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放(二)主讲:玉儿各位朋友大家晚上好,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收放【二】。上节课讲到收放是诗歌空间结构的具体方法,收指距离越来越近的,有明确目 的的,放指的是越来越远,没有明确目的的。在诗歌创作中,不管是先使用收还是放都可以。今天我们就接着这里来讲。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 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送皇甫曾赴上都东游久与故人违,西去荒凉旧路微。秋 草不生三径处,行人独向五陵归。离心日远如流水,回首川长共落晖。楚客岂劳伤此别,沧江欲暮自沾衣。收放在分句中的应用注意以下几点:1、 收和放的过程既可以由单个分句来完成,如刘长青的这首诗的下章,尤其是7分句和8分句,这种情况则更加突出。收放也可以是起承转合中的步骤 内的2个分句共同完成。如李白的这首《渡荆门送别》。2、起句既可以是放,还可以是收,后面的以此类推。这点我们在上节课已经讲过,从举例 的这两首诗也可以看出明显的特征。3、收是带有明确目的的,放的目的性则不明显,并且放的距离一定要尽可能远,最好是类似于天涯海角式的放 。4、、放虽然是放到尽可能远,但是放的内部不可断裂,放和收之间、收和收之间也不可断裂。必须是有序的放,有序的收。就像我们出门旅游一 样,从自己所在地到某地去,不管离出发地有多远,到目的地必须有行踪,并且这个行踪是连贯的,没有哪一段忽然就没有的情况。同样,从旅游地 回家,行踪也是连贯的。不可能不走某一段就可以回来。用旅游来举例就是告诉大家,不管是收还是放,路线都是清晰的,也都是连贯的。以上就是 收放在具体应用的时候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收的明确目的相对容易做一些,一是眼前有什么写什么,二是到某地去的某个明确地点,都属于收的范畴 。但是如何放出去呢,尤其是没有边际,这似乎有点难度。放,首先可以采用非物即非名词来实现。如久、去、离、远、别、万里等等。28、除了 这些,还可以用的非名词有:外、行、千载、何时等等。对于诗而言,我们注意到更多的是物,就是名词。“言之有物”是很多人都崇尚的一条原则 。下面就来看看在诗里可以用什么物来表现放。这样的物不能是呆在地面上不动的,不动的物相当于有明确的目的的,是收的表现。用于放的物要可 以活动,并且这个活动的距离不能是有限的。如气、风、声等等,都符合这个特点。这里我列举出的物是有限的,其他就请大家在读诗的过程中自己 总结。下面来说关于放的两个小技巧。1、在偶句中,前分句使用“一”,后分句使用“千”或者“万”,这会很自然的实现放出去。反过来,前分 句使用“千”或者“万”,后分句使用“一”,就是收。2、为了放,不要使用表示目的、结果的字,一定要使用表示状态的字。就像我们前面说的 ,放,一定要放到尽可能远,当使用了表示目的、结果的字,放就不可能没有边际,这样的作品给人的空间想象力也就弱了很多。以上是关于收放在 分句中的运用,下面来看看韵字的收放。在此强调一下,韵字的收放和词性没有任何关系,只与字义、句意有关,不要拿现代汉语的词性解释古典诗 词。依然是这首诗: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这首诗 一共有四个韵字,分别是游、流、楼、舟,下面我们就来依次分析这几个韵字。起句的游,意思是游学、游历,不管是哪个,其目的是明确的。就像 旅游,去哪是明确的一样,如果不明确,就是流浪,而不是游。这句前面我们分析过使用了收的章法。承句的韵字流,流则是没有目的地的,虽然百 川朝宗入海,但不是什么川什么河都会入海,因此流没有目的地。承句我们在上节课分析过使用的是放的章法。再看转句,韵字是楼,这个不用说, 是地面上的一个实物,且是不能动的。同样我们上节课分析过这里是收的章法。最后看合句,韵字是舟,这里要表现的是作者离开故乡的孤独与寂寞 之感。立足于个人,因此韵字采用了周这个实物。小结一下,看看韵字的收放都要注意些什么。其实就是一句话,韵字的义要和收或者放的义像一致 。具体说来,就是在收的句子中不能选择表示范围很广阔的字,如东韵的穹、通、先韵的天。相反,这些都可用在放的句子中。那么收的韵字该如何 选择呢?可以选择一些有明确范围的字,如东韵的笼、中,庚韵的城等等。而在放的句子里首先可以选择表示范围很广的字,如上举例。还可以选择 一些表示动作状态的字,如庚韵的行、征等等。我这里列举出来的韵字只是一般情况,具体写作的时候,还是要根据作品所表达的意来选择韵字。如 寒韵的“端”,本身有事物的一头的意思,是有尽头的。但是云端呢?因为距离太过遥远,则属于放。同样,我在这里列举出的韵字也是有限的,更 多的就请大家在写作的时候多总结。这就是韵字的收放要注意的问题。今天我们讲了收放,在写作的时候又该怎么做呢?首先,在选韵字的时候就要 注意每个步骤的韵字需要有收放之间的差异。开始不熟悉的时候,在定好韵字后,把韵字按起承转合放进四个步骤,在韵字后面可以写上收或者放。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这可以帮助大家理顺分句内的收放。在做好这些后,把收集到的物放进四个步骤中,按韵字后面标注的收放把这些物排个顺 序。收则从单个步骤中的第一个物到最后一个物距离当下越来越近。放则正好相反,从第一个物到最后一个物距离当下越来越远。在选择非物字进行 衔接的时候,同样依据该步骤的收放来选择。做好这些,收放的章法会应用的得心应手。到此,收放的内容将告一段落。下面来总结一下。收放是诗 歌空间结构安排的具体方法,其目的是不使诗歌读起来呆滞。收和放是两个完全相反的动作,收离当下的距离越来越近,放离当下的距离越来越远。 收的目的是明确的,而放则没有目的地。收放在分句和韵字中都有体现,两者是一致的。以上就是今天要讲的全部内容,下面来留一下作业。作业题目:五律《潇湘水云》要求:1、做到起承转合要求,中二联偶句+义对2、首字平仄、韵字阴阳和虚实要均衡3、无逻辑混乱4、独立性、连贯性5、分句的内部关联6、名词位置交错7、主、次主、纽的合理安排8.收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