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听课笔记
2021-12-05 | 阅:  转:  |  分享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主要内容一、概述二、社会化与自我概念三、社会知觉与归因四、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五、态度形成与态度转变六、沟通与
人际关系七、社会影响八、爱情、婚姻与家庭九、人格心理学一、概述社会心理学及其研究范围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1908年,美国的社会学
家罗斯出版了《社会心理学》。同年,英国的心理学家麦独孤出版了《社会心理学导论》。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包括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和侧重于社
会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F.H.奥尔波特)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
样受他人现实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G.W.奥尔波特)从社会互动的角度界定社会心理学,认为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研究,
应以群体心理为基础。(艾尔乌德)本书定义: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情境中的个体的心理现象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社会行为:人对社会因素引
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和反应系统。勒温提出著名的公式:B=f(P,E)。B—行为;P一个体;E一个体所处的情境;f一函数关
系。该公式含义:行为是个体及其环境的函数,即个体行为是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
即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是内外关系,紧密相连。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①个体层面(社会化
、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社会动机、社会学习)②人际层面(人际关系、人际沟通)③群体层面(从众、社会助长与惰化)④社会层面(风俗
、时尚、国民性)社会心理学简史(霍兰德)哲学思辨阶段(启蒙期)经验描述阶段(形成期)在观察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进行客观
的描述和分析。催生作用的学术思潮:①达尔文的进化论②德国的民族心理学③法国的群众心理学④英国的本能心理学-一-麦独孤《社会心理
学导论》⑤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派实证分析阶段(确立期)其特点是,社会心理学从描述研究转向实证研究,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从纯理论
研究转向应用研究。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主要原则(系统伦理价值中立)价值中立原则:当面对反社会价值观时,咨询师
要进行积极干预和引导。系统性原则:不仅把研究对象纳入系统进行考察,而且要用系统的方法来研究。伦理原则:尽量避免对被试者的身心健康造
成伤害。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观察法:自然观察和参与观察。调查法:访谈法;问卷法(最普遍):标准化程度高、收效快。档案法:档案法
是按照一定目的集大量的资料(过去的和现在的),通过内容分析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干扰小、工作量大。社会心理学的主要流派社会学习论起源
于行为主义。试图用行为主义解释人们社会行为的学说叫社会学习论。行为主义主要的理论假设是,先前的学习对现在的行为有决定作用。学习的机
制:联想:联想是经典条件反射。(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强化:个体为什么能学会某种行为,或者避免另一种行为
?究其原因是行为后的奖赏与惩罚作为强化物,使某种行为固定下来并反复出现。模仿:个体之所以学会某种态度和行为,经常是对榜样模仿的结果
。观察学习是班杜拉社会学习论的重要组成成分。①注意过程:对榜样的知觉②保持过程:示范信息的储存③动作再现过程:记忆向行为的转变④动
机过程:从观察到行为社会交换论。霍曼斯主张从经济学投入与产出关系的视角研究社会行为的理论。重点强调:“人们之间的互动是物质与非物质
的一种交换”。①成功命题②刺激命题③价值命题④剥夺满足命题⑤侵犯一赞同命题符号互动论。"符号”包括语言、文字、记号等,甚至个体
的动作和姿势也是一种符号。基本假设:①个体对事物的行动以该事物对个体的意义为基础;②事物的意义源于个体与他人的互动,而不是事物本身
;③个体可通过主观解释对事物赋以意义或修改其意义。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主要概念①意识与潜意识②力必多(性本能);③快乐原则与现实原则
④生本能与死本能⑤人格结构:本我、自我、超我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心理治疗的目的应该是发展病人的创造性潜力及完整人格,而不是治疗症状。
“集体无意识”是人格结构最底层的无意识,包括祖先在内的世世代代的活动方式和经验库存在人脑中的遗传痕迹。新精神分析论的观点①霍妮的“
文化因素”论。强调社会因素、文化因素对人格的影响。②沙利文的人际关系学说。人际关系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二、社会化与自我概念社会
化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是个体与他人交往,接受社会影响,学习掌握社会角色和行为规范,形成适应社会环境的人格
、社会心理、行为方式和生活技能的过程。起关键作用的人或人群称为重要他人。社会化的阶段:①早期社会化-儿童及青少年期。②继续社会化-
成人时期。③再社会化-包括对早期社会化及继续社会化过程中,没有取得合格社会成员资格的个体的再教化。社会化的基本内容①掌握生活与生产
的基本知识和技能。②遵守社会规范。③树立生活目标和人生理想。④培养社会角色。个体社会化的基本条件①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附期,约13-
-25年。②人类的遗传素质提供了社会化的可能。个体社会化的主要载体:家庭、学校、大众传播媒介、参照群体。几种重要的社会化类型:语
言社会化语言社会化是全部社会化的前提。性别社会化性-生物学-表示男女在生物学方面的差异性别-心理学-指男女在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性别
角色-社会学-指社会对男女在态度、角色和行为方面的期待道德社会化个体将社会道德规范逐步内化,成为自己的行为准则的过程政治社会化个体
接受和采用现时的社会政治制度的规范,并掌握相应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程社会角色社会角色是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
心理状态,它是对特定地位的个体行为的期待,是社会群体得以形成的基础。社会角色的分类:角色扮演:角色期待、角色领悟、角色实践。在现实
生活中,个体要被他人、公众与社会所接受,其行为表现必须符合社会对他的角色期待。角色失调——①角色冲突:个体在不同条件下的角色互不相
容,出现矛盾。角色间冲突:同一主体两个或以上角色之间的矛盾。角色内冲突:对同一角色的不同期待所引起的冲突。②角色不清:个体对其扮演
的角色认识不清楚,或者公众对社会变迁期间出现的新角色认识不清。③角色中断:退出旧角色而来不及建立新角色。④角色失败:这是最严重的角
色失调,退出舞台,放弃原有角色。自我、身份与自尊自我又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其存在状态的认知,包括对自己的生理状态、心理状
态、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①主我:认识的主体,主动的自我。②客我:认识的对象,即被观察者。③镜我: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
。罗杰斯(C.Rogers)认为,自我概念比真实自我对个体的行为及人格有更为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是个体自我知觉的体系与认识自己的方式
。自我的结构①物质自我②心理自我③社会自我:是处于社会关系,社会身份与社会资格中的自我,即个体扮演的社会角色,是自我概念的核心,是
社会如何看待个体,同时被个体意识的层面。·理想自我④反思自我:个体如何评价他人和社会对自己的看法,这是自我概念反馈的层面自尊是个体
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自我概念的功能①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个体行为的稳定性和一致性的关键是个体怎样认识自己。②解释经验
:某种经验对个体的意义是由其自我概念决定的。③决定期待:在不同的情境中,个体对事物的期待、对自己行为的解释与自我期待均取决于个体的
自我概念。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①生理自我(8个月-3岁)②社会自我(3-14岁)③心理自我(青春期一成年)身份是由个体的社会地位及
处境地位决定的自我认同。地位身份是由社会地位所决定的身份,它是相对稳定的,处境身份是处境地位所决定的身份,它相对来说是易变的。身份
的特点①客观性②主观性③多重性④稳定性⑤契约性自尊: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自尊的需要包括两个方面:对成就、优势与自信
等的欲望;对名誉、地位支配、赞赏的欲望。詹姆士在《心理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了一个自尊的经典公式:自尊=成功/抱负。自尊取决于成功,还
取决于获得成功对个体的意义。根据定义,增大成功和减小抱负都可以获得高的自尊。影响自尊的因素①家庭中的亲子关系②行为表现的反馈③选择
参与和扬长避短④根据相似性原理理性地进行社会比较三、社会知觉与归因社会知觉社会知觉包括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影响社会知
觉的主观因素①认知者的经验(个体的经验不同,对同一对象的认知也会有不同的结果)。用“图式”来解释(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称为图
式)。图式的作用:影响对注意对象的选择、影响记忆、影响自我知觉、影响个体对他人的知觉。②认知者的动机和兴趣。③认知者的情绪。印象形
成与印象管理印象是个体头脑中有关认知客体的形象。印象形成,指的是个体接触新的社会情境时,一般会按照以往的经验,将情境中的人或事进行
归类,明确其对自己的意义,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的过程。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首因效应: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
象。第一印象作用机制近因效应:最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最新印象作用机制熟悉、亲密的人容易出现近因效应;不熟悉
、少见的人之间容易出现首因效应。光环效应(晕轮效应):个体对认知对象的某些品质一旦形成倾向性印象,就会带着这种倾向去评价认知对象的
其他品质。光环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现象。刻板印象:个体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物较为固定的看法。具有社会适应意义,使人的社会知觉过程简
化。在有限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刻板印象往往具有消极性质,会使人产生偏见,甚至歧视。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个体所
获得的信息总是认知对象的各种具体特征,但个体最终形成的印象并不是停留在各种具体特征上面,而是把各种具体信息综合后,按照保持逻辑一致
性和情感一致性的原则,形成一个总体印象。①加法模式:加法模式指人们形成总体印象时,参考的是各种品质的评价分值的总和。②平均模式:将
各种特征的分值加以平均,然后根据平均值的高低来形成对他人的好或不好的总体印象。③加权平均模式:许多人在形成对他人的总体印象时,不仅
考虑积极特征与消极特征的数量与强度,而且还从逻辑上判断各种特征的重要性。④中心品质模式:中心品质模式指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人们往往
忽略一些次要的、对个体意义不大的特征,仅仅根据几个重要的、对个体意义大的特征来形成总体印象。印象管理:又称印象整饰,指个体以一定方
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即个体进行自我形象的控制,使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符合自我的期待。常用的印象管理的策略:①按社会常模管理自己。
②隐藏自己与自我抬高。③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己。④投其所好。归因归因: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内因与外因:内因:人格、品质努力程度等。外因:将行为原因归于外部条件,机遇、他人影响等。稳定性原因与易变性原因:稳定性:人格特征
、能力等。易变性:情绪气候条件等。可控性原因与不可控制性原因:可控性:努力程度。可控性原因:变化的预测。不可控性:智力因素、工作难
度。不可控制原因:准确的预测。控制点理论:罗特,根据个体对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及其结果的控制源有不同解释,将人们分为内控者和外控者
。内控者——个人生活中多数事情的结果取决于个体在做这些事情时的努力程度,相信自己能够对事情的发展与结果进行控制。外控者——认为个体
生活中多数事情的结果是个人不能控制的各种外部力量的作用造成的。归因原则①不变性原则:寻找某一特定结果与特定原因之间的不变联系(海德
)。②折扣原则:如果存在其他看起来合理的原因,那么某一原因引起某一特定结果的作用就会打折扣。(凯利)③协变原则(凯利的三维理论)特
异性信息:是否只针对某一刺激客体做出反应。共同性信息:不同的行为主体对同一刺激的反应是否一致。一致性信息:行为主体在不同的背景下,
做出的反应是否一致。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小红不理小明原因分析。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小红不理小明原因分析。原因原则(三高客体、高一主
体、高特背景)影响归因的因素影响归因的因素社会视角:行动者(当事人)和观察者(局外人)对行动者行为的原因的看法会有差别。自我价值保
护:成败归因(个体)、竞争归因(他人)。观察位置:往往把原因归于凸显的、在注意中心的人或物。时间因素:随时间流逝,归因会越来越具有
情境性。四、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社会动机动机是引起、推动、维持与协调个体的行为,使之趋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由人的自然属性
、自然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为自然动机。由人的社会属性、社会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为社会动机。人的社会动机是其社会行为的直接原因。动机过程:社
会动机的功能:活动动机与活动效率的关系:一般说来,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的关系大致呈倒U型曲线,即中等强度的动机,活动效率最高。根
据研究,每种活动都存在最佳的动机水平,这种最佳水平随活动的性质不同而有所不同,在比较简单的任务中,活动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
任务难度的增加,最佳动机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主要的社会动机亲合动机:是个体害怕孤独,希望与他人在一起,建立协作和友好联系的一种心
理倾向,是人际吸引的较低层次。亲合起源于依恋。亲合的作用:满足个体的某些社会性需要、获得信息、减轻心理压力、避免窘境。影响亲合的因
素①情境因素:情境压力越大,亲合动机越强。②情绪因素:恐惧情绪越强烈,亲合倾向越明显;高焦虑者亲合倾向较低。③出生顺序:长子、长女
恐惧时的合群倾向要比他们的弟妹们更明显,而且是按出生顺序递减。成就动机:个体追求自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善状态的动机
,即个体在各种情境下,追求成功与成就的动机。抱负水平:个体从事某种实际工作前,对自己可能达到的和期望达到的成就目标的主观估计。影响
成就动机的因素:目标的吸引力;风险与成败的主观概率;个体施展才干的机会。培养儿童成就动机应注意的问题:家庭教养方式;强调成就、追求
成就的社会氛围权力动机:个体希望影响和控制他人的心理倾向。引起权力动机的因素大致有两个:社会控制的需求和对无能的恐惧。侵犯动机:个
体有意伤害他人,以使自己获得平衡和满足的一种心理倾向。侵犯行为:简称侵犯,也称攻击行为和暴力行为,是个体有意伤害他人的行动。侵犯行
为的构成:侵犯是由伤害行为、侵犯动机及社会评价三个方面的因素构成。侵犯行为的原因(本能论):弗洛伊德:人有生本能和死本能两种对立的
基本本能。洛伦兹:侵犯是一种本能,具有生物保护的意义。侵犯行为的原因(多拉德挫折一侵犯学说):挫折既指阻碍个体达到目标的情境,也指
行为受阻时,个体产生的心理紧张状态。侵犯永远是挫折的一种后果。①侵犯强度同目标受阻强度呈正比。②抑制侵犯的力量与该侵犯可能受到的预
期惩罚强度呈正比。③如果挫折强度一定,预期惩罚越大,侵犯发生的可能性越小;如果预期惩罚一定,则挫折越大,侵犯越可能发生。④挫折也可
以产生侵犯以外的结果,并不一定引起侵犯。侵犯行为的原因(班杜拉社会学习论):侵犯行为是习得的。侵犯行为的影响因素①情绪唤起水平。②
道德发展水平。③自我控制力:个体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水平下降时,侵犯行为就比较容易发生。④社会角色与群体:在群体活动时,个体的侵犯
性也倾向增加。⑤大众传媒的影响。利他动机:个体不顾自身,增进他人的价值和利益的一种心理倾向。利他行为:个体有益于他人、公众和社会,
不期待回报的行为。利他行为的原因:①社会生物学的观点:利他是动物以个体的“自我牺牲”换取物种存在和延续的一种本能。②社会规范论的观
点:交互性规范、社会责任规范。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①外部因素:自然环境:噪音等恶劣环境的环境因素会减少利他。社会情境:他人在场对利他
行为往往有负面的影响。时间压力。利他对象的特点:长得漂亮的女人往往对男人有吸引力,一般容易得到男人的帮助。②利他者的心理特征:心境
、内疚、人格。③利他技能。社交情绪社交情绪是人际交往中,个体的一种主观体验,是个体的社会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映。人的社会需要获得满
足,就会伴随积极的情绪体验,否则会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社交焦虑(消极的情绪体验):一种与人交往的时候,觉得不舒服、不自然、紧张甚至
恐惧的情绪体验。社交焦虑原因:源自对评价的恐惧(非常关注负面的评价,根本原因是缺乏自信)社交焦虑伴随的生理表现:出汗、脸红、心慌等
。个体常用的回避方式:减少社会交往,选择孤独的生活方式。嫉妒是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
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的情绪状态。特点:针对性、持续性、对抗性、普遍性。羞耻是个体因为自己在人格、能力、外貌等方面的缺
憾,或者在思想与行为方面与社会常态不一致,而产生的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消极作用:让个体感到沮丧、自卑、自我贬损和怀疑等。积极作用:
健康的羞耻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自然结果。内疚是个体认为自己对实际的/想象的罪行或过失负有责任,而产生的强烈的不安、羞愧和负罪的情绪体
验。人类良心的情绪“内核“,提醒我们调整人际,适应社会。五、态度形成与态度改变态度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
。态度的特点:①内在性:是内在的心理倾向;②对象性(针对性):总是指向一定的对象;③稳定性:一旦形成就会持续一段时间,不会轻易地改
变。态度的成分(ABC模型)①认知成分(C):个体对于态度对象的所有认知。②情感成分(A)核心:个体在评价的基础上,对态度对象产
生的情感体验或情感反应。③行为倾向成分(B):个体对态度对象的预备反应或以某种方式行动的倾向性。当ABC不协调时,情感A往往占有主
导地位,决定态度的基本取向和行为取向。态度与行为态度是行为的重要决定因素,但它不能完全决定行为。态度的功能:①工具性功能:倾向于形
成能给自己带来利益的态度。②自我防御功能:倾向于选择有利于自我防御的态度。③价值表现功能:通过表明自己的态度,来显示自己的社会价值
。④认知功能:对情境中的客体通过态度来赋予其意义。态度的维度:①方向-态度的指向,是否、赞同与反对、接纳与拒绝等。②强度-某一特定
方向的程度。③深度-个体对特定态度对象的卷入水平。④向中度-接近核心价值的程度。⑤外显度-行为方式上的外露程度。态度形成①依从。②
认同。③内化。态度转变态度转变的模型:美国霍夫兰德提出过一个态度转变的模型。发生在接受者身上的态度转变,要涉及四个方面的要素:传递
者、沟通信息、接收者、情境。态度转变的影响因素:①传递者方面的影响因素:传递者的威信。威信越高,与接受者的相似性越大,说服的效果越
好。传递者的立场。说服的意图。说服者的吸引力。②沟通信息方面的影响因素:信息差异:任何态度的转变都是在沟通信息与接受者原有态度存在
差异的情况下发生的。对于威信较低的传递者,差异适中时,引发的态度转变量较大。畏惧:中等强度的畏惧的信息能取得较好的说服效果(倒U型
曲线)。信息倾向性。信息的提供方式。③接受者方面的影响因素:原有态度与信念的特性。人格因素(依赖;自尊;社会赞许动机)。个体的心理
倾向:人们通常利用一些自我防卫的策略来减少说服信息对自己的影响,比如笼统拒绝,贬损来源、歪曲信息、论点辩驳等。④情境方面的影响因素
:预先警告。分心。重复。态度转变的理论(海德平衡理论):在人们的态度系统中,存在某些情感因素之间或评价因素之间趋于致的压力,如果出
现不平衡,那么就会倾向于朝平衡转化.人们在转变态度时,往往遵循“费力最小原则”,即个体尽可能少地转变情感因素而维持态度平衡。海德用
P-O-X模型来说明他的观点,其中,R(个体)、0(他人)、X(一个人或一个事物)。在P-O-X模型中,P-O之间的关系最重要。P
-O关系为肯定时,平衡为强平衡,不平衡为强不平衡;P-O关系为否定时,平衡为弱平衡,不平衡为弱不平衡。态度转变的理论(认知失调论)
:费斯廷格认为,个体关于自我、环境和态度对象都有许多的认知因素,当各认知因素出现“非配合性”的关系时,个体就会产生认知失调。消除、
减少失调:①改变或否定认知因素的一方;②引起或添加新的协调的认知因素;③降低失调的认知因素各方的强度.态度转变的理论(社会交换论)
:决定个体采取何种态度以及转变态度的关键是诱因的强度。态度测量常用的态度测量方法有量表法、投射法、行为反应测量法等。①态度量表。②
投射测验。③行为反应测量。六、沟通与人际关系沟通的结构与功能沟通指信息的传递和交流的过程,包括人际沟通和大众沟通。人际沟通是个体与
个体之间一种直接的沟通形式。大众沟通是一种通过媒体中介的大众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沟通过程由信息源、信息、通道、信息接受者、反馈、障
碍与背景七个要素构成。沟通的主要功能①获取信息的手段。②思想交流与情感分享的工具。③满足需求、维持心理平衡的重要因素。④减少冲突,
改善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⑤协调群体内行为,促进效率的提高与组织目标的实现。人际沟通的分类①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②上行沟通、下行沟
通与平行沟通(信息流动方向)。③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④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⑤现实沟通与虚拟沟通。现实沟通:沟通双方对对方的身份和角
色都有比较清楚的把握的沟通。虚拟沟通:沟通双方对对方的身份和角色往往是不清楚的。沟通网络:人际沟通往往有群体背景,群体成员彼此之间
的沟通模式组合起来就形成了沟通网络。包括正式沟通网络和非正式沟通网络。身体语言沟通身体语言是非语词性的身体符号,包括:目光与面部表
情、身体运动与触摸、姿势与装饰、人际距离等等。目光与面部表情目光:眼睛是非常有效的显露个体内心世界的途径。人对目光很难做到随意控制
,人的态度、情绪和情感的变化都可以从眼睛反应出来。观察敏锐的人,能从目光种看到一个人真实的心态。个体的情绪变化,会反应在瞳孔的变化
上。面部表情:经过训练,人能较为自如地控制自己的表情肌,因而面部表情表达的情感状态有可能与实际的情况不一致。身体运动与触摸身体运动
是最易被人发现的一种身体语言。其中手势占有重要位置。人在触摸和身体接触时情感体验最为深刻。姿势与妆饰服装、化妆、饰品和携带品,也能
透漏一个人的情趣、爱好、情感、态度、社会角色等多方面的信息,在人际沟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人际距离①公众距离(12-25英尺)在正式
场合、演讲或其他公共场合沟通时的人际距离。②社交距离(4-12英尺)商业交往多发生在这个距离上。③个人距离(1.5-4英尺)朋友之
间交往的距离。④亲密距离(0-18英寸)亲人、夫妻之间的沟通和交往距离。人际关系的原则和理论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沟通与交往中建立起来
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其特点包括:个体性、直接性、情感性。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的阶段①定向阶段。②情感探索阶段。③情感交流阶段。④
稳定交往阶段。自我暴露与人际关系的深度。自我暴露的广度和深度是人际关系深度的一个敏感的“探测器”。自我暴露的程度,由浅到深,大致可
以分为4个水平。①兴趣爱好等方面。比如饮食习惯、偏好等;②态度。如对人的看法、对政府和时事的评价等;③自我概念与个人的人际关系状况
。比如自己的自卑情绪、和家人的关系等等;④隐私方面。比如个体的性经验、个体不为社会接受的一些想法和行为等等。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互
换平保)①相互性原则:人际关系的基础是彼此之间的相互重视与支持。②交换性原则:个体期待人际交往对自己是有价值的,即在交往过程中的得
大于失或得等于失,至少是得别太少于失。③自我价值保护原则:对肯定自我价值的他人,个体对其认同和接纳,并反过来予以肯定与支持。自我价
值保护是一种自我支持的心理倾向,其目的是防止自我价值受到贬低和否定。由于自我价值是通过他人的评价而确立的,个体对他人的评价极其敏感
。对肯定自我价值的人,个体对其认同和接纳,并反过来予以肯定和支持;而对否定自我价值的他人则予以疏离,与这种人交往时,可能激活个体的
自我价值保护动机。④平等原则:态度上的平等大于地位上的平等。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心理学家舒茨以人际需要为主线提出了人际关系的三维理
论,他称自己的理论是基本人际关系取向理论(FIRO),其主要观点是:①人有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包容需要、支配需要、情感需要。②舒茨
认为,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与其社会情境的联系,如不能满足可能会导致心理障碍及其他严重问题,如精神崩溃。③六种人际关系取向:主动包容式
、被动包容式、主动支配式、被动支配式、主动情感式、被动情感式。人际吸引人际吸引是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上的相互亲密的状态,是人际关系中
的一种肯定形式。按吸引的程度,人际吸引可分为亲合、喜欢、爱情。亲合是较低层次的人际吸引,喜欢是中等程度的人际吸引,爱情是最强烈的人
际吸引形式。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①熟悉与邻近。熟悉能增加吸引的程度,此外如果其他条件大体相当,人们会喜欢与自己邻近的人交往。交往频率
与喜欢程度的关系呈倒U型曲线。②相似与互补。在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中,互补可视为相似性的特殊形式。互补的形式:需要、社会角色和职业、
人格。③外貌。④才能。⑤人格品质。根据安德森的研究,影响人际吸引的最重要的人格品质是真诚。安德森认为,真诚受人欢迎,不真诚则令人厌
恶(让人反感)。人际互动人际互动专指人们在心理和行为方面的交流、交往。人际互动的形式。人际互动的主要形式是合作与竞争。合作及其基本
条件: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彼此互相配合的一种行为,称为合作。基本条件:目标的一致性、共识与规范、相互依赖的合
作氛围。竞争及其基本条件: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争夺一个共同目标的行为,称为竞争。基本条件:目标是较为稀有或者难得,且双方对同
一目标进行争夺;争夺中可能出现零和冲突(一赢,一输),也可能出现双赢结局;竞争是有理性的。七、社会影响从众从众是指在群体的压力下,
个体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地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从众行为特点:①引起从众的群体压力可以是真实存在的,也可以是
想象的;②群体压力可以在个体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作用,也可以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作用;③从众行为是个体的自愿行为。从众的功能①
社会的需要:促进社会形成共同规范、共同价值观的功能。②个体适应社会的功能:当然,从众是一种被动地接受群体影响的方式。从众的类型①真
从众。②权宜从众:最普遍。③反从众。从众行为的原因①寻求行为参照。②避免对偏离的恐惧。③群体凝聚力。影响从众的因素①群体因素:群
体一致性;群体凝聚力;群体规模的影响(3~4人)。②个体人格因素:个体的自我评价;个体的独立性。③情境的明确性。④其他因素。社会促
进与社会懈怠社会促进,也称社会助长,指个体完成某种任务时,由于他人在场而提高了绩效的现象。与社会促进相反,有时候他人在场,反而会使
个体的工作绩效降低,这种现象称为社会干扰,也称社会抑制。①结伴效应:在结伴活动中,个体会感到社会比较的压力,从而提高工作或活动的效
率。②观众效应:个体从事活动时,是否有观众在场,观众的多少及观众的表现对其活动的效率有明显影响。理论解释:优势反应强化。扎荣克(1
965)认为,他人在场,个体的动机水平将会提高,其优势反应易于表现,而弱势反应会受到抑制。社会懈怠:也称社会惰化作用或社会逍遥,指
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社会惰化的原因:责任意识降低,被评价的焦虑减弱。模仿、暗示与社会感染
模仿是没有外在压力条件下,个体受他人影响仿照他人,使自己与他人相同或相似的现象。模仿的意义①模仿是学习的基础②适应作用③促进群体形
成模仿的发展趋势①从无意模仿到有意模仿;②从游戏模仿到生活实践模仿;③从对外部特征的模仿到对内部实质内容的模仿。模仿塔尔德的模仿律
:塔尔德认为模仿是“基本的社会现象”,“一切事物不是发明,就是模仿”。①下降律:社会下层人士具有模仿社会上层人士的倾向②几何级数率
:模仿一旦开始,就会迅速的蔓延③先内后外律:个体对本土文化及其行为方式的模仿与选择,总是优于对外域文化及其行为方式的模仿与选择。暗
示指在非对抗的条件下,通过语言、表情、姿势及动作等对他人的心理与行为发生影响,使其接受暗示者的意见和观点或者按所暗示的方式去活动。
暗示的分类①暗示来源:他人暗示和自我暗示②暗示者的目的:有意暗示和无意暗示③暗示双方的接触方式:直接暗示和间接暗示④暗示效果:暗示
和反暗示影响暗示效果的主要因素:①暗示者的权力、威望、社会地位及人格魅力对暗示效果有明显的影响。②被暗示者如果独立性差,缺乏自信心
,知识水平低,那么暗示效果就明显;③被暗示者的年龄、性别与暗示的效果也有关系,年龄越小,越容易接受暗示,一般女性比男性易受暗示;④
被暗示者所处情境是暗示发生作用的客观环境。个体处于困难情境且缺乏社会支持时,往往容易受暗示。社会感染是一种较大范围内的信息与情绪的
传递过程,即通过语言、表情、动作及其他方式引起众人相同的情绪和行为。特点:双向性、爆发性、接受的迅速性。分类:个体间的感染、大众传
媒的感染、大型开放群体的感染八、爱情、婚姻与家庭社会影响爱情爱情是人际吸引最强烈的形式,是身心成熟到一定程度的个体对异性个体产生的
有浪漫色彩的高级情感。爱情特点:①相异性:性别的相异;②成熟性:生理、心理的成熟性;幼儿没有爱情体验。③高级性:高级情感④生理性:
性爱是不可或缺的元素;⑤利他性:爱情基本倾向是奉献。喜欢:在实际生活中,与爱情最容易混淆的一种人际吸引形式是喜欢。社会心理学家鲁宾
认为,爱情与喜欢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依恋、利他、亲密。爱情的发展阶段。社会交换论者把所有导致爱情的因素均可归结为利益和价值。
①取样与评估。②互惠。③承诺。④制度化。爱情的形式。李等人通过研究,概括出了六种形式的爱情:①浪漫式;②朋友式;③游戏式;④占有式
;⑤实用式;⑥利他式。哈特菲尔德把爱情分为两种,它们是:①激情爱;②伙伴爱。爱情的三角形理论。斯坦伯格认为,爱情是由亲密、激情以及
承诺三因素组成的三角形。由爱情结合的夫妻婚后5年,彼此爱的情感开始不断地减少。婚姻婚姻关系的本质在于它的社会性,即婚姻是按照一定的
法律、伦理和习俗规定而建立的。婚姻动机一般来说有三种,即经济、繁衍和爱情(包括性)。上古时代的婚姻动机:经济第一,繁衍第二,爱情第
三。中古时代的婚姻动机:繁衍第一,经济第二,爱情第三。现代社会的婚姻动机:爱情第一,繁衍第二,经济第三。夫妻关系的类型:离婚夫妻之
间的心理冲突离婚就是依法解除婚姻关系。夫妻之间的心理冲突多由以下因素引发:①需求不满。②价值观念不一致。③远离的“自我”。④夫妻的
性差异。家庭九、人格心理学人格人格是指在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下,个体形成的典型的心理品质和行为倾向的特征。人格的特性:①独特性-典
型性、差异性。②稳定性-形成的稳定性、表达的稳定性。③统合性-体现了人格的组织功能、匹配功能和健康功能。④功能性-人格决定一个人的
生活方式,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人格理论的流派:每个流派都在帮助我们理解“我是谁”这一问题上提供了有价值的东西。经典精神分析流派人
格结构①弗洛伊德的意识三层次理论意识:位于心理最表层,是指个体能够清楚的觉知到的心理层次。前意识:介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潜意识:也
称无意识,指深藏于个体内心,无法直接触及的部分。②弗洛伊德的三我结构人格结构本我-快乐原则自我-现实原则超我-道德原则人格动力,
包括心理能量和生本能、死本能。心理能量:人的心理过程需要能量驱动才能不断的进行下去,这种能量就是心理能量。心理能量遵循两个基本原则
:等量原则:假如心理的某部分占用了过多的能量,另一部分便得不到充足的能量。平衡原则:当两个心理系统的能量不等时,能量会从较强的系统
流向较弱的系统,直到平衡为止。生本能与死本能生本能表现为通过寻求食物、水、空气等需要来实现个体和群体的生存,生本能指向生长,具有积
极、建设性的作用。死本能是指将死亡的欲望转向其他客体而非自身的攻击性驱力,它会使人们表现破坏、杀戮等毁灭性行为。人格发展:人格成因
:经典精神分析理论非常看重童年对人生的影响。①童年经历。对人格起到长久影响。②父母教养方式。过度关注,过度忽视。很少受到父母关注的
儿童长大后会变得冷漠多疑,成年后较难与别人建立亲密关系。③出生顺序。出生顺序影响人格。头生孩子容易出现“问题儿童、神经症、犯罪”;
中间出生的孩子,更有可能获得更高成就;最小的孩子容易被父母纵容,聪明。人格适应。包括焦虑与升华。焦虑是被压抑的冲突要出现在意识区域
时所引发的一种强烈的情绪反应。自我在寻求表现的本我冲动与否定它的超我要求之间的冲突中,会产生大量的焦虑,为了保护自身,会发展出一系
列的心理策略和应对方式,称为“防御机制”。不同的防御机制,有两个共同特征:①对现实的否认或扭曲。②在潜意识中运作,人们常常意识不到
。升华是指个体将不被社会所接受的冲动转化为社会赞许的行为,弗洛伊德认为,升华是唯一正向积极的防御机制。新精神分析流派人格结构(霍尼
的自我、荣格的潜意识说、自我同一性)自我。霍尼认为人格是完整的、动态的自我组成,她将自我分为现实自我、真实自我和理想自我。①现实自
我-个体在此时此刻所表现出来的一切存在的总和。②真实自我-个体自我实现的中心,是个体发展的内在力量。③理想自我-完美的自我意象。在
理想自我的控制下,个体会产生很多不切实际的期望。荣格的潜意识说。荣格发展了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在意识的三层次中,荣格认为由意识、
个体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三个层面构成了人的整个精神世界。①面具-个体依据社会习俗和职业要求,在公共情境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公开人格。②
阿尼玛-男性所具有的女性阴柔性格。③阿尼姆斯-女性所具有的男性阳刚性格。④阴影-个人潜意识中的负面特征。⑤自性-人格的核心,是有条
理、统合的人格原型。自我同一性。个体感到自己是一个独特的、完整的、连续的、充满认同感的内心状态。只有建立了同一性,才能获得健康而完
整的人格。人格动力:①安全感寻求。霍尼认为个体从出生就会处于不安全状态中,他们感到自己渺小又无力,必须依赖人才能生存,这种无助、孤
独和不安的恐惧感就是基本焦虑。②亲密关系寻求。沙利文认为人格是一个假想的实体,实际上人格是由人际事件组成,因为人格的观察离不开人际
情境。人有强烈的与人交往的需求,如果长时间断绝他人的联系,人格就可能出现病态和异常。③自我的寻求。自我系统是最复杂、范围最广的动力
机制。它是人们为了避免焦虑、维持人际关系而形成的一种稳定的行为模式。④自卑与心理补偿。阿德勒认为,每个人童年都会因为生来弱小无力而
产生自卑感,自卑感是因对自己某方面不满而产生的一种交织着无力和无助的失望心态。心理补偿;社会兴趣。人格发展:人格适应:弗洛姆认为,
自由的代价已经超过了它本身的价值,并称之为一种无法忍受的、孤独的状态,面对这种孤立无助,人们只有两种选择:①逃避自由—-回归到人与
人相互依赖的状态。②实现积极的自由——创造性的爱和有意义的工作。特质理论流派奥尔波特认为,特质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性,是构成人格
的基本元素,也是评价人格的基本单位。特质学说建立在两个假设上:人格特征在时间上相对稳定。人格特征具有跨情境的稳定性。奥尔波特三层次
特质理论: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表面特质——通过外部行为表现出来,可以观察。根源特质——行为的内在根源,支配一个人一贯的行为。根源
特质中主要成分:①能力特质——有效完成预定目标的特质。②气质特质——由遗传决定的特质,决定对情境做出反应的速度,能量等。③动力特质
——使人趋向于某一风格的行为动力,是积极成分。大五人格模型。科斯塔(Costa)和麦克雷(McCrae)提出人格的五因素模型①神经
质(Neuroticism):也称情绪稳定性。②外倾性(Extraversion):人们心理活动的强度。③开放性(Openness
):对经验持开放、探索态度的程度。得分高者是不依习惯的、独立的思考者。④宜人性(Agreeableness):意指人际互动的特征。
得分高者,乐于助人、可信赖、富有同情心、为人亲和。⑤尽责性(Conscientiousness):涉及控制自己、自律。A型人格和B型人格。典型的A型人格有克服困难的强烈动机,喜欢竞争、权力,也享受奖赏的愉悦。这类人易怒而且好斗,喜欢有激情和高效的行事方式。相反,B型人格者比较放松,做事不慌不忙,不喜欢竞争。A型人格特质的三个主要成分:①A型人格者有更强的获取成就的竞争性。②A型人格者有更强的时间紧迫感。③A型人格者对挫折情境更易产生愤怒和敌意。生物学流派艾森克的人格理论。人格有三个维度:①内外倾(E):内倾外倾。②神经质(N):情绪的稳定性。③精神质(P):高,自我中心的、冷酷的、不关心他人的等;低,温柔善良等。相关研究:抑制和非抑制儿童。抑制型儿童,自我控制良好、温和有礼,能良好行为控制能力的儿童。非抑制儿童,进入新环境会很快探索新事物,很快开始说话。抑制型儿童表现出了一种特殊的焦虑,心理学家称为新异焦虑,是一种在新环境中表现不自在,退缩的反应模式。人本主义流派人格动力。马斯洛认为,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获得自我实现的需要,大多数人都不是自我实现者,主要原因包括:①自我实现动机过于微弱。②害怕尝试,固守现状。③文化环境强加给人的特定规范。④自我实现需要依赖个体的潜能。人格适应:①自我协调: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该具有自我一致性,能够采取开放的态度,接纳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同化到自我结构中。②自我不协调:自我概念与实际经验之间出现差距时,就会处于不协调的状态。人格认知流派个体的主观经验差异。在对客观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中,人们的主观经验出现差异主要体现在:①知觉风格。人们对相同信息进行加工时,习惯遵循个人的编好方式或习惯。②心理表征。个体在感知信息后,将这些信息转换成自己可以理解的形式。③解释和归因。一个体对感知到的信息进行解释和归因,不同人有不同方式。④目标和预期。对事件结果的预期、生活目标及人生理想。个人建构论。假设:没有客观的、绝对的真理,一个现象是否具有意义,依赖于个体解释该现象的方式。人们相对稳定的行为模式来自于个体相对稳定的解释世界的方式,即人格差异主要来自于个体解释世界的不同方式。信息加工理论-心理表征。心理表征指信息或知识在心理活动中的表现和记载的方式,是外部事物在心理活动中的内部再现。心理表征包括:①原型:是指某类事物在个人心目中的典型形象,可以帮助人们快速完成判断。②脚本:是指某一情境中一系列被认为适当的或合乎规定的行为。③图式:是存在于记忆中的认知结构或知识结构。行为主义、社会学系流派个体差异主要来自于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学习经验的差异。
献花(0)
+1
(本文系专业典藏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