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绵阳市水稻综合试验站杂交水稻预灾减灾方案
2021-08-02 | 阅:  转:  |  分享 
  
2021年绵阳水稻中后期防灾减灾技术预案(国产水稻产业体系绵阳综合试验站)2021年绵阳市杂交水稻主推技术包括全程水稻生产机械化丰产增效技术
,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水稻配方专用肥施肥技术,化肥、农药精量双减技术,水稻减穴稳苗,暗化催芽无纺布覆盖高效育秧技术等。为实现高产稳
产目标,提高对水稻防灾减灾能力,特提出以下防灾减灾方案。一、高温应急预案我市高温时间一般出现在7月20日-8月20日,此时正是水稻
大面积抽穗扬花的时期,此时高温会对籽粒发育存在一定的影响,在扬花期高温会导致花粉活力下降,授粉率降低,空壳率上升,籽粒不饱满,千粒
重下降,垩白明显提高,从而影响水稻产量(严重年份减产可达15%-20%)及品质。近三年以来,我市在水稻季最高温度均未超过35℃,平
均气温28℃,温度有利于水稻的健壮生长。虽然目前未出现高温极端天气,但为保障粮食高产稳产,仍需提高对高温天气的预防。1.加强对气象
部门的关注。针对有可能出现的极端高温天气,各部门应加强对水稻季天气的关注度,随时关注当地气象预报。2.推行灌深水,对处于孕穗至抽穗
扬花期的田块,田间保持5-8cm水层,及时提水灌溉,增加田间湿度,改善土壤墒情,以水调温,防止旱热叠加影响,以降低穗层温度。3.在
水稻生产中,施足底肥,分期多次追肥,磷、钾、锌肥配合使用,生育中期施足长穗肥,注意生育后期补给氮素营养,均衡供氮,同时采取叶面喷施
过磷酸钙溶液或磷酸二氢钾溶液的方式,增强水稻作物的高温抗性,减轻高温热害影响,使水稻保持平稳长势,增强抗高温能力。4.补救措施,发
生高温灾害后,及时补充水分,同时加强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有选择性的收获。二、干旱灾害预案我市干旱时间一般发生4-5月以及7月上旬。播
种后,我市由于处于武引工程水库的灌溉区,全市水稻生产除个别高山社区外,几乎未出现大范围的农业气象干旱,打田、移栽水分充足,有利于水
稻播种及生长。针对山区旱情发生趋势以及水稻生长特点,我市防控措施主要以“蓄、灌、保、节”多管齐下,蓄住天上水、保住田中墒,以水调墒
促进水稻正常生长发育。1.蓄足水源通过打应急井、雨窖、加固山塘水坝等措施,提前蓄足水源、合理科学精细调配水源,在确保防汛安全的前提
下,适当增加水利工程蓄水;积极引调蓄水,储备抗旱水源。2.做好农灌渠道的清淤工作,改善引水条件、确保引水畅通;搞好抗旱机具检修,适
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缓解旱情影响。3.因田浇水,因苗浇水切断土壤表层毛细管,减少田间水分蒸发,可采用秸秆、地膜覆盖等措施,减少地
表裸露,保持田间墒情,减轻干旱为害。4.采取科学的农艺措施可采取叶面喷施尿素、磷酸二氢钾等措施,提升水稻抗旱能力,推广抗旱保水剂
、水肥一体化等抗旱产品和关键技术,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三、洪涝灾害预案我市洪涝灾害击中在6-7月中旬至8月上旬。发生面积较大,发生概
率较高。为防止洪涝灾害对杂交水稻生产产生较大影响,采取以下措施。1.修建排水沟渠,加强加快田间水利工程建设,同时及时关注气象部门预
告,疏通排水沟渠,达到及时排出农田积水以降低湿度。防止积水造成沤根死根。对无法靠沟渠排水的田块,可用水泵等机电设备或人工措施排出积
水。对被洪水冲刷的水稻要及时清除田间作物病株、死株和植株病叶、基部枯叶、黄叶进行中耕除草,保持田园清洁,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及时清除
被浸泡植株叶片上的泥浆,可用水冲洗扶正,恢复作物正常光合作用。同时及时修复田埂,防止涝后突晴暴晒,减少蒸腾,预防生理性失水引起萎蔫
,突出抓好稻田蓄水保水,抗御伏旱,确保水稻正常抽穗扬花和灌浆结实。2.在水稻大部份进入灌浆期,若经过雨水浸泡,温度高,湿度大,极
易诱发水稻细菌性褐条病、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要及施药预防,补施根外追肥,增加抗性。确保水稻正常生长需要的营
养。3.对于地势低洼,淹水时间较长、大部分水稻植株不能恢复生长能力和被洪水冲毁,难以形成产量的田块,应及时改种生育期较短的作物。
四、大风倒伏灾害预案防控措施:一是选用抗倒伏品种。二是采用减穴稳苗技术。水稻群体过大容易引起倒伏,因此在生产上,适当稀植有利于提高
抗倒能力。合理稀植,在确保高产所必需的穗数前提下,尽量减少单位面积插秧穴数,科学安排每穴基本苗数,以减少水稻群体内穴间、株间生长竞
争,避免前期生长过于繁茂。三是平衡施肥。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使用,减少无机氮肥的施用量,防止水稻植株生长过旺造成虚长;适当增施钾肥,
增加水稻茎秆强度;采用一次性全层施肥技术,同时尽量减少追肥的次数。倒伏后应对措施:一是所有出现倒伏的稻田都要迅速放干田水,以减缓倒
伏密闭腐烂;二是轻度倒伏田块进行扎把扶正,防止穗部密闭腐烂;三是对已达八成成熟的田块,抓住晴好天气及时收割,减少灾害损失;四是对尚
未齐穗的田块,应加强病、虫防治、晒田促发新根,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预防倒伏的发生。五、病虫害灾害预案我市在水稻病虫害方面坚持绿色防
控、科学用药,发挥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的作用,大力开展统防统治、应急防治,防范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稻瘟病、纹枯病等虫
病发生,最大限度降低病虫危害损失,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1.抓住关键时期,狠抓穗颈瘟的防治。水稻破口期最易感染稻瘟病菌而导致颈
瘟发生。因此,破口初期(破口5%-10%)是防治穗颈瘟的关键时期。应对易感病品种种植区、稻瘟病常发区、有叶稻瘟发生的区域在水稻破口
初期进行普治。稻瘟病常发区、重病区应在齐穗期再防治一次。2.去年大螟发生重的区域,应高度重视,需推广使用复配农药制剂、加大农药剂
量,方可取得理想防效。同时用药后要及时剥查,如果残虫量较大应及时补治。3.由于今年水稻二代螟虫峰期不明显,普治两次是必然选择。根
据生育期在水稻拔节期及破口期前后分别防治一次。4.对于稻曲病发生较重的区域和水稻品种,应抓住时机在水稻破口前7天左右进行预防施药
,如果使用28%井冈·嘧菌酯SC,则可在破口初期与防治螟虫的药剂混配使用。5.加强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监测力度,一旦发现达标区域(
田块)应立即进行防治,发现一点、防治一片。6.加强水稻的田间管理,遇强降雨应及时开沟排水,扶苗洗苗,减少细菌性病害的发生。7.
大力推广“一枪药”防治技术。在防治二代螟虫、预防穗颈瘟时结合稻飞虱、纹枯病的防治,选用“5%阿维菌素EC+30%吡蚜·噻虫胺SC+28%井冈·嘧菌酯SC”或“30%甲维·毒死蜱ME(或15%阿维·毒死蜱EW)+28%井冈·嘧菌酯SC+30%吡蚜·噻虫胺SC”等高效低毒药剂配方进行“一枪药”防治,减少施药次数,以节约工时、降低成本、有效减少农药面源污染。2021年8月2日
献花(0)
+1
(本文系唯有时光765...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