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9.高考文言文精讲:分析概括
2021-09-11 | 阅:  转:  |  分享 
  
文言文——分析概括知识讲解常见设误类型陷阱一:曲解文意陷阱二:无中生有陷阱三:张冠李戴
陷阱四:时空错位陷阱五:因果失妥陷阱六:范围失当等分析概括知识讲解知识讲解陷阱一:曲
解文意【命题方式】故意曲解文中某一关键词语的意义,从而制造干扰项干扰考生。【比对方法】要细心辨析选项中对人物的分析、对文本道理的阐
述等有无夸大、歪曲或偷换概念的现象,要注意比对选项转述时是否漏掉了某个起关键作用的词语或者对某个词语的解释错误等。【选项表述】傅珪
守正不阿,反遭诬蔑报复。每遇大事,他都能坚持己见,不肯随意改易,因而触怒许多人;后因得罪权贵被迫退休,虽有言官请留,他仍坚持离职。
【对应文段】(珪)及当大事,毅然执持,人不能夺,卒以此忤权幸去。……极陈时弊十事,语多斥权幸,权幸益深嫉之。会户部尚书
孙交亦以守正见忤,遂矫旨令二人致仕。两京言官交章请留,不听。(节选自《明史·傅珪传》)解析:选项说傅珪“虽有言官请留
,他仍坚持离职”,与原文有很大的出入。原文说“遂矫旨令二人致仕”,“矫旨”是正确理解句意的关键,意谓阉党假传圣旨让他二人辞官退休,
非她“坚持离职”。学而时习【选项表述】陈登云关心百姓,奏请救助灾区。在他巡视河南期间,当地年成歉收,百姓相食,他向朝廷呈
告灾情,皇上当即派遣寺丞锺化民筹措钱款赈济灾民。【对应文段】(陈登云)出按河南。岁大饥,人相食。副使崔应麟见民啖泽中雁矢,囊示登云
,登云即进之于朝。帝立遣寺丞锺化民赍帑金振之。(节选自《明史·陈登云传》)解析:选项在分析中错解了“赍”字的意思,“
赍”在“帝立遣寺丞锺化民赍帑金振之”中的意思是“持有”“携带”,选项曲解为“筹措”。知识讲解陷阱二:无中生有【命题方式】故意
添加一些貌似合理的内容,“制造”出错误选项。【比对方法】找出选项中哪点内容是原文中没有的,两相比对,看在原文中是否有根据。【选项表
述】郭载敢于直言,不计个人得失。他弹劾为朝廷购买劣质军粮的官员段献可和冯侃,得罪了权贵,受到皇帝诘责,贬官到益州。【对应文
段】“此乃郭载力奏,朕累与卿等议,皆云有实。今支毕,颇有羡余,军士复无词诉。郭载,朕向以纯诚待之,何为矫诬及此?然已委西川,俟还日
别当诘责。”于是献可等悉复官。(节选自《宋史?郭载传》)解析:郭载没有贬官到益州。是“已委西川”,意思是已委派到西川。学而时习
【选项表述】陈平足智多谋,能出奇计。楚军将汉王围困在荥阳城,陈平用计离间了楚方军心,狙杀范增;平城之围,也是因为他的计策,
让受困的刘邦脱险。【对应文段】汉王出黄金四万斤与陈平。陈平既多以金纵反间于楚军,项羽果意不信钟离昧等将。项王既疑之,使使至汉,汉
王为太牢具,举进。见楚使,即佯惊曰:“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复持去,更以恶草具进楚使。楚使归,具以报项王。项王果大疑亚父,亚父
怒而辞,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节选自《史记?陈丞相世家》)解析:“狙杀范增”错误,从文中来看,“亚父怒而辞,未至彭城,
疽发背而死”,亚父范增并非是被狙杀,而是陈平使用离间计,离间项羽和范增的关系,范增怒而辞职,回乡还没有到达彭城,就因背上毒疮发作而
死,“狙杀范增”属于无中生有。知识讲解陷阱三:张冠李戴【命题方式】将原文某人做的事、说的话“移花接木”到另一个人物身上,导致对象
错位。【比对方法】重点抓住“是谁,在何时何地,说过什么话,做过什么事”,尤其要看主语、谓语与原文是否一致。【选项表述】裴垍知人善
荐,举贤任能。李吉甫请求裴垍为他推荐人才,裴垍为他推荐三十多位贤能官员;裴垍这一推荐获得当时人们的称赞。【对应文段】宪
宗元和初,(裴垍)召入翰林为学士,再迁中书舍人。李吉甫自翰林承旨拜平章事,感出涕。谓垍曰:“吉甫落魄远地,更十年始相天子,后进人物
,罕所接识;且宰相职当进贤任能。君多精鉴,为我言之。”垍取笔疏其名氏得三十余人。吉甫籍以荐于朝,天下翕然称吉甫得人。(节选自《旧唐
书·裴垍传》)解析:“裴垍这一推荐获得当时人们的称赞”错,原文是“天下翕然称吉甫得人”,选项张冠李戴。学而时习【选项
表述】冯唐性格耿直,论魏尚出于公义。魏尚厚待军吏,威慑东胡,因报功有误被削去爵位;他直言文帝法律严苛,赏轻罚重,文帝采纳了他的劝谏
,赦免魏尚。【对应文段】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出私养钱,五日一椎牛,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节选自《史记·张释
之冯唐列传》)解析:根据文意,威慑的应该是匈奴,而不是东胡。知识讲解陷阱四:时空错位【命题方式】在选项中把某一时间
、地点发生的事转换到另一时间、地点。【比对方法】特别注意选项中的时间词语,人物行为、事件发生的地点,并与原文比对,厘清人物在何时何
地做了何事,识破时间错误的陷阱,防止地点错误。【选项表述】顾时一生戎马倥偬,在战场上屡建奇功。在明朝建立之后,就被任命镇守北方重镇
——北平,一直到洪武十二年去世。【对应文段】洪武元年,(顾时)拜大都督府副使兼同知率府事。四年为左副将军,克成都。六
年从徐达镇北平。逾年,召还。八年复出镇。十二年卒,年四十六。(节选自《明史·顾时传》)解析:时间有误,顾时并未一直镇守北平。
学而时习【选项表述】骆钟麟崇敬鸿儒,重视学术。在盩厔任上,他对当世大儒李颙以师礼相待,多次亲往拜谒,并创办延陵书院,邀
他讲学。在李颙影响下,士林吏治为之改观。【对应文段】顺治十六年,(骆钟麟)迁陕西盩厔知县。康熙八年,擢江南常州知府。初,钟麟在盩
厔以师礼数造李颙庐,至是创延陵书院,迎颙讲学,率僚属及荐绅学士北面听。已而江阴、靖江、无锡诸有司争礼致颙,颙为发明性善之旨,格物致
知之说,士林蒸蒸向风,吏治亦和。(节选自《清史稿·骆钟麟传》)解析:“在盩厔任上,……并创办延陵书院”错,
骆钟麟“创办延陵书院”是在他任江南常州知府时。知识讲解陷阱五:因果失妥【命题方式】把没有因果关系的事件硬说成有因果关系,或者颠倒
了“因”和“果”两者之间的关系。【比对方法】注意选项中“因此”“所以”“以致”等表因果的词语,与原文相关的句子比对一下,看看因果关
系是否成立。【选项表述】孙丕扬刚而遭折,多受诬陷。他因为得罪高拱而受到诬陷,后又因得罪张居正而受到栽赃,但都因皇帝信任得以保全。
【对应文段】其冬大计京官,言路希居正指劾之。御史按陕西者,知保等憾不已,密讽西安知府罗织其赃。知府遣吏报御史,吏为虎噬。
及再报,则居正已死,事乃解。(选自《明史?孙丕扬传》)解析:“但都因皇帝信任得以保全”错,“居正已死,事乃解”。知识讲解
陷阱六:范围失当【命题方式】在选项中将原文涉及的范围扩大或缩小。【比对方法】将选项和原文内容认真比对,看有无范围扩大或缩小的问题。
【选项表述】苏夔通晓礼乐,深受赏识。他著有《乐志》十五篇,后来又凭借着音乐才华被推荐去觐见皇帝,高祖对他称赞不已。【对应文
段】仁寿末,诏天下举达礼乐之源者,晋王昭时为雍州牧,举夔应之。与诸州所举五十余人谒见,高祖望夔谓侍臣:“唯此一人,称吾所举。”解析
:原文是“诏天下举达礼乐之源者”,应该是礼乐两个方面,而不只是凭借以音乐才华。学而时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霍光,字
子孟,票骑将军去病弟也,河东平阳人。票骑将军击匈奴,道出河东,还,乃将光西至长安,时年十余岁,任光为郎,稍迁诸曹侍中。去病死后,光
为奉车都尉光禄大夫,出则奉车,入侍左右。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上年老察群臣唯光任大重可属社稷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
成王朝诸侯以赐光上病笃,光涕泣问曰:“如有不讳,谁当嗣者?”上曰:“君未谕前画意邪?立少子,君行周公之事。”武帝崩,太子袭尊号,是
为孝昭皇帝。帝年八岁,政事壹决于光。光与左将军上宫桀结婚相亲,光长女为桀子安妻,有女年与帝相配。桀因帝姊盖主内安女后宫为倢伃,数月
,立为皇后。光时休沐出,桀辄入代光决事。桀父子既尊盛,而德长公主。公主近幸河间丁学而时习丁外人,桀、安欲为外人求封,光不许。又为外
人求光禄大夫,又不许,长主大以是怨光。而桀、安数为外人求官爵弗能得,亦惭。由是与光争权。燕王旦自以昭帝兄,常怀怨望。御史大夫桑弘羊
欲为子弟得官,亦怨恨光。于是皆与燕王通谋,诈令人为燕王上书,言光专权自恣,疑有非常。候司光出沐日奏之。桀欲从中下其事,桑弘羊当与诸
大臣共执退光。书奏,帝不肯下。明旦,光闻之,止画室中不入。有诏召大将军。光入,免冠顿首谢,上曰:“将军冠。朕知是书诈也,将军亡罪。
”而上书者果亡,捕之甚急。后桀党与有谮光者,上辄怒曰:“大将军忠臣,先帝所属以辅朕身,敢有毁者坐之。”言光专权自恣,疑有非常。候司
光出沐日奏之。桀欲从中下其事,桑弘羊当与诸大臣共执退光。书奏,帝不肯下。明旦,光闻之,止画室中不入。有诏召大将军。光入,免冠顿首谢
,上曰:“将军冠。朕知是书诈也,将军亡罪。”学而时习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霍光得到提携,又受武帝重托
。他由兄长去病带至长安,仕途上屡获升迁,直到侍奉皇上;武帝临终,将少子托付给他,要他行周公辅佐之事。B.霍光主持大局,得罪一干权
贵。他秉公处事,拒绝权臣的无理请求,因此遭到怨恨,以致后来受到上官桀父子、桑弘羊等皇亲国戚的抱团诬告。C.霍光遭到陷害,昭帝主持
公道。政敌想扳倒他,让人假托替燕王上书,说霍光专权放纵,或将发生意外之变;昭帝却不予理会,表示霍光无罪。D.霍光挫败政敌,威名天
下传扬。昭帝力挺霍光,政敌再也不敢发声,于是转而暗中谋杀霍光,结果弄巧成拙,被一举铲除,霍光因而威震海内。答案B解析:“受到上官桀父子、桑弘羊等皇亲国戚的抱团诬告”错误,上官桀弟弟的女儿成为婕妤,算皇亲国戚,但桑弘羊不是,原文只说“御史大夫桑弘羊欲为子弟得官,亦怨恨光”,不能看出他是皇亲国戚。而上书者果亡,捕之甚急。后桀党与有谮光者,上辄怒曰:“大将军忠臣,先帝所属以辅朕身,敢有毁者坐之。”自是桀等不敢复言,乃谋令长公主置酒请光,伏兵格杀之,因废帝,迎立燕王为天子。事发觉,光尽诛桀、安、弘羊、外人宗族,燕王、盖主皆自杀。光威震海内。(节选自《汉书?霍光传》)再见!
献花(0)
+1
(本文系新用户9206w...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