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教育心理学之学习动机
2021-12-08 | 阅:  转:  |  分享 
  






学习动机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总体而言,在一般情况下,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是一致的,学习动机越强,有机体对学习的积极性越高,学习效果越佳,但是学习动机对学习效果的促进作用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一些中介间接促进学习效果。

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学习活动的唯一条件。

对一项具体学习活动而言,只有当学习动机强度处于最佳水平时才能产生最好的学习效果。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影响学习效果。

①动机最佳水平随着任务性质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效率随着动机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增加,动机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趋势。(在复杂任务中,较低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完成;在简单任务中,较高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完成。)

②一般最佳水平为中等强度的动机

③动机水平和行为效果呈倒U型曲线











学习效果对学习动机的影响

学习效果反作用于学习动机。所学知识增多,学习成就的取得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进一步提高学习信息,从而进一步增强学习动机。对于尚无学习动机或学习动机不强的学生,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学生,教师没必要推迟学习活动。教学最好的办法是把重点放在学习认知方面而不是学习动机方面,致力于有效教他们掌握相关知识,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就有可能产生或增强学习动机。













影响学习动机形成的因素

主观因素:需要与目标结构;成熟与年龄特点;性格特征与个别差异;志向水平与价值观;焦虑程度。

客观因素:家庭环境与社会环境;学校教育。







成败归因理论











因素

维度 成败归因维度 稳定性 因素来源(控制点) 可控制性 稳定 不稳定 内在 外在 可控制 不可控制 能力 √ √ √ 努力 √ √ √ 工作难度 √ √ √ 运气 √ √ √ 身体状况 √ √ √ 外界环境 √ √ √





学习动机的激发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兴趣和好奇心是内部动机最核心的成分,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基础。

设置合适的目标

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表达明确的期望

提供明确、及时、经常性的反馈

合理运用外部奖赏

有效运用表扬

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争







学习动机的培养

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习动机的产生

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

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

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















内部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

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

设置合适的目标

培养恰当的自我效能感

训练归因。可以从努力归因和现实归因两方面入手。









外部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

表达明确的期望

提供明确的、及时的、经常性的反馈

合理运用外部奖赏

有效运用表扬

献花(0)
+1
(本文系11路人甲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