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1_1_十四五规划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备选项目申报书(县级填报、范例)-85b3eca199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21
2021-11-11 | 阅:  转:  |  分享 
  
十四五规划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县(区)备选项目申报书



一、项目区治理思路

严格遵循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在山水田林湖草统一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特点,综合配置工程、林草等各类措施,形成综合防护体系,有效改善人居环境和生产条件,促进特色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脱贫致富。同时,项目建设全面注重与自然资源、农业农村、林草、环保、文化旅游等相关部门其他生态建设项目整合,以形成合力全面完成水土流失治理任务。

(阐明县域经济发展战略,主导产业发展在生态建设方面的计划,具体相关部门规划的衔接等)。

二、项目区治理目标(具体目标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填报)

(一)水土流失治理目标

(1)各项治理措施合理配置,工程与林草,治坡与治沟紧密结合,协调发展,互相促进,建设完整的水土流失防御体系。期末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程度达到80%以上。

(2)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保存率达到80%以上。

(3)减沙率达到80%以上,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二)生态环境改善目标

(1)村落周边林草面积达到宜林宜草面积的80%以上。

(2)自然草场、森林得到有效保护,封山育林亩,荒漠化面积减少80%。

(3)项目区村落风貌、自然景观得到妥善保护。

(三)农村经济发展目标

(1)工程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治理保护与开发利用相结合,土地利用结构更加合理,土地利用率达80%以上,土地产出率增长80%以上,商品率达%以上。

(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元以上,比当地平均增长水平高20%以上。

(3)因地制宜,建成(保护)能满足区内群众粮食需求的基本农田(牧场),人均基本农田(牧场)达亩以上。

(4)群众全面脱贫致富,小流域进入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良性循环。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县(区)委、政府高度重视。(具体阐明政府在水土保持方面的举措)

(2)改善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具体阐明水土流失严重性及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

(3)实施脱贫攻坚工作的需要。(具体阐明拟实施项目区贫困人口情况及需求)

(4)当地干部群众治理水土流失的愿望十分迫切。(具体阐明前期相关项目的落地情况)

四、小流域基本情况

具体阐明小流域(项目区)自然条件、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等情况,包括核心片区所在的乡(镇)、村名称,人口数量、贫困人口数量、经济总量、人均收入、农、林、牧各业情况等(要求提供项目区照片,包括拟建项目地块的现状照片)。具体见下表:

小流域自然环境情况表

项目 单位 数量 项目 单位 数量 一、自然条件 三水土流失现状 1、小流域面积 km2 4050 1、水土流失面积 Km2 0.1035 2、小流域人口 万人 0.1042 2、侵蚀沟道数量 条 3、农业人口 万人 0.1042 3、水土流失等级 参照 4、多年平均降水量 mm 500 四水土保持措施存量 mm 50 1、水土保持林 Km2 0 6、多年平均气温 ℃ 8 2、农田防护林 Km2 0 7、多年平均降雪量 mm 8 3、经果林 Km2 0.1035 8、林地面积 Km2 0 4、种草 Km2 0 9、草地面积 Km2 303.7 5、生态修复(围栏封禁) Km2 0.1305 10、基本草场面积 Km2 302.49 6、保土耕作 Km2 0 11、基本农田面积 Km2 10.14 7、坡面水系 0 12、.河流面积(长度) Km2/km 1 水库(塘堰) 座 二、自然环境 蓄水池窖 口 0 1、退化草地面积 km2 0 谷坊 座 0 2、退化耕地面积 Km2 0 沉沙凼(池) 个 0 3、多年平均暴雨天数 日 5 拦沙坝 座 0 4、多年平均暴雪天数 日 排灌沟渠 km 0 5、多年平均干旱天数 日 生产道路 km 0

小流域社会经济情况表 小流域名称 土地总面积 人口 耕地面积 林草地面积 农业人均耕地 农业人均牧场 粮食总产量 牲畜存栏量 农业人均产粮 农村各业生产总值 人均纯收入 贫困人口纯收入 人口 贫困人口 合计 农业 林业 牧业 其他 粮食 经济作物 其它 小计 林木产品 经济林果 小计 牛 羊 万人 km2 km2 hm2 hm2 万kg 头 kg/人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xx2组 450km2 2 0 1.14 33.7 0.11 3.12 51.9 2245 498.08 2164.35 299.34 131.22 168.12 0 17.5 17.5 0 102 50 52 1745.51 2.08 五、项目建设规模(具体数据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填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项目指标)

十四五期间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拟规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0.135平方公里,其中:建设农田防护林0公顷,栽植经果林13.5公顷,营造水保林(种草)0公顷,实施封禁治理13.5公顷,推广实施保土耕作0公顷,新建蓄水池(塘堰)0口,排灌沟渠0.8公里,沉沙凼(池)0个,田间道路0.8公里,整治沟道0公里,水系绿化0公里。同时,项目实施注重与土地治理、天然林保护及农建示范区建设等相关项目的整合力度,突出规模治理效应。

六、资金需求(具体数据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填报)

项目估算总投资100万元,其中拟申请中央财政补助资金万元,地方配套(企业)万元,项目区群众投劳折资万元。

七、预期效益(具体数据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填报)

(一)经济效益

项目区通过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项目,将使项目区内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增强,土地利用率明显提高。项目建成后,项目区每年将新增粮食生产能力4.0027万公斤,增加牲畜出栏2020头,新增经济收入708.68万元。

(二)社会效益

(1)减轻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本项目实施后,可形成综合自然灾害防护体系,减少地表径流,减少土壤侵蚀,从而能有效减轻水土流失对土地的破坏;减轻泥沙对渠道、水库及河流的淤积,减轻洪水的危害;减轻滑坡、泥石流的危害;减轻局部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威胁。

(2)通过综合治理,能有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土地生产率,可为建设优质、高产、高效的大农业奠定基础。通过土地利用结构和农村生产结构的调整,能使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使农村剩余劳动力有用武之地,同时对提高环境容量,缓解人地矛盾,改善农村群众的生活条件,促进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提高劳动者素质和促进农村社会风尚的改善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通过建设xx2组果林建设等基础设施,促使脱贫攻坚落到实处。

(三)生态效益

(1)项目区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控制,水土流失危害逐年减轻。本项目规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0.135平方公里,治理程度将达到100%。项目实施后,年新增蓄水总量达万立方米,年减少土壤侵蚀量达万吨。水土保持各项治理措施的合理布设,形成了立体的水土保持综合防治体系,随着林地郁闭度的不断提高,水土流失将得到进一步控制,将不断改善区域性小气候,维持生态平衡,水土资源得到合理利用,蓄水、保土能力增强,保护土地不遭受破坏,避免水土流失面积继续扩大,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减轻自然灾害的发生。

(2)生态环境向良性转化。通过实施林草措施和封禁治理,能进一步提高林草覆盖率,有效地涵养水源,调节小气候,改善项目区的生态环境,减轻水土流失灾害。



综上所述,县(区)高度重视并积极支持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为此,特恳请自治区水保局将小流域纳入西藏自治区十四五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项目。





县(区)水利局(盖章)

2019年月日



(联系人:,电话:)



















-1-









献花(0)
+1
(本文系gymrlwu78v8...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