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古诗词三首(1)
2021-09-16 | 阅:  转:  |  分享 
  
古诗词三首江桥镇中心学校韩莹教学目标:1.认识“渚”、“轼”2个生字,会写“德”、“鹊”等3个生字。会理解“渚”、“茅店、社林”等字词的意
思。2.抓住诗句的描写,展开想象,由画面感悟出景物的特点。3.感悟画面美的同时,理解诗的意思,体会作者在诗句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教
学重点难点:1.重点: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景色的美,并分析感悟景色的特点。2.难点:同样写月夜景色,表达的感情则不同
,所以要借助诗句,想象生活画面,并能体会思想感情。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王维说过: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很多古诗词都是这样,在诗词
中描绘了一幅幅鲜明的画。古诗词中描绘了怎样的图画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3课——《古诗词三首》二、学习《宿建德江》1.揭题,解题。(
1)介绍作者。孟浩然:孟浩然(689-740年),湖北襄阳人。是唐代一位不甘隐居,却以隐居终老的诗人。(2)介绍建德江。.com』
建德江: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于浙江省)的一段。2.自读古诗,初步感知。(1)课件出示古诗,指名读诗,读准生字,强调字音。(2)再
读古诗,把诗读流利,读出诗里的节奏。3.想象画面,入境悟情。(1)教师泛读,同学闭目想象你看到了什么?(夜幕降临,江中小舟,烟雾迷
蒙,孤身夜宿,身处异乡,旷野无边,天比树低,月与人亲)(2)刚才同学们描述的画面又给你留下的什么印象和感觉?(孤独、沧桑、凄凉)(
让学生板书)(3)同学们,读着读着,你认为诗中哪个字眼最触动你的心?(愁)找得真准,看来你已经走进诗人心中了。(4)“愁新”就是新
愁的意思,作者的新愁是什么呢?从哪儿可以看出来呢?生:思乡之愁,从“日暮客愁新”可以看出来。三、学习《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1.
俗话说得好:“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西湖边是杭州美景之一。今天我们随宋代大诗人苏轼一起去西湖看一看美景。2.简单介绍作者与望湖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
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望湖楼又叫看经楼,在今浙江省杭州西湖边。3.初学古诗,感知意思。(1)谁来把题
目读一读,注意读准节奏(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2)对照插图,自主感悟,可以小组合作学习,也可以利用工具书自学。黑云翻墨
:形容乌云很黑,来势凶猛。忽吹散:忽然就吹散了,时间很短暂。水如天:形容雨过天晴,湖水像天空一样清澈明净。(3)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连
起来说一说。4.由诗入手,想象画面,感悟景美。出示诗句: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此时你的脑海里浮现出怎样的一幅画呢?请说一
说。夏天,天空中变化不定,霎时间乌云滚滚,像泼翻的墨水一样扩散开来,开始时,并未遮遍青山。黑云继续扩展,不多会儿,倾盆大雨就下起来
。白色的雨点打在船面上,像一颗颗跳跃的珍珠往船里乱滚。出示诗句: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此时你的脑海里浮现出怎样的一幅画呢
?请说一说。忽然,一阵卷地大风吹过,把黑云吹散。雨过天晴,从望湖楼上向下望去,湖水像晴朗的天空一样清澈明净。5.借助景物,体会感情
,感悟写法。(1)诗人善于捕捉瞬间变化的情景,像高明的摄影师一样,拍下湖水、墨云、雨珠、风吹等景象,绘声绘色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因此
,要仔细观察,抓住形、色、声来细致刻画,就会让景物活灵活现。(2)通过描写望湖楼下“白雨跳珠”、“水如天”等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西湖
夏日之景的无比喜爱之情。四、总结两首古诗的写法。?1.细致描写眼中景,写出景物特点。?2.借景抒情。《宿建德江》抒发的是对家乡的思
念,旅途的孤独、寂寞之情;《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抒发的是对西湖美景的无比热爱之情。五、背诵两首古诗。
献花(0)
+1
(本文系新用户11287...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