缩短。7、对主减速
器主、从锥齿轮进行强度计算时载荷应如何确定?P151-1521)按发动机最大转矩和最低档传动比确定从动锥齿轮的计算转矩Tce2)
按驱动轮打滑转矩确定从动锥齿轮的计算转矩TCS。3)按汽车日常行驶平均转矩确定从动锥齿轮的计算转矩Tcf8、何谓差速器锁紧系数k?
P156何谓半轴转矩比kb?P157锁紧系数k:差速器的内摩擦力矩与差速器壳接受的转矩之比。半轴转矩比kb=T2/T1(
右半轴与左半轴对差速器的反转矩之比。)9、对整体式驱动桥壳进行强度计算时载荷应如何确定?验算工况有哪几种?各工况下强度验算的特点是
什么?P170-1711)当牵引力或制动力最大时,桥壳弹簧座处危险断面的弯曲应力σ=(MV/WV+Mh/Wh)τ=TT/WT。2)
当侧向力最大时,桥壳内,外板簧座处断面的弯曲应力σi=Fz2i(b+φ1rr)/WVσ0=Fz20(b-φ1rr)/W
v3)当汽车通过不平路面时,危险断面的弯曲应力σ=kG2b/2Wv10、常见主减速器齿轮的损坏形式主要有哪几种?P151轮齿损
坏形式主要有:弯曲疲劳折断、过载折断、齿面点蚀及剥落、齿面胶合、齿面磨损等11、为什么说对成锥齿轮差速器可以把转矩大致平均地分配给
左右半轴?P157普通锥齿轮差速器锁紧系数k一般为0.05~0.15,两半轴的转矩比kb为1.11~1.35这说明左,右半轴的转矩
差别不大,故可以认为分配给两半轴的转矩大致相等,这样的分配比例对于在良好路面上行驶的汽车来说是合适的。12、汽车的典型布置方案中,
驱动桥采用单级主减速器,且从动齿轮布置在左侧,如果将其移到右侧,试问传动系中的其它部分需要如何变动才能满足使用要求?为什么?P15
0它部分需要如何变动才能满足使用要求?为什么?P150主要考虑驱动轴输出到驱动轮上的传动方向,如将单级主减速器的从动齿轮移到右侧,
则可以两轴式变速器,以使传动轴反向转动,才能正常驱动汽车行驶。13、对于4×2型汽车,假设一驱动轮行驶在低附着系数φmin的路面上
,另一驱动轮行驶在高附着系数φ的路面上,试分析装有差速锁的汽车比普通锥齿轮差速器的汽车通过性提高的原因。P158采用差速器锁将普通
锥齿轮差速器锁住,可是汽车的牵引力提高(φ+φmin)/2φmin倍,从而提高汽车通过性14、差速器设计的主要参数有哪几个?P16
11.行星齿轮数n2.行星齿轮球面半径Rb3.行星齿轮和半轴齿轮齿数z1、z24.行星齿轮和半轴齿轮节锥角γ1、γ2及模数
m5.压力角α6.行星齿轮轴直径d及支承长度L15、对整体式驱动桥壳作强度计算时,计算载荷如何确定?画出桥壳受力图。P
171习题:1、差速锁锁紧系数k与半轴转矩比kb之间关系为:kb=(1+k)/(1-k)。P156-P1572、半轴根据其端
部的支撑方式不同可分为:半浮式、3/4浮式和全浮式三种。P1473、主减速器主从动齿轮齿面宽分别是b1和b2,则c
。A、b1<b2;B、b1=b2;C、b1>b2。P1504、主减速器主动齿轮在采用悬臂支撑时,为了减小悬臂长度和增加两支
撑间的距离,应使两滚子轴承的小端朝外。支撑从动齿轮的两滚子轴承,则应大端朝外。(正误判断)从动齿轮的两滚子轴承,则应大端朝外。(正
误判断)(×)5、非独立悬架用的采用全浮式半轴的整体式驱动桥,桥壳在各种力作用下的危险断面应该在哪些部位?P1711)当牵引力或
制动力最大时,危险断面在桥壳钢板弹簧处。2)当侧向力最大时,危险断面在桥壳内,外板簧座6、汽车单级主减速器螺旋锥齿轮传动的螺旋方向
如何判断?旋向的选取原则是什么?P150螺旋方向的判定:从锥齿轮锥顶看,齿形从中心线上半部向左倾斜为左旋,向右倾斜为右旋。主,从动
锥齿轮的螺旋方向是相反的。原则:当变速器挂前进挡时,应使主动齿轮的轴向力离开锥顶方向,这样可以使主从动齿轮有分离趋势,防止轮齿因
卡死而损坏。7、差速器对汽车的哪些性能有影响?保证驱动桥两侧车轮在行程不等时具有不同的螺旋角速度,满足汽车行驶运动学的要求:再多桥
驱动汽车上还常装有轴间差速器,以提高通过性,同时避免在驱动桥间产生功率循环及由此引起的附加载荷,使传动系零件损坏,轮胎磨损和增加燃
料消耗等。8、半轴的结构形式有哪几种?其受力特点如何?P150-167半浮式:结构简单,所受载荷较大,适用于乘用车和小型商用车上
。3/4浮式受载情况与半浮式相似,但有所减轻。:全浮式:理论上来说,半轴只承受转矩,作用于驱动轮上的其它反力和弯矩全由桥壳来承受
。主要用于中、重型商用车上。9、设计汽车时为了提高汽车的最小离地间隙hmin,问可采取的措施有哪些?(要求至少写出5项措施)10、
为演算驱动桥主减速器齿轮等零件的强度,需要确定计算载荷,其中驱动轮打滑工况时的计算载荷用Tcs=(G2m’rrφ)/(imηm)式
计算,假设两辆汽车的前后轴荷分配一样,且均为50%(rr、im、ηm也相同)但两辆汽车的驱动形式不同,一辆为后轮驱动,一辆为前轮驱
动。试回答:1)两辆汽车计算出来的Tcs是否相同?为什么?2)考虑到上(下)坡时,后(或前)轮驱动汽车轮胎打滑时的Tcs比平路上的
更大,但在计算式中没有考虑这些情况,这是为什么?11、普通锥齿轮式差速器中左、右半轴的角速度ω1、ω2与差速器壳的角速度ω0之间的
关系是什么?12、在设计螺旋锥齿轮式主减速器时,应该使主动锥齿轮的轴向力指向离开锥顶方向。=================
==============================================================第六章
悬架设计1、设计悬架和设计独立悬架导向机构时,需要满足哪些基本要求?P174+200悬架要求:1)保证汽车有良好的行驶平顺性。2
)具有合适的衰减振动能力。3)保证汽车具有良好的操纵稳定性。4)汽车制动或加速时要保证车身稳定,减少车身纵倾;转弯时车身侧倾角
要合适。5)有良好的隔声能力。6)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尺寸要小。7)可靠地传递车身与车轮之间的各种力和2、影响选取钢板弹簧长度、片厚
、片宽以及片数的因素有哪些?P184-1863、对于不同结构形式的独立悬架通常从哪几个方面评价其基本特性?P176侧倾中心高度、车
轮定位参数的变化、悬架侧倾角高度、横向刚度、悬架占用的空间尺寸什么是轴转向效应?为什么要求后悬架(钢板弹簧)的前铰链点比后铰链点低
一些?P176-177几个概念:静挠度、偏频、动挠度、满载弧高、钢板弹簧总成的自由弧高。P181+184静挠度:汽车满载静止时悬架
上的载荷Fw与此时悬架刚度c之比,即fc=Fw/c。偏频:汽车前、后部分的车身的固有频率。动挠度:指从满载静平衡位置开始悬架压缩到
结构允许的最大变形(通常指缓冲块压缩到其自由高度的1/2或2/3)时,车轮中心相对车架(或车身)的垂直位移。满载弧高:满载弧高fa
是指钢板弹簧装到车轴(桥)上,汽车满载时钢板弹簧主片上表面与两端(不包括卷耳半径)连线间的最大高度差。钢板弹簧总成的自由高度:钢板
弹簧各片装配后,在预压缩和U形螺栓夹紧前,其主片上表面与两端连线间的最大高度差。前后悬架的静挠度(或偏频)应该如何选择才是正确的?
P181fc1与fc2要接近,但不能相等(防止共振);fc1>fc2(从加速性考虑,若fc2大,车身的振动大)若汽车以较高车速
驶过单个路障,n1/n2<1时的车身纵向角振动要比n1/n2>1时小,故推荐取fc2=(0.8-0.9)fc1。考虑到货车前、后轴
荷的差别和驾驶员乘坐舒适性,取前悬架静挠度值大于后悬架静挠度值,推荐fc2=(0.6-0.8)fc1。为了改善微型轿车后排乘客的乘
坐舒适性,有时取后悬架的偏频低于前悬架的偏频。货车后悬架的主、副钢板弹簧刚度应当如何分配才能保证汽车有良好的行驶平顺性?P18
2使空载时频率n0(f0)/满载时悬架的频率nc(fc)、副簧起作用前瞬间的振动频率nk(fk)/起作用后悬架的频率na(fa)相
差不大,即保证汽车满载和空载平顺性良好为基本出发点什么是弹簧悬架的弹性特性?有几种?P182指悬架受到垂直外力F与由此所引起的车轮
中心相对于在车身位移f(即悬架的变形)的关系。线性弹性特性和非线性弹性特性两种。进行钢板弹簧设计计算之前,应当知道的初始条件有哪些
?P184满载静止时汽车前、后轴负荷G1、G2和簧下部分荷重Gu1、Gu2.并据此计算出单个钢板弹簧的载荷:Fw1=(G1-Gu1
)/2和Fw2=(G2-Gu2)/2,悬架的经挠度fc和动挠度fd,汽车的轴距等。钢板弹簧悬架的长度L指何而言?P184钢板弹簧长
度L是指弹簧伸直后两卷耳中心之间的距离。什么是钢板弹簧的满载弧高?其值为什么不宜取零?P184满载弧高fa是指钢板弹簧装到车轴(桥
)上,汽车满载时钢板弹簧主片上表面与两端(不包括卷耳半径)连线间的最大高度差。12、简述钢板弹簧各片长度的确定过程。或:试画草图说
明确定钢板弹簧长度的方法。P18613、钢板弹簧在自由状态下为什么个片的曲率半径不一样?P187使各片厚度相同的钢板弹簧装配后能很
好地贴紧,减少主片工作应力,使各片寿命接近。对钢板弹簧进行强度验算时载荷应如何确定?P188钢板弹簧卷耳处受什么样的力?进行何种强
度验算?P188式中:Px为Fx,bh1三次方为二次方Fx为沿弹簧纵向作用在卷耳中心线上的力;D为卷耳内径;b为钢板弹簧宽度
;h1为主片厚度。许用应力[σ]取为350N/mm2。对钢板弹簧销要验算钢板弹簧受静载荷时钢板弹簧销受到挤压应力:σz=Fs/
bd。其中:Fs为满载静止时钢板弹簧端部的载荷;b为卷耳处叶片宽;d为钢板弹簧销直径。16、双横臂式、麦弗逊式独立悬架
侧倾中心是如何的确定的?(会做图)P20117、相对阻尼系数的表达式,及其物理意义是什么?数值的大小有何影响?P210相对阻尼系数
Ψ的物理意义是:减振器的阻尼作用在与不同刚度c和不同簧上质量m的悬架系统匹配时,会产生不同的阻尼效果。Ψ值大,振动能迅速衰减,但
同时又能将较大的路面冲击力传到车身,降低悬架的缓冲性能;Ψ小则反之。通常情况下,将压缩行程时的相对阻尼系数取得小一些,将伸张行程
时的相对阻尼系数取得大一些独立悬架导向机构的主要布置参数有哪些?P200-204侧倾中心、侧倾轴线、纵倾轴线、抗制动纵倾性(抗制动
前俯角)、抗驱动纵倾性、悬架横臂的定位角设计麦弗逊悬架时,有时它的主销轴线、滑柱轴线和弹簧轴线为什么不在一条轴线上?P208为了发
挥弹簧反力减小横向力F3的作用,有时还将弹簧下端布置得尽量靠近车轮,从而造成弹簧轴线及减振器轴线成一角度。这就是麦弗逊式独立悬架中
,主销轴线、滑柱轴线和弹簧轴线不共线的主要原因。减振器最大卸荷力是如何确定的?P211为减小传到车身上的冲击力,当减振器活塞振动速
度达到一定值时,减振器打开卸荷阀。减振器不再提供阻尼力,以限制减振器所提供的最大阻尼力。此时的活塞速度称为卸荷速度Vx如已知伸张
行程的阻尼系数δ0,在伸张行程的最大卸荷力21、设一辆后悬架采用纵置钢板弹簧悬架的汽车,在满载静止时后悬架的前、后吊耳中心距大梁上
平面等高,试分析这种结构布置对汽车的转向行驶稳定性有什么影响?应采取什么改进措施?习题:1、在用作图法确定钢板弹簧各片长度时,先将
各片的厚度按相同的比例尺绘在图上。A、hiB、hi2C、hi3D、hi4。2、设计汽车的前轮和后轮独立悬架导向
机构时,各应满足哪些要求?3、钢板弹簧和螺旋弹簧各能传递什么样的力和力矩?4、画出非独立悬架用的整体式驱动桥桥壳在各种力作用下的受
力图,指出危险断面所在,并写出强度计算公式。5、对钢板弹簧强度进行验算时,应当分哪几种工况进行验算?画出各工况下钢板弹簧的受力图,
并写出相应的应力计算公式。6、非独立悬架汽车,车轴布置两种方案:车轴在钢板弹簧上面;车轴在钢板弹簧下面。分析它们对汽车形式平顺性和
稳定性有何影响?7、通常把驱动桥安装在钢板弹簧总成的下方,为降低车身高度将驱动桥安装在钢板弹簧总成的上方,问两者的非悬挂质量是否相
同?为什么?===========================================================
================================7、通常把驱动桥安装在钢板弹簧总成的下方,为降低车身高度将驱动桥安
装在钢板弹簧总成的上方,问两者的非悬挂质量是否相同?为什么?===================================
========================================================第七章转向系设计
1、设计转向系、动力转向时需要满足哪些基本要求?P219+2381)汽车转弯行驶时,全部车轮应绕瞬时转向中心旋转。2)转向轮具有
自动回正能力。3)在行驶状态下,转向轮不得产生自振,转向盘没有摆动。4)转向传动机构和悬架导向装置产生的运动不协调,应使车
轮产生的摆动最小。5)转向灵敏,最小转弯半径小。6)操纵轻便。7)转向轮传给转向盘的反冲力要尽可能小。8)转向器和转向传动机构中
应有间隙调整机构。9)转向系应有能使驾驶员免遭或减轻伤害的防伤装置。10)转向盘转动方向与汽车行驶方向的改变相一致。运动学上保持
转向轮转角和驾驶员转向盘转角之间保持一定比例关系。随转向轮阻力增大减小,作用在转向盘上的手力增大或者减小,路感。作用在转向盘上的切
向力达到一定值时,转向器开始工作转向后,转向盘自动回正,并且保持车辆直线行驶状态。工作灵敏转向失灵后,依然可以使用机械系统操作车轮
转向密封性好,内外泄露少。转向器效率有几种?如何定义的?影响因素有哪些?P227-228转向器正效率;功率P从转向轴输入,经转向摇
臂轴输出所求得的效率影响转向器正效率的因素有转向器的类型、结构特点、结构参数和制造质量等。转向器逆效率;功率P从转向摇臂轴输入,从
转向轴输出所求得的效率结合各种转向器说明影响转向轮与转向盘转动方向保持一致的因素有哪些?P220-224转向系性能参数包括哪些?
各是如何定义的?P227-232三大项:一含2项;二含4项;三含2项转向器效率:正效率,逆效率传动比变化特性:转向系传动比,力传动
比与转向系角传动比的关系,转向系的角传动比,转向器角传动比及其变化规律转向器传动副的传动间隙:转向器传动间隙特性,如何获得传动间隙
特性简述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的变速比工作原理。P230齿条中部齿的压力角最大,向两端逐渐减小(模数也随之减小),则主动齿轮啮合半径也
减小,致使方向盘每转动某同一角度时,齿条行程也随之减小。故转向器的传动比是变化的。转向系的传动比组成及其定义。P228-230组成
:转向系角传动比,转向系力传动比。转向系角传动比:转向盘角速度与同侧转向节偏转角速度之比。转向系力传动比:从轮胎接地面中心作用在两
个转向轮上的合力与作用在转向盘上的手力之比。7、转向系的角传动比和力传动比是什么?试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P228-2307、什么是转
向传动器的间隙特性?变化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要求这样的变化?P231-2321.传动间隙是指各种转向器中传动副之间的间隙。传动间隙随
转向盘转角的大小而变化的关系——转向器传动副传动间隙特性。2.变化特点:离开中间位置后逐渐加大。3.变化原因:若转向器传动副存在传
动间隙,一旦转向轮受到侧向力作用,车轮将偏离原行驶位置,使汽车失去稳定。传动副在中间及其附近位置因使用频繁,磨损速度要比两端快。在
中间附近位置因磨损造成的间隙过大时,必须经调整消除该处间隙。调整后要求转向盘能圆滑的从中间位置转到两端,而无卡住现象。8、转向器的
偏心距n指何而言?它对什么性能有影响?P232齿扇工作时的轴线中心和加工齿扇的轴线中心之间的距离称为偏心距。对传动间隙特性有影响
。转向器的设计计算载荷是如何确定的?P232===动力转向器的评价指标有哪些?P241-242===转向器角传动比应如何选取?
P230转向轴符合大小,汽车机动性要求试解释为什么普通转向器存在“轻”与“灵”的矛盾?对于齿轮齿条式转向器,如何从结构设计上解决
这一矛盾?P230转向系角传动比近似等于转向器角传动比,有转向系角传动比定义可知,对于一定转向盘角速度,转向轮偏转角速度与转向器
角传动比成反比。角传动比增加后,转向轮偏转角速度对转向盘速度的响应变得迟钝,使操纵时间增长,汽车转向灵敏性降低,所以“轻”与“灵”
构成一对矛盾。转向梯形优化设计时,目标函数和设计变量是什么?P252习题:1、对4×2后轮驱动前轮转向的汽车,汽车转向时若要保证
全部车轮绕同一转向瞬时转向中心行驶,则梯形机构应保证内外转向车轮的转角应满足公式:2、驾驶员转动转向盘所要克服的阻力由哪些部
分组成?如何确定?P233L13、如果汽车不采用前轮转向,而用后轮转向,试分析此时转向梯形在后轴前或后,它应是何种状态才能满足
要求?4、转向系的传动比由哪些部分组成?为什么说研究转向系的传动比只需要研究转向器的角传动比变化规律即可?P2305、从设计角度出
发,为了减少作用在方向盘上的操纵力Fh可采取的措施有哪些?6、转向器逆效率有几种?如何定义的?P2287、理想的传动间隙是什么?为
什么?P2318、前轴负荷大又装有动力转向的汽车,当依据G1计算出F>700N时,转向系的零件强度计算载荷应如何确定?P2339、
计算核算东风EQ245型汽车在沥青或混凝土路面上的转向轻便性与灵活性。设该车的方向盘立柱即为转向器输入端。已知参数:转向轴负荷:
G1=33690N,轮胎与路面的滑动摩擦系数:f=0.7,轮胎气压:P=0.45N/mm2,转向摇臂长:L1=150mm,转向节
臂长:L2=200mm,方向盘半径:RSW=250mm,转向器角传动比:iω=20,转向器效率:η+=70%。试求:(1)转向轮
原地转向的阻力矩MR;(2)原地转向时方向盘上的作用力Fh;(3)方向盘回转的总圈数n。注:方向盘回转的总圈数n可由下式计算
:式中:iω0为转向传动系的总角传动比;内转向轮最大转角=36°;外转向轮最大转角=30°;iω为转向器角传动比。10、转向器的正
效率是指功率从转向轴输入,经转向摇臂轴输出所求得的效率。反之称为逆效率。根据逆效率大小不同,转向器又分为可逆式、极限可逆式和不
可逆式。11、设4×2后轮驱动前轮转向的汽车,轴距为L,两主销中心线延长线与地面交点之间的距离为K,在转向时,外轮转角θo为自变
角,内轮转角θi为因变角,若要保证全部车轮同时围绕同一瞬时转向中心行驶,则转向梯形应该保证的因变角的期望值是什么?12.根据转向
器逆效率大小不同,转向器又分为可逆式、和不可逆式。=======================================
====================================================第八章制动系设计1、设计
制动系时需要满足哪些基本要求?P2571)足够的制动能力。包括行车制动能力和驻坡能力。行车制动能力用一定制动初速度下的制动减速
度和制动距离两项指标来评定。驻坡能力是指汽车在良好路面上能可靠地停驻的最大坡度。2)行车制动至少要有两套独立的驱动制动器的
管路。工作可靠。3)不应当丧失操纵性和方向稳定性。4)要求制动能力的水稳定性好。防止水和污泥进入制动器工作表面。5)热
稳定性良好。6)操纵轻便,并具有良好的随动性。7)作用滞后性应尽可能短8)牵引车应有防止压缩空气进一步漏失的装置。
9)列车各轴应有正确的制动力分配10)间隙调整容易;摩擦衬片(块)应有足够的使用寿命11)报警装置12)噪声尽可能小。鼓
式、盘式制动器的设计参数主要有哪些?如何确定?P2641.制动鼓内径D2.摩擦衬片宽度b和包角β3.摩擦衬片起始角β04.
制动器中心到张开力F0作用线的距离e5.制动蹄支承点位置坐标a和c制动器的效能指何而言?制动器的效能稳定性指何而言?P258-2
591.制动器的效能指制动器在单位输入压力或力的作用下所输出的力或力矩。2.制动器的效能稳定性指其效能因数K对摩擦因数f的敏感性
。4、用什么评价制动器摩擦衬片的磨损特性?P270-2711.比能量耗散率;单位衬片(衬块)摩擦面积在单位时间耗散的能量。2.比摩
擦力;单位衬片(衬块)摩擦面积的制动器摩擦力。5、制动器分路系统有哪几种方案?P274-2751.一轴对一轴型(II);前轴制动器
和后桥制动器各用一个回路。2.交叉型(X);前轴一侧车轮制动器与后桥对侧车轮制动器共用一个回路。3.一轴半对半轴型(HL);两侧前
制动器的半数轮缸和全部后制动器轮缸属于一个回路,其余前轮刚属于另一回路。4.半轴一轮对半轴一轮型(LL);两个回路分别对两侧前轮制
动器的半数轮缸和一个后轮制动器起作用。5.双半轴对双半轴型(HH);每一个回路均只对前后制动器的半数轮缸起作用。6、液压制动驱动机
构有何优缺点?P273-274优点:1.作用制动时间较短2.工作压力高,轮缸尺寸小,可以直接安装在制动器内部,作为制动蹄的张开机
构(制动块的压紧机构)机构简单,质量小。3.机械效率高缺点:过度受热,部分制动液汽化,管路中形成气泡,严重影响液压传输,使制动系统
的效能降低,甚至完全失效。液压制动驱动机构中制动器轮缸直径和主缸直径是如何计算确定的?P275制动轮缸对制动蹄的张开力F0与轮缸直
径d和制动管路压力p的关系:d=(4F0/πp)制动轮缸工作容积大致计算,根据国标规定系列尺寸确定。习题:1、蹄鼓式制动器,新蹄片压力沿摩擦衬片长度的分布符合正弦曲线规律。P2672、盘式制动器中摩擦衬块的平均半径为Rm,有效半径为Re,则AA、Rm<Re;B、Rm=Re;C、Rm>Re。2693、制动器评性能价指标有哪些?各是什么含意?P258-259制动器效能/制动器效能因数/制动器效能稳定性领从蹄式鼓式制动器其领蹄不自锁的条件是什么?说明该条件中个符号的物理意义。P269f
献花(0)
+1
(本文系新用户8513N...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