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全身麻醉药1、全身麻醉药:全麻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可逆的引起意识、感觉和反射消失的药物2、分为吸入麻醉和静脉麻醉药第一节吸入麻 醉药药动学1、吸收:经肺泡膜扩散而吸收入血(1)最小肺泡浓度(MAC):一个大气压下,能使50%患者痛觉消失的肺泡气体中药物浓度2 、分布:速度与脑/血分布系数成正比3、消除:主要以原形经呼吸道排出体外作用机制1、脂质学说:油/气或油/水分布系数高的药物容易与富 含脂质成分的CNS神经细胞膜结合,引起细胞膜物理化学性质改变,使膜蛋白功能障碍,影响受体和离子通道功能,抑制神经冲动的传递,导致全 身麻醉2、蛋白质学说:通过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受体功能或抑制兴奋性神经递质受体功能而发挥麻醉作用常用麻醉药恩氟烷en flurane及异氟烷isoflurane1、两者为同分异构体,特点是起效快,苏醒快,麻醉深度易于调整,肌肉松弛作用较好,不增加 心肌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对呼吸道无明显刺激,反复使用无明显副作用,用于麻醉诱导和维持2、具有血管扩张作用,可明显降低外周阻力和动脉 压地氟烷desflurane1、血气分配系数很低,麻醉诱导及苏醒均快,,MAC较大,麻醉作用较弱,用于成年人的麻醉诱导和维持七氟 烷sevoflurane1、特点:麻醉诱导期短,苏醒迅速,易于深度控制,对心脏功能影响小,能增强和延长非去极化肌肉松弛药的作用 2、对呼吸道无刺激,用于儿童及成人麻醉诱导和维持氧化亚氮nitrousoxide1、笑气,无色无刺激性甜味气体2、脂溶性小、血 气分布系数低,麻醉诱导期短而苏醒快,吸入体内20~30秒及产生镇痛作用,MAC大,麻醉效能低,主要用于麻醉诱导或与其他全麻药配伍应 用,以减少其他麻醉剂用量及不良反应3、对心肌有轻度抑制作用,对呼吸道无刺激性第二节静脉麻醉药1、与吸入麻醉药相比,静脉麻醉药镇痛 作用不强,肌肉松弛作用不完全,麻醉深度不易调控,排出缓慢2、常用微量注射泵或把浓度控制输注(TCI),TCI即根据不同静脉麻醉药的 药动学特点,通过计算机自动控制静脉麻醉药的输注时间和剂量,调节目标药物浓度以控制麻醉深度丙泊酚propofol1、最常用的短效静 脉麻醉药,脂溶性大,起效快,维持时间短,主要在肝中代谢失活,代谢无麻醉作用,故可连续静脉输注维持麻醉2、增强GABAA诱导的氯离子 电流而产生麻醉作用,对呼吸道无刺激,可降低脑代谢和颅内压3、主要不良反应包括对心血管和呼吸系统抑制,静脉注射过快可出现呼吸和心脏暂 停、血压下降咪达唑仑midazolam1、主要为麻醉前给药用于抗焦虑和遗忘或镇静,具有BZ类药物共有的改善睡眠、抗焦虑、抗惊厥和 肌肉松弛等药理作用2、特点:起效快、维持时间短3、用于不宜使用的硫喷妥钠的危重患者,用于心血管手术和颅脑手术麻醉4、大剂量时可致呼 吸抑制、血压下降氯胺酮ketamine1、唯一具有镇痛作用的非巴比妥类静脉麻醉药,用于麻醉诱导和维持2、麻醉迅速、短暂,在肝脏代 谢依托咪酯etomidate1、快速催眠性、超短效的静脉麻醉药,用于麻醉诱导2、主要特点为对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影响小,适用于老年人 和有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患者羟丁酸钠sodiumoxybate1、毒性低的催眠性静脉麻醉药2、起效慢,作用时间长,对心血管影响小 ,作为麻醉诱导和维持时间的辅助用药3、单用或注射过快可出现谵妄和肌肉抽动,严重者呼吸停止3、严重高血压、心脏房室传导阻滞及癫痫患者 禁用第三节复合麻醉(1)分类:静脉复合麻醉、静-吸复合麻醉、吸入复合麻醉1、麻醉前给药,目的:减轻术前患者精神负担、改善麻醉效果 2、基础麻醉:麻醉前使用导致患者神志消失的药物3、诱导麻醉:使患者迅速进入外科麻醉期,避免诱导期的不良反应4、合用肌松药:在全身麻 醉或深度镇静状态下给予去极化肌松药,满足手术对肌肉松弛的要求5、低温麻醉:降低体温可减缓机体代谢而减少全身耗氧量,增强心脑肾对缺血缺氧的耐受,减少术后并发症6、控制性降压:减少手术失血、改善手术视野的条件、缩短手术时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