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连山”由来
2021-09-16 | 阅:  转:  |  分享 
  
“连山”由来连山,最早是一处无名的荒山野岭,原属“文藻”地界。据传,原居住在永福二十三都丹洋(今同安镇丹洋村)的连氏宜发公常到这里割“竿”(
芦苇幼嫩茎叶,供耕牛吃),见这里土沃林茂,长着许多“黄连木”,留下深刻印象。后来,他在邻近长垅亭得到“黄连树下好歇凉”的签语,产生
联想。于是,一次到嵩口粜米路过这里,有意放一把火(过去欲开发山场,一般都先放火炼山),过火后的山崙上有一棵黄连木树长得特别高大,宜
发兄弟二人后来就在这树下搭起草楼,来此垦荒种植,并定居这里。据《连氏族谱》有关记载推测,其时约在1780年前后。因与“黄连木”有关
,就把这山场取名为“黄连山”。此外,还有一说,原来此地山场属东洋“黄姓”,后“连姓”来此开发定居,就把山名综合成“黄连山”。因用于
药材的“黄连”味苦,“黄连山”无论出于哪个版本,总之是个带苦味的名字。1962年,同安公社人武部部长黄长发到“黄连山”当工作队,一
次他询及“黄连山”来历时,建议改成“连山”,他对当时大队干部说,我也姓黄,把“黄”去掉,叫“连山”更好叫,好听(去了苦味)。后上报
获批,从此“黄连山”更名为“连山”。
献花(0)
+1
(本文系昵称2978775...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