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浙江象山花岙岛石林E-mail文化传播网www.52e-mail.com全世界火山岩柱状节理群地貌仅有三处:一,北爱尔兰的 “巨人堤道”(1986年被列入联合国世界自然遗产);二,河北张家口张北县台路沟乡的“大疙瘩石柱群”;三,浙江象山花岙岛上的“海上石 林”。喏大一个地球,陆地表面上仅此三处,而且所占的面积只能以微不足道数平方公里计,足见此种地形地貌是何等稀有!花岙岛的这 片石林形成于一亿五千万年前侏罗纪晚期。形成的机理应该是:地壳表面裂缝中大量涌出的(不是喷发)玄武岩岩浆堆积,经冷却、收缩后,沿冷却 面垂直方向发生爆裂而形成柱节状裂开的岩石群体,状如石头森林。此页手动换页浙江象山位于浙江东部沿海,因城西北有山“形似 伏象”得名,而花岙岛则位于象山县南端海中,因无大桥与大岛高塘岛相连接,故必须摆渡过去。花岙岛石林景区高塘岛南田岛 这就是高塘岛至花岙岛渡口花岙岛远景。大佛头山柱峰是花岙岛的主峰,由侏罗纪早期风化而来的独立巨岩构成,高100余米。它形 似大佛端坐,圆浑峻险,兀峙海上;它更是一个变化多端的“百变金刚”,每当变换观赏角度和方位时,大佛的形象就会随之而变,呈现各种人物形 象和奇特景观,或似狮面人身,或似情侣拥抱,或似擎天一柱。上了花岙岛,换乘了景区游览车,翻山越岭(山不高)进入了花岙岛深处的“海上 石林”景点停车场。这是立在停车场的告示牌,对于我们这些旅游团的成员来看,怎能掌握时间呢?只能随遇而安了。这张就是景点的门票,七十 岁以上者凭身份证即可入内,不发门票,不过摆渡船钱与花岙岛上的短驳车钱(共收50元)还是要付的。从山上的休息亭望下去, 对面的小岛上全是柱状石林。这些岛上也全是柱状石林当地旅游部门为了让游客近距离观察和下到海滩上去游览、摄影留念,专门设置了这一座 索桥,从海滩上看过来倒也成了一道风景线。桥边的山体上布满了柱状石林与桥边的柱状石林基本垂直不同,前方的柱状石林呈倾斜布置。 看,以右侧三角形山洞为界,左右两侧倾斜的石柱分布方向各不相同。从海滩处回望索桥边的山体上,石林的排列更为壮观。 从索桥上看过去的海滩,这前面的石柱也是倾斜的。走下索桥到海滩上去,面前的这条倾斜的石柱尚未断裂而孤零零地挑出在那里。 从海滩上看索桥内侧,有不少断头石柱。海滩上卵石样品:石柱碎块表面黄色的风化层和棱角 已全部磨尽,显现了灰色玄武岩的本色。退潮后海滩上的一些景观插入几张爱尔兰“巨人堤道”的图片供欣赏、比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