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同步练习及答案
2021-11-08 | 阅:  转:  |  分享 
  
同步练习



01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给加点字注音。

晓雾将歇(xiē)夕日欲颓(tuí)?未复有能与其奇者(yù)???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答谢中书书书:书信

五色交辉??????交辉:交相辉映

四时俱备??????四时:四季

晓雾将歇??????歇:消散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与: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



翻译下列句子。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啊。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夕阳快要落山了,水中潜游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填空。

(1)《答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南朝齐梁时思想家,有“山中宰相”之称。作品有《陶隐居集》。题目的意思是回复给谢中书的书信。(2)《答谢中书书》中,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清的句子是: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02课内精读

03拓展阅读?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高峰入云???入:耸入

四时俱备????????????俱:全,都

沉鳞竞跃????????????鳞:鱼

若张盖??????????????若:像,好像

大可七八围许????????许:大约



翻译下列句子。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自从南朝康乐公谢灵运以来,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到这奇丽的景色了。

极乐寺去桥可三里,路径亦佳。

极乐寺离桥大约三里,路上的风景也很好。



【甲】文对山中美景进行评价赞美的句子是:实是欲界之仙都;【乙】文对极乐寺评价赞美的句子是:此地小似钱塘苏堤。(用原文语句填空)



11.【甲】【乙】两文最后一句所表达的共同情感是什么?都表达了作者热爱山水(大自然)、淡泊名利(对官场的鄙弃)的思想感情。

01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水中藻(zǎo)、荇(xìng)交横(héng)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念无与为乐者??念:考虑,想到

庭下如积水空明????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盖竹柏影也????????盖:大概是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耳:语气词,相当于“罢了”



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句子标一处)【详见本课“学法点津”】

念/无与为乐者

相与/步于中庭

盖/竹柏影也



写出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义和今义。

月色入户古义:单扇门今义:人家、住户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古义:只是今义:但是,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翻译下列句子。

念无与为乐者。想到没有可以与我一起游乐的人。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庭院中的月光宛如积水那样澄澈,水中藻、荇纵横交错,大概是竹子和松柏树枝的影子。



填空。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朝代)文学家,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他们是“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其余五位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以及宋代的王安石、曾巩、欧阳修。

《记承天寺夜游》中,写月下承天寺庭中的景色的句子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7.自古以来,很多文人墨士都对“月”有一种特殊的情结,月的皎洁与圆缺给了他们很多人生启迪。弘楚中学团委会准备于10月28日下午3点,在学校报告厅举行以“咏月”为主题的诗词朗诵比赛。请你一起参加并完成下列题目。(1)阅读下列材料,用形象化的语言为本次活动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5字)“月亮”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内蕴,流转在诗人广阔的心灵空间。诗人怀乡思亲的情感,常寄托于明月。古往今来,写月的诗篇不计其数,月亮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道靓丽风景。【示例一】月亮,悬挂在天空的诗;【示例二】诗情传千古,明月寄相思(2)仔细观察下面的图片,写出相应的诗(词)句。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夕日欲颓颓:坠落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与: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

念无与为乐者????????念:考虑,想到

盖竹柏影也??????????盖:大概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只是



翻译下列句子。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郁郁青青的树林和竹子,四季都有。

相与步于中庭。我们一起在院子里散步。



【甲】文以感慨发端,为总起;接下来具体描绘景物,写总体风貌,写四时朝夕景物之不同,层次清晰;最后,以赞美和感慨收束。【乙】文如一篇短小的日记,有时间、地点、人物,先叙事,再写景,最后以议论点题。



13.【甲】【乙】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甲】文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沉醉山水之情(意思对即可);【乙】文表达的作者感情微妙而复杂,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自我排遣的达观。

04学法点津

【典型例题】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限断两处)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参考答案】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技法点睛】

主谓之间、谓宾之间、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如“二石兽/并沉焉”。

句首发语词后要停顿。如“至于”“夫”“若夫”“盖”“且”等后面要停顿。

句首关联词语、承前的指示代词后要停顿。如“若”“而”“然则”“故”“是故”等后面要停顿。

句首状语后要停顿。

古代是两个单音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复音词的,要分开读。

表转折意思的句子中,按照“而前则前”的原则划分朗读节奏。如“人不知/而不愠”。

有省略成分或倒装的地方要停顿。如“何陋/之有”。

“也”“乎”等语气助词后要停顿。

9.古人的姓、名、封号、谥号、谦称、自称、别称、尊称、官名、文体名等的后面要停顿。上述只是停顿的基本规律,不应生搬硬套,而应结合具体的语境正确地理解句意后灵活运用。



献花(0)
+1
(本文系阿凌小馆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