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6-9、九门口游记
2021-12-03 | 阅:  转:  |  分享 
  
6-9、九门口游记九门口(又名“一片石”),包括九门口长城和九门口关城,地僻关小,普通地图上找不到它的位置,但极为重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所谓“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山海关是锁,九门口是钥匙。据有关历史资料记载,在山海关用兵,多以九门口为先。笔者来山海关几
十年,几乎登遍附近关、山,但去九门口却是最晚。原因是山路艰险,由山海关往东北三十五里,经三道关北进,山路陡峭,无路可循,直达十分危
险。1993年,修通了一条路,我等才乘车由绥中绕道,到达九门口山角下,了却了心愿。出发时,天突然下起大雨,雷声轰隆,乌云翻滚,欲压
城碎。大家游兴难熬,已将风雨置于脑后。车行约一个多小时,抵达九门口城下。说是城,其实只是由九个涵洞式的城门组成的城墙。燕山在此处间
断,形成东西走向的山谷。城内卵石砂砾,实为河道。九门口南北向从河道上跨过,起桥梁、涵洞、城墙三重作用。据说雨季山洪暴发,水流湍急,
势不可挡,历史上曾发生过冲毁门口的情况。大家期盼那滔滔水势,无奈天公不作美,不知什么时候雨过天晴,天上只剩几朵云彩,趴在峰顶上。沿
长城爬向南山腰,山势逐渐陡峭,长城在一绝壁上中断。绝壁上寸草不生,全是刚过雨的砬子,令人怯步。看来,老祖宗依靠山势,免修这段长城不
无道理,此处莫说人,就是猴子也很难从绝壁上通过。与南山相比,北山较平伏,长城沿山脊蜿蜒曲折,台、墩间错,展现出当年的形势布防。俯视
谷底,九门口军事要塞之势渐明,山谷过九门口即一分为二:一条山谷折向西南,逐渐收口,仅有一条小路可容人马通过,出去就是石门寨。倘
如山海关有战事,由此路通过,到达石门寨,步行用不了几个小时,就到达山海关的后院。1644年,清兵抄李自成后路;1924年,奉军抄吴
佩孚的后路;1948年,解放军秘密入关,都是先走的这条路。但如遇雨季水大,这条路走不通。另一条山谷折向西北,通往义院口。义院口为长
城十大关口之一,形势险要,由义院口出去,也可抄山海关后路。但路途较远,且常有重兵把守,历史上没有兵家采用过这条通道的战例。三谷合一
,构成天然的“人”字,再加上九门口横跨山谷,正好是“大”字,这与九门口的“九”吻合。九门口“大”字的汇合处,是一片开阔地,这就是厮
杀的天然战场。历史上,九门口的战例,尤以明末清初李自成的农民军与吴三桂联合清军的大战,最为重要。1644年,李自成起义占领北京后,
崇祯皇帝上吊,镇守山海关的明朝总兵吴三桂自知大势已去,前往北京投降。行到丰润附近,得到消息家已被抄,老父受辱,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手
下大将掠去,随怒发冲冠,“堂堂七尺,不能护一弱女子,降有何用?”拨马返回山海关。李自成听到消息后,亲帅20万(有人考证只有10万)
大军来山海关讨伐。双方均知九门口的重要,农历四月二十一日,战斗首先在这里打响。第二天,山海关主战场也开战。李军与吴军人数约为2:1
,吴三桂不支,随与清军统帅多尔衮结盟,军事力量对比反转为1:1.5。李军与吴军从角山到老龙头全线开战,清军摆好阵势按兵不动,观看李
、吴双方厮杀。战至中午,李、吴两军力竭,清军出击,势如破竹。此时,李军在九门口已经失守,清、吴联军开始抄李军后路。李自成拼尽全力,
手刃大将,但难以回天,败走北京后不久灭亡。后世分析,这是改变中国历史乃至世界格局的一仗。至今战场附近仍有很多遗址和纪念村庄,如宁远
城(吴三桂在此投降多尔衮,剃发称臣)、红瓦店(双方巷战,血染瓦红)、回马寨(李自成手刃大将后,试图拨马反击)等。实际上,山海关大战
是一场没有胜负悬念的战争。李自成的起义军大多来自农民,没经过正式训练。而吴三桂和多尔衮的军队都是正规军,久经沙场。李自成在山海关全
线攻击,没有章法,没有重点突破。而吴军占据城墙、城池等有利的防御工事,给李军造成重大伤亡。最后,清军以逸待劳,骑兵铠甲突击。还有就
是兵将的素质,据说九门口血战正酣,农民军见掉地上的银子(实为敌军故意撒的),不顾刀枪,纷纷捡起来揣入囊中,军阵大乱。见银子不要命,
还要什么江山?九门口战场中间有座点将台,台上长着一颗飞来松,似乎在告诫人们什么。君子为道,小人为利。为道者人心齐,为利者人心离。
九门口城墙下,有一小村子,这就是九门口关城。关城只有一条狭窄的街道,十几户人家,周围城墙几无残存。有趣的是,九门口村归河北省管,而
那九个门口则归辽宁省管辖,辽宁省的妇女经常到河北这边的小溪中洗衣裳。雨后的九门口,关山秀丽,流水潺潺。妇女们把洗好的床单、衣、帽、鞋、袜,平摊到河边的卵石上,五颜六色,在阳光的照耀下,分外好看。1993年初稿2020年9月28日二稿
献花(0)
+1
(本文系小河水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