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伤寒论讲义.doc
2021-11-17 | 阅:  转:  |  分享 
  


目录

第一课:中医的五脏六腑 2

第二课:中医的五脏六腑之六腑 3

第三课阴阳与五行说 4

第四课气血津精神的概念 6

第三课病因分析 9

第四课发病与病机 10

第四课疾病的传变 13

第五课中医诊断-望 13

(1)望神 14

(2)望形态 15

(3)望头面五官 16

(4)望口、唇、齿、龈 17

第六课中医诊断-望 17

第七课中医诊断-舌诊 20

第八课中医诊断-闻 23

第九课中医诊断-问 25

第九课中医诊断-脉 26

第九课中医诊断-触 27

第十课六经辩证-桂枝汤与麻黄汤证 28

10.1桂枝汤证 29

10.2麻黄汤证 31

第十一课六经辩证-葛根汤与大小青龙汤证 32

11.1葛根汤证 32

11.2桂枝麻黄各半汤证 33

11.3大青龙汤证 33

11.4小青龙汤证 34

11.5大阳里证之蓄水证 34

11.5里阳证之蓄血证 35

第十二课六经辩证-太阳坏病(变证) 36

12.1白虎加人参汤证 36

12.2葛根芩连汤证 36

12.3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37

12.4栀子厚朴汤证 37

12.5桂枝甘草汤证 37

12.6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证 38

12.7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证 38

12.8小建中汤证 38

12.9干姜附子汤证 38

12.10真武汤证 39

12.11炙甘草汤证 39

12.12四逆汤汤证(略,见后面少阴病) 39

12.13乌梅丸方(汗后吐蛔)略,见后面厥阴病证。 39

12.14大陷胸汤证 39

12.15.小陷胸汤证 40

12.16大黄黄连泻心汤证 41

12.17附子泻心汤证 41

12.18半夏泻心汤证 41

12.19生姜泻心汤证 42

12.20甘草泻心汤证 42

12.21桂枝附子汤方 43

12.22去桂加白术汤 43

第十三课六经辩证-阳明证 43

13.1栀子豉汤证 44

13.2白虎汤证 44

13.3白虎加人参汤证 45

13.4猪苓汤证 45

13.5调胃承气汤证 45

13.6小承气汤证 46

13.7大承气汤证 47

13.8茵陈蒿汤证 48

13.9栀子柏皮汤证 48

13.10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证 49

13.11吴茱萸汤证 49

第十四课六经辩证-少阳证 50

14.1小柴胡汤证 50

14.2柴胡桂枝汤证 52

14.3大柴胡汤证 52

14.4柴胡加芒硝汤证 53

14.5柴胡桂枝干姜汤证 53

14.6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 53

14.7少阳变证妇女经水适断证 54

第十五课六经辩证-太阴证 54



第一课:中医的五脏六腑之五脏



心为火脏,主血脉,西医说泵血出去-再收血回来,循环往复,生命不息循环不止;心还主藏神,那么中医的心的概念比西医解剖学意义上的心脏范围要大,包括大脑的一部分。





肺为娇脏,娇嫩之意,要小心呵护,不要受寒,主气、司呼吸,主行水,朝百脉,主治节。



脾为孤脏,西医说的胰腺,主运化,主要是分泌消化酶和胰岛素控制血糖利用,脾还统血,统是统帅之意,就是有管控血液功能,脾虚之人容易产生出血症状,西医查会有血小板低。请注意重点,脾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这个脾功能强大与否非常重要,身体健康程度,精气神足不足,能不能应付日常工作劳动,寿命长不长,脾有很大关系。脾怕寒怕湿,寒湿重脾的功能下降。



肝为刚脏,主疏泄泻,主藏血,肝气虚则易恐,肝气郁结则心情郁闷甚或重度抑郁症,肝受血而能视,与眼睛视力有关。肝经当值是下半夜一点到三点,所以这个时候必须是平躺睡觉状态才利于肝把血收回来净化解毒。不能熬夜!





肾为水火之脏,中医肾的概念比西医范围大,个人理解是包括生殖系统,主藏精,这个精含义不光单指生殖之精,更指元气之精,肾元肾元,就这意思,肾元亏虚严重,那这个人就半死不活的,肾还主水,西医只说肾小球过滤功能问题,肾还主纳气,肾不纳气,或者是气不能纳归于肾,那么就容易上虚火,虚火是阳气不足,阴阳太极互抱顺时针旋转的时候不能做同心圆运动,阴的这一边重,阳的这一边轻,运动是偏心的,那么从机械角度就会产生振动,这个振动对能量是一种损失,对人体而言就是阳气被甩出,上浮或者是外越形成虚火,这种浮阳上浮到哪里哪里就出问题,上浮到咽喉部形成咽喉炎或者是口干得很喝水都不太管用那种情况,上浮到口腔形成口腔溃疡,上浮到牙龈就会出现牙龈肿痛、牙龈出血,上浮到鼻腔鼻腔感觉冒火,上浮到眼睛眼睛干涩,上浮到脸上那就形成痘痘痤疮,如果是外越到手脚心,那么手脚心就会发烫,都是因为阳气是一种能量,跑到不该去的地方都有烘烤的副作用。身体健康状态不好之人,年龄大之人最容易出现虚阳上浮或者是外越情况,这个找西医处理不好搞,西医说是炎症,总去消炎,实际是虚火烤的,消炎对不上号嘛,找中医也麻烦,十个中医九个不识虚火,如果用清热解毒药,一时能缓解,但没有解决根本问题,而且寒凉药还进一步打压了阳气,恶性循环。





外加一个心包,如果是讲六经辩证或十二经络,就还有一个心包经的问题,心包就是包围在心脏外面的那层膜,西医指胸膜。





第二课:中医的五脏六腑之六腑

胆,胆既属于六腑又属于奇恒之腑,贮藏和排泄胆汁,肝脏产生胆汁到胆内贮藏,饮食之后胆汁通过胆管集中排出用于消化吸收,胆割掉了就麻烦,没有贮藏功能,不要的时候在流滴,要集中排的时候又没有,胆还主决断。





胃,水谷气血之海,胃气下降为顺,胃气上逆那就出问题了,胃喜润恶燥。胃的内壁长满腺体,这些腺体是用来产生粘液并不断的涌出来对胃的内壁形成保护层,相当于反应釜的内衬,以便保护胃不受自己的胃酸腐蚀,如果胃有寒,胃壁的毛细血管收缩,对腺体产生黏液的功能有影响,那么分泌粘液就会少,内衬的保护功能减弱,胃酸就会腐蚀自己的胃,形成慢性胃炎,时间长了就会溃疡,到后面甚至穿孔或者是胃癌。所以胃不能受凉,不能吃生冷食品,不宜喝凉水,尤其不能喝冻饮料,冻啤酒。中医治疗胃病主要是祛除胃寒兼除脾湿并健脾补肾,中医治疗是脾胃一起调理的。如果说胃是反应釜,那么肾是釜底之火,肾寒火力不足则脾胃腐熟运化不力。中医调理到胃壁毛细血管血液循环正常,血液中的白细胞和淋巴细胞会自动灭掉西医说的幽门螺旋杆菌,胃病能得到根治。





小肠,受盛之官,化物出焉,主液,主泌别清浊,西医说的在小肠吸收,这个吸收是连续不断的进入血液,布散全身供给养料,同时也提供造血原料,脾虚之人,吸收功能不好,精力体力不好,容易犯困乏力,走不快跑不动,就是吸收功能低下,营养供不上。



大肠,传导作用,传化糟粕,说简单点就是个存屎的地方。



膀胱,贮存尿液,但要注意的是,尿液有气化浓缩的情况,不是肾小球过滤下去的尿液浓度是固定的,而是尿液有气化连续利用的情况,肾寒了,辐射到膀胱的热量不足,膀胱气化功能差,就会出现尿频尿急尿多情况或者是漏尿情况,至于尿不尽排尿难这是膀胱口开合功能有问题,对男人而言多是前列腺增生炎症造成的肥大影响膀胱口开合功能引起的。



三焦,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分为上中下三焦,上焦如雾---含心肺两脏,指宣发卫气,敷布水谷精微,如雾露之灌溉;中焦如沤---含脾胃、肝胆,指消化饮食物,如发酵酿造之过程,沤意为长时间浸泡;下焦如渎---含小肠、大肠、肾、膀胱、女子胞(子宫)、精室等,指下焦排泻二便,如沟渠之通导,渎意为水沟。三焦是一个网络结构的东西,含应为联通之意。





第三课阴阳与五行说



2.中医学理论概念



中医学理论形成于战国秦汉时期,以《黄帝内经》一书的问世为标志,《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确立中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学讲究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中医讲整体观念,而非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是把人当机器零件看待处理。

生理上的整体性:五脏一体观、形神一体观;

病理上的整体性:“有诸内,必行其外”,内部整体生理机能失调-人体必然有不舒服的症状体现出来。

诊治上的整体性:《灵枢?本藏》:“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通过观察分析形体、官窍、色脉等外在的病理表现,推测内在脏腑的病理变化,从而作出正确诊断,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中医的司外揣内就是这个意思。





中医除了讲整体性,还同时讲究辩证论治。三个概念: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心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的异常生命过程,如感冒。证,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如寒感。证是病机的外在反映,病机是证的内在本质。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如恶寒、发热、无汗、鼻塞、头痛身痛。





辩证论治概念:辩证,是在认识疾病的过程中确立证的思维和实践过程,即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有关疾病的所有资料,包括症状和体征,运用中医学理论进行分析、综合,辩清疾病的引起原因、性质、部位及其发展趋向,然后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的过程。论治,是在通过辩证思维得出证的诊断的基础上,确立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选择适当的治疗手段和措施来处理疾病的思维和实践过程。治疗手段包括推拿、按摩、针灸、拔罐、艾灸、拍打、服药、外敷等等。





阴阳学说:阴阳一体观,指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恊调共济。阴是指有形之物,具体到人体中就是人的肉身,包括头脑四肢、五脏六腑、血液津精等有形之物,阳是指气。



通俗讲是阴成形阳化气,西医只承认有形之物,不承认气这个东西,这是片面的。人体运行靠血液循环输送营养水分,但是这个血液循环的动力不能简单理解为心脏博动而产生的,是有气在推动,一个正常健康的人,西医检查什么毛病也没有,各项指标都正常,如果这个人气脱了,比如连续工作或者是熬夜、纵欲等,那么这个人就会心脏骤停卒死,西医的结论是过劳死,但西医不知道是气脱,气绝身亡。



阴阳对立制约,指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阴阳互根作用,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即阴和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每一方都以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阴阳互用,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阴阳交感,指阴阳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即相互发生作用。阴阳互藏,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阴阳消长,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增长和消减的变化之中,阴阳双方在彼此消长的运动过程中保持着动态平衡。阴阳的转化,指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属阳的东西可以转化为属阴的东西,属阴的东西可以转化为属阳的东西,如果说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的过程,阴阳转化则是在量变基础上的质变。阴阳的自和与平衡,阴阳自和,指阴阳双方自动维持和自动恢复其恊调平衡状态的能力和趋势。阴阳平衡,指阴阳双方在相互斗争、相互作用中处于大体均势状态。



阴阳之间的这种平衡,是动态的常阈平衡。





阴阳的概念非常重要,在八纲辩证中,表、里、寒、热、虚、实、阴、阳这八纲,病在表还是在里?是寒还是热?是虚证还是实证?是阴证还是阳证?其中阴阳辩证最重要,这关系到组方用药方向,方向搞反了坏大事,不少中医经常搞反!



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调整阴阳,使之保持或恢复相对平衡,达到阴平阳秘,是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阴阳偏盛时,实则泻之,阴阳偏衰时,虚则补之。



中医的五行学说,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五行对应人体就是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木生、火长、土化、金收、水藏。五行相生次序:木火土金水--木火土金水,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五行相克次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克我”=“所不胜”,“我克”=“所胜”。五行制化,指五行之间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维持平衡恊调,推动事物间稳定有序的变化与发展,五行制化规律是:五行中一行亢盛时,必然随之有制约,以防止亢而为害。即在相生中有克制,在克制中求发展。五行相乘,五行中一行对其所胜的过度制约或克制,次序与相克相同,如木亢乘土。五行相侮,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不胜的反向制约和克制,相侮的次序是: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



比如目前中不胜美,但今年中侮美,教育教育美国高层怎么做人,属于反向制约和克制。五行的母子相及,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母病及子,母行虚弱,引起子行不足,终致母子两行皆不足,子病及母,子行亢盛,引起母行亦亢盛,结果是子母两行都亢盛-子病犯母;或者是子行虚弱,上累母行,引起母行亦不足;或者是子行亢盛,损伤母行,以致子盛母衰-子盗母气。





第四课气血津精神的概念





精、气、血、津液、神的概念:



精是由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源,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人体之精有侠义之精,广义之精和一般意义之精,狭义之精是指具有繁衍后代作用的生殖之精,广义之精是指一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液态精华物质,一般意义之精是指先天之精,水谷之精,生殖之精,脏腑之精,不包含血、津液。人体之精的功能是繁衍生命和濡养作用、化血作用、化气作用、化神作用。





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源于父母生殖之精。

生殖之精源于肾精,是在天癸的触发下由肾藏的先天之精,在水谷之精的资助充养下合化而成,起着繁衍后代的作用。

脏腑之精,是指脏腑所藏的具有濡养,滋润本脏腑及其所属的形体、官窍等作用的液态精华物质,脏腑之精不仅濡养脏腑,而且化生脏腑之气,推动和调控脏腑的生理机能。



气,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人体之气的生成,相关脏腑为:

肾为生气之根,

脾胃为生气之源,

肺为生气之主。





人体之气的运动与气化,

气的运动有升、降、出、入四种基本形式,心肺之气在上,在上者宜降,肝肾之气在下,在下者宜升,脾胃之气位居中央为气机升降的枢纽。



气化的概念和形式,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为气化,精化为气、精化为髓、津血互化、血化气等等都属于气化的具体体现。





人体之气的功能:

推动作用

激发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及生殖功能,

激发和促进各脏腑经络的生理机能,

抑制和减缓精血津液的生成及运行输布,

抑制和宁静精神活动。

调控作用

抑制和减缓人体的生长发育及生殖机能,

意志和宁静各脏腑经络的生理机能,

抑制和减缓精血津液的生成及运行输布,

抑制和宁静精神活动。

温煦作用

温煦机体,维持相对恒定的体温,

温煦脏腑、经络、形体、官窍、助其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

温煦精血津液助其正常施行、循行输布,即所谓的得温而行、得寒而凝。

凉润作用

凉润机体,维持相对恒定的体温,

凉润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防其生理机能过亢,

凉润精血津液,防其过度代谢和运行失常。

防御作用----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固摄作用

统摄血液,使其在脉中正常运行,防止其逸出脉外,

固摄汗液、尿液、唾液、胃液、肠液,控制其分泌量、排泄量,使之有度而规律地排泄,防止其过多排出及无故流失。

固摄精液,防止其妄泄。

中介作用,气能感应传导信息以维系机体的整体联系。





人体之气的分类:

元气,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宗气,属于后天之气,宗气在胸中积聚之处,称为气海,又名膻中,

营气、卫气,二者都来源于脾胃生化的水谷精微。营气,行于脉中--具有营养作用--营阴--化生血液和营养全身;卫气,行于脉外--具有保护作用--卫阳--防御外邪、温养全身、调控腠理。







血,血是循行于脉中而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又称血液。脉是血液运行的管道,血液在脉中循行于全身,故又称脉为血府。如因某些原因而致血液逸出于脉外,即为出血,又称为离经之血。血液的生成

血液生化之源a.水谷之精化血,b.肾精化血,

与血生成相关的脏腑

脾胃是血液生化之源,

心肺对血液的生成体重要作用,

肾藏精,精生髓,精髓是化生血液的基本物质之一。



血液的运行血液正常运行的条件:

a需要气的推动与宁静、温煦与凉润的平衡,

需要气的固摄,

c.需要脉道的完好无损与畅通无阻,

d.还与血液的清浊及黏稠状态相关,

e.血液的或寒或热,直接影响着血液运行的或迟或速,

f.阳邪侵入易致血液妄行,阴邪的侵袭,可致血行缓慢,甚至出现淤血,

g.心、肝、脾、肺四脏共同保证了血液的正常运行。





血液的功能

濡养作用,对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起着濡养和滋润作用,

化神作用人体的精神活动必须得到血液的营养,只有物质基础的充盛,才能产生充沛而舒畅的精神活动。

津液,津液是津和液的总称。津,质地清稀,流动性较大,布散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渗入血脉,起滋润作用;液,质地浓稠,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起濡养作用。津液的生成来源于饮食水谷,经脾胃的运化,小肠泌别清浊,大肠传化糟粕完成。



津液的输布,脾、肺、肾、肝和三焦等配合完成,

脾气传输布散津液,

肺气宣降以行水,

肾气蒸腾气化水液,

肝气疏泄促水行,

三焦决渎利水道。



津液的排泄,

与肾、肺、脾三脏相关,

主要通过排出尿液和汗液来完成,呼气和粪便也带着一些水分,

肾在津液排泄中的地位最为重要。



津液的功能:

濡养作用,

布散于体表,滋润皮毛肌肉,

b.渗于体内濡养脏腑,

c.输注于孔窍,滋润官窍,

d.渗注骨、髓、脊、脑,充养骨髓、脊髓、脑髓,

e.流入关节,濡润骨节。



充养作用,津液入脉,成为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课病因分析



3.病因

人为什么生病?除了先天性疾病和意外受伤外,六淫外邪的侵袭,七情内伤的激发,饮食失宜的损害,劳逸过度的拖累,这些都是导致人体机能失调甚至于器质性损伤从而引发疾病根源。



(1)六淫



六淫是指:风、寒、暑、湿、燥、火(热)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风邪:风性轻扬开泄,易袭阳位;风性善行而数变;风性主动;风为百病之长。通俗讲就是人被风吹着了,为什么人被风吹就会生病?因为肺部只负责70%的呼吸功能,皮肤负责30%的呼吸功能,人体身上的皮肤随时在与外界交换空气,这个时候如果人的正气不足,西医说的免疫力低下,那么受风后风就会侵袭进入人体,《伤寒杂病论》定义为中于风,平时所说风热感冒是其中一种症状。



寒邪: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即阴气盛的表现,也称阴邪,感受寒邪,最易损伤人体阳气即阴盛则阳病;寒性凝滞,寒邪伤人,易使气血津液凝结,经脉阻滞,故寒邪是最易导致疼痛的外邪;寒性收引,寒邪侵袭人体可使气机收敛,腠理、经脉收缩痉挛,寒则气收。



暑邪: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为盛夏火热之气所化,故暑邪为阳邪;暑性升散易上扰心神,散指暑邪侵犯人体可致腠理开泄而多汗,汗出过多,不仅伤津,而且耗气;暑多夹湿,暑季气候炎热,且常多雨潮湿,热蒸湿动,水汽弥漫,故暑邪致病多夹湿邪为患。



湿邪:湿为阴邪,易伤阳气,湿与水同类,故属阴邪,阴邪侵入,机体阳气与之抗争,故湿邪侵入,易伤阳气;湿性重浊,湿邪致病,常出现以沉重感及附着难移为特征的临床表现,如头身困重,四肢酸楚沉重,并且附着难移等,湿邪为患,还易出现分泌物和排泄物,秽浊不清的特征;湿性黏滞,易阻气机,湿邪致病,其黏腻停滞的特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a.症状的黏滞性,多表现为黏滞不爽,易体现为分泌物和排泄物滞涩不畅的特征;b.病程的缠绵性,因湿性黏滞,易阻气机,气不行则湿不化,胶着难解,故湿邪为病,起病隐缓,病程较长,反复发作,或缠绵难愈;c.易阻气机,因湿邪为重浊之邪,故伤人最易留滞于脏腑经络,阻遏气机,使脏腑气机升降失常经络阻滞不畅;d.湿邪趋下,易袭阴位,故湿邪为病,多易伤及人体下部。



燥邪:燥性干涩,易伤津液,侵犯人体,最易损耗津液,出现各种干燥、涩滞的症状;燥易伤肺,肺为娇脏,喜润而恶燥,肺司呼吸,开窍于鼻,燥邪易从口鼻而入,故易损伤肺津,从而影响肺气之宣降,由于肺与大肠相表里,肺经耗伤,大肠失润,传导失司,可见大便干涩不畅等症。



火(热)邪:火热为阳邪,其性燔灼趋上,火热之邪容易侵害人体上部,故火热病证,多发生在人体上部,尤以头面部为多见;火热易扰神明,火性炎上燥扰,故火邪尤其容易影响心神;火热易伤津耗气,火热之邪伤人,因其性燔灼急迫,一则可迫津外泄,使气随津泄而致津亏气耗,二则直接消灼煎熬津液,耗伤人体阴气;火热易生风动血,生风指引起肝风内动,动血指火热侵犯血脉,轻则加速血行,甚可灼伤脉络,迫血妄行,引起各种出血症;火邪易致疮疡,火邪入于血分,可聚于局部,燔灼腐肉,发为痈肿疮疡。



(2)疠气

疠气,是一类具有强烈致病性和传染性病邪的统称,又称为“疫毒”“疫气”“戾气”等。非典、新冠就属于这一类。疠气的致病特点:发病急骤,病情危笃,传染性强,易于流行,一气一病,症状相似。



(3)七情内伤

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内伤指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种引发和诱发疾病的情志活动。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过喜伤心过怒伤肝,过思伤脾,过悲伤肺,过恐伤肾。

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因情志原因导致的病情统称为情志病。据统计,我国目前有25%-30%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主因就是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外加空调冷饮熬夜,阳气耗损厉害,肝气郁结同在。



(4)饮食失宜

a.饮食不节,饥一顿饱一顿,暴饮暴食,过饥缺乏营养不能濡养身体,过饱则饮食积滞不化以致损伤脾胃;b.饮食不洁,包括不卫生或者是有毒的饮食,导致肠胃病变,肝肾损伤;c.饮食偏嗜,只过于喜食某种性味的食物或专食某些食物。寒性偏嗜,喜欢吃生冷食品凉水冻饮料冻啤酒,喜欢吃药性带寒性的食物;五味偏嗜,五味各入脏腑,如果长期偏食某些性味的食物,必然导致五脏有盛衰;食类偏嗜,只偏食某种或某类食品,或厌恶某类食物而不食,久而久之,可成为导致某些疾病发生的原因。



(5)劳逸失度

过度劳累:劳力过度,伤精耗气;劳神过度,长思久虑,暗耗心血,损伤脾气,以致心神失养和脾失健运;房劳过度,房事太多,或手淫恶习,或妇女早孕多育,耗伤肾气肾精而致病。



伏邪致病???(参考张锡纯)

第四课发病与病机

4.发病

(1)发病的基本原理

正气与邪气的概念:正气,是一身之气相对于邪气的称谓,指人体具有抗病、驱邪、调节、修复等作用的一类细微物质。正气的防御作用主要表现为:a.抵御外邪;b.祛除病邪;c.俢复调节;d.维持脏腑经络机能的协调。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简称为“邪”,包括由外界或者是体内产生的各种具有致病作用的因素,如六淫、疠气、外伤、虫兽伤、寄生虫、七情内伤、饮食失宜、痰饮、瘀血、结石等。邪气对机体的损害作用主要体现为:a.导致生理机能失常;b.造成脏腑组织的器质性损害;c.改变体质类型。

《素问遗篇?刺法论》说:“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素问?评热病论》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因素,其发病三个方面:a.正虚感邪而发病,正气不足,抗邪无力,外邪乘虚而入,疾病因之发生;b.正虚生邪而发病,正气不足,调节脏腑经络机能活动的能力下降,易致脏腑机能失常,精气血津液的代谢失常,可内生五邪而发病,或导致病理产物的积聚而引起新的病变;c.正气强弱可决定发病的证候性质,邪气侵入,若正气充盛,奋起抗邪,邪正相搏剧烈,多表现为实证;若正气虚衰,不能敌邪,邪气易于深入内脏,为病多重症和危重症,正气不足,脏腑机能减退,精气血津液输布失常而发病,多表现为虚证或虚实夹杂证。



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a.邪气是疾病发生的原因;b.邪气影响发病的性质、类型、和特点;c.影响病情和病位;d.邪气某些情况下主导疾病的发生,比如风特别大、寒冷非常严重、湿热太过厉害、特别是传染病。



正邪相博的胜负与发病:邪气伤人,必然引起邪正相争,而邪正相争的胜负,不仅关系着疾病的发生,还关系疾病全过程病变的发展、变化与转归。邪胜正负则发病,机邪气伤人之后,正虚抗邪无力,邪气得以深入,则引起疾病发生。而发病后,邪正相争的状态还决定其证候类型、病变性质、病情轻重。



(2)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

环境因素:气侯、地域、生活工作环境、社会环境。

体质因素:个人体质决定是否发病或者是发什么样的病。

精神状态因素:精神状态好坏影响是否发病。



(3)发病类型

a.感邪即发,又称卒发、顿发,即感邪后立即发病;

b.徐发,又称缓发,指感邪后缓慢发病,如感受湿邪,其性黏滞重浊,起病多缓慢,又如正气不足之人,若感邪较轻,正气抗邪缓慢,亦可见到徐发;

c.伏而后发,感邪后并不立即发病,病邪在机体内潜伏一段时间,或在诱因的作用下过时而发病,如破伤风、狂犬病等。

d.继发,指在原发疾病的基础之上继发新的疾病。

e.合病、并病,合病--两经同时受邪而发病,如太阳与少阳合病,太阳与阳明合病,太阴与少阴合病等;并病---伤寒一经证侯未解,而另一经证侯已现。

f.复发,疾病再度发作或者是反复发作。



(4)病机

病机,即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规律和机理。

历代医家总结有病机十九条: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诸气膹郁,皆属于肺。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诸热瞀瘛,皆属于火。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诸厥固泄,皆属于下。

诸痿喘呕,皆属于上。

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

诸痉项强,皆属于湿。

诸逆冲上,皆属于火。

诸胀腹大,皆属于热。

诸躁狂越,皆属于火。

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

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

诸转反戻,水液浑浊,皆属于热。

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

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A.邪振盛衰与虚实变化

a.虚实病机:实是指邪气亢盛为主,而正气未衰,正邪激烈相争,临床上出现一系列以太过、亢奋、有余为特征的一种病理变化;虚是指正气虚损为主,而邪气已退或不明显,难以出现邪正斗争剧烈的病理反应,临床上出现一系列以虚弱、衰退和不足为特征的病理变化。

b.虚实变化:虚实错杂--虚中夹实,实中夹虚。虚实真假--真实假虚,真虚假实。



B.邪正盛衰与疾病归转

正胜邪退,在疾病过程中,正气渐复并趋强盛,而邪气渐趋衰减,疾病向好转和痊愈方向发展的一种病理变化,也是在许多疾病中常见的一种归转。

邪气正虚,在疾病过程中,正气抗御邪气,邪气退却而正气大伤的病理变化。

邪盛正衰,在疾病过程中,邪气亢盛,正气虚弱,机体抗邪无力,疾病向恶化、危重、甚至向死亡方向转归的一种病理变化。

邪正相持,在疾病过程中,机体正气不甚虚弱,而邪气一不亢盛,则邪正双方势均力敌,相持不下,病势处于迁延状态的一种病理变化。

正虚邪恋,在疾病过程中,正气大虚,余邪未尽,或邪气深伏伤正,正气无力祛除病邪,致使疾病处于缠绵难愈的病理变化。



C.阴阳失调

阴阳偏盛,“邪气盛则实”,实则泻之,有热清热,有寒祛寒。

阴阳偏衰,“精气夺则虚”,虚则补之,阳偏衰补阳,阴偏衰滋阴。

阴阳互损:阴损及阳,是指由于阴气亏损累及阳气生化不足,从而在阴虚的基础上,又导致了阳虚,形成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病理状态。阳损及阴,是指由于阳气虚损,无阳则阴无以生,从而在阳虚的基础上,又导致了阴虚,形成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的病理状态。

阴阳格拒:阴盛格阳,指阴气偏盛至极,雍闭于里,寒盛于内,逼迫阳气浮越于外的一种病理状态,又成真寒假热证。阳盛格阴,是指阳气偏盛至极,深伏于里,热胜于内,格阴于外的一种病理状态,又称为真热假寒证。



阴阳亡失:亡阳,指机体的阳气突然大量脱失,而致全身机能严重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多见冷汗淋漓,四肢逆冷,精神萎靡,脉微欲绝等危重征象。亡阴,是指机体阴气突然大量耗损或丢失,而致全身机能严重衰竭的一种病理变化,多见手足虽温而大汗不止,烦躁不安,心悸气喘,体倦无力,脉数疾躁动等危重征象。由于阴阳互根作用,阴阳亡失最终

导致“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处理不及时人就会掛掉。



D.精、气、血失常:简言之,亏损就补,瘀阻就通。



津液代谢失常:a.津液不足的原因,热邪伤津,如外感燥热之邪灼伤津液;耗时过多,如吐泻、大汗、多尿或久病耗津等;深蹲不足,如脏腑机能减退,津液生成不足。b.津液输布障碍和排泄障碍,会导致痰饮水湿形成,而且两者常常相互影响,导致湿浊困阻,痰饮凝聚,水液贮留等病变。





第四课疾病的传变







疾病传变的形式:

病位传变:表邪入里,指外邪侵袭肌表之后,由表传里,病及脏腑的病理传变过程;里病出表,指病邪原本位于脏腑,由于正气渐复,抗邪有力,病邪由里面透达于外的病理传变过程。

#六经传变,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若病邪不经三阳经而直接侵犯三阴经,称为直中三阴;

b.外感传变:#三焦传变:顺传—从上焦传入中焦脾胃,再传入下焦肝肾;逆传—从肺卫直接传入心包。#卫气营血传变:顺传—卫分一气分一营分一血分;逆传--邪入卫分后,不经过气分阶段,直接深入营分或血分;卫气同病--气营两燔、气血两燔。

c.内伤传变:内伤病的基本传变形式是脏腑传变。包括:脏与脏之间的传变;脏与腑的传变;腑与腑的传变;形脏内外传变。



(6)防治原则

A.预防:a.预防与中医治未病;未病先防先调,不要等到有病再来调。b.既病防变,在疾病发生之后,力求做到早期诊治,防止疾病的传变。

治则:治病求本,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或者标本兼治。

治法:或扶正,或祛邪,或扶正又祛邪同时运用。

关于经络学说,有十二经络,还有奇经八脉(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各位老师参照十二经脉动态图学习了解更为直观。



第五课中医诊断-望

1.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和原则



中医诊断三大基本原理: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衡变。司外揣内一一“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黑箱理论;见微知著一一通过微小的变化,可以测知之整体的情况;以常衡变一一是指在认识正常的基础上,发现太过、不及的异常变化。



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

整体审察,重视病人整体的病理联系,同时,还要将病人与其所处环境结合起来;

B.四诊合参,望、闻、问、切是指四诊并重,诸法参用,综合收集病情资料;

C.病证结合:a.病是对疾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作的概括;

b.证是对疾病当前阶段的病位、病性等所做的结论;

c.病注重从贯穿疾病始终的根本矛盾上认识病情,证主要是从机体反应状况上认识病情遍,辩病有利于从疾病全过程特征上认识疾病的本质,重视疾病的基本矛盾,辩证重在从疾病当前的表现中判断病位的位置与性质,抓住当前的主要矛盾。



望诊:是通过对患者进行望神、望面色、望形态、望头面五官、望躯体四肢、望皮肤、望排泄物、望小儿指纹、望舌的全面视觉诊察对患者身体健康状态或者是病情做出判断的系列方法,可以是全面、或部分、或单项进行诊察而做出判断,能越全面越准确。



望神

得神失神神少神假神的常见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a.得神,即有神,是精充气足神旺的表现。临床表现:为神志清楚,语言清晰,目光明亮,精彩内含,面色荣润含蓄,表情丰富自然,反应敏捷,动作灵活自如,呼吸平稳,肌肉不削。临床意义,精气充盛,体健神望,为健康的表现,或虽病而精气未衰,病轻易治,预后良好。



b.少神,即神气不足,是精气不足,神气不旺的表现,介于得神与失神之间。临床表现:精神不振,两目乏神,面色少华,肌肉松软,倦怠乏力,少气懒言,动作迟缓等。临床意义:正气不足,精气轻度损伤,脏腑功能减弱,常见于虚证患者,或病后恢复期病人。



c.失神,即无神,是精亏神衰或邪盛神乱的表现。精亏神衰---精神萎靡,意识模糊,反应迟钝,面色无华,晦暗暴露,目无光彩,眼球呆滞,呼吸微弱,或喘促无力,肉削骨著,动作艰难,多见于慢性久病重病之人,预后不良。邪盛神乱---神昏谵语,躁扰不宁,循衣摸床,撮空理线,或猝然昏倒,双手握固,关紧闭。邪气亢盛,热扰神明,邪陷心包,或肝风挟痰,蒙蔽清窍,阻闭经络,属气血功能严重障碍,气血津液失调,多见于急性病人,亦属病重。



d.假神,久病、重病患者,精气本已极度衰竭,而突然出现某些神气暂时好转的虚假表现,是脏腑精气极度衰竭的表现,民间说法回光返照。临床表现:如久病、重病患者,本已神昏或精神极度萎靡,突然神识清楚,想见亲人,言语不休,但精神烦躁不安,或原本目无光彩,突然目光转亮,但却浮光外露,目睛直视,或久病面色悔暗无华,突然两颧泛红如妆等,或原本身体沉重难移,忽思起床活动,但并不能自己转动,或久病脾胃功能衰竭,本无食欲,而突然欲进饮食等。临床意义:脏腑精气耗竭殆尽,正气将绝,阴不敛阳,虚阳外越,阴阳即将离决,属病危,常见于临终之前,为死亡预兆,故古人比喻为回光返照、残灯复明。



e.神乱,心乱是指神志错乱失常,临床常表现为焦虑恐惧、狂躁不安、淡漠痴呆和猝然昏倒,常见于癫、狂、痴、痫、脏躁等病人。



B.望面色健康人面部皮肤的色泽为常色,我国正常人的面色应该是红黄隐隐,明润含蓄,是有神、有胃气的表现。望色必须注意环境因素的影响。



五色主病:



a.赤色:热证,亦见于戴阳证,满面通红者多属外感发热或脏腑火热炽盛的实热证;两颧潮红者多属阴虚阳亢的虚热症;久病重病面色苍白,却颧颊部嫩红如妆,游移不定者属戴阳证,是脏腑精气衰竭殆尽,阴阳虚极,阴不敛阳,虚阳外越所致,属病重。



b.白色,虚证(含血虚、气虚、阳虚)、寒证、失血证。面色淡白无华,舌、唇色淡者多属血虚症或者是失血症;面色?白者多属阳虚证,面色?白而虚浮者多属阳虚水泛;面色苍白(白中透青)者,多属阳气暴脱之亡阳证,或阴寒凝滞,血行不畅之实寒证,或大失血之人。



c.黄色:虚证,湿证,面色淡黄,枯槁无华,称“萎黄”,常见于脾胃气虚,气血不足者;面黄虚浮,称为“黄胖”,多是脾气虚衰,湿邪内阻所致;假若面目一身俱黄,成为黄疸,黄而鲜明如橘色者属阳黄,为湿热熏蒸,黄而晦暗如烟熏者属寒湿郁阻。



d.青色:寒证、气滞、血瘀、疼痛和惊风。面色淡青或青黑者,属寒盛、痛剧;突见面色青灰,口唇青紫,脉微肢凉,多为心阳暴脱,心血瘀阻;久病面色与口唇青紫,多属心气、心阳虚衰,血行瘀阻,或肺气闭塞,呼吸不利;面色青黄(苍黄),多见于肝郁脾虚;小儿眉间、鼻柱、唇周色青者,多属惊风或惊风先兆。



e.黑色:肾虚、寒证、水饮、瘀血、剧痛。面黑暗淡者多属肾阳虚;面黑干焦者多属肾阴虚;眼眶周围色黑者,多属肾虚水饮或寒湿带下;面色黧黑,肌肤甲错者多由瘀血日久所致。



(2)望形态



a.形体强弱:体强,健康态,即使有病也预后较好;体弱,身体衰弱,表现为胸廓狭窄,筋细骨弱,肌肉瘦软无力,皮肤干枯不泽,同时精神不振,食少乏力。说明内脏脆弱,气血不足,抗病力弱,易患病,并且病后多迁延难愈,预后较差。



b.姿态异常(动静姿态、异常动作)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坐形:坐而喜仰,但坐不得卧,卧则气逆,多为咳喘肺胀,或水饮停于胸腹等所致肺实气逆;坐而喜俯,少气懒言,多属体弱气虚;但卧不得坐,坐而神疲或昏眩,多为气血俱虚,或夺气脱血,或肝阳化风;坐时常以手抱头,头倾不能昂,凝神熟视,为精神衰败。



卧式:卧时常向外,躁动不安,身轻能自转侧,多为阳证、热证、实证;卧时喜向里,喜静懒动,身重不能转侧,多为阴证、寒证、虚证;蜷卧缩足,喜加衣被者多为虚寒证;仰卧伸足,掀去衣被,多属实热证;咳逆倚息不得卧,卧则气逆,多为肺气壅滞,或心阳不足,水气凌心,或肺有伏饮。



立姿:站立不稳,伴见眩晕者,多属肝风内动,或脑有病变;不耐久站,站立时,常欲倚靠它物支撑,多属气虚血衰;若以两手护腹,俯身前倾者,多为腹痛之征。

行态:行走之际,突然止步不前,以手护心多为脘腹痛或心痛;行走时身体振动不定,为肝风内动。



异常动作:病人睑、面、唇、指(趾)不时颤动---动风预兆或气血不足,经脉失养,虚风内动。





(3)望头面五官



a.望头发:头发的生长与肾气和精血的盛衰关系密切,故望发可以诊察肾气的强弱和精血的盛衰,正常人发黑稠密润泽,是肾气充盛,精血充足的表现。/发黄,发黄干枯,稀疏易落,多属精血不足,可见于慢性虚损病人或大病之后精血未复;/发白,青少年白发,发白伴有耳鸣、腰酸者属肾虚,伴有失眠健忘症状者为劳神伤血所致,但亦有因先天禀赋所至者;/脱发,突然片状脱发,脱落处显露圆形或椭圆形光亮头皮而无自觉症状称为斑秃,多为血虚受风;青壮年头发稀疏易落,有眩晕、健忘、腰膝酸软等表现者多为肾虚;头发已脱,头皮瘙痒,多屑多脂者,多为血热化燥。



b.望面:/面肿,面部浮肿,按之凹陷者为水肿病,属全身水肿的一部分;颜面浮肿,发病迅速者,多为阳水,多为外感风邪,肺失宣降;颜面浮肿,兼见面色?白,发病缓慢者属阴水,多由脾肾阳虚,水湿泛滥引起;颜面浮肿,兼见面唇青紫,心悸气喘,不能平卧者,多属心肾阳虚,血行瘀滞,水气凌心引起。/腮肿,痄腮是指一侧或两侧腮部以耳垂为中心肿起,边缘不清,局部灼热疼痛的症状,为外感温毒之邪所致,多见于儿童属传染病;发颐指颧下颌上耳前发红肿起,伴有寒热、疼痛的症状,为阳明热毒上攻。/口眼涡斜,口僻单见口眼涡斜,肌肤不仁,面部肌肉患侧偏缓、健侧偏紧,患侧目不能合,口不能闭,不能皱眉鼓腮,饮食言语皆不利者,为风邪中络;中风,口眼涡斜兼半身不遂者则为中风病。



c望眼睛,目内眦及外眦的血络属心称为血轮;黑眼珠属肝称为风轮;白睛属肺称为气轮;瞳仁属肾称为水轮;眼胞属脾称为肉轮,脾虚者下眼胞鼓坠,严重点的是肌无力患者上眼皮往下坠遮眼睛。



望目色、目形、目态/望目色,目赤肿痛实热证,如白睛色红为肺火或外感风热,两眦赤痛为心火,睑缘赤烂为脾有湿热,全目赤肿为肝经风热上攻;白睛发黄,黄疸的主要标志,多由湿热或寒湿内蕴,肝胆疏泄失常,胆汁外溢引起;目眦淡白,血虚、失血,是血少不能上荣于目;目胞色黑晦暗,肾虚;黑睛灰白浑浊,称为目生翳,因邪毒侵袭,或肝胆实火上攻,或湿热熏蒸,或阴虚火炎等,使眼睛受伤;/望目形,目胞浮肿,水肿;眼窝凹陷,伤精耗液或气血不足,见于吐泻伤津或气血虚衰的病人,若久病重病眼球深陷,伴形瘦如柴,则为脏腑精气竭绝,正气衰竭,属病危;眼球突出,眼球突出兼见喘满上气者,属于肺胀,为痰浊阻肺,肺气不宣、呼吸不利所致,若眼球突出兼颈前微肿,急躁易怒者,称为瘿病,现在说的甲状腺问题,因肝郁化火、痰气壅结所致;胞睑红肿,睑缘肿起结节如麦粒,红肿较轻者成为针眼,胞睑漫肿,红肿较重者为眼丹,都是风热邪毒或脾胃蕴热上攻所致;瞳孔缩小,可见于川乌、草乌、毒蕈、有机磷农药及吗啡、氯丙嗪等药物中毒;瞳孔散大,可见于颅脑损伤、脑出血中风病等,提示病情危重,若两侧瞳孔完全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则是临床死亡的指征之一,也可见于清风内障或颠茄类药物中毒等;目睛凝视,指病人两眼固定,不能转动,固定前视者为瞪目直视,固定上视者称戴眼反折,固定侧视者,称为横目斜视,多属肝风内动。/望目态:睡眠露睛,多属脾气虚弱,气血不足,胞睑失养所致;胞睑下垂,又称眼废,指胞睑无力张开而上睑下垂者,脾虚肌无力的表现。



(4)望口、唇、齿、龈

/望口,口角流延,小儿见之多属脾虚湿盛,成人见之多为中风口歪不能收摄;口疮,唇内和口腔肌膜出现灰白色小溃疡,周围红晕,局部疼痛,多由阳气不足,虚火上浮烘烤所致;鹅口疮,小儿口腔、舌上出现片状白屑,状如鹅口者,多因感受邪毒,心脾积热上熏口舌;口张,口张开而不能闭,属虚证,若状如鱼口,但出不入,则为肺气将绝;口噤,口闭而难开,牙关紧急,属实证,多因经脉拘急,多见于中风、闲病、惊风、破伤风等;口撮,上下口唇紧聚,不能吸吮,可见于小儿脐风;口?,口角向一侧歪斜,见于风邪中络,或中风病的中经络;口振,战栗鼓颌,口唇振摇,多为阳虚寒盛或邪正剧争,可见于温病、伤寒欲作汗时,或疟疾发作时;口动,口频繁开合,不能自禁,是胃气虚弱的表现,若口角掣动不止,是热极生风或脾虚生风之象。/望唇:唇色红润,正常人的表现说明胃气充足,气血调匀;唇色淡白,血虚或失血;唇色深红,热盛;口唇赤肿而干,热极;口唇樱桃红色,煤气中毒;口唇青紫,瘀血证;口唇青黑,寒盛、痛极;口唇干裂,津液损伤,多属燥热伤津或阴虚液亏;口唇糜烂,阳虚,虚火上浮;口腔溃疡,阳虚,虚火上浮;舌疮,阳虚,虚火上浮。/望齿:牙齿洁白润泽,津液内充、肾气充足;牙齿干燥,胃阴已伤;牙齿光燥如石,阳明热盛,津液大伤;牙齿燥如枯骨,胃阴枯涸,精不荣上,见于温热病晚期。/望牙龈:牙龈淡红而润泽,胃气充足,气血调匀;牙龈淡白,血虚或失血;牙龈红肿疼痛,阳虚,虚火上浮;齿衄,阳虚,虚火上浮。



B.望咽喉色泽形态:乳蛾,一侧或两侧喉核红肿肥大,形如乳头或乳蛾,表面或有脓点,咽痛不适,外感寒邪客居喉核,或虚火上浮,或气血瘀滞;喉痈,咽喉部红肿高突,疼痛剧烈,吞咽困难,多因脏腑蕴热,复感外邪,热毒客于咽喉;咽喉腐烂,溃烂成片或凹陷,假若腐烂分散浅表,为肺胃之热尚轻,若溃疡日久,周围淡红或苍白,多属虚证,如阳虚虚火上浮;伪膜,咽部溃烂处上覆白腐,形如白膜者,如伪膜松厚,容易拭去,去后不复生,此属肺胃热浊上壅于咽,证较轻。如伪膜坚韧,不易剥离,重剥则出血,或剥去即复生,此属重症,多是白喉,又称“疫喉”;成脓,咽喉局部红肿高突,有波动感,压之柔软凹陷者,多已成脓,压之坚硬则尚未成脓。











第六课中医诊断-望

望诊接续

(6)望躯体四肢

A.望颈项

a.瘿瘤,指颈部结喉处有肿块突起,或大或小,或单侧或双侧,可随吞咽而上下移动,多因肝郁气结痰凝,或水土失调,痰气搏结所致。

b.瘰疬,指颈侧颌下有肿块如豆,累累如串珠,多由肺肾阴虚,虚火内灼,炼液为痰,结于颈部,或外感风火时毒,夹痰结于颈部所致。

c.颈瘘,指颈部痈肿、瘰疬溃破后,久不收口,形成管道。因痰火久结,气血凝滞,疮不孔不收口而成。

d.项痈、颈痛,项部或颈部两侧焮红漫肿,疼痛灼热,甚至溃烂流脓者,谓之项痛或颈痛,多由风热邪毒蕴蒸,气血壅滞,痰毒互结于颈项所致。

e.气管偏移,指气管不居中,向一侧偏移,多为胸膈有水饮或气体,或因单侧瘿瘤、肿物等,挤压、牵扯气管所致,可见于悬饮、气胸石瘿、肺部肿瘤等病。

f.项强,指项部拘紧或强硬:项部拘急牵引不舒,兼有恶寒、发热,是风寒侵袭太阳经脉,经气不利所致;项部强硬,不能前俯,兼壮热、神昏、抽搐者,多属温病火邪上攻,或脑髓有病;项强不适,兼头晕者,多属阴虚阳亢,或经气不利所致;睡眠之后,项强而痛,并无他苦者,为落枕,多因睡姿不当,项部经络气滞所致。

g.项软,指颈项软弱,抬头无力,小儿项软,多因先天不足,肾精亏损,后天失养,发育不良,可见于佝偻病,久病重病项软弱,头垂不抬,眼窝深陷,多为脏腑精气衰竭之象属病危。

h.颈脉搏动,指在安静状态时出现颈侧人迎脉搏动明显,可见于肝阳上亢或血虚重症等病人。

i.颈脉怒张,指颈部脉管明显胀大,平卧时更甚,多见于心血瘀阻,肺气壅滞及心肾阳衰、水气凌心的病人。

B.望四肢

a.四肢萎缩,指四肢或某一肢体肌肉消瘦、萎缩、松软无力。有因气血亏虚或经络闭阻,肢体失养所致,实际情况脾虚肌无力情况居多。

b.肢体肿胀,四肢红肿疼痛者,多为热壅血瘀所致;足部或下肢肢肿胀,甚至兼见全身浮肿者,多见于水肿;下肢肿胀,皮肤粗糙如象皮者,多见于丝虫病。

c.膝部肿大:膝部红肿热痛,屈伸不利,多见于热痹,为风湿郁久化热所致;膝部肿大而股胫消瘦,称为“鹤膝风”,多因寒湿久留,气血亏虚所致。

d.小腿青筋,指小腿青筋暴露,形似蚯蚓。多因寒湿内侵,络脉血瘀所致。

e.下肢畸形,指膝内翻、膝外翻、足内翻、足外翻等,均属先天不足,肾气不充,或后天失养,发育不良。内翻腿叫O型腿,外翻腿叫X型腿。

(7)望皮肤

A.望皮肤色泽

a.皮肤发赤,皮肤突然鲜红成片,色如涂丹,边缘清楚,灼热肿胀者,为丹毒。

b.皮肤发黄,面目、皮肤、爪甲俱黄者,为黄疸,多因外感湿热、疫毒,内伤酒食,或脾虚湿困,血瘀气滞所致。

c.皮肤紫黑,面、手、乳晕、腋窝、外生殖器、口腔粘膜等处呈弥漫性棕黑色改变者,多为黑疸,劳损伤肾所致,周身皮肤发黑也可见于肾衰竭病人。

d.皮肤白斑,四肢、面部等处出现白斑,大小不等,界限清楚,病程缓慢者为白癜风,多因风湿侵袭,气血失和,血不荣肤所致。

B.望斑疹

a斑,皮肤粘膜出现深红色或青紫色片状斑块,平摊于皮肤,摸之不碍手,压之不褪色的症状。阳斑,色深红或紫红,形似锦纹成片,兼身热、面赤、脉数等实热证表现;阴斑,颜色淡清或淡紫,隐隐稀少,兼有面白、神疲、肢凉、脉虚等气虚表现。

b.疹,指皮肤出现红色或紫红色,栗粒状疹点,高出皮肤,抚之碍手,压之褪色的症状。麻疹,麻疹色桃红,形似麻粒,先见于耳后发际,逐渐延及颜面、躯干和四肢,麻疹发透彻后,按出疹顺序依次消退;风疹,疹色淡红,细小稀疏,''瘙痒不止,时发时止(外感风热时邪所致);隐疹,皮肤上出现淡红色或苍白色风团,大小形态各异,瘙痒,搔之融合成片,高出皮肤,发无定处,出没迅速,时隐时现(外感风邪或过敏,如常见的荨麻疹)。

C.望水疱

a.白?,又称白疹,只皮肤上出现的一种白色小疱疹,其特点是晶莹如栗,高出皮肤,擦破流水,多发于颈胸部,四肢偶见,面部不发(外感湿热之邪,郁于肌肤,汗出不彻而发,见);水痘,指小儿皮肤出现粉红色斑丘疹,很快变成椭圆形小水疱,晶莹明亮,浆液稀薄,皮薄易破,分批出现,大小不等,兼有轻度恶寒发热表现者称为水痘(外感时邪,内蕴湿热所致,儿科常见传染病);湿疹,指周身皮肤出现红斑,迅速成丘疹,水疱,破后渗液,出现红色湿润之糜烂面者(湿热蕴结,复感风邪,郁于肌肤而发);热气疮,口角、唇边、鼻旁出现成簇栗米大小水疱,灼热痒痛(外感风热或阳气不足虚火上浮所致);缠腰火丹,腰部皮肤焮红,可见城簇水疱性皮疹,簇生成群,带状分布,缠腰而生,又叫叫带状疱疹(外感火毒,或肝经湿热,浸淫肌肤,西医说感染疱疹病毒)。

C.望疮疡:痈,患部红肿高大,根盘紧束,伴有焮热疼痛,并能形成脓疡的疾病,具有未脓易消,以脓易溃,疮口易敛的特点,属阳证;疽,患部慢肿无头,肤色不变,疼痛不已的疾病,具有难消、难溃、难敛,溃后易伤筋骨的特点,属阴证(气血亏虚,阴寒凝滞);疔,患部初起如栗,根脚坚硬较深,麻木或发痒,顶白而痛的疾病,多发于颜面和手足(竹木刺伤,或感受疫毒、火毒);疖,患部形小而圆,红肿热痛不甚,根浅、脓出即愈的疾病(外感火热毒邪或湿热蕴结)。

(8)望排出物

A.望痰、涕

a.望痰,痰黄粘稠,坚而成块,属热痰,热邪煎熬津液所致;痰白而清稀,或有灰黑点,属寒痰,为寒伤阳气,气不化津,湿聚为痰;痰白滑量多,易于咯出,属湿痰,脾虚不运,水湿不化,聚而成痰;痰少而黏,难于咯出,属燥痰,属燥邪伤肺,或肺阴虚津亏;痰中带血,色鲜红,属热伤肺络,多因肺阴亏虚,或肝火犯肺,或痰热壅肺;咳吐脓血腥臭痰,肺痈,又叫肺癌,是热毒蕴肺,化腐成脓。

b.望涕,新病鼻塞流清鼻涕,外感风寒;鼻流浊涕,外感风热;阵发性清涕,量多如注,伴喷嚏频作,鼻鼽,是风寒束于肺卫,相当于过敏性鼻炎轻症;久流浊涕,质稠,量多,气腥臭,鼻渊,是湿热蕴阻,实际情况多为寒客呼吸道,拖久失治或治之不当而形成的鼻窦炎、额窦炎,这个额窦炎容易导致小脑萎缩、头痛。

B.望呕吐物

a.呕吐物清稀无臭,胃阳不足,难以腐熟水谷,或寒邪犯胃,损伤胃阳,以致水饮内停,胃失和降。

b.呕吐物秽浊酸臭,邪热犯胃,胃失和降。

c.呕吐物酸腐夹杂不化食物,伤食,因暴饮暴食,损伤脾胃,宿食不化,胃气上逆。

d.呕吐黄绿苦水,肝胆湿热或肝胆郁热。

e.呕吐物或紫暗有块,夹杂食物残渣,胃有积热,或肝火犯胃,或胃腑素有瘀血。

C.望大小便

a.望大便,正常大便色黄,呈软圆柱状或条状。若大便清稀水样,外感寒湿,或饮食生冷,脾失健运,清浊不分;大便黄褐如糜而臭,湿热或暑湿伤及胃肠,大肠传导失常;大便夹有黏冻、脓血,常见于痢疾和肠癌等,为湿热邪毒蕴结大肠,肠络受损;大便灰白呈陶土色,黄疸特征;大便燥结,干如羊屎,排除困难,为热盛伤津、阴血亏虚,肠失濡润,传化不利。

b.望小便:小便清长,虚寒证。因阳虚不能蒸化津气,水津下趋膀胱,故小便清长量多;尿中带血,因结石损伤血络,或湿热蕴结膀胱,或阴虚火旺、疫毒或药毒伤肾,或脾肾不固所致,多见于石淋、热淋、肾癌、膀胱癌,某些血液病,传染病等;小便短黄,实热证,因热盛伤津或汗、吐、下利,伤津;小便浑浊如米泔水,或滑腻如脂膏,尿浊。因脾肾亏虚,清浊不分,或湿热下注,气化不利,不能制约脂液下流;尿中有砂石,见于石淋病人,因湿热蕴结下焦,煎熬尿浊杂质,久而结为砂石。





第七课中医诊断-舌诊

中医诊断学接续

(9)望舌

A.舌诊原理

舌为一肌性器官,由粘膜和舌肌组成,它附着于口腔底部、下颌骨、舌骨,呈扁平长形。其主要功能是辨别滋味,调节声音,拌合食物,协助吞咽食物,舌由肌肉、血脉和经络所构成,三者都与脏腑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舌可反映心、神的病变:舌为心之苗,手少阴心经之别系舌本,故人体气血运行情况,可反映在舌质的颜色上;心主神明,舌体的运动又受心神的支配,故舌可反应心、神的病变。



舌可反映脾胃的功能状态:舌为脾之外侯,意思是舌与脾是相连的,但舌张口或伸出能观察到,足太阴脾经连舌本、散舌下,舌居口中司味觉。舌苔是禀胃气而生,与脾胃运化功能相应,故舌可反应脾胃的功能状态,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的生化之源,故舌象亦是全身营养和代谢功能的反应,代表了全身气血津液的盛衰。



舌可反映其他脏腑的病变:肝藏血、主筋,足厥阴肝经络舌本;肾藏精,足少阴肾经循喉咙、挟舌本;足太阳膀胱经经筋结于舌本;肺系上达咽喉与舌根相连;其他脏腑组织由经络沟通,也直接间接与舌产生联系,因此,脏腑的病变亦必然通过经络气血的变化反映于舌。



d.脏腑病变反映于舌的规律

舌质---反映五脏病变,侧重血分

舌苔---反映六腑病变,侧重气分

舌尖---反映上焦心肺的病变

舌中---反映中焦脾胃的病变

舌根---反映下焦肾的病变

舌两侧---反映肝胆的病变



舌尖红赤或溃破(舌质也偏红情况下),多为心火上炎;



舌质偏淡或不红而舌尖红,多为寒湿侵袭心脏,也就是有风湿性心脏病可能,症状反映是胸闷气短、心脏隐痛或隐隐不舒服,程度严重的情况下也可以是心绞痛(这点是我多年实践得出的经验),以往教科书或医家资料一谈到舌尖红就是有心火,这个认识与实际有偏差;舌体两侧出现青紫色斑点,多为肝经气滞血瘀(实际情况只要是舌两边比傍边周围偏红就存在肝气郁结,本人经验);



若舌见厚腻苔,多见于脾失健运所致的湿浊、痰饮、食积等,请注意--本人经验,舌苔白厚腻代表肺部有伏寒,舌苔白腻白滑或黑润都代表少阴有真寒,如果独见舌根厚腻苔那是肾有寒;若舌苔出现剥落,剥落情况在舌中教科书定义为胃阴不足(实际情况是胃气不好),剥落情况在舌根多为肾阴虚。



e.舌可反映气血津液的盛衰



舌为血脉丰富的肌形组织,有赖气血的濡养和精液的滋润。舌体的形质和舌色与气血的盈亏和运行状态有关。舌苔和舌体的润燥与精液的多少有关?舌下肉阜部有唾液腺腺体的开口,中医认为唾为肾液,涎为脾液,为津液的一部分,其生成、输布离不开脏腑功能,尤其与肾、脾胃等脏腑密切相关,所以,通过观察舌体的润燥,可以判断体内津液的盈亏及邪热的轻重。

B.舌诊方法与注意事项

a.舌诊方法

望舌的体位和伸舌姿势望舌时,医者姿势可略高于患者,以便俯视口舌部位。患者可以采用坐位或仰卧位,面向自然光线,头略扬起,自然地将舌伸出口外,舌体放松,舌面平展,舌尖略向下,尽量张口使舌体充分暴露。如伸舌时过分用力,舌体紧张卷曲,或伸舌时间过久,都会影响舌体血液循环,而引起舌色改变。

诊舌的顺序是:先看舌尖,再看舌中、舌边,最后看舌根部。先看舌质,再看舌苔。根据临床需要还可察看舌下静脉。观舌要迅速、敏捷、全面,现在方便了,也可以用手机拍照后慢慢看,拍照还可以发送远程看。

刮舌与揩舌刮舌可用消毒压舌板的边缘,以适中的力量,在舌面上由舌根向舌尖刮三五次,若刮之不去或刮而留有污质,多为里有实邪,刮之即去,舌体明净光滑者,多为虚证;揩舌可用消毒纱布卷在食指上,蘸少许清洁水在舌面上揩抺抹数次,可用于鉴别舌苔有根无根,以及是否属于染苔。

b.舌诊注意事项为了使舌诊所获得的信息准确,必须注意排除各种操作因素所造成的虚假舌象,望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光线影响,光线的强弱与色调,对颜色的影响极大,因此,望舌以白天充足而柔和的自然光线为佳;饮食或药品影响,饮食及药物可使舌象发生变化,如进食之后,由于食物的反复摩擦,使舌苔由厚变薄,饮水后可使干燥舌苔变为湿润,过冷过热的饮食及刺激性食物,可数舌色发生改变,如刚进辛热食物,舌色可由淡红变为鲜红,或由红色转为绛色,过食肥甘之品及大量镇静剂,可使舌苔厚腻,长期服用某些抗生素,可产生黑腻苔或霉腐苔,某些饮食或药物会使舌苔染色,称为染苔。

c.口腔对色相的影响牙齿残缺,可造成同侧舌苔偏厚,镶牙可以使舌边留有齿痕,睡觉时张口呼吸者可以使舌苔增厚、干燥等。

C.正常舌象舌色淡红鲜明,舌质滋润,舌体大小适中,柔软灵活,舌苔均匀薄白而润,简称---淡红舌,薄白苔。淡红舌,薄白苔就是健康人的舌象。



D.望舌质

a.淡白舌主气血两虚、阳虚。淡白湿润兼见舌体胖嫩,阳虚水湿内停;淡白光莹兼见舌体瘦薄,气血两亏。

b.淡红舌,指舌体颜色淡红润泽,白中透红的表现。为气血调和的征象,多见于正常人或病之轻者。

c.红舌舌色较淡红色为深,甚至呈鲜红色的表现。可见于整个舌体,亦可指见于舌尖。教科书言主实热、阴虚。实际情况有差异要注意辩别。

d.绛舌指舌色较红色更深,或略带暗红色的表现。主里热亢盛、阴虚火旺。分型:舌绛有苔,或伴有红点、芒刺,温病热入营血,或脏腑内热炽盛;舌绛少苔或无苔,或有裂纹,主久病阴虚火旺,或热病后期阴液耗损。

e.青紫舌紫舌主血行不畅。分型:全舌青紫,全身性血行瘀滞;舌有紫色斑点,瘀血阻滞于某局部;舌色淡红中泛青紫,肺气壅滞,或肝郁血瘀,亦可见于先天性心脏病;舌淡紫而湿润,阴寒内盛,或阳气虚衰所致寒凝血瘀;舌紫红或绛紫而干枯少津,主热盛伤津,气血壅滞。

E.舌形变化(老嫩、胖瘦、点刺、裂纹、齿痕)的特征与临床意义

a.老嫩舌苍老舌属实证,娇娇舌属虚证。

b.胖瘦舌

胖大舌舌体较正常舌大而厚,伸舌满口者,称为胖大舌,舌体肿大,盈口满嘴,甚至不能闭口,不能缩回者,称为肿胀舌。主水湿内停、痰湿热毒上泛。分型:舌淡胖大,脾肾阳虚,水湿内停;舌红胖大,脾胃湿热或痰热内蕴;舌红绛肿胀者即肿胀舌,心脾热盛,热毒上壅。

瘦薄舌舌体比正常舌瘦小而薄者,气血阴液不足。舌体瘦薄而色淡,气血两虚;舌体瘦薄而色红绛干燥,阴虚火旺,津液耗伤。

c.点刺舌

舌红而起芒刺,气分热盛;舌红而点刺色鲜红,血热内盛,或阴虚火旺;舌红而点刺色绛紫,热入营血而气血壅滞;舌尖生点刺,心火亢盛;舌边有点刺,肝胆火盛;舌中生点刺,胃肠热盛。

d.裂纹舌指舌面出现各种多少不等,深浅不一,各种形态明显的裂沟,有深如刀割剪碎的,有横直皱纹皱纹而短小的,有纵形、横形、井字形、爻字形,以及辐射状、脑回状、鹅卵石状等。

舌红绛而有裂纹,多是热甚伤津,或阴液虚损;舌淡白而有裂纹,血虚不润;舌淡白嫩胖,边有齿痕又有裂纹,脾虚湿浸;健康人有裂纹属先天性的。

e.齿痕舌,这是由于舌体边缘被牙齿压迫的痕迹,脾虚、水湿内停证。舌淡胖大润而有齿痕,寒湿壅盛或阳虚水湿内停;舌淡红而有齿痕,脾虚或气虚;舌红肿胀而有齿痕,内有湿热痰浊壅滞;舌淡红而嫩,舌体不大而边有轻微齿痕,可为先天性齿痕,如病中见之提示病情较轻,多见于小儿或气血不足。

F.舌态变化(强硬、痿软、颤动、歪斜、吐弄、短缩)的特征与临床意义(省略)

G.舌下脉络

舌下脉络是指位于舌下舌系带两侧的大络脉,正常的舌下络脉是由细到粗,颜色呈淡紫色,少有纡曲,舌下脉络的变化可反映气血的运行情况。望舌下脉络,主要是观察其长度、形态、色泽、粗细、舌下小络脉等情况。

a.舌下脉络粗胀,或呈青紫、绛、绛紫、紫黑色,或舌下细小络脉呈暗红色或紫色网络,或舌下络脉曲张如紫色珠子大小不等的结节改变,均为血瘀的征象。可因气滞、寒凝、热郁、痰湿、气虚、阳虚等所致,需结合其他症状进行分析。中老年人应注意观察舌下脉络,评估心脑血管状态。

b.舌下脉络短而细,周围小络脉不明显,舌色偏淡者,多属气血不足。

H.望舌苔

a.苔质变化(厚薄、润燥,腐腻、剥落、真假)的特征与临床意义

薄苔,舌苔能隐隐见到舌体。胃气所生,属正常舌苔。

厚苔,不能见到舌体。胃气夹湿浊邪气熏蒸所致,主邪盛入里,或内有痰湿、食积等

润苔,舌苔干湿适中,不滑不燥。正常的舌苔表现。

滑苔,舌面水分过多,伸舌欲滴,扪之湿而滑。水湿之邪内聚,主寒证、湿证、痰饮。

燥苔,舌苔干燥,扪之无津,甚则舌苔干裂。提示体内津液已伤。如高热、大汗、吐泻、久不饮水或过服温燥药物。

糙苔,苔质粗糙如砂石,扪之糙手,津液全无。可由燥苔进一步发展而成,多见于热盛伤津之重症。若苔质粗糙而不干者,多为秽浊之邪盘踞中焦。

腻苔,指苔质颗粒细腻致密,揩之不去,刮之不脱,如涂有油腻之状,中间厚边周薄。多由湿浊内蕴,阳气被遏,湿浊痰饮停聚于舌面所致。

腐苔,指台质颗粒疏松,粗大而厚,形如豆腐渣堆积舌面,揩之可去者。若舌上黏厚一层,有如疮脓,则称“脓腐苔”。腐苔主痰浊、食积,脓腐苔主内痈(如肿瘤)。

剥落苔,剥落苔指舌面本有苔,疾病过程中舌苔全部或部分脱落,脱落处光滑无苔。分为:光剥苔,舌苔全部褪去,以致舌面光洁如镜,又称为镜面舌;花剥苔,舌苔剥落不全,剥脱处光滑无苔,余处斑斑驳驳地残存舌苔,界限明显;地图舌,舌苔不规则的大片脱落,边缘凸起,界限清楚,形似地图;类剥苔,剥脱处并不光滑,似有新生颗粒;前剥苔,舌前半部分苔剥落;中剥苔,舌中部分苔剥落;根剥苔,舌根部分苔剥脱;鸡心苔,舌苔周围剥脱,仅留中心一小块。舌苔从全到剥是胃气不足,正气衰败的表现;舌苔剥脱后,复生薄白之苔为邪去正胜,胃气渐复之佳兆。

真苔,指舌苔紧贴舌面似从舌里生出,乃胃气所生,称为有根苔。

假苔,指舌苔浮涂舌上,不像从舌上长出来,又称无根苔。假苔是胃气告匮,不能接生新苔,而旧苔仅浮于舌面,并逐渐脱离舌体,新病出现假苔,是邪浊渐聚,病情较轻;久病出现假苔,是胃气匮乏,不能上潮,病情危重。

白苔,一般常见于表证、寒证、湿证。薄白苔,正常舌象;薄白而滑,外感寒湿,或脾肾阳虚,水湿内停;薄白而干,外感风热;苔白厚腻,湿浊内停,或为痰饮、食积;白厚而干,主痰浊湿热内蕴;白如积粉,扪之不燥,为积粉苔,常见于瘟疫或内痈(肿瘤)等病,系秽浊时邪与热毒相结而成;白爆裂如砂石,扪之粗糙,为糙裂苔,提示内热暴起,津液暴伤。

黄苔,一般主里证、热证。薄黄苔,提示热势轻浅,多见于外感风热表证或风寒化热;苔淡黄而滑润多津即黄滑苔,阳虚寒湿,痰饮久聚化热,或为气血亏虚,复感湿热;苔黄而干燥,甚至干裂,邪热伤津,燥结腑实之证;苔黄而腻,湿热或痰热内蕴,或食积化腐。

灰黑苔,苔色浅黑为灰苔,苔色深黑为黑苔

,介于中间为灰黑苔。灰黑苔主阴寒内盛,或里热炽盛。苔灰黑而湿润,主阳虚寒湿内盛,或痰饮内停;苔灰黑而干燥,主热极津伤;苔黄黑(霉酱苔),胃肠素有湿浊宿食,积久化热,或湿热夹痰。







第八课中医诊断-闻

中医诊断学接续

(10)闻诊

闻诊就是听声音、闻气味。

A.听声音

a.语声嘶哑者为音哑,预示病轻;语而无声者为失音,预示病重。新病音哑或失音者,多属实证,如外感风寒或风热袭肺,或痰湿壅肺,肺失清肃,邪闭清窍所致;久病音哑或失音者,多属虚证,多因各种原因导致阴虚火旺,肺肾精气内伤所致。

b.谵语、郑声、独语、错语、狂言、言謇表现及意义

谵语:指神识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的症状。邪热内扰神明所致,属实证,“实则谵语”,见于外感热病,温邪内入心包或阳明实热证、痰热扰乱心神。

郑声:指神识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语声低弱模糊的症状。久病脏气衰竭,心神散乱所致,属于虚证,“虚则郑声”,见于多种疾病的晚期、危重阶段。

独语:指自言自语,喃喃不休,见人语止,首尾不续的症状。心气虚弱,神气不足,或气郁痰阻,蒙蔽心神所致,属阴证,常见于癫痫、郁病。

错语:指病人神识清楚而语言时有错乱,语后自知有错的症状。证有虚实之分,虚证多因心气虚弱,神气不足所致,多见于久病体虚或者老年脏气衰微之人,实证多为痰湿、瘀血、气滞阻碍心窍所致。

狂言:指精神错乱,语无伦次,狂叫骂詈的症状。“衣被不敛、言语善恶,不避亲疏者,此神明之乱也”,多因情志不遂,气郁化火,痰火互结,内扰神明所致,多属阳证、实证,常见于狂病、伤寒蓄血证。

言謇:指神智清楚、思维正常而吐字困难或吐字不清,因习惯而成者不属病态,病中言语謇涩,每与舌强并见者,多因风痰阻络所致,为中风先兆或后遗症。

c.咳嗽、哮、喘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咳嗽,咳嗽指肺气向上冲击候间而发出的一种咳-咳的声音。有声无痰谓之咳,有痰无声谓之嗽,有痰有声谓之咳嗽。多因六淫外邪侵袭肺部、有害气体刺激、痰饮停肺、气阴亏虚等而致肺失清肃宣降,肺气上逆所致。

咳声重浊沉闷,多属实证,是寒痰湿浊停聚于肺,肺失肃降。

咳嗽轻清低微,属虚证,多因久病肺气虚损失于宣降。

咳声不扬,痰稠色黄,不易咯出。属热证,多因热邪犯肺,肺津被灼。

咳有痰声,痰多易咯,多属痰湿阻肺。

干咳无痰或少痰,多属燥邪犯肺或阴虚肺燥。

咳声短促,呈阵发性,痉挛性,连续不断,咳后有鸡鸣样回声,并反复发作者。为顿咳(百曰咳),多因风邪与痰热搏结所致,常见于小儿。

咳声如犬吠,伴有声音嘶哑,吸气困难,是肺肾阴虚,疫毒攻喉所致,多见于白喉。

------------------------------------------------------------------------

喘喘即气喘,只呼吸困难,急迫、张口抬肩,甚至鼻翼煽动,难以平卧。常由肺、心病变及白喉、急喉风等导致。

实喘,发作急促呼吸,呼吸深长,息粗声高,难以呼出为快者。多为风寒袭肺或痰热壅肺、痰饮停肺,肺失宣肃,或水气凌心。

虚喘,病势缓慢,呼吸短浅,急促难续,息微声低,唯以深吸为快,动则喘甚者。肺肾亏虚,气失摄纳,或心阳气虚。

----------------------------------------------------------------------

哮哮指呼吸急促似喘,喉间有哮鸣音的症状。多因痰饮内伏,复感外邪所诱发,或因久居寒湿之地,或过食酸咸生冷所诱发。喘不兼哮,但哮必兼喘。临床上常同时出现,故常并称哮喘。

----------------------------------------------------------------------

d.呕吐、呃逆、嗳气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呕吐呕吐指饮食物,痰涎从胃中上涌,由口中吐出的症状。是胃失和降,胃气上逆的表现,前人以有声有物为呕吐,有物无声为吐,有声无物为干呕。一般统称呕吐。

吐势徐缓,声音微弱,呕吐物清稀,虚寒证。常因脾胃阳,虚脾失健运,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所致;

吐势较猛,声音壮厉,呕吐出粘稠黄水,或酸或苦,实热证。常因热伤胃津,胃失濡养所致;

呕吐呈喷射状,为热扰神明,或因头颅外伤,颅内有瘀血、肿瘤等,使颅内压力增高所致;

呕吐酸腐味的食糜,暴饮暴食,或过食肥甘厚味,以致食滞胃脘,胃失和降,胃气上逆;

共同进餐者皆发吐泻,为食物中毒;

朝食暮吐、暮食朝吐,为胃反,多属脾胃阳虚证;

口干欲饮,饮后则吐,称水逆。因饮邪停胃,胃气上逆所致。

------------------------------------------------------------------------

呃逆呃逆指从咽喉发出的一种不由自主的冲击声,身短而平,呃呃作响的症状,俗称打呃,唐以前称“哕”,是胃气上逆的表现。

------------------------------------------------------------------------

嗳气嗳气指胃中气体上出咽喉所发出的一种声长而缓的症状,古称“噫”,是胃气上逆的一种表现。

嗳气酸腐,兼胃脘胀满,宿食内停,属实证;

嗳气频作而响亮,嗳气后脘腹胀减,嗳气发作因情志变化而增减,肝气犯胃,属实证;

嗳气频作,兼脘腹冷痛,得温症减,寒邪犯胃,或为胃阳亏虚;

嗳声低沉断续,无酸腐气味,兼见纳呆食少,胃虚气逆,属虚证,多见于老年人或体虚之人。

-----------------------------------------------------------------------

太息又称叹息,指情志抑郁,胸闷不畅时发出的长吁或短叹声,不自觉的发出叹息声,叹息之后,自觉宽舒者,是情志不遂,肝气郁结之象。

B.嗅气味

a.口气、排泄物之气味异常的临床意义







第九课中医诊断-问

接续问诊之问二便

泄泻,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不成形,甚至呈水一样的症状。可因外感风寒湿热疫毒,或饮食所伤,或食物中毒,或痨虫、寄生虫寄生虫肠道,或情志失调、肝气郁滞,或脾肾阳气亏虚导致脾失健运。

便质异常,除便秘便燥,泄泻便稀外,常见的便质异常有:完谷不化,大便中含有较多未消化食物的症状,脾肾阳虚或食滞胃肠;脓血便,大便中含有脓血黏液,痢疾或肠癌;便血,血从肛门排出体外,或大便带血,或便血相混,或便后滴血,或全为血便,多因脾虚不摄血或胃肠积热,湿热蕴脾、气滞血瘀等所致;远血(指远离肛门)便黑如柏油,或便血紫暗,胃脘等部位出血;近血(接近肛门或就是肛门处)便血鲜红,血附在大便表面,或于排便前后滴出者,见于内痔、肛裂等。

排便异常感:肛门灼热,排便时肛门有灼热感,大肠湿热下注或大肠郁热下迫直肠所致,见于湿热泄泻或湿热痢疾;里急后重,腹痛窘迫,时时欲便,肛门重坠,便出不爽,湿热内阻,肠道气滞所致,常见于湿热痢疾;排便不爽,排便不通畅,有滞涩难尽之感,湿热蕴结,肠道气机不畅,或肝气犯脾,肠道气滞,或因食滞胃肠所致;大便失禁,大便不能控制,滑出不禁,甚则便出而不自知,脾肾虚衰,肛门失约所致,见于久病年老体衰或久泻不愈的患者;肛门重坠,肛门有下坠之感,常于劳累或排便后加重,多属脾虚中气下陷,常见于久泻或久利不愈的患者。

b.小便异常

小便频数:小便短赤,频数急迫,为淋证,相当于西医尿路感染,是湿热蕴结下焦,膀胱气化不利所致;小便澄清,频数量多,夜间尤甚,肾阳虚或肾气不固,膀胱失约。

癃闭:小便不畅,点滴而出称为“癃”,小便完全拉不出来称为“闭”,一般统称为“癃闭”。因湿热蕴结,或瘀血、结石,或湿热、败精阻滞、阴部手术者,多属实证;因老年气虚,肾阳不足,膀胱气化不利者多属虚证。

尿量异常:尿量增多---小便清长量多,属虚寒证;多饮多尿而形体消瘦---消渴病,或肾阴亏开多合少所致。尿量减少小便短赤量少---实热证,或汗、吐、下法伤津;尿少浮肿---肺、脾、肾三脏功能失常,气化不利,水湿内停。尿道涩痛---即排尿不畅,且伴有急迫、疼痛、灼热感,淋证,可因湿热蕴结、热灼津伤、结石或瘀血阻塞所致。余沥不尽---排尿后小便点滴不尽,肾阳亏虚,肾气不固。小便失禁---病人神志清醒时,小便不能随意控制而自遗,肾气不固,膀胱失约。遗尿---睡时不自主排尿,肾气不足,膀胱虚弱。

J.问经带

a.经期异常

月经先期---月经周期提前七天以上,并连续两个月经周期以上,脾虚、肾气不足,冲任不固,或因阳盛血热、肝郁化热,热扰冲任,血海不宁。

月经后期---月经周期延后七天以上,并连续两个月经周期以上,因营血亏损,肾精不足,或因阳气虚衰,生血不足,属血海空虚所致,属虚证;因气滞或寒凝血瘀,痰湿阻滞,冲任受阻所致者,属实证。

月经先后不定期---经期不定,月经或提前或延后七天以上,并连续两个月经周期以上,多因肝气郁滞,或脾肾虚损,使冲任气血失调,血海蓄溢失常。

b.经量异常

月经过多---指月经周期、经期基本正常,但经量较常量明显增多,因热伤冲任,迫血妄行;或气虚,冲任不固;或瘀阻胞络,络伤血溢等所致。

月经过少---月经周期基本正常,但经量较常量明显减少,甚至点滴即尽,虚证多因精血亏少,血海失充;属实者,常因寒凝瘀阻,痰湿阻滞,冲任气血不畅。

c.闭经、痛经、崩漏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闭经:闭经是指女子年逾18周岁,月经尚未来潮;或以行经,未受孕,不在哺乳期,而停经达三个月以上的症状。多因肝肾不足,气血亏虚,阴虚血燥,血海空虚;或因痨虫侵袭胞宫,或气滞血瘀,阳虚寒凝,痰湿阻滞胞脉,冲任不通所致。

痛经: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或刺痛,气滞或血瘀;小腹冷痛,得温痛减,寒凝或阳虚;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气血两虚或肾精不足,胞脉失养。

崩漏:崩与漏在病势上虽有缓急之分,但发病机理基本相同,在疾病演变过程中,又常互相转化,交替出现,故统称为崩漏,其形成多音因热伤冲任,迫血妄行;或脾肾气虚,冲任不固;或瘀阻冲任,血不归经所致。

d.带下异常

白带:指带下色白量多,质稀如涕,淋沥不绝。脾肾阳虚,寒湿下注;

黄带:带下色黄,质黏,气味臭秽。湿热下注或湿毒蕴结。





第九课中医诊断-脉





(12)脉诊(望闻问切的切-切脉)

脉象能够反映全身脏腑功能、气血、阴阳的综合信息,脉象的产生,与心脏的搏动,心气的盛衰,脉管的通利和气血的盈亏及各脏腑的协调作用直接有关。

脉诊靠书面介绍很难,就是当面介绍也只能了解个概念,刚好有动图辅助,各位老师参看动图就好。初学无非是了解脉象:浮、沉、迟(就是慢的意思)、数(塑音,就是快的意思),脉的搏动有力无力,脉管的充盈程度(脉洪大、脉细),血流的顺畅与否,还有结代脉就是时有一止(停止),止有定数(规律),止无定数(无规律)。脉的迟、数就是心率快慢,这个用血压计测比一息几至还更准,一息几至还只是大概,一息指医者一个正常呼吸时间,一个呼吸4-5至为正常,相当于心率72-90,年轻人身体健康的60左右60多点是正常的,3至慢称为脉迟,5至以上为快称为脉数,脉的沉浮很关键,伤寒中于风伤于寒,都强调要搞清脉的沉浮,也就是病在表还是在里,自己摸自己的脉学习体会,方法是右手从左手手腕下伸过去,食指、中指、无名指反过来扣在左手寸关尺位,同样方法反过来用左手从右手腕下伸过去反过来扣摸。

虽然脉诊可以做到凭脉诊病,但要达到这个程度是非常难的,只有慢慢练习。所以相比较而言,个人认为,通过以舌诊和问诊为主的,其他诊法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辩证对初学者来说比较容易进入。有人在南京做过试验,同一患者,10个中医教授无声给该患者切脉,切过后写在纸上,结果出现6种结论。所以有大家就说过,“当脉象与病症不相符时,必须舍脉从病(症)”,伤寒大家胡希恕曾言:“方证辩证是最高级的辩证”。

----------------------------------------------------------------------









第九课中医诊断-触



A.按肌肤

a.摸肌肤的寒热温凉

肌肤寒冷,体温偏低,为阳气不足。

肌肤温润是健康状态。

肌肤灼热,体温升高者为阳气盛,实热证。

外感病汗出热退身凉为表邪已解。

肌肤无汗而灼热,热甚。

皮肤不热,红肿不明显,为阴证。

皮肤灼热而红肿疼痛,为阳证。

b.诊肌肤润燥

皮肤干燥--尚未出汗

皮肤湿润--身已汗出

皮肤干瘪--津液不足

肌肤滑润--气血充盛

肌肤枯涩--气血不足

肌肤甲错--血虚失荣或瘀血(皮肤像蛇皮)

c.诊疼痛

肌肤濡软,按之痛减--虚证

肌肤硬痛拒按--实证

轻按即痛--病在表浅

重按方痛--病在深部

d.诊肿胀,按之凹陷,举手不能即起者为水肿;按之凹陷,举手即起者为气肿。

e.诊疮疡触按疮疡局部的凉热、软硬,来判断证之阴阳寒热。

肿硬不热--寒证肿处灼手而压痛--热证

根盘平塌漫肿--虚证根盘收束而隆起--实证

患处坚硬--多无脓边硬顶软者--已成脓

B.按手足

诊手足寒温,对判断阳气存亡,推测疾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阳虚之症,四肢犹温,为阳气尚存;若四肢厥冷,多病情深重。

手足俱冷者,为阳虚寒盛,属寒证。

手足俱热者,多为阳盛炽,属热症。

热证见手足热者,属于顺候;热症反见手足逆冷者,属于逆侯。

手足心与手足背比较:若手足背热盛者,多为外感发热;手足心热甚者,多为内伤发热。

手心热与额上热比较,假若额上热甚于手心热者,为表热;手心热甚于额上热者,为里热。



六经辩证-桂枝汤与麻黄汤证





六经是指:太阳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阳明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少阳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太阴经(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少阴经(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厥阴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厥阴肝经)。针灸、推拿、按摩、艾灸、拔罐等外治法,这个讲究按照十二经脉,还有奇经八脉经络上的穴位进行。但从用药角度来说,那就只讲六经,所以叫六经辩证。从直观图来讲,六经就是个表、半表半里、里的病位层次问题。由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就是一个由表及里的病位深入问题。前面三个统称病在三阳,后面三个统称病入三阴。



六淫外邪侵袭人体,太阳首当其冲,太阳挡不住,或来不及处理,或处理不当,可能会进入阳明,进入阳明的机会偏少,进入阳明不会传入下一经,要么在这里自愈,要么在这里治愈,要么死在这里。



太阳受病挡不住,或来不及处理,或处理不当,可能进入少阳,进入少阳,一说不会传经,要么自愈,要么治愈,要么死在这里。一说会传经进入太阴。

太阳受病挡不住,可直中太阴,或直中少阴,或直中厥阴,这叫过三关,过四关,过五关;也可能是进入太阴后再传经少阴,然后接着再传经进入厥阴(这一点图解伤寒论上没有标示)。



请注意:太阳、阳明、少阳这三经都存在正经病和变证(坏病)的问题,太阴、少阴、厥阴这三经都是正经病,没有变证之说。



请各位老师在仔细研究图解伤寒论之后接着开始了解六经辩之证辩证论治法。



第一节太阳病证

一、太阳病提纲



原文: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病症指风寒之邪侵犯人体肌表,正邪抗争,营卫失和,以恶风寒、脉浮、头痛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10.1桂枝汤证



1.太阳中风证以风邪为主的风寒之邪侵袭太阳经脉,营强卫弱,以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缓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治法:调和营卫,祛风解肌。代表方药:桂枝汤

桂枝汤证【原文】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墙墙(没有土字旁,含se`色音)恶寒(寒冷畏缩貌),淅淅(xi夕音)恶风,翕翕(xi)发热,鼻鸣(鼻塞)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方药】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剥音)

上五味,?咀(将药物碎成小块)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渣,适寒温,服一升,已須臾(很短时间),歠(喝)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直音,稍微之意)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一昼夜)观之。服一剂尽,病症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米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这首方是伤寒杂病论群方之首,这方的发明者是商朝的伊尹,伊尹是个御厨,方中所用药材均是厨房食材用品,也就是说,这个方是个食品方。仲景先师把这个方收录为《伤寒杂病论》首方,并规范剂量用法,而且创造了太阳病桂枝汤系列治法。桂枝(桂树的枝条所切,用肉桂也一样,也就是桂皮)这个方不仅是一个治病的方,还是一个身体调理方,没有太阳中风也可以辩证用。方中桂枝辛温发散,解肌祛风;芍药酸苦微寒(芍药一般用白芍,着重活血化瘀时用赤芍,有时同用),敛阴和营(收)。二者等量相配,一散一收,相反相成,具有调和营卫之功。生姜辛温止呕,助桂枝以调卫;大枣甘温益胃,助芍药以和营。甘草调和诸药。《伤寒杂病论》中:一两为15.625克,按15克计可行;一升为现在的200毫升,不是现在的升。《伤寒杂病论》原方剂量都大,这与当时处于战乱时代有一定的关系,要求速效,但这么大的剂量,需要辩证相当精准,辩证错误药用下去很容易出现医疗事故。有一个情况就是,东汉以后很多朝代都搞不懂汉代的两,因此后世医家在剂量上大多数是瞎摸,有些试到了的秘而不宣,直到上世纪80年代出土了一个汉代铜权,上标十二斤,用法码称是2997克,专家一致认为是锈蚀原因少了3克,应为3000克,3000除以12每斤是250克,古代是16两称,250克除以16每两就是15.625克。必须注意,在看古代医学典籍时应留意时代,明清的两是每两31.25克,现在的两是每两50克,昆明更是一两就是二市两。初学者用《伤寒杂病论》方时每两按5-10克计比较稳妥可行。

桂枝汤使用方法:一剂药一次煎成,分三次温服。服药后一会令患者喝热稀粥200毫升余(这个喝热粥也有助小肠经之意,这就是补充葡萄糖还温热胃肠,外感中于风小肠经膀胱经受病),以助发汗,并加衣被,使全身微汗为佳,不可过汗,过汗伤阳,病除不了。若服第一次药便汗出病愈,即可停服,不必喝完。若服后无汗,可服第二次;若仍无汗,则可缩短服药的间隔时间,半天左右服完第三次药。病重者可昼夜服药二到三剂。服药期间禁忌:生冷、不易消化、辛辣等有刺激性食物和腐败食物。

桂枝汤禁忌证:1.太阳伤寒无汗(闭汗情况)忌用;嗜酒之人慎用,嗜酒且体内湿热蕴结之人忌用;里热壅盛之人忌用。

兼证:

1.桂枝加葛根汤证

【原文】太阳病,项背强几几(jin音紧),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解决太阳中风兼经脉不利的证治,也就是治太阳中风兼项(后面颈脖子)背强痛,治法: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升津舒经。

【方药】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芍药二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12枚桂枝二两,去皮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須歠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2.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

【原文】喘家(素有哮喘)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这个方指用在平素有哮喘的人,另外太阳病误下药致肺气上逆喘者亦用此方。桂枝汤+厚朴二两+杏仁五十枚去皮尖,治法:解肌祛风,调和营卫,降气定喘。

3.桂枝加附子汤证

【原文】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这是指过汗伤阳后,汗漏不止而表证又未解的证治。【方药】桂枝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煮取三升,这个就需要水药烧开再煎煮100分钟,然后去渣,温服一升,将息如桂枝法。关于附子,这味药未经炮制煎煮毒性很大,1克都能把人毒翻,仲景先师是用的未经炮制的生附子,一枚如果按晒干计也就是15-20克,经煎煮,附子中有毒的乌头碱的双键断裂成单键就变成无毒的上等补品,现在药店所售附子是经炮制过的,黑顺片居多,但并没有剥皮,药典规定量每剂药附子用量不能超过15克,主要是煎煮要到位,可单独先煎90分钟再加其他的药再煎40分钟,亦可所有药共煎2个小时,这是指小沸腾状态2个小时,煎煮减毒效果与蒸汽压有关,1个大气压下煎煮2个小时,昆明大气压低,水烧开温度只有93度,这个就要加时20-30分钟,西藏拉萨煎煮必须用高压锅,否则不容易使乌头碱双键都断裂就容易中毒。附子最好为四川江油,其次四川,再次陕西,最后是云南附子。

4.桂枝去芍药汤证

【原文】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这是太阳病误用下法而致表证不解,又兼胸闷脉象急促有力的情况,治法:解肌祛风,宣通胸阳。就是用桂枝汤方拿掉芍药不用。煎煮服用将息如桂枝汤。

5.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证

【原文】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此处微寒指脉微恶寒可能兼胸闷,治法:解肌祛风,温经复阳。【方药】就是桂枝汤拿掉芍药加附子一枚。煎煮服用将息如桂枝加附子汤方。

6.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证

【原文】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这是指太阳病发汗太过,致营气不足,身体疼痛的证治。【方药】桂枝三两,去皮芍药四两甘草二两,炙人参(党参)三两大枣12枚,劈生姜四两上六味,一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芍药、生姜、人参。本方扶正祛邪,故有无表证都可以使用,调理身体时,每两按5克计为妥。

7.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原文】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这是解决脾虚水停而兼表证不解的证治。治法:调和营卫,健脾利水。【方药】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切白术茯苓各三两,大枣12枚,劈。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小便利则愈。本云:桂枝汤,今去桂加茯苓白术。但从临床经验看,用桂枝汤直接加茯苓白术效果更好!





二、太阳伤寒(表实,即闭汗)证

10.2麻黄汤证

【原文】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痛,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这是太阳伤于寒的证治,伤于寒就是被寒或者是风寒侵袭了。其程度重于太阳中于风的桂枝汤证。闭汗了,毛孔都闭合上了,毛孔呼吸空气呼吸不了,皮肤负责30%呼吸功能暂时不工作了,光靠肺70%的呼吸氧气不够用,因此会出现喘的病态。这叫风寒束表。治法: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方药】麻黄汤方

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一两,炙杏仁70个,去皮尖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煮取二升半,去渣,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須喝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本方四味药组成,配伍严谨,速效功卓。麻黄辛温发汗,也就是麻黄开表,打开表面毛孔,解散风寒之力较强,更有宣肺平喘之功,故为君热。桂枝辛温,为解肌祛风之要药,解肌就是打开肌肉的意思,能恊同麻黄增强发汗解表之力,是为臣药。杏仁宣肺平喘,恊同麻黄,不仅增强平喘功效,且能增强解表之力,故为佐药。炙甘草补益中焦,意在顾护汗源,更能调和诸药,故为使药。麻黄汤为发汗峻剂,故服药时,不需要喝粥,以防汗出太过。

现代药理研究:麻黄有兴奋剂作用,会提升心率,服药后心跳加速,同时会抽干肺内水份,杏仁有润肺作用,可补充肺内水份作为平衡,炙甘草有抑制心动过速的功能,相得益彰。因此麻黄汤配伍严禁生乱,至少是按比例减少,但杏仁、炙甘草可以加量决不能减量,比如:麻黄9克,桂枝9克,杏仁9克,炙甘草9克,杏仁与麻黄等量,炙甘草也可以与麻黄等量,抑制作用有点过,桂枝加点量与麻黄等量,这个方法是稳妥可行的。同时含麻黄的汤方必须是饭后半个小时左右服用,千万不要饭前空腹服用,以防心慌甚至出问题。请注意:桂枝汤初学者可以用到《伤寒论》1/3一2/3的剂量,但麻黄汤可不行,初学者麻黄一般在8-10这个样子,掌握规律了遇到重症可以适当增加麻黄用量和其他药的相应比例。有一个例子,清古代有个自学成才的名医,是个秀才,大儿子伤寒请中医没治好病死,二儿子伤寒请其他中医没治好又病死了,而今三儿子又伤寒,秀才来回踱步,捧着《伤寒论》反复琢磨,与其让郎中治死,不如自己用药还有得一搏,原因是前面二个儿子明明是伤于寒,症状与《伤寒论》麻黄汤一致,可郎中却不敢用麻黄汤发汗,而今三儿子情况又是一样,再让郞中治恐怕又是凶多吉少,于是自己照方抓药,一服而解!从此自己就走上了学医行医之路。

又【原文】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

【原文】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

【原文】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

【原文】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原文】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出鼻血),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外邪束缚,阳气受其郁闭较重)故也。麻黄汤主之。

【原文】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指这个情况出鼻血了就自己会好,邪从鼻血出。

(二)麻黄汤禁忌

【原文】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

【原文】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必便血。即下焦湿热阴伤者禁汗,比如患有淋证者,西医说的尿路感染算其中之一。

【原文】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痓。这是指久患疮疡之人,不可以发汗,发汗了就会出现项背强直之病症,有点类似强直性脊柱炎的味道,但没这么严重,是筋脉拘急,项背有点强直。

【原文】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眴,不得眠。就是说久患衄血之人不能发汗,发汗会出现额两侧凹陷处太阳穴之动脉急紧,影响眼珠转动。大范围讲就是阴血亏虚干瘦之人禁汗。

【原文】亡血家(经常出血之人),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慄而振。

【原文】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疼,与禹余粮丸。这是说平常多汗阳虚之人,不可发汗,发汗会造成心慌心悸,尿道涩痛。

小结:麻黄汤虽然功效卓著,太阳病有汗用桂枝无汗用麻黄,但必须注意禁忌证,为此,火神派创立了替代麻黄汤的伤于寒解表法,方药为:桂枝15克,苍术12,陈皮9克,南山楂肉9克,炙甘草6克,生姜15-30克(剂量只是参考数据)。对于有禁忌证或者是情况不明下可以考虑用此方。此方的妙用在于只用桂枝发散而不用芍药酸收,这样发汗之力较桂枝汤强但又避免用麻黄之害;同时苍术有祛风散寒之力,又有燥湿健脾之功;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助平喘;山楂消食化积,行气散瘀,直接作用于手太阳小肠经,以便提升消化吸收功能,提振阳气。该方共奏发汗散寒,宣肺平喘之功。









六经辩证-葛根汤与大小青龙汤证



接第十课太阳伤寒(表实)证

(三)兼证

11.1葛根汤证

【原文】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这是太阳伤寒证兼经脉不利的证治。治法:发汗解表,升津舒筋。

【方药】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芍药二两,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诸汤皆倣此。本方由桂枝汤减轻桂、芍剂量,加麻黄开表发汗,加葛根专理头项强痛。本方以葛根为主药,性味甘辛微凉,有解肌退热之功,常与解表剂发挥恊同效应。能升津液,舒经脉,以疗顶背拘急;能入脾胃,升发清阳而止泻利。桂枝汤中减少桂、芍而加麻黄的原因,一则调和营卫,以利太阳经气运行,再则欲其发汗解表,以治恶风无汗之表实。又因经脉受阻,津液难以升达,故不能峻汗,此即于麻桂二方临床运用中,据病情差异,另立新法,亦即以桂枝汤为基础,加葛根、麻黄,而不以麻黄汤加葛根由来。

又【原文】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即拉肚子),葛根汤主之。合病即二经或三经同时发病。

2.葛根加半夏汤证

【原文】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这是太阳与阳明合病呕逆的证治。治法:发汗解表,降逆止呕。

【方药】葛根加半夏汤方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甘草二两,炙芍药二两桂枝二两,去皮生姜二两,切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擘

上八位,以水一斗,先煮葛根、麻黄,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

4.表郁轻证之桂枝麻黄各半汤

11.2桂枝麻黄各半汤证

【原文】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似疟非疟,发无定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红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癢,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治法:辛温轻剂,小发其汗。

【方药】桂枝麻黄各半汤方

桂枝一两十六铢,去皮芍药生姜,切甘草,炙麻黄各一两,去节大枣四枚,擘杏仁24枚,汤浸,去皮尖及两仁者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渣,温服六合。本云: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并为六合,盾顿服。将息如上法(指桂枝、麻黄汤止后服法)。这个方是桂枝汤原方1/3剂量,麻黄汤原方1/3剂量,相合而成。剂量小的意思是在于缓行小发汗。这个方可以是:桂枝15克,白芍9克,生姜9克,炙甘草9克,麻黄9克,大枣四个,杏仁9克。也可以是这个给出剂量的2/3用更为稳妥。



11.3大青龙汤证

【原文】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筋肉跳动),此为逆也。

这是太阳伤寒兼内热烦躁的证治。治法:发汗解表,兼清内热。

请注意,麻黄汤本是发汗峻剂,,大青龙汤又在其基础之上倍用麻黄,则辛温发汗之力更猛,若辩证不准确,不可轻投。又提出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是慎而又慎,如不慎而误用,必大汗亡阳损阴,四肢筋脉失于温养,或手足逆冷、筋肉跳动,或恶风、烦躁、失眠,种种变化,不一而足。

【方药】大青龙汤方

麻黄六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二两,炙杏仁40枚,去皮尖生姜三两,切大枣十枚,擘石膏如鸡子大(鸡蛋大)碎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粉之,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后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温粉:所指不详,有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记为:煅牡蛎、生黄芪各三钱,梗米粉一两,共研细末,和匀,以稀疏娟包,缓缓扑于肌肤。又有《孝慈备览》扑身止汗粉:麸皮、糯米粉二合,牡蛎、龙骨二两,共研极细末,以疏绢包裹,周身扑之,其汗自止。)

大青龙汤方由麻黄汤倍重麻黄,减杏仁剂量,加石膏、生姜、大枣而成。发汗之力峻猛,独冠群方。方中,麻黄六两,按照仲景先师的剂量,那就是60g还多点,说实话,用一半量30g麻黄,很多中医都手抖!我也没有用过此方。我最大麻黄剂量用过35克,是给一个80岁男性患者治眼睛模糊不清,从20克麻黄起步,每天增加5克,用到35克,35克用了两天,眼睛亮了即停服,改用滋养肝肾方。所以这个方了解一下就好,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轻用。



又【原文】伤寒脉浮缓,身不痛,但重,乍有(偶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

11.4小青龙汤证

【原文】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水饮),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这是太阳伤寒兼水饮内停的证治,“伤寒表不解”是指“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身痛等症状依然存在”兼见干呕,发热而咳,或者是有口渴,或者是有下利拉肚子情况,或者是咽喉部有气逆阻塞感,或者是有喘。那么这就是小青龙汤的症状,就可以用小青龙汤。治法:辛温解表,温化水饮。这个方就是经常用到治疗寒咳的方,对于久咳喘不愈,昼轻夜重,我常在此方基础上加附子以扶阳。

【方药】小青龙汤方

麻黄去节芍药细辛干姜甘草炙桂枝去皮各三两五味子半升半夏半升,洗

上八位,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若渴,去半夏,加栝楼根三两;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若喘,去麻黄加杏仁半升,去皮尖。这个方初学者实际使用过程中,麻黄10-15克即可,桂枝15-20克,白芍15-20克,细辛3-6克,干姜15-20克,五味子10克,制半夏15-25克。如果所用为生半夏则必须加等量生姜同煎,煎煮时间以水和药一起烧开开始计时再文火或电炖低功率100分钟以上,因为半夏有毒,須久煎,细辛久煎挥发分挥发干净点减毒。煎好去渣或过滤,药汁约500毫升分三次饭后半个小时后温服。



11.5大阳里证之蓄水证

1.蓄水证

【原文】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口渴而大量饮水的症状,非血糖问题之消渴病)者,五苓散主之。

这是指胃中津液不足与蓄水水证治证治。

这个意思是说,太阳表证辛温发汗,治法是对的,但若过汗,损伤津液,若胃中津液不足,通过少量多次的饮水,使胃中津液渐复,胃气调和则病愈。若过汗后依然脉浮,小便不利,那么就存在蓄水证的情况,用五苓散解决。治法:化气行水,兼以解表。

【方药】猪苓十八铢,去皮泽泻一两六铢白术十八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半两,去皮

上五味,捣为散(现在可打粉),以白饮(指米汤)和服方寸匕(一方寸匕大约1.5-1.8克),日三服,多饮煖水(温开水),汗出愈,如法将息。现代可用汤剂,建议方:猪苓15克,泽泻25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桂枝9-12克。水煎服,煎汁约500毫升,日分三次饭前温服。初学者可用建议方2/3剂量。

本方中猪苓、泽泻渗湿利水,茯苓、白术健脾利水,桂枝通阳化气,兼以解表,共奏化气行水,通里达表之功,这是水热结于膀胱,因此采用渗水利湿。本方以米汤调服,有点类似于桂枝汤后喝热稀粥,药后多饮暖水,以助药力以行津液而散表邪。

五苓散为通阳化气,行水,脂肪,古今临床应用很多。《伤寒论》中治疗以口渴、小便不利为主症的蓄水证和寒湿霍乱偏表之证,《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篇用于治疗下焦水逆引起的脐下悸、吐涎末而颠眩之症。黄疸病篇则用本方加茵陈,名曰茵陈五苓散治疗湿热郁蒸而湿胜的黄疸。本方还治疗肾炎水肿,尿潴留,尿崩症,泌尿系感染等。下焦气化失湿,水气内停,冲逆于上,清阳不振者。本方通阳化气行水,用法得当,可治疗头痛、眩晕等症以及五官科眼科疾病美尼尔氏综合症,眼睑非炎症性水肿,球结膜淋巴液潴留,青光眼,视网膜水肿等。

又【原文】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原文】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11.5里阳证之蓄血证

【原文】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为邪热与瘀血蓄于下焦),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已解,但少腹急结者(小腹拘急或结硬),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这是指蓄血轻证的证治,并提示兼有表证者,当先解表的治疗原则。治法:活血化瘀,通下瘀热。

【方药】桃核承气汤方

桃仁50个,去皮尖大黄四两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二两,炙芒硝二两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渣,内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温服五合,日三服,当微利。

本方为调味承气汤加桃仁、桂枝而成。方以桃仁为主,活血逐瘀;桂枝辛温,通经活血,以助桃仁;大黄苦寒,荡实除热,去瘀生新;芒硝咸寒,软坚去实,二者更助桃仁,以导瘀热下行;甘草调和诸药,且防伤正气。本方为泻热逐瘀,治疗蓄血的轻剂。

【原文】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鞭满(硬满疼痛),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太阳随经,瘀热在里的意思是:太阳表邪循其经化热入里,与瘀血相结蓄于下焦)

这是瘀血重正的证治。治法:破血逐瘀。

【方药】抵当汤方

水蛭熬虻虫各30个去赤足,熬(炒黄)

桃仁20个,去皮尖大黄三两,酒洗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不下,更服。(水蛭6克、虻虫去翅足6克,两个一起微火炒黄,桃仁9克去皮剪掉两头尖,大黄9克黄酒浸洗,加800毫升水,煮取500毫升药汁,先喝1/3,瘀血没下再接着喝,下了就停服。)

本方中水蛭、虻虫直入血络,破血逐瘀;桃仁活血化瘀,更配大黄荡涤瘀热,因势利导,使瘀血从下而出。方为攻逐峻剂,使用时应中病即止。年老体弱,孕妇及溃疡病等应慎用本方。







第十二课六经辩证-太阳坏病(变证)

第二节太阳经坏病(变证)

一.太阳坏病入阳明腑证

12.1白虎加人参汤证

【原文】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这是喝桂枝汤后,热盛津伤,转入阳明的证治。治法:辛寒清热,益气生津。

【方药】白虎加人参汤方

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裏甘草炙,二两粳米六盒人参三两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渣,温服一升,日三服。(建议方:知母30到45克,石膏80-120克,炙甘草10-15克,粳米40-60克,人参15-25克)

喝桂枝汤后,本应出微微汗为佳,由于没控制好,出了大汗,导致津伤热盛,气阴两虚,因而出现大烦、大渴,虽然大量饮水而不能解,并且脉洪大,用白虎加汤清阳明之热,加人参益气生津。





12.2葛根芩连汤证

【原文】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这是太阳病误用下法,里热挟表邪下利的证治。

【方药】葛根黄芩黄连汤方

葛根半斤甘草二两,炙黄芩三两,黄连三两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渣,分温再服。





二.太阳坏病入太阴脏证

12.3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原文】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这是邪热壅肺作喘的证治。治法:清宣肺热。

【方药】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

麻黄四两,去节杏仁50个,去皮尖甘草二两,炙石膏半斤,碎,绵裏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渣,温服一升。

(建议方:麻黄10-20克,杏仁10-20克,炙甘草10-20克,石膏40-80克)此方简称麻杏石甘汤,是治疗肺炎的千古名方。新冠肺炎的清肺排毒汤就是由:麻杏石甘汤+小柴胡汤+射干麻黄汤+五苓散合方化裁而来的。

麻杏石甘汤的主要辩证要素:1.发热,汗出时多时少,体温或升或降,口渴;2.咳喘,咳吐黏稠黄白色痰,甚至于有气急鼻扇,胸闷;3.脉滑数,舌苔薄腻较干。本方证多见于以咳喘为主要症状的急性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呼吸道疾病。本方常被用于治疗多种肺炎,如小儿肺炎,支气管肺炎,麻疹肺炎,流行性哮喘性肺炎,大叶性肺炎及嗜酸细胞增多性肺炎等。还可用于治疗百日咳,本方可与葶苈大枣泻肺汤合方用治百日咳,有临床经验,治愈率85.5%,好转率11%,总有效率96.5%.



12.4栀子厚朴汤证

【原文】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

这是指热郁胸膈兼腹满的证治。治法:清热除烦,宽中消满。伤寒邪气在表,当用汗法,若误用下法,可导致正气受损而表邪内陷,内陷之邪从阳化热,郁于胸膈,扰乱心神,故见心烦;热壅气滞,累及于腹,故见腹满,惟其如此,则卧起不安,病为邪热郁于胸膈,气机阻滞于腹所致,故治以栀子厚朴汤清热除烦,宽中除满。

【方药】栀子十四个,擘厚朴四两,炙,去皮枳实四枚,水浸,炙令黄

上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渣,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建议方:栀子9-12克,厚朴12-15克,枳实9-12克)

太阳坏病入少阴脏证



12.5桂枝甘草汤证

【原文】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两手交叉按压于心胸部位),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这是发汗过头,过汗损伤心阳,造成心悸不宁。治法:温通心阳。

【方药】桂枝甘草汤方

桂枝四两,去皮甘草二两,炙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顿服。(建议方:桂枝30克,炙甘草15克)

12.6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证

【原文】火逆(误用火疗)下之,因烧(温)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

这是心阳虚烦躁的证治。治法:温补心阳,潜镇安神。

【方药】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

桂枝一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牡蛎二两熬,龙骨二两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渣,温服八合,日三服。

12.7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证

【原文】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气上冲胸),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这是治汗后心阳虚欲作奔豚的证治。治法:温通心阳,化气行水。

【方药】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

茯苓半斤,桂枝四两,去皮甘草二两,炙大枣15枚,擘

上四味,以甘爛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日三服。作甘爛水法:取水二斗,至于大盆内,用勺子搅拌,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取用之。

12.8小建中汤证

【原文】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这是治里虚伤寒,心悸而烦的证治。治法:建中补脾,调养气血。

【方药】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大枣12枚,擘芍药六两,生姜三两,切胶饴一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渣,内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呕家不可用建中汤,以甜故也。

本方由桂枝汤倍芍药,加饴糖(麦芽糖)而成。这首方是食品方可用于调理,辩证为舌质嫩,苔少。可用于:1.对慢性腹痛伴动悸、烦热;2.虚弱、腹部扁平而腹肌紧张。对小孩子脾胃虚弱,常有腹肌紧张,或食欲不振,偏食,便秘、大便干如羊屎等。可用本方调理,视年龄若加附子5-10克同煎2个小时,调理效果更好。剂量用原方剂量1/5-1/3。

12.9干姜附子汤证

【原文】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这是误用汗下之后,肾阳虚烦躁的证治。治法:回阳救逆。不应下而下之,不当汗而汗之,均属误治,有可能损伤人体正气,本方为此而设。

【方药】干姜附子汤方

干姜一两,附子一枚,生用,去皮,切八片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顿服。

(干姜、附子为大辛大热之品,急回肾阳于欲脱之际,仲景先师用的是生附子,现药店只有炮制过的黑顺片,炮制有用氯化镁,四川叫胆巴,这个必须去掉,方法是黑顺片附子买药时另包,煎药前用凉水浸洗60分钟,每20分钟换一次水,然后与干姜同煎2个小时。本方与四逆汤相比少了炙甘草,原因是炙甘草会减缓药力,故去而不用,则药简力宏,有单刀直入之妙。)

12.10真武汤证

【原文】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肌肉跳动),振振欲擗(倒扑)地者,真武汤主之。

这是治阳虚水泛的证治。治法:温阳利水。

【方药】真武汤方

茯苓芍药生姜切,各三两,白术二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七合,日三服。

12.11炙甘草汤证

【原文】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这是心阴心阳两虚的证治。治法:滋阴养血,通脉复阳。

【方药】甘草四两,炙生姜三两,切,人参二两生地黄一斤,桂枝三两,去皮阿胶二两,麦门冬半升,去心麻仁半升大枣30枚,擘

上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渣,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复。一名复脉汤。

外感伤寒而出现心动悸,脉结代,一定内有所因,根据炙甘草汤的作用,可以推断患者平素心脏阴阳不足,感受外邪后,正气受到进一步损伤,心失所养,于是心动悸。心阳虚,鼓动无力,心阴虚脉道不充,故脉结代。结代脉,是脉律不齐而有歇止的脉象。

12.12四逆汤汤证(略,见后面少阴病)

四.太阳坏病入厥阴脏证





12.13乌梅丸方(汗后吐蛔)略,见后面厥阴病证。

五.太阳坏病结胸证

12.14大陷胸汤证

【原文】太阳病,脉浮而动数,动则为风,数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剧痛,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烦躁,心中懊侬,阳气内陷,心下因鞭,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若不结胸,但头汗出,余处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身必发黄。

治法:泻热逐水破结

【方药】大陷胸汤方

大黄六两,去皮芒硝一升甘遂一钱匕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黄取二升,去渣,内芒硝,煮一两沸,内甘遂末,温服一升。得快利,止后服。(中病即止,不可过剂。)

本方为泻热逐水之峻剂。甘遂峻逐水饮,破其结滞;大黄泻热荡实;芒硝泻热软坚破结。三药合用,共奏泻热逐水破结之功。

【临床应用】大陷胸汤为结胸热实而设,功在泻热逐水破结,力量峻猛。结胸是一个症候,可以出现于许多疾病中,如肠梗阻,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腹膜炎等,其见证为上腹部或全腹疼痛、压痛、硬满拒按,舌红苔黄腻,脉玄数等。辨证属于实热病邪结聚于胸腹部,均可酌情使用本方。若邪实而正虚者,宜另寻良策,不可轻率投本方。

又【原文】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鞭者,大陷胸汤主之。

太阳病误下,可导致外邪内陷化热,与水饮相结,而形成大结胸证。但太阳不经误下,外邪亦可内陷发热,与水饮相结,形成结胸,本条所论证是后一种发病情况。

【原文】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

这是提到大结胸证与少阳病大柴胡汤证的区别使用。

【原文】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下午3-5点)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鞭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

【原文】结胸证,其脉浮大者,不可下之,下之则死。(结胸证脉浮大禁用攻下)

【原文】结胸证悉具,烦躁者亦死。





12.15.小陷胸汤证

【原文】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小结胸证的主要病机为痰热互结于心下,多为太阳表邪入里化热,与心下之痰饮相结而成。由于痰热相结,故心下痞满,或按之则痛。脉浮主热,滑主痰饮,浮滑脉正说明其病为痰热所致。正部位较局限,症状较轻,故称小结胸证,当用小陷胸汤清热化痰开结。治法:清热化痰开结。

【方药】小陷胸汤方

黄连一两半夏半升,洗括蒌实大者一枚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括蒌,取三升,去渣,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渣,分温三服。

小结胸证是热实结胸轻证,病机为邪热内陷与痰饮互结于心下,其向上可影响肺气,使肺失宣降,则咳痰喘鸣并作。其在心下者,涉及于胃,使胃气不降,则心下痞或痛,或呕恶兼见。,本方功能清热化痰开结,为痰热内结证之良方,临床上凡属痰热互结,证见胸脘痞满,按之疼痛,或咳嗽、气急、痰粘、便秘、口苦、舌苔黄腻、脉浮滑者都可以使用。临床上西医指的食道炎、急慢性胃炎,胃溃疡,12指肠溃疡,胆囊炎、急慢性支气管炎、急慢性肺炎等,紧守病机,均有良效。

3.脏结证之难治、死证

A.【原文】何谓藏结?答曰: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时下利,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明名曰藏结。舌上白胎滑者,难治。

B.【原文】藏结无阳证,不往来寒热,其人反静,舌上白苔滑者,不可攻也。(说明脏结证纯阴无阳之属性)

C.【原文】病胁下素有痞,连在脐旁,痛引少腹,入阴筋者,此名藏结,死。(足厥阴肝经,过阴器,抵少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藏结虽涉三阴,但以厥阴为主。)

六.太阳坏病痞证



12.16大黄黄连泻心汤证

【原文】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这是热痞的证治。心下胃脘有痞塞不适之感,但按之柔软不硬,乃中焦气机郁滞之象。治法:泄热消痞。

【方药】大黄黄连泻心汤方

大黄二两黄连一两(此方应有黄芩一两)

上二味,以麻沸汤(即刚烧开之水)二升,渍(浸泡)之須臾,绞去渣,分温再服。

【临床应用】本方治疗无形邪热结于心下之痞。病者以心下痞塞不适为主诉,一般舌红、苔黄,亦有舌红(绛)而苔薄白者。

本方治疗血证是其一大特色。凡起病急暴,来势凶猛,出血如喷,量多色鲜者,多可用之。故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鼻衄、肌衄、咯血、上消化道出血、子宫出血等。

关于剂量,大黄、黄芩多用9-12克,黄连6-9克。水煎服。尚可用于结膜炎、巩膜炎、小儿急性口疮(减剂量)、急慢性胃炎,急性扁桃体炎,痢疾、黄疸,癫痫,癔病,高血压,脑血管意外、多种皮肤感染性疾病等。

12.17附子泻心汤证

【原文】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这是热痞兼表阳虚的证治。治法:泄热消痞,扶阳固表。

【方药】附子泻心汤方

大黄二两黄连一两黄芩一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别煮取汁(附子另外煎汁)

上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汤渍之,須臾,绞去渣,内子汁。分温再服。现代用多是水煎服,先浸洗附子,然后四味药同煎2个小时以上,大黄、黄连、黄芩用量参照大黄黄连泻心汤,附子用量在15克及以上为宜。

12.18半夏泻心汤证

【原文】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欲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鞭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这段原文的意思是:伤寒五六天,呕而发热的症状还在,说明虽然经过误治,但病情没有解决,再喝大柴胡汤;虽然误用下法,如果不出现逆的情况,而有寒战,这是身体正邪斗争正胜出热汗的征兆,出热汗则解;若误用下法而出现心下满而鞭的情况,这是结胸证,应用大陷胸汤解;如果误用下法,造成脾胃损伤而生寒,外邪内陷而郁热,这就会产生寒热错杂的情况,形成心下痞满而不痛的症状,这个时候就不能用大柴胡汤,治法宜用半夏泻心汤,辛开苦降,和中降逆消痞。

【方药】半夏泻心汤方

半夏半升,洗黄芩干姜人参甘草,炙,各三两黄连一两,大枣12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先煎汁6升,去渣,再把6升汁浓煎成3升)

【临床应用】本方寒热并用,升降协调是治疗脾胃升降失常代表性方剂之一,《金匮要,略》以其主治“呕而肠鸣,心下痞”者。三个应用要点:

其一,升清降浊:脾主升而胃主降,为三焦水火气机运转之枢纽。脾胃升降失常,气机不畅,三焦郁滞,以中焦气痞为甚,方中姜夏辛温,散结而升清阳;芩连苦寒,清热而降浊,恰合脾胃升降之性,故最常用于各种胃肠炎、消化道溃疡、痢疾、小儿消化不良、胃下垂等而见脘腹痞胀者。

其二,寒温并调:方中姜夏温以散寒,芩连寒以胜热,故本方运用之另一要点为寒热并调,而以中焦寒热错杂为其基本适应证。寒热错杂于中,脾胃升降失司,故以痞、呕、利基本特点,而舌苔黄或白、舌红或淡、脉数或缓,当以具体情况而论。

其三,攻补兼备:姜、夏、芩、连辛开苦降,消痞气,调寒热,此属攻邪之法。而中焦之治如衡,以平为安。故攻邪之际,尚宜扶正。方中以参、枣、草甘温益气和中,顾护脾胃,正是此意。本方所治之虚,应以中焦脾胃虚为主。其舌苔或黄或白,或兼厚腻、滑润等,皆可酌情用之。应用本方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对组药的剂量作调整或作加减化裁。(建议剂量:半夏15克,黄连5-9克,黄芩15克,干姜15克,炙甘草15克,党参15-30克,大枣5个撕开用,水煎服,煎汁450-500毫升,日分三次饭后1小时温服)



12.19生姜泻心汤证

【原文】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鞭,干意食臭(嗳气有食物酸腐味),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肠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这是指胃虚不化水饮,食滞致痞的证治。治法:和胃降逆,化饮消痞。

【方药】生姜泻心汤方

生姜四两,切甘草三两,炙人参三两

干姜一两黄芩三两,半夏半升,洗黄连一两,大枣12枚,擘

上八位,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建议剂量:生姜12克,炙甘草9克,党参9-12克,干姜3克,黄芩9克,半夏12克,黄连9克,大枣4个撕开用,水煎服,日分三次温服。)

12.20甘草泻心汤证

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不消化),腹中雷鸣,心下撇鞭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服下之,其痞益胜,此非热结(非邪热结聚),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鞭也,甘草泻心汤主之。

这是治脾胃虚弱,又痞又下利拉肚子厉害的证治。治法:和谓补中,消痞止利。

【方药】甘草泻心汤方

甘草四两,炙黄芩三两干姜三两半夏半升,洗大枣12枚,擘黄连一两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六.太阳病类似证

风湿证

【原文】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全身疼痛而至心烦不安),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瀒者,桂枝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鞭(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

这是治风寒湿邪痹着于肌肉的证治,风寒湿邪如入骨就不是用这个方法了。治法:祛风散寒,除湿止痛。

《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风寒湿邪痹着于肌肉,气血不畅,故见周身烦疼而难以转侧。

【方药】

12.21桂枝附子汤方

桂枝四两,去皮附子三枚,炮,去皮,破生姜二两,切大枣12枚,擘甘草二两,炙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黑顺片先浸洗,煎煮时间以2个小时为安全,下同),去渣,分温三服。



12.22去桂加白术汤

附子三枚,刨,去皮,破白术四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12枚,擘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渣,分温三服。初一服,其人身如痹,半日许复服之,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此以附子、术,并走皮内,逐水气未得除,故使之耳。法当加桂枝四两。此本一方二法,以大便鞭,小便自利,去桂也;以大便不鞭,小便不利,当加桂。附子三枚(每枚按平均20克计)恐多也,虚弱家(之人)及产妇,宜减服。

上面两个方多用于治疗各种轻中度神经性疼痛,退行性骨关节病变,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等。可根据症状加活血化瘀,温阳益气,除湿化饮等药作化裁。











第十三课六经辩证-阳明证

第二节阳明辩证

一.阳明经证

阳明实证主要是由胃家实所形成,“胃家”统括胃肠,《灵枢?本输篇》曰:“大肠小肠皆属于胃”。【原文】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也。

阳明病病机:【原文】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烦燥实,大便难是也。

这个条辩说的是:阳明有三种,太阳阳明,正阳阳明,少阳阳明。太阳阳明是由太阳病传经而来,症状是脾约,也就是胃肠燥热,损伤津液,使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以致大便秘结;正阳阳明是胃家实,即里热实证,邪热内陷,燥实搏结,就是胃肠道梗阻;少阳阳明是由少阳病转变而来,多因少阳病误用发汗、吐下、利小便等法,耗伤津液,以致邪归阳明,化燥成实,而大便坚涩难解,称为大便难。

【原文】问曰:“何缘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不更衣(古指大小便,此处为不大便之意。),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

邪在太阳时,发汗,若下,若利小便,都是祛邪的治法,用之得当,邪解病愈。如果处理不当,包括方法和剂量的操作不当,致耗伤津液,致使胃肠干燥,那么没有完全祛除的余邪就可能加重燥热,而造成阳明腑实,也就是胃肠道梗阻。

同时请注意,阳明证还有表里俱热的情况,属于阳明热证,主是白虎汤证和白虎加人参汤证,还有栀子豉汤证和猪苓汤证。

(一)阳明热证

13.1栀子豉汤证

【原文】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躁,心愦愦,反讝语。若加温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憹,舌上胎者,栀子豉汤主之。

这是阳明热证误治后的变证及下后热扰胸膈的证治。太阳病篇也有栀子豉汤证,引起原因不同,治法与太阳病栀子豉汤证相同。

13.2白虎汤证

【原文】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

这是阳明表里俱热的脉象与证治。《伤寒杂病论》由于不是直接传下来的,是经后世王叔和为主整理的,还有好些个版本,上面【原文】里有寒疑为有误,根据方药组成应该是表里俱热才对。治法:辛寒清热。

【方药】白虎汤方

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甘草二两,炙

粳米六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渣,温服一升,曰三服。

方中取石膏辛甘大寒,配以知母辛苦寒滑,二药同用,内清阳明大热,外退肌肤之热。炙甘草、粳米,益气和中,以免寒凉太过损伤胃气。诸药相合,共奏清气泄热、生津润燥之功。(建议方:石膏80-120克,知母15-30,炙甘草10-15克,粳米40-60克,非急性危症量可再小,急性危症视情况可加大)

【临床应用】白虎汤是阳明经证的主方,具有辛寒清气的功效,其主症为壮热、汗出、心烦、口渴、脉滑数等阳明热盛之证。发热不恶寒,汗出热不退是其辨证要点,后世归纳为身大热、大汗出、大烦渴、脉洪大等“四大症,对临床有指导意义。现代临床不仅将白虎汤治疗外感热病,而且广泛应用于治疗内伤杂病,如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乙型脑炎、细菌性或病毒性的肺炎、钩端螺旋体病,以及流感、肠伤寒、败血症、中暑、过敏性紫癜热迫血之鼻衄、神经性多食症之中消症等。

资料:1954年,河北石家庄市的中医用大剂量白虎汤为主治疗乙型脑炎取得良好疗效,以白虎汤为主,或配合一般西医抢救与一般支持疗法,治疗乙性脑炎470例,治愈率在80%以上,大大降低了公认的死亡率。

13.3白虎加人参汤证

【原文】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这是指阳明热盛津伤的证治,也指明了禁例。治法:辛寒清热,益气生津。

【方药】白虎加人参汤方

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绵裹甘草炙,二两粳米六合人参三两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渣,温服一升,日三服。

这个方是白虎汤加人参而成,方取白虎汤清阳明之燥热,以保存津液;加人参益气生津。

糖尿病属肺胃热盛、口渴喜饮症状,可考虑本方,量宜小,近年来临床多有应用。

又【原文】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原文】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这是指伤寒吐下后热结在里,热盛津伤的证治。

【原文】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这是热盛伤津的证治。

13.4猪苓汤证

【原文】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这是阳明津伤水热互结的证治。治法:育阴润燥,清热利水。

【方药】猪苓汤方

猪苓去皮茯苓泽泻阿胶滑石碎,各一两

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渣,内阿胶烊消(把阿胶溶解在药汁中),温服七合,日三服。

本方用猪苓、茯苓、泽泻,甘淡渗湿利水泄热;阿胶甘平,育阴润燥;滑石甘寒,既能清热,又能去湿通窍而利小便,一物兼两用。对阴伤而水热互结小便不利者尤为适用。

【原文】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多胃中燥,猪苓汤复利其小便故也。

这是猪苓汤的使用禁忌,意思是,阳明病汗出多而口渴,胃中燥,不可再渗湿利水。

(二)阳明实证

13.5调胃承气汤证

【原文】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发热如蒸汽蒸腾),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这是太阳病汗后转属阳明形成腑实的证治。治法:泻热和胃,润燥软坚。

【方药】调胃承气汤方

甘草二两,炙芒硝半升大黄四两,清酒洗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二物至一升,去渣,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温顿服之,以调胃气。(建议方:大黄15-20克黄酒稍浸洗,炙甘草6-10克,芒硝12-15克,用250毫升水先煮大黄炙甘草15分钟,去渣,倒出药汁,再回火煮沸,加入芒硝溶解,一次温服。)

本方用大黄苦寒泻热兼泻下通便,芒硝咸寒润燥软坚,就是用芒硝打散燥结,炙甘草甘平和中固护胃气。

【原文】伤寒十三日,过经(传经)谵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当鞭,而反下利,脉调和者(脉证相符,此处指脉象与阳明病一致),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脉微而四肢厥冷),今反和者,为内实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这是指太阳病传经到阳明腑实,本该用大承气汤通便,但考虑前医用药伤了脾胃,故以调胃承气汤温和攻下,以固护胃气。

【原文】伤寒吐后,腹胀满者,与调胃承气汤。

这是阳明燥实腹满的证治。伤寒妄用吐法,胃及上焦之邪,可因涌吐而出,然而,肠腑之邪则为吐法所不及,而依然留滞肠中,化燥成实。且因吐后津伤,易使邪热内陷,以致胃肠燥热,燥实阻结,腑气不通,故有腹胀满之突出症状,单凭此症,尚不足以构成用调胃承气汤确切依据,必当还伴有腹满拒按、发热、口渴、心烦、大便不通、苔燥黄、脉沉实等症,方可用调胃承气汤以泻热去实,调和胃气。

【原文】阳明病,不吐不下,心必烦,可与调胃承气汤。

这是阳明内实热郁心烦,可用小剂量调胃承气汤。

13.6小承气汤证

【原文】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鞭,鞭则谵语,小承气汤主之。若一服谵语止者,更莫后服。

这是指阳明病出汗多后津液耗损过甚,导致胃肠干燥大便燥结谵语的证治。治法:泻热通便,消滞除满。

【方药】小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厚朴二两,炙,去皮枳实三枚,大者,炙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渣,分温二服。初服汤当更衣,不尔者尽饮之。若更衣者,勿服之。

本方是由大承气汤去芒硝,减枳实、厚朴剂量而成。大黄苦寒泻热去实兼泻下通便;厚朴苦温,行气除满兼剥离燥屎,也叫宽肠,意思是让干燥粘附在肠道壁的燥屎与肠道分离;枳实苦微寒,理气破结消痞。机理就是厚朴负责剥离燥屎,让燥屎与肠道分离,粘附解除,大黄、枳实推便下行。之所以不用芒硝,是因为燥屎主要集结在小肠,燥的程度不太大,不需要芒硝来打散燥屎。初服当更衣,就是喝一次就应该通便,更衣就是大便的意思。如果喝第一次后一两个小时还不大便,那就接着把剩下的二服喝完,若一服就大便通了,止后服,不要再喝了,剩下的药倒掉不要了。

【临床应用】本方使用在临床上,以潮热、心烦、甚或谵语、腹胀满、大便秘结或热结旁流为指征,其作用与大承气汤相似但症状比大承气汤轻。多用于乙性脑炎、黄疸性肝炎、胆系感染、慢性胃炎、肠梗阻、急性肾功能衰竭、支气管哮喘、细菌性痢疾等属胃肠道里热结实轻症。但小承气汤为攻下之剂,年老体衰、孕妇及小儿等应忌用或慎用。(建议剂量:15-25克,厚朴8-12克,枳实10-15克。)

【原文】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因与承气汤一升,腹中转气者(转气即矢气,放屁),更服一升;若不转气者,勿更与之。明日又不大便,脉反微濇(脉微无力,涩)者,里虚也,为难治,不可更与承气汤也。

【原文】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后,小便数(频繁),大便因鞭者,与小承气汤和之愈。

这是太阳病误治后津伤热结的证治。

13.7大承气汤证

【原文】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

这是太阳阳明二阳并病转属阳明腑实的证治。治法:攻下实热,荡涤燥结。

【方药】大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酒洗厚朴半斤,炙,去皮

枳实五枚,炙芒硝三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指厚枳),取五升,去渣,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渣,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临床应用】本方比小承气汤力量更猛,增加厚朴枳实剂量,更增加芒硝,芒硝负责打散燥屎。大承气汤本治痞满燥实俱备之阳明腑实重症,但临床上凡见实热闭阻胃肠之重症,也就是胃肠梗阻重症均可应用。因本方泻下作用强,所以需要辩证清楚,剂量当谨慎选择。临床上常用于乙性脑炎、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细菌性痢疾、急性胰腺炎、急性阑尾炎、阑尾术后腹膜炎、急性肠梗阻、粘连性肠梗阻、中毒性麻痹性肠梗阻、胆系感染、胆石症、急性铅中毒等。有时与大柴胡汤和或大黄牡丹汤合用效果更好,如急性胰腺炎、急性阑尾炎,三方合用效果强大迅速,完全可以免于手术。

请注意:机械性肠梗阻、绞窄性肠梗阻、肠穿孔、肠坏死、肠出血等禁用,老人、小孩、孕妇及体质虚弱者忌用或慎用。

【原文】阳明少阳合病,必下利。其脉不负(不相克)者,为顺也,负者(相克),失也,互相克贼,名为负也。脉滑而数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原文】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鞭耳,宜大承气汤下之。(胃包括胃和肠道,此处指肠道内)

【原文】汗出谵语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为风也。須下者,过经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语言必乱,以表虚里实故也。下之愈,宜大承气汤。

这是表虚里实是否当用下法的证治。

【原文】阳明病,下之,心中懊憹而烦,胃中必有燥屎者,可攻。腹微满,初头鞭,后必溏,不可攻之。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气汤。

这是指出阳明病可攻与不可攻的情况。

【原文】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痛者,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气汤。

这是采用下法后燥屎复结的情况。也可以认为大便虽通过下法已通,但燥屎没下干净,或者是虽下干净,但余邪未尽或者是下后又存在饮食不节而造成复结。

【原文】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即气喘而头昏目眩)不能卧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

这是阳明燥屎内结兼气喘头昏目眩的情况。

【原文】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视物不清),睛不和(目睛转动不灵活),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这是指伤寒六七天后,出现眼睛视物不清,眼球转动不灵活的情况,这是里实热证伤阴,治法当急下存阴。

【原文】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这是指在阳明腑实的基础上,出现发热汗多,为避免津液耗损过多,宜用大承气汤急下存阴。

【原文】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这是指发汗不解,反津伤燥结腑实,宜急下存阴。

【原文】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这是指腹满严重,总不能减轻,或虽有减轻,但减轻程度甚微,则应用大承气汤。

4.润导法

【原文】趺阳脉(足背动脉,在冲阳穴处,属足阳明胃经)浮而濇(涩音),浮则胃气强,濇则小便数,浮濇相搏,大便则鞭,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

脾主运化,脾约是胃强脾弱,脾虚造成水液行走尿路,而致胃肠道偏干,大便水份少,容易燥结。治法:润肠滋燥,软坚通便。

【方药】麻子仁丸方

麻子仁二升芍药半斤枳实半斤大黄一斤,去皮厚朴一尺,炙,去皮杏仁一升,去皮尖,熬,别作脂

上六味,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渐加,以知为度。

这是治大便秘结便秘的古法。今中老年或体虚者脾虚阳气不足之便秘,用济川煎方更快更好,每天白术用量在60-90-120克渐加。大剂量白术是治疗便秘的有效方法。

5.蜜煎导方

古代用蜜烤干做成条状塞肛,刺激肛门导引大便。今有开塞露简单方便。

二.阳明病变证

(一)发黄证

13.8茵陈蒿汤证

【原文】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热邪消散),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齐头而远,小便不利,渴引水浆(饮料或流食)者,此为瘀热(郁积的邪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

这是指阳明病,燥热蒸腾,津液外泄,湿热尚有消散之机,故不能发黄。但如果只有头部出汗到齐颈为止,而身上无汗出,那么湿热熏蒸肝胆,胆热外泄,胆汁外溢于肌肤,则身目必发黄,且黄色鲜明而润泽,为阳黄。治法:清热泄湿,利胆退黄。

【方药】茵陈蒿六两栀子十四枚,擘大黄二两,去皮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陈,减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渣,分三服。小便当利,尿如皂莢汁状,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

方中茵陈、栀子、大黄均为苦寒之品,寒能清热,苦能泄湿,相辅相成,合为清热泄湿、利胆退黄。茵陈苦平,微寒,是清热利湿、疏肝利胆要药,故为君药。

【临床应用】茵陈蒿汤为治疗阳明湿热发黄主方之一。常用于急性黄胆型传染性肝炎、重症肝炎、肝性脑病、肝脓肿、肝硬化、胆石症、胆道感染、高胆红素血症等。

13.9栀子柏皮汤证

【原文】伤寒身黄发热,栀子蘗皮汤主之。

这是阳明湿热蕴结,热重湿轻发黄证治。治法:清热利胆,兼以泄湿退黄。

【方药】栀子蘗皮汤方

肥栀子十五个,擘甘草一两,炙黄蘗(黄柏)二两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渣,分温再服。

13.10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证

【原文】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轺(摇音)赤小豆汤主之。

这是阳明湿热蕴结兼表发黄的证治。治法:解表清里,利湿退黄。

【方药】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方

麻黄二两,去节连轺二两,连翘根是(用连翘即可)杏仁四十个,去皮尖赤小豆一升大枣十二枚,擘生梓白皮(用桑白皮代)一升,切生姜二两,切甘草二两,炙

上八味,以潦水(雨水,用自来水一样)一斗,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渣,分温三服,半日服尽。

方中麻黄、杏仁、生姜功能辛温宣发,解表散邪,又利肺气,调通水道,下输膀胱,以助行水利湿之效。连翘桑白皮苦寒清热。赤小豆甘酸而平,擅利湿之功。炙甘草、大枣和中健脾。本方治疗急性黄胆性肝炎,还广泛用于急性肾小球肾炎、荨麻疹、紫癜、过敏性鼻炎等。

(二)血热证

阳明蓄血证,用抵当汤处理,见太阳病篇。



阳明中寒



13.11吴茱萸汤证



【原文】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阳明中风能食是相对于中寒而言,事实上阳明热证胃中实也不太能食。

【原文】阳明病,但头眩,不恶寒,故能食而咳,其人必咽痛。若不咳者,咽不痛。

【原文】若胃中虚冷,不能食者,饮水则哕。

阳明中寒证,胃中虚冷,消化不好,食欲不振,如强饮水,积停不化,则成饮邪。水寒相搏,必上逆而为哕逆。宜理中汤加丁香、吴茱萸,温而降之。

【原文】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

【方药】吴茱萸汤方

吴茱萸一升,洗人参三两生姜六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渣,温服七合,日三服。(建议方:吴茱萸6-10-30克;开水浸洗1-2分钟马上滤出,开水浸洗是去除燥烈之性;党参9-20克;生姜9-30克;大枣3-9个撕开用。)

吴茱萸辛苦、大热,气味俱厚,主入肝经,兼脾胃,能振厥阴生阳之气,温降阳明寒浊上逆,方中重用为君药。人参、大枣补虚温中。生姜走而不守,散寒化饮,和胃降逆止呕,四味配伍恊同,为暖肝温胃、通阳泄浊、降逆止呕良方。

吴茱萸汤具有多种功效:温胃、暖肝、温暖胞宫冲任、巅顶头痛、眩晕等。







第十四课六经辩证-少阳证

第三节少阳病辩证



少阳主胆与三焦,少阳病有从太阳传经来的,有本经自感外邪的。外邪侵犯少阳,胆火内郁,郁火上炎,三焦失畅,枢机不利,则症见口苦、咽干、目眩。又因邪正相争,经气不利,木邪犯土等情况出现,因此还可出现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脉弦细等。无论二种情况单独出现,或同时出现,都可以称为少阳病。

少阳病治疗大原则是和解,小柴胡汤为主方,如果小柴胡汤证兼见大便秘结难解,可用小柴胡汤加大黄处理,亦可用大柴胡汤。禁用汗、吐、下法。但若有兼夹他证,可根据“知犯何逆,以法治之”的原则,在和法基础上,酌情添加汗、下药。伤寒图解分类太复杂,难记,故本篇只讲少阳病证和少阳病变证。



一.少阳病证

14.1小柴胡汤证

【原文】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恶寒发热交替出现,不定时或定时),胸胁苦满,嘿嘿(同默默,不欲言语,精神状态不好)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易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鞭,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这个是千古名方,非常重要的方剂。外感风寒之邪,传经至少阳,或直中少阳,会导致枢机不利,木郁化火,正邪在半表半里展开争斗,正胜则热达于外表,体现发热,邪胜则热郁于半表半里,外表感受有点恶寒或正常,出现往来寒热。也就是一天之内一会发烧,一会退烧,有的医家解释说发烧没有规律,我的经验是很多情况有规律,比如到下午二三点之后就开始发热,到晚上八九点或九十点之后退烧,第二天又重复,在未得到正确治疗之前,在身体正气不足以斗赢病邪的情况下,可能一周,也可能几个月甚至于更长时间都这样。上海有个医院专门收治长期发热不退患者,可怜那些患者住院动则半月一月,多则半年一年,能挺过来的就算幸运,挺不过的就麻烦了。这里面就有很大比例是小柴胡汤证,当然还有太阳、阳明病坏病等情况。当然患者除了往来寒热,可能还多兼有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胸胁苦满、腹中痛、胁下痞鞭或咳等症状。

治法:和解少阳

【方药】小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半夏半升,洗甘草炙生姜切各三两大枣十二枚,擘(建议方:柴胡30-40克,黄芩10-15克,人参15-25克,半夏15-25克,炙甘草10-15克,生姜15-25克,大枣3-5个)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渣,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这个去渣,再煎,是指先用多的水煎药汁,因为药材存在一个浸出率的问题,药用多水浸出,去渣,接着再煎就是浓缩的意思。)

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括蒌实一枚;若渴,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括蒌根四两;若腹中痛,去黄芩,加芍药三两;若胁下痞鞭,去大枣,加牡蛎四两;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三两,温服微汗愈;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

柴胡味苦平,气质轻清,能助胆气升发,疏散胆火郁滞,用为君药。黄芩苦寒,气味较重,善清里热,用为臣药。二药合用,则少阳之火郁于半表者得从外疏,郁于半里者得以内清。人参、炙甘草、大枣益气补中,中气健旺,脾胃气机升降自如,则有利于三焦调通、枢机运转、郁火疏散。

【临床应用】小柴胡汤是治少阳胆火内郁,枢机不利的主方,以胸胁苦满、往来寒热、口苦咽干、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为主要临床表现,其应用非常广泛。少阳阳明同病、三阳合病、黄疸腹痛呕吐以及热入血室等病症,只要有小柴胡汤证一两项症状都可以考虑使用,曾有四川一位小名医,一生用方几乎都是以小柴胡汤加减,虽有偏颇,但足以说明小柴胡汤用途广泛。

【原文】血弱气尽,腠理闭,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易饮食,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

这是少阳病的病机与转属阳明情况下的证治。

【原文】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鞭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

这是太阳病转入少阳病的脉证特点以及治法。

【原文】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头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

伤寒四五日,邪气渐次由表入里,散漫于三阳,出现三阳见证。身热情况,三阳都存在,恶风、项强这是太阳营卫不和,颈强、胁下满这是少阳经气不利引起的,手足温而渴这是阳明燥热伤津之症。这段原文说的是三阳并病情况的处理,小柴胡汤主之。

【原文】伤寒,阳脉濇(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

这个是说少阳证兼有脾胃虚寒情况,应该是先用小建中汤处理,用了小建中汤还不能解决,再接着用小柴胡汤。

【原文】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与小柴胡汤。

这个是说少阳病,传入阳明了,出现潮热,小便自可,但大便溏稀,胸胁痞满,用小柴胡汤处理。

【原文】阳明病,胁下鞭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

这个是说,阳明病,但少阳证还在,用和解少阳法治之,上焦通了,津液下行没有障碍,胃气就和了,身体出身汗就解决了。





2.少阳病禁例

【原文】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驚。

这是说少阳病禁用吐下法,因为胸中满而烦仅属于无形火郁气滞,不是有形实积。误用吐下,则耗气伤血,心神失养,发生心悸惊惕等症。

【原文】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烦而悸。



二.少阳变证

变证治则

【原文】若已吐下发汗温针,谵语,柴胡汤罢,此为坏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

这是说,本是少阳病,因误用汗、吐、下三法,复加温针法,少阳证是不见了,但出现谵语症状,那么这是少阳坏病。邪郁于腑是三阳经坏病,邪郁于脏则是三阴经坏病。

14.2柴胡桂枝汤证

【原文】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肢节(四肢关节)烦痛,微呕,心下支结(感觉有物支撑结聚),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这是少阳还兼有表证未解。治法:和解少阳,兼以解表。

【方药】柴胡桂枝汤方

桂枝一两半,去皮黄芩一两半人参一两半甘草一两,炙半夏二合半,洗芍药一点半大枣六枚,擘生姜一两半,切柴胡四两

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本云人参汤,做如桂枝法,加半夏、柴胡、黄芩。复如柴胡法,今用人参,作半剂。

这首方实际上就是小柴胡汤和桂枝汤,原方剂量各取一半,合为复方。既用小柴胡和解少阳,又用桂枝汤解表。是太阳少阳双解之剂,药店有中成药柴桂颗粒剂,好像只有少儿用的,成人需要用可加量。这个方也演示了需要用合方治病时是怎么个合法,这例简单,各取一半合在一起,有的方加一两味药就会演变成合方,有的合方药味多,最近典型的就是清肺排毒汤,网上可查,由麻杏石甘汤、小柴胡汤、射干麻黄汤、五苓散四方合成,还加味了山药、陈皮。

14.3大柴胡汤证

【原文】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呕不止,心下(指胃上脘部)急,鬰鬰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

这是少阳阳证兼阳明里实证的证治。治法:和解少阳,通下里实。

【方药】大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黄芩三两芍药三两半夏半升,洗生姜五两,切枳实四枚,炙大枣12枚,擘(建议方:柴胡20-30克,黄芩10克,白芍15-20克,半夏15-20克,生姜25-30克,枳实15-20克,大枣3-5枚撕开用,大黄8-10克后下煮1分钟即可)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渣,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一方加大黄二两,若不加,恐不为大柴胡汤。这是说大柴胡汤应该是有大黄二两才对。大黄枳实推便下行,去里实。

【临床应用】大柴胡汤与小柴胡汤皆属于和解少阳之方,但大柴胡汤有兼用下法。大柴胡汤有芍药、枳实、大黄;无人参、炙甘草,故清热泻火,疏结破滞之功远胜于小柴胡汤,重心在和解少阳半里,兼通阳明里实。临床辩证依据为:1.按之心下满痛,或心下急,或心下痞硬;2.呕不止,或呕吐而下利,或便秘,或腹胀,嗳气;3.或发热汗出不解,或黄疸,或头痛;4.郁郁微烦。以本方加减化裁,治疗流行性感冒肝炎、胆囊炎、胆石症、急慢性胰腺炎、腹膜炎等病症,病机属于少阳兼阳明里实者。其中,尤其以胰腺炎、胆囊炎治疗效果最佳。

【原文】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鞭,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

伤寒表证发热,汗出当解。如果发汗后依然不解,说明内有阳明里实证,发热原因是来自里实,是里面堵了郁而化热造成的。那么就要用大柴胡汤来处理。

14.4柴胡加芒硝汤证

【原文】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证,下之以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此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宜服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

这是少阳兼阳明里实证误下后的处理方法。治法:和解少阳,泻热润燥。

【方药】柴胡加芒硝汤方

柴胡二两十六铢黄芩一两人参一两甘草一两,炙生姜一两,切半夏20株大枣四枚,擘芒硝二两

上八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渣,内芒硝,更煮微沸,分温再服。不解,更作。

这是小柴胡汤缩小剂量,只用原方剂量1/3,然后增加加芒硝而成的方。芒硝用来打散燥结,泻热润燥。

14.5柴胡桂枝干姜汤证

【原文】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这是少阳证兼有水饮内结。治法:和解少阳,温化水饮。

【方药】柴胡桂枝干姜汤方

柴胡半斤桂枝三两,去皮干姜二两括楼根四两黄芩三两牡蛎二两,熬(炒黄)甘草,二两炙(建议方:柴胡20-30克,桂枝15-20克,干姜10-15克,瓜蒌根20克,黄芩10-15克,牡蛎10-15克,炙甘草10-15克)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渣,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

这个方是小柴胡汤加减而成的,喝第一次会感觉到稍微有点烦,接着喝第二三次出汗后就可以了。使用本方辩证依据:1.往来寒热;2.胸胁满微结,或胸闷咳嗽,或胸骨痛;3.大便不成形或腹泻,食欲不振;4.口干、心烦、易惊、胸腹动悸;5.舌苔白厚或干腻。这个方多用于慢性迁延性疾病,如无名低热、疟疾、肺结核、胸膜炎、淋巴结炎、淋巴结核、慢性肝炎、慢性胆囊炎、风湿病等。也用于许多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如神经症、肠易激综合征、局限性出汗、失眠等,也可以用于亚健康状态调理。

14.6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

【原文】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驚,小便不利,谵语,一声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这是少阳邪气弥,烦惊谵语的用方。治法:和解少阳,通阳泄热,重镇安神。

【方药】柴胡四两龙骨黄芩生姜切铅丹人参桂枝去皮茯苓各一两半半夏二合半,洗大黄二两牡蛎一两半,熬大枣六枚,擘

上十二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内大黄,切如碁子(围棋子),更煮一两沸,去渣,温服一升。本云,柴胡汤今加龙骨等。

这个方铅丹有毒,今不再加铅丹。以烦惊、谵语为主症,主要用于治疗癫狂、癫痫、心悸、失眠、梦游等,或西医说的精神分裂症,癫痫、神经官能症、甲状腺机能亢进,部分心脏病、高血压等。

14.7少阳变证妇女经水适断证

【原文】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

这是指少阳病热入血室后出现寒热如疟疾症状以及出现经水适来适断情况的处置方法。





第十五课六经辩证-太阴证

第四节太阴病辩证

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主运化,是气血生化之源,可见脾的重要性。食物经过胃的消化进入小肠吸收,依赖脾分泌的酶进行吸收,脾虚或脾功能有障碍,分泌酶的功能下降,将严重影响吸收,吸收不好,能量营养供应无法保障,人的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甚至于出现重大问题。



一.太阴病总提纲

【原文】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鞭(胃脘部痞结胀硬)。



二.太阴病虚寒证

【原文】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同脏,指脾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这个四逆辈,是指四逆汤类方剂,包括理中汤,还有后世在理中汤基础上加附子的附子理中汤。



四逆汤建议方:附子15克,干姜12克,炙甘草15克。先浸洗附子除掉胆巴氯化镁,再三药共煎,以水烧开开始计时,再文火煎煮2个小时,去渣,倒出药汁,分三次饭后半个小时后温服。

理中汤建议方:党参15克,生白术15克,干姜15克,炙甘草15克。共煎煮35-45分钟出汁500毫升,分三次饭后半个小时后温服。

附子理中汤建议方:附子15克浸洗,党参15克,生白术15克,干姜15克,炙甘草10克。共煎煮2个小时,煎汁500毫升,饭后分温三服。这个附子理中汤是个很特殊的方,实际上就是是:人参四逆汤+白术,也可以看成是四逆汤+理中汤合方。因此对太阴少阴病都有效,尤其是对治疗虚寒性脾胃病,效果非常好。



三.阴病兼表证



【原文】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这是太阴病兼表证的治疗原则,有表证先解表,再用四逆辈温里。

【原文】太阳病,外证末除,而数下之(屡用攻下法),遂恊热而利(指表里同热而下利),利下不止,心下痞鞭,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方药】桂枝人参汤方

桂枝四两,别切甘草四两,炙白术三两

人参三两干姜三两

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内桂,更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白天喝二次,晚上喝一次。)

这是太阴病兼表证而以里虚为主的治法,温中解表。



四.太阴病兼腹痛证

【原文】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腹满疼痛,时轻时重,时作时止),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疼痛甚,拒按,难以缓解,大便不通),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1.【方药】桂枝加芍药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六两甘草二两,炙大枣12枚,擘生姜三两,切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渣。温分三服。本云:桂枝汤,今加芍药。

这是太阳病误用下法攻邪导致邪陷太阴出现腹满时痛证,治法:通阳和脾,缓急止痛。这个方建议用1/3-1/2剂量就可以了。

2.【方药】桂枝加大黄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大黄二两芍药六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12枚,擘

这个方就是桂枝加芍药汤方基础上增加大黄二两。

这是太阳病误用下法攻邪导致邪陷太阴腹满时痛兼有大便不通情况的处理方法。治法:通阳和脾,缓急止痛兼通大便。



第十六课六经辩证-少阴证

第五节少阴病证

一.少阴病总纲

【原文】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都是少阴。少阴属心、肾两脏。心主血,推动血行;肾主水,内涵真阴真阳。如果邪入少阴,心肾功能受到损害,阴阳气血都会受到影响,表现为虚。若阳气虚弱,无力推动血行,也就是说心脏博动无力,血行动力不足,则表现脉微弱无力;若阴血亏耗,也就是血不足,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少,血管不鼓充,体现到脉象就是脉细。这就是少阴病脉象:脉微弱细小,简称脉微细。血行无力,血又不足,整个人就无精打采的,总是一幅想睡觉的面容,当然也真实的犯困总想睡觉,这叫但欲寐。总之,少阴病就是:脉微细,但欲寐。

二.少阴病寒证

【原文】少阴病,欲吐不吐(想吐又没什么东西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这是因为虚的原因)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小便清亮),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这是说少阴寒证的表现。肾阳衰微,寒邪犯胃,胃寒气逆,故欲吐不吐。心烦,是心阳已虚,加之阴寒相扰,心神无主所致。又因阳虚已甚,不能养神,虽然心烦但依然没有亢奋迹象反而是无精打采总想睡觉,但欲寐。至五六日,肾阳虚愈甚,火不生土,不能很好的运化水谷,因而出现下利。下焦肾阳虚衰,不能蒸化津液,津液不能上承,则必伴口渴,所以说“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提示并非是有热而渴,而是肾阳虚衰的原因。这个时候千万不要用清热生津止渴之法!本身就虚得很,再用清热凉药那不是把人搞死?所以方向千万不要搞反了。

【原文】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

脉微细是少阴寒证的主要脉象,今病人脉不是微细,而是寸关尺三部脉沉紧,无头痛、发热恶寒、无汗等症,表明没有太阳表证。如果是少阴里证,也不应有汗,今见反汗出,是心肾阳衰内溃,虚阳外越,外越循经上浮到咽喉部则见咽痛,阴盛于内,肾失闭藏,则下利;中阳不守,脾胃升降逆反,浊逆清陷,则吐。

1.四逆汤证

【原文】少阴病,脉沉者,急当温之,宜四逆汤。

少阴脉沉,法宜急温,回阳救逆。

【方药】甘草二两,炙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渣,分温再服。强人(身材高大点的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仲景先师指附子生用,今药典规定附子必须炮制用,一枚干附子晒干在15-25克,小者15克,强人用大者也就25克,平均也就20克。临床经验:今炮制之干附子效力与生附子对比,其药力仅为生附子之1/3-1/4,那么可以这样认为,复仲景先师方用,今用干附子应在60克以上为宜,这还是分温再服,也就是分两次服用的剂量,可药典规定只有15克,医院用处方超过30克得院长签字,但实际上不可能中医处方常找院长签字,因此这个问题就不好细说,点到为止。)

这个方是主治少阴病阳虚寒盛,四肢厥逆,故名四逆汤。附子辛温大热,能够祛寒回阳;干姜辛温守中,助附子温肾阳而祛寒,即“附子无姜不热”之意。炙甘草甘温,犹以味甘能寒守之特性,则与姜附作用相得益彰。

现代临床常用本方救治各种危重症,如休克、“心衰”、“肾衰”、“呼吸衰竭”等,以及慢性虚弱性疾病,如慢性泄泻,慢性胃炎,慢性肾炎等,疗效卓著。这个方不一定是非要紧急情况下才使用,年老体衰之人,有脉微细、但欲寐症状也是可以用来调补身体的,当然这种情况下使用则是低剂量才对,调补身体嘛,能改善脉微细但欲寐就很好。

【病案举例】唐老,年逾古稀,冬月感寒,头痛发热,鼻流清涕。自服羚翘解毒丸六丸,自觉精神甚疲,而且手足发凉,其子恳余诊,切脉未久,唐即侧头欲睡,握其手,凉而不温。切其脉不浮反沉,视其舌淡嫩而白。余曰:此少阴伤寒,肾阳已虚,如再进凉剂,恐生叵测,法当急温,以回肾阳,与四逆汤一剂,精神转佳,手足转温而愈。(刘渡舟《新编伤寒论类方》)

【原文】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同愠,心中自觉烦愦不适)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此胸中实,不可下也,当吐之。若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当温之,宜四逆汤。

这是少阴病膈上有寒饮与胸中有邪实的辩证治法。

2.通脉四逆汤证

【原文】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这是阴寒太盛,阴盛阳虚,阴盛格阳,恐四逆汤力量太小,故增大其剂量。治法:破阴回阳,通达内外。

【方药】通脉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炙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渣,分温再服,其脉即出者愈。面色赤者,加葱九茎;腹中痛者,去葱,加芍药二两;呕者,加生姜二两;咽痛者,去芍药,加桔梗一两;利止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二两;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

3.白通汤证

【原文】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

这是阴盛戴阳证的证治,少阴真寒,一般有下利清谷情况。但现在仅有下利,说明少阴脾肾阳衰,阴寒内盛,下焦不得温煦,水谷不分流所造成。本方证当还有脉微细、但欲寐、手足厥逆等症。治法:破阴回阳,宣通上下。

【方药】白通汤方

葱白四茎干姜一两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分温再服。

本方用附子启下焦之阳,干姜温中土之阳,以辛滑之葱白易甘缓的炙甘草,取其辛散通阳之力,葱白配姜附破阴散寒,而引上越之阳而纳下。故方中干姜虽用量轻,但全方破阴回阳、宣通上下之功优于四逆汤。

4.真武汤证

【原文】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这是治少阴阳虚水泛的方。治法:温阳化气利水。阳虚水泛,中下焦受阻,故小便不利,腹痛;寒饮浸渍肌肉,故四肢沉重疼痛;寒饮浸渍胃肠,故容易下利。一句话就是体内水液代谢不正常,津液代谢,关系肺、脾、肾、三焦、膀胱,其中肾最为关键。因此必须温补肾阳,才能化气行水。

【方药】真武汤方

茯苓三两芍药三两白术二两生姜三两,切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七合,日三服。若咳者,加五味子半升,细辛一两,干姜一两;若小便利者,去茯苓;若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二两;若呕者,去附子加生姜,足前为半斤。

本方用的是炮制过的熟附子,辛热,温补肾阳,使水有所主;白术甘温,燥湿健脾,使水有所制;生姜辛温,宣发肺气,使水有所散。茯苓淡渗,走膀胱,佐白术健脾,是于制水中有利水之用。芍药敛阴和营,既可制姜附之辛燥,又可于温阳利水之中发挥其固护阴液之功,以防过利伤阴之弊。水饮是中医学特有症证,不太好对应西医病名,其症状是一系列的,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水液是保持一定平衡状态的,如果阳气不足,无法蒸腾水液,水液便在体内大量潴留,这便会引发疾病。水饮病的表现有神经系统的症状,如头晕目眩,如平衡失调,如肌肉跳动;有消化系统症状,如腹痛腹泻,如呕吐,如食欲不振,如腹胀;有循环系统,如心悸、气短;有呼吸系统症状,如咳嗽,如气喘,如多痰;还有泌尿系统症状,如小便不利,如浮肿;还有运动系统症状,如骨关节疼痛,如肌肉无力,如活动不利,症状很多。由于水饮引发的疾病既然这么多,那么治疗阳虚水饮就显得非常重要,处理这一系列由水饮引发的问题真武汤是最为有效的方剂。运用真武汤治疗水饮,像农业生产综合治理法一样,犹如在阴雨连绵时节治涝,既要待拨开乌云见天日之时,又要开渠排涝,还要松土施肥,多管齐下,才能治理好涝灾。

若咳者,是水寒犯肺,加干姜、细辛以散水寒,加五味子以敛肺气;小便利则不需要再利水,故去掉茯苓;下利甚者,是阴盛阳衰,水走肠道,不需要芍药泄络搜水,故去掉,而加干姜以温里;水寒犯胃而呕者,可加重生姜用量以和胃降逆。原方说呕者去附子,但附子为本方主药,似不宜去掉,但可少用。

【临床应用】现代临床多用真武汤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慢性心衰、肾衰等危重病症而见喘促心悸肿满、舌淡苔白润者;慢性肾炎引起的水肿、尿毒症、肝硬化腹水等;高血压、低血压和心率失常;内耳眩晕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炎、溃疡、便秘、腹泻等;神经系统疾病如多发性神经炎、坐骨神经痛、面肌痉挛、老年性震颤、甲状腺功能低下多汗盗汗、女性带下、闭经,更年期综合征等。

5.附子汤证

【原文】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

这是阳虚寒湿困身导致身痛的证治。治法:温经驱寒,除湿利水。

【方药】附子汤方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八片茯苓三



人参二两白术四两芍药三两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日三服。

这个方与真武汤相比附子白术都翻倍用,去生姜加人参补气,温阳之力大于真武汤,偏重于寒湿凝滞肌肉筋骨所引起的身体疼重!

6.吴茱萸汤证

【原文】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燥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这是肝胃寒盛,浊阴肆逆的证治。就是肝胃都寒重,浊阴之液上逆则胃失降和而呕,下犯脾则利;阳气补浊阴困郁,不能温煦身体,则手足逆冷。阴阳争斗激烈导致人烦燥欲死。用吴茱萸汤暖肝温胃,泄浊通阳为治。

7.桃花汤证

【原文】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这是虚寒下利便脓血,滑脱不禁的证治。治法:温涩固脱。

【方药】桃花汤方

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筛末干姜一两

粳米一升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渣,温服七合,内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实邪未尽者勿用本方,以免留邪)

三.少阴热证

1.黄连阿胶汤证

【原文】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

这是少阴病肾阴虚,心火亢盛的证治。治法:滋阴清火。但必须注意:光是阴虚而无实火者忌用,阴虚虚火导致的烦燥不得眠应用潜阳封髓的办法解决。

【方药】黄连阿胶汤方

黄连四两黄芩二两芍药二两鸡子黄二枚阿胶三两,一云三挺

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渣,内胶烊尽,小冷,内鸡子黄,搅令相得,温服七合,日三服。

2.猪苓汤证

【原文】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

这是少阴阴虚有热,水热互结下焦的证治。

四.少阴病兼变证

1.麻黄细辛附子汤证

【原文】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

这是少阴病兼表证的证治。治法:温经解表。

【方药】麻黄细辛附子汤方

麻黄二两,去节细辛二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日三服。(建议方:麻黄8-10克,附子15克,细辛6-10克)

方中麻黄外解表寒,附子温补肾阳,细辛则以其气味辛温雄烈而走窜,既能佐附子温经补阳,又能佐麻黄解表散寒。三药合用,于温阳中兼解表,于解表中温补肾阳。

2.麻黄附子甘草汤方

【方药】麻黄二两,去节甘草二两,炙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日三服。

这是少阴病兼表轻证的证治。治法:温经微汗解表。发汗之力较麻黄细辛附子汤方弱。

3.少阴三急下证

【原文】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这是少阴热化,燥实伤津,真阴将竭,治当急下存阴。

【原文】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大便呈黑色或黑绿相杂之色),心下必痛,口干燥者,可下之,宜大承气汤。

这是少阴热化,热结旁流,火炽津枯,治当急下存阴。

【原文】少阴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这是少阴热化,腑气壅塞,治当急下存阴。

4.少阴病致热结膀胱证

【原文】少阴病,八九日,一身手足尽热者,以热在膀胱,必便血也。

这是少阴病热移膀胱进入血分后的变证。这个便血应为血尿特点。解决办法应在:轻则猪苓汤、重则黄连阿胶汤,或者是桃核承气汤、芍药地黄汤中酌选。

5.伤津动血证

【原文】少阴病,咳而下利,谵语者,被火气劫故也(被火法强取发汗所伤),小便必难,以强责少阴汗也。

【原文】少阴病,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未知从何道出,或从口鼻,或从目出者,是名下厥上竭(阳衰于下,厥从下起,称下厥;血从上出,阴从上竭,称为上竭。)为难治。

这两条是说少阴病,不可强发汗,即使需要解表,应以麻黄附子甘草汤轻取,若再重点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剂量小点,出汗即止后服。

6.咽痛证

A.猪肤汤证

【原文】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猪肤汤主之。

这是少阴阴虚,虚热上扰咽痛的证治。治法:滋阴润燥,扶脾止利。

本证咽痛为虚热上扰,咽部稍有红肿,疼痛不算剧烈,多伴有咽干。与风热实邪所致咽部红肿明显,疼痛较重者程度要轻。

【方药】猪肤汤方

猪肤(猪皮)一斤

上一味,以水一斗,煮取5升,去渣,加白蜜一升,白粉(即米粉)五合,熬香,和令相得,温分6服。

B.甘草汤证、桔梗汤证

【原文】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差,与桔梗汤。

这是少阴客热咽痛,生甘草能清热解毒,桔梗能开肺利咽。少阴病二三日,有热邪循少阴经脉上犯咽喉部,故咽痛。治法:清热解毒,开肺利咽。

【方药】

a.甘草汤方

甘草二两

上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温服七合,日二服。

b.桔梗汤方

桔梗一两甘草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温分再服。

C.苦酒汤证

【原文】少阴病,咽中伤,生疮(溃疡),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

这是少阴痰热阻闭,咽伤生疮的证治。治法:清热涤痰,敛疮消肿。

【方药】苦酒汤方

半夏洗,破如枣核十四枚鸡子一枚,去黄,内上苦酒,著鸡子壳中

上二味,内半夏,著苦酒(食用醋)中,以鸡子壳置刀环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渣,少少含嚥之。不差,更作三剂。

这个操作很复杂,临床应用简化成:半夏8克,打粉,用304不锈钢锅装,加陈醋60克/或毫升,开水60克/或毫升,搅匀,上电磁炉或天然气灶上加热,致中间有沸腾4-5秒,也就是沸腾了数5个数即停止加热,边上沸腾不算,用纱布过滤到另一个碗里,滴加一个鸡蛋清,蛋黄不要滴下去,边滴边搅匀即可。然后每隔10分钟含服一小口,不要着急吞下去,让药停留在咽喉部作用。含6-8口,大约一半量,过二三个小时再含6-8口。

D.半夏散及汤证

【原文】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汤主之。

这是少阴客寒咽痛的证治。治法:散寒通阳,涤痰开结。

【方药】半夏散及汤方

半夏洗桂枝去皮甘草炙

上三味,等分,各别捣筛已,合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若不能散服者,以水一升,煎七沸,内散两方寸匕,更煮三沸,下火,令小冷。少少嚥之。

这个方用汤药更好更安全方便,可以考虑半夏5克、桂枝5克打粉或冲碎,再加炙甘草5克,用150毫升开水,加入这三味药湿润2分钟再煮沸5秒钟停止加热,去渣,倒出药汁,日分三次温服。











第十七课六经辩证-厥阴证

第六节厥阴病证

厥阴经包括手厥阴心包经和足厥阴肝经,病邪侵袭厥阴,肝失条达,木郁化火,乘脾犯胃,出现上热下寒,寒热错杂证。证见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利等症状。

厥阴病治法,因病情而异,寒者宜温,热者应清,寒热错杂者则寒温并用。1.上热下寒,宜清上温下,寒温药并用,代表方是乌梅丸;2.肝胃寒逆者,当暖肝降逆,用吴茱萸汤;3.血虚寒凝者,当温经散寒兼以养血,用当归四逆汤;4.肝热迫肠下利者,当凉肝解毒治利,用白头翁汤;5.气郁者,当疏肝解郁,用四逆散等。

厥阴病的禁治:寒证及寒热错杂证禁用汗、吐、清、下法;热证则禁用发汗温补法。

一.寒热错杂证

【原文】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泛指气上逆冲击心胸胃腕部),心中痛热(心胸胃腕部有疼痛灼热感),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蚘,下之利不止。

这是指厥阴病上热下寒的情况。

【原文】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肾脏真阳极虚而引起的四肢冰凉),非蚘厥也。蚘厥者(因蛔虫窜扰而致四肢厥冷),其人当吐蚘(蛔虫)。令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此处指脾、肠虚寒)。蚘上入其膈,故烦,須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蚘闻食臭(气味)出,其人常吐蚘。蚘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这是辩证脏厥与蛔厥以及蛔厥证的治法。对于有蛔虫这回事,古代比较麻烦,民国时京城四大名医施今墨接治过一个腹大如鼓却身瘦如柴的腹中有蛔虫妇女还用过砒霜二两打虫,把捡药的药师吓了一跳!现在打蛔虫并不难,西医就可以处理,早些年还有俄罗斯引进的草药种植后生产的宝塔糖很好用,可惜太便宜被西医挤压搞死了。但上热下寒这回事,还是要用乌梅丸处理。治法:清上温下。如果有虫也可以安蛔止痛。

1.【方药】乌梅丸方

乌梅三百枚细辛六两干姜十两黄连十六两

当归四两附子六两,炮,去皮蜀椒四两桂枝去皮,六两人参六两黄柏六两

上十味,异捣筛(分别捣碎筛分),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又作升)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先于食,即饭前)饮(米汤)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九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这个乌梅丸制作起来比较复杂麻烦,今如不用在治蛔上,仅用于治上热下寒,改汤剂更方便。(建议方:乌梅10-20克,细辛3-6克,干姜9-15克,黄连5-10克,当归8-12克,附子15克,花椒3-5克,桂枝6-10克,党参8-12克,黄柏6-10克,水煎服,温分三次服)

【临床应用】用于治疗妇女有寒热错杂之证的崩漏、带下;温病后期救逆妙方;内伤杂病之肝风扰胃、肝胃不和;也用于治疗慢性胃炎、慢性胆囊炎;糖尿病有寒热错杂消渴症状者;对于中西药之降压效果不理想之顽固性高血压,在辩证准确的情况下加减化裁得当,用之应手。就是难喝,又苦又酸又辣!难怪仲景先师把该方制丸用。

2.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原文】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指上热与下寒相格拒)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

这是寒热相格拒的证治。治法:寒温并用,辛开苦降。

【方药】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方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各三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渣,分温再服。

有名医陆渊雷言:凡朝食暮吐者,责其胃寒;食入即吐者,责其胃热。本方证胃虽然而肠则寒,故芩连与干姜并用。

【临床应用】本方寒热并用,辛开苦降,历代医家皆以其主治胃反呕吐。清?柯韵伯云:“凡呕家夹热者,不利于香砂桔半,服此方而晏如”。日本浅田宗伯云:“此方治膈有热,吐逆不受食,与半夏、生姜诸止呕药无寸效者,有特效”。现代医家常用本方治疗妊娠呕吐、冒风伤胃呕吐、食积呕吐、胃腔痛、吐血等病症。因病人频频呕吐,陈修园提出:“若汤水不得入口,去干姜加生姜汁少许,徐徐呷之”,其法可供参考。

3.麻黄升麻汤证

【原文】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指尺脉或全体而言指足部跌阳和太溪脉)不至,喉咽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

这是上热下寒,正虚而又阳郁的证治。治法:发越郁阳,清上温下。

【方药】麻黄二两半,去节升麻一两一分当归一两一分知母十八铢黄芩十八铢萎蕤十八铢,一作菖蒲芍药六铢天门冬六铢,去心桂枝六铢,去皮茯苓六铢甘草六铢,炙石膏六铢,碎,绵裹白术六铢干姜六铢

上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渣,分温三服。相去如炊三斗米頃令尽,汗出愈。(建议方:麻黄10-15克,升麻9-10克,当归9-10克,知母9-10克,黄芩9-10克,菖蒲9-10克,白芍9-10克,天门冬15-20克,桂枝9-10克,茯苓15,炙甘草6-9克,石膏15-30克,生白术15-20克,干姜6-9克)

本方用于治疗外感温热病后期邪陷于里,阳郁不伸,上热下寒,寒热错杂之证。比如有人用于猩红热垂危患者,热毒郁闭不能外达,上壅于咽喉部而表现咽喉糜烂肿痛,高热,身陷陷约之痧疹等证侯。

二.厥热胜复

【原文】伤寒,先厥后发热而利者,必自止,见厥复利。

厥热胜复是对厥阴病发生厥与热症状交替出现的病机概括,厥为阴胜,热为阳复。

【原文】伤寒病,厥五日,热亦五日,设六日当复厥,不厥者自愈。厥终不过五日,以热五日,故知自愈。

这是指厥与热相等,是为病将自愈征兆。

【原文】伤寒厥四日,热反二三日,复厥五日,其病为进。寒多热少,阳气退,故为进也。

厥多于热,这是病进,也就是病在向严重方向发展。

【原文】伤寒,先厥后发热,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为痺(同痹,患者咽喉红肿,闭塞不通)。发热无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脓血,便脓血者,其喉不痺。

这是指阳复病愈和阳复太过两种变证情况。

【原文】伤寒发热四日,厥反三日,复热四日,厥少热多者,其病当愈。四至七日,热不出者,必便脓血。

这是阳复病愈和阳复太过的变证。

【原文】伤寒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当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为除中(指胃气垂绝而反能食的反常现象)。食以索饼(索饼即今面条),不发热者,知胃气尚存,必愈,恐暴热(骤然发热)来出而复去也。后三日脉之(诊察),其热续在者,期之旦日(明日)夜半愈。所以然者,本发热六日,厥反九日,复发热三日,并前六日,亦为九日,与厥相应,故期之旦日夜半愈。后三日脉之,而脉数,其热不罢者,此为热气有余,必发癰脓(疡脓)也。

这是指除中疑似证以及阳复太过的变证。

【原文】伤寒脉迟六七日,而反与黄芩汤徹(彻,除之意)其热。脉迟为寒,今与黄芩汤,复除其热,腹中应冷,当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

这是指除中形成原因、特征和不妙预后。

三.辩厥类型

【原文】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

这是指厥证的病机和特征。

1.热厥

【原文】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厥应下之,而反发汗者,必口伤爛赤。

这是指热厥的证侯特征与治疗禁忌。热厥既然由邪热内伏、阳郁不达所致,治当清下里热。若为无形邪热,可用白虎汤清之;若为有形邪热内结所致,可用承气汤下之。但不可用发汗法,否则必致口舌溃烂变证。

2.寒厥

【原文】大汗,苦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这是误治伤阳而致厥冷的治法。法当回阳救逆。

【原文】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

这是阳虚阴盛寒厥的治法。

【原文】伤寒脉促,手足厥逆,可灸之。

3.气郁致厥

【原文】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这是指肝胃气滞,阳郁致厥的证治。治法:疏肝和胃,透达郁阳。

【方药】四逆散方

甘草炙枳实破,水渍,炙干柴胡芍药

上四味,各十分,捣筛,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咳者,加五味子、干姜各五分,併主下利;悸者,加桂枝五分;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炮令坼(裂开);泄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煮薤白三升,煮取三升,去渣,以散三方寸匕内汤中,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方后加减仅为举例参考,当据患者症状综合处理)。

【临床应用】四逆散具有疏肝和胃,透达郁阳之功,为临床治疗肝气郁滞,调和肝脾(胃)的祖方,因其透达郁阳,故可用于治疗阳郁厥逆证;因其调和肝脾(胃),而治多种消化系统种病症,如肥厚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肝炎、胆囊炎、胰腺炎、胆道蛔虫症、胆石症、食道痉挛、胃肠神经官能症、溃疡性结肠炎、痢疾、阑尾炎等;因其疏肝解郁,可治疗肝郁气滞所致的肋间神经痛、性功能障碍、淋巴结核、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肋软骨炎等;由于肝气条达,则有利于血脉之畅通,故有用本方治疗气滞血瘀之血管疾病,如冠心病早博、功能性低血压等。

4.血虚致厥

【原文】手足厥寒,脉微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这是血虚寒凝致厥的证治。治法:养血散寒,温通经脉。

A.【方药】当归四逆汤方

当归三两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细辛三两甘草二两,炙通草二两大枣二十五枚,擘,一法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日三服。

当归四逆汤即桂枝汤去生姜,重用大枣,加当归、细辛、通草而成。该方的应用应该是以较大剂量为宜,辩证准确的情况下应尽量接近原方剂量用效果才好。方中当归、芍药养血和营;桂枝、细辛温经散寒;甘草、大枣补益中气;通草通利血脉。全方立足养血,以温为主,以通为要,有温养厥阴以散寒邪之功,调营卫以通阳气之效,尤能活血以通利经脉。

【临床应用】后世医家宗此方化裁治疗多种血虚寒凝证,《千金要方》以本方化裁成独活寄生汤,治肾气虚弱、寒湿外袭,致寒凝筋骨关节而形成的枯麻痹痛或腰痛而重,脚挛急。《千金翼方》之竹沥汤,即本方合四逆汤而成,治疗两脚痹弱,或转筋,或皮肉胀起如肿而按之不陷、心中恶不欲食。明代李中梓用此方治左胁有形之厥疝,其所著《医宗必读》之独活汤,亦从本方化裁而成,治肾虚兼风寒湿痹证。清代陈修园用此方治疗腰腿不可俯仰,林佩琴《证治类裁》用治腹寒痛,唐容川用治手足痹痛、寒冷等。

现在代医家对本方的临床应用主要依据其温经通络,活血散寒作用加以发挥,治疗偏头痛、丛集性头痛、运动性癫痫、坐骨神经痛、末梢神经炎、多发性神经炎、急性感染性神经炎、尺神经麻痹等属于血虚肝寒,脉络痹阻者;治疗雷诺氏病、红斑性肢痛、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冻疮、风湿性关节炎、关节僵硬症、颈椎综合征、寒冷性脂膜炎、老年性冬季皮肤瘙痒症属于寒湿凝滞,脉络不和者;治疗妇科疾病,如痛经、闭经、不孕症、附件炎、盆腔炎、子宫下垂、妊娠腹痛、妊娠甲下瘀症、月经周期性水肿、产后腰腿痛、产后腹痛等属于寒凝胞宫,血虚受寒者。

上述病症虽然临床表现不一,涉及脏腑、经络、部位有别,但只要符合肝血不足,或营血不足,寒邪凝滞,脉道不利,血行不畅的基本病机,便可用当归四逆汤为基本方,随证加减施治,可收到满意疗效。

B.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方

【原文】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这是指血虚寒厥兼里寒的证治。治法:养血通脉,温散久寒。

【方药】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方

当归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通草二两桂枝三两,去皮细辛三两生姜半斤,切吴茱萸二升大枣二十五枚,擘

上九味,以水六升,清酒六升和,煮取五升,去渣,温分五服。一方,水酒各四升。

请注意:这个方是温分五服,也就是一天一剂药煎好分5次喝,剂量宜大,但必须注意吴茱萸的使用方法是先用开水浸洗2分钟滤出再与其他药一起合煎,煎药时用清酒或黄酒与水同用。

肝血虚寒的手足厥寒证,若寒邪久伏脏腑,句据所加药物为吴茱萸、生姜推测,或为寒凝胞宫致月经不调、白带清稀、宫寒不孕;或为寒滞胃肠而致腹痛、呕吐、下利;或为寒积下焦而致少腹冷痛、疝气等,可在当归四逆汤的基础上,再加入吴茱萸、生姜以温中散寒,涤饮降逆,并已清酒扶助药力,驱散久伏之沉寒痼冷。

厥阴肝经,藏营血而应肝木,内寄相火,虽有沉寒,亦不可妄施辛热之品,以免扰动风火,耗伤营阴,故不用干姜、附子,但加吴茱萸、生姜宣泄苦降,直达厥阴。本方散寒而不助火,养营血而不滞邪,是为厥阴营血亏虚,内有久寒之良方。

【原文】伤寒五六日,不结胸,腹濡,脉虚复厥者,不可下,此亡血(血虚),下之死。

这是指血虚致厥,禁用下法。

5.水饮致厥

【原文】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不这样),水渍入胃,必作利也。

6.痰厥

【原文】病人手足厥冷,脉乍紧(脉来忽然而紧)者,邪(指停痰、食积)结在胸中,心下满而烦,饥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须吐之,宜瓜蒂散。

7.冷结膀胱关元证

【原文】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结胸,小腹满,按之痛者,此冷结在膀胱关元(泛指小腹部)也。

请注意虚寒厥冷禁治:【原文】诸四逆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即虚寒各种厥逆问题禁用下法。

四.下利各证

1.欲作下利

【原文】伤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转气下趋(向下移动)少腹者,此欲自利也。

2.热证下利

A.白头翁汤

【原文】热利下重(里急后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这是厥阴热利的证治。治法:清热燥湿,凉肝解毒。

【方药】白头翁汤方

白头翁二两黄柏三两黄连三两秦皮三两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渣,温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

白头翁味苦性寒,归大肠经和肝经,能入血分,清热解毒,凉血止利,为本方主药。黄连黄柏苦寒厚重,清热燥湿,坚阴厚肠。秦皮苦寒偏涩,归大肠经,主热利下重。本方为治疗湿热或热毒下利之良方。

【临床应用】用于治疗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急性肠炎和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均有良好疗效,临床报告甚多;治疗泌尿系感染、盆腔炎、崩漏之属于实热或湿热者;由于有凉肝解毒作用,故可治疗急性结膜炎、病毒性结膜炎;亦可治疗神经性皮炎、蚕豆病而属热者。此外,也有用于频发性室性早搏,原因复杂,其有木火相煽而成,或热毒侵犯心脏(心包)而成者。

【原文】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

B.小承气汤证

【原文】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气汤。

C.栀子豉汤证

【原文】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宜栀子豉汤。

3.寒证下利

【原文】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再)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原文】下利清谷,不可攻表,汗出必胀满。

下利清谷,为脾肾阳虚,温运失常所致,乃虚寒下利重症,故急当温补脾肾。

【原文】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五.呕哕证

1.呕证

吴茱萸汤证

【原文】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这是肝寒犯胃,浊阴上逆的证治。

【原文】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

这是阳虚阴盛呕吐的证治。

【原文】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这是厥阴病转出到少阳的情况,用小柴胡汤处理。家中常备小柴胡颗粒剂,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原文】呕家有疡脓者,不可治呕,脓尽自愈。

2.哕证

【原文】伤寒大吐大下之,极虚,复极汗者,其人外气怫鬱,复与之水,以发其汗,因得哕。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

这是指误治伤阳,胃寒致哕。治法:可据证情酌选理中汤、吴茱萸汤、四逆汤等。

【原文】伤寒,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

这是指哕逆证的治疗原则。小便不利当利小便,大便不通当通大便。

六.厥阴病预后

【原文】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

1.厥阴寒证自愈侯

【原文】厥阴病,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

这是厥阴病阳复口渴的调护方法。

【原文】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今自愈。

这是虚寒下利将愈之脉证。

【原文】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今自愈,设复紧,为未解。

2.厥阴虚寒证危侯

【原文】伤寒六七日,脉微,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灸厥阴经穴位)。厥不还者,死。

【原文】伤寒发热,下利厥逆,躁不得卧者,死。

【原文】伤寒发热,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

【原文】伤寒六七日不利,便发热而利,其人汗出不止者,死。有阴无阳故也。

【原文】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少阴负跌阳者,为顺也。(少阴即太溪脉,跌阳即冲阳脉,厥阴无脉危证,参酌足部脉象判断其预后)

【原文】下利后脉绝(脉伏摸不到),手足厥冷,晬时(一昼夜)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

【原文】伤寒下利,日十余行,脉反实(脉实大而长,指强劲有力)者死。

【原文】发热而厥,七日下利者,为难治。

这是虚阳外越阴寒内盛证的预后。

3.厥阴病下利的归转

【原文】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濇(涩)者,必清脓血(便脓血)。

【原文】下利,脉数而渴者,今自愈。设不差,必清脓血,以有热故也。

【原文】下利,脉沉弦者,下重也;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







































献花(0)
+1
(本文系楚风吴韵C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