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名天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诊治专家共识解读 final
2021-11-05 | 阅:  转:  |  分享 
  
《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诊治专家共识》解读我国T2DM和心血管病患病率持续上升,形势严峻我国糖尿病患病率逐年增加,最新流调显示已达12.8
%我国CVD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现患人数达3.3亿《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概要》4显示:12.8%糖尿病患病率中国心
血管疾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据推算,心血管疾病现患人数3.3亿年N=7.58万3ADA2018N=17万1WHO1999N
=30万1兰州标准N=21万1WHO1985N=10万2WHO1999N=10万1WHO1999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将2005年
以来每年组织全国相关领域的专家编撰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改版为《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中国糖尿病患病率的最新全国流行病学调查,
纳入2015年-2017年间的75880名成年参与者,涵盖我国大陆地区31个省市自治区,结果显示,依据ADA2018年标准,我国糖
尿病患病率为12.8%3。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中华糖尿病杂志2018,10(1
):4-67.2.李立明,等.中国居民2002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
(7):478-484.3.TengWP,etal.BMJ.2020Apr28;369:m997.

4.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编写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概要.中国循环杂志,2021
,36:562-586.且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共病率极高CAPTURE研究是一项全球多中心横断面观察性研究,纳入全球13个国家/地区
共9823名成人T2DM患者,估算确诊CVD的患病率。结果显示:在中国亚组中,合并CVD的T2DM患者占33.9%,其中ASCVD
占94.9%。ChinaHeartSurvey研究纳入中国3513名冠心病患者,调查了其中糖尿病患者患病率。纳入时包含1153
例已确诊和97例新确诊糖尿病的患者。其余患者经过OGTT筛查后,新筛查出609名糖尿病患者。结果发现:冠心病患者中,52.9%的患
者合并T2DM。正常血糖调节I-IGTIFG新诊断糖尿病33.135.837.210089.790.190.38034.532.6
31.6CVD33.9%ASCVD94.9%4.54.74.860患者比例(%)27.826.926.44.54.74.85.85
.35.04020CVD:n=273ASCVD:n=2590急性期住院非急性期住院总体急
性期住院非急性期住院总体中国亚组OGTT(OGTT0分钟和2小时的数值)FPG测试(OGTT0分钟的数值)
I-IGT,单纯性糖耐量受损;IFG,空腹血糖受损;OGTT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T2DM2型糖尿病;CVD心血管疾病;ASC
VD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1.HuDY,etal.EurHeartJ.2006(27);2573-2579.
2.HongTianpei.,etal.CAPTURE.GW-ICC2020Poster:GW31–e1199
.心血管疾病是导致T2DM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中国糖尿病患者死亡率死亡率/10万人死亡原因一项为期7年的前瞻性研究纳入512869例
成人30-79岁中国10个地区(5城市,5农村)的受试者,评估糖尿病相关死亡以及城市和农村地区糖尿病死亡的比例及原因DKA,糖尿病
酮症酸中毒BraggF,etal.JAMA.2017Jan17;317(3):280-289.糖尿病可进一步增加心
血管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风险糖尿病合并陈旧心肌梗死的患者,远期再发心肌梗死率更高1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心血管死亡率更高2P
<0.001存活率(%)既往无心肌梗死的非糖尿病患者既往无心肌梗死的糖尿病患者有心肌梗死病史的非糖尿病患者有心肌梗死病史的糖尿病患
者年份DM:糖尿病;CHD:冠心病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7052例男性和8354例女性受试者,年龄45~64岁,随访25年。采用
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糖尿病与冠心病发生风险和死亡风险的关系一项横断面研究,比较了1373名非糖尿病患者的7年心肌梗死(致命和非致
命)发病率与1059名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以研究心血管的风险因素1.HaffnerSM,etal.NEnglJMed
.1998Jul23;339(4):229-34.2.WhiteleyL,etal.DiabetesCare.2
005Jul;28(7):1588-93.为规范诊疗,《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诊治专家共识》应运而生为规范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
患者的诊疗,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组织心脏科和内分泌科领域的专家,总结国内外相关学科研究进展及专家经验,制定并发
布了《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诊治专家共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等.中华内科杂志,2021,60(5):
421-437.共识分别从糖尿病管理、心血管疾病管理角度进行了阐述21糖尿病管理角度心血管疾病管理角度生活方式干预、降糖、血糖监
测治疗及低血糖预防糖尿病患者冠心病的诊断血压、血脂、抗栓、抗心肌缺血、抗心室重构等有的放矢面面俱到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能力建设和继
续教育中心,等.中华内科杂志,2021,60(5):421-437.主要内容T2DM合并CVD患者的糖尿病管理T2DM合并C
VD患者的心血管疾病管理T2DM合并CVD患者的糖尿病管理主要内容降糖药物选择低血糖预防1234血糖监测生活方式干预T2DM合并C
VD患者的生活方式干预生活方式干预戒烟、限酒每日饮用酒精量:男性<25g,女性<15g4每周不超过2次5习惯心肺功能相匹配的
运动5次/周,每次至少30min。如无禁忌症,每周最好进行2~3次抗阻运动(两次锻炼间隔≥48h)1维持理想体重指数(BMI)
,纠正腹型肥胖BMI(20~23.9kg/m2)6体重运动营养物质提供的能量在总能量中的占比2-4干预措施碳水化合物所提供能量占
总能量的50%~65%游离糖的摄入不超过总能量的10%脂肪提供的能量占20-30%,饱和脂肪酸摄入量不超过饮食总能量的7%蛋白质的
摄入量占供能比的15-20%每天钠盐摄入量不高于6g,适当补钾健康教育饮食保持乐观和积极的生活态度有助于降低冠心病的发病和死亡7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等.中华糖尿病杂志,2018,10(1):4?67.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等.中华糖尿病杂
志,2015,7(2):73?88.DiabetesCare,2020,43(Suppl1):S111?S134.
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2017)协作组,等.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8,46(1):10?25.DuncanMS,
etal.JAMA,2019,322(7):642?650.CosentinoF,etal.EurHeart
J,2020,41(2):255?323.KimES,etal.AmJEpidemiol,2017,185(
1):21?29.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体重管理策略生活方式干预肥胖的T2DM合并CVD患者通过减少热量摄入和增加体力活动来
减轻体重,有助于降低血压和甘油三酯,控制血糖及改善其他ASCVD风险因素饮食肥胖的T2DM合并CVD患者在选择降糖药物时,需要同时
考虑药物对体重和CVD的影响:1.SGLT-2i、GLP-1RA、二甲双胍、α-糖苷酶抑制剂可不同程度地减轻体重2.已明确合并
ASCVD的患者,应考虑优先选用对血糖和体重控制有益,且证实有心血管获益的SGLT-2i或GLP-1RA;合并HF的患者,优先选用
SGLT-2i药物治疗运动管理策略行为治疗代谢手术针对肥胖的药物治疗和代谢手术仅作为强化生活方式干预效果不佳时的辅助手段选择代谢手
术时,需要经过多学科专家充分评估风险获益比后决定T2DM:2型糖尿病SGLT-2i: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CVD:心血管
疾病GLP-1RA: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等.中华内科杂志,2021,60(5):
421-437.T2DM合并CVD患者的血糖的个体化目标制定降糖药物选择根据糖尿病合并CVD患者的年龄、病程、合并CVD的严重程
度等情况确定个体化HbA1c控制目标,注意防范低血糖年龄病程预存活期合并CVD情况HbA1c控制目标<65岁<10年>15年无严重
CVD①<7%>10年5~15年严重CVD②7%~8%>75岁>10年<5年严重CVD8%~9%注:①:如HFA期(前心衰阶段)
、B期(前临床心衰阶段)或C期(临床心衰阶段)或仅合并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②:如合并ASCVD、HFC期(临床心衰阶段)或D期
(难治性终末心衰阶段)拟进行进一步治疗(左心室辅助装置、移植)ASCVD: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HF:心衰CVD:心血管疾病Hb
A1c:糖化血红蛋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等.中华内科杂志,2021,60(5):421-437.1.
T2DM合并CVD患者的一线降糖药物选择降糖药物选择如无禁忌证或不耐受,建议二甲双胍为T2DM合并CVD患者的一线降糖药物,但不建
议急性及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使用二甲双胍。若二甲双胍存在禁忌证或不耐受,建议具有心血管保护证据的GLP-1RA或SGLT-2i作为
一线降糖药物。若GLP-1RA或SGLT-2i存在禁忌证或不耐受,建议选用α-糖苷酶抑制剂或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DPP-4i)作为
一线降糖药物,但不建议合并心力衰竭的T2DM患者使用沙格列汀T2DM:2型糖尿病SGLT-2i: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CV
D:心血管疾病GLP-1RA: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T2DM合并CVD降糖药物治疗路径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
,等.中华内科杂志,2021,60(5):421-437.2.T2DM合并CVD患者降糖药物联合治疗的优化方案降糖药物选择
对于T2DM合并CVD患者,无论基线HbA1c或个体化HbA1c目标值如何,建议在二甲双胍基础上联合具有心血管获益证据的降糖药物T
2DM合并ASCVD患者可优先考虑联合经证实可带来心血管获益的GLP-1RA(利拉鲁肽、度拉糖肽)或SGLT-2i(恩格列净、卡格
列净),以减少心血管事件1234若存在二甲双胍、GLP-1RA及SGLT-2i使用的禁忌证或不耐受,在充分评估药物特异性
和患者因素(包括血糖、体重、低血糖风险、肝肾功能等)之后,可选择α-糖苷酶抑制剂、DPP-4i、吡格列酮、磺脲类药物中降糖作用机制
不同的两类进行联合治疗T2DM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优先考虑联合使用SGLT-2i,包括达格列净、恩格列净、卡格列净,以降低心力衰竭住院
风险。若SGLT-2i存在禁忌证,可考虑联合GLP-1RAT2DM:2型糖尿病SGLT-2i: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CVD
:心血管疾病GLP-1RA: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等.中华内科杂志,2021,6
0(5):421-437.3.T2DM合并CVD伴CKD患者的降糖药物选择降糖药物选择若患者无禁忌并可耐受,推荐二甲双胍为T2
DM合并CVD伴CKD患者的起始用药若存在二甲双胍禁忌证或不耐受,建议具有心、肾获益证据的SGLT?2i或GLP?1RA作为
一线降糖药物建议在二甲双胍基础上优先联合有心、肾获益证据的SGLT?2i或GLP?1RA若上述联合治疗不达标,可根据患者心肾功
能、血糖、体重等情况进一步选择作用机制不同的联合用药方案或起始胰岛素治疗。T2DM:2型糖尿病SGLT-2i: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
白2抑制剂CKD:慢性肾脏疾病CVD:心血管疾病GLP-1RA: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
,等.中华内科杂志,2021,60(5):421-437.降糖药物选择部分GLP-1RA的CVOT试证实其心血管获益SUST
AIN-6研究:司美格鲁肽减少MACE风险达26%2LEADER研究:利拉鲁肽减少MACE风险达13%113%26%安慰剂安慰剂3
P-MACE3P-MACEHR=0.87(95%CI0.78-0.97)HR:0.74(95%CI:0.58;0.9
5)发生事件的患者(%)司美格鲁肽利拉鲁肽自随机后时间(月)自随机后时间(月)1098安慰剂22%39%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卒中76
安慰剂HR=0.78(95%CI,0.66-0.93)发生事件的患者(%)5HR:0.61(95%CI:0.38;0
.99)4发生事件的患者(%)利拉鲁肽32司美格鲁肽10061812542442483630自随机后时间(月)自随机后时间(周)3
P-MACE:3点-主要心血管事件(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非致死性卒中)GLP-1RA: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1.M
arsoSP,etal.NEnglJMed2016;375:311-22.2.NEnglJ
Med.2016Nov10;375(19):1834-1844.降糖药物选择GLP-1RA(利拉鲁肽和司美格鲁肽)均可降低肾
脏事件风险LEADER研究:利拉鲁肽显著降低肾脏事件风险22%SUSTAIN6研究:司美格鲁肽显著降低肾脏事件风险36%HR:0
.7895%CI(0.67-0.92)p=0.003HR:0.6495%CI(0.46;0.88)p=0.005安慰
剂发生事件的患者比例(%)发生肾脏事件的患者比例(%)司美格鲁肽35安慰剂30自随机后的时间(周)尿白蛋白肌酐比25自随机后的事
件(月)20利拉鲁肽LEADER研究:利拉鲁肽显著延缓尿白蛋白肌酐比升高SUSTAIN6研究:司美格鲁肽显著延缓尿白蛋白肌酐比升
高1536个月时估计的试验组-安慰剂组比率为0.83(95%CI,0.79-0.88)P<0.001安慰剂尿白蛋白肌酐比10司美
格鲁肽0.5mg0012243648随机化后时间(月)司美格鲁肽1.0mg104周估计的试验组-安慰剂组0.5mg司美格鲁肽组
为0.75(95%CI,0.66-0.85)1.0mg司美格鲁肽组为0.66(95%CI,0.58-0.75)自随机后的时间(周)
LEADER研究中肾脏事件:新发持续大量白蛋白尿,血清肌酐倍增,需要连续肾脏替代治疗,肾源性死亡;SUSTAIN6研究中肾脏事件
:持续大量白蛋白尿,血清肌酐倍增,需要连续肾脏替代治疗1.LancetDiabetesEndocrinol.?2020No
v;8(11):880-893.2.MannJFEetal.NEnglJMed2017;377:839-48
4.T2DM合并CVD患者的胰岛素起始及调整方案降糖药物选择出现明显高血糖症状、酮症或高血糖高渗状态、应激情况,以及经生活方式和
口服降糖药治疗后血糖仍未达标时,推荐启动胰岛素治疗1对于严重高血糖(随机血糖>10mmol/L)的ACS患者,建议以胰岛素为基础
的降糖治疗,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个体化的血糖控制目标,ACS患者避免低血糖与控制高血糖同等重要。2胰岛素治疗与体重和低血糖风险
增加相关,对伴有心力衰竭的T2DM患者,推荐优先使用其他有明确心力衰竭获益的降糖药物3目前尚无循证医学证据证实何种胰岛素起始治疗方
案更优。多数国家和地区指南推荐起始使用基础胰岛素,包括甘精胰岛素、德谷胰岛素和地特胰岛素等。若血糖控制不达标,可加用餐时胰岛素4A
CS:急性冠脉综合征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等.中华内科杂志,2021,60(5):421-437.T2D
M合并CVD患者推荐进行规律的血糖监测血糖监测血糖监测方法血糖评估指标HbA1c评估长期血糖控制状况的金标准自我血糖监测(SMBG
)所有患者,根据降糖治疗方案,采取不同SMBG方案特殊人群(围手术期患者、低血糖高危人群、危重症患者、老年患者等),实行个体化监测
方案治疗初,3个月1次;达标后,6个月1次糖化白蛋白(GA)反映2~3周的平均血糖水平,评价短期糖代谢控制持续血糖监测(
CGM)胰岛素强化治疗、围手术期胰岛素治疗及SMBG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不佳患者SMBG指导下使用降糖药物治疗,仍出现下列情况之
一:a.无法解释的严重低血糖或反复低血糖、无症状低血糖、夜间低血糖;b.无法解释的高血糖;c.血糖波动大;d.出于对低血糖
的恐惧,刻意保持高血糖状态者短期住院调整降糖方案的患者2~3周1次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等.中华内科杂
志,2021,60(5):421-437.降糖治疗方案不同,推荐采取不同自我血糖监测方案血糖监测?空腹早餐后午餐前午餐后晚餐前晚
餐后睡前夜间3点追加监测血糖控制差/住院病情危重者√√√√基础胰岛素联合/不联合口服降糖药√??√注射预混胰岛
素√?√?注射餐时胰岛素√√√√√√??口服降糖药√?????T2DM合并CVD患者自我血糖监测方案注:√需要
测血糖的时间;可以根据病情加测血糖的时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等.中华内科杂志,2021,60(5):
421-437.T2DM合并CVD患者的血糖管理需关注低血糖的预防低血糖预防预防低血糖症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T2DM合并
CVD患者尤其需要注意,以降低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风险增加低血糖风险的因素使用胰岛素或胰岛素促泌剂(如磺脲类)肾功能或肝功能受损糖尿
病病程较长虚弱和高龄认知障碍拮抗胰岛素作用的激素分泌受损可能影响对低血糖的行为反应的身体或智力残疾饮酒多种合并药物(特别是ACEI
、ARB、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低血糖风险个体化评估,设定个体化的HbA1c目标SMBG和CGM是评估和检测重要工具出现无症状低血
糖或严重低血糖事件重新评估治疗方案建议调整为包含具有心血管获益证据且不增加低血糖风险的SGLT-2i或GLP-1RA在内的二联或三
联降糖治疗方案,停用增加低血糖风险药物或减少其剂量SMBG:患者自我血糖监测SGLT-2i: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GC
M:动态血糖监测GLP-1RA: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T2DM:2型糖尿病CVD:心血管病ACEI: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ARB: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等.中华内科杂志,2021,60(5):421-4
37.低血糖预防GLP-1RA日制剂(利拉鲁肽)低血糖发生风险小利拉鲁肽1.2mg联合MET+TZDLEAD-4联合MET+
SULEAD-5联合MET±SULEAD-6单药LEAD-3联合METLEAD-2联合SULEAD-1联合METLira–
DPP4利拉鲁肽1.8mg格列美脲罗格列酮安慰剂甘精胰岛素艾塞那肽西格列汀事件数/人-年MET,二甲双胍;SU,磺脲类;T
ZD,噻唑烷二酮类1.Marreetal.DiabetMed2009;26;268–278(LEAD-1);
2.Naucketal.DiabetesCare2009;32;84–90(LEAD-2);3.Garber
etal.Lancet2009;373:473–481(LEAD-3);4.Zinmanetal.Dia
betesCare2009;32:1224–1230(LEAD-4);5.Russell-Jonesetal.D
iabetologia2009;52:2046–2055(LEAD-5);6.Buseetal.Lancet
2009;374:39–47(LEAD-6);7.Pratleyetal.Lancet2010:375;1447
–1456(LIRA-DPP4).低血糖预防GLP-1RA周制剂(司美格鲁肽)低血糖发生风险小单药治疗联合OADvs/联合基础
胰岛素安慰剂N/A3091.9西格列汀MET±TZD5689.5艾塞那肽周制剂1–2OAD(MET/TZD/SU)5695.8
度拉糖肽MET4095.2安慰剂SGLT-2i(±MET±SU)3091.7利拉鲁肽1–3OAD(MET±SU±SGLT-2i
)3096.9甘精胰岛素MET±SU3093.5安慰剂基础胰岛素±MET3091.7对照组:背景治疗:治疗时间(周):基线体重(
kg):卡格列净MET5290.2司美格鲁肽0.5mg司美格鲁肽1.0mg安慰剂西格列汀100mg艾塞那肽周制剂2
.0mg度拉糖肽0.75mg度拉糖肽1.5mg卡格列净300mg利拉鲁肽1.2mg甘精胰岛素SUSTAIN1S
USTAIN2SUSTAIN3SUSTAIN7SUSTAIN8SUSTAIN9SUSTAIN10SUSTAIN4S
USTAIN5OAD,口服降糖药;N/A,不适用;MET,二甲双胍;TZD,噻唑烷二酮;SU,磺脲类;SGLT-2i,钠葡萄糖共
转运蛋白-2抑制剂;严重低血糖指需要第三方协助的低血糖;确证性低血糖指低血糖症状伴血糖值<3.1mmol/L1.SorliC
etal.LancetDiabetesEndocrinol2017;5:251–60;2.AhrénBetal
.LancetDiabetesEndocrinol2017;5:341–54;3.AhmannAJetal.D
iabetesCare2018;41:258–66;4.ArodaVRetal.LancetDiabetesE
ndocrinol2017;5:355–66;5.RodbardHWetal.JClinEndocrinolM
etab2018;103:2291–301;6.PratleyREetal.LancetDiabetesEndo
crinol2018;6:275–86;7.LingvayIetal.LancetDiabetesEndocri
nol.2019Nov;7(11):834-844.8.ZinmanBetal.LancetDiabetesE
ndocrinol2019;7:356–67;9.CapehornMSetal.DiabetesMetab.20
19Sep10主要内容T2DM合并CVD患者的糖尿病管理T2DM合并CVD患者的心血管疾病管理T2DM合并CVD患者的心血管疾
病管理主要内容血脂管理血压管理12435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冠心病筛查及基本治疗体重心力衰竭糖尿病患者的冠心病应当进行积极管理冠心病
筛查及基本治疗共识强调:对极高危人群考虑筛查CHDCHD极高危人群:左室射血分数<50%缺血性卒中外周动脉狭窄重度肾衰家族性高胆固
醇血症多项心血管危险因素1型糖尿病达20年者即使无症状也应考虑筛查CHD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等.中华内科
杂志,2021,60(5):421-437.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识别和筛查方法冠心病筛查及基本治疗识别典型心肌缺血表现为位于心前区
的痛、闷、压迫、紧缩感或气短,可伴左肩臂不适;诱因为体力活动;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1-5分钟内缓解临床特点筛查方法若轻微用力即可诱发
典型症状,或数小时内反复多次发作,或一次持续10分钟以上不建议任何负荷试验,建议转心脏专科行有创冠状动脉造影(CAG)或CT造影(
CCTA)确诊若典型症状由中等程度以上劳力所诱发建议先行静息心电图(ECG)和超声心动图(UCG),若UCG排除左室流出道梗阻、重
度二尖瓣狭窄等则进一步做缺血负荷试验辅助诊断若典型症状发生于静息状态,尤其好发于凌晨者建议做12导联Holter,若发现与症状相关
的缺血性ST-T动态改变可诊断冠脉痉挛性心绞痛,建议进一步行CAG或CCTA确定是否存在冠脉固定狭窄及其程度若症状不典型或无症状,
但CHD风险极高危者建议定期行ECG和UCG,若发现病理性Q波、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或缺血性ST-T动态改变等可诊断冠心病,拟行冠脉
重建治疗则建议CAG无心肌缺血阳性发现者可考虑负荷核素心肌显像或CCTA辅助诊断糖尿病合并CHD:临床类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慢性冠脉
综合征临床表现: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力衰竭猝死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等.中华内科杂志,2021,60(5
):421-437.糖尿病患者一旦考虑存在冠心病,需采取以下基本治疗冠心病筛查及基本治疗抗血小板治疗降胆固醇治疗抗心肌缺血治疗R
AAS抑制治疗慢性冠脉综合征(CCS)患者长期小剂量阿司匹林(75~100mg,1次/d),若不能耐受可考虑氯吡格雷75mg,
1次/d替代ACS或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后建议双联抗血小板(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治疗至少12个月建议使用血管紧张
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如雷米普利、培哚普利等)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如缬沙坦、氯沙坦等)类药物,尤其伴心肌梗死、左
心室功能低下、高血压或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首选中等强度他汀类药物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1.4mmol/L为首
要目标、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非HDL?C)<2.0mmol/L为次级目标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比
索洛尔等)为劳力性心绞痛、心肌梗死患者的首选一线用药硝酸酯类为各种类型心绞痛患者的一线药物钙拮抗剂为单纯或合并痉挛性心绞痛患者的一
线药物尼可地尔为心绞痛的二线药物盐酸曲美他嗪为劳力型心绞痛的二线药物改善预后ACS:急性冠脉综合征RAAS: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
统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等.中华内科杂志,2021,60(5):421-437.糖尿病合并CVD患者的血
压控制目标血压管理T2DM合并CVD患者降压目标与血压监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降压目标<130/80mmHg降压目标若不能耐受可放
宽到<140/90mmHg血压控制患者类型降压方案选择糖尿病合并CVD降压药物首选ACEI或ARB血压≥160/100mmHg、
高于目标血压20/10mmHg者单药治疗未达标者应联合降压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降压药物加用β受体阻滞剂糖尿病合并慢性射血分数
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降压优先选择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ACEI(不能耐受者可使用ARB)、β受体阻滞剂和醛固
酮受体拮抗剂T2DM:2型糖尿病CVD:心血管疾病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R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国家卫生健康委员
会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等.中华内科杂志,2021,60(5):421-437.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血脂管理需首先进
行ASCVD危险分层血脂管理对T2DM合并CVD患者,进行ASCVD危险分层危险分层具体情况极高危糖尿病合并已确诊的ASCVD高危
年龄>40岁糖尿病中危20-39岁糖尿病合并多种危险因素或靶器官损害注:危险分层主要依据2016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欧洲
心脏病学学会指南及美国心脏病学学会指南;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血脂异常、吸烟、肥胖、早发冠心病家族史;靶器官损害包括蛋白尿、肾
功能损害、左心室肥厚或视网膜病变T2DM:2型糖尿病CVD:心血管疾病ASCVD: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能力建
设和继续教育中心,等.中华内科杂志,2021,60(5):421-437.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血脂检测和目标建议血脂管
理建议糖尿病患者检测空腹血脂水平: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非-HDL-C)、载脂蛋白B(ApoB)检测指标糖尿病合并ASCVD极高危患者糖尿病合并ASCVD高
危患者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中危患者首要目标LDL-C较基线降低至少50%,且LDL-C<1.4mmo/L(55mg/dl)LDL-C
较基线降低至少50%,且LDL-C<1.8mmo/L(70mg/dl)LDL-C目标<2.6mmol/L(<100mg/
dL)次级目标非-HDL-C<2.0mmol/L(80mg/dl)非-HDL-C<2.6mmol/L(95mg/dl)
非-HDL-C<3.4mmol/L(130mg/dl)控制目标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等.中华内科杂志
,2021,60(5):421-437.糖尿病合并CVD的降脂治疗手段血脂管理T2DM合并CVD患者生活方式干预不能使血脂达标,
建议采用中等强度他汀作为降脂治疗首选药物;若LDL-C仍不达标,建议联合使用依折麦布危险度药物选择极高危他汀类联合依折麦布不能使L
DL-C达标时,建议联合PCSK9抑制剂(依洛尤单抗、阿利西尤单抗)高危/极高危在接受严格生活方式干预及他汀类治疗基础上,如果T
G>2.3mmol/L,倾向于使用大剂量二十碳五烯酸乙酯(2gbid),进一步降低CVD风险在接受严格生活方式干预及他汀类治疗
基础上,如果TG>2.3mmol/L,可考虑使用贝特类进一步降低ASCVD风险注:不建议吉非罗齐与他汀药物联合使用LDL-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PCSK9抑制剂: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抑制剂TG:甘油三酯CVD:心血管疾病ASCVD:动脉粥样硬化性心
血管病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等.中华内科杂志,2021,60(5):421-437.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
患者的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建议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在ASCVD患者二级预防中,推荐低剂量(75~100mg)阿司匹林,阿司匹林耐受性不
佳,可用氯吡格雷所有患者抗栓治疗前,均需评出血风险,并注意纠正出血危险因素其他患者ACS患者和PCI患者合并房颤患者低剂量阿司
匹林联合1种P2Y12作为双抗治疗,通常疗程为12个月,可根据出血风险适当缩短或延长合并非瓣膜病房颤患者:所有患者进行CHA2D
S2‐VSC评分,建议给予NOAC或华法林合并重度二尖瓣狭窄及人工机械瓣置换瓣术后的房颤患者建议给予华法林有症状的颈动脉狭窄或
>50%的无症状颈动脉狭窄,应长期抗血小板治疗合并下肢动脉疾病患者包括进行血运重建的患者,应长期抗血小板治疗,低剂量阿司匹林或氯吡
格雷ASCVD: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CS:急性冠脉综合征PCI: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2Y12:血小板P2Y12受体抑制剂N
OAC: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物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等.中华内科杂志,2021,60(5):421
-437.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管理心力衰竭管理临床表现常见症状包括呼吸困难、乏力倦怠和水肿等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
F)LVEF>=40%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HFrEF)LVEF<40%临床类型和诊断依据心力衰竭的诊断主要根据症状、体征、钠尿
肽、心脏结构的变化在随访中注意观察有无心力衰竭的恶化,包括上述症状恶化,有无体重增加(每天增加1-1.5kg),利钠肽水平升高等;
还需监测肾功能和电解质等随访观察HFrEF患者如能耐受均应使用能够改善预后的药物治疗,包括ACEI/ARB、ARNI、β受体阻滞剂
和螺内酯等HFrEF患者还应考虑使用新型降糖药物SGLT-2抑制剂有症状的心力衰竭患者和体征者可使用利尿剂药物选择国家卫生健康委员
会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等.中华内科杂志,2021,60(5):421-437.总结中国《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诊治专家
共识》分别从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管理的角度有的放矢进行阐述,涵盖了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诊断、药物治疗及危险因素管理等相关的临床重要
内容,旨在加强患者的综合管理并最终改善患者预后该共识从糖尿病的管理角度,分别从生活干预、降糖药物选择、血糖监测以及低血糖预防等方面
提出建议。其中对于合并CVD的T2DM患者,在降糖药物选择中推荐优先考虑联合经证实可带来心血管获益的GLP-1RA,以减少心血管事
件该共识从心血管疾病管理角度,从冠心病基本筛查和管理、血压、血脂、抗凝抗血小板治疗、心衰管理等方面提出建议。进一步强调了管理T2D
M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的重要性。Thankyou!?根据我国2017年的流行病学调查可以发现,心血管疾病目前仍然是T2DM患者最主
要的死亡原因研究共纳入512869例成人30-79岁中国10个地区(5城市,5农村)的受试者,评估糖尿病相关死亡以及城市和农村地区
糖尿病死亡的比例及原因,这项大规模流调数据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以心血管疾病死亡为主共识分别从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管理的角度进行阐述,
涵盖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主要包括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和心力衰竭)的诊断、药物治疗及危险因素管理等相关的临床重要内容,旨在加强患
者的综合管理并最终改善患者预后。心血管疾病的管理主要包括血压、血脂、抗栓、抗心肌缺血、抗心室重构等。糖尿病的管理主要包括生活方式干
预、降糖、血糖监测治疗及低血糖预防。预防低血糖症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T2DM合并CVD患者尤其需要注意,以降低心律失常和心
肌缺血风险[1-5]。预防低血糖需要对患者进行低血糖风险的个体化评估(表5)、设定个体化的HbA1C目标。如出现无症状低血糖或严重
低血糖事件,应重新评估治疗方案,尤其是方案中可能增加低血糖风险的药物。建议治疗方案调整为包含具有心血管获益证据且不增加低血糖风险的
SGLT2i或GLP-1RA在内的二联或三联降糖治疗方案,停用增加低血糖风险的药物(如胰岛素或胰岛素促泌剂)或减少其剂量。对于部分
患者,SMBG和CGM是评估治疗和检测低血糖的重要工具。教育患者了解增加低血糖风险的情况,例如禁食、延迟进餐、饮酒、剧烈运动等,以
及平衡降糖药物、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及运动之间的关系。CE_CoreEfficacy/Safety从RCT的LEAD系列研究中我们也
可以看到,利拉鲁肽1.2mg和1.8mg组患者的低血糖风险低,但是当基线时联合促泌剂治疗时,低血糖风险会略有增加,因此提示,如果联
合SU类药物治疗,需要调整SU的使用剂量,避免低血糖的发生。CAPTURE.GW-ICC2020Poster:GW31-e11
99.HongTianpei.,etal.CAPTURE.GW-ICC2020Poster:GW31–e1199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抑制治疗:建议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如雷米普利、培哚普利等)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如缬沙坦、氯沙坦等)类药物,尤其伴心肌梗死、左心室功能低下、高血压或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2.1建议所有糖尿病患者采取健康生活方式,包括健康饮食、规律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制饮酒。如生活方式不能使血脂达到目标,采用如下措施。2.2建议采用中等强度他汀作为降脂治疗首选药物。2.3当他汀不能使LDL-C达标时,建议联合使用依折麦布。2.4当他汀联合依折麦布不能使LDL-C达标时,如果为CVD极高危患者,建议联合PCSK9单克隆抗体(依洛尤单抗、阿立库单抗)2.520-39岁ASCVD高危糖尿病患者(1和2型)可考虑使用中等强度他汀治疗。2.6当TG>5.6mmol/L时,建议采用非诺贝特降低TG以预防急性胰腺炎。2.7CVD高危/极高危患者,在接受严格生活方式干预及他汀治疗基础上,如果TG>2.3mmol/L,倾向于使用大剂量二十碳五烯酸乙酯(2gbid)进一步降低CVD风险。2.8CVD高危/极高危患者,在接受严格生活方式干预及他汀治疗基础上,如果TG>2.3mmol/L,可考虑使用贝特类进一步降低ASCVD风险。2.9不建议吉非罗齐与他汀药物联合使用。NOAC包括达比加群、利伐沙班和艾哆沙班。NOAC处方时应仔细评估肾功能,以避免药物清除减少所导致的药物过量。植入支架的患者可双联抗血小板治疗1个月心力衰竭的诊断主要根据症状和体征、钠尿肽升高以及心脏结构的变化。[1,2,3]根据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功能障碍可分为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LVEF>=40%和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HFrEF),LVEF<40%。[1]心力衰竭常见症状包括呼吸困难、乏力倦怠和水肿等。在随访中注意观察有无心力衰竭的恶化,包括上述症状恶化,有无体重增加(每天增加1-1.5kg),利钠肽水平升高等。还需监测肾功能和电解质等。[2]HFrEF患者如能耐受均应使用能够改善预后的药物治疗包括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ACEI/ARB)、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β受体阻滞剂和螺内酯等。原则为从小剂量开始,逐渐递增,直至达到最大的耐受剂量或目标剂量(表2)。长期坚持足量药物治疗对于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至关重要。HFrEF患者还应考虑使用新型降糖药物SGLT-2抑制剂。[4]有症状的心力衰竭患者可使用利尿剂。有症状的HFrEF患者可考虑使用洋地黄降低再住院风险。
献花(0)
+1
(本文系名天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