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传染病学重点总结
2021-09-08 | 阅:  转:  |  分享 
  
分类疾病传染源传播途径病原学临床表现诊断(实验室)治疗易感人群保护病毒感染病毒性肝炎甲肝·戊肝(急性期病人和亚临床感染者)粪口途径乙肝是DN
A病毒其余均为RNA病毒类型症状体征谷丙转氨酶(ALT):判定肝细胞损害最敏感标志。正常值5-40U/L急慢性肝炎升高甲肝干扰素甲
肝易感者急性<6月黄疸型浓茶尿,巩膜和皮肤黄染黄疸·肝大·质地软·轻度压痛叩击痛抗HAVIgM+近期感染,可确诊抗HAVIgG+
保护性抗体见于疫苗接种后或既往感染病人常见不良反应的处理无黄疸型多见,症状较轻,主要是消化道症状发热反应:发热时应嘱病人多喝水,
卧床休息,必要时对症处理接种甲肝疫苗乙肝·丙肝·丁肝(急慢性病人·亚临床感染者和病毒携带者)血液传播体液传播母婴传播慢性>6月反复
出现疲乏·厌食·恶心·肝区不适等症状,晚期有代偿性肝硬化和肝外器官损害表现肝病面容·肝大·伴蜘蛛痣·肝掌·毛细血管扩张·进行性脾大
乙肝脱发:停药后可恢复乙肝易感者HBV-DNA和DNA聚合酶+表示HBV复制,传染性强骨髓抑制:若白细胞>3x109/L应坚持治
疗,可给予升白药;若白细胞<3x109/L或中性粒细胞<1.5x109/L或血小板<40x109/L可减少干扰素剂量甚至停药表面抗
原阳性的配偶,医护人员,血液透析者等,表面抗原和表面抗体均呈现阴性的易感人群及未感受HBV感染的对象——接种乙肝疫苗重型急性<2周
初期似急性黄疸型肝炎,10日内出现肝衰竭,主要表现为黄疸迅速加深·肝臭·出血倾向·腹水·中毒性鼓肠·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肝脏进行性
缩小重型肝炎和急性肝炎的区别(肝进行性缩小·肝性脑病)黄疸很重,转氨酶不高(ALT随黄疸加深反而迅速下降,呈胆酶分离)PTA(凝血
酶原活动度)常<40%与肝损程度成反比大三阳传染性强小三阳传染性减低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E抗体(HBe
Ab)亚急性2周—6月发病10日后出现上述表现,易转为肝硬化无特效治疗方法表面抗原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出生后立即注射乙肝免疫球蛋
白(HBsAb),2周后接种乙肝疫苗核心抗体(HBcAb)慢性>6月同时具有慢性肝病和重型肝炎的表现扑翼性震颤为肝性脑病的表现淤
胆型肝炎类似急性黄疸型肝炎,黄疸深、伴全身皮肤瘙痒、粪便颜色变浅(陶土便),消化道症状较轻HBeAg判断疗效的主要指征出现顺序只有
表面抗体和抗HAVIgG是保护性抗体表面抗体HBsAb艾滋病病人、无症状病毒携带者的血液和各种体液性传播血液传播体液传播母婴传播H
IV为单链RNA病毒,主要感染CD4+T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库普弗细胞、小神经胶质细胞(不感染B淋巴细胞)急性期感染2-4周左
右出现,全身不适、头痛、厌食、恶心、肌痛、关节痛和淋巴结肿大等类似血清病的表现HIVRNA(+)和P24抗原(+)但HIV抗体(
-)血清学检查:HIV抗体检测是目前确定有无HIV感染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尚无根治的有效疗法。多采用综合治疗,其中最为关键的治疗为抗H
IV治疗在细胞表示上+为辅助–为抑制CD4+T淋巴细胞绝对值是反映预后和疗效的指标1、避免不安全性行为。2、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
、剃须刀、指甲刀、牙刷、手帕等。3、育龄妇女应避免妊娠,感染HIV的孕妇应终止妊娠。4、定期或不定期的访视及医学观察。无症状期临床
上无症状HIVRNA(+)和HIV抗体(+)艾滋病期最终阶段1、相关症状:除腹部淋巴结肿大外,全身其他部位≥2处以上淋巴结肿大,
发热、乏力、盗汗、体重下降、慢性腹泻、消瘦、肝脾大、贫血。2、机会性感染——肺孢子菌肺炎(最常见)3、恶性肿瘤HIV抗体(+)CD
4+<200/mm3免疫学检查:CD4+T淋巴细胞下降CD4+/CD8+<1诊断:流行病学资料+HIV抗体(+)+一项临床表现可诊
断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鼠1呼吸道传播:气溶胶通过呼吸传播为主。2消化道传播:食物被病鼠排泄物污染3接触传播:鼠咬伤、破损
的皮肤黏膜被排泄物或分泌物污染4垂直传播5虫媒传播汉坦病毒属为RNA病毒发热期皮肤三红:颜面、颈部、胸部潮红(重者醉酒貌)粘膜三
红:眼结膜、软腭、咽部充血出血:腋下、胸背部点状、搔抓样条索状出血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突发畏寒、发热、乏力、关节肌肉酸痛等肾损
伤:蛋白尿、血尿外周血出现异常淋巴细胞有早期诊断意义血小板均减少少尿期小便出现膜状物或絮状物特异性抗体阳性可诊断对症+抗休克+肾衰
治疗注射减毒活疫苗主动免疫低血压休克期热退后出现四肢厥冷、血压下降、脉压减小、发绀等(热退后休克)少尿期小便内可有白色或淡红色膜状
物或絮状物出血加重,尿量锐减,甚至无尿多尿期水电解质紊乱达高峰,甚至出血感染性休克恢复期24小时尿量恢复到2000ml以下流行性感
冒患者隐性感染者呼吸道传播:空气飞沫传播流感病毒属正黏病毒科单纯型流感突发畏寒、发热、头痛、咽干、乏力等全身症状明显,呼吸道症状轻
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显著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加病毒特异性抗原及其核酸检查早期治疗、支持治疗、防治并发症隔离肺炎性流感发病后24小时
内出现高热、烦躁、呼吸困难、咳血和明显发绀儿童忌用阿司匹林R道并发症细菌性气管炎、细菌性支气管炎、细菌性肺炎抗病毒药:奥司他韦肺外
并发症雷耶综合征、中毒性休克、骨骼肌溶解、心肌炎禽流感病禽、健康带毒的禽类呼吸道传播H5N1亚型病毒发热、体温多持续在39℃以上,
可伴有眼结膜炎、流涕、鼻塞、咳嗽白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减少血生化:ALTAST均升高从患者呼吸道标本中分离禽流感病毒对症治疗。儿
童忌用阿司匹林人对禽流感病毒不易感抗病毒药:奥司他韦M2阻滞剂:金刚烷胺、金刚乙胺狂犬病助无病犬(为主)咬伤狂犬病毒恐水(特征)恐
风、咽喉肌痉挛等,最后迟缓性瘫痪,多死于呼吸循环衰竭,病程一般不超过6天伤口处理:先挤压局部使其尽量出血,再用20%肥皂水充分冲洗
伤口,后用5%碘酊反复涂试非典助无患者飞沫传播接触传播消化道传播SARS相关冠状病毒接触后2周内高热、干咳、呼吸困难白细胞减少胸部
影像学检查:片状、斑片状浸润影抗生素治疗无效乙类传染病,按甲类进行隔离观察治疗乙脑接下页控制传染源:加强对猪的管理切断传播途径:
灭蚊防蚊降低人群易感性:接种疫苗隔离病人:降至体温正常,隔离期应着重防蚊病毒性流行性乙型脑炎猪人和动物蚊虫叮咬有明显季节性(7-
9月)乙脑病毒初期头痛(最常见最早)颅内压增高脑膜刺激征外周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均增高对症治疗10岁以内的儿童极期高热、意识障碍、
惊厥抽搐、呼吸衰竭、颅内压增高巴彬斯基征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外观清亮,压力高,白细胞数轻度↑,蛋白稍高,糖和氯化物正常糖的正常值:2.
5-4.5mmol/L获得终身免疫恢复期体温渐降至正常,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好转氯化物的正常值:120-130mmol/L发病机制
:乙脑病毒对神经组织的直接侵袭后遗症期血清特异性IgM或脑脊液抗原检测阳性为确诊细菌性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带菌者和病人呼吸道飞沫传播高
峰2-4月6个月-2岁婴幼儿发病率最高脑膜炎奈瑟菌G-双球菌内毒素治病A群前驱期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外周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均增高抗菌
治疗:青霉素(首选)1隔离:症状消失后3天,密切接触者应医学观察7天。2保护易感人群:注射脑膜炎球菌A群多糖菌苗(15岁以下儿童)
败血症期毒血症:皮疹、皮肤黏膜瘀点瘀斑血清学(诊断依据)细菌培养阳性、流脑特异性血清免疫检测阳性对症治疗:脱水降颅压;高热时用物理
降温及药物降温;惊厥时用地西泮脑膜炎期中枢神经症状颅内压增高:头痛呕吐、烦躁谵妄脑膜刺激征阳性脑脊液化脓性改变,压力高、外观浑浊
,白细胞↑↑糖↓氯化物↓伤寒患者带菌者(慢性带菌者)粪口途径(水和食物的污染是暴发流行的主因)伤寒杆菌初期发热呈阶梯形上升血常规白
细胞减少,嗜酸粒细胞消失首选抗菌治疗:氟喹诺酮类极期稽留热,腹胀,便秘多腹泻少,伤寒面容,中毒性脑病,相对缓脉,肝脾肿大,玫瑰疹细
菌学检查血培养:最常用确诊的方法骨髓培养和涂片缓解期症状体征好转,易肠穿孔和肠出血粪便培养恢复期疾病康复尿培养并发症肠穿孔最严重
,右下腹突发剧痛伴恶心、呕吐,出冷汗,脉细数,腹膜炎表现肥达反应抗体在病后1周左右出现,第3-4周阳性率最高肠出血最常见,可有出血
性休克确诊首选1-2周血培养;3-4周粪便培养细菌性痢疾急慢(>2月)性菌痢病人和带菌者粪口途径痢疾杆菌B群D群外毒素腹痛、腹泻、
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首选:喹诺酮类内毒素畏寒、发热、感染性休克、中毒性脑病粪便黏液脓血便中毒性菌痢多见于
2-7岁儿童,迅速发生循环衰竭和呼吸衰竭,表现为严重毒血症,休克,中毒性脑病(颅内压↑脑疝)消化道症状轻或无病原学粪便培养痢疾杆菌
阳性可确诊霍乱病人粪口途径霍乱弧菌(霍乱肠毒素)潜伏期数小时至7天,一般1-3天。典型病程分以下3期血血液浓缩电解质紊乱代谢性
酸中毒早期快速足量补液严格隔离泻吐期急剧腹泻开始继而呕吐,无发热、腹痛、里急后重便常规可见粘液、RBC、WBC病人隔离至症状
消失后6天,大便培养1次/天,连续2次阴性脱水期脱水、电解质紊乱(低钠低钾)代谢性酸中毒甚至循环衰竭涂片染色革兰式阴性弧菌,鱼群样
排列细菌培养为明显诊断提供依据恢复期反应期症状逐渐消失,尿量增加,体温、脉搏、血压恢复正常,少数病人可有反应性发热血清学抗凝集素抗
体双份,血清滴度4倍以上升高有诊断意义与病人有接触者应严密检疫5日名称所在病程(伤寒)时间段表现血培养复发患者进入恢复期退热后2
-3周发热等临床表现再次出现再度阳性再燃患者进入缓解期体温下降但未达到正常再次升高,持续5-7天后退热阳性霍乱临床分型特点表现轻型
中型重型大便次数10次以下10-20次20次以上脱水(体重%)4%以下4%-8%8%以上神志清楚不安或呆滞烦躁或昏迷皮肤弹性稍差
稍干弹性差干燥弹性消失干皱口唇稍干干燥发绀极干青紫前囟眼窝稍陷明显下陷深陷目不可闭肌肉痉挛无有多脉搏正常稍细快细速或
摸不到血压正常12—9.3kPa<9.3kPa或测不到尿量稍减少少尿<17ml/h<400ml/d无尿<100ml/d血浆比重1
.025—1.0301.030—1.040>1.040消毒与隔离消毒:杀不死芽孢消毒方法:物理,化学,生化隔离:防止传染病蔓延,利
于病人康复种类:严密隔离、消化道隔离、呼吸道隔离、接触隔离、血液-体液隔离、昆虫隔离、保护性隔离。隔离期限:不再排出病原体,或排出
病原体数量低,不足以引起疾病为标准。传染病学总论部分重点总结感染性疾病不等于传染病流行过程的3个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
群流行病特征:有病原体·有传染性·有流行病学特征·有感染后免疫特征特点有病原体每一种传染病都有特异的病原体,包括微生物和寄生虫有传
染性病原体能通过某种途径感染他人有流行病学特征散发流行某地发病率处于近年发病率一般水平流行发病率显著高于一般水平暴发性流行病例发病
时间分布高度集中在一个短时间内有感染后免疫人体感染病原体后,无论是显性或者隐性感染,都能产生针对病原体及其产物的特异性免疫。保护性
免疫可通过抗体检测而获知。感染过程的五种表现感染的表现特点病原体被清除病原体被非特异免疫清除,特异性被动免疫中和,或特异性主动免疫
所清除隐形感染(最常见)病原体侵入人体仅仅引起机体特异性的免疫应答,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无临床症状体征,只能通过免疫学检
查才能发现显性感染(最少见)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发生持续性免疫应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病原携带状态不显出临床症状而能排出病原体潜伏性感染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在机体某些部位,不引起显性感染,但病原体一般不排出体外,待机体免疫力下降,才引起显性感染传染性分类与管理甲类——鼠疫·霍乱乙类——25种肝炎·艾滋病乙类传染病但按照甲类管理的疾病:脊髓灰质炎·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非典型性肺炎(记忆方法:脊灰炭疽禽非典)丙类——10种口手足病感染后可获得终身免疫的传染病:乙脑·麻疹·脊髓灰质炎上报时间地方甲类乙类丙类城镇2小时内6小时内24小时内农村6小时内12小时内24小时内
献花(0)
+1
(本文系Allen612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