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高考作文的审题立意
2021-12-10 | 阅:  转:  |  分享 
  
高考作文的审题立意一、高考作文常见的审题立意方法一、高考作文常见的审题立意方法1.提炼中心法两个台湾观光团到伊豆半岛旅游,路况很坏,到处都
是坑洞。一个观光团的导游连声说∶"路面简直像麻子一样,让大家受累了。"另一个观光团的导游却诗意盘然地对游客说;"我们现在走的正是赫
赫有名的伊豆速人酒窝大道,请大家快乐地体验它的与众不同吧!"提示:整体把握材料。同样的情况,在不同的人心里由于意念的不同,就产生
了不同的态度。同样的路,同样的游客,不同的导游给出不同的诠释,当然,带给游客的心境也不一样。由此可以立意:同样的境遇,以不同的
心态看待,感受截然不同;相同的问题用不同的方法处理,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换一种角度欣赏风景,换一种心情体验人生。2.抓关键句
法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健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或提示性语言。一只小妈蚁跟着哥
哥去食,突然下起了大雨,哥哥对着小蚂蚁喊∶"快跑!"小蚂蚁却看见蜗牛在雨中慢悠悠爬着;不慌不忙,它就问哥哥;"为什么蜗牛不跑?"哥
哥说∶"没伞的孩子就得拼命奔跑。"提示:整体把握材料。其中"伞"是一个喻体,比喻可以给人提供保护的外部条件,诸如富裕的家境、优
秀的父母、超人的优势等等,由此可立意:没有优越外部条件的人就必须努力拼搏。3.由果推因法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
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就能找到最佳的立意。一只公鸡在田野里为自己和母鸡们寻找食物。它发现了一块宝玉,便对宝玉说∶"
若不是我,而是你的主人找到了你,他会非常珍惜地把你捡起来,但我发现了你却毫无用处。我与其得到世界上的一切宝玉,倒不如得到一颗麦于好
。"提示:整体把握材料。公鸡为什么不愿得到宝玉,而愿意得到一颗麦子?因为"麦子"能吃,"宝玉"不能吃。据此可以这样立意:①自己需
要的才是最珍贵的;②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4.抓关系法材料作文中提供的对象、要素多是多元的,从中抓住一对关系或一组矛盾来审题立意
,不仅能扣题,而且往往被视为立意深刻。老师去为学生准备咖啡,回来时端着一大壶咖啡和各式各样的杯子,这些杯子有陶瓷的、塑料的、玻璃
的、水晶的,有的普通,有的精致,有的便宜,有的昂责,老师让大家随意享用。等每个学生都端起一杯咖啡,老师说话了;"你们注意到了吗?所
有好看昂贵的杯子都被取用了,刺下了那些朴素使宜的杯子。杯子不会让咖啡的质量变得更好,很多时候,只是让它变得更责一些,甚至,有时候,
让人忽略了我们到底在喝什么。"提示:整体把握材料。所给的是一则寓言性材料,核心内容主要是围绕"咖啡与杯子"来谈的,因而要加以联想
引申,要将"咖唯与杯子"上升到社会生活层面,挖掘其深层的指代意蕴。通过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咖啡"实际上就是生活的本身与本质,
而"杯子"只是外在的形式而已,因为学生要喝的是"咖啡","杯子"只是盛咖啡的工具。因此,"咖啡"与"杯子"的关系,就是主与次、本与
末、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这则材料的含义也就是生活中我们不能主次不分、本末倒置,不能迷失在那些不重要的东西上。5.求异同法(异中求同,
同中求异)此法主要适用于多则材料型作文。美国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富兰克林有句耐人寻味的名言;"空无一物的袋子是难以直立起来的,
"我国现代著名诗人沈尹默先生有句深深触动人们内心的诗句;"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提示:整体把握材料。可以寻找
两则材料的内在联系。前一则材料的内涵是告诚人们要充实自我,后一则材料的内涵是告诫人们要自立自强。合起来说,就是人既要不断充
实自我,又要自立自强。二、高考作文试题的材料类型与审题方法1.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所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就是有意
在多角度材料中增加任务驱动型指令,要求学生就事论事,就事论理,集中精力把理说清,把话道明,要紧扣事件具体分析和解决问题,即分析事件
要贯穿写作始终。具有明显的解答性,是把作文命题真正当成了问题,需要直接地正面回答。换句话说,观点出自材料中的具体问题,接下来论证
观点的目的,是解决材料中的具体问题,而不是泛泛地讲大道理,水平的高低不在于道理的大小深浅,而在于你的道理是不是更能解决具体问题,考
生之间较量的是解决具体问题的实际能力。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需要同学们分析到问题的内核,不再仅仅是停留在表面上。高考作文的改革,越
来越注重考查学生们的思辨能力。要求更高了。识别何为“任务驱动型作文”一般情况下任务驱动型作文具有“双给”的特点。一给“写作材
料”,提供一个争议性大,具有对立性、真实性、现场感和层级发展的叙事体事件;二给“驱动任务”:①写作文要求,一般带“谁”、“怎么”
等疑问词。②明确给定写作内容和写作角度。在某高中学校校园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橱窗中,宣传文字内容配有一张惨烈的车祸现场图片。小
王同学就此上书校长,认为学校里的安全教育宣传“给图给真相”用意虽好,但视觉冲击力太强,不太适宜,建议另换其他图片,如漫画等。校长回
复说,漫画太“温馨”,不能给人多少触动;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安全教育宣传,只有“触目”才能“惊心”。当然,也欢迎大家提出更加完善的建
议。校园安全宣传是“温馨提示”好,还是“触目惊心”好?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提出了各自的看法或建议。如果你是该校学生,也参与这
场讨论,那么,你的立场是什么?或者对此有什么具体建议?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看法或建议。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
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完成写作任务。立意:从同意“给图给真相”的角度可写:惟惊心,方上心;不“触目”则不“惊心”;以真实警示生命安
全;生命不是漫画;予人警示应以“现实”说话。从同意“温馨提示”的角度可写:校园安全宣传要温馨;用温和浇灌安全意识之花等等。阅读下
面所给的两则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材料一:“求求你,表扬我……”长春一媒体接到一男子电话,在电话里,他将自己
多年来做的好事都说了出来,希望能够被报纸报道出来。该男子是一名烧烤店老板,从2007年开始,先后花了近20万元资助了4名学生,这些
学生均已考上了大学。材料二:在河南郑州,一位近50岁的女士从10米左右的桥上掉下,昏迷不醒,一位途经此处的女孩看到后立即拨打12
0,并俯身为其进行心肺复苏术、人工呼吸施救。对伤者施救后,不少热心市民也加入进来,救护车赶到之后,女孩悄然离开。对此,你有什么看
法?要求:结合两则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参考拟题】A、有名无名都是英雄B、心中有善C
、可行之善方为大善D、做善事求表扬有何不可E、莫让善心蒙尘F、别让雷锋精神打了折G、善之大者2.寓言性材料作文这类材料多用假托的
故事或拟人的手法,表达一定的讽喻意义,说明某种道理。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这类材料作文需要准确深入挖掘寓言含义,并根据材料
中的提示语确定审题重点,然后把寓言的内涵和生活的层面、社会的层面、时代的层面、心灵的层面联系起来,确定写作重点。回返生活,是拓宽思
路和素材范围;回返心灵,则是增加思考深度,加大思考力度。如果寓言材料中有议论性的语句,要特别注意,它往往对寓意的理解起到关键性的作
用,有时甚至可以根据议论句立意。常用由物及人法、明确褒贬法、多向辐射法。寓言的特点隐喻性:借用虚构的故事情境,而不直接说明道理。
多义性:因人们看待事物的角度不一,对于同一个事物,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哲理性:寓言在于讽喻、劝戒、启迪人们,寄予一个深刻的道理
。寓言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步骤1确立陈述对象,弄清对应形象充分挖掘材料内涵,找出材料中的陈述对象,发掘其反映的形象特征、内涵。2
提取关键语句,理解感情倾向关键语句,一般来说记叙类的材料找出议论抒情性的句子,议论类的材料找出观点句。3由果及因分析,弄清象征意
蕴找出每个陈述对象在事件中所产生的结果,恩考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在此基础上,正面提出中心论点。4由物及人及事,聚焦现实生活
围绕故事的中心做相似联想,或采用多向辐射的思维方法围绕材料展开多角度立意,联想人生社会等,根据材料主旨确定立意。阅读下面的材料,按
要求立意。从前,有一对仙人夫妻常在山顶下围棋。旁边有一棵树,树上住了一只金丝猴。它长年累月地躲在树上观看这对仙人下围棋,终于练就
了非凡的棋艺。不久这只猴子下山了。它到处找人挑战,未逢敌手。最后,竞连一流的高手也成为它的手下败将,后来一位大臣自告奋勇要求应战,
宣称自己有绝对的取胜把握。比赛那一天,大臣在桌子上放了一盘新鲜的水蜜桃。比赛中猴子始终盯着桃子,结果它输了。要求∶全面理解材料,可
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首先,要弄清寓言形象所对应的人类形象。
猴子——意志力不坚定,不能控制自己欲望的人。大臣——办事能抓住要害的人。从猴子的角度展开:猴子本是非凡的棋手,但见了桃子却三
心二意,不能专注于棋盘,它输在自己的意志上,输在自己的欲望上。由此联想到人生,生命中有许多诱惑,我们如果不能控制自己,必将得小失大
,如文中之猴,徒留笑话,猴子失去的只是一盘棋,而我们失去的可能是一生,围绕着“战胜欲望”“理智与情感”这几个话题联想,便能深入主题
。从大臣的角度考虑,大臣能针对猴子的性格弱点,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可见做事要把握关键,要想战胜对手需要先了解对手。[参考
立意]从猴子的角度:最强大的对手是自己;战胜自我;抵制诱惑;专注。从大臣的角度:做事要抓住关键;善于抓住对手的缺陷,弱点。写坚
持就是胜利或换一种思维视为跑题。3.叙事类材料作文这类材料包括新闻、故事等,材料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反面的。此类材料往往通过把
握所记叙的人、事表现出的主旨来立意,常用提炼中心法。4.漫画类材料作文漫画的特点:①有针对性。(针对现实生活中的某种现象或某个问
题或某类人)②捕捉人事物的本质特征。③运用变形的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④具有幽默或讽刺的效果。漫画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步骤
:细致观察图片,读懂、读细图画;合理联想,悟透寓意,引申写作;思辨论述,以理服人。一、全面审视画面身份、地位、行为动机、神
态、动作、外貌等1.人物/动物情节过程、结局等2.事件3.语言画中人物或动物的语言、画外文字提示、题目(交代创作意图)、画中文字(
交代背景,eg时间、地点、环境等)4.漫画背景二、弄清联系,整体把握关注画面特征及构图要素之间的关系,从关系中找“情节”,从而弄
懂画面的显性主题。三、重点关注认真观察画面,重点关注那些经过夸张、变形手法处理过的画面元素,敏锐捕捉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或具有时代意
义的细节内容。四、立足画面,充分展开联想、想象和引申,根据题目要求,议论画面,综合构思成文。要充分调动自己的观察、思考能力、借助
想象、联想、仔细推敲,挖掘出漫画的深层含义,体会漫画表达的情感和价值导向等。若是多幅漫画,则要注意各幅漫画之间的互相联系。联系
生活实际,展开联想和想象,揣摩漫画的画中之话,话外之音。联想和想象不但可以帮助获得大量写作材抖,而且可以加深对画旨的理解。阅读下面
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问题,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漫画元素阐释文字信息所有的岁月静好都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揭示主题,它阐明岁月静好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有人为你付出才得来的人物一
个走在前面的孩子,一个跟在后面的成年人孩子:无忧无虑地奔跑,满脸愉悦成年人:身负两包重物,满头大汗,仍然为孩子撑起一把伞,并用身躯
为孩子挡下危险。联系孩子与成年人的角色代表着安然享受的被保护着和甘之如饴的保护者主题反思二者的关系,指出被保护着应当体谅保护者的艰
辛,心怀感恩并不断反省自己的言行.往小处说,可以是为人子女者和父母,往大处说,可以是个人和构架。后者在为前者遮风挡雨地同时,身为前
者地我也应该懂得感恩,懂得反省,不辜负后者地辛苦付出。这四幅漫画讲了一个故事:一群人扛着十字架艰难行进。其中一人为了轻便前行,
就将十字架砍掉了一截,于是这个人为了行进的速度最快,但是,到达一个沟壑时,其他人用背负的十字架作为桥梁,顺利地跨过了沟壑,而砍掉一截十字架的人,由于十字架长度不够,无法架桥过去。导致他无法过去的直接原因是十字架长度不够,但是,细细思考,之所以长度不够,是前期他为了图一时轻松,减轻背负的重量,主动砍掉的。这一切后果都是他造成的提示:可以将背负十字架前行,类比为负重前行,这里的“重”可以理解为重担、责任、苦难等具体内容。这些重担、责任、苦难等,虽然让我们的前行变慢变艰难,但是,它能在关键时刻给我们帮助,让我们渡过难关。立意:苦难不能打折扣,它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一课。要勇于承担肩上的责任,卸责只会导致自己的失败。标题:负重前行,方能致远。
献花(0)
+1
(本文系新用户3291H...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