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上窝铺的故事
2021-10-14 | 阅:  转:  |  分享 
  
上窝铺的故事

------刘振瑛

走西口大约从明末开始,历清朝一代直至民国,是一部中国北方千百万穷苦农民的流浪迁徙史,是穷苦人民用血泪、坚韧、质朴、诚信写就的一部中华民族为了生存而顽强拼搏的雄浑激昂的史诗。

人们所说的“西口”,指的是长城的两大口之一,今天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杀虎口。走西口的人以越过长城为界线,大多从杀虎口出关,所以称为走西口,这是狭义的走西口。其实,明清时期北半个中国遭受自然灾害绝非一次两次,而是大面积的“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现象,大批灾民外出逃荒要饭也不仅仅只走一条路。所谓的西口,不是官府划定指明的清晰可见的口,这个口宽得没边没沿,从山西、陕西、河北都可以直接进入。更广义地讲,走西口的人除从杀虎口出关外,也有从大境门、独石口,甚至喜峰口、古北口等关口出关的。走西口人的落脚地主要在今天的黄河北岸河套地区及察哈尔以北的坝上地区。

人们走西口是为了糊口谋生,是一种无奈,一种不得已。走西口的移民活动,大大改变了口外蒙古草原荒漠地域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和生活方式,而其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文化习俗。走西口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自然、地理原因。由此衍生的走西口文化,承载了厚重的民族文化和质朴的爱恨情仇,伴随着一代代西口外人在边疆荒野繁衍生息了几百个年头,其承载着的厚重文化一直影响到今天。

从清代开始到民国初年,虽然政权更迭,但是草原放垦一直延续。1915年,张家口设垦务总局,在张北、沽源设垦务分局,另设尚义、崇礼设治局。1916年,袁世凯批准察哈尔特区地方官员可置买蒙古荒地。1917年,察哈尔政府下令组织筹建镶黄旗垦荒队,赴康保东北驻地垦荒,并在当地募员万余人,在屯垦村周围设10个棚点垦荒。草原和半坝区域地广人稀,开荒种地的内地人来到这里,以各自的开垦区域为中心建立聚落点,因为历史上这里没有村落,开垦的人们就按照工棚的排列顺序区分聚落点。后来,崇礼北部的头号、二号,直到十一号就是放垦后期出现的村落。因为,这些人都是来自内地,他们的日常生活习俗中就多了一些农耕文化的印记,形成了农耕文化社会形态的村落。当然,在这里的农民在生产生活过的程中,也向蒙、满民族的兄弟学习游牧文化技艺。所以,这里不但蕴含着深厚的走西口民俗文化,也有着丰厚的草原文化的痕迹。

历史上今崇礼上窝铺一带,东西向山谷中清水河蜿蜒流过,沟南侧山坡陡峭,草高林密,植被繁茂;沟南侧山坡相对平缓,原始次生林地中生长着大片的柽柳、毛榛、荆条。这里水草丰美,宜林宜牧。据明代文献记载,这里曾经是蒙古青把都儿部的驻牧地。

崇礼上窝铺是走西口人在康熙年间创立的村落,走西口文化是我们项目地的主题文化。康熙四年,山西大旱。山川枯竭、赤地千里、妇孺啼饥,饿殍遍野。地处晋中的榆次是重灾区,人们连日常喝的井里都没一滴水了。榆次南赵村的赵明杞和亲家左广深,约好友东阳的候闻喜三家,结伴踏上了逃荒要饭的路。他们一路过张家口,出大境门北上,来到今崇礼上窝铺一带。

赵、左、候三姓老祖,看这北山泉水潺潺,山林中遍布野菜,南山柴草不缺,就决定在这里暂时停留。他们齐心合力在现在村子的北面的黄土崖上掏出几个浅浅的窑洞,洞中垒土为铺,洞外面用树枝泥巴搭建起遮挡风霜雨雪的窝棚暂且安家。当时,崇礼上窝铺一带属于满族王爷诺彦的领地。清朝放垦,诺彦王爷欢迎内地汉人来购买山林,开荒种地。但是,赵、左、候三姓老祖哪里有钱买得起山林,就在沟底、河边开小片荒勉强度日。后来,围绕着他们居住的几间窝棚又陆续来了走西口的朱、钱、郝、常几姓逃荒人,住户多了,就形成了村落,这个村落就叫成了窝铺村。再后来,赵姓一支又迁到离这里不远的下面山沟处立了一个也叫窝铺的村子。时间长了,为区别两个窝铺,人们就把这里就叫成了上窝铺,把下面的村子叫成下窝铺。

后来,又有朱、常、郭几姓人家陆续迁到上窝铺。后迁来到的人家中数朱家有钱。朱家也是山西人,他家是带着一些本钱来到上窝铺的,他们来到这里购买了上窝铺东面诺彦王爷的大片山林放租,还养了一顶房子的老倌车,参与了张库大道贸易运输。乾隆二十三年,朱家掌柜朱寄云承揽了张家口一家大商号往恰克图运输五万斤精细茶叶的活。没想到,车队行走到达圐圙北面时遭遇哈萨克匪帮的抢劫。结果,不但车和货全被抢去,赶车的老倌人等也死伤大半。

朱掌柜带着剩余的伙计历经千辛万苦返回上窝铺后,把村子东面的大片山林和自家的宅院变卖给刚刚迁移来的富户郝氏家族。变卖山林的现银大部分赔偿给了张家口那家商号的货款。剩余的千两白银准备除对事故中死去的伙计进行抚恤外,还要对事故中受伤的伙计按照伤残程度一一进行补偿。

抚恤和补偿发银在上窝铺村中心的三百年老榆树下进行,受到事故波及的家属们看朱家遭此大难,都不领取抚恤和补偿。人们纷纷说,死个人不过三五两银子,朱掌柜给我们这么多,我们实在承受不起。朱寄云跪地叩首仰天倾诉:寄云无能无德,让乡亲们遭此不测,恳请众乡亲收下各自的应收份钱,以表我寄云愧疚。如若众乡亲不收此银,我寄云就撞死在这青石板前,以死谢罪……众人无奈,各自默默取钱离去。

第二天一早,朱寄云分发给大家的千两白银竟然又整整齐齐码放在大榆树下的石板上。村中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代表村民劝慰朱寄云,让他重振家业,等富裕了再回报乡人。朱寄云见乡亲们如此重义,提出要用这笔钱在村子里建一个关帝庙,彰显上窝铺人的忠义壮举,大家一致表示赞同。

乾隆二十五年,上窝铺关帝庙建成。光绪十五年,富户郝家又牵头集资兴建了龙王庙、观音庙和奶奶庙。这几座庙宇建成之后,香火非常旺盛,除初一十五外,每年的四月初八的奶奶庙会、六月初六龙王爷的生日、六月廿四的关老爷圣诞日,都会有远近人

上窝铺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静谧平淡,幸福安详。这里民风淳朴、率真,村民们平和、豁达,虽有赵、左、候、朱、钱、郝、常等姓氏之分,但几百年来人们却世代和睦相处,亲如一家,村落一直延续到现在。





















献花(0)
+1
(本文系蓬山一叟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