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关于加强农村宽带普及,缩小城乡数字鸿沟的基层建议
2021-11-26 | 阅:  转:  |  分享 
  
关于加强农村宽带普及,缩小城乡数字鸿沟的基层建议



10月14日,决定完善农村及偏远地区宽带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2020年实现约5万个未通宽带行政村通宽带、3000多万农村家庭宽带升级,使宽带覆盖98%的行政村,并逐步实现无线宽带覆盖,预计总投入超过1400亿元。

这一决定令人欣喜。当前,我国面临经济发展新常态之际,“互联网+”风头正劲,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因其对传统产业的革新作用而日渐火热,但这一切都离不开强力宽带网络的支撑。近年来,我国政府一直在积极推进“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但我国国土面积广大,地形复杂,农村地区尤其是西部偏远地区建网难度大,维护成本高,尽管运营商一直在不遗余力落实宽带普及工作,但形势依然严峻。可以说,农村地区是“宽带中国”战略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中国电信科技委主任韦乐平曾表示,在某些农村和偏远地区,甚至用30年的时间都难以收回投资。从企业经营角度不值得投入,但运营商却又承担着普遍服务的义务。早在2014年6月,工信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文称,2014年三部委将联合组织实施“宽带乡村”试点工程,其中第一期主要涉及内蒙古自治区、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6省区。到2015年,农村宽带普及率为30%。自从2012年至今,中电信、中联通宽带下乡一直在搞。然而,目前,“国家宽带战略”、“宽带下乡”推进不容乐观,主要有以下因素制约:

一是光纤入户标准未定,企业进退维谷。二是“光进铜退”投资大、见效慢,缺乏相关部门配合。一些村庄原来有宽带,使用的是铜线,网络速度较慢,也没有办法升级到10M,而且被偷盗的几率非常高。要改造的话,则需要统一布置。否则,意见不合,运营商根本无法实施。三是农村宽带尽义务,宽带下乡无政策。目前,三大电信运营商和广电都涉足农村宽带,从理论上讲,公平竞争,农民就可以享受最优惠的网络资费。但是,条件好的村庄成为香饽饽,地处偏远之地却无人顾及,发展极不平衡。四是宽带对民企开放有限。工信部发布2015年第一季度电信服务质量通告显示,中国固定宽带接入用户达到2.04亿户。其中,中国电信宽带用户1.083亿户,中国联通固网宽带用户6959.9万,中国移动以及虚拟运营商鹏博士等用户在3000万左右,民企宽带的用户数仍然在10%以内。

对此基层建议:

随着“村通工程”的深入推进,尚未通电话和宽带的村寨自然条件越来越艰苦,并基本集中在西部偏远地区和连片特困地区,电信企业施工难度和投资压力越来越大。偏远地区建一个无线基站的成本已近百万元,加上长期的运营和维护,成本更高。“村通工程”实施属于电信普遍服务范畴,长期靠市场机制难以有效解决问题。应抓住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和促进信息消费的契机,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在宽带发展中的导作用在规划编制、资金扶持、项目审批和实施上政策支持细化在宽带推进过程中地方政府、城市管理部门、施工单位等多方参与者的行为规范和责任,在政策层面上充分理顺各方利益,为农村宽带网络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环境。

结合市场开放形势进一步加快宽带接入网业务的开放进程,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宽带网络设施建设,拓宽投资渠道和参与范围。在高成本地区,积极探索政府、运营商、民间资本合作建设宽带网络的模式,鼓励多元化资本投入推进信息资源开放共享。

发展农村无线网络部署由于我国农村地区地形复杂多样,不同场景的广覆盖能力成为解决农村数据覆盖的重要挑战。我国可与科技企业合作,加快研发和推广适合农民需求的低成本智能终端,探索如何扩大农村偏远地区网络覆盖,满足农村地区通信发展需求。因地制宜采用光纤、铜线、卫星等多种技术手段加快宽带网络从乡镇向行政村、自然村延伸在人口较为密集的农村地区,积极推动光纤等有线方式在人口较为稀少、分散的农村地区,灵活采用各类无线技术实现宽带网络覆盖。





献花(0)
+1
(本文系zhengtu342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