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04第四篇 中华文化的内涵
2021-09-17 | 阅:  转:  |  分享 
  
第四篇中华文化的内涵价值本篇主旨是,阐述中华文化的内涵、价值。目的是,从中华文化的意义、特性、结构、载体等角度,理解中华文化的内涵,汲取中
国智慧、传播中国价值、传承中华文化基因,深化对中华文化重要性的认识,达到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阐述中华
文化的价值内涵时,先要明确文化与文明的联系和区别。学术界关于二者的联系和区别,众说纷纭,有多种意见,我的看法是:文化与文明既密切联
系又有区别。主要的联系是:二者反映的都是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在很多场合,这两个词是通用的。如中华文化的源流,与中华文明的源流是
一回事。二者也有许多不同:文明表示的是社会发展的程度、状态,对应于蒙昧、野蛮。是褒义词,用“不”、“很”、“讲”来组词,如“不文明
”、“很文明”、“讲文明”。文化表示的是社会发展的过程、成果,对应于自然。是中性词,用“有”、“没”、“学”来组词,如“有文化”、
“没文化”、“学文化”。仔细分析起来,文化和文明是社会发展过程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文化是人类征服自然、社会及人类自身的活动、过程、
成果等多方面内容的总和。而文明是文化传承的结果,是文化成果中的精华部分,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一定阶段。同时文明发展中,又孕育新的文化。
从表现形态上看,文化是动态的渐进的不间断的发展过程,文明则是相对稳定的静态的跳跃式发展过程。总之,文化是文明的精神灵魂与内核,文明
是文化的对象化,是文化外显的载体。文化进步的程度越高,社会文明发展的水平也就越高,反过来,社会文明也就成为文化进步的衡量标志。文化
传承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行为意识和社会制度等都有巨大的影响,而文明的进步更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可以说我们的社会发展
就是文化与文明两股力量相互较量作用的结果。·如何理解中华文化的内涵?可以从意义、特性、结构、载体等角度来理解。概述如下:意义(定义
、要义、本义)前三篇中,曾对中华文化的定义、要义、本义进行了概括。·中华文化是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组成
的。·关于中华文化的定义,用了三句话,三个词:总称、总体、实体系。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风俗、精神的总称。中华传统文化,是
民族历史上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中华传统文化,是以老子道德文化为本体,以孔子、庄子、墨子的思想、儒道佛家文化为主体等多
元文化融通和谐包容共享的实体系。·关于中华文化内涵的要义是包罗万象、灿烂辉煌,强调了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
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关于中华文化的本义,概括为中华文化乃中华民族之精气神,教人以真善美。强调中华文化准其中极之地,取其精华之
美,守其言行之礼,必尽其出神入化之功的作用。这里重点阐述一点:·中华文化是以老子道德文化为本体,以孔子、庄子、墨子的思想、儒道佛家
文化为主体等多元文化融通和谐包容共享的实体系。即把握中华文化的多元性、融通性、和谐性、包容性、共享性是理解中华文化内涵的关键。
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性,体现了中华民族多民族、多宗教、多习俗和谐共生的文化特质。中华文化在结构上不仅包括作为其主脉的中原华夏文化,也
包括中原地区周边曾被称为“夷狄”的各文化群体,换言之,即包括今天的“汉文化”和中国境内的蒙古、藏、维吾尔族、满、苗、瑶、彝等少数族
群的文化,它们在几千年混杂共存和交往交流交融进程中最终形成了一个“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多元性还体现在诸子百家、儒道佛家等“多元一
体”。著名国学家南怀瑾说得好:“中国文化历史,在秦汉以前,由儒、墨、道三家,笼罩了全部的文化思想。到唐宋以后,换了一家,成为儒释道
三家。儒家是粮店,道家是药店,佛家是百货店。即佛学像百货店,有钱有闲,可去逛逛,逛了买东西也可,根本不逛也可,但社会需要它;道家像
药店,它包括了兵家、纵横家的思想,乃至天文、地理、医药,一个国家、民族生病,非去这个药店不可;儒家的孔孟思想是粮店,是天天要吃的,
要深切了解中国文化历史的演变、将来怎么办,就要研究四书”。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然在其久远博大之中,却“统之有宗,会之有
元”。若由著述载籍而论,经史子集、万亿卷帙,概以“三玄”(《周易》、《老子》、《庄子》)、“四书”(《大学》、《中庸》、《论语》、
《孟子》)、“五经”(《周易》、《诗经》、《尚书》、《礼记》、《春秋》)为其渊薮;如由学术统绪而言,三教九流、百家争鸣,则以儒、道
二家为其归致。东晋以后,历南北朝隋唐,由印度传入的佛教文化逐步融入中国传统文化,释氏之典籍与统绪因而也就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有
机组成部分。儒、释、道三家,鼎足而立,相辅相成,构成了唐宋以降中国文化的基本格局。所谓“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南宋孝宗皇
帝语,转引自元刘谧著《三教平心论》),明白地道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多元一体的基本特征。中华文化最精华的是什么地方?到底该从哪个角
度把握中华传统文化?能否从人生观、宇宙观、价值观、方法论上加以整体概括?原文化部长、国学家王蒙的解答是“通”,即孔子、孟子、庄子、
老子的思想,都有共通之处。华中科技大学涂又光(冯友兰先生的高徒),曾经有外国人问他,中国哲学最精华的是什么地方?他说,如果只讲一个
字,就是“和”,和谐的和;讲两个字,就是“中和”;讲三个字,就是“致中和”。融通性、和谐性,使中华文化既蕴藏着死而复生的活力,又具
有包罗万象、海纳百川的品格。中华文化求同存异,兼容并蓄,和而不同。这种文化包容性、共享性,有利于各民族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
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共同创造中华文明,共享中华文化的辉煌成果。关于中华文化的精神,包括中华文化的灵魂-中国精神,中
华文化的精髓-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追求-境界,中华文化的本质-能。及中华文化独特的精神标识,含中华风度、中国智慧、文化基因、情趣魅
力等,我拟专文叙述,本篇不再展开。特性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关于源远流长,重点阐述以下问题:·为什么说华夏文明有5000多年?中国
历史源远流长,但到底有多少年历来有争议。我们现在所说的五千年是一个粗略说法,这种说法最早起源于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布告,当时的湖北军
政府通电各省采用黄帝纪年法,就是以黄帝即位之年(公元前2698年)为元年,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为黄帝4609年。这个说法,是
根据《史记》的记载。《史记》是一部贯穿古今的通史,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叙述了我国三千年左右的历史。对此,学
术界有不同看法,西方也不承认这个说法。他们的依据是什么?其观点是:对人类进入文明社会,有三个标志,即城池、冶金术、文字的出现。确认
古文明国有四个,即古巴比伦(两河文明)、古埃及、古印度、古中国(华夏文明)。前三个文明,已经断流了。五千年来中华的历史,可分为信史
(商以来的历史)、半信史(夏代商代)、传说史(黄帝至夏)。由于殷墟及甲骨文的发现,确认《史记》中的商王朝是存在的,从而认可华夏文明
,已有3700年。有无“夏”,有无“黄帝”。目前仍在争论中。上个世纪末,我国进行了一个“夏商周断代工程”,该工程正式启动于1996
年5月16日,2000年9月15日结题。2000年11月9日,《夏商周年表》正式出台,这是我国迄今最具科学依据的古代历史年表。这个
年表为我国公元前841年以前的历史建立起1200余年的三代年代框架,夏代的始年为公元前2070年,商代的始年为公元前1600年,盘
庚迁殷为公元前1300年,周代始年为公元前1046年。此工程虽已完成但仍存较大争议。最近,对“夏王朝”是否存在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
展。2018.05.28日上午,历时15年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在国务院新闻办正式发布成果,我国以考古资料证实了中华大地5000年文明
的存在,填补了我国夏商周之前历史时段的空白。探源工程研究团队认为,距今5800年前后,黄河、长江中下游以及西辽河等区域出现了文明起
源迹象;距今5300年以来,中华大地各地区陆续进入了文明阶段;距今3800年前后,中原地区形成了更为成熟的文明形态,并向四方辐射文
化影响力,成为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证实“5000年文明”真实存在的几处都邑性遗址分别是:浙江余杭良渚遗址、山西襄汾陶寺遗
址、陕西神木石峁遗址,以及河南偃师的二里头遗址等。李伯谦(1937年生。先后担任北京大学考古系主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院长、中国
考古学会常务理事等职)认为“夏代是存在的”。(见《大禹治水到底是不是传说夏王朝是否存在?考古学者给出了解释》中国社会科学网?20
18-08-0509:08:53)我认为,有无“夏”,有无“黄帝”。让历史学者、考古学者去考察。中华文化的发展绝不会一蹴而就,必
然有一个漫长的过程,用五千年,是比较科学的。我们应该相信这一点。·中华文化为什么没有断流?中华文化一直在发展,没有断流。我国在历史
上统一和分裂的循环是常态,王朝的更迭始终不断。自然灾害的频繁,朝廷的腐败,社会的动乱,造成领土时大时小,人口时多时少,中华民族在融
合发展的过程中历经的苦难太多太多。在历史上中华民族多次受外族的入侵,面临灭族之灾。但中华民族却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壮大。最根本的原因
是,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五千年来,中华传统文化始终在发展,没有断流,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华文化为什
么始终在发展、灿烂辉煌、没有断流?这个问题,需要我们深思。有多种多样的说法:有地理环境论,认为我国地处大陆的黄河、长江流域,适合人
类生存;有农耕文化、土地文化论,认为我国主要是农耕文化,因此稳定;有人口决定论,认为我国主要是“原住民”,“移民”、“殖民”少;有
帝王决定论,认为文明需要国家行政力量来捍卫,秦始皇、北魏孝文帝(含冯太后)、隋文帝三位对中华文明的传承有决定性作用;也有制度决定论
,认为我国较早告别了“封建制度”,自秦汉以来,一直执行“中央集权制”和县以下的自治制。等等,不一而论。这些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我
们不应否定。但我认为上述这些看法,并没有抓住重点。中华文化没有断流,始终在发展。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是有漢字这个主要载体。汉
字是中华文化的基石。独特的方块汉字,是古老的华夏文明作为世界文明体系中唯一没有间断而延续至今的重要原因之一,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是有着鲜活生命的物体。它蕴藏着丰富的审美和诗意,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和魅力。汉字衍生丰富,中华文化传承的典籍、书法、汉语的词组、俗
语、成语、诗词、曲赋、戏剧、相声、对联、灯谜等等形式,还有语音双关、语义双关、歇后语等等修辞手法更为中华文化增添无穷魅力。现在,汉
语输入电脑的速度比英语快,语音输入优势更大。未来,电脑将进入二、三维时代,汉语将越来越显现其优势!中华文化的总源头是“易”。相传伏
羲依据《河图》《洛书》创造了《连山易》,黄帝有《归藏易》,周文王作《周易》,孔子作《易传》。(《连山易》、《归藏易》已失传,现在所
言的易经即是《周易》)。《易经》为群经之首,包括了科学、哲学、宗教,一切都涵盖了。对中国的哲学、史学、文学、艺术、伦理、宗教以及天
文、历史、数学、医学等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道儒佛都是易的流。其多元性、融通性、和谐性、包容性、共享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主要基
因。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史书典籍、文学作品对历史人物的褒贬,中华文明的图腾(龙凤)等都反映了
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等都是中华文化的巨大优势,是中华文明不断流的根本内因。中
华文化传承者功不可没。中华文化是几千年来中华大地的民族共同创造的,其中的优秀人物是主要的创造者、传承者。古代的“巫”、“士”、现代
的“知识分子”,一直活跃在中华文化的舞台上。在史书典籍上,有名有姓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有成千上万,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文学
家、诗人、画家,以及医师、建造师、工匠等,都在中华文化史上留有辉煌的一页。特别是被鲁迅称为“中国的脊梁”的人,是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哺育出来的精英,他们精神的传承,使中华民族克服了重重苦难,保证了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生生不息,没有断流。·博大精深揭示了中华文化
的丰富内涵。博大精深就是,广博、宏大、精辟、深遂。博是范围、大是形器、精是品质、深是内涵。“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
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博大精深的反面是陋、小、粗、浅。具体说:博,意即渊博、丰盛、多样、富饶。就是文化
种类多的意思,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元曲叙事,小说散文,诸子百家不一而足。大,就是作品形式内容宏大,或描写历史千面形象深刻内心,或
描写波澜壮阔的社会画卷,或描写人物的曲折命运。或穷究人生哲理,或格物致知天文地理。中华传统文化十分喜欢大,格局胸怀、时空体量、包容
汲取、伸延发展,无不求大。精就是精当,经典,万世不衰,历久弥坚,永世相传。中华传统文化有两方面的“精”,引人入胜。一个是做人处世
上的精明精当。另一方面的精主要表现在文学、书画(主要是书法)、戏曲、烹调、园林、工艺上,精益求精、魅力无穷。深就是深透,深遂,一
代一代在不断继往开来深入的研究,不断创新。中华文化在治国理政方面强调谋略,强调藏而不露。在做人方面强调仁爱、诚信、和合、守中,就是
深遂的体现。因为博大,它有恒久的精神、思路、风度与发展空间。中华文化忠奸分野的观念,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观念,沧桑盛衰聚散有常的观念
,得民心得天下的观念,以及善有善报、和为贵、多行不义必自毙的信念等至今活在中国人民的心里。因为精深,它有精辟的品质、深遂的内涵。中
华文化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为中国人民认识和改
造世界提供智慧和力量。近百年来中国经受了前所未有的历史风雨,终能做出正确抉择,取得一个又一个令世界瞩目的可贵进展,就是由于中华传统
文化在其中起着深层作用。结构、形式。四种形式:物质、制度、行为(民俗)、精神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观。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
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我取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行为、精神四种。一是物质(态)文化层,由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是人
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可感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包括城市、乡村的建筑、园林、道路、桥梁,也包括人类创造的一切生产
、生活用具,还包括文字、书籍、艺术作品等实物。形象化地说,就是楼台亭阁路桥庙,琴棋书画诗茶花。二是制度文化层,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
立的各种社会规范构成。包括社会经济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政治法律制度、家族、民族、国家、经济、政治、宗教社团、教育、科技、艺术
组织等。“明堂之制”、“中央集权制和县制”、“科举制”等制度,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都很大。·明堂之制中华民族自三皇五帝至于三代时的
朝廷,都设有一个知识分子聚会的地方,黄帝时称“合宫”,尧舜时称“总章”,殷人曰“阳馆”,周人曰“明堂”,这就是古代的“明堂之制”,
具有太学议政、选贤能(又称辟雍)、禅让天子(称封禅)等功能。“庶民”特别是“士”都有参政议政的权利。《吕氏春秋?自知篇》云:“尧有
欲谏之鼓,舜有诽谤之木,汤有司过之士,武王有戒慎之轺。”今日天安门前树立的“华表”,实际上就是由古代专供老百姓提批评建议的“谤木”
演化而来。自唐以来,书院在华夏大地兴起,如岳麓书院,石鼓书院,白麓洞书院,应天府书院等。这些都是中国的重要文化摇篮,为中华文化的创
新、传承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央集权制和县制是中国社会告别了分封制(亦称封建制)后,国家治理的传统文化制度。秦汉之际中国进入郡县制,
或者叫做中央集权制。这是“上下两制”,一是皇权设到县,即中央皇权依赖郡县制度。二是县下乡绅自治。也就是以统一的中央集权支配为特征的
分地域、分层级而构筑的治理模式。县制作为帝制时代官治与民治的“调节器”,具有承上启下、通官理民的特殊职能。这两套治理天衣无缝的整合
在一起,维持了中国几千年的政治国家和文化国家的共生。·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科举制改善了之前的用人制度,彻底打破
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在中国,科举制从隋朝开始实行,直至清光绪卅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前后经历一千三百余
年,成为世界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人才的办法。“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
。科举制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后期是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了应考者,使许多人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思想。三是行
为文化层,以民风民俗形态出现,见之于日常起居动作之中,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民风民俗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
为模式或规范。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俗习惯,有衣、食、住、行方
面的;有节庆、礼仪、祭祀方面的;有宗教信仰、民间崇拜方面的;也有婚姻、生育、丧礼方面的。这些风俗已经延续了千百年,成为不同民族各自
保留的习惯,其中还有一些逐渐演化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节日和风俗。中国重大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此外,各
少数民族也都保留着自己的传统节日,诸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彝族的火把节、瑶族的达努节、白族的三月街、壮族的歌圩、藏族
的藏历年和望果节、苗族的跳花节等等。对中华民风民俗文化,应重点把握两点。1、家是中华文明的社会根基,从修齐治平的角度把握中华民风民
俗文化。家有小家、大家。家庭、家族、家园、家乡是国家的基础,国家是共同的家。修齐治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华文化的追求,
也是中华文化的成果。家族有祠堂,国家有庙堂。家族要修家谱、国家要编史誌。这些都是中华行为文化的大事。把握中华文化的内涵,就必须了解
这些内容。(另文)2、拜天、祭祖、庆祝、传承是中华民风民俗文化的关键词。传统中国人崇拜的是天地、祖宗、君师。在重大节日、重大活动中
,都要拜天地、祭祖宗。北京的天坛、地坛是皇家祭拜天地的场所。祠堂、庙堂的首要功能是祭祖。百姓结婚,首先要拜天地。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
的节日。据记载,它是由虞舜兴起的,4000多年前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形成了中国人民过春节的传统。清明扫墓祭祖、端
午悼念先人、中秋团圆祭月、重阳登高敬老、腊八煮粥祭佛、二十三祭灶王,都体现了拜天祭祖的传统。庆祝、传承体现在中华行为文化的方方面面
。大到国家层面的庆典,中到搭桥筑路、修殿建庙,小到家庭的盖房上梁、红白喜事。或庄严隆重、举国同庆,或乡里乡亲、互相庆贺,或阖家团聚
、祝福欢庆。都要举行盛大仪式,摆宴席、放鞭炮、唱大戏、舞龙狮、扭秧歌,都要挂牌匾、贴对联、树碑立传。牌匾、对联、石碑,是中华文化的
瑰宝,其数量的巨大、内容的丰厚、形式的优美,集中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传承、价值观和审美观。我们进宫殿、逛寺庙、看园林、游村落、去店铺,
都可欣赏到牌匾、对联、石碑,其文化底蕴的雄厚、教化的效果,无与伦比。太和殿匾额上的《建极绥猷》,寺庙的《大雄宝殿》,县衙的《公正廉
明》,郑板桥的《难得糊涂》和《吃亏是福》两块匾额,更是寓意深刻。民间根据礼节和风俗,有匾额交流,如祝寿时的《寿比南山》,建屋落成时
的《华堂永昼》,添子的《文曲星耀》,商家的商匾《吉祥如意》、《生意兴隆》等,都是经典牌匾。对联、碑文更是辉煌灿烂,几乎家家都贴的对
联《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传承的价值观,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四是精神(心态)文化层,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经过长期
蕴育而形成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是文化的核心部分。精神(心态)文化层可细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两个层次。(相关
内容以后另述)载体、传承。史书典籍文化符号诸子百家·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的主要载体,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我国历史
上编撰的史书,其系统完备、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仅有。中国有二十四史或者说二十五史,还有很多野史或辅助性的历史资料。中国每个朝
代等到政权相对稳定以后,第一件做的事情是制礼作乐,第二件做的事情就是修前朝的历史。中国传统文化的典籍,如十三经(《易》、《书》、《
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是中华
文化的源流。我国先秦的《尚书》(简称:书)、《春秋三传》(简称:传),秦的《吕氏春秋》,漢代的《楚辞》、《说文解字》;南北朝的《昭
明文选》、《文心雕龙》、《诗品》;唐的《贞观政要》;宋的《资治通鉴》、《太平广记》,明的《永乐大典》,清的《四库全书》等都是传承中
华文化的重要典籍。此外,精彩纷呈的医书、兵书、科技书,以及诗词曲赋、笔记小说、戏剧文学作品,充分反映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特别是我
国的字典词典浩如烟海,为传承中华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如最早的字典《尔雅》、《说文解字》,以及《辞海》、《辞源》、《康熙字典》等。
建国后,编辑出版的《新华字典》、《汉语大字典》、《中国大百科全书》等。·文化符号是中华文化的载体,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无穷魅
力。中华文化符号的种类超过百种,每种都有许多篇章。我收集的就超过三千篇。自今年2月8日以来的半年多,我已在朋友圈中推介了500多篇
,包括传统文化符号;上古神兽大全;年画;春联、对联;福字;中国结;中国瓷盘;中国灯;灯谜、字谜;中国颜色等。还包括琴棋书画中的琴(
含乐器、民乐、歌曲等)、书的文房(含笔、墨、纸、砚)、印、篆刻、书法等。现正推介琴棋书画中的画(500篇左右)。以后还要陆续推介诗
词曲赋、花鸟鱼虫、诸子百家、中华养生、楼台亭阁、路桥石园等等。从中不仅可以学到中华文化的知识,更可以感受到真善美的真谛、净化心灵、
陶冶情操。·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数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
作。诸子指的是中国先秦时期老子、孔子、庄子、墨子、孟子、荀子、管子、孙子等学术思想的代表人物;百家指的是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
家等学术流派的代表家。诸子百家是春秋战国时期思想解放、百家争鸣的成果,是中华文化精髓之所在,也是中华文化思想根基之所在,用诸子百家
便可基本概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体系。总之,对中华文化的内涵。要明确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风俗、精神的总称,是多元文化融通、和谐、
包容、共享的实体系,是56个民族共同体,共同创造的,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要明确中华文化有
5000多年的文明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要明确中华文化有物质、制度、行为、精神四个层次,包罗万象、灿烂辉煌。要明确史书典籍、文化
符号、诸子百家等,覆盖了中华文化的所有内涵。·中华文化的价值在第二篇中,提到了中华文化的八个方面价值定位。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
壮大的丰厚滋养;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智慧和力量;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家园;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
造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当代中国发展的坚实根基、突出优势和软实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精神支撑。上述包括两大部分,前四条强调了中华文化对中华民族的作用,即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发挥着重要作用。后四条强调了中华文化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要作用。这八条内涵丰富,需认真研读。中华文化在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巨大的作用。其功能主要有,人心凝聚、精神激励、价值整合、行为规范等方面。我拟在以后结合现实的实例,专题阐述。·关于传承、发展中华文化在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时,有一个问题不可不辨,即优秀的文化传承了,那么文化中的糟粕,会传承吗?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必须承认,传统文化中有糟粕,社会上始终存在丑陋现象。比如“坑、蒙、拐、骗、偷”,“涉黄、吸毒、嫖娼、赌博、奸诈”等。中华大地上,出现的汉奸比任何国家都多,历代都如此。特别抗日战争时期。这与中华文化中的糟粕有很大的关系。我们党强调“优秀”传统文化,强调“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强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强调“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在传承中华文化的实际过程中,优秀与恶劣、精华与糟粕,并不是很容易区分的,过去,我们往往否定传统文化,认为是封建文化,就是分不清精华与糟粕。因此我们需要努力学习、认真实践,提高辨别力。2018.9.22(第三稿)光华1
献花(0)
+1
(本文系guanghua421...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