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城市人民医院2021年级第三季度试题1时间:科室:姓名:成绩:填空题:1、医院按收治 范围划分为()、()。2、隔离的种类包括()、( )、()、()、()、()、( )。3、静脉输液时常用的晶体溶液有()、()、( )、()。4、有效落实省市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会议,凡进入医疗机构的所有人员必须做到()、() 、()、()、()。5、手卫生的五个时刻是:()、()、() 、()、()。6、无菌操作中发现手套破裂应()。7、在当前疫情防控措施下,急危重症患者未取 得核酸检测结果时必须()进行救治,严禁医院加床收治患者。平诊患者落实()要求。8、心跳呼吸停止后,应 分秒必争,在5分钟内建立人工的()复苏主要是迅速恢复()。9、皮下注射的进针深度为(); 皮内注射的进针深度为()。10、临床常见的热型有()、()、()、()。11、意识障碍的临床表现()、( )、()、()。12、医疗废物暂时储存的时间不得超过()日。二、选择题:1.手消毒效果应达到的要求: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 菌数应()A、≤10cfu/c㎡B、≤5cfu/c㎡C、≤15cfu/c㎡D、≤8cfu/c㎡2、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 、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是()A、环境消毒B、合理使用抗生素C、洗手D、隔离传染患者3、医院感染爆发是指 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多少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A、2例B、3例C、4例D、5例4 、患者使用过的吸氧面罩属于哪种医疗废物()A、感染性废物B、病理性废物C、损伤性废物D、化学性废物5、拒绝隔离治疗 或隔离期满擅自脱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治疗单位采取()A、处罚措施B、强制措施C、行政拘留D、强制隔离措施6、 个人防护用品包括()多选A、口罩B、帽子C、隔离衣D、护目镜E、手套7、有关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传染病做到( )多选A、早发现B、早报告C、早隔离D、早治疗E、早转运8、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细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 点制订,包括()A、选用品种B、剂量C、给药次数D、给药途径、疗程E、联合用药9、宫腔镜检查一般选择月经干净 后()A.3天B.4天C.5天D.6天E.7天10、正常小儿白细胞分类出现两次交叉的年龄是()A 、1-3天及1-3岁B、4-6天及4-6岁C、7-9天及7-9 岁D、10-12天及10-12岁11、结肠癌最早出现的临床表现多为()A、排便习 惯及粪便性状的改变B、腹痛C、肠梗阻症状D、腹部肿块12、职业暴露的原因有()A.针刺B.切割C.直接接触D.以 上都正确三、简答题1、什么是标准预防?2、标准预防的八大措施?3、简述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韩城市人民医院2021年N1级第三 季度试题1(答案)时间:科室:姓名:成绩: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60分) 1、医院按收治范围划分为(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2、隔离的种类包括(严密隔离)、(呼吸道隔离)、(消化道隔离)、(接触隔离) 、(血液、体液隔离)、(昆虫隔离)、(保护性隔离)。3、静脉输液时常用的晶体溶液有(葡萄糖溶液)、(等渗电解质溶液)、(碱性溶液) 、(高渗溶液)。4、有效落实省市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会议,凡进入医疗机构的所有人员必须做到(戴口罩)、(扫码)、(测温)、(登记)、 (询问旅居史)。5、手卫生的五个时刻是:(接触患者前)、(无菌操作前)、(体液暴露风险后)、(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 。6、无菌操作中发现手套破裂应(立即更换)。7、在当前疫情防控措施下,急危重症患者未取得核酸检测结果时必须(在过渡病房)进行救治 ,严禁医院加床收治患者。平诊患者落实(先检后医)要求。8、心跳呼吸停止后,应分秒必争,在5分钟内建立人工的呼吸和循环,复苏主要是迅 速恢复循环、呼吸和脑功能。9、皮下注射的进针深度为针梗的1/2--2/3;皮内注射的进针深度为针尖斜面。10、临床常见的热型有(稽 留热)、(弛张热)、(间歇热)、(不规则热)。11、意识障碍的临床表现(嗜睡)、(意识模糊)、(昏睡)、(昏迷)。12、医疗废物暂 时储存的时间不得超过(2)日。P224二、选择题:(每空2分,共20分)1.B2.C3.B4.A5.D 6、ABCDE7、ABCD8、ABC9.C10.B11.A12.D三、简答1、答:标准预防—基于 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针对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 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以及安全注射,也可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 品与医疗器械。2、答:①卫生②职业防护③呼吸道卫生/咳嗽礼仪④安全注射⑤设备清洁与消毒⑥诊疗环境清洁⑦患者安置 ⑧织物管理答:(1)滥用抗生素破坏菌群的生态平衡。(2)多次使用侵袭性操作。(3)环境污染严重,包括医院中一切医疗用具,空气、医务人员的手,一切医疗器械的表面。(4)易感人群:婴儿、老人、大手术后、危重患者、慢性基础病、原发病严重者、应用免疫抑制剂、放疗或化疗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