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效应
2021-09-01 | 阅:  转:  |  分享 
  
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效应

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要跟别人进行交流,跟人交往,在交往的过程中,我们对他人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印象,可这些印象往往并不能反映客观事实。为什么呢?是因为一些交往心理效应的作用。了解这些心理效应是有意义的:利用这些效应的积极作用,克服这些效应的消极作用,利于我们留给她人的好印象,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首因效应

“首因”也可以说是第一印象,一般指人们初次交往接触时各自对交往对象的知觉观察和归因判断。人际交往中,首因效应对人们交往印象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

初次见面时,对方的表情、体态、仪表、服装、谈吐、礼节等形成了我们对对方的第一印象。现实生活中,首因效应作用下形成的第一印象常常左右着我们对他人日后的看法。因为第一印象一旦形成,就不容易改变。初次印象是长期交往的基础,是取信于人的出发点。

因此,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应该注意留意他人好的第一印象。如何做呢?首先,我们应该注意仪表,比如衣着要整洁、服饰搭配要和谐得体等;其次,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为此必须锻炼和提高言谈技巧、掌握适当的社交礼仪。

近因效应

人际交往中,人们初次见面时所留下的印象往往是深刻的,它对以后的交往有很大的影响,这是首因效应在起作用,而近因效应则是指近期所接受的刺激改变了以往的印象。主要是对熟人的感知,如果熟人的行为出现某些新奇表现,那么近因效应就会起很大作用,这时你往往认为某人“变了”。当然有变好喝变坏之分了。“士别三日,刮目相看”指的就是近因效应。

在与陌生人接触过程中,第一印象起重要作用,而熟悉的人在行为上表现出某种新异的动作,常常会影响或改变别人对这个人的根本看法。“此人原本很好,怎么他现在会这样无情无意了?”或者是听了一次报告,对报告人生动有力的结束辞感到很新颖,或有新鲜感,就会对这个人有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逢人便会介绍“某某的报告真有感染力”,下次有他的报告还想听。这表现了近因效应有莫大的魅力。所以在人际交往中,不论是首因效应还是近因效应,都会产生很重要的作用,它能使人们之间增进了解,互相加深认识,可以获得愉快的合作。我们要充分利用这种心理效应的作用。当然也要注意到它们的副作用,在人们相处中常常会看到别人的缺点,对别人的某些缺点品质或某种新异性,用固定不变的眼光去看、去评价,就会不利于人家的和睦相处,不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光环效应

光环效应又叫晕轮效应,是指当一个人戴上美丽的光环时,顿时他就会变得身价百倍,人们不再顾及他的其他方面的不足甚至缺陷了,而一味地拜倒在这美丽的光环之下。

在人际交往中,光环效应是很重要的,光环具有无穷的魅力。在生活中常常遇到这样的事情:一个人很不起眼的人,突然在某一方面一鸣惊人,很多人马上对他刮目相看,相继而来的是使很多追随者和崇拜者一拥而上。

光环效应之所以有威力,是因为它改变了人们的知觉评价。正如一些人在谈恋爱时,对自己所爱的人那种“情人眼里出西施”的感觉,即爱他(她)的一切乃至缺点,这是一种无条件的爱。乌鸦本是不招人喜欢的“不祥之物”,但因为爱上了一个人,所以连停在他屋上的乌鸦也爱得不行,这就是“爱屋及乌”之说了。

一个人如果被戴上美丽的光环,就变得一好百好了。什么是美丽的光环呢?美丽的光环主要指内在的美,如学识、人品,等等,人们在交往中十分看重这些信息。

在人际吸引中,我们要一分为二地对待光环效应。

一方面利用它,增加自己的吸引力,从第一印象做起,重在优化自己的个性,因为只有它才是有持久吸引力的关键。

另一方面,要预防光环效应的副作用,特别是在与异性交往时,切记不可狂热,一个人某一方面的光彩不等于一切,更重要的是一个人的人品,这是真正的人格魅力。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倾听和接受他人的意见,尽量避免感情用事,全面评价他人,理性和他人交往。

皮格马利翁效应

在人际交往中,皮格马利翁效应是指当你努力发现某人的优点并由衷地欣赏他时,你会发现他表现的越来越符合你所赞美的那种形象,反之亦然。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说明了人际交往中“皮格马利翁”效应。

小玲的新任上司是因为在原单位人际关系紧张而调到她们单位的“正人君子”。小玲想,一个办公室就他们俩,如果两人关系处不好,这班就上得挺累人的。于是她就是试着欣赏这位上司正直的一面,欣赏他的幽默感。结果,小玲的上司“不负厚望”,幽默得常常令她笑得两腮发酸!

由此我们可以这样通俗地诠释人际关系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当你努力发现某人的优点和长处并且由衷地赞美他时,你就会看到表现得越来越符合你所赞美的那种形象;而你若将某人视为小人或恶棍的话,那么这个人就的确以你所给他“画”的嘴脸来对待你。这就是为什么同一个人会被不同的群体作出各异甚至相反的评价的道理。因此说,“皮格马利翁效应”是有正负的。就像老祖母告诉同山谷回声吵架的孙女那样:“你对它友好,它也会对你友好的!”

刻板效应

我们在评价他人时,往往喜欢把他看成是某一类人中的一员,而很容易认为他具有这一类人所具有的共同特征,这就是刻板效应。比如,北方人常被认为性情豪爽、胆大正直;南方人常被认为聪明伶俐、随机应变;商人常被认为奸诈,所谓“无奸不商”;教授常常被认为是白发苍苍、文质彬彬的老人……

刻板效应在人际关系中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积极作用于它简化了我们的认识过程,因为当我们知道某类人的特征时,就比较容易推断这类人中的个体的特征,尽管有时候有所偏颇;消极作用常使人以点带面、固执待人,使人产生认识上的错觉,比如种族偏见、民族偏见、性别偏见等就是刻板效应下的产物。

定式效应

定式效应也称做心理定式效应。心理定式,指的是人们在认知活动中用“老眼光”——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看待当前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

在人际交往中,定式效应常使人们对他的认知固定化。比如,与老年人交往,我们往往会认为他们思想僵化、墨守成规、过时落伍;与年轻人交往,又会认为他们“嘴巴无毛,办事不牢”;与男性交往,往往会觉得他们粗手粗脚、大大咧咧;与女性交往,则会觉得她们优柔寡断、没有魄力;与一向诚实的人交往,我们会觉得他始终不会说谎;碰到了曾经圆滑过的,我们定会倍加小心。知道了定时效应的负面影响,我们就应该注意克服,看待别人要“与时俱进”,要有“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精神。



献花(0)
+1
(本文系千機閣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