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树叶都是绿色的吗》教学设计
2021-11-07 | 阅:  转:  |  分享 
  
时间 课型 新授 课时 3 教学内容 10树叶都是绿色的吗 教学重点 学习抓住课文重点部分,读懂文章内容,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是看样把重点部分写具体的,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法 以读代讲法、引导点拨法、指导朗读法 学法 朗读理解法、合作探究法、自学法 教





标 知识目标 1、自学本课生字新词,准确理解词句的意思。认识本课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积累词汇。 能力目标 2、抓住课文重点部分,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目标 3、朗读课文,懂得一个人的成长不仅需要向老师学习丰富的知识,还要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 教具准备 挂图、生字卡 第一课时

一、宣布课题,导入新课。

课文以“树叶都是绿色的吗”这一问句为题,都有哪些意义呢?请大家在阅读课文中去体会它的含义和给予我们的启示。

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仔细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不理解的词语查词典,根据字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记忆字形。

2、在小组内,采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学习形式,熟记熟读生字词语,有针对性地正音,提示生字中易错的笔画。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把课文读熟。

2、默读思考:

(1)课文讲了林巧稚中小学暑期的哪些事?重点讲了哪件事?

(2)为什么林巧稚回忆起这些事总要称赞老师的教授方法?这方法对林巧稚产生了什么影响? 1、学习生字交流记忆的方法。

2、学生自读课文,然后指名朗读。要求读准字音,不理解的生字查字典,也可以问同学。

3、指定学生朗读,评估朗读效果。抽几个学生分段读课文,看他们是否读得正确,有没有读不准的字词,帮助纠正朗读的错误。

4、请同学们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5、学生默读全文(默读时要结合“泡泡框”中的提示来思考。)

6、把没读懂的地方记下来,然后进行议论。 课前收集有关知识对文章的学习和理解是必要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为学生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了望学生对本课生字的认读情况,培养学生在朗读中主动认字的习惯。 第二课时

一、细读课文,理解感情。

讨论、探究

1、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认为林巧稚的生物课老师的方法好在哪里?

2、这堂生物课使林巧稚得到了什么?她为什么能得到这些?

3、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二、理解感悟。

第2—10自然段是重点部分,其中2—8段简明易懂,可以以学生自学为主,可引导学生理解。

第三课时

一、评价朗读。

(学生读并互相评价)

二、巩固练习。(课后练习3)

三、指导写字。

“辈”字上小下大。

“亦”字第六画是“竖钩”,不要写成“竖”。





1、找出相关的语句及段落,并根据自己的题解来叙述。

2、学习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悟出文章先概括后具体的表达方法,达到学习的最佳效果。















1、朗读练习。

2、背诵课文指定的段落。

学习重点字,并试着自己说出识记生字的方法。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明确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固然重要,但这是外因,更重要的是从老师的教导中领会老师的用心,从中得到启迪,学会学习,学会做人,这是内因,是自己在事业上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鼓励学生公正地评价朗读情况并学会表扬。 熟读课文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课文大意,而且为理解课文奠定了基础。



抓住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认真品味精美的词句,学习描写的方法。

培养学生自学习惯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及拓展知识面。











教师的活动及教法 学生的活动及学法 设计意图 补充资料:

哲理:关于宇宙和人生的原理。

人云亦云:云,说;亦,也。指人家怎么说,自己也跟着怎么说,没有主见。

实践:人工智能改选自然和发行社会的有意识的活动。

诺言:应允别人的话。

思维: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

《语文同步读本》指导:

引导学生自学《赢自己一把》、《盲童的画》。自学时通过“读一读议一议”抓住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抓住主要事例,体会文章所要提示的道理。 熟读课文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课文大意,而且为理解课文奠定了基础。



板书设计

10树叶都是绿色的吗

生物课给林巧稚的启示

林巧稚从老师的教学中获得感悟

林巧稚从生物上悟到的哲理

教学后记





















1/4









献花(0)
+1
(本文系潮流文库站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