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孩子的大脑》合集
2021-10-24 | 阅:  转:  |  分享 
  
《孩子的大脑》合集养娃就像养植物一样,必须先了解习性和需求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曼曼细语读书圈,今天开始我们分享《孩子的大脑》-情商和智商
的真相这本书。这本书豆瓣读书评分为8.5分,在微信读书的推荐率是90.5%,非常高的分数。作者是阿尔瓦罗·毕尔巴鄂,西班牙权威神经
心理学家,欧洲大脑科普类畅销书作者。曾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和英国伦敦皇家医学院工作,并与世界卫生组织合作。大脑可塑性研究领域的
专家,多所大学的特聘教授。他的研究成果为他在心理学和脑神经科学领域赢得多个奖项。这本书通过大脑发育的原则、帮助大脑发育的工具、提高
情商以及提高智商四个方面来阐述如何帮助孩子发展智力、注意力、记忆力、语言能力、视觉智力、自控力、创造力。如何培养自信、无畏、笃定、
乐观、高情商的孩子。养育的起点是什么?多数父母一定会说是“爱”,然而每个人对“爱”的理解是不同的。有些父母认为爱是接纳、尊重、理解
和信任,也有很多父母把对孩子的羞辱、打骂和控制视为一种爱。我们可以看看身边发生的或媒体报道的父母对孩子的种种伤害,哪一件不是打着“
爱”和“为你好”的旗号呢?作者认为,养育的起点是了解、是理解。如同我们养一株花、种一棵树,先要知道播下的是什么种子、有什么习性和需
求、生长的节奏和规律如何,才可能找到最适合它生长的方式去培育。这是一本帮助父母更好地了解孩子、理解孩子、养育孩子的书。作者在书中用
简洁易懂的文字介绍了有关大脑的基本知识:什么是神经元连接、理性和直觉、大脑的三位一体,什么是海马体、前额叶皮质、脑岛皮质、杏仁核、
纹状体、楔前叶……对大脑的基本结构、功能和发育秩序的学习和了解可以让父母在子女教育中更加从容和自信。智商作为一种衡量孩子智力高低的
数量指标,一向为父母所关注。智商主要反映一个人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能力、计算能力等,在中国目前所采取的应试教育体制下,这些能
力恰恰又是一个孩子取得好成绩的基础。遗憾的是,很多父母并不懂得如何帮助孩子提高成绩,而是逼孩子超前学、超负荷学,这些方法往往事倍功
半,甚至适得其反,导致孩子产生厌学情绪。作者解构了儿童智力发展最重要的六个方面——注意力、记忆力、语言能力、视觉智力、自控力、创造
力,并给出了发展这六种能力的方法和途径,情商是指一个人认识和管理自己情绪、自我激励、识别他人情绪、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情商对一个孩
子的成长、成功和幸福具有重大意义。特别是在今天这样一个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在认知、记忆、计算能力等方面,人与人工智能是无法竞争
的,人真正的优势就在于情绪和情感,在于爱和人文关怀。作者在书中给出了滋养孩子的情感脑、发展孩子的情商的途径和方法,例如,父母给予孩
子无条件的接纳和爱,与孩子建立生命的联结,提升孩子的自尊、自信以及克服恐惧的能力,发展孩子以值得尊敬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的能力,这
些品质和能力,不仅有助于孩子社会性的发展、目标的实现,也是孩子幸福感、价值感的重要来源。健康、平衡的大脑是孩子智商与情商得以全面、
充分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那么,该如何帮助孩子的大脑发育呢?作者给出了五种有价值的工具:激励孩子的行为、惩罚的替代法、设定恰当的限
制条件、同理心、沟通,同时也给出了使用这些工具的指导,包括正面的使用建议、如何强化,以及可能的陷阱,这些都会更好地帮助父母在使用这
些工具时得心应手,而不会迷失自己、误伤孩子。每一个面对孩子的成人,他的内心都会有一种独特的情感被唤醒。孩子的一举一动、孩子的纯真笑
脸、孩子的天真无邪,都让我们感到深深的震撼,这种美妙的体验使人觉得,生命中任何其他体验都无法与之媲美。儿童以一种直接的方式与成人内
心一个非常特殊的部分产生联系:每个成人心里都有个孩子,我们曾经是,现在仍旧是。也许你最近想过在大街上高歌,或者和老板大吵一架,又或
者在一个下雨天跳进水坑里,这些大胆的想法可能最终会因为责任感或羞耻心而没有践行。与孩子相处是美妙的经历,因为当我们和孩子在一起时,
我们就会和自己内心那个特殊的部分联结在一起—那个我们一直都在找寻的、躲藏在我们内心的孩子,而这些与孩子共处的时光也可能是我们每个人
一生当中最好的时光。在人类生存繁衍的各个阶段,养育都显得尤为重要。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孩子就像是种子,能确保你的基因在子孙后代中延
续下去。从心理层面上分析,养育是一种无法抑制的本能行为。从精神层面上来说,当看到孩子们快乐成长时,你也会感到幸福满足。任何一位父亲
或者母亲都会在第一次用双手托起初生婴儿的那一瞬间明白,随着孩子的降生,落到自己肩头的还有各种各样的责任。这其中,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学
习如何照顾婴儿。其次,你必须承担经济上的责任。最后,所有父母必须承担的第三种责任,也是最重要的责任,就是对于子女的教育。在作者看来
,教育只不过是帮助孩子进行大脑发育,直到有一天孩子的大脑可以自主工作,实现自己的目标并且得到自我满足。孩子的智力至少有50%是由基
因决定的,研究表明,还有25%或许取决于孩子的同班同学以及他所交往的朋友。孩子的成长发育离不开父母,尤其是在幼年时期。如果没有母亲
乳汁的哺育、没有父母亲力亲为的照顾、没有双手揽入怀中的安慰和拥抱、没有关心的话语,孩子的成长将伴随着情感及智力的缺失,且这种缺失是
不可修复的。父母不仅仅给孩子提供安全的环境、悉心照料孩子的日常生活,还无条件地给予孩子持续的支持与鼓励,这些对于孩子的大脑发育都是
至关重要的。和人类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相比,当今时代的父母拥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和了解自己的孩子。然而,今天,有1/9的孩子将在精神
药物的影响下度过他们的校园学习生活。这种现象的背后,是父母的缺位,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中失去了价值,尽管科学研究指出这种价值对于大脑平
衡发展至关重要。有无数小天才培训项目号称能够提升孩子的智力,但对这些项目进行科学验证时,就会发现它们其实毫无效力可言。这些培训项目
之所以无效,绝大部分原因在于它们在加速大脑发育的过程,认为孩子的大脑越早开发就可以发育得越好。然而,大脑发育并不是可以随意加速的事
情,因为人们很难保证在加速的过程中不会丢失其本身的某些属性。我们可以将其与转基因番茄进行类比:虽然在几天之内,转基因番茄就能够成熟
并达到“完美”的形状,呈现出诱人的色泽,却失去了作为食物的本质—风味。同理,在压力下发育的大脑,也会为了实现加速而跳过某些阶段,失
去它的一部分精华:共情能力、耐心、平静感和爱,这些能力或感受都无法在温室里催熟,而是需要从容不迫的生长,需要父母的耐心等待,在它最
恰当的时刻结出那颗最完美的果实。那么,让大脑充分发育的原则有哪些呢?我们明天分享。我是曼曼细语,更多分享请下载知识星球,搜索曼曼细
语读书圈。人之初,性本上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曼曼细语读书圈,昨天我们介绍了《孩子的大脑》-情商和智商的真相这本书的大概内容,今
天我们来分享的主题是“人之初,性本上”。也许你曾经见证了一匹新生的小马驹或一只初生小鹿走出它的第一步:它尝试着用四肢支撑自己,几分
钟后站了起来,虽然它仍然在颤抖,但已经可以跟在妈妈的身后蹒跚学步了。对于人类来说,人类的幼崽大约需要一年的时间才能完成这一过程,更
甚者,一些“巨婴”要到40岁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从家庭中独立出来。无论如何,当这一刻来临时,无疑是相当令人欣喜的。新生儿需要保护,这
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在哺乳动物中,没有任何其他动物像人类的幼崽一样需要如此多的呵护。这使得许多父母误以为自己的孩子无比脆弱,需要保
护。尽管孩子在出生后的第一年的确如此,甚至从实践角度来讲,随后几年可能也会是这样,但我还是希望当你看完这一章的内容之后,能够改变这
种想法。从本质上来说,你的孩子和你看到的出生后不久就能自己站起来的小马、小鹿没有什么不同。刚出生的婴儿的确没办法跟随母亲的脚步自己
走出医院,但他也可以独自完成跟小马驹自己站起来同样美妙的事情。如果将新生儿以一个舒适的姿势放在他母亲的肚子上,他不仅不会安定下来,
反而会开始往上爬,一直爬到找到并吮吸到母亲的乳头为止。如果你有幸看到这一幕,你一定会和我有同样的感受,这对于任何一位父亲来说都太难
以置信了。然而这个场景其实是非常自然的。每个人都像出生时即被设定好程序一样,会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来获得自主权利和幸福。无论是在心理
学界还是教育学界,人类追求充分的自我发展这一天性已经被视为人的基本原则,被广泛地传播和接受。这一点同时也是生物学的基本原则:所有生
物都有充分发育和生长的自然趋势。在一片足够肥沃的土壤里,哪怕外部环境十分恶劣,只要有一点点水份和阳光,橡木种子将以不可阻挡的方式生
长,它的枝干变得粗大并且向外伸展,叶子也一片片张开,直到最后长成成年橡树的模样。同样地,一只雏鸟的羽翼将日渐丰满、翅膀的力量逐渐增
强、鸟喙越来越灵敏,这一切都是为了飞翔、捕食以及筑巢。而一头蓝鲸也将会日渐成长为这个星球上体积最大的生物。如果没有外力阻拦,所有的
生物都会顺应自然趋势长成它最好的样子,你的孩子也是一样。人文主义心理学之父亚伯拉罕·马斯洛认为,人类与其他生物一样具有自我实现的自
然趋势。对于樱桃树来说,完全的自我实现意味着每年4月开花,结出鲜美可口的果实;对于猎豹来说,这种自我实现意味着比任何其他陆地动物都
跑得更快;至于松鼠,则意味着能够拥有一个洞穴并在冬季来临之前收集足够多的坚果。所有生物达到潜力极限的原则都是相同的,对于人类来说,
达到潜力的极限意味着比植物或动物获得了更大程度的进化。既然你的孩子拥有一个复杂的大脑,他会感受、会思考、会发展社会关系并实现目标,
那么他的本性令他产生的需求层次理所当然要比一只小鸟的需求层次更高一些。人的大脑具有使自己和其他人感觉良好的自然倾向,同时会使人出于
本能去寻求幸福并从存在中找到意义。心理学家将这种所有人都怀有的最终目标称为“自我实现”,如果具备必要的条件,每个人都会倾向于这样做
。神经科学家曾说,为了生活而奋斗、对自由的渴望以及对自身幸福的追求,这些都是我们DNA里的一部分。马斯洛认为,一个人达到潜力极限意
味着与其他人相处友善、对自己感觉良好、达到和谐和充分满足的状态。因此,马斯洛使用了一个广为人知的需求金字塔来说明这种发展倾向,但在
这里,作者分享了幼儿版的需求金字塔。一棵树的生长需要一些最基础的生存条件,比如坚实的土地,比如足够的水、阳光和空间。孩子的大脑发育
同样需要满足一些基本的要求,正如上图中显示的那样。对于人类来说,第一层需求,即物质上的保障,包括食物供给、休息和卫生等。此外,还需
要安全的家庭环境让孩子远离威胁和虐待,这对应的是第二层需求。第三层需求,就像植物需要充足的水分灌溉一样,孩子的大脑发育需要父母的关
爱:父母在情感上保护和滋养孩子,能促进孩子建立良好的自尊。第四层需求,就像树木需要生长空间那样,孩子也需要父母给予他信任和自由,否
则他的探索欲和才能就会因为父母传递的不安全感和生长空间的束缚而逐渐被埋没。最后,正如树木努力伸展枝丫追逐阳光,孩子的大脑也在自然地
寻找类似阳光的刺激因素,因此,父母应当让孩子自由探索、快乐玩耍、体验和发现周围的世界,并挖掘其所有潜力。请记住,你的孩子就像一棵注
定会充分生长的树,无论是老师还是父母,甚至连孩子自己都不知道,这棵树将会变成什么样子。许多年后你会发现,你的孩子长成了一棵强壮的红
杉、一棵单生的山杨、一棵结满果实的樱桃树、一棵坚实的棕榈树,又或者是一棵威严的橡树。你要相信:你的孩子一定会茁壮地成长并充分发挥其
潜力。为了实现这一点,你唯一需要做的工作就是—信任。我是曼曼细语,更多分享请下载知识星球,搜索曼曼细语读书圈。享受此刻各位朋友大家
好,欢迎来到曼曼细语读书圈,昨天我们分享了人之初,性本上的主题,我们父母给予孩子最重要的就是信任,相信孩子可以成长为自己想要的样子
,相信“相信“的力量。今天我们来分享的主体是“享受此刻”大约5年前,当我和往常一样急匆匆地赶往车站准备搭乘火车去上班时,我遇到了我
经常光顾的肉铺的老板,他笑着跟我打招呼:“早上好!最近还好吗?”那时的我每天早上得送孩子去上幼儿园。我必须比以前早一小时起床,才能
在孩子醒来之前做好一切准备。虽然我一直梦想着有一个家庭,并且我也很喜欢孩子,但事实上,和很多新手父母一样,我也在随之而来的责任和失
去自由的压力的包围下感到不堪重负。每天,我需要起两次床、穿两次衣服、吃两次早餐、上两次班,而曾经的我只需要照顾好自己。相对于以往那
种自由的生活,这个转变实在是太大了。我很累,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觉得自己十分不幸。因此,我开始向肉铺老板抱怨我的生活:我是多么
疲倦以及多么缺乏自己的时间。肉铺老板比我年长,自然也比我更有智慧,他给了我一个建议,我永远也不会忘记:“和孩子们一起成长的时光非常
短暂,并且仅此一次。你现在不做,以后永远都不会再有机会去做了,失去的也就永远失去了。”在那一刻,我的脑袋就像被鼠标右键点击了一下,
彻底醒了过来。享受亲子关系为人父母不仅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特权。我经常听到一些父母在把孩子送到幼儿园的第3天就开始抱怨,他们把接送
孩子当成了一种负担。他们总是只看到自己失去的自由以及感受到抚养孩子带来的疲惫不堪和沮丧心情,却似乎忘了父母的角色给他们带来的享受。
为人父母毫无疑问需要放弃或推迟许多事情,比如缺少空闲的时间、无法旅行、职业生涯受影响或得不到休息,所有以前你说干就干的事情现在都被
排到了第二位。每个家长都知道,当你有了孩子,就意味着你不得不放弃曾经无忧无虑的时光,切换到忙得不可开交的生活状态。依我看,只有当你
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时,这一切的放弃才有意义,同时,你的内心才能得到补偿。如果你经常因为照顾孩子而感到忙碌不已,我建议你试试把注
意力转移到其他更积极的事情上去。因为当大脑改变注意力的焦点时,我们就能看到事物完全不同的一面。孩子在你怀中熟睡意味着他在你的怀里感
到十分安全;女儿上学路上捡松果导致你上班迟到意味着那天早上你可以在你的女儿身边感受童真的美妙;孩子换牙疼痛而你陪他熬夜睡不着觉意味
着当他难受的时候你陪在他的身边;放弃一天的工作赶去学校参加活动意味着你出席了孩子人生中的重要时刻。毫无疑问,总会有困难的时候,但如
果你想过得没那么艰难并且充分享受为人父母的快乐,我建议你还是把注意力转移到亲子关系中美好的那一面,并且尽全力去享受它。抓紧时间孩子
出生后的前6年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阶段。在这几年的时间里,孩子会形成对自己以及对所处世界的安全感意识,孩子还会学习语言,确立学习的方
法以及打下未来解决问题和做决定的基础。因此,好好利用这几年时间并且帮助孩子进行认知和情感发育是非常重要的。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必须让你
的孩子参加复杂的早教项目,又或者必须把孩子送到当地最好的幼儿园。你和孩子的每一次游戏、每一次歌唱、每一次散步,甚至是你每一次给孩子
喂奶,都给了你机会去帮助孩子进行大脑发育。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学校和课外辅导班的作用并不大,父母和兄弟姐妹才是真正对他的成长影响最
大的人。孩子的价值观、规则意识、观察力、记忆力以及解决困难的能力,都是通过语言、游戏、或大或小的动作手势习得的。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
小细节恰恰构成了教育的全部。享受当下对于那些想把人生过得极致完美的人,有一句箴言送给他们—抓紧时间。但对于那些想要帮助孩子发展全部
潜能的人,箴言则是—享受当下。享受应该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原因很简单:成人通过观点、言论和论据来感知世界,但是你有
没有停下来思考过,你的孩子是如何感知世界的呢?并不是所有的生物都以同样的方式感知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例如,狗通过气味来感知世界;蝙
蝠通过声纳来感知;至于蜜蜂,则是通过电磁脉冲来感知。同样地,孩子以一种和你完全不同的方式感知世界,尤其是在生命之初的那几年,孩子主
要通过情绪、游戏和感情来感知这个世界。当我们和孩子一起玩耍时,他就进入了学习模式:孩子所有的感官都集中在游戏上,这时候他能够保持专
注,注意你的手势和话语并且牢牢记住,这比直接指导或者命令他的效果要好多了。当我们和孩子一起玩耍的时候,我们会和他产生情感的连接,游
戏本身唤醒了他的情绪,与此同时,他也会和父母产生身体接触,比如,游戏中父母会托举、拥抱、亲吻孩子等。当孩子玩耍时,他学会了扮演角色
,这时他把自己置于不同的位置并且开始未雨绸缪。当孩子玩耍时,他能够以比自己的年龄更智慧和更成熟的心态来思考和行动,因为游戏拓展了他
的大脑,这是其他任何行为都无法与之媲美的。如果你想进入孩子的世界并且站在他的角度行事,那么我建议你坐下来或者躺在地板上,让自己和孩
子处于同一个水平高度,没有比这更好的吸引孩子注意力的方法了。我可以向你保证,你不用说任何话,房间里的任何一个孩子都会靠近你并且希望
和你一起快乐地玩耍,因为你已经走进了他们的情感和游戏世界。孩子的人生就像一列长长的火车,而我想邀请你坐在火车头的位置。因此,我要建
议你,坐在地板上和孩子一起玩耍,并且把游戏娱乐当成一种教育工具。家里的地板也许位置很低,但你因此拥有的平台将很高,从那儿你可以观察
并且参与孩子大脑的发育。尽情享受吧!我是曼曼细语,更多分享请下载知识星球,搜索曼曼细语读书圈。了解孩子从了解大脑发育开始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来到曼曼细语读书圈,昨天我们分享了和孩子在一起要享受当下时光,这样的时刻一去不复返,家长们要珍惜、珍惜、再珍惜。那么今
天我们来分享的主题是大脑发育的原理。掌握大脑发育和工作的基础知识在引导父母进行子女教育方面非常实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家长必须成为神经
科学家。每位家长都应该掌握这些知识以便帮助孩子的大脑获得完全的发育。下面是3个非常简单的观点,你可以很轻松地理解并且记住它们。神经
元连接一个婴儿在刚出生时就已经拥有了大约1000亿个神经元,这和成人所拥有的神经元数量相差无几。孩子的大脑和成人的大脑之间的主要区
别在于,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神经元之间会产生数万亿次的相互连接。我们把这些连接部位称为“突触”。大脑内神经元相互连接的能力令人难以
置信,这些连接可以在2秒钟内创建,一些神经元甚至可以和50万个相邻的其他神经元产生连接。以下4幅图显示了不同年龄的神经元连接。其实
呢,每一个神经元连接都可以对应一项孩子大脑已经习得的技能。比如,当你的孩子伸出手去拿他最喜欢的恐龙玩具时,他大拇指的动作、力度以及
方向,都体现在神经元之间不同的连接上。当然,当孩子全神贯注于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时所表现出来的专注感也反映了神经元的连接。当你和孩子
交谈时,当你亲吻他时,或者仅仅只是孩子看着你的时候,孩子大脑内部的神经元都会建立连接,这些连接将帮助他像一个成人一样去面对生活。那
么,有价值的脑内神经元连接,能够帮助孩子实现自己的目标并接纳自己、实现自我满足。所以,帮助孩子更有效地创造有价值的脑内神经元连接在
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就显的尤为重要。理性和直觉大脑的最外层,也就是我们称之为“大脑皮质”的地方,被分成了两个半球:左半球和右半球。左半
球控制右手的动作,并且在大多数人中占主导地位。左半球的功能包括说、读、书写、记住人名、自我控制和积极主动地对待生活等。我们可以说,
这个半球所具有的特点是理性、逻辑性、积极性和控制性。右半球控制的是左手,就像这只手一样,它所对应的智力活动通常没那么引人注目,但它
的功能同样重要。这个半球代表和诠释的是非口头语言,它可以使我们对事物快速产生全面的印象,具有整体视野,并且可以发现微小的错误同时加
以改正。右半球的特点是更看重直觉,更具艺术性,更为感性。事实上我们都知道,所有人都需要两个脑半球的相互协作才能让大脑充分发育。一个
画家需要有良好的整体视野—对应的是右半球,同时他也需要对自己画下的每一笔都有精准的把控—对应的则是左半球。同样,一位律师需要记住许
多法律条款—对应左半球,同时他还要捍卫法律的尊严和价值—对应右半球。大脑的三位一体人类的大脑从最原始的生命形态演变成现在复杂的结构
,经历了数百万年。在进化过程中,大脑并没有失去本质从而变得和最初完全不同,而是在已有的结构之上进行更新,并且融入新的技能。这种进化
中的不同阶段反映在大脑的外观上,使我们能够区分原始的结构和新的结构。原始的大脑结构负责处理情绪问题,而新的大脑结构则使我们能够进行
复杂的脑力活动。因此,对孩子进行教育时要考虑到孩子的大脑的不同层次。有一个比喻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脑的不同进化阶段和组成结构,那就是
大脑的三位一体,也就是我们之前在《认知觉醒》这本书中提到的人类的三重脑。爬行动物脑是最原始的,处于最底层。人类的这一部分大脑与爬行
动物的大脑无异,操控着我们生存的本能。在这部分大脑中有一些结构可以使我们的心脏跳动、保持呼吸,其他结构则控制着警戒状态(醒着或睡着
)、检测温度变化并感受饥饿。所以这部分脑也称为本能脑。第二层是我们称之为情感脑的结构。这部分大脑由早期的哺乳动物大脑进化而来,它的
功能在于分辨愉快和不愉快的情绪。因此,情感脑被激活可以避免不愉快的情绪(危险、威胁和让我们感到恐惧的环境),同时寻求和追寻愉快的情
绪(食物、与让我们感到安全快乐的人在一起)。最后一层,也是进化程度最高的一层,是我们的理性脑,也可称之为高级脑。正是这一部分大脑结
构将人与其他动物区分开来,使我们拥有自我意识,能够互相沟通、进行推理、换位思考或基于更合理和直观的考虑做出决定。所以说,人脑不仅是
一个冷静理性的器官,它同时也是感性的。对于孩子来说,幼儿时期起主导作用的大脑结构是爬行动物脑和情感脑,在孩子1岁以前,父母主要是在
与孩子的爬行动物脑进行互动。因此,面对一个不安或饥饿的婴儿,和他讲道理是没有什么用处的,原因就是此时他的理性脑还不能够解决问题。父
母唯一能做的就是在他感到饥饿、寒冷和充满睡意的时候满足他的需求。1岁以后,孩子的情感脑便开始与爬行动物脑协同工作,此时的父母需要掌
握不同的技巧以便和孩子最原始的本能互动,比如,满足他对于爱和安全感的需求。此时,对于任何家长来说,给孩子设限、对孩子表示出同理心以
及表达对孩子的喜爱都显得尤为重要,并且行之有效,在这当中又以情感表达最为重要。等孩子长大一些,大约3岁的时候,理性脑开始在孩子的生
活中扮演重要角色。这一阶段的孩子慢慢能够控制自己的本能,并以理性、直觉和意志为行为指导。尽管如此,孩子仍然需要父母投入大量的情感支
持与理解包容才能控制自己的情感脑,而且当他感到疲惫、困倦和饥饿时(特别是在一天结束的时候),他的爬行动物脑就会重新占据主导地位。在
这种情况下,父母很难像安慰成人那样用言语去抚慰一个正在哭闹的孩子,此时唯一能做的就是把他当成一个婴儿并且满足他最基本的需求,即喂食
或者让他好好睡觉。所以说,爬行脑是最原始的,力量最大的,在孩子困难时要先处理好爬行脑的需求以及情感脑的需求,才可以和孩子讲道理。那
么,有什么策略可以帮助我们与孩子不同层次的大脑结构建立连接呢?我们明天接着分享。我是曼曼细语,更多分享请下载知识星球,搜索曼曼细语
读书圈。养娃的中庸之道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曼曼细语读书圈,昨天我们分享了大脑的基本原理,比如神经元连接、理性和直觉以及大脑的
三位一体,也就是原始脑、情绪脑和理智脑对养育孩子过程中的互动模式的影响。今天我们来分享的主题是平衡作者说,父母和老师在教育孩子时,
都应该考虑一项基本原则—平衡。我们中国儒家把这种平衡叫作“中庸”,并且认为它是实现大智慧的途径之一。那么,今天我们要分享的平衡问题
是什么呢?:首先,我们来看看促进情感脑和理性脑平衡发展的重要性;然后,教育孩子过程中的中庸之道。情感脑和理性脑大多数父母对于孩子的
期望很简单:幸福快乐,自力更生。因此,父母在孩子的学习方面付出极大的努力,因为他们相信,聪明的头脑可以打开通往幸福的大门。在这里,
幸福的定义包括拥有喜爱的工作、甜蜜的爱情、忠诚的友谊、令人欣喜的成功和及时的慰藉。然而,“更高程度的智力发展可以让人更加幸福”这种
假设本来就是错误的,现实情况是,智商与情商之间的相关性为零。翻译成最直白的话语:一个人的智力和他的情感能力之间没有任何联系。这个世
界上有很多智力超群的人,但他们可能缺乏共情能力、承受着长期的压力或拥有一切你能想象到的成功却仍然感到不幸福。相反,你也一定认识一些
文化水平没那么高的人,他们智力平平,但他们热情、受欢迎,并且懂得很多生活的智慧。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呢?情商和智商分属于大脑高
度分化的不同区域,它们是各自独立的。当理性脑试图让孩子通过自己的智力与世界建立联系时,情感脑则受到情感规律的支配。对于理性脑来说,
更多地分析当下的情况可以得到更好的结果;而对于情感脑来说,往往是第一印象和个人经验起决定性作用。然而我们都知道,能够平衡这两者之间
关系的人不仅是最快乐的,而且是最有可能实现目标的人。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育平衡指的是不仅要关注智力发育,同时也应该关注情商的
发展;不仅要让大脑的这两个部分得到充分发展,而且还要让这两部分之间学会对话。如此,孩子才能成长为一个情绪力、感知力和思维力三方面全
面发展的成人。中庸之道【前辈养育法】第一个孩子照书养,第二个孩子照猪养。第一个中庸之道是养育孩子要依靠本能。很多年轻的,受过高等教
育的父母群体初为人母,阅读了很多有关养育的书,并且熟知教育孩子的各种方式方法,但是呢,却陷入了“教条主义家长”的圈圈,比如,每次喂
食的时候婴儿应该摄入多少毫升牛奶,奶瓶应该如何消毒,应该母乳喂养多少个月多少周多少天才能使婴儿获得最好的免疫力,又或者是在开始对孩
子设限制立规矩之前,应该先给予孩子多少个拥抱、亲吻和爱抚。其实,事物的发展本来就是带有随机性的。这些父母他们那些看起来极其刻板的教
条都立足于科学的理论,但其实都走向了极端。作者说他可以向大家保证,当大脑接收过多的信息或者自相矛盾的信息时,它会焦虑地做出反应,导
致人只吸收其中的一部分,而其他同等重要和互补的信息则会被遗忘。如果抚养孩子真的和他们所认为的那样复杂、困难并且容不得丝毫差错和改变
的话,那么我们人类早在数百万年前就已经灭绝了。稍微早几天断奶、奶瓶没有消毒、偶尔一次忘了拥抱,或者某一天晚上忘了给孩子的屁屁抹上润
肤霜,如果这些真的如他们所相信的那样重要,那么可以肯定的是,今天的地球上不会有任何一个人类存在。现实情况是,远在非洲,近在中国的偏
远农村生长的孩子们也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着。因此,不用太在意奶瓶里加入的那勺奶粉是多少克,一晚上不抹润肤霜其实也没太大关系,也不要因
为妈妈应该先给孩子穿衣服再把他抱入怀里还是应该调换顺序而感到纠结。其实,抚养孩子更多的是依靠本能,它真的比我们想象的要容易得多。第
二个中庸之道是养育孩子要依据孩子需求。另一个两极分化的现象出现在是否要对孩子设限的争论上。一部分父母认为最好不要对孩子施加限制,而
另一部分父母认为应该多设限。在第一种情况下成长起来的孩子缺乏规则意识,进而导致缺乏自信,因为他并不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在第二种情况下长大的孩子可能会变得过于强调自我意识,同时也会像第一种情况下成长的孩子一样缺乏自信,因为他感到被过度监视。同样,在
是否应该让孩子单独睡觉的问题上,也存在着极端的观点。有些母亲拼尽全力反对孩子在某个月龄后应该独自睡觉,还有一些母亲坚持认为她们的孩
子完全可以靠自己入睡。后者认为从小就教育孩子独立自主是非常重要的,而前者则不惜一切代价防止任何有可能让孩子遭受痛苦或挫折的事情发生
。那些仅仅因为朋友的一句话、书中的一个观点或者自己坚持的某个想法就在一个问题上坚守极端态度的父母,他们似乎忘了在这两极分化之间还有
一条中庸之道:当孩子准备入睡时,用你的温柔和信心帮助他安静下来,随后进入梦乡。其实有这种情况也很正常,毕竟大家都是初为人父人母,而
且只有一个孩子,难免会非常的紧张。如果没有老人帮忙带孩子,就会更加的相信书上的理论,遇到事情也会手足无措。这所谓第一个孩子照书养,
第二个孩子当猪养。好了,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中庸的养娃之道。我是曼曼细语,更多分享请下载知识星球,搜索曼曼细语读书圈。如何激励孩子
的行为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曼曼细语读书圈,前5节我们分享了大脑发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那从今天开始,我们分享大脑发育的工具。
我们说人类行为皆有动机。你老板的行为有动机,你朋友的行为也有动机,你同样是根据你的动机行事的,孩子也一样。人的动机各种各样,比如,
获取知识、赚钱、吸引他人、感受愉快或避免与某人在一起……所有这些动机都符合3项原则:学习和发展、获得他人的爱和认可以及避免不适。正
如成人寻求成功、满足、金钱、权力或爱情,避免被拒绝和批评一样,孩子的大脑也日复一日地寻求着安全感、发展和爱的满足。当孩子玩耍时,当
他开口说出第一句话或画了一幅画时,他正在被学习和发展的渴望所驱动着。当他向你展示他刚刚完成的一幅画或要求你和他一起玩耍的时候,其实
他正在寻求你的爱和认可。当他因为抢走了别的小朋友的玩具而感到羞愧躲在你的裙子后面,或者他因为得不到想要的东西而生气的时候,他其实正
在避免不适。在教育过程中,父母有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教导孩子如何在他所生活的文化环境中实现自己的目标。虽然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可能
各不相同,但孩子大脑里负责适应这些规则的区域是相同的。他们需要根据所处的社会和家庭的不同规则调整自己的行为,完成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为了让大脑成功习得这些规范,从而让孩子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父母制定的规则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首先,必须确保只有当孩子的行为正确时
他才能得到适当的奖励;其次,规则只有通过设定限制才能凸显价值。那么,今天我们先来讨论如何激励孩子的行为,以便他能够满足自己的需求并
以适当的方式得到他想要的东西。作者通过两点来说明如何激励孩子,一个是好的榜样如何影响孩子,一个是奖励如何影响孩子的行为。好的榜样如
何影响孩子所谓好的行为榜样,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言传不如身教。这个道理各位家长都懂,但是我们也给大家分享一下这其中的大脑原理,让我们
更加清楚的知道其所以然。这里原理就是“镜像神经元”在起作用。每当孩子观察他的父亲如何说出自己的名字时,孩子被称为“镜像神经元”的回
路就开始想象自己的嘴唇和舌头位于相同的位置。当孩子看到自己的母亲沉着冷静地解决问题时或者恰好相反,当孩子看到母亲失去理智、轻视他人
时,他的大脑便想象自己也是这样做的,这就像一面镜子,看到什么就反射什么。镜像神经元默默地排练你的许多行为,并在孩子的大脑里编写程序
,当孩子面对类似的情况时,他就会采取同样的处理方式。因此,如果想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你首先应该给孩子提供可以模仿的好的行为榜
样。奖励如何影响孩子的行为强化积极行为作者说如果他必须选出一个对孩子的教育起决定作用的工具,那么他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强化孩子的积极行
为。他可以向你保证,如果你知道如何奖励孩子,如果你知道什么时候奖励他,那么你将在养育这场战斗中获得90%的胜率,同时你和你的孩子都
会对亲子关系更加满意。那么,奖励什么呢?物质还是精神奖励?当孩子完成一件事之后,我们可以给他一些有价值的东西作为奖励。奖励可以是各
种各样的,从物质奖赏,如玩具,到精神奖励,如一个微笑,但总的来说,人们最看重的奖励其实是来自他人的认可。这里的大脑原理是:每当孩子
感觉到被奖励时,在大脑控制动机的区域,一些特殊的神经元就会分泌一种我们称之为“多巴胺”的物质。多巴胺可以让孩子的大脑将已经完成的行
为动作与满足感联系起来。简单来说,满足感产生多巴胺,而多巴胺可以让两种想法—两种神经元—连接起来。我来举一个非常直观的例子让你更加
充分地理解这个概念。比如说,有一天,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你的孩子打开了一个保存在厨房橱柜里的盒子,盒子里面装着满满的巧克力饼干,孩子
吃了饼干后,大脑会立即感到非常开心。这种愉悦可以让他把从橱柜里拿出饼干盒的行为与满足感联系起来。与饥饿相关的神经元很快就会与那些代
表着饼干盒的神经元相连接。有了奖励强化的原理了,那么如何强化呢?强化的方法有很多,有的有效,有的无效,另外一些甚至适得其反。当你奖
励孩子时,必须以合适的方式来进行。那么,第一,最有效的奖励方法其实是那些与孩子的正面行为一致的奖励。比如:当孩子乖乖地进了浴缸时,
那么最好的奖励方法就是给他的浴缸里放上满满的泡沫让他玩耍或者和他一起洗澡;如果孩子关掉了电视机,那么最好的奖励方法是做一些可以代替
看电视并且让他转移注意力的事情,比如,玩一次枕头大战,等等。第二,对于孩子正向行为的强化作用,物质奖励远远不如情绪上的奖励来的有效
。比如,星球大战玩具比枕头大战的效果要差,尽管看起来好像不是这样。这里的大脑原理是什么呢?第一,同类型的神经元之间比不同类型的神经
元之间更容易产生连接,也就是说一项正确的社会性活动—关电视,和另外一项社会性活动—枕头大战,二者属于同类型;而关电视这种社会性活动
与一个具体实物—星球大战玩具属于不同类型,相比较而言,前二者的结合更加容易。第二,与父母做游戏和奖励一个玩具相比可以引发不同的情绪
反应:和父母一起做游戏时可以更有效地激活那些产生多巴胺的神经元,因此,强化正向行为的效果更加明显。当然,使用物质奖励的风险不仅仅是
效率低下这么简单,每当你激励孩子的时候,你都在向他传递一个信息:一切都是可以用金钱来衡量的。同时呢,作者也建议你以社会报酬的形式来
激励你的孩子,也就是说向他表示感谢、祝贺他、给他一些小小的特权。比如,考虑孩子的兴趣和偏好,让他帮助你倒垃圾,帮助父母做饭,或者抽
出时间陪他坐在地板上玩他最爱的游戏等等。尽管如此,你仍然需要记住,奖励不应该成为孩子的动力,而应该是愉悦的感受让孩子自发地重复那些
积极的行为。所以,我们需要时刻牢记,奖励一定是在孩子做了一些有价值的事情之后(“你把餐盘收拾得这么好,那么我们今天晚上一起读两个故
事吧”),而不是把它当成等价交换的条件(“如果你收拾餐盘,那就给你读故事书来奖励你”)。虽然看起来二者差别不大,对孩子的大脑发育来
说却有着不同的意义,因为孩子正在学习两种不同的东西。在第一种情况下,孩子可以获得信心和满足感;在第二种情况下,孩子可能会觉得父母不
信任他,他更像是一头需要胡萝卜作为奖励才能好好表现的驴子。那么,何时强化呢?我们明天继续分享。我是曼曼细语,更多分享请下载知识星球
,搜索曼曼细语读书圈。何时正向强化才有效?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曼曼细语读书圈,昨天我们分享了如何激励孩子中的强化原则,今天我们
来分享何时强化,强化行为也是需要有节奏的,有时点的。第一点就是有必要时。我们应该知道的第一点就是,强化是生活中自然而然发生的事情。
当孩子探索并发现一些有趣的事情时,他感到满足;当他试图和几个月大的弟弟谈话并且感受到弟弟的目光时,他感到满足;当他的哥哥回应他时,
他也体验到了与另一个人产生联系的快乐。没必要对孩子所做的每一件事都给予奖励,表达认可的话语如果重复太多次就会失去价值。理想的情况是
,当我们看到孩子有进步或者表现出新的、积极的态度时再给予奖励,比如当孩子努力或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情时,比如他改正了自己犯的错误或者
他想分享自己的快乐时。第二点就是立即强化。我们都知道,做出行为与得到奖励的间隔时间越短,奖励就越有效。大脑在一秒之内就能将一种行为
与另一种行为联系起来,比如说孩子自己乖乖地收拾好玩具和获得母亲的感谢与夸赞,这两种行为的发生时间最好不要间隔太久。第三点就是分时段
进行。有时立即给予奖励并不容易,因为有些挑战和目标需要多次的激励作为回报。假设你的目标是让你的大儿子每天都要写一篇日记并且坚持一个
星期,这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可能是一项很难完成的任务。但是如果你在黑板上画一个记有日期的表格,或者每次孩子按要求完成任务之后就在纸上画
一个笑脸,就可以使孩子感受到完成任务的满足感。这样一来,我们不但可以让孩子在每一次正确行为之后感受到被认可,而且还可以帮助他把这种
满足感分解成一个个更小的、更容易实现的小幸福。对于大脑来说,实现长期目标是一项非常困难的技能。大脑是否具备分割目标并在每完成一部分
目标时激励自己再接再厉,最终实现目标的能力,通常会将那些有能力实现目标的人与那些没有能力实现目标的人区分开来。因此,父母帮助孩子将
长期的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并给予奖励是一项能够很好地帮助孩子的大脑学习的策略。第四点就是当孩子做得更好时。作为父母,我们经常会发
现一些我们不喜欢的情况。比如哥哥打弟弟,年幼的孩子咬同班同学,又或者是孩子不按我们的要求穿衣服。在这一点上作者要给你一个非常有价值
的建议:不要指望孩子会自觉按你的要求行事,只要他做得比前一天哪怕好一点,或者没有之前那么差,就应该给他奖励。作者说他可以向你保证,
在任何情况下,让孩子采取良好行为的秘诀都是重视和关注小的进步。这里的大脑原理是这样的:大脑是靠着不断重复以及迭代来学习和逐渐改变行
为的,引发孩子大脑的变化就像是在草地上开辟一条新的道路。为了让孩子习惯走这条新的路,首先必须让他离开老路往新路上迈出第一步,然后要
让他按照我们指示的方向继续前进,之后他还必须沿着这条新路走很多次,一天接一天,一周接一周,周而复始,新路上的草才会被压平并成为一条
道路。最终你会看到,青草将再次覆盖我们不想让孩子再走的那条老路。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要想强化孩子的行为,没有什么比当他从老路往新
路迈出第一步、每取得一些小进步时就给予激励更好的方法了。我们了解了激励的方式以及强化的节点,那么,激励还有哪些陷阱呢?激励陷阱指的
是所有那些背后隐藏陷阱的奖品、奖励或强化行为,它们的结果大多适得其反。1.表示不满的强化行为。当孩子完成了一项正向行为,得到的不
是奖励,而是父母表达的不满或提出更多要求时,孩子的大脑不但无法感到愉悦满足,反而会感到沮丧。举个例子,如果你对孩子说:“你把一切都
收拾得很好,但我都叫了你3次。”孩子会觉得自己的行为受到了责备,因此,她认为花费力气做这一切是不值得的。2.表达责备或提醒过错的
强化行为。如果有一天你的孩子自己乖乖地穿好了衣服,然后你对他说了以下这段话:“很好,宝贝,今天你衣服穿得很好,不像以前那么不听话了
。”这时候孩子的大脑就会立即感受到被责怪,那么这样的激励就失去了效果。3.表达责任义务的强化行为。当我们对孩子说:“很好,宝贝,
我希望从现在开始你一直都这么做。”孩子的大脑会立即探测到这不仅仅是一个奖励,而且还对她提出了要求。这时孩子不仅不会感到开心,反而还
会感到沮丧。正如你所看到的,激励陷阱最直接的影响是让孩子感到伤心或沮丧。短期内的影响是,这样的激励不会有任何效果,因为大脑没有感到
满足,因此,要想让孩子恢复良好的表现可能需要一段时间。长期的影响是,如果这种激励陷阱反复出现,孩子将会在父亲或母亲面前体验到一种疏
离感,听到父母那些责备的话语而产生的不满情绪会使孩子在情感上和父母逐渐远离。那么,帮助大脑发育的第一个工具,激励孩子的行为我们就分
享到这里,明天我们来分享第二个工具:惩罚的替代法。我是曼曼细语,更多分享请下载知识星球,搜索曼曼细语读书圈。惩罚的替代法-只种花,
不拔草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曼曼细语读书圈,昨天我们分享了如何激励孩子,今天我们来分享惩罚的替代法,除了惩罚之外,还有什么更好
的方法纠正孩子的错误呢?想象一下,孩子的大脑就像一列有着两个车头的老式蒸汽火车,一头一尾各有一个锅炉。一个火车头指向那些可以帮助孩
子实现人生目标的积极行为,另一个火车头则指向负面的、会给孩子造成困难和带来痛苦的行为。接下来请想象,你对孩子说的每一句话都是一根用
来生火的木柴,你想把木柴扔进哪一个锅炉呢?是为指向积极行为的火车头添一把柴,还是为指向负面行为的火车头助一把力?失败的父母经常把注
意力集中在孩子的消极行为上,这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学校。有些老师仅仅因为一些孩子缺乏协作精神就对他们感到失望,于是就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
负面行为上。当我们的目光都集中于孩子的负面行为时,就好像我们往指向负面行为那个火车头的锅炉里扔了一把柴。作为家长,你也许认为你的责
任是关注并把精力集中在孩子所做的一切负面行为上,这样他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但事实上,这样做的唯一后果就是助长了这些消极行为。正
如你在前一章所看到的,激发孩子积极行为的最佳策略就是把关注点集中在他们的积极行为上。那么要如何纠正孩子的消极行为,以便我们可以把重
点转移到他的积极行为上呢?答案就是寻找惩罚的替代法。我们先来看为什么惩罚无效呢?如果孩子犯错误,也许我们会罚他不许骑心爱的自行车,
也许我们会指责他是一个胆小或任性的人。那么,这些惩罚可能会带来3种负面结果。第一种负面结果是教会孩子把惩罚他人作为一种有效的关系形
式。比如,对没有享受自行车骑行时间的孩子或对这个世界又有什么好处?完全没有。除了让孩子产生以下想法:当一个人感到沮丧时,他可以去打
击别人,而当被打击者也感觉不好时,打击者自己所受到的部分伤害就会得到修复,除了这一点孩子根本学不到任何东西。施加惩罚的第二种负面结
果是引发了孩子的内疚。一般来说,当孩子开始哭泣或让他感觉不好的时间足够长的时候,父母对孩子的惩罚就结束了。在孩子哭泣、放下尊严或请
求原谅的那个当下,父母往往就会解除惩罚。这样一来,孩子很快就学会了:当他对自己的负面行为感到难过时,父母就会原谅他,并且会像以前那
样爱他。这个机制如此简单可怕,是孩子感到内疚的根源,并且这种内疚会伴随很多人的一生。惩罚的所有负面结果中最为严重的一点是影响孩子的
自我认知。当孩子因不服从而受到惩罚,或者当我们说他不是乖孩子的时候,他的大脑就会利用这些信息形成一种“自我概念”。每当我们对孩子说
出任何以“你是”开头的话语时,孩子的大脑就会把这些数据保存在大脑中一个叫作“海马体”的部位中,这个部位负责储存关于世界和自身的所有
知识,它将影响孩子在生活中做出的每一个决定。如果孩子认识到自己是勇敢的或听话的,他会继续按照这样的认知来行动。但如果他的父母或老师
所传递的信息让他认为,自己是一个不听话的孩子,那么他也会按这样的人物设定继续不听话下去。那些知道自己不听话、任性、自私或懒惰的孩子
,他们别无选择,只能在知道自己这些特征的情况下按照这种人物设定来行事。因此,几乎没有什么惩罚能够像负面批评那样,在孩子的大脑里留下
深深的烙印,并且给孩子的自我认知以及自身潜力造成如此大的伤害。惩罚的第四个负面结果就是惩罚陷阱,也就是这些行为非但没有让孩子变好,
反而助长了坏行为。当一个孩子没有得到父母的足够重视、和父母待在一起的时间少之又少的时候,孩子自己就会领悟到:只要他犯错或者做些坏事
,父母就会注意到他并且给他惩罚。这就是所谓的惩罚陷阱,另外一种说法就是引起注意力的偏差行为。既然惩罚有如此多的负向影响,那么家长在
孩子犯错误的情况下要如何做呢?作者给出了一下四种方式。第一、帮助孩子实现目标所有惩罚的目的通常都是为了让孩子自我学习并且实现他的目
标。举个例子,如果家里小朋友吃饭特别慢,父母可以选择生气,也可以选择帮助她尽快吃完。比如,把她的肉切成小块、给她一个更方便进食的勺
子,如果孩子真的吃不下,那么可以给她安排其他小任务,当她完成之后就可以允许孩子少吃一点或者“赦免”剩下的饭菜。第二、设定后果在现实
生活中,我们的每一个行为都有相应的后果。许多父母一提到后果就会立刻想到惩罚,这其实是没有必要的。因为生活本身已经提供了足够多的机会
和范本,多到可以让孩子明白,哪些行为才能指向最好的结果。因此,父母需要做的工作其实非常简单,只要根据基本原则向孩子展示他们行为的后
果即可作者举了一个自己家孩子的例子:小儿子喜欢花时间享受晚餐并且在吃饭时不停地说话,晚餐吃完几乎到了要睡觉的时间了,作者并没有去惩
罚孩子,而是选择了开饭45分钟之后就开始阅读孩子非常喜欢的睡前故事,如此坚持,孩子便学会了一顿晚餐在45分钟之内搞定。如果你的孩子
也有经常无法完成的任务,你也可以为此设定一个自然的后果,孩子会自然而然地适应,第三、转变视角【不堵只疏】我们还是举例说明,比如,
家里的老二淘气,吃完饭总是打扰姐姐写作业,家长有两种方法,第一种,如果你打扰姐姐做作业,就不可以看你喜欢的动画片了。第二种,如果你
表现良好,就可以看你喜欢的动画片了。这两种方法本质的区别是一切都是从积极的角度来考虑,把孩子的注意力都放在积极的行为上,强化孩子正
向思维。第四、弥补错误当一个孩子打他的弟弟时,纠正孩子的行为就意味着让他向弟弟道歉,并给弟弟一个亲吻。当孩子故意把食物扔在地上时,
弥补自己的错误就意味着他要把食物捡起来丢到垃圾桶里。当孩子在做游戏时或仅仅因为不小心把牛奶洒到地上时,我们可以陪他去找一块抹布,然
后教他把牛奶清理干净,而不是生气地责骂他,让他下次注意一点。当孩子行为不当时,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来弥补错误,这就是大脑学习
的过程,这样不仅不会给孩子带来创伤,孩子反而会感到很有趣。以上就是我们今天分享的内容,总结一句话就是只种花,不拔草;关注孩子的动机
和行为,给予正向引导。如果您觉得分享的内容对您有帮助,可以分享给您的朋友,让更多的人加入到曼曼细语读书圈。设限是限制孩子自由吗?各
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曼曼细语读书圈,昨天我们分享了只种花不拔草的惩罚替代法,今天我们来分享如何设定恰当的限制条件帮助孩子成长。
在教育上是否应该设限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在世界各地,有一些教育学家和父母认为应该把对孩子的限制降到最低限度。最不愿意在教育过程
中设定各种限制的人恐怕就是孩子自己了。许多父母和老师在给孩子设定限制时会感到很困难,并且觉得规矩难以生效。父母害怕孩子生气,或者是
只要看到孩子不适应,自己就会觉得特别难过,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甚至发展出了将对孩子的限制最小化的教育理论。然而,作者认为这是一个非
常严重的错误。他可以向每一位父母和老师保证:限制对于大脑的发育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大脑内部有一块专门的区域,用来设定限制条件、确保规
矩被有效执行,帮助人来适应那些在遵守规矩时所产生的不适感。这块区域被我们称为前额叶皮质,这也是获得幸福感的关键区域。有些父母认为确
实应该给孩子设定限制条件,却没有意识到,当孩子不想在饭桌上吃饭的时候,最终妥协的都是父母,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当孩子不想走路要求父亲
把自己抱在怀里,以及还没到喂奶时间就要求吃奶的时候。父母的思想和行为是前后矛盾的。因此,父母也应该为自己的需求和欲望设限,使孩子在
生活中感受到限制和规则的存在。在教育领域,设限是促使儿童成长的关键。我们都知道,一个人能否为自己设定限制条件以及是否具备自控能力,
决定了他的学业和事业能否获得成功。像注意力不集中这种广泛存在的儿童问题,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缺乏限制造成的。那么,何时开始设定限制许
多父母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那就是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限制就成了他生活中的一部分,孩子需要逐渐习惯限制。当胎儿在母亲的子宫里时,他
是不知道任何限制和规矩的,孩子和母亲作为一个整体,之间没有任何障碍。也许正是由于在母亲肚子里感受到的这种融合与平静让许多人难以忍受
各种限制。然而这就是生活的法则,一旦离开母亲的子宫,一切都变了。如果在分娩中一切顺利,分娩后的第一个小时里母亲和孩子也许还可以幸运
地待在一起,保持肌肤相亲。第一次分离将发生在母亲去上厕所的时候,以及再过一会儿母亲要去洗澡的时候。在那些时刻,母亲不能和孩子待在一
起,也是从那时开始,会有更多的时刻,无论孩子愿意与否,他都无法得到想要的一切。在生命最初的时间里,孩子所感受到的限制总是伴随着孤独
,这种限制是不可避免的。当婴儿逐渐成长并逐渐有了更多的肢体活动时,父母就应该开始对孩子设定限制。当你把孩子抱在怀里的时候,他可能总
想挣脱;当你正在给孩子换尿布时,他可能不停地翻过来又转过去。在这些时刻,如果不限制,就会真的让孩子挣脱摔在地上。但是要注意的是,限
制可以是平静,充满爱意地约束孩子,有必要的时候可以用冷静坚决的态度,用温和的语气对孩子说“现在不可以”或者“稍微等一下”。这样你就
可以使孩子的大脑神经元与规则建立联系,这种联系将使他受用终生。当你说“不”的时候,你越自信、越冷静、说得越清楚、态度越温和,你的孩
子就越容易理解它接下来,作者也给大家分享了设定限制条件的7条黄金法则”:如何在孩子理解和内化的基础上为他们设定限制,并且避免让执行
规则成为孩子或父母的创伤经历。黄金法则一:立即执行如果你第一次看到孩子做出你不喜欢的行为或你认为不合适的行为时就设定限制并加以制止
,那么你就避免了孩子的大脑神经元产生第一次负面连接,将来你需要做的工作量会大大减少,因为你在第一时间就制止了负面行为的发生。黄金法
则二:发生之前当你看到孩子将要做一些你认为危险或者负面的事情时,请尽量在事情发生之前将其阻止。和上一条规则一样,避免负面行为的发生
比纠正20次错误的行为更加有效。一旦孩子养成了好的习惯,你将节省很多时间。黄金法则三:贯彻始终让孩子放弃一次不当行为并不意味着他不
会再犯。孩子们总是充满好奇并且勇于尝试,这是天性使然。限制条件得以执行的关键在于,它们在孩子大脑里的任何时候都是清晰存在的。黄金法
则四:保持一致如果母亲时不时地允许孩子在早上看动画片,那么仅仅孩子的父亲坚持不让他看电视是没用的。你和你的配偶在有关规则的问题上应
该达成一致,这对于孩子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黄金法则五:冷静对待有效地设定限制的秘诀在于父母应尽力保持冷静。当父母对孩子大喊大叫,或
者当父母感到紧张时,孩子大脑内的一部分结构就会被激活,这部分结构会使掌控限制和规则的大脑皮质暂时失去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既听不
进去又无法理解和学习父母正在尝试教给他的知识和道理。黄金法则六:充满信心当我们想要引导一个人时,最重要的就是让那个人相信我们知道应
该把他带去哪里。如果你的孩子看到你很清楚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那么他会感到更加平静,更有动力去遵守你所制定的规则。不要和孩子过多地
争辩,这样他就会明白让你改变主意没那么容易。黄金法则七:充满爱意如果你在设定限制时充满爱意,孩子就能很好地明白,制定条条框框并不是
针对他进行攻击,仅仅只是需要被执行的规定而已。这时孩子的挫败感会少很多,同时你也可以在不影响亲子关系的情况下执行规则。听到这里,大
家会不会觉得很紧张呢,这么多设定限制法则,虽然很黄金,但是会不会很难呢?其实我们家长可以在设限的时候把它变得充满乐趣。比如孩子不愿
意刷牙,妈妈刷完牙后可以吹清新的气给孩子说,如果你也想要口气清新吹妈妈,那就赶紧去刷牙。或者可以和孩子一起边刷牙,边跳一曲扭腰舞。
加入游戏成分来执行规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它可以增近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给亲子关系带来损害。那么,设限也有一些不同的类型,有
的可以打破,有的绝对是不可以打破的。比如那些对于确保孩子安全的重要规则。不要把手指放在插座里,过马路的时候要牵着大人的手,不能独自
爬到很高的地方,不要喝清洁剂,诸如此类就属于坚定不移的限制。还有你会告诉孩子不要打别的小朋友,但如果他受到了攻击,那么可以采取行动
保护自己,这就是属于关系到自身利益的重要限制,这一类限制就可以调整。最后是有关和睦共存的重要限制,这些限制类似于家规,不会影响孩子
自身的利益,如健康、生命安全等,却是保证家庭和睦以及学会和他人相处、处理好社会关系所必不可少的规则。比如周末由于家里来了客人而放弃
出去玩的休闲时光,就属于这一类可以打破的限制。当我们同意孩子打破某些规则和限制时,其实是在教给孩子生活中的灵活性。有些规则会根据具
体情况而变化,这可以使家庭生活更具适应性。以上关于大脑发育第三个工具,如何给孩子设限就分享到这里,我们总结一下,成长的过程需要设限
,设限六大黄金法则,以及有些限制可以打破等原则。明天我们接着分享第四个工具:同理心。如果您觉得分享的内容对您有帮助,可以分享给您的
朋友,让更多的人加入到曼曼细语读书圈。同理心:为什么宝贝会讨厌弟弟呢?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曼曼细语读书圈,昨天我们分享了如何
设定恰当的限制条件帮助孩子成长,今天我们来分享帮助大脑成长的第四个工具,同理心。如果说有一种工具能够适用于一些紧急情况,那一定就是
同理心。每位家长或老师都会在某些时刻需要面对一个情绪崩溃、无法抑制自己的愤怒或悲伤的孩子。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失控的情绪或愤怒的言论
也许会让你们觉得难以接受,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分享同理心,并且使用同理心让您和您的孩子摆脱困境。首先,什么是同理心?同理心是心理学家
用来形容将自己置于他人立场的能力的一个词,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换位思考、换把椅子坐一坐、将心比心等等词语的含义。但是很多人会把同理心
和同情心混淆。同理心是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同情心是满足自己的慈善需求。(同情心爆棚的人,又叫“圣母白莲”)因此,同理心强的人不一定
总是出手相助,但帮忙一定会帮对人、帮到点上;而只是同情心强的人,有时候会帮倒忙引起误解,还可能会引火烧身。https://haok
an.baidu.com/v?pd=wisenatural&vid=4802407473174724274我们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
。如果你和你的孩子都喜欢吃巧克力,当你看到有人给你的孩子一块巧克力之后,孩子高兴得手舞足蹈,这时你也会变得十分开心。但是反过来,如
果你的孩子喜欢吃糖果而你不喜欢,当你看到孩子因为拥有了一袋糖果而眉开眼笑时,你会产生同理心。你并不会也跟着眉开眼笑,但因为你了解你
的孩子,你理解他对于糖果的喜爱,所以你为他感到高兴。父母使用同理心可以使孩子在受到悲伤、沮丧、愤怒、压抑或嫉妒等情绪的困扰时平静下
来,并且帮助孩子提高情商。当孩子被强烈的情绪困扰时,怀着同理心去倾听孩子的心声将有助于孩子理解自己,并将自己的情绪与想法联系起来。
每当孩子被强烈的情绪所压倒时,尝试运用同理心。慢慢地,你会注意到孩子克服了恐惧和焦虑并且平静下来,而你们之间的关系也会变得越来越好
。为什么要使用同理心【从大脑的原理我们来解释一下】你应该还记得,在人类的大脑里有两个不同的部分—情感脑和理性脑。情感脑和理性脑都以
独立的方式工作,因此,当孩子经历一种非常强烈的情绪时,理性脑几乎不可能控制住情感脑。这时,孩子的情绪就像脱缰的野马,老师、父母都没
办法安抚,更不要说孩子自己了。同理心之所以如此强大,是因为当你设身处地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给出意见时,大脑里会产生奇妙的效果。
你富有同理心的话语对孩子的情感脑起到了镇静作用,孩子的理性脑将和情感脑逐渐协调一致。这种神奇的变化要归功于你的换位思考的回应,它能
够激活大脑内部的特定区域,搭起理性脑和情感脑之间沟通的桥梁。这个特定的区域位于情感脑和理性脑之间,这块独立的区域称为“脑岛”。当情
感脑的部分区域由于沮丧、悲伤或任何其他强烈的情绪而变得过度兴奋时,孩子将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会变得脾气暴躁、歇斯
底里或说出一些让父母觉得难以承受的、过激的话。也就是说,这时孩子已经失去了理智。为了帮助孩子冷静下来,最好的策略有:给孩子一个拥抱
,让他感受到你的同理心,慢慢平息他激动的情绪;说一些话,帮他搭建好理性脑和情感脑之间的桥梁,以便孩子的理性脑能够平复情绪,至少能够
听得进父母的意见。如何了解孩子的情绪并且与孩子同频呢?运用同理心有助于促进孩子大脑的发育,但现实生活中,绝大部分父母都不了解自己的
情绪,更别提管理情绪了。多数成人常常会情绪失控,或被自己的情绪所左右。人们会毫无缘由地感到愤怒、悲伤或沮丧,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产
生这样的情绪。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够真正正确地理解自己的感受、情绪和需求,从而明智行事,这些人通常都接受过自我认识和个人成长的相关培训
。很多成人最常见的感觉是“好”和“坏”,这甚至都不算是一种情绪。有一部分人还可以辨认出了另外4种感受—快乐、悲伤、愤怒、烦恼。但现
实情况是,大概存在100个表达情感和感受的词汇,但是人们并没有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它们。幸运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我们已经知道,与
自己的情绪保持密切联系对我们大有裨益,其中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提高我们的情商。因此,如果你想对你的孩子使用同理心,那么你应该知道如何
跟他的情绪产生共鸣。当你想要给出能够和孩子产生联结的、富有同理心的回答时,让你的语言与孩子的情绪频率以及强度保持一致很重要。比如说
,你的孩子因为刚刚弄丢了游戏卡片而不停哭泣,这时候如果你因为他丢东西而责骂他,这并不会让他产生共鸣,这不是同理心;如果你告诉孩子他
之所以哭泣是因为生气了,这也好不到哪儿去,因为孩子此时的情绪更趋向于悲伤。此时让孩子开始冷静下来并敞开心扉的最好办法就是承认他应该
感到“非常难过”或者“极其伤心”,并且给他一个可以抚心灵的大大的拥抱。人类所有的情绪本身都是积极的,所以,重要的是接纳这些情绪,在
孩子的世界里给这些情绪一个容身之所。我们不应该贬低任何感受,因为它们都很重要。愤怒可以帮助我们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为生活而奋斗,受挫让
我们下次做得更好,悲伤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事物的美好、了解自己的需求、理解他人的感受。同理心不仅仅体现在语言上,一个理解的眼神、一次爱
抚、一个吻或一个拥抱,都比一句话更容易使孩子理解。不要害怕用肢体语言去抚慰孩子。把孩子抱在怀里,给他一个亲吻或一个拥抱会让他感到被
理解并且冷静下来。最后一个建议:怀着同理心倾听孩子心声的关键是,从我们所在的成人世界中抽身出来,摆脱所有的教条和偏见,把自己放在孩
子的位置,进入孩子的大脑,尝试用孩子的思维来思考。如果身处孩子的角度,你会有什么感觉?我们来举个例子。试着想象一下,如果你在这个世
界上最爱的人(你的丈夫或你的妻子),他每天晚上都和长得像你但比你更年轻、更温柔的人共度良宵,你的心里是什么滋味?我敢保证,当孩子发
现他的妈妈—这个世界上他最爱的人—花更多的时间和他刚出生的小弟弟在一起的时候,孩子一定也是同样的感受。换位思考的情况下,你不觉得你
也会讨厌自己的弟弟吗?好了,以上就是我们关于同理心的分享。如果您觉得分享的内容对您有帮助,可以分享给您的朋友,让更多的人加入到曼曼
细语读书圈。对孩子的教育影响最大的是家里的谈话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曼曼细语读书圈,昨天我们分享了如何利于同理心抚慰孩子受伤的小
心灵,今天我们来分享的主题是如何沟通建立亲子之间的关系。良好的沟通可以让两个人产生联结。父母和孩子之间良好的沟通可以帮助孩子将思想
、情感和思维方式联系起来。那么,进入孩子的思维世界是不是很难呢?其实每一天,在家庭的厨房、卧室或浴室里,父母都在采取行动,帮助孩子
建立有利于智商和情商发育的神经元连接。科学研究让我们知道,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是促进婴幼儿智力发育的主要方式。孩子的记忆力、专注力
、抽象思维能力、对周围环境的认识能力、自我控制力和语言能力都需要通过沟通才能蓬勃发展。孩子的大脑中预设了用于学习和获取人类所有智慧
的能力,但如果缺乏父母的鼓励、缺乏沟通,这些能力就永远无法得到充分的发展。虽然说话的能力和理解语言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但孩子并不能
独立发展这些能力,他们需要成人的帮助。智力是主要通过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交谈而发展的另一种技能。那么,接下来我们会分享非常具体的沟通技
巧,它可以让你以更有效的方式与孩子的大脑进行联结。如果你使用了这个简单至极的方法,那么引导孩子就会变得更加容易,因为它的主要优点就
是促进孩子与成人的合作。这个技巧就是合作式交流接下来我想让你想象一下,你和你的配偶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个场景。厨房里凌乱不堪,又恰
好轮到你清理厨房,不巧的是你“懒癌”犯了,说实话,你一点都不想去打扫卫生。我希望你看看下面两个例子,并指出这两个例子中哪一个最有可
能符合你的伴侣对你的要求。例子A“厨房里脏得跟猪圈一样。我已经等你打扫卫生等了半小时,你却什么都不做,只是坐在那里看电视。现在你马
上去把整个厨房打扫干净。”例子B“亲爱的,你注意到厨房很脏了吗?我有点忙到喘不过气,已经没有干净盘子用来吃晚餐了。我们把电视关掉,
然后来收拾厨房好吗?你能帮我吗?”例子A反映的是询问式的沟通风格,例子B则是我所说的“合作式交流”。这种交流方式增加了让孩子与父母
合作完成任务的可能性。当我们想让孩子在餐桌上坐下、收拾房间里的玩具,或仅仅是希望孩子可以仔细聆听我们说话的时候,我们就可以使用它。
合作式交流并不是绝对可靠的,因为偶尔会出现孩子无论如何都不愿意合作的情况。但总体来说,合作式交流使得孩子更容易与成人进行合作。因此
,其主要优点并不在于让孩子更好地合作,而是在于促使孩子的思维与成人的思维产生联结。那么,合作式的沟通方式有什么特点呢?第一、把个人
任务变成团队合作要确保合作式交流的有效性,关键在于要让孩子提供协作,并使个人任务变成团队合作。有人相伴完成任务对孩子来说,比他一个
人完成任务更为简单、更令人愉快。女孩们喜欢一起去洗手间,男孩们更愿意和一群女孩子一起聊天,家长们也以学校为纽带聚在一起,目的是让孩
子们的教育得到改善。如果有人做伴,我们都愿意承担更加困难的任务。第二、请求帮助合作式交流的第二个好处是,当孩子明白成人是在向他请求
帮助时,他做出积极回应的可能性就会增加。解释这种现象非常简单。人类是一种社会性的生物,我们喜欢陪伴,并且喜欢提供帮助和接受帮助,这
是我们基因里的一部分。有研究表明,幼儿从1岁半开始就会产生想要帮助他人的冲动。这个年龄的孩子非常乐意帮助别人,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他
还会向别人提供情绪上的帮助,比如安慰那些看起来不开心的人。孩子们总是尽可能地帮助对方,只要他有能力做到或者对方向他提出了请求。在家
庭中,家庭成员之间这种协助意愿也更强烈。你的孩子想要帮助你并且希望和你一起完成任务,如果你向他请求合作或者请求孩子向你提供帮助,这
会更加有利。比如,你想让孩子收拾好他的玩具,不要命令他“收好你的玩具”,你可以试着问他:“你能帮我把它们收好吗?”帮助孩子转换角度
思考有时候孩子不愿意合作,仅仅可能是因为他没有站在父母的角度思考问题。比如,很晚了,孩子还在玩,没有想要睡觉的感觉,一种情况是你要
求孩子赶紧入睡,一种情况是让孩子看到自己的需求或者告诉孩子你是怎么想的。你可以这样说:“你看,现在已经有点晚了,如果我们还不着急的
话,明天又要晚起了,上学可能会迟到。”你也可以问孩子一些问题,让他站在你的角度思考,比如:“你觉得我们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比较好?”“
你觉得应该怎样做?”如果你设法让孩子参与到你的思考过程中,他就会更好地理解你的感受和你需要他做到的事情,他就更有可能与你合作。给孩
子自由我知道对于很多父母来说,这个观点看起来可能非常疯狂,但现实情况是:如果你给孩子一定程度的自由,而不是命令他做事,那么孩子更有
可能会按你的要求去做。每个人都喜欢拥有选择权的感觉,当你感到被他人逼迫时,你会很生气,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样。当你给孩子自由时,他合
作得更好的原因在于:一旦孩子自己决定了想要做什么,那么他就没有理由和你生气或者吵架,他会更好地合作。给孩子自由会让他感到自己被尊重
和被重视。不要说“你必须把脏衣服放在篮子里,然后穿上你的睡衣”,试着问:“你喜欢先做什么,穿上你的睡衣还是把脏衣服扔进篮子里?”这
样一来,对于孩子来说,麻烦的事情就会变成积极的任务。诸如此类的选择可以让你的孩子自己做出决定,并且更好地合作与学习。关于大脑发育的
五个工具:激励孩子的行为、惩罚的替代品、设定恰当的限制条件、同理心、沟通我们就分享完毕了。明天我们接着分享如何提高情商。如果您觉得
分享的内容对您有帮助,可以分享给您的朋友,让更多的人加入到曼曼细语读书圈。父母是孩子与世界建立联结的第一人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
曼曼细语读书圈,从今天开始我们分享如何提高孩子的情商。丹尼尔·戈尔曼说:“一个人如果不具备情感能力,没有自我意识,不能处理悲伤情绪
,没有同理心,不知道怎样跟人很好地相处,即使再聪明,这个人也不会有大的发展。”你从孩子的眼神、笑容、哭泣和恼怒中已经得知,孩子的大
脑比电脑更加感性和容易激动。事实上,情感脑在孩子身上有着无可辩驳的支配性地位,它是通过幻想、愤怒、欲望、恐惧来驱动的。因此,理解孩
子的情绪、学会与情绪对话并知道该如何培养孩子的情商,不管对孩子还是对父母都是非常有益的。成熟的情感脑让你在做出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时
不会感到恐慌,比如选择与什么样的人共度余生,是否接手公司的一个项目或者是否买房子。随着情感脑的发育,它会对理性脑产生强大的影响,有
时候这种影响甚至是不可抑制的。我们都知道,一个人在生活中做出的重大决定往往是基于个人情绪,只有一小部分是基于理性考虑。从这个意义上
讲,情绪就像是宇宙中的暗物质:它们往往不能被看到,却几乎占据了宇宙质量的70%。多年的研究使我们知道:情商较高的人不仅更快乐,而且
能做出更好的决策,在商业上获得更多成功,能成为更好的领导者。在任何需要与人交往的领域里,情商更高的人都能获得更多优势。不论是在孩子
自身获得幸福感的能力中,还是在孩子与别人交往和实现目标的能力中,情商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分享如何培养孩
子的情商。第一种方式就是“联结”当心理学家谈到“联结”时,通常指的是孩子与父母以及周围世界建立的联结。孩子的世界很小,每个小朋友都
认为,他的妈妈是全世界最漂亮、最好、最聪明的,他的爸爸是世界上最强壮、最勇敢的。对于孩子来说,他的父母就是天空、是大地,是他在这个
宇宙中的参照点。以此为基础,孩子逐渐形成了对周围世界的看法。如果你在童年时期充分享受过来自父母的关爱,那么你眼中的世界就是安全且充
满善意的。但是如果父母中的任何一方过于专制、冷漠或者苛刻,那么你可能会觉得自己没有什么价值,认为自己的问题不重要,或者很难对自己和
他人感到满意。对于许多心理学家来说,父母与子女之间建立联结是自尊的关键。当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感到安全和无条件的爱时,那么他会觉得
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他值得拥有幸福。帮助你的孩子建立良好的自尊实际上是给了孩子拥有幸福生活的可能性。想想看,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拥
有了一切让人欣羡的东西,却仍然感到痛苦。也许你有好工作、好朋友、完美的伴侣、许多的金钱和一个美好的家庭,但是如果你不重视自己、不爱
自己,那么你所取得的成就也会变得一文不值,因为它们并不会让你真正感到幸福。没有什么比帮助孩子实现自我认可和自我满足更重要的了。因此
,接下来,我们将探索建立联结的关键,让你能够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自尊。第一个关键点是依恋激素一个家庭的真正结合不是依靠血脉相连,而要
依靠亲情和相互尊重。对于孩子来说,依恋始于母亲的子宫。我们都知道,从怀孕6个月开始胎儿就能够识别母亲的声音,直到分娩的那一刻,孩子
才和母亲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分离。婴儿和母亲之间的联结是无与伦比的,而在分娩时,这种联结的一部分魔力会体现在一种分娩过程中出现的激素—
后叶催产素上,这种激素具有止痛和镇定的作用,让产妇能够忍受分娩的痛苦。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它同时也是爱情激素,在分娩过程中和分娩后的
几小时里,产妇和孩子的大脑里催产素的水平都会达到顶峰,这使得孩子和母亲之间产生了一种独特的结合感。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妈妈和孩子将一
起分享许多亲密的时刻和进行肢体上的接触,特别是当母亲喂奶、把孩子抱在怀里、目光对视或当母亲对着孩子说出那些甜言蜜语时。当然,父亲也
可以通过换尿布、给孩子穿衣服或者每天给孩子洗澡等行为与孩子建立联系。肢体和目光的接触将加强这种联结,如果好好维系,这种联结可以持续
一生。第二个关键点是:创造有规律的环境当孩子的大脑知道将会发生什么时,他就会感到安全。规律的环境可以有效地帮助孩子减少焦虑。试着按
照一个固定的时间表来给孩子穿衣、喂食、洗澡和哄他睡觉,这会让孩子更加平静、吃得更好和养成更快入睡的好习惯。但这并不意味着刻板地遵守
时间表和惯例。对于孩子来说,知道他们的环境是安全的和学会灵活适应变化是同等重要的。温和灵活的规律行为可以帮助孩子在不同情况下保持冷
静并充满安全感,而严格刻板的规律行为可能会让孩子在任何细微的变化面前都感到焦虑不安。第三个关键点是:关心孩子的需求关心照顾孩子的需
求对于提供安全感和依恋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尽管有些需求需要金钱上的投入,但这都是孩子生存的基础,孩子不能自己独立完成并得到满足,因
此,他的大脑会识别出他人向他提供的照顾并对照顾他的人产生依恋。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是父亲还是母亲,亲自照顾孩子都是很重要的。通过这
些最简单的举动,孩子就可以和父母以及世界建立一种充满爱与安全感的关系。第四个关键点是:维系亲子联结每一位父亲和每一位母亲都希望与孩
子在悠长的人生中维系一种特殊的关系,而要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难,我们一生都在下意识地建立这种亲子联结,简单到近乎本能。孩子虽然一天天
长大了,但他仍然需要感受到父亲或母亲的存在,这种需求来自大脑,因为孩子的大脑仍然需要后叶催产素。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要彼此靠近才能
感到安全。有谁会不喜欢拥抱呢?你可以做很多事情来保持和孩子的肢体接触,并且持续维系你梦寐以求的良好亲子联结。请记住,你的每一个小小
的举动都是一块砖,日积月累,建起来的就是你和孩子未来良好关系的美丽皇宫。第五个关键点是:创造双向交流所有的父母都希望孩子和自己分享
他的经历、不安与憧憬。当孩子放学,从学校走出来时,父母就会迫不及待地向他询问今天在学校里发生的一切。可是当孩子到了6岁的时候,他会
开始厌倦把他一天中所做的或所经历的一切“告知”父母。没有人喜欢被“审讯”,也没有人觉得父母是唯一可以分享自己的亲密关系的人。比“审
讯”你的孩子更有效的方法是寻求双向交流,做法非常简单,你只需要跟孩子分享你的经历、不安与憧憬,仅此而已。除了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以外
,你还可以进入孩子的世界,花时间谈论孩子真正感兴趣的事情,比如他最喜欢的动画片人物,或者听他介绍心爱的玩具的名字。如果你可以做到这
些,那么你的孩子将会非常喜欢和你谈话,因为他知道这是一段真正公平的充满互动的关系。第六个关键点是:信任任何人都知道撒谎不是解决问题
的好方法,然而总有一些父母使用谎言来达到目的,比如哄孩子睡觉、吃饭或让他们听话、守规矩,等等。如果你想跟孩子维系亲密的感情,并且帮
助他们相信自己、相信这个世界,那么请记住,不要违背你的诺言,也不要试图用谎言来得到你想要的东西。大脑不允许我们靠近食言或说谎的人,
一旦受骗,大脑就会产生厌恶、排斥和不信任感。在亲子关系中,食言或说谎最终会导致孩子从心理上疏远父母。要做到这些,你只需要遵循一个简
单的原则:不要答应任何你无法完成的事情,而对于那些已经答应要做的事也不要失信于人。第七个关键点: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作为父母,有
时候我们真觉得自己像个无赖:“把牛奶喝完”“穿上你的鞋子”“不要打你的弟弟”“不要脱鞋”“关掉电视机”……每天我们都在重复着这样的
话语。在一段关系里,如果一方总是在向另一方发号施令或发布指示,那么毫无疑问,这段关系是没有什么前途可言的。我相信,你一定也认为你的
孩子是一个很棒的人,但这个信息需要被表达出来,在你和孩子的对话中,它应该比穿不穿鞋这样的问题更加重要。这就是作者要把下面这句格言送
给每一位家长的原因。在一天结束的时候,你给孩子的正面评论数量应该远远超过你向孩子发布命令、指示或给出负面评论的数量。作者分享了自己
面对孩子的做法:我遵循了一个非常简单的原则—把孩子们看作真正的宝藏。我对孩子们微笑,尽可能多花时间和他们在一起,我把陪伴他们列入我
的日程计划之内,让他们知道,对于我来说,和他们在一起是一种荣幸。我让他们看见并且亲口告诉他们我对他们的喜爱。我还有一个秘密武器:每
当我回到家时,我会把我的外套扔在地上,蹲下来热情洋溢地呼喊他们的名字。这时候,孩子们会跑过来迎接我,他们会以同样的热情回应我。如果
你不能让孩子在生命中的每一天都感到自己很特别,那么别指望孩子会来崇拜你。和孩子建立你梦想中的亲密关系的秘诀就是,和孩子一起努力,一
天一天地让这个梦想实现。以上就是关于培养孩子情商的第一个方法:联结。如果您觉得内容对您有帮助,可以分享给您的朋友,让更多的人加入到
曼曼细语读书圈。相信自己能做到,你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曼曼细语读书圈,昨天我们介绍了培养情商的第一个方法:联结
。今天我们来分享的主题是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也许,你可以送给孩子的最好礼物之一,就是自信。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像自信一样,拥有如此强大
的驱动力。正如罗斯福所说:“相信自己能做到,你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在前一章中,我们谈到了良好的亲子联结如何帮助孩子的大脑发育并让孩
子学会爱自己。自尊的另一面是自信。如果没有充分的自信,那么一个人将很难建立良好的自尊。一个自信的孩子可以成长为一个对自己和他人感到
满意的成人,他确信自己做出的每一个决定,他敢在众人面前大声地笑出来。他的内心深处有一种力量,支撑着他去实现自己定下的所有目标。我相
信,没有哪位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充满自信并且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梦想的人。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讨论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我们知
道,自信是受遗传因素影响的。人体的17号染色体上有一种基因,它决定了我们每个人的自信程度。有的孩子很强势,有的孩子则很胆小。有的孩
子能够勇敢地说“不”,有的孩子则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但是有一个令人惊讶的事实是,无论先天因素如何,所有孩子在条件成熟时都会变得自信
起来。比如:当哥哥不在身边的时候,弟弟会变得更加坚定、勇敢并能担负起责任。同样,当母亲缺席或者同龄的小伙伴不在身边、同时有年纪更小
的孩子出现时,曾经胆小害怕的孩子反而会得到安全感。这告诉我们,所有的孩子都有能力拥有更多自信,他们只是需要合适的条件去感受责任和自
信。不要剥夺孩子的自信通常,孩子缺乏自信是父母的不信任造成的。很多妈妈第一次送孩子去幼儿园的时候都有一种焦躁不安的情绪,认为孩子离
开了妈妈会没办法自己在幼儿园度过第一天。这种保护孩子的本能让母亲对孩子的安全问题无比忧心,并且表露出对于孩子离开父母独自生活的能力
的怀疑。玛丽亚·蒙台梭利曾经说过:“如果孩子觉得这是他自己能完成的事情,就千万不要帮他做。”毫无疑问,最容易损害孩子自信心的事情就
是过度的热情和保护。我知道,当我们看到孩子即将犯错或当我们觉得孩子在父母的帮助下可以做得更好时,作为父母的我们很难继续保持冷静、袖
手旁观。然而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的大脑需要更多来自父母的信任。不论每个孩子的天性如何,孩子的自信心都直接取决于父母对他的信任。如
果孩子的父母整天都在为孩子的健康、安全或幸福而担心,那么孩子的大脑只会理解两件事情:第一,世界是危险的;第二,孩子根本没办法独自面
对生活。每当面对挑战或新奇事件时,孩子会在他的杏仁核中接收到一个警告信号,这会让他产生恐惧,使他试图摆脱挑战并且躲在妈妈的裙子后面
。反观那些父母给予了更多信任的孩子,即使面对不确定的情况,他们也可以灵活应对并且保持镇定。那么,在生活中我们要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呢?第一:肯定孩子的努力向孩子提供积极的信息也是帮助孩子建立自信的好方法。比如说,当孩子进行某项很艰难的任务时,他非常努力和专注,
表现得很勇敢,或者当孩子成功地做到了他在去年夏天做不到的事情时,你的一句称赞(“你非常勇敢”“你非常专注”)将有助于孩子建立自信。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比奖励结果更重要的是认可孩子的态度,这才是第一位的。我们知道,当一个孩子的行为结果被认可时(例如“这个拼图完成得
真好”),获得奖励信号的神经元将会寻找其他可以得到良好结果的任务,因为大脑通过实践已经学习到,只要任务完成得好就会出现奖励。当孩子
证明自己可以做到这一切时,你其实不用奖励结果,肯定他的努力、专注或毅力就已经足够了。第二:让孩子承担责任责任是生存不可避免的一个部
分。在我们看来,生命是美好而珍贵的,而大自然也告诉我们,生命还有冷酷和残忍的一面,那就是必须承担起生命的责任。没有哪一种生物不需要
寻找食物和地盘,不需要为了生存而奋斗。对于很多人来说,“责任”这个词意味着残忍。事实并非如此。从我们成人的角度来说,责任就是照顾好
自己,就是教育孩子照顾自己并且懂得自立。让孩子承担责任是培养孩子自信的好方法。每个孩子都可以承担与他的日常生活相关的许多任务。开始
得越早,孩子承担责任时的不适感就会越少,通过自身努力获得的自信也会越强。最有意思的是,孩子本身是喜欢承担责任的。对于孩子来说,这是
一个发现新事物和学习掌控周边环境的机会。第三:让孩子的感受和决定生效许多人在做决定时感到不安全。他们不知道应该穿什么衣服,在餐厅里
点菜时犹豫不决,他们不知道应该这么说还是那么说,最终他们被困在了自己一手建造起来的充满疑虑、困惑和进退两难的尴尬局面中。你的大脑的
一部分总是很清楚你想要什么,还有另一部分总是让你产生怀疑。从这个意义上讲,做决策就像是一场理性脑和情感脑之间的争论。怀疑几乎从来都
不是从情感脑产生的,而通常来自理性脑。事实上,我们知道绝大多数的决策—无论是在餐厅点菜、选择终身伴侣还是购买房产—都是由情感脑做出
的。在大多数情况下,理性脑只负责为这些决策辩护,或者给出合乎逻辑的理由来解释那些我们听从内心做出的决定。事实证明,最准确的决策往往
来自情感脑,而不是理性脑。那些从更理性的角度思考替代方案的人往往感到更加不安,从而做出更糟糕的决定。尽管看起来有些离谱,但帮助孩子
做出更好决策的一个好方法就是让他自己做出决定,允许他用自己的直觉来选择,并相信他可以从错误中学习。毫无疑问,孩子会犯错,可谁不会呢
?最好的方法不是防止孩子犯错,而是教会他相信自己,并且帮助孩子从所有成功和失败的经历中吸取经验教训。以上就是所有内容就是关于自信心
的培养分享,明天我们继续分享如何培养孩子的无畏。如果您觉得分享的内容对您有帮助,可以分享给您的朋友,让更多的人加入到曼曼细语读书圈
。如何克服孩子的恐惧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曼曼细语读书圈,昨天我们介绍了培养情商的第二个方法:自信。今天我们来分享的主题是如何培
养孩子的无畏。弗洛伊德说:“哪怕科学发展得如此迅速,至今也没有发明出镇静药物可以快速抚慰心灵,但是简单几句充满善意的话却可以做到”
情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克服恐惧的能力。和所有人一样,你的孩子在他的童年时期可能会有一些让他感到害怕的经历。比如说被狗咬,和小伙伴
之间的推搡,甚至是从较高的地方摔下来,这些经历都有可能深深地影响大脑,当孩子再次遇到类似的情境时,便会产生更深的恐惧。知道如何应对
这些情况可以帮助你的孩子在童年时期战胜胆怯,而最重要的是它可以帮助孩子远离恐惧,因为孩子从小学会的面对恐惧的方式会在长大成人后成为
他固定的应对模式。许多父母在孩子经历创伤之后不知道该怎么办。有的父母很紧张并且对孩子大喊大叫,这会使孩子的大脑处于更高水平的警戒状
态,只会让伤害更大。而有的父母会很自然地要求孩子冷静下来并且刻意弱化创伤的重要性。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种处理方式和过度紧张的态度一
样有害。虽然当孩子被绊倒或受到轻微惊吓时,适当忽视和弱化已经发生的事情的确可以减轻孩子的情绪负担,帮助他冷静下来,但是当受到的惊吓
过于强大,以至于孩子的大脑已经无法自己处理的时候,恐惧就会在脑内生根。今天呢,咱们将分享两种非常简单的方法来帮助你处理孩子的这些创
伤,并且教会他如何面对和战胜生命中遇到的一切恐惧。第一:帮助孩子整合创伤经历想一想你曾经有过的一些创伤经历,你会发现许多经历都是以
画面的形式储存在你的脑海里。比如:经历过战争的军人常常会在脑海中反复重现曾经作战的画面,这些画面其实都是大脑无法自行处理的图像片段
。在这种情况下,恐惧会在大脑右半球滋生,以图像和感觉的形式存在于这个更加感性和更侧重视觉的大脑半球。当创伤经历很微小的时候,孩子能
够自己理解。但是如果受惊吓的程度更强,孩子可能无法处理这种经历,那么就会出现我们所知的“非理性恐惧”。举一个例子,假设一条狗狂吠着
冲向你的儿子,即使狗的主人能够及时阻止它,孩子的大脑里仍然会留下两个非常清晰的印象:首先是那条攻击他的狗的形象,其次是恐慌的感觉。
这些印象非常强烈,如果我们什么也不做,那么它们就会永远铭刻在孩子的脑海里,孩子会对狗产生非理性的恐惧。那么,要怎么办呢?你可以想办
法稀释这些印象,让孩子大脑里的创伤画面逐渐淡化。你真正需要做的,就是帮助你的孩子开口谈论他所看到的和他所感受到的事情。当一个受到惊
吓的人谈论并描述发生的一切时,他的大脑左半球(负责语言交流的一侧)就会开始与大脑右半球沟通。用这种简单的方法,你就可以促使孩子大脑
内负责语言和逻辑的一侧帮助负责图像和情感的另一侧处理他所遭受的创伤经历。我们把这个过程称为“整合创伤经历”。孩子会记住所发生的事情
,但他不会再感受到同样的痛苦。他已经把这次经历平常化,就像过去的任何一次不愉快的经历那样。那么,在这个过程中,父母要注意的是冷静的
态度,耐心,信心,以及同理心。第二:帮助孩子直面恐惧有两种情绪只有勇敢去面对才能克服,那就是恐惧和羞耻。这两种情况的解决途径几乎是
一样的。如果你曾经从自行车、马背或摩托车上摔下来过,那么你一定知道,战胜恐惧的唯一办法就是再次骑上去。恐惧有两种类型:本能的和后天
形成的。本能的恐惧指的是以自然的方式出现在孩子身上的恐惧感,没有以前的经历作为诱因。大多数人对蛇有自然的恐惧。而后天形成的恐惧指的
是,之前的经历造成了恐惧,当再次处于类似的场景时便会感到害怕。如果孩子曾经爬到树上并且摔下来过,那么孩子可能会怕高。面对孩子的恐惧
,许多母亲倾向于通过拥抱来抚慰自己的孩子,同时表现出同理心,让孩子觉得母亲会保护他免受所有不好的事物的侵害。这种情况下,孩子可能会
缺乏自信,缺乏勇气,倾向于回避困难。父亲通常会采取更加直接的方法,鼓励孩子在那个当下面对恐惧,却没有意识到这就像把一只小羊羔扔进了
狼群。事情也许可以顺利进行下去,但是孩子的恐惧通常也会变得更加严重,这也是为什么不推荐这种大男子主义的应对策略的原因。实际上,正如
生活中的许多其他事情一样,平衡缓和的中庸之道似乎提供了一个更为有效的解决办法。这个方法我们成为七步法。请记住,完成这7个步骤是需
要一些时间的。但是如果因此可以换来孩子无所畏惧的人生,这几分钟的时间又算得了什么呢?帮助孩子冷静下来是需要花最多时间的一步,然而这
三四分钟的时间就可以让孩子的理性脑和情感脑联系起来,这正是打开勇气之门的关键。另外,你必须记住,正如第5步所说,最重要的是在任何时
候都不要强迫孩子。我们不应该推他或者拽他的手,我们可以牵着他的手陪伴他,让孩子自己走出第一步,或者至少是在孩子的要求下,我们才能稍
微给出指引。不然孩子会被刺激,并且再一次想逃跑,而我们真正想要做到的是帮孩子学会战胜恐惧。以上所有内容就是关于无畏的培养分享,明天
我们继续分享如何培养孩子的笃定。如果您觉得分享的内容对您有帮助,可以分享给您的朋友,让更多的人加入到曼曼细语读书圈。笃定的人通常是
天生的领袖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曼曼细语读书圈,昨天我们分享了提高情商的方法之培养无畏,今天我们来分享提高情商的方法之笃定。高情
商者的共同特点是他们非常笃定。“笃定”指的是个人以值得尊敬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的能力。笃定的人可以表达他们不想要或不喜欢的东西,也
能够表达他们想要的或者喜欢的东西,并且表达得清晰和值得尊重。笃定这一特质在自信的人身上更为明显。同样,所有通过后天训练变得能够笃定
地与他人沟通的人,都会对自己和与他人的关系感到自信。这是因为笃定的人焦虑水平更低,他们的大脑分泌较少的皮质醇—应激激素。有趣的是,
当一个焦虑的人与一个笃定的人交谈时,焦虑的人会感到放松,皮质醇的分泌也减少了。正因为如此,笃定的人通常是天生的领袖。所有的专家都认
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越早具备笃定的特质与性格,他就对自己越有自信。所以今天我们将分享3把钥匙,它们可以让你帮助孩子形成笃定的沟
通风格。父母的榜样效应镜像神经元使得孩子的大脑排练并且学习他们观察到的父母的行为,父母的行为会在各个方面对孩子产生重要且深远的影响
。因此,如果孩子观察到他的父亲或母亲以权责清晰和尊重他人的方式处理小小的人际冲突,那么孩子就会模仿父母的行为方式,学习这种笃定的沟
通风格。其实让孩子不笃定的最大障碍,是很多父母对待自己孩子的态度都不完全坚定和坚决。比如说,“亲爱的,店里没有棒棒糖了”或者“我们
去另一个公园玩,你想去的那个已经关门了”。然而这并不是一个教会孩子笃定的好方法,真正的笃定需要更多的诚实和勇气。刚开始,孩子可能会
生气和咆哮,特别是当你还不习惯把约束条件和界限说清楚的时候。但是如果你对孩子采取了笃定的态度,没有表里不一、没有谎言,那么你将会有
两个巨大的收获:其一,孩子会从你身上学到笃定;其二,你对孩子的尊重将会赢得孩子对你的尊重。尊重和保障孩子的权利所有致力于培养笃定性
格的项目都强调,应当让参与者意识到作为人的权利。以下就是需要你在家通过言传身教传递给孩子的几项主要权利。?被尊重对待的权利不要不
尊重你的孩子,也不要让其他人这样做,否则孩子的大脑会认为他自己不值得被尊重。?表达感受与意见的权利认真听取孩子的意见,表现出真正
的兴趣。你不必总是按照他的要求行事,重要的是对孩子的意见给予同样的尊重和思考,就像你希望孩子重视你的想法那样。?判断需求、确定优
先事项并且做出自己的决定的权利注意孩子的动作和话语。你的孩子知道他想让你给他读什么故事、什么时候饱了、什么时候不想再吃东西或者什么
时候不想实施你制订的计划。只要一切都在你的掌控之中,尽量让孩子自己决定。?说“不”的权利,并不必为此感到内疚我们都可以有自己的意
见,且有权对某些事情说“不”,拒绝的同时我们不应该为此感到内疚。如果你的孩子在某一天不想洗澡,请仔细思考一下这个问题是不是真的很严
重。让孩子自己做出决定或者给他设定限制,但是不要让他感到内疚,否则长大后每当遇到类似的情况,他都会感到内疚和愤怒。?改变的权利每
个人都有权改变自己的意见、喜好、兴趣和爱好。当你的孩子选了和一开始所选的不一样的东西时,请尊重他的决定。?在不侵犯他人权利的基础
上有权决定如何处理自己的财产和身体也许你的孩子决定和朋友交换玩具,或者决定用记号笔在腿上画一个图案。又有什么不对呢??犯错的权利
我们都会犯错。我会犯错,你会犯错,当然你的孩子也会犯错。帮助孩子理解,每个人都会犯错,犯错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成功的权利当你看
到自己的孩子跑得快、跳得高或者读书读得好,而他的兄弟或者邻居却表现平平的时候,你可能会感到有一些尴尬。请不要因此而忽视孩子取得的成
就,或者觉得不好意思。每个人都有权利获得成功,其他孩子也有他自己的闪光点。如果连你都不认可你的孩子,你认为他还能认可自己吗??休
息和独处的权利对于孩子来说,这是生活中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就像渴了要喝水一样。给他一些空间,让他静一静。?不笃定的权利我们所有
人都可以选择在某个特定的时间里态度果断或者被动消极。有些时候我们会感觉自己的能力有所下降,觉得自己不如平时强大或者被挫败感打败,这
个时候我们的反应可能会比平时更加具有侵略性。这其实很正常。每个人和各自面对的情况都是不同的,所以请尊重孩子选择不笃定的权利。让沉默
者发声帮助孩子变得笃定自信的第三个关键,就是在他需要说话却无法做到的时候帮助他说出来。作者讲了自己的一个例子,当然这个例子在我们现
实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作者和他的妻子由于某件事情在车上吵起来了,而且互相指责了对方做得不好的地方,并且都暴露了自己内心阴暗的一面。
突然间,作者意识到这对于后座的孩子来说非常的不公平,孩子非常难受,但是又无法说出自己的感受。于是作者用以下方法引导孩子说出了心理话
。我:宝贝,你感觉怎么样?孩子:很不好。我:因为爸爸妈妈吵得很凶,对吗?孩子:是的。我很害怕。我:你吓得连话都不敢说了,是吗?孩子
:嗯。我:那么,孩子,当我和妈妈吵架的时候你想说什么?孩子:(非常的胆怯)你们别再吵了。我:啊,是吗?这很好啊,你本应该说出来的。
你永远都应该大胆地表达你的想法,尤其是当一些东西你不喜欢或者烦扰到你的时候。你知道我在想什么吗?我觉得你应该把你刚刚的想法大胆地说
出来。我来帮你。孩子:别吵了。我:大声点!孩子:别吵了!我:再大声点!孩子:别吵了!孩子开心地大笑着,恢复了往日的快乐。教我的大儿
子克服恐惧,大胆说出自己想法的那一天,是我身为父亲以来感到最骄傲的一天。如果你教孩子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你会帮助他成为一个更加笃定
自信的人,他将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并且敢于提出要求。即使某些情况让孩子感到有些害怕,你也不用担心,因为你知道,他能够保护自己。以上
就是我们今天分享的笃定,如果您觉得内容对您有帮助,可以分享给您的朋友,一起加入到曼曼细语读书圈。幸福是内在的,而不是外在的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来到曼曼细语读书圈,昨天我们介绍了培养情商的第四个方法:笃定,今天我们来分享的主题培养情商的第五个方法:播种幸福播种幸
福的分享要从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说起,他老人家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抑郁症,这使得他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是什么让人们感到幸福并且保护他们免受抑郁症的困扰。研究结果表明,如果改变一些习惯,所有人都可以提升自己
的幸福感。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分享到底有哪些习惯的改变可以让孩子乐观的看待生活呢?第一:学会忍受挫折如果想让孩子长大后成为一个快乐的
人,那么他在成长过程中必须学习的重要一课就是如何克服挫折感。人生充满了大大小小的满足,同时也有大大小小的挫折。正如我们所看到的,没
有哪一位父母可以让他的孩子完全摆脱痛苦或避免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情的发生,因此,孩子别无选择,只能学会自己应对挫折。孩子要明白,“不”
只是一个普通的词汇,他在一生中会听到很多次。如果你向孩子耐心解释,把他抱在怀里,或者在他感到不堪重负时充满同理心地拥抱他,你就能帮
助他更好地理解所发生的一切,你还能帮助他认识到有些事情是没办法马上就实现的。第二:避免满足孩子的所有愿望有很多研究表明,财富和幸福
之间没有任何联系。尽管为了避免饥饿或寒冷造成的痛苦,必须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可研究结果显示,一旦达到一定的安全水平,金钱似乎并不能带
来幸福,幸福与我们所拥有的薪水、社会地位或物质财富无关。确实,当我们买一双鞋或一辆新车时,我们会感到满足,但这种高强度的快乐只能持
续几分钟至几天。针对彩票赢家进行的研究表明,在成为百万富翁的几个月后,他们会恢复到像以前一样的开心或不开心的状态中。避免满足孩子的
所有愿望可以教给孩子3个道理:首先,金钱买不来幸福;其次,在生活中我们不可能拥有所有我们想要的东西;最后,人们是在与其他人的交往和
互动过程中感到幸福的。第三:学会等待你可以从孩子非常小的时候帮他培养耐心,比如说,当他要吃奶或者因为某些原因感到不舒服的时候,不要
急着去满足他的所有要求,你要相信他是有能力等待的。不要因为孩子哭泣就觉得很焦虑,否则你只会让孩子认为经历挫折真的很痛苦。在等待的过
程中,孩子当然需要忍受一些挫折和不耐烦,但他也将学会保持憧憬,这是那些幸福感高的人身上的另一个特点。第四:正向思考要想成为一个不快
乐的人,没有比一直想着我们没有的东西更好的办法。感到不幸的人倾向于把注意力放在令他烦恼或伤心的事情上,而幸福的人则会将注意力集中在
那些积极的事情上。如同半杯水,有的人看到的空的一半而叹息,有的人看的是有水的一半而满足。我们可以可以帮助孩子将注意力集中到已经拥有
的事物上,关注生活中积极的一面。当孩子因为他的朋友有而他没有的东西感到沮丧时,有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是使他的注
意力转移到他有幸享受的所有物质或非物质的东西上去。这并不是否认孩子的感受,你可以充满同理心地倾听,但同时你也可以帮助他进行积极正面
的思考,并解释说:“那些只看到自己没有的东西的人会感到很难过,但那些把目光聚集在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上的人会感到快乐和幸运。”那么,
如何训练可以使人们把注意力转向积极的方面,有一个小小的实验。在4周的时间里,让孩子每天晚上在纸上写下当天发生的3件积极有趣的事情,
4周之后他们的快乐程度明显提高了。第五点:培养感恩之心有研究表明,那些经常说“谢谢”并且感受到他人谢意的人,他们的幸福感更强。这是
因为感恩有助于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生活的积极方面。你应该学会感恩,并且告诉孩子感谢别人的重要性。很多的书中都有介绍关于每天感恩可以提
高幸福指数的方法。第六点:培养兴趣爱好这看起来似乎过于简单,但仔细想想,你会发现这是一个具有强大力量的想法。那些花时间做自己喜欢的
事情的人,比花时间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的人要快乐一些。因为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很容易达到心流的状态,而集中精力以至失去时间概念的能力是
非常有价值的。好了,5天的分享让我们了解了如何通过连结,自信,无畏,笃定和播种幸福提高情商。明天开始我们分享如何提高智商,相信每一
位家长对于提高智商的兴趣要大于情商。我们明天见。如果您觉得内容对您有帮助,可以分享给您的朋友,让更多的人加入到曼曼细语读书圈。形成
良好记忆力的秘诀之一就是秩序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曼曼细语读书圈,从今天开始我们分享如何提高孩子的智商。首先我们要说一下智力和智
商的区别,智力指的是集中精力、掌握语言、记忆力、视觉智力、执行能力等,这些都是我们经常忽略的智力技能,却以一种决定性的力量影响着我
们的思维方式以及解决问题、做出决定或实现生活中的目标等行为。智商就是衡量这些能力的一个值,每一个人都有能力,但是每个人的值却不一样
,所以家长培养孩子提高智商就非常的关键了。那么,今天我先来分享如何提高注意力和记忆力。说到注意力,我想在教育行业干了20年的我最有
发言权了,所有好成绩的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有很强的专注力。说到注意力,不得不说电子产品,我们之前在《认知觉醒》和《自驱力成长
》两本书中都分享过,经常使用电子产品,会让孩子更加易怒,注意力,记忆力和专注力也会更差。不光是孩子,我们成年人过多的使用也会出现上
述情况。那么,如何做才可以促进孩子的大脑发育,提高专注力呢?第一:花时间陪伴你的孩子高效、有质量的陪伴孩子,而不是只是和孩子在一起
。目前有很多的父母人和孩子在一起,实则父母玩手机,孩子看电视,这不是陪伴。父母和孩子在一起做游戏,玩耍帮助他集中注意力,这才是最好
的方法。第二:让孩子玩耍放松保持大脑“在线”并保持注意力集中需要自我控制能力。孩子在学校待了一整天,在这一天里他要遵守各种规定,和
同学处理人际关系,当他放学后负责自我控制的大脑区域可能会有些疲惫。为了恢复运转功能,这块大脑区域需要休息。最好的办法是让孩子自由玩
耍。经常在公园里自由玩耍或者参加体育运动的孩子可以更好地放松身心、恢复能量,因此,请记得每天给孩子一点时间让他自由自在地玩耍。第三
:避免打扰专注的孩子尊重你的孩子安静独处、看故事书或者沉浸在玩具中的时间。这些时刻是绝对的专注时刻,最好是尊重它并且不要打扰。同样
,当你的孩子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耍时,你也要做到尊重他们的游戏时间和空间。如果你觉得内心蠢蠢欲动,想要加入游戏的欲望实在按捺不住,那就
加入吧,但是要尽量遵守游戏规则,而不是你一参加就变成了你在指挥整个游戏。最后,当你们在玩游戏或者谈话的时候保持专注。把你的精力集中
在一项活动上,不要在谈话过程中从一个主题跳到另一个主题,在跟孩子玩耍的时候,不要每两三分钟就换一个活动。请尊重孩子的思想进程。第四
:帮助孩子培养冷静的注意力环境会影响大脑的放松或兴奋程度。在乡间散步时,你肯定比在大城市中心的时候感到更加平静。你可以通过创造让人
放松的环境来帮助你的孩子培养冷静的注意力。你可以整理一下马上要用到的桌子的桌面,清除不必要的物品,将玩具从视线范围内移除,关掉电视
机。你还可以放一些轻松的音乐,比如孩子喜欢的古典音乐或爵士乐,只要听到的音乐节奏舒缓,就可以帮助他集中注意力。任何需要孩子专心去做
的事情都可以帮助他变得冷静而专注,让孩子在长大后学会集中注意力和放松自己。第五:帮助孩子长时间保持专注集中精力是指能够坚持投入一定
的时间来完成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孩子做一件事情时,通常很快就会失去兴趣,很难完成任务。这时候你可以帮助你的孩子,防止他分心。当你看到
他开始失去兴趣或者已经失去兴趣时,请迅速帮他把注意力重新集中到正在做的事情上来。从这个意义上说,解决这个问题的指导思想就是,无论你
们是正在做一个蛋糕还是正在做一个橡皮泥娃娃,一旦开始就要和孩子坚持下去直到完成。有时候这可能难以实现,因为孩子很累,或者活动本身对
他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耗时太长。当孩子开始分心时,请坐到他身边,帮助他保持专注。当你看到孩子已经很累了,你可以和孩子约定,再完成多少
就结束今天的任务。当他达到你们约定的任务进度节点时,请祝贺他,让孩子对自己的付出感到满意是很重要的。有了专注力,接下来我们分享如何
提高记忆力。拥有良好的记忆意味着学习和记东西更容易。记忆力好的孩子学得更快并且可以记住更多的细节,总的来说,孩子更加享受学习的过程
,学习对他来说是容易和刺激的事情。市面上现在有很多提高记忆力的课程,尤其是一些记忆大师的课程,曼曼细语也参加过类似的课程,其原理基
本大同小异,都是故事法和联想法。那么,我们看看作者分享的方法是什么呢?第一:与孩子一同讲述生活的故事我们知道,孩子记忆力的发展与亲
子谈话有密切关系。当母亲与孩子交谈时,他们经常会讨论正在发生的、刚刚发生的、白天发生的或者前几天发生的事情。为此,母亲也许会讲述一
些小故事,这些小故事既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又能把发生过的事情有序地组织起来。形成良好记忆力的秘诀之一就是秩序。现在请你想象两个抽屉
,一个属于你,另一个属于你的伴侣。在其中一个抽屉里,所有的袜子、内衣和配饰—比如皮带、手镯、手表—都被整理得井井有条;而另一个抽屉
里,单只的袜子和没有折好的内衣以及配饰混在一起,完完全全是一团糟。如果你和你的伴侣现在要比赛,看谁最先找到一双成对的袜子,你认为谁
会先找到呢?我想你们都会同意,拥有更整齐的抽屉的人更容易获胜。其实人的记忆力也是一样。记忆越有序,找到它们就越容易。第二:细节当你
描述一天发生的事情、刚刚度过的假期或者生日聚会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细节。孩子的记忆里只有一般想法和印象,几乎没有细节。他的记忆就像一
张巨大的渔网,用这张网可以捕到大鱼,但是小鱼和体型中等的鱼就会从渔网的洞里逃出去。帮助孩子记住小细节将有助于培养孩子越来越清楚和明
晰的记忆能力。就像有些人所说的“照相式记忆”。让记忆更清晰很简单,你只要帮助孩子记住那些次要细节就好了。例如,如果你的孩子记得朋友
聚会上的巧克力蛋糕和薯条,那么你可以对他说:“没错,你很喜欢那些蛋糕和土豆,但你还吃了很多毛毛虫糖和橄榄,你还记得吗?帮助孩子回忆
那些你们做过的或者孩子曾参与的事情的细节,可以增加孩子所有记忆的清晰度。第三:延伸另一个有效的方法,是帮助孩子在他的脑海中找到存储
在遥远地方的记忆。众所周知,人们对于生活中经历过的大部分事情都已经不记得,尽管大脑本身已经想不起来,但这些经历确实曾经被存储在记忆
中。谈论过去,把最近发生的事情与发生时间稍久的事情相结合,甚至与更遥远的过去相结合,这样做可以帮助孩子恢复记忆,让记忆的空间范围更
广、更加灵活。明天我们接着分享语言能力和视觉能力。如果您觉得分享的内容对您有帮助,可以分享给您的朋友,让更多的人加入到曼曼细语读书
圈。语言能力和视觉能力到底有多重要?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曼曼细语读书圈,昨天我们分享了如何提高注意力和记忆力,今天我们来分享如
何提高语言能力和视觉能力。如果说孩子的大脑所拥有的技能中有哪种技能的学习速度像海绵吸水那样迅速的话,那么一定是通过词汇来理解和表达
思想及概念的能力。几千年来,不同时代的人都通过语言传播知识。科学家们认为,语言一直是让人类充分发挥潜力的关键。语言对孩子的智力发展
也具有极大的重要性。多亏了语言,你的孩子才能获得知识并且传播它。这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工具,可以帮助他学习、产生联系和得到想要的东西
。当孩子写一张明信片、参加考试,或者当他鼓起勇气向心上人表白时,语言都将成为他实现梦想的工具。语言的多功能性帮助我们获得知识和传播
思想,使其成为智力发展最重要的技能之一。既然语言能力如此重要,我们今天就来分享如何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第一:拓宽孩子的世界不要将沟
通限制在附近的环境中。孩子喜欢寻找不同的环境和人来丰富他们的语言能力,把孩子暴露在除了家之外的其他环境或者见识不同的人和事,有助于
扩充孩子的词汇量。如果你要去家居店买一块地毯,或者去银行解决财务问题,带上你的孩子,让他在现实世界中学习。这能让孩子的大脑破译不同
人的声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口音和发音方式,这样孩子就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甚至是学习其他语言。第二:玩指令游戏孩子的年龄不同,游
戏的复杂程度也不同。按指令来进行操作比看起来要困难得多。要想遵循指令,大脑必须启动一个复杂的机制,事实上,当你安装一个宜家家具时,
你也得遵循这个机制。指令游戏是一个复杂而刺激的游戏,目的是提高孩子的理解力和语言文字能力。比如,“把牛奶倒在杯子里,把两个勺子放在
桌子上,然后从第二个抽屉里拿两张纸巾”,这对于5岁的孩子来说将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无论是在游戏里还是在日常生活中,你都可以根据孩子的
能力来调整指令的长度和复杂程度,并根据需要多次重复,以便孩子理解要做什么。帮助你的孩子遵守指令可以提高他的注意力、理解力和语言能力
,这也是培养家庭责任感和协作精神的绝佳方式。第三:扩充孩子的词句语言不仅仅是词汇。语法使得单词可以通过相互组合来形成不同的含义,这
是一种更难获得的功能。语法最有趣的一点就是,如果你用不同的方式把相同的单词结合起来,就可以创造出含义完全不同的句子。比如,好了。好
了?真的,真的?虽然都是同样的字,但是因为音调的不同,想要表达的意思也是不一样的。第四:培养热爱阅读的孩子阅读的好处在这里不再赘述
了,但是我想要说的一点是,如果想要让孩子喜欢上阅读,父母一定要是需要喜欢阅读的,或者需要给孩子创造阅读的环境。选书也很重要,在孩子
培养习惯之前,兴趣是第一,阅读之后的复述或者讲故事也是通过阅读提高表达能力最有效的方法。如果父母每天都坚持陪伴阅读,孩子会认识更多
的单词,对文字有更高的敏感度,并且会养成日常阅读的习惯。说完了语言能力,接下来我们聊聊视觉能力空间感是感知和解释我们周围的形状和空
间的能力。然而许多父母很少或根本没有注意到这种感知和思考的方式,因为他们认为这种能力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什么作用,除非一个人想要成为
建筑师或设计师。事实证明这种观点错得离谱,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为什么。如果孩子缺乏空间感,那么哪怕是简单如写字时的一笔一画、解题时数字
往哪儿摆或者简单的计算求和这类任务,都有可能变得极为困难甚至不可能。除了具体适用于某个学习领域之外,以图像的形式进行思考有助于孩子
发展一种与逻辑思维完全不同的思维能力,这一点我们都知道。当我们用语言进行思考时,我们的思想遵循说话的逻辑,这是语法规则所要求的。但
是当我们用图像进行思考时,我们采取的是更直观的方式。正是这种智慧使我们能够一眼看破一个根本就不认识的人;知道如何解决一个问题却不知
道是如何得出的这个结论。接下来我们来分享如何提高孩子的视觉能力。第一:玩建造游戏当父母想要帮助自己的孩子提高在空间中感知和构建的能
力时,玩建造游戏是非常好的方法。拼图、乐高或者经典的积木游戏,所有孩子都喜欢。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其他有趣的游戏和方法,同样可以帮助
孩子更好地理解形状与空间。第二:经常使用描述空间的词汇考虑到大脑在语言方面的巨大可塑性,如果你用词汇指出生活情境中不同物体在形状上
的区别,你就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所在的空间。你可以使用形容词来描述物体的大小:大、小、高、矮、胖、瘦、厚、薄、微小;形状:弯的、
直的、尖的、钝的、圆形的、长方形的、椭圆形的;状态:满的、空的、弯曲的。你还可以指出物体在空间中的关系。所以,不要说“我要把玩具放
在这里”,你可以尝试使用一些更具空间感的词汇,比如“我要把玩具放在桌子上”;不要说“娃娃被收起来了”,你可以说“娃娃被放在大衣旁边
的柜子里”。第三:以身体为参照物进行定位用自己的身体进行定位的第一步是教孩子轻松地区分左右。当走到街道拐角处的时候不要说“我们从这
儿走”,可以说“我们要走街道的右边”。可以告诉孩子勺子在他的右边,要求孩子举起左手等。第四:把空间思维引入孩子的大脑帮助孩子理解空
间有助于他理解物体之间的关系。你只需要给你的孩子穿好衣服,带着他一起去买东西。然后你可以问他一些问题:“裤子放在了哪里?”“超市和学校相比哪一个更远?”“你觉得这个西瓜能装进这个袋子里吗?”“这根香蕉和那4个苹果相比谁占据的空间更大?”等等第五:画地图游戏对于孩子来说,这个游戏真的很迷人、很有趣。不要一开始就让孩子画一个大城市的地铁路线图。对于孩子来说,最有趣的是先画出你们所在的房间的平面图,然后画出你们正坐着的沙发或椅子。从目前的视野开始,让孩子告诉你图纸上的哪一部分是门,哪一部分是窗户,书架在哪里,电视机又在哪里。用这种简单的方式孩子就可以学会如何解释一张图纸。第六:做鬼脸孩子们喜欢做鬼脸,尤其是当鬼脸可以让人发笑的时候。事实证明,辨认和解读他人的表情有助于发展孩子的社交能力。你可以在吃晚饭或刷牙的时候和孩子们玩做鬼脸的游戏。听到这里,是不是您也开始做起了鬼脸呢?那么,关于语言能力和视觉能力我们就分享到这里,明天我们继续分享自控力和创造力。如果你觉得内容对您有帮助,可以分享给您的朋友,一起加入到曼曼细语读书圈。如果你能战胜自己,那么你就能征服世界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曼曼细语读书圈,今天是我们分享《孩子的大脑》这本书的最后一节,分享的主题是自控力和创造力。在20世纪60年代,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设计了著名的棉花糖实验来测试4~6岁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实验很简单:所有孩子都被安排坐在一张桌子旁,每个孩子面前都有1颗棉花糖。研究人员给了孩子一些非常简单的指示:“你可以选择马上吃掉棉花糖,但是如果你耐心等待15分钟不吃它,我就会再给你1颗,到时候你就可以吃到2颗棉花糖,而不是1颗。”研究人员发现,这个任务对于孩子们来说比看起来要困难得多。从研究人员离开房间的那一刻起,孩子们的表现显示出了差异。有的孩子表面上看起来没有焦急得挠头,却在上下移动着双腿;有的从左到右地摆动;有的则是身体前后晃动,就像摇椅一样;有的偷偷摸摸地瞟了几眼棉花糖;有的则是一直死盯着它看。但是几乎所有的孩子都用左手碰了几次棉花糖—这是由最冲动、最情绪化的大脑半球所控制的,同时又用右手遮住眼睛,这是由理性脑控制的。多亏了极大的自我控制力,大约1/3的孩子成功完成了挑战。实验小组的其他孩子虽然也是拼尽了全力,却在所要求的15分钟等待时间里没能抵挡住诱惑。大约15年后,当年参与实验的孩子们已经是19~21岁的年纪,研究人员给这些孩子的父母打电话回访,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社会生活状况。令研究人员感到意外的是,孩子能够忍住不吃棉花糖的时间的长短与之后他们的SAT成绩(译者注:美国高考)及教育成就的高低存在极大相关性。在幼儿园时期表现出更强自制力的孩子,在整个学习阶段都能获得更好的成绩。当他们成年后,这些孩子的父母认为,他们是能够承担责任的,并且容易相处,比当年在实验中表现得迫不及待的孩子们要好很多。其他研究也做过类似的实验,都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越强,其学习成绩和社会融合程度也会越高。作者给出了以下几种方法,帮助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第一:克服挫折感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开始,你就可以帮助他一点一点克服挫折感。要做到这一点,除了让孩子感受到一定程度的挫折之外,别无他法。你可以满足他的需求,但不要即时满足。相信你的孩子,他可以忍受轻微的不适感。作为父母,你一定要保持平静,平静地对孩子说话或唱歌,语气平和。冷静和自信地告诉孩子,他的期望以后会实现,帮助他忽略引起不适的事情,转移他的注意力,尽量站在他的角度,不要表现出痛苦或内疚,而要充满信任和同理心。第二:细分任务很多任务或者动作对于成年人来说都很简单,但是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就会显得复杂。为了帮助孩子完成任务,我们可以提供一些帮助,例如一步一步地给予指导、要求孩子大声说出他要做的事情,或者把复杂的任务分成更小的步骤以便更容易完成,等等。这样一来,知道了事情的逻辑顺序之后,孩子便有了掌控局面的自信,不会再觉得压力大到喘不过气。第三:掌控未来人类进化过程中最重要的技能之一就是预判未来的能力。如今我们预测气候、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化或者疾病的演变,唯一的目的就是掌控我们的命运。教孩子思考未来可以成为每个父母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很多时候,我们只需要把要做的事情条理清晰地对孩子说出来就可以了。那么,是不是在任何时刻都需要自控力呢?第四:尽情释放自我自我控制之所以重要,部分原因是我们知道什么时候需要自控力,什么时候不需要。当孩子参加户外活动,或者party聚会等,那就可以让孩子尽情的释放自己的天性,让我们“发疯吧”,让孩子立即进入到“娱乐模式”,让孩子们知道父母此刻也会打破一些规矩来享受释放的乐趣。接下来我们来分享智商的最后一个部分,创造力。神经科学家们充满激情地相信,人类大脑的真正宝藏是适应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这两种技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造力。许多研究表明,与其他的认知功能不同,创造力在孩子的童年时期达到顶峰,却随着孩子的成长而逐渐丧失。所以在这里作者不会教我们如何提高孩子的创造力,而是帮助我们如何保持孩子的创造力。作者给出了以下几个策略保持孩子的创造力。第一:给孩子工具来表达自己的创造力每个有创造力的人都会使用工具来表达自己,无论使用的是摄影机、画笔,还是其他的工具。孩子也需要工具来表达自己。给孩子提供一个场地来进行创造,在那里放上纸张和彩色铅笔、橡皮泥、乐高积木或者其他拼搭类玩具。你也可以让孩子自由装扮,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想扮演什么角色并且构思什么新的故事。总而言之,最重要的就是让孩子有自己的工具来表达自己的创造力。第二:给予自由在提供游戏或者挑选孩子想要阅读、绘画、写作的主题时,必须优先考虑孩子的自由选择权。我相信你有一套完整的理由来解释为什么让你的孩子画一匹马比画一个食人魔更有意思,但我们知道,要想让你的孩子真正徜徉在灵感的海洋中,就得让他画真正想画的、玩真正想玩的。第三:让孩子有无聊的时间无聊是创造力之母。这个我们在《认知觉醒》这本书中也提到过。所有伟大的创意天才都是从感到无聊之后才开始思考的。当孩子没有事情可做,时间空闲的时候,他的大脑就会开始感到无聊,试图通过想象来寻找新的娱乐方式。如果孩子从不感到无聊,如果他长时间坐在电视机前,或者所有时间都被课外辅导班填满,那么他的创造力就会因为缺乏表达自己的机会而被淹没。拥有一切、没有时间感到无聊的孩子很难成为一个有创造力的人。第四:以身作则请记住,你是孩子的榜样,在日常生活中发挥你的创造力,比如不要总是做同样的饭菜,不要总是读别人写的故事。不要总是一种方式解决生活当中的问题。有问题的时,可以让孩子思考一起解决,孩子肯定会想出许多绝妙的主意,同时还能让你们一起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当他长大以后,这种想出疯狂的主意的能力将使他找到生活中出现的任何问题的最佳并且实际的解决方案。第五:不要干预适当干预有助于培养自信,但对于创造力来说,不干预却是最重要的。创造性意味着孩子可以在他的世界中自由行动。所有研究创造力的专家都认为父母介入越少越好,不过度强化也很重要。第六:鼓励联想有创造力的人的特点之一是他们能够把旁人眼中看起来不相关的想法联系在一起。孩子每天都会在脑子里产生数百个毫无关联的想法,作为父母,我们有时会负责纠正。比如,当孩子说“长虱子的屎壳郎”,有些家长急于纠正孩子的说法,告诉他不要说这些话,或者说屎壳郎不会长虱子,因为它们没有头发。我鼓励你不仅要享受孩子的世界,还要帮助他联想那些乍一看毫不相干的事物。好啦,我们用19天分享完了这本《孩子的大脑》一书,从大脑的基础知识到帮助大脑发育的工具,从提高情商到提高智商的方法不知道给您带来了多少收获,如果有问题我们可以留言大家一起探讨。如果您觉得这本对你有帮助,请分享您的朋友,一起加入曼曼细语读书圈。
献花(0)
+1
(本文系昵称5987832...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