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如何通过纹饰和色彩鉴定古陶瓷的真伪
2021-09-09 | 阅:  转:  |  分享 
  
如何通过纹饰和色彩鉴定古陶瓷的真伪?前两篇文章,分别从古陶瓷的落款和古陶瓷的器型上,介绍了如何辨别真伪,如果仅凭这两点去判断一个物件的真伪还
是不够的,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下如何通过纹饰和色彩去辨别古陶瓷的真伪。古陶瓷上的纹饰和色彩,每个朝代都有差异,每个朝代的背景、流行样式
都不相同,这就可以从陶器的纹饰和造型上看出时代的特征。另外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绘瓷原料和技术的改进,不管是题材还是内容表达
上都有不同时代的水平和特点,这就是我们鉴别真伪的一条线索。从历代的瓷器纹饰来看,瓷器纹饰的发展也是由简入繁。从划印贴刻到雕剔描绘,
从单色到多彩绚丽。从历代的瓷器纹饰中我们会发现,元代是个转折点。从元代青花、釉里红等釉下彩的出现,开创了瓷器装饰的新纪元,从而打破
了单一色釉的局面。自明、清后,各种色彩的发明有进一步丰富了瓷器的装饰。其实每种装饰的产生、发展与成长都有过程,所以我们可以根据这一
点推断物件的年代。比如早期的釉里红、青花,当时就没有充分的掌握原料的特性,使得釉里红中常有色调灰暗或变为绛褐色的缺点,所以元代陶瓷
中,颜色漂亮的就很少了。不过在元后,大部分工艺成熟了,青花、釉里红纹饰却非常美观,图案不仅重视主次谐调,而且惯用多边的花边纹饰,不
管是山石还是花草,都在外留有一圈空白边线不填满色,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釉里红元青花除了纹饰,书法上也有不同特征,由于原料成分限
制,每个时代的瓷器在书法或多或少都有不同。比如在元末清初,当时有些就使用了进口的青料,虽然颜色炫丽,但色调不稳,不适合画人物。这也
映衬了“元代人少,永乐无人,宣德女多男少”这句话。成化的斗彩其实也是手操原料和技术的限制,而当时烧制出的瓷器,虽然色泽鲜明,但却有
着“花无阴面,叶无反侧”的缺点,并且人物画中,不管男女老幼,春夏秋冬都是穿一件单衣,并无渲染的衣纹与异色的表里之分。这种类似的纹饰
就是时代的特征,而后世在仿品上往往被忽略。成化斗彩另外在使用的色彩方面,也可以找到一些区别。比如成化彩绘中没有黑色,当时除用釉下钴
画蓝线外,还用红,赭色描绘轮廓线。如果釉上黑轮廓线的成化彩瓷器,那要怀疑它的可靠性。黑轮廓线最早应用不超过正德初期,而粉彩不会早于
康熙晚期,这一点需要注意的。
献花(0)
+1
(本文系尹祥宾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