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基础心理学听课笔记
2021-12-05 | 阅:  转:  |  分享 
  
基础心理学基础心理学课程内容一绪论二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三感觉、知觉四记忆五思维、语言及想象六意识与注意七需要与动机八情绪、情
感与动机一、绪论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是在动物适应环境的活动过程中
,随着神经系统的产生而出现的,又随着神经系统的不断发展和不断完善,才由初级不断发展到高级的。基础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
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的基础学科。认知也叫认识,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或者说是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
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现象。情绪和情感:对外界事物的态度和体验,以人的需要为中介。意志:有意识确立
目的,调节和支配行为,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是人的思维决策见之于行动的心理过程,表现了心理对行为的支配。(
意志≠行为)能力: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人格: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具有相对稳定性。由气质和性格组成。人的心
理本质——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科学事实,充分说明了心理是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活动的结果。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是从
事心理活动的器官。心理学发展简史——心理学有一个长的过去,但只有一个短的历史。——艾宾浩斯冯特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
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看作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学派之争:学派主要人物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构造主义心理学冯特、铁钦纳意识由什么构成来说明
人的心理现象。内省法机能主义心理学詹姆斯、杜威(创始人)、安吉尔(创始人)反对构造主义,强调机能作用。内省法行为主义心理学华生(经
典)、斯金纳(新)、班杜拉(新的新)抛开意识,研究行为,查明刺激S与反应R的规律性。(环境决定论√遗传决定论×)实验法格式塔心理学
(完型心理学)韦特海默、克勒、科夫卡从整体上研究心理现象。整体≠部分1+部分2精神分析弗洛伊德人类的行为源于欲望和动机,并以潜意识
的形式支配人的行为。提出意识结构和人格结构。用本我自我超我来解释人格结构。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学派主要人物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人本
主义马斯洛、罗杰斯人有自我的纯主观意识,有自我实现的需要。重视自我价值,提倡充分发挥人的潜能。认知心理学皮亚杰、奈瑟尔把人看做一个
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并以信息加工的观点,即从信息的输入、编码、转换、储存和提取等的加工过程来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主要是注
意、感知觉、表象、记忆、思维和语言等认知活动。生理心理学生理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产生的生理过程的心理学分支。生理心理学探讨的是心理
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和方法——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客观性、辩证发展、理论联系实际。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观察
法、调查法、个案法、实验法。(调个观实)二、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和周围神经
系统(脑神经、脊神经)组成。神经元——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组成。神经元的功能是,接受刺激,传递信
息,整合信息。感觉(传入)神经元——它把神经冲动从感觉器官传至中枢神经系统。运动(传出)神经元——把神经中枢发出的指令传至效应器官
。中间(联络)神经元——在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之间起联络作用的神经元。外周神经系统由遍布全身的神经组成,是把神经中枢与各个感觉器
官和运动器官联系起来的神经机构。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躯体神经系统(调节身体骨骼肌的动作)和植物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支配内脏器官)
。植物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系统(应付紧急情况)和副交感神经系统(抑制过度兴奋)。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最低级的部位,除传递信息外,也能
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如膝跳反射等。脑的结构——脑干。脑的最古老的部位,也是维持生命的基本活动的主要机构。脑干网状结构:调节睡眠与觉
醒。脑的结构——间脑。位于脑干之上,被大脑两半球覆盖着。丘脑:除嗅觉器官以外,其他感觉器官来的神经元都要在丘脑换一个神经元,才能到
达大脑。上丘脑:参与嗅觉和某些激素的调节。下丘脑:是自主神经系统在大脑皮层下重要的神经中枢,它调节着内脏系统的活动。底丘脑:调节肌
张力,使运动能够正常进行。脑的结构——小脑。保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度实现随意运动和不随意运动。端脑,也叫大脑,覆盖于脑干、间脑和
小脑之上。它中间的裂缝叫纵裂,纵裂把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纵裂的底上有一个大的横行纤维束叫胼胝体,它把大脑两半球连接起来。大脑灰质
(大脑皮质或大脑皮层):大脑外层密集的神经细胞体。大脑白质:大脑的内容髓鞘化了的神经纤维。基底核:大脑白质内有灰质核团。大脑皮层分
区及功能:额叶——外侧裂以上,中央沟之前,约占1/3。躯体运动功能为主,中央前回是躯体运动中枢顶叶——中央沟之后,顶枕沟之前。躯体
感觉功能为主,中央后回是躯体感觉中枢。枕叶——顶枕沟之后。以视觉功能为主,视觉中枢位于枕极。颞叶——外侧裂之下。以听觉功能为主,听
觉中枢位于颞上回和颞中回。神经系统结构基本框架图:大脑功能的不对称性。1860年布洛卡的发现证明左半球的言语优势。(左额叶)20世
纪60年代斯佩里的“割裂脑”实验证明左右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内分泌系统与心理(了解即可)高级神经活动的反射学说——巴甫洛夫通过对动
物和人的反射活动的实验研究,发现了许多神经系统高级部位机能活动的规律,创立了高级神经活动学说。这一学说也叫条件反射学说,或高级神经
活动反射学说。无条件反射——动物和人生而具有的、不学而会的反射。如吃食物流口水、光照使瞳孔收缩等。条件反射——个体通过模仿、学习,
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反射。判断:谈虎色变、强光刺眼,瞬间闭眼、切洋葱流眼泪、手遇火缩回、小孩听到医生来了大哭、人见到红灯停车
、鹦鹉学舌。三、感觉、知觉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的种类:根据来源可分为内部感觉和外部感
觉。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感受性就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感觉阈限是指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感受性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
二者成反比。阈限值低感受性高,阈限值高感受性低。感觉阈限是一个范围,能够感觉到的最小刺激强度叫下限,能够忍受的刺激的最大强度叫上限
。下限和上限之间的刺激都是可以引起感觉的范围。感觉阈限的种类: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
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在外界刺激的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各种感觉各种感觉:眼-视觉、耳-听觉、鼻-嗅觉
、舌-味觉、身-躯体感觉(皮肤感觉、平衡感觉、运动感觉、内脏感觉)。视觉的适宜刺激。波长在380纳米~780纳米之间的电磁波,这一
段的电磁波也叫光波。(视觉器官)视觉神经细胞:锥体细胞——集中在中央窝及其附近,明视觉器官,能分辨物体的细节和颜色。杆体细胞——集
中在视网膜边缘及其附近,暗视觉器官,只能分辨物体的明暗和轮廓。)(颜色视觉)颜色的特性:色调-光的波长;明度-光波的物理强度;饱和
度-彩色中灰色所占的比例。色觉异常:色弱:能分辨颜色,其感受性差;部分色盲:红绿色盲和黄蓝色盲;全色盲:无法看到颜色,只能看到明度
不同的灰。色觉异常的产生原因:绝大多数是遗传原因造成的,女性色盲患者少于男性。听觉的适宜刺激:16~20000Hz的空气振动;我们
把这个范围的空气振动叫声波。小于16赫兹的次声和大于20000赫兹的超声人们无法听到。最敏感刺激:1000~4000Hz的空气振动
;老年人听觉感受性降低特点:高频→低频→中频听觉适应:在声音的持续作用下,听觉感受性降低的现象。声音的掩蔽:一个声音由于同时起作用
的其他声音的干扰,使听觉阈限升高的现象。听觉疲劳:声音强度太大或声音作用时间太长,引起听觉感受性在一定时间内降低的现象。听觉器官:
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内耳。内耳的科蒂氏器官——听觉神经集中的地方,即听觉的感受器。听觉的特性:音调:由声波的频率决定。响度
:由声波的振幅决定(音量)。音色:由声波的波形决定。嗅觉——最古老的感觉。适宜刺激:能挥发、有气味的物质。感受器:鼻腔上部黏膜上的
嗅细胞。人的嗅觉不如动物灵敏。味觉的适宜刺激:能溶解的、有味道的物质。味觉感受器:味蕾。最基本的味觉:甜、咸、酸、苦。舌面的不同部
位对味觉刺激的感受性不同。皮肤感觉:触觉、压觉、振动觉、温觉、冷觉、痛觉。生理零度——皮肤表面的温度。痛觉感受器:遍布全身所有组织
中。痛觉对机体具有保护性作用。痛觉具有生物学意义。痛觉最难适应。平衡觉(静觉):反映了人体的姿势和地心引力的关系。平衡觉感受器:内
耳中的前庭器官运动觉(动觉):反映身体各部分的位置、运动以及肌肉的紧张程度。运动觉感受器:分布在肌肉、筋腱和关节中。内脏感觉(机体
觉):包括饥饿、饱胀和渴的感觉,窒息的感觉,疲劳的感觉,便意、性以及痛的感觉等。当各种内脏器官的工作处于正常状态时,引不起内脏感觉
,而且内脏活动有一定的节律,变化比较少,所以,内脏器官向大脑输送的信息比较少,也比较弱。感觉现象(感觉适应、感觉后像、感觉对比、联
觉)感觉适应:在外界刺激的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感觉适应可以使感受性提高,也可以使感受性降低。视觉适应——典型的感觉适
应。对暗适应:从亮处到暗处。慢(30-40分钟)是视觉感受器在弱光刺激下感受性提高的过程。对光适应:从暗处到亮处。快(1-2分钟)
是视觉感受器在强光刺激其感受性降低的过程。感觉后像: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还能暂时保留一段时间的感觉现象叫感觉后像。正后像:感觉后像
和刺激物的性质相同。负后像:感觉后像和刺激物的性质相反。感觉对比: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受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同
时对比:两种感觉同时发生所形成的对比。(姚明邓亚萍)相继对比:两种感觉先后发生所形成的对比。(先苦后甜)彩色对比的效果是产生了对比
色的补色。(红花绿叶)一种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这种现象叫联觉。知觉及知觉的特性知觉:直接作用于感觉器
官的客观物体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感觉:个别属性)知觉的特性:整体性;选择性;恒常性;理解性。整体性:知觉具有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
,把物体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整体的特性。选择性:人们根据感觉通道的容量和自己的需要,把一部分物体当做知觉的对象,
而把其他对象当做背景,也就是有选择地知觉外界物体。恒常性:在一定范围内,知觉的条件发生了变化,而知觉的映像却保持相对稳定不变的知觉
特性。例:颜色恒常性——白炽灯泡是橙黄色的,但在白炽灯照射下的白纸看起来还是白色的。理解性:在知觉外界物体时,人们总要用过去的经验
对其加以解释,并用词把它揭示出来的特性。如: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知觉的种类(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空间知觉:对物体的大
小、形状、距离、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包括大小知觉、形状知觉、距离知觉、方位知觉等时间知觉: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知觉。时间
知觉线索:①计时器。②自然界昼夜的交替、四季周期性的变化。③人体生理、心理活动周期性的变化。④生物钟。机体生理节律的变化像一个时钟
,调节人的行为节律性,也给人们估计时间提供了依据。时间知觉准确性的影响因素:估计时间的准确性——听觉?触觉?视觉(记忆:听触视)运
动知觉:对物体在空间位置中的位移产生的知觉。似动现象——建筑物上的电灯。诱导运动——会动的月亮。自主运动——暗室的点燃的香烟。错觉
: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这种歪曲往往带有固定的倾向。只要具备了错觉产生的条件,错觉必然会产生,通过主观努力无法
克服。不同感觉器官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会产生错觉。如形重错觉、视听错觉等。四、记忆记忆及记忆过程记忆是过去的经验以以映象的形式储存在大
脑中,在一定条件下,这种映象又可以从大脑中提取出来,这个过程就是记忆。过去的经验是指,过去对事物的感知、对问题的思考、对某个事件引
起的情绪体验以及进行过的动作操作。记忆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环节。记忆的种类:按照内容分类:形象记忆、情景记忆、情绪记忆、
语义记忆、动作记忆。按照是否意识到:外显记忆、内隐记忆。认知心理学按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的方式的不同,以及信息储存时间长短的不同
,将记忆分为瞬时记忆(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这就是三个记忆系统。记忆的过程:识记→保持→回忆/再认。遗忘及遗忘规律遗忘:
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或者发生了错误的回忆或再认。艾宾浩斯《记忆》,研究方法:材料:无意义音节方法:节省法(重学法)
节省的百分数=初学所用时间-重学所用时间/初学所用时间x100%遗忘规律:遗忘的速度先快后慢。根据遗忘规律,在遗忘临界点及时复习。
遗忘的原因及系列位置效应遗忘或因自然的衰退造成,或因干扰造成。衰退: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忆的痕迹越来越淡薄,最终导致了遗忘。干扰:新
进入记忆系统的信息,和已经进入记忆系统的信息相互干扰,使其强度减弱,因而导致遗忘。前摄抑制:先前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
料的干扰作用。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先前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五、思维、言语及想象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
物之间内在联系的认识。思维的特征:间接性:以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为媒介,对没有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加以认识。(已知推未
知)概括性:可以把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抽取出来。形成概括性的认识。(总结规律)思维的操作过程:思维的种类按思维的形态可把思维分为:动
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逻辑思维或词的思维)按照探索答案方向的不同,可把思维分为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辐合思维,又叫求同思维,按
已知的信息和熟悉的规则进行的思维。发散思维,又叫求异思维,是沿着不同的方向探索问题答案的思维。按照思维是否具有创造性可以把思维分为
再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再造性思维,用已知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思维。创造性思维,用独创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思维。概念形成与问题解决的思
维过程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性的反映,以词来表示和记载的,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和产物,同时又是思维活动借以进行的单元。概念的内涵:
概念所包含的事物的本质属性。概念的外延:属于这个概念的个体,即概念所包含的范围。关系:二者是一个相反的关系,即内涵越深,外延月窄;
内涵越浅,外延越广。概念的形成:个体掌握概念是由浅入深的。个体掌握概念的层次反映其思维发展水平。自然概念:从实际生活中掌握的概念。
人工概念是人为制造的概念。问题解决,在问题空间中进行搜索以便从问题的初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包括迁移作用、原型启
发作用、定势作用、动机。迁移: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原型启发:从现实生活的事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定势:人们在从事某种活动前的心理准备状态,会对后边所从事的活动产生影响。动机:(动机)。语言与言语语言以语音或文字为物质外壳,以
词为基本单位,以语法为构造规则的符号系统。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语言学研究的对象。人们进行思维和交际的工具。言语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
际的过程。言语是一种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人们运用语言交流思想,进行交际的过程。言语要借助于语言才能实现,语言也离不开言语
。言语活动的形式:言语活动的机制:表象和想象表象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大脑中再现的过程,在头脑中所出现的事物的形象也叫表象。表
象的形象在头脑中是可以被操作的,就像一个物体可以在手里被摆弄一样。表象的形象可以在头脑里放大、缩小、翻转,表象的这种特性叫表象的可
操作性。正是表象的可操作性,使表象可以成为想象的素材。想象是运用已有的表象,对其进行加工和改造,从而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想象的种类
:想象按其是否有意识、有目的,可以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无意想象:没有预定目的和计划自然而然产生的想象。有意想象:有目的、在意识
控制下自觉进行想象。可分为:创造想象:作家在大脑中塑造新的人物形象。再造想象对读者来说,阿Q形象是再造形象。幻想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
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六、意识和注意意识意识:在觉醒状态下的觉察,或者说是觉知。包括对外界事物的觉知和对自身内部状态的觉知。意识是大
脑特有的反映功能,是人和动物心理的根本区别,是物质发展到最高阶段的产物,是自然进化的最高阶段的产物。无意识是相对意识而言的,它指的
是个体没有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它既包括对刺激的无意识,也包括无意识的行为。睡眠:根据脑电波的变化,可以将睡眠分为4个阶段。
快速眼动睡眠阶段梦:眼球开始上下左右快速转动,梦境开始出现。梦的特点:梦境的不连续性、不协调性,认知的不确定性。对梦的认识:梦是一
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和心理现象,睡眠中人人都做梦。梦剥夺会影响个体的身体健康。弗洛伊德的观点:梦是压抑到潜意识里的冲动或愿望的反映。注
意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的特点包括指向性和集中性。指向性:感觉器官容量有限,会选择某些对象,舍弃另一
些对象。集中性:心理活动全神贯注地聚集在所选择的对象上,表现在心理活动的紧张度和强度。注意不是心理过程,是心理过程的一种状态。包括
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无意注意,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又叫不随意注意。强度大的、对比鲜明的、突然出现的、变化运动的、新颖的刺
激,自已感兴趣的、觉得有价值的刺激容易引起无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付出一定意志才能维持的注意。有意后注意(
随意后注意):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注意的广度。在同一时间内,意识所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叫注意广度,又叫注意范围。简单任务
下,注意广度大约为7±2个,即5-9个项目。注意的稳定性:对选择的对象,注意能稳定地保持多长时间的特性。注意的起伏(注意的动摇):
在稳定注意的条件下,感受性也会发生周期性的增强和减弱的变化现象。注意的分散(分心),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的对
象吸引去的现象。由于任务的变化,注意由一种对象转移到另一种对象上去的现象,叫注意转移。注意的转移和注意的分散是不同的。注意的转移是
在实际需要时,有意识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向另一个对象。注意的分散是在需要注意稳定时,受到无关刺激的干扰使注意中心离开了需要注意的对
象。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几种不同活动的现象叫注意的分配。注意分配的条件:所从事的活动中,必须有一些活动是
非常熟练的。所从事的几种活动之间应该有内在的联系。两种活动不在同一感觉通道,不用同一种心理操作完成。七、需要和动机需要需要是有机体
内部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需要的特点:需要都有对象。需要是不断发展的。从需要产生的角度分类,可以把需要分为
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①自然需要(生理需要或生物需要):是由生理的不平衡引起的需要。与有机体的生存和种族延续有密切的关系,如饮食、休
息、求偶等的需要。②社会需要(获得性需要):是反映社会要求而产生的需要,如求知、成就、交往等的需要。社会需要是人所特有的,是通过学
习得来的。动物和人都有自然需要,但无论是满足需要的对象,还是满足需要的方式,人和动物都有本质的区别。就满足需要的对象而言,可以把需
要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①物质需要是对社会物质产品的需要。②精神需要是对社会精神产品的需要。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动机动机是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的心理动力。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影响动机产生的因素:内驱力、
诱因、情绪。①内驱力(驱力):由生理需要引起来的,推动个体为恢复机体内部平衡的唤醒状态。它是生理性的动机。②诱因:能引起有机体的
定向活动,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③情绪:情绪也具有动机的作用。积极的情绪会推动人去设法获得某种对象,消极的情绪会促使人远离某
个对象,所以情绪也具有动机的作用。动机与行为的关系:动机是行为活动背后的原因,同一行为可以由不同的动机引起,不同的活动也可由相同或
相似的动机引起。动机和效果一般来说是一致的。有时不一致。(动机的分类)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①生理性动机(驱力/内驱力):由有机
体的生理需要产生的动机。②社会性动机:以人类的社会文化需要为基础而产生的动机,包括交往动机、成就动机、权力动机、兴趣、爱好。兴趣:
人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的品质:倾向性(对什么感兴趣)、广阔性(有多少种兴趣)、持久性(兴趣的稳定程度)、效能
(能不能推动人活动)。爱好:当人的兴趣不是指向对某种对象的认识,而是指向某种活动时,人的动机便成为爱好。(动机的分类)有意识动机和
无意识动机:有意识动机:能意识到自己行为活动的动机,即能意识到自己活动目的的动机。无意识动机:没有意识到或没有清楚地意识到活动目的
的动机。(动机的分类)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内在动机:由个体内在需要引起的动机。外在动机:在外部环境影响下产生的动机。需要的层次及需
要层次之间的关系只有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基本的满足,较高层次的需要才会出现。层次越低的需要出现的越早,层次越高的需要出现的越晚。层次
越低的需要力量越强。缺失性需要:较低层次的需要,能否得到满足,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生存。生长需要:高层次需要的满足,有益于健康长寿和精
力的旺盛。高层次需要不是维持个体生存所必需的,但高层次需要的满足能使人健康、长寿和精力旺盛,因而又称为生长需要或者获得性需要。八、
情绪、情感和意志情绪和情感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情绪和情感的特点
:①以人的需要为中介。②是一种主观感受。③可从外部表现看到情绪的变化。④可引起一定的生理上的变化。表情:情绪变化的外部表现模式。包
括:面部表情、身段表情、言语表情。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心理学中的“情绪”,是指感情反应的过程;“情感”是指感情的内容,前者人与
动物皆有,后者其社会性是人所特有的。情感通过情绪来表现,二者不可分隔。情绪和情感的功能:①适应功能:有机体生存、发展和适应环境的重
要手段。②动机功能:构成一个基本的动机系统,可以驱动有机体从事活动,提高人的活动效率。③组织功能:对其他心理活动具有组织的功能。④
信号功能:传递信息,沟通思想。情绪和情感的信号功能是通过表情实现的,如微笑表示友好,点头表示同意。情绪和情感两极性及变化的维度两极
性:每一种情绪和情感的变化都存在着两种对立的状态,这就是情绪和情感的两极性。例如,有喜悦就有悲伤,有爱就有恨,有紧张就有轻松,有激
动就有平静,它们都构成了情绪和情感对立的两极。情绪和情感的分类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划分。基本情绪:人和动物共有,不
学而会,快乐、愤怒、悲哀、恐惧——情绪的基本形式。复合情绪:由基本情绪的不同组合派生出来。心境、应激和激情:按情绪的状态划分。也就
是按情绪发生的速度、强度和持续时间的长短。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人的高级情感包括很多种,主要有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道德感:是根据
一定的道德标准在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美感:是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理智感:是在智力
活动过程中,在认识和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意志意志是有意识的确定目的,调节和支配行动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支配的行动叫意志行动。意志行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行动,而且意志行动的目的是要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才能达到。意志行动的基本阶段:①准备阶段:确定行动目的;选择行动方案;做出决策。②执行决定阶段:执行计划;克服障碍。勒温动机冲突的形式:①双趋式冲突:两个具有同样吸引力的目标,两个动机同样强烈,但条件限制,只能达到一个目标,而不能同时达到所有的目标。②双避式冲突:两个目标都想避开,但只能避开一个目标的时候,人们只好选择对自己损失小的目标,避开损失大的目标。③趋避式冲突:想获得一个目标,他对自己既有利,又有弊时,所遇到的矛盾心情。④双重趋避式冲突:如果有多个目标,每个目标对自己都有利,也都有弊,反复权衡,拿不定主意时的矛盾心情。意志品质①意志的自觉性:对行动的目的有深刻的认识,能自觉地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服从于活动目的。相反的品质:受暗示和武断从事;②意志的果断性:迅速地、不失时机地采取决定的品质。相反的品质:优柔寡断和鲁莽草率;③意志的坚韧性:坚持不懈的克服困难,永不退缩的品质。相反的品质:虎头蛇尾和执拗:④意志的自制性:善于管理和控制自己情绪和行动的能力。相反的品质:怯懦和任性。九、能力和人格气质和性格气质,俗称脾气、秉性、性情,指一个人典型和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性格,是一个人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的心理特征,表现为“做什么”“怎么做”两个方面。气质类型多血质胆汁质抑郁质粘液质多血质胆汁质抑郁质粘液质
献花(0)
+1
(本文系专业典藏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