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peowei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多边形的内角和教案
2021-12-13 | 阅:  转:  |  分享 
  


多边形的内角和

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并能熟练运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测量、类比、推理等教学活动,探索多边形内角和公式,让学生体会转化思想在几何中的运用,鼓励学生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与价值观】通过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激发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在解题中感受数学的趣味。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及公式的推导和运用

【教学难点】探索多边形内角和时,如何把多边形转化成三角形

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我借助课件辅助教学,突破重难点,增强直观效果,规范解题过程,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方法:

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特点,我采用启发式、探索式教学方法,帮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动手,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在整个探究过程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而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学习方法:

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设疑,解疑,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猜想,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四、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示意(可选项) 复习铺垫,引入新课—→合作交流,探索新知—→例题讲解,巩固知识—→实际运用,拓展提升—→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问题与情境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提出问题: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正方形、长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任意一个四边形的内角和又等于多少呢?

通过自主探索活动,给学生创建动手实践、动脑思考的平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探究意识和实践能力.







设计教学指导方案,使教师的指导更具有针对性.











通过小组的合作与交流,学生探索出了求四边形内角和两种方法。学会与人合作.









在成果展示活动中,使学生自己强化正确的认识,矫正错误的认识,补偿未得到的认识,共享成功的体验,并突破“转化”的难关.



活动2:增加图形的复杂性——探索五边形、六边形、七边形内角和,探寻规律,进而得出n边形的内角和。





















































活动3:开动脑筋,快速抢答







例1:如果一个四边形的一组对角互补,那么另一组对角有什么关系?

















例2: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召开,小明对小亮说:要能绘制一个内角和为2010°的多边形图案多有意义呀!他们的想法能实现吗?它是一个几边形? 学生结合课本81页-82页先独立思考问题再分组讨论。

从五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条对角线,他们将五边形分为个三角形,五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从六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条对角线,他们将六边形分为个三角形,六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从七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条对角线,他们将七边形分为个三角形,七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完成书上填空,寻找规律,得出n边形内角和公式。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条对角线,他们将n边形分为个三角形,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关注:(1)学生能否类比四边形的方式,利用从一个顶点出发的对角线分割多边形,发现规律,得出n边形内角和公式。(2)学生能否采用不同的方法。(发现不同做法之间的关系,经过推导得出统一公式。)





得出公式,并对公式进行结构和适用条件分析。

n边形内角和公式:(n-2)×180°。鲜明指出n表示多边形的边数。当已知多边形的边数,我们可以运用公式求得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当已知多边形的内角和时,我们也能运用公式求出这个多边形的边数。

抢答:

过一个多边形一个顶点有10条对角线,则这是??????边形.?

过一个多边形一个顶点的所有对角线将这个多边形分成五个三角形,则这是??????边形.

多边形的内角和随着边数的增加而???????,边数增加一条时它的内角和增加????度。

十二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度。

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720度,那么这个多边形是???????????边形.







学生再一次经历转化的过程,体会转化思想在几何中的运用。采用表格的形式,由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七边形找到规律,水到渠成地归纳、类比出n边形的内角和公式。体会由简单到复杂,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借助课件辅助教学,扩大课堂容量。

































采用表格的形式,帮助学生观察比较,发现规律,得出n边形的内角和公式。















展示不同做法,让学生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经过比较,推导得出统一公式。







从建构主义教育观出发,对数学公式的运用,重视对公式的结构形式分析、要注意公式的适用条件







7





1















献花(0)
+1
(本文系peowei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