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农民茶人论“小罐茶”是通用名称
2021-11-12 | 阅:  转:  |  分享 
  
农民茶人论“小罐茶”是通用名称茶人简介:茶人70年代出生于种植茶叶的小山村农民家庭,仅有小学文化教育程度,对我国汉字文化知识的认知浅薄,如文
中所用字、词有不妥、不足之处,请海涵!自称“茶人”是因出身于茶乡,一直从事茶类行业,论“小罐茶”是通用名称是对于我国博大精深的茶文
化历史略知丁点,站在与茶类相关公众的角度而论的观点。(茶人在此首先声明:文中引用的相关问答部分,依据刘春田教授法律领域专业的解答、
观点并无不妥。只因所在专业角度、行业领域不同,中国茶文化历史博大精深就算茶类领域的专家也不一定能全部了解、精通,每个人了解到的信息
不尽相同,观点就自然不尽相同。在此仅为论点结合引用部分相关问答,并非针对解答反驳。)一、“小罐茶”中国文字、词语释义“小、罐、茶”
这三个文字每一个单字的基本解释众所周知就不再言论。“小罐茶”文字词语表述的基本释义是“小型罐体盛放茶”;详细释义为:小体积(小容
量)的罐器皿盛放茶(茶叶);在茶类行业内指描述茶及小容量罐体形态的统称,也是中文词语固有含义,并无其他的特定含义。(因茶人的文化教
育程度因素,对中文词语的释义理解仅限于此,望中文领域专家或中文高等教育人士指导、批评。)二、“小罐茶”中文词语历史记载“小罐茶”一
词现有早期历史文献记载出版于1988年(就茶人了解),依据史料记载起源于千百年前的“神话传说时期”难以考证具体时间(后附早期出版物
名称、出版年份、部分记载段以及相关页面图片)。1.据史料记载,“小罐茶”在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已有千百年历史,(在昌宁县“小罐茶”词
语并非指茶之种类名称,而是指以小容量罐器烤制茶、品茗(喝茶的方法)的统称)。部分记载:“人们熟悉“龙井茶”、“碧云茶”、“普洱茶”
,但未必领略过昌宁彝乡土俚的小罐茶。……那里至今还保留着一种小罐饮茶的古朴遗风,称之为“小罐茶”;“独具风情的小罐茶又称“响雷茶”
,是昌宁重要的民间茶俗、茶艺文化。昌宁的小罐茶是茶马古道文化的重要部分。”……。2.据史料记载,“小罐茶”在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同样
有数百年历史,(在诏安县“小罐茶”词语并非指茶之种类名称,而是指一种以小容量罐器品茗(喝茶的方法)的通用称谓)。部分记载:“八十高
龄的沈耀初自冲自饮小罐乌龙茶的镜头……,这使我想起一百三十六年前,诏安著名画家谢琯樵在苏州虎丘泡饮小罐茶引起轰动的故事……在诏安,
是不是只有书画家才有泡饮小罐茶的癖好呢?不,从士大夫到贩夫走卒,农工窭子,莫不嗜茶成瘾。……(所以诏安茶艺又称“小罐茶”)”;“诏
安是茶乡,饮茶历史悠久,茶艺特别讲究。“小罐茶”(工夫茶)水、火、茶叶、茶壶、泡功等比潮汕“功夫茶”还讲究。”……。3.据2021
年公开出版发现的出版物记载,在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以小体积(小容量)的罐器皿包装茶叶为茶叶常用包装形式,(在安溪县“小罐茶”词语并
非指茶之种类名称,而是指以小容量的罐器盛放(包装)茶类的商品,是描述茶类商品包装形态的通用称谓。);就“小罐茶”一词而言在安溪县小
学生都知道其是指代“小体积罐器皿盛放茶叶”的商品,小学生以此中文词语描写文章段:“那晚,夜深了父亲才从外面回来,只见他手里拿着一小
罐茶叶。”。三、音乐家也以“小罐茶”为主题写作词曲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因历史传统经千百年传承下来的“小罐茶”极具风土人情特色,因此
民族音乐家也以“小罐茶”为主题写作了《请喝彝家小罐茶》、《苗山小罐茶》词曲。中国文联出版社《词刊》2005年09期,刊登了《请喝彝
家小罐茶》歌词,歌词中使用八个“小罐茶”中文词语。歌曲影音:https://v.qq.com/x/page/8xJno532Tv
W.htmlhttps://v.qq.com/x/page/8xJno532TvW.html《苗山小罐茶》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昌宁一
中,在2013年国家教育部举办的《全国第四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荣获声乐中学组二等奖。(据公开数据记载,本届艺术展演活动参与展
演活动县(市)的覆盖面为84.3%,地(市)的覆盖面达到了99.4%,参加了展演活动的中小学校超过80%,有来自全国31个省(区、
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港澳台的726所中小学校的7000余名师生参加在厦门举办的各项展演活动。)。获奖节目影音:http://w
ww.xmtv.cn/2013/02/28/VIDE1362019882204304.shtmlhttp://www.xmtv.c
n/2013/02/28/VIDE1362019882204304.shtml四、中央电视台栏目中央电视台CCTV-7[乡土]栏
目,寻茶记(下)2014年04月04日,专题报道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极具风土人情特色的“小罐茶”。央视网节目:http://tv.c
ctv.com/2014/08/27/VIDE1409105673077905.shtmlhttp://tv.cctv.com/2
014/08/27/VIDE1409105673077905.shtml五“小罐茶”中文词语相关公众用词早期相关公众日常生活中使用
“小罐茶”一词称呼茶类产品的部分记载;2006年台海网:“卖茶阿姨特别懂得推销,起初开价一小罐茶叶50元”;2008年和中移民网:
“他又数落我花太多钱在喝茶上,说是一小罐茶叶花上四十元美金也舍得,真浪费。”;2009年新浪网博客:“经验六:小罐茶叶随身带,……
我们家里常常会有一些小包装的茶叶,”;2010年龙泉之声网:“一次,四川大学研究佛教的陈兵教授上门拜访送一小罐茶叶给朴老”
;2013年搜狗问问:“首先用550克减去450克求出的是大罐茶叶比小罐茶叶重多少。……设小罐茶叶为X,大罐茶叶为X加100”。
六、“小罐茶”商标和通用名称的相关问答《循理释法正本清源——刘春田教授答“小罐茶”商标六问》(引用文章段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杂志
微博发布于2019-08-19),“近日,刘春田教授接受采访,对这次“小罐茶”无效宣告请求及裁决作了深入细致的解析,同时谈了他对商
标法理、品牌经营、创新创造的独到理解。”;1.商标和通用名称、专用名称的区别是什么?“小罐茶”是否构成茶行业内的通用名称?;首先要
弄清楚,所有商标、通用名称、专用名称等一切用以描述事物的符号元素,包活文字、线条、色彩、声音无一不是来自公有领域。商标、通用名称、
专用名称都是利用公共元素作出新的组合的结果。通用名称通常是指描述某一类事物的统称,比如:绿茶、淡水、淡江、长城、白酒等,这些属于公
有领域的称谓,大家随便用,不可以被私权化。但是,公共领域的事物作为元素之一,和其它的要素一起,经过重新配置,形成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组
合,也可以成为私权对象的要素。……所谓“通用”,是指用来描述事物的本质和范围的没有限制条件的一般名称。……;2.“小罐茶”商标是否
具有显著性?;“小、罐、茶”这三个字每一个字都是有的,但“小罐茶”是没有的,这就是辩证法,从有到无,从无到有。原来没有,经过拣选
和组合,就变成有了。而这个从无到有,是经人搭配而成,这就是创造。有关这方面的认识,我们在商标理论、知识产权理论中还欠缺研究。如前所
述,我们所有的标记,都是从已有的知识中经过选择、搭配,排列组合出来的。凡是组合而成的“形式”“长相”只要是前所未有,就是创新,比如
:S、O、N、Y是英文固有字母,属于公共知识,但是从来没有人把它们搭配成“SONY”这个模样,日本人组合出来,就是一个创新,再把
它用来标记电器产品,又是一重创新。这样一种用法,于公于私,不侵害任何人的固有利益,由SONY加电器这种表达所圈出来的“一亩三分地”
的范围内,就成了私权的对象了,商业习惯和法律承认并尊重这种约定俗成的行为的正当性。人类社会所有的商标都是用已有的东西创造出来的,这
是规律,“小罐茶”也是如此。小、罐、茶,这三个字,古已有之,是成千上万个固有汉字中现成的,属公共资源。但是单单把这三个字“拎”出来
,作出“小罐茶”这样子的排列组合构成一个“形式”、“符号”,则是前所没有的。而这个符号和特定产品茶结合在一块,又完成一个产品与符号
的新一重组合,实现了产品到商品、以及符号到商标的嬗变,是二度创造。从产品到商品,从符号到标记,也是从无到有,都是“质变”。人为的“
质变”就是创新。这是创新的规律,创新就是资源配置、就是追求要素的新组合,一切创新都是资源配置,就这么简单。可见,“小罐茶”这种三个
字的表达是配置的结果,描述的结果,它不是仅凭眼睛从现有知识找来的,不是搜索的结果,而是凭心力得来,是思索设计的结果。是“心得”,不
是“眼得”,是创造,不是复制。对于创新,市场自然接纳,法律理当保护。商标的显著性,就是区别性。区别,是商标的核心功能。一个符号,和
特定商品结合,经过使用实现了区别该商品来源的功能,就成功地担当起了商标的“角色”,就具有了显著性,就是合格的商标。……;5.什么样
的商标是好商标?商标是商业的标记。标记就是个记号,商标是不问含义的。成功的标记没有含义,“SONY”“柯达”是什么意思呢?最成功的
标记就是让人对它的含义没有任何可思考、联想的余地,一眼就看上去,它什么都不是,只让人和它所指向的商品对号入座。把原本有特定含义的术
语,张冠李戴用作标记,把原本“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经过成功的商业运营后,抹杀了该术语原来的描述性含义,也可以很成功,比
如说“苹果”手机,谁会拿他和水果联系起来??对于商标,理念上一定要只考虑其标记性而不是描述性。什么是标记性?我创造了一个符号、一个
形式,跟别人不一样、有区别,就是标记性。一个符号和一个产品结合后就变成商标了,由它自身变身为商业的附属物,商为本,符号为“标”。符
号和商标就是标和本的关系。……。茶人对商标名称、通用名称的观点茶产品非品种类的通用名称举例,如现今众所周知的“小袋茶”,是安溪县更
早时期推出的适合功夫茶具单次冲泡量以小袋抽真空包装的铁观音茶叶产品称为“小袋茶”,随之其他品类茶叶适合小袋装的如大红袍、金骏眉、正
山小种等茶类以小袋的包装形式均统称为“小袋茶”,“小袋茶”的别称有“小泡茶”、“小包茶”,茶类不分品类以相对一般较小的包装形式不分
“小袋”、“小罐”容器进行包装一般统称“小包装”如有外层“大包装”(外包装)则称“小包装”为“内包装”。而不管什么茶类外包装是礼盒
的形式的又统称“礼盒茶”,等在茶类商品上的描述性术语的通用称谓。以原本有特定含义的术语,张冠李戴用作标记,如,“小米”、“苹果”手
机,在手机行业市场使用词语“小米”、“苹果”通常是指向手机产品。但是比如在农贸市场、粮油市场、水果市场使用词语“小米”、“苹果”
通常指向的是食用的谷类小米、水果类苹果。茶人对“小罐茶”中文词语的结论:依据历史文献的记载结合部分相关问答,茶人认为:1、“小罐茶
”三个文字组合的词语在中国茶类经过千百年的传承,是描述茶及小容量罐体形态的统称,是中国人老祖宗遗留下来的历史传统文化,在我国多地区
形成了独具风土人情特色文化,是中国茶文化历史的重要部分。“小罐茶”三个文字的组合在茶类既为历史固有中文词语,是用来描述事物的本质和
范围没有限制条件的一般名称,属于公有领域茶类的通用称谓。2、“小罐茶”三个文字组合的词语,在茶类并非以公共领域的事物作为元素之一,
和其它的要素经过重新配置形成的新组合,其组合元素在当代并不存在创新性或创造性,不存在重新配置、二度创造,也并非以茶类以外的描述性术
语张冠李戴用作标记,也未赋予该术语在茶类描述性含义之外的其他特定含义。3、“小罐茶”三个文字组合的词语在茶类仅是复制,在茶类如被特
定私权化,对于中国的历史传统文化、茶文化、风土人情文化、中文基本释义、中文教育、中文词语会造成无解或曲解文化历史,也颠覆了公认的诚
实守信之人的普通行为准则,不仅有违诚实信用原则,更有违公序良俗原则,在此意义上,损害了公共利益,造成不良影响!对茶类相关公众也极其
不公平。附1、部分历史记载明细(后附相关页面图)“小罐茶”中文词语历史记载文献1、1988年04期《福建茶叶》福建省茶叶学会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35-1111,47页;诏安茶谭,谢继东(诏安县志办公室),记载段:1987年香港艺术中心与汉雅轩联合出版,介
绍台湾十大美术家之一,与张大千齐名的国画大师沈耀初的《沈耀初画展》一书,第一幅生活照片竟是八十高龄的沈耀初自冲自饮小罐乌龙茶的镜头
。其悠闲自得的神态,使人猜不透是沉浸在绘画的憧憬中,还是饮茶的艺术享受里。沈耀初离开诏安已42年,然而家乡的泡茶积习未除。这使我想
起一百六十三年前,诏安籍名画家谢琯樵在苏州虎丘泡饮小罐茶。在诏安,是不是只有书画家才有泡饮小罐茶的癖好呢?不,从士大夫到贩夫走卒
,农工窭子,莫不嗜茶成瘾。……小冲罐为这套茶具的核心(所以诏安茶艺又称“小罐茶”)2、1999年《诏安县志》北京方志出版社,IS
BN7-80122-541-4,卷三十六风俗宗教(1048页),第一章第四节生活习俗中详细的载明:诏安是茶乡,饮茶历史悠久,
茶艺特别讲究。“小罐茶”(工夫茶)水、火、茶叶、茶壶、泡功等比潮汕“功夫茶”还讲究。3、2011年1期《语文世界(小学生之窗)》中
国语文报刊协会(教育部主管)主办,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5-3778,29页,我的异乡茶缘,记载段:那晚,夜深了父亲才从外
面回来,只见他手里拿着一小罐茶叶.说明在福建省安溪县,茶叶行业内以小型罐体包装茶叶为茶叶常用包装形式,汉字词语“小罐茶”相关公众广
泛使用于表述指定商品形态固定含义的通用称谓;时为小学生的相关公众,以汉字词语“小罐茶”写作表述指定商品形态,小孩子都懂得汉字词语“
小罐茶”是表述小型罐体盛放茶叶的含义。4、1988年6月,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刊号:ISBN7-222-00226-X/Z·
19,在昌宁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编写的《茶乡—昌宁》,茶乡撷秀—彝乡土俚小罐茶(28-30页),文中记载着:那里至今还保留着一种小
罐饮茶的古朴遗风,称之为“小罐茶”;以及小罐茶的历史文化、习俗、传说。5、1990年,德宏民族出版社,ISBN?978780525
0700《昌宁县志》,页码38卷五、社会志,第四十九章、传说、异事,第一节、民间传说,彝乡小罐茶.6、2006年8月云南民族出版
社公开出版,ISBN7-5367-3474-3,《昌宁茶韵》昌宁县茶叶产业领导小组,昌宁县委宣传部牵头编写,茶艺、茶俗,昌宁小
罐茶(027-031页),文中详细记载了小罐茶的茶历史文化以及传说。清茶待客(044-046页),文中记载了以小罐茶待客之道及《敬
茶歌》。7、2012年,云南民族出版社,ISBN978-7-5367-5314-3,《昌宁民俗》,昌宁县文化发展促进会、昌宁县文
体广电旅游局编,页码144、145,第十二编耈街乡民俗,第三节彝族516-517(出版物页码)又名小罐茶,“小罐茶”茶俗。8、20
12年,云南省作家协会,国际刊号:ISSN1007-4155,《昌宁之韵》,记载段:在昌宁,随处都有小罐茶中喷溅而来的浓烈香味,这
种千百年来形成的饮茶习惯,如今依然在昌宁的各个地域中延续着……9、2013年,云南人民出版社,ISBN978-7-222-10
649-9《文化保山·昌宁》,页码150昌宁小罐茶。153-158一路茶香6(085),文中记载了在昌宁,随处都有小罐茶,小罐茶
又称“响雷茶”。昌宁小罐茶(106-110),文中详细记载了“小罐茶”的茶叶文化历史、茶艺、民间习俗、传统艺术以及小罐茶的传说故事
。10、2013年,云南民族出版社,ISBN978-7-5367-5821-6《昌宁茶叶志》,页码239,第九章茶文化,第
二节民间茶俗,一、昌宁小罐茶,记载段,独具风情的小罐茶是昌宁重要的民间茶俗、茶艺文化,俗称“小罐茶”或“雷响茶”。……11、20
13年12月,云南民族出版社,ISBN978-7-5367-5996-1昌宁文化丛书(第二辑)《散文集》,云南省昌宁县“小罐茶”
的历史传统、风土人情文学家的散文记载。12、2015年6月,中共昌宁县委员会、昌宁县人民政府编,《千年茶乡·昌宁》,出版物21页、
25页,昌宁茶文化,记载文段:通过千百年的时光洗礼,昌宁还保存着独特的茶风茶俗,盛传比较普遍的有昌宁小罐茶。13、2015年5月,
云南科技出版社,ISBN978-7-5416-9046-4《看昌宁品昌宁》,云南省昌宁县“小罐茶”的历史传统、风土人情独具特色,
六位文学家笔下的记载。14、2005年09期,《词刊》,主管: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中国音乐家协会,出版:中国文联出版社,刊
号ISSN1003-174X/CN11-1657/J,“请喝彝家小罐茶”歌词中使用八个“小罐茶”汉字词语。15、2014年,云
南民族出版社,《昌宁县民族民间音乐集成》,ISBN978-7-5367-6207-7,作者简介、序一,记载了《苗山小罐茶》的获奖
记录。16、2008年01期,《中原文物》,河南博物院,ISSN1003-1731CN41-1012/K,魏晋十六国墓葬中“绛
釉小罐”初探,(出版物63页-67页)记载“小罐”一词近40处。“小罐茶”历史传统、风土人情特色的历史影音记载一、2011年,腾讯
网视频,《请喝彝家小罐茶》。视频网址https://v.qq.com/x/page/8xJno532TvW.html二、2013年
,厦门广电网,全国第四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获奖节目《苗山小罐茶》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昌宁一中影音资料。视频网址http://ww
w.xmtv.cn/2013/02/28/VIDE1362019882204304.shtml三、腾讯网视频,《苗山小罐茶》,龙马
大药房杯首届《唱响保山》复赛(100进50)第二场实况,52号选手“阿蜜彩组合”。视频网址https://v.qq.com/x/
page/y0180lqzhyd.html四、腾讯网视频,《苗山小罐茶》,小学生合唱。视频网址https://v.qq.com/x
/page/j03173frysf.html五、2014年,央视网,央视CCTV-7(原:军事农业频道),栏目:【乡土】寻茶记(下
)(2014年04月04日),茶叶专题报道。影音01分28秒处开始,解说员说到:王文荣(老人)每天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为自己煮一罐小
罐茶。……喝小罐茶是当地重要的民间茶俗,对老人来说,煮小罐茶的每一步都有讲究,容不得一点马虎。……煮小罐茶的罐子很重要,……制作小
罐茶最关键的一步,就是泡茶。03分49秒处开始老人说:因为这个地方有一种民俗,青年小伙儿要到丈人家要媳妇,首先要亲手泡小罐茶的方式
,给丈人泡一罐……。12分42秒处解说员说到:老人们集在了一起喝起了小罐茶。视频网址https://tv.cctv.com/201
4/04/04/VIDE1409105673077905.shtml“小罐茶”文字词语网页早期记载1、2005年,客家网,诏安“小
罐茶”,诏安县土特名产介绍:源于闽南和广东潮汕地区的“小罐茶”乌龙茶功夫茶的独特泡方法,在祖国茶文化的茶艺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ht
tp://www.hakkaonline.com/thread-25504-1-1.html2、2005年,新浪新闻,《人民日报海
外版》(2005年11月03日第六版)报道记载:彝家人亲切地称呼为“罐罐茶”,也有叫做“百抖茶”或“小罐茶”。3A//news.
sina.com.cn/o/2005-11-03/03557341192s.shtml3、2006年,台海网,第六届“闽南风·海峡
情”,仰看三十六峰俯戏九曲溪水,第六届“闽南风·海峡情”两岸小朋友同游武夷山报道之二,记载:卖茶阿姨特别懂得推销,起初开价一小罐
茶叶50元。(以“小罐茶”汉字词语区分产品特征)。4、2007年,第一食品网,云南昌宁全力打造“千年茶乡”,云南昌宁全力打造“千年
茶乡”:各民族在种茶、饮茶上均有独特的风格,彝乡小罐茶、汉家小罐茶等地道的传统饮茶方式与现代茶艺茶道相互融合,交织出了一曲永远传唱
的千年茶歌。5、2007年,食品科技网,闽南和广东潮汕地区的“小罐茶”,香高味浓八仙茶:源于闽南和广东潮汕地区的“小罐茶”乌龙茶功
夫茶的独特泡方法,在祖国茶文化的茶艺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6、2007年,农业网,云南昌宁全力打造“千年茶乡”,云南昌宁全力打造“千
年茶乡”:各民族在种茶、饮茶上均有独特的风格,彝乡小罐茶、汉家小罐茶等地道的传统饮茶方式与现代茶艺茶道相互融合,交织出了一曲永远传
唱的千年茶歌。7、2007年,新浪网新浪博客,昌宁三游:在布朗族的火塘边,喝这位可爱的小姑娘泡的小罐茶,一杯连一杯。小罐茶在火塘里
噗噜、噗噜地冒泡,香气四溢。8、2008年,和中移民网,北美华人写真:饭后一杯茶,医生饿着爬:他又数落我花太多钱在喝茶上,说是一小
罐茶叶花上四十元美金也舍得,真浪费。(以“小罐茶”词汇区分产品特征)。9、2008年,中国作家网,远去的碾声(赵汝忠):煨上一罐小
罐茶,烤上几个面尖粑粑,一边闲话家常,一边喝着浓酽喷香的小罐茶,再咬上一口细腻香甜的玉米粑粑,素朴的日子就定格成一种温暖的淡定从容
。10、2009年,搜狗问问,云南保山昌宁珠街,云南保山昌宁珠街?:神秘、动人的古老传说,香味浓郁的彝族小罐茶,热情淳朴的彝家敬茶
敬酒歌,多姿多彩的彝、苗族“打歌”,优美动听的山歌和“彝族唢呐”……11、2009年,新浪网博客,千年茶乡-昌宁:各民族在种茶、饮
茶上均有独特的风格,彝乡小罐茶、汉家小罐茶等地道的传统饮茶方式与现代茶艺茶道相互融合,交织出了一曲永远传唱的千年茶歌。12、200
9年,新浪网博客,神圣午睡的博客,带宝宝旅行的小经验:经验六:小罐茶叶随身带:这个是我个人的一点经验啦,不过我想大部分中国人都和我
一样,出去旅游的时候觉得喝茶是个不错的享受。我们家里常常会有一些小包装的茶叶,(以“小罐茶”词汇区分商品特征)13、2010年,龙
泉之声网,赵朴初说悟禅于日常生活:说饮茶--但以喜心饮茶,就有禅意,来源:新民晚报?作者:朱洪。记载:一次,四川大学研究佛教的陈兵
教授上门拜访送一小罐茶叶给朴老,说:“茶叶不好,主要是罐上有‘万寿无疆’四个字意思好。”14、2010年,搜狗问问,彝族的泡茶之
道快来回答:烤茶,彝家人亲切地称呼为“罐罐茶”,也有叫做“百抖茶”或“小罐茶”。15、2010年,新浪网新浪博客,百茶汇的博客-
乌龙茶系列—八仙茶:源于闽南和广东潮汕地区的“小罐茶”乌龙茶功夫茶的独特泡方法,在祖国茶文化的茶艺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16、201
1年,食品商务网,供应八仙柚子茶-食品商务网:源于闽南和广东潮汕地区的“小罐茶”乌龙茶功夫茶的独特泡方法,在祖国茶文化的茶艺舞台上
占有一席之地。17、2012年,广南县人民政府网,广南特色茶-广南县人民政府::“每坨茶要三百钱,喝一小罐茶要九斤盐。一年的茶钱加
起来,可买一头大水牛”。(2021年后相关网页已丢失)18、2013年,人民网,2013年,人民网,人民网>>云南频道>>千年茶乡
田园城市--中国昌宁-山水田园品昌宁(高清组图):。行走在昌宁,徜徉在淡淡的茶香里,坐在千年古茶树下,喝一口农家传统的小罐茶,或
品一杯醇香的昌宁红,(2021年后相关网页已丢失)http://yn.people.com.cn/zt/n/2014/1013/c
358188-22588534.html19、2013年,人民网小罐茶人民网>>云南频道>>千年茶乡田园城市--中国昌宁,
昌宁茶香缘何来【2】:许多昌宁老辈人都爱喝一种叫“小罐茶”的茶。独具风情的小罐茶是昌宁重要的民间茶俗、茶艺文化。俗称“小罐茶”,或
“雷响茶”。-?在当地,第一泡“小罐茶”,只有家里的尊长和尊贵的客人,才能享受得到。(2021年后相关网页已丢失)http://
yn.people.com.cn/zt/n/2014/1014/c358188-22600290-2.html20、2013年,保
山日报网,保??报作者吴再忠>“这种?罐茶是祖祖辈辈的传下来的喝茶?式,我?时候就经常跟着??喝。现在有重要客?来,我还是喜欢
?这种?式来招待。”在昌宁黄家寨古树茶?院???的?塘边,?板董林?边烤着?罐茶,?边?夹带着??的普通话与客?交流着。旁边架设的
“CCTV”标志摄像机正在有序地?作着。原来,这是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消费主张》栏?摄制组来到昌宁,拍摄美?、民俗节?。在了解昌宁
的茶叶历史、茶叶?产加?情况后,摄制组对茶叶特别是古茶树和传统?罐烤茶产?了浓厚的兴趣,进?探访拍摄。的确,?罐茶中喷溅?出的浓烈
?味,?直与昌宁茶业相依相伴。这种千百年来形成的饮茶习惯,如今依然在昌宁延续着,许多昌宁?特别是?年?,仍然固守在?塘边,??制的
?罐?煎黄茶叶,?滚烫的开?冲出雷鸣般的响声,然后半靠在?塘边的??椅?上,享受着?罐茶独有的悠?。即使有再多的?,享?每?杯茶的
,?定是年龄最长者或是最尊贵的客?。21、2013年,厦门网,请到中山路看全国学生文艺踩街-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昌宁一中表演《苗山小
罐茶》。(本组图/本报记者姚凡摄)22、2013年,食品商务网,食研汇资讯-综合报道-千年茶乡昌宁古茶走夷方:昌宁百年茶?化,
礼仪融?“?罐茶”。许多昌宁?辈?都爱喝?种叫“?罐茶”的茶。独具风情的?罐茶是昌宁重要的民间茶俗、茶艺?化。俗称“?罐茶”,或“
雷响茶”。在当地,第?泡“?罐茶”,只有家?的尊长和尊贵的客?,才能享受得到。喝“?罐茶”的讲究折射出茶与昌宁?的关系。“?罐茶”
只是昌宁茶?化中的?个侧?https://www.21food.cn/html/news/21/1091673.htmhttps
://www.21food.cn/html/news/21/1091673.htm23、2013年,食品商务网商务部,食研汇资讯-
综合报道-昌宁茶香缘何来(高清组图):许多昌宁老辈人都爱喝一种叫“小罐茶”的茶。独具风情的小罐茶是昌宁重要的民间茶俗、茶艺文化。俗
称“小罐茶”,或“雷响茶”。-?在当地,第一泡“小罐茶”,只有家里的尊长和尊贵的客人,才能享受得到。24、2013年,食品商务网
新闻,新闻详情-昌宁茶香缘何来(高清组图):许多昌宁老辈人都爱喝一种叫“小罐茶”的茶。独具风情的小罐茶是昌宁重要的民间茶俗、茶艺文
化。俗称“小罐茶”,或“雷响茶”。-?在当地,第一泡“小罐茶”,只有家里的尊长和尊贵的客人,才能享受得到。25、2013年,搜狗
问问,大家看看这是一道小学三年级的题,不用二元一次方程能求么?-最佳答案:首先用550克减去450克求出的是大罐茶叶比小罐茶叶重多
少。求出的是100克,接下来用一元一次方程解为:????解:设小罐茶叶为X,大罐茶叶为X加100。(公众以“小罐茶”、“大罐茶”
区分商品特征)26、2014年,德安杰环球顾问网,企业动态?>公司新闻>贾云峰总裁受聘为云南昌宁县人民政府旅游产业发展顾问:
再次是民间茶俗之奇。“?罐茶”,或“雷响茶”形成独特的品茶?式,延续?今。27、2014年,普洱茶网,普洱中国>教育频道>
云南美食>正文-无量山茶俗(旅途拾英)吴家良2014-11-27:彝家人亲切地称呼为“罐罐茶”,也有叫做“百抖茶”或“小罐茶”
28、2014年,茶叶新资源网,要闻资讯>>正?>>央视中国茶摄制组到保?茶园拍摄:摄制组主要拍摄了四个内容:?是到联席村古树茶
专业合作社拍摄制作晒青古树茶的全过程;二是到联席村芭蕉林村民?组拍摄茶户采摘古树茶;三是到茶农家拍摄使?原始?法沏泡?罐茶的过程;
四是到光?村?团?标准化茶园拍摄茶农采摘茶叶。29、2014年,央视网,央视CCTV-7(原:军事农业频道),栏目:【乡土】寻茶记
(下)(2014年04月04日),茶叶专题报道,“小罐茶”页面30、2015年,连网,连云港新闻>苍梧小记者艺术团“童嗨节”精彩
演出乐翻天:日期:2015-05-17,有苗族的地方,就有动听的芦笙音乐、有奔放的芦笙舞蹈、有醉人的羊角酒,当然还有滋味淳朴的小罐
茶……解放路小学15名合唱队员合唱了一首《苗山小罐茶》。31、2015年,说茶网,首页>文化>茶马古道>《普洱茶传》第
8章:茶马古道上的昌宁(10):(1)小罐茶中晃动的时间,在浓雾迷朦的昌宁地区,随处都会嗅到从小罐茶中喷溅而来的浓烈香味,小罐茶随
同古时代的茶马人出入于异域,出入于山水的变异和人生的风险旅途。它仿佛是一种可以装在行囊中的水泥,挟裹在人生之旅的尽头,每遇到火炉、栖居地,小罐茶就会发出雷鸣似的轰鸣。如今,小罐茶依然在昌宁的各个地域中延续着,它的出现,就像古老的盐一样呈现在眼前。我们看到了小罐茶中晃动不息的时间,噢,无人可以取代时间的力量……32、2016年,昌宁县人民政府门户网,首页>>茶乡要闻>>时事快讯>>正文>>昌宁县双轮驱动助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昌宁一中的《苗山小罐茶》在全国第四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获国家级二等奖。33、2016年,诏安新闻网,首页>诏安新闻网>民俗>诏安志:风俗宗教:诏安是茶乡,饮茶历史悠久,茶艺特别讲究。“小罐茶”(工夫茶)水、火、茶叶、茶壶、泡功?等比潮汕“工夫茶”还讲究。34、2017年搜狐网,10月27日由云南省教育厅主办的全省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系列活动闭幕式在云南财经大学落下帷幕。重唱《苗山小罐茶》获声乐甲组二等奖(指导教师:杨爱萍)。35、2018年,保山新闻网,首页-保山新闻网-昌宁县-昌宁新闻-夷方汉子小罐茶:“茶香飘逸罐中出,举杯轻品念故乡”,那是一罐茶,一罐只有在昌宁才能喝到纯真味的小罐茶,也是旧时走夷方的马帮汉子最留恋的味道。小罐茶的做法其实很简单,你把茶叶放在小罐里,伴着那小火塘进行翻抖,翻抖到一股茶香飘出的时候,在把那烧开的山泉水倒入小罐中,山泉水在小罐中翻腾,等到温度适中,倒入那土坛茶杯中。?据史料记载,人们饮茶是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了,三国魏张揖《广雅》记载:"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饮,炙令色赤,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表明此时饮茶已由用生叶煮作羹饮,发展到先将做好的茶饼灼成"赤色",然后打碎成末,过筛入壶煎煮,加上调料,然后煮透饮用。也就是现在我们昌宁小罐茶的做法了。关于小罐茶,有许多美丽的传说故事。在昌宁,至今还保存着一种习俗。小伙子去提亲,“姑爷”能不能给未来的“岳父大人”烤出一罐上好的小罐茶,决定着“姑爷”未来的家庭地位。附2、相关页面扫描或打印件图
献花(0)
+1
(本文系70后茶人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