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芦笋的高产栽培技术
2021-08-13 | 阅:  转:  |  分享 
  
芦笋高产栽培绿芦笋以其丰富的营养和药用价值而闻名,被列为世界十大名菜之一。芦笋作为一种高产值、高外汇收入的经济作物,在我国广大地区的种植面积正在迅速扩大。近年来,河北省河间市益丰农业研究所开展了芦笋高产栽培试验研究,取得了成功的技术经验。总结如下:1..建立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的高标准大棚,大棚建在耕层深厚、排灌方便、通风良好的沙土地块上。棚方向南北5度,采光效果最好。棚东西长50m,跨度8.2m,后墙高2m,底厚1.2m,顶宽0.9m,脊高3m。后坡采用双层膜,中间夹20厘米厚的玉米秸秆或小麦秸秆,覆盖45厘米厚3.品种选择。绿芦笋应耐寒、抗病、抱鳞、绿厚、均匀杂交。

.用温水浸泡种子。播种前45~50温水浸泡30分钟,清水浸泡24小时,沥干水分,30温水漂洗一次,25~30发芽。早晚各用30温水冲洗一次,然后洗掉种子表面的分泌物,防止发霉。当种子发芽率达到15%(发芽以破壳露白为基础)时,即可播种。

.播种。3月初小拱棚育苗。每亩温室1.5m10m的苗床施入磷酸二铵2.5kg,氯化钾1.5kg,然后翻土20cm,整平、细化苗床。首先,开沟的行距为10厘米,深度为5厘米。然后,以10厘米的株距播种一粒种子,土壤覆盖大约3厘米。为了消灭地下害虫,在床面上撒了1605个麦麸诱饵。然后在小拱棚上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密封严密。一般不会浮现放出风声。

.苗床管理。芦笋种子只有在10以上才能发芽,最高温度为25~30,因此在小棚育苗时温度仍然较低,夜间应在棚上覆盖草席。当60%苗顶土时,应及时清除塑料薄膜。幼苗出来后,放出风。出风口应在上午11:00和下午2:00后遮盖,出风口由小到大。随着笋苗的生长,棚膜终于揭开了。白天温度最好控制在20~25,晚上18左右。

.殖。6月初苗高50cm,根系3~6根,嫩茎3根时,即可种植。种植的竹笋和幼苗应按大小分类,分别种植,移栽时芦笋根盘发芽面应朝南。种植前,清除前茬作物的落叶,防止棚内病虫害的发生。施足基肥,一般农家肥7500公斤以上,三元复合肥50~70公斤,尿素20公斤,氯化钾30公斤/亩。然后把土犁到20厘米深,整平。从大棚一侧南北向开沟,深达10cm,沟内施3kg地虫净和地菌净,土药混合均匀,可按90cm30cm行距种植。种植后,要求第一次覆土3~5厘米。7~8天后,以原苗相同深度第二次覆土为宜。第一次覆土后,要浇水。.种植后管理。种植后一个月内,及时检查补种苗木,及时补种死苗。补苗要求大于原苗。植苗后7~8天拔出嫩茎。由于幼苗较嫩,抗病虫害能力较差,需及时检查,发现茎枯病及时喷洒800倍50%多菌灵,发现害虫及时喷洒农药。种植一个月后,幼苗的幼茎被拔出4~5厘米高。为了促进它们的生长发育,必须给予足够的水分和养分。此时可施速效化肥,每亩尿素10~15公斤或三元复合肥15~20公斤。芦笋在8月25日左右进入秋季发育期,然后开沟追3000~4000公斤农家肥、10公斤磷酸二铵、15公斤氯化钾、40公斤三元复合肥。10月25日前后,将芦笋茎切断,将落叶全部清除,取出棚外,集中焚烧。然后翻耕松土,开沟追施三元复合肥40-50公斤,尿素20公斤。11月中旬浇一次水,结合中耕松土,施地面虫网和地面菌网4公斤。山脊的形状像一条鱼的背部,覆盖着塑料薄膜。12月中旬,夜间覆盖草席,使棚内温度白天为20~28,夜间为18~20。

.收割。当嫩茎长到土顶时,及时破膜放苗。当嫩茎长到20厘米高时,用锋利的竹笋采摘刀均匀切割。采摘的芦笋放入竹笋采摘箱。采摘后,嫩茎分阶段整理、捆扎、装箱,用湿布覆盖后出售。可以暂时放在阴凉的地方,一定不要浸泡在水中,以免腐烂变质。
献花(0)
+1
(本文系国宾书屋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