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药剂学 第四章 表面活性剂
2021-11-22 | 阅:  转:  |  分享 
  
第四章表面活性剂第一节表面现象与表面张力1、界面现象:是指物体相间界面的物理化学现象2、表面张力(surfacetension):系指
作用于液体表面上任何单位直线上的收缩力,里的方向与该直线垂直并与液面相切3、表面自由能(surfacefreeenergy):
表面分子增加的能量4、比表面自由能(specificsurfacefreeenergy):单位表面增加的能量5、表面分子与比
表面自由能数值相等且有相同数量单位,但含义不同一、液体铺展1、一种非均相液体系统滴到另外一种非均相系统出现情况(1)形成液珠(2)
铺展二、润湿1、润湿(wetting):是液体在固体表面自发地铺展的界面现象2、润湿角度小于90度代表可润湿,大于90度表示不润湿
,等于0或1时表示完全润湿,等于180度时表示完全不润湿三、吸附(1)影响因素:比表面积、溶解介质、ph、温度和溶质溶解度1、液-
液(气)吸附(1)溶质浓度增加导致表面张力缓慢增加(2)溶质浓度增加导致表面张力缓慢降低(3)溶质浓度增加导致表面张力快速降低,到
达某一值时变化会小2、固-液吸附:非极性吸附剂先吸附剂型溶剂中的非极性溶剂3、単分子层吸附等温式(1)条件:1)吸附是单分子层
2)相邻被吸附分子无相互作用3)吸附表面是均匀的4)相邻的被吸附分子无相互作用(2)吸附对固体表面性质的影响1)改
变粉体的分散性2)改变固体的润湿性(3)吸附对药物制剂的影响:掩味、增溶促吸收、药效降低第二节表面活性剂一、定义和特点1、表
面活性剂(surface-activeagents,surfactants):能使液体表面张力发生明显降低的物质为该液体的表面活
性剂2、特点:(1)疏水基团通常是长度为8~20个碳原子的烃链(2)亲水基团一般是电负性较强的原子或基团二、种类(一)离子型表面活
性剂1、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高级脂肪酸盐、硫酸酯盐、磺酸盐、磷酸盐2、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二)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卵磷脂、氨基酸型
和甜菜碱型(三)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1、聚乙二醇型:泊洛沙姆(普郎尼克)2、多元醇型:脂肪酸山梨坦(span)、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
脂肪酸酯(聚山梨酯、吐温)(四)高分子表面活性剂1、条件:相对分子量>1000,结构中同时含有亲水和疏水结构2、特点(1)高分子表
面活性剂的胶束而定数量、形态、结构等均表现出明显的差别(2)降低表面张力或界面张力的能力较弱,渗透性也差,但乳化作用、分散性和稳定
性较好三、性质(一)对表面张力的影响1、表面活性(surfaceactivity):表面活性剂将低溶液表面张力的能力2、表面老化
(surfaceagine):是指表面活性剂溶液行开始发生表面聚集到取得恒定表面过剩浓度湖稳定表面张力的时间和程度3、表面活化过
程(1)表面张力迅速降低:表面活性剂分子在一开始迅速向表面聚集(2)表面张力到达最低点后,老化速度降低:表面活性剂分子在表面聚集速
度降低以及分子重新定向(二)形成胶束1、临界胶束浓度(CMC):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2、胶束形态:(1)表面活性剂
浓度接近CMC时,胶束为球形或类球形(2)增加到20%时,胶束为圆柱形或六角束状3、CMC的测定:电导法、表面张力法、光散射法4、
影响胶束形成的因素(1)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1)疏水基团:引入羟基使CMC增大,且极性基团位置越靠中间CMC约大2)亲水基
团:对聚氧乙烯型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使CMC增加3)种类:碳氢链的碳原子相同时,直链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CMC通常远大于直链非离
子型表面活性剂4)反离子: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反离子会降低CMC(2)电解质: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加入电解质会降低CMC;非离子型
表面活性剂,加入电解质后出现盐溶效应则增加,盐析则降低(3)氢离子浓度:肥皂类表面活性剂,降低CMC;两性离子和聚乙二醇则增加(4
)醇:多元醇和长链醇会提高CMC,但较低浓度时会降低CMC(5)温度: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会降低CMC,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会增加CM(
三)温度对溶解特性的影响1、Krafft:低温时,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缓慢增加,到达某一值时溶解度迅速增加
时的温度2、昙点:聚氧乙烯型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溶液进行加热可导致表面活性剂析出,出现浑浊甚至分层时的温度(四)亲水亲油平衡值(HL
B):表面活性剂亲水亲油基团对油或水的总和亲和力,为1~401、亲油性取决于碳氢链的长度,故可用其重量表示,亲水性没有适宜量度2、
规定:不含疏水基的聚乙二醇为20,无亲水基的石蜡为03、适用范围HLB1.5~33.5~67~98~1813~18适用消泡剂W/O
润湿剂O/W增溶剂(五)毒性1、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
2、聚氧乙烯烷基迷>聚氧乙烯芳基迷>聚氧乙烯脂肪酸酯>聚山梨酯3、聚山梨酯:吐温20>吐温40>吐温60>吐温80四、应用(一)增
溶作用1、最大增溶浓度(MAX)2、影响因素:(1)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和性质(2)药物的结构和性质(3)添加剂(4)温度(二)润湿作
用1、机制:交换吸附、离子对吸附、氢键形成吸附、疏水吸附(三)乳化作用(四)助悬与分散作用(五)起泡和消泡作用(六)去污作用(七)消毒杀菌作用(八)复配:表面活性剂相互之间或与其他化合物的配合使用
献花(0)
+1
(本文系新用户71810...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