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司马光》教学设计
2021-12-13 | 阅:  转:  |  分享 
  
《司马光》教学设计

江桥镇中心小学周晓辉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规范地书写。理解诗中的重难点字词,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紧扣重点词句,感悟司马光的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理解词、句的意思。

2.理解诗中的重难点字词,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

紧扣重点词句,感悟司马光的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今天就让我们继续学习一篇文言文《司马光》。

板书课题-书空课题-齐读课题。

二、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

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2.开展识字游戏,小组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

3.介绍司马光:

司马光(1019~1086),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运城安邑镇东北)人,汉族。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司马光自幼嗜学,尤喜《春秋左氏传》。

4.简介《宋史》

《宋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收录于《四库全书》史部正史类。于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修撰。

全书《本纪》四十七卷,《志》一百六十二卷,《表》三十二卷,《列传》二百五十五卷,共四百九十六卷,是中国二十四史中最庞大的一部史书。

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古诗细细地品读。

三、理解古诗大意

1.本文选自《宋史?司马光传》。

2.试读全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根据词义理解全文的意思。

(1)出示句子:群儿戏于庭,

群儿:很多孩子。这里指小伙伴们。

戏:玩耍。

于:在。

庭:庭院。

句意:有一次,司马光跟小伙伴们在庭院里玩耍。

(2)出示句子: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一儿:有个小孩。

瓮:盛物的陶器,口小肚大。

足跌:一不小心,掉到缸里。

没水中:眼看那孩子在水里快要没顶了。

句意: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

(3)出示句子:众皆弃去,

众:别的孩子们。

皆:全,都。

弃去:跑到外面。

句意: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

(4)出示句子: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

光:指司马光。

持石: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

击瓮:使劲向水缸砸去。

破之:水缸破了。之,它,指水缸。

迸:涌出。

句意: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

(5)出示句子:儿得活。

句意: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

3.学生大声朗读原文,并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有一次,司马光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得救了。

四、再读古诗,感受韵律

1.师出示图片讲述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2.学生自由读课文、读译文。

3.读了课文,你觉得司马光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4.课文中哪个地方写出了司马光很聪明?

5.指导感情朗读,读出对司马光的赞赏。

6.学法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司马光》这篇文言文,知道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有

-看注释、

-联系上下文、

-查找资料书、

-遇到难句反复多读几遍、

-还读不懂的做批注。

五、布置作业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整首课文。

2021.12





















献花(0)
+1
(本文系May花雪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