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词类活用知识讲解1.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2.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3.名词作状语;4.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 动用法等。词类活用知识讲解名词、形容词作动词【?句子结构】(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 宾语名、代动、形名、代名、形(尤其带了宾语)(一)名词处于谓语位置,尤其带了宾语,或者前面有副词或能愿动词 ,或者处于所字结构中,一般活用为动词。例如: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过秦论》帝王,做帝称王译文:子孙做帝称王万事不变的基业呀 。例如:左右欲刃相如。《过秦论》刃,杀译文:秦王身边的人想要杀相如。知识讲解(二)形容词处于谓语位置,有时后面带了宾语 ,或者根据语境需要一个动词作谓语,一般活用为动词。例如:且夫天下非小弱也。《过秦论》小弱,变小变弱译文:再说天下并没有变 小变弱呀。例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绿,变得茂盛;瘦,变得瘦弱(凋零)译文:知道吗,知道吗?应是绿叶变得变 得茂盛,红花变得瘦弱了。知识讲解动词、形容词作名词【?句子结构】(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 语名、代动、形(不带宾语)名、代动、形名、形(带了宾语)动、形(一)动词处于主语或宾语位置,一般活用为名 词。例如:则其至又加少矣。《游褒禅山记》至,到的人译文:那么那到的人又更加少啦。(二)形容词处于主语或宾语位置,一般活用 为名词。例如: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史记·陈涉世家》坚,坚固的铠甲;锐,锋利的武器译文:将军身披坚固的铠甲 手拿锋利的武器,讨伐无道之人,诛杀残暴的秦君。学而时习选出词意解释错误的一项()A.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芙 蕖》长,长处;短,短处B.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论贵粟疏》贵,贵重;贱,低贱C.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 ?《触龙说赵太后》侯,封侯;继,继承者。D.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亲,亲近;远,远离B解析:A 句“长、短”形容词用作名词。B句“贵、贱”形容词作动词。贵,看重;贱,轻视。C句“侯”,名词作动词,“继”动词用作名词。D句“亲 、远”形容词作动词。知识讲解名词作状语名词作状语是指名词放在动词的前面,不作句子的主语,而是对这个动词起着直接修饰或 限制的作用。现代汉语中,除时间名词外,其他名词一般是不能独立作状语的,但在文言文中,名词作状语的现象却是很普遍的。名词作状语知识讲 解名词作状语【?句子结构】(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名、代介+名、代动、形(不带宾语) 名、代动、形名、形(带了宾语)动、形名词(一)表动作行为的凭借例如: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石钟山记》舟,凭借船(乘船)译文:我从齐安乘船到临汝。(二)表动作行为的状态例如:(项伯)常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 翼,像鸟的翅膀一样译文:(项伯)常以身子像鸟的翅膀一样遮蔽沛公。知识讲解(三)表动作行为的态度例如:君为我呼入,吾得 兄事之。《鸿门宴》兄,像对待兄长那样译文:您替我把他请来,我像对待兄长那样侍奉他。(四)表时间的渐进例如:日削月割,以 趋于亡。《六国论》日、月,一天天地,一月月地译文:一天天一月月地被削减,被割占,慢慢地走向灭亡。(五)表动作行为的 方位或处所例如:其下平旷,有泉侧出。《游褒禅山记》侧,从一侧译文:它的下面平整空旷,有一条泉水从一侧流出。学 而时习选出词意解释错误的一项()A.买五人之脰而函之。《五人墓碑记》用匣子装B.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 函封之。《荆轲刺秦王》用匣子C.东向坐,西向坐,师事之。《韩信破赵之战》像对待老师一样D.其一犬坐于前。《狼 》狗D解析:A句“函”名词用作动词,正确。B句“函”,名词作状语,正确。C句“师”名词作状语,表动作行为的态度,正确。 D句名词作状语,表动作行为的状态,像狗一样。知识讲解使动用法,文言文句中谓语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主语使宾语发出的,这 种词法现象叫使动用法。根据使动词语活用为使动词之前的词性,使动用法又可分为动词的使动用法、名次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 动用法知识讲解【?句子结构】主语谓语宾语名、代动名、代(一)动词处于谓语的位置,但此动作不是该句的主 语发出的,而是主语使宾语发出的,该动词的活用即属于动词的使动用法。例如:旦日沛公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鸿门宴》)从,使……跟 从,带领译文:第二天沛公带领着一百多个骑兵来见项王(使一百多个骑兵跟从自己)。知识讲解【?句子结构】主语谓语宾语 名、代名名、代(二)名词处于谓语的位置,并且带了宾语,此名词首先活用为动词,但活用后的动词不是该句的主语发出的 ,而是主语使宾语发出的,该名词的活用即属于名词的使动用法。例如: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王,使……做王(称王) 译文:率先打败强秦进入咸阳的使他做王。知识讲解【?句子结构】主语谓语宾语名、代形名、代(三) 形容词处于谓语的位置,并且带了宾语,此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但活用后的动词不是该句的主语发出的,而是主语使宾语发出的,那么该形容词的活 用即属于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例如: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之)。(《荀子天论》)强,使……强,加强;贫,使……变得贫 穷译文:加强农业生产并且节约资用,那么老天也不能使他变得贫穷。知识讲解意动用法,文言文语句中主语把宾语当作处于谓语位置的这 个名词所代表的对象看待,或主语认为宾语具有处于谓语位置的这个形容词的特点,这种现象叫做意动用法。根据意动词语活用为意动词之前的词 性,意动用法又可分为名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动用法知识讲解【?句子结构】主语谓语宾语名、代名 名、代(一)名词处于谓语的位置,含有主语把宾语当作处于谓语位置的这个名词所代表的对象或特点来看待,这种现象叫做名词的意动用法 。常译为“把……当作……”“认为……怎么样”例如: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宾客,把……当作宾客看待译文:慢慢地人们 把他的父亲当做宾客一样看待。知识讲解【?句子结构】主语谓语宾语名、代形名、代(二)形容词处于谓语的 位置,带了宾语,并且含有主语把宾语当作处于谓语位置的这个形容词所代表的特征、性质或情感来看待,这种现象叫做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常译为 “以……为……”“认为……怎么样”。例如: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小,认为……(变、显得)小译 文:孔子登上东山,(居高临下看鲁国),认为鲁国变小了,登上泰山而认为天下变小了。知识讲解为动用法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或名词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所表示的动作是主语为了宾语或因为宾语而发出的,即为动用法。为动用法知识讲解【?句子结构】主语谓语宾语 名、代动、名、形名、代例如:文嬴请三帅……公许之。《殽之战》为……而请求译文:文嬴替三位将帅请求…… 公答应了她(的请求)。例如: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留侯世家》履,为……穿鞋译文:老人说:“为我穿上鞋。 ”良已经替他取回鞋子,于是恭敬地跪着为他穿鞋。例如:秦不哀吾之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殽之战》哀:为……哀伤译文:秦 国不但不为我们的国丧哀伤,反而讨伐我们的同族。学而时习选出词意解释错误的一项()A.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 肉骨也。(节选自《左传襄公二十二年》)生,使…复生;肉,使…长出肉来。B.广陵太守陈登得病……佗脉之。《华佗传》脉,为……诊 脉C.时充国年七十余,上老之《汉书·赵充国传》老,年老D.孟尝君客我。《冯谖客孟尝君》把……当作门客C解 析:A句“死”动词用作名词,“生”“肉”是使动用法,正确。B句“脉”,名词的为动用法,正确。C句“老”是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 …年老。D句“客”是名词意动用法,正确。巩固训练阅读下面文段,翻译文中的划线语句。巎巎以重望居高位,而雅爱儒 士甚于饥渴,以故四方士人皆宗之,萃于其门。达官有怙势者,言曰:“儒有何好,君酷爱之。”巎巎曰:“世祖以儒足以致治,命裕宗学于赞善王 恂。世祖尝暮召我先人坐寝榻下,陈说《四书》及古书治乱,至丙夜不寐。世祖喜曰:‘朕所以令卿从许仲平学,正欲卿以嘉言入告朕耳,卿益加懋 敬以副朕志。’今汝言不爱儒,宁不念圣祖神宗笃好之意乎?且儒者之道,从之则君仁、臣忠、父慈、子孝,人伦咸得,国家咸治;违之则人伦咸失 ,国家咸乱。汝欲乱而家,吾弗能御,汝慎勿以斯言乱我国也。”达官色惭。(1)巎巎以重望居高位,而雅爱儒士甚于饥渴,以故四方士人皆 宗之,萃于其门。译文:巎巎因为声望很高官居高位,并且很喜爱儒士超过了饥渴时(对饮食的渴求),所以四面八方的读书人都以他为领袖,聚 集在他的门下。解析:雅,很、非常;宗,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领袖;萃,聚集。巩固训练(2)巎巎善真行草书,识者谓得晋人笔意, 单牍片纸人争宝之,不翅金玉。译文:巎巎擅长楷书、行书、草书,行家认为他的书法颇得晋人书法的精髓,他书写的零张片纸,人们都把它当作宝贝收藏,不亚于对金银宝物的珍视。解析:善,形容词用作动词,擅长;宝,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宝贝。既而出拜江浙行省平章政事。明年,复以翰林学士承旨召还。至正五年五月辛卯,巎巎感热疾卒。家贫,几无以为敛。帝闻之震悼,其所负官中钱,台臣奏以免之。巎巎善真行草书,识者谓得晋人笔意,单牍片纸人争宝之,不翅金玉。谥文忠。(节选自《元史?巎巎列传》)再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