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1.互联网时代我们拼的是思维能力
2021-09-13 | 阅:  转:  |  分享 
  
一、互联网时代我们拼的是思维能力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曼曼细语读书圈,今天我们找来了一本脍炙人口的书《深度思维》,之所以分享这本书,因为
精英的最大共通点,并非优异的才能,而是深刻的底层思维。在人类的发展史上,决定个体强大的关键因素在不断变化,原始时代是体力,工业时代
是知识,现在则逐渐转化为思维能力。思维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学习和训练可以掌握的思维工具。所掌握思维工具的数量多少、层次高低以及效用
如何,决定了你是否能成为人生赢家。作者说思维即命运,在人类发展史上,决定个体是否强大的关键因素一直在变化。原始时代和农耕时代要靠体
力。工业时代需要知识,到了互联网时代,逐渐转变为思维能力了。本书中,作者重点要说的深度思维主要是以下四个思维模式拥有较长的思维逻辑
链,能够认知较长的因果链条;能够突破自我中心的局限,灵活切换看待问题的视角;能够处理较大的信息量,在杂乱的信息流中保持思维能力;能
够在宏观视角上分析问题,认知事物所处的生态的特性、事物的长期趋势等。我们应当从上述四个方面去突破以培养自己的深度思维能力。那么,思
维是抽象的东西,如何培养呢?有没有具体可操作的训练呢?作者叶修老师对于思维的学习提供了具体的模型,定律和案例帮助大家理解四个深度思
维方式。作者更为笃定的是这些思维方法都是亲自实践过并对作者产生了切实帮助的,作者也是一个普通人,所以这本书特别适合那些没有背景、缺
乏资源、天赋平平,在迷茫时代挣扎的普通人。作者也举了几个例子说明深度思维的有效性。比如一名历史老师在困惑如何让学生们学好世界历史的
相关知识。世界历史知识涉及众多国家、事件和逻辑,学生们常常搅成一团,相互混淆,容易遗忘,这是他教学十几年来一直无法解决的问题。在参
加完可视化思维培训课程后,他制作了一幅宏大的世界历史脉络图,对照图片进行讲课,学生们的成绩突飞猛进,如同突然开了窍一样。困扰历史老
师多年的教学问题解决了。?既然深度思维如此有效,我们现在就来分享一下思维一:思维逻辑链—如何让自己的思维更加深刻首先作者用一个案例
来说明什么是逻辑思维链。某天,甲公司的老板闲来无事,在自己的公司生产车间中巡视,他发现车间运行出现了一个小问题——某台机器突然停止
运行了。甲老板很自然地叫来了维修工人,工人更换了一根保险丝,十几分钟之后,机器恢复运转了。对此,甲老板向车间主管和维修工人提出指导
:?“对于日常出现的问题,一定要迅速行动、第一时间解决!今天我路过的时候顺带发现了一个问题,于是立刻叫你们来解决。可是如果没那么巧
,没有路过这里呢?你们还能够第一时间解决问题吗?会不会十几分钟后才来,于是就耽误了十几分钟的生产?以后一定要快,要有责任心!……”
?如果你略有几年工作经验,大概对这种典型的领导训话并不陌生,大部分公司的管理者都是类似的反应吧。当然,大部分员工对这种训话的反应也
是类似的:?“真倒霉,刚出问题就被老板发现了。”“我刚准备过来就被老板打电话叫来了,就慢了这么一分钟——其实你不给我打电话我也知道
有问题啊,监控室都发了故障信号了!”“希望不会被扣工资吧。真是的,又不是什么大故障,只不过是保险丝烧断了而已——老板真是大惊小怪!
”?那么,这件事情发生在乙公司呢,乙公司的主任和工人是如何想的呢?主任和工人心想:没想到老板在场,幸亏及时赶到解决问题了。(员工心
态上和甲公司是类似的。)乙老板问:“这台机器刚才出了什么问题?”主任:“没什么大问题,就是保险丝烧断了,换一根就好了。”(和甲公司
的员工一样的解决方案。)乙老板:“哦。不过为什么保险丝烧断了呢?”主任心想:啊?这哪有什么为什么,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维修工人:“
保险丝烧断肯定是负荷太大了呗。”维修工人对自己的专业知识很满意。乙老板接着问:“哦。但平白无故的,机器怎么就负荷太大了呢?”“这…
…”主任和维修工都答不上来了。维修工说:“这就不知道了,需要再拆机检修。”(原本只想换个保险丝,在老板的追问下必须做更深入的检查了
。)十几分钟之后,维修工人弄清楚问题了:“老板,找到问题了。是轴承太燥了,没润滑油,摩擦力太大,所以负荷就高了。”维修工对自己的专
业知识再次感到满意。乙老板点点头:“很好。那么为什么没润滑油呢?是用完了吗?”维修工看了一眼机器:“润滑油还剩很多,但是润滑泵吸不
上来油了。”乙老板:“那为什么润滑泵吸不上来油,它出了什么问题呢?”维修工又研究了几分钟,说:“油泵的轴磨损了,松了,在空转,所以
吸不上来油。”主管这下学聪明了,主动问:“那为什么油泵会磨损呢?这玩意儿的理论使用寿命应该是非常长的,怎么会轻易磨损?”维修工人回
答:“有很多铁屑之类的杂质混进去了,估计是机器上半部分掉下来的。这个泵才用了一年多就磨坏了,原本估计是使用五年以上的。”乙老板:“
那机器的上半部分怎么会掉铁屑下来呢?”维修工人:“这个没办法,上半部分是机器的主要运转区,本来就磨损很大,掉点铁屑下来是没法避免的
。这个全行业都是一样的,真的解决不了,而且它掉点铁屑下来对上面的运行没影响,只是影响下面的润滑泵。”乙老板:“哦,那么下面的润滑泵
能不能想办法让它不受影响呢?”维修工人:“这太简单了,我们自己加个滤网就行了,每年定期清一下滤网,以后啥问题也没有了。”乙老板点点
头,对主管和工人说:“好的。既然这台机器出了问题,我猜其他机器是不是也有类似的问题?所以,你们可以考虑在所有机器上都加上滤网。另外
,车间主任,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呢,最好不要只停留在第一层,要深入思考背后的原因,多问几个为什么。我想,今天的事可以算一个教学案例了吧
?”维修工人点点头,心里很高兴:这法子不错,花一个小时加装滤网,以后能节省很多麻烦啊。机器故障率少一半,都不用我去修了,我这班是上
得越来越轻松了,哈哈!主管也点点头,心想:这老板果然不是吃素的,就今天这么一个小问题的解决,就能让生产停工率大幅降低了。我以后就学
他的思维方法管车间,考核指标肯定轻松完成,年底奖金还不翻倍??通过以上案例我们看出普通思维在思考问题时思考的是1-2层,那么深度思
维就是指思考3层乃至更多层。就像下象棋时,普通人思考后面1-2步,而职业棋手则会考虑十几步。可以说,你的逻辑链条延展得越长,你的思维能力就越深刻。那么,是不是只要问为什么就可以了呢?当然不是,问问题的宗旨是找到根本原因,作者通过什么办法帮助我们找到根本的原因呢?我们明天接着分享。
献花(0)
+1
(本文系昵称5987832...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