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珠峰地区地质综述(6)
2021-11-21 | 阅:  转:  |  分享 
  
珠峰地区地质综述(6)

胡经国



㈡、能源资源

1、石油、煤炭资源

在西藏,石油,煤炭资源已有储量,但是属于短缺资源。

2、地热资源

⑴、西藏地热资源

①、概述

西藏地热资源在全球地热分带上属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热带。该地热带是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和印度板块的碰撞边界。世界第一座地热发电站意大利的拉德瑞罗地热田就位于这个地热带中。中国的西藏羊八井地热田及云南腾冲地热田等也都蕴藏于这个地热带中。

西藏是中国地热活动最强烈的地区,地热蕴藏量居中国首位。各种地热显示几乎遍及西藏全区,有700多处。其中,可供开发的地热显示区有342处,绝大部分地表泉水温度超过80℃。其地热资源发电潜力超过100万千瓦。在调查过的169个地热田和水热区中,温度高于80℃的占22%;温度介于60℃~80℃之间的占28%;温度介于40℃~60℃之间的占35%;温度低于40℃的占17%。西藏地热总热流量为每秒55万千卡。西藏各地具有巨大的地热发电潜力,其中山南地区8万千瓦,日喀则地区16万千瓦,那曲地区2.7万千瓦,阿里地区9.2万千瓦,拉萨地区4.7万千瓦,昌都地区0.75万千瓦;总发电潜力达40多万千瓦。20世纪60年代,中国开始对青藏高原的地热资源进行研究与开发。西藏地热资源发电总量占拉萨电网的30%左右。除了发电以外,地热能源在住房取暖、蔬菜温室、医疗、洗浴等方面都具有广泛的应用。

②、特点

西藏中高温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藏南、藏西和藏北。西藏最著名的羊八井地热田是中国最大的高温湿蒸汽地热田。地热显示主要有温泉、沸泉、间歇喷泉、热水河和放热地面等。其特点是:

A、温度高

西藏超过沸点的地热显示点已发现36处。

B、类型多

西藏地热有水热爆炸,如羊八井热水塘;间歇喷泉,如昂仁县切热乡搭格架间歇泉是中国已发现的最大间歇温泉;高原沸泉,分布在冈底斯山一带,如萨嘎县达吉岭乡如角藏布一支流;沸泥泉,如措美县布雄朗古和萨迦县卡乌泉塘;地热蒸汽,分布在冈底斯山及念青唐古山南麓一带。

C、分布广

西藏境内各县均发现有地热显示点;比较集中的分布地区是藏东“三江”地区、阿里地区和雅鲁藏布江谷地。

D、放热强度大

西藏地热放热强度位居中国首位;有些地热显示区的天然热流量达到107~108卡/秒。

E、矿化度复杂

③、分布

西藏地热活动区位于喜马拉雅地热带中,其高温地热资源占中国全国地热总量的80%。西藏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青藏铁路沿线的拉萨-尼木-羊八井-那曲-错纳湖一带;此外“一江两河”地区和藏北无人区也蕴藏有丰富的地热资源。西藏地热分布按其地热活动形迹、显示特征和区域地质,大致可划分为三大地热显示区,即:藏北低、中温水显示区,“三江”上游中、高温热水显示区和藏南谷地高、中温水汽显示区。

A、藏北低、中温水显示区

该显示区外泄热泉水总流量2486.8升/秒,天然热流量5.9万大卡/秒;以班公错-怒江大断裂带为界,分为南、北两个亚区。

a、北亚区

地热显示主要分布在改则县-安多县东巧以北的藏北高原。其地热显示微弱;类型以温泉为主,除了有高温热喷泉1处以外,其余温度均低于20℃。该区内共有湖泊90余处,富含硼、锂、氟等特征元素。

b、南亚区

地热显示主要分布在日土-申扎-那曲一带。地热显示类型单一,活动强度中等,以中低温泉及湖沼为主要特征。热泉多出露在断裂带及断裂交汇处和构造湖的周边地区。在蓬错岸边以及徐果错到蒋口阿错一线的热泉和蒸汽显示非常明显。区内共有地热显示点23处,碱湖1处,钻孔见热点15处。湖泊富含锂、氟、砷、硅等元素。

B、“三江”上游中、高温热水显示区

该显示区包括安多、索县、丁青、昌都和芒康等地区。其地热显示集中在断裂交汇部位,在复背斜及切割复背斜的断裂带上有热泉出露。地热显示强度中等,类型单一,分布较广;共有热泉显示区131处,占西藏地热显示区总数的34%。其中,有高温热泉30处,中低温泉30处,温泉71处,喷泉4处和分布于察雅-类乌齐一带的碳酸泉5处。该区内热泉总流量为1.3万升/秒,天然热流量7.9万大卡/秒,折合为标准煤34.5万吨/年所释放的热量。由于该区内地形深切、山峰陡峻、峡谷发育,因而不利于地热水的储存,热泉水多沿谷地底部排泄。

C、藏南谷地高、中温水汽显示区

按水系、山地和地热显示强度,该显示区可分为3个亚区,分别为:象泉河、狮泉河流域亚区;雅鲁藏布江谷地亚区和藏南冰雪山地亚区。

a、象泉河、狮泉河流域亚区

该亚区包括噶尔县-公珠错地区,呈北西向分布;地热显示强烈,类型齐全,其中尤以水热爆炸、沸喷泉为主。该区内共有水热区27处,温度较高,热泉水总流量为465升/秒。其主要显示区有朗久地热显示区,水温最高达95℃,属于水汽两相显示。

b、雅鲁藏布江谷地亚区

该亚区包括日喀则、山南、拉萨、当雄、林芝、波密和墨脱等地。该区内地热显示类型众多,以水汽两相显示为主,共有水热显示区157处。其中,温度高于80℃的过热显示区有36处,高温水显示区157处,水热爆炸区5处,汽孔5处,沸泉2处和间歇喷泉3处。该区内热水湖沼、冒气地面、泉华等现象极为普遍。其主要显示区有羊八井、查布、卡乌和古堆等地。该区内有位居中国首位、规模最为壮观的古堆泉华台,其高度达400~500米。该区内热泉水总流量为3428升/秒。

c、藏南冰雪山地亚区

该亚区位于西藏南端喜马拉雅山脉主峰珠峰及其北坡一带,呈东西向断续分布。该区内地热显示类型少,共发现3处;温度均低于60℃;水热活动显示微弱;温泉大多数出露于南北向断裂切割的河谷底部。在其南部谷地的高、中温水汽显示区,热泉水总流量为3909升/秒。

D、主要地热田(或显示区)

西藏境内主要地热田(或显示区)有:羊八井地热田、古堆地热田、卡乌地热田、谷露地热田、查布地热田和朗久地热田等。

a、羊八井地热田

羊八井地热田位于拉萨市西北当雄县境内,距拉萨市区大约90公里,海拔4300米,是中国正在开发的最大湿蒸汽田。

羊八井地热田分为浅层热储和北部深层热储。

该浅层热储的勘探工作开始于1975年,已探明热田面积14平方公里,评价发电能力为32MW。生产井井口温度为110~170℃;井口工作压力为0.2942MPa左右。

由于浅层热储发电热效率低,而且生产井和发电设备过流部件结垢、腐蚀严重,因而在1987年以后,羊八井热田开发开始向寻找北部深部热储转移。当年施工了ZK352孔,井深950米,井底温度202℃,未获得可利用热流体。但是,物化探地质资料表明,该区深部可能赋存有高温热储。

1988~1991年间,羊八井北部深部勘探工作由于缺乏资金而中断。然而在此期间,中国国内外地热专家对羊八井热田北部深层热储的构造特征、地下水运移通道、是否有含水层、高温地热深井钻探工艺和方法等重大技术问题,进行了理论上的研究和探讨。

1992年,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在拉萨召开了西藏高温地热开发利用国际研讨会。与会国内外地热专家,对羊八井北部深层热储存在的可能性勘探靶区、工艺等问题进行研讨和交流。一致认为,羊八井北部深层高温热储有非常好的开发前景。会后,其勘探工作重新开始,当年施ZK4002孔,1993年完孔,井深2006.8米,测得井底温度329℃。由于施工工艺和技术手段等原因,因而仍未获得热流体。

1995年,在总结ZK4002孔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经国内外专家咨询论证,又施工了ZK4001孔,1996年10月完孔,井深1459米,汽水混合物总量302t/h,井口工作温度200℃,工作压力1.4709MPa,用端压法计算单井发电能力为12MW。至此,羊八井地热田深部高温热储第1次展现在人们的面前,为羊八井地热开发利用掀开了新的一页。

b、古堆地热田

该地热田为西藏第二大地热显示区,仅次于羊八井地热田。位于措美县古堆乡,由布雄朗古、巴布德密、撒嘎朗嘎和茶卡等沸泉区组成,海拔4500~4600米。泉区出露面积9.5平方千米,区内有南北向大断层发育,古硅华堆积物高度400米。其显示类型属高温水汽两相,沸泉水最高温度为86.5℃,日涌出量3629吨,天然热流量4.4万大卡/秒,远景发电潜力7万千瓦以上。

c、卡乌地热田

该地热田位于萨迦县城东南大约20千米处,距日喀则县城85千米,海拔4700米。地处卡乌盆地出口处,其面积为10万平方米。地热显示强烈,显示类型多,除了水热爆炸以外,还有沸泉、喷汽孔等,主要以沸泉为主。沸水喷涌高1米,水温88℃,日涌水总量1728吨,天然热流量1.5万大卡/秒,发电潜力约为2.5万千瓦,硅、硼含量高。

d、绒马尔热泉

该热泉位于申扎县依布茶卡西绒马村,海拔4900米。有热泉、喷泉、泉华锥和泉华柱,水温72℃,日涌水量2.1万吨,天然热流量1.2万大卡/秒,富含硼。泉周围地面常见盐华,呈盐泡状。

e、拉布朗温泉

为世界上含铯量最高的沸泉。位于昂仁县南部拉布朗村,海拔为4300米,水温85℃。

⑵、青藏高原地热资源

青藏高原地热资源的特点是:热田多、分布广、热储量高。青藏高原的温泉多达600多处。其中,许多都是高温沸泉,温度超过了当地的沸点。特别是藏南沿雅鲁藏布江及其两侧,大量的高温沸泉、间歇泉和喷气孔广泛分布。羊八井地热田是中国较早开发的一个地热田,被用来发电、取暖和温室灌溉等。

㈢、旅游地质资源

珠峰及其所在地区的旅游地质资源丰富多样。珠峰本身就是世界著名的一大旅游地质资源和登山运动资源。其雪山、冰川及其冰川地貌(详见下文“冰川地质”)景观也是一种宝贵的旅游地质资源。此外,还有其它一些旅游地质资源和旅游景观。例如:羊卓雍错、博卡拉谷地等。

⑴、羊卓雍错(湖)

羊卓雍错(湖)誉称为西藏三大圣湖之一,位于浪卡子和贡嘎县境内。当越过海拔4998米的岗巴拉山口,群山环抱中碧玉般的羊卓雍湖便展现眼前,一览无遗。其湖面海拔为4000多米,面积为630平方公里。羊卓雍湖是集高原湖泊、雪山、岛屿、牧场、温泉、野生动植物、寺庙等多种景观为一体的独特的自然风景区。

西藏三大圣湖分别是:纳木错、羊卓雍错和玛旁雍错。“错”在藏语里就是“湖”的意思。这些圣湖承载着藏族人民对宗教、对大自然的无限遐想和期冀。同时,这些美丽的湖泊,也吸引着无数游客对西藏那片净土的向往。

⑵、博卡拉谷地





2021年8月20日编写于重庆

5







献花(0)
+1
(本文系胡经国图书...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