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漫话中国沙漠及其防治(1)
2021-12-13 | 阅:  转:  |  分享 
  
漫话中国沙漠及其防治(1)

胡经国



本文作者的话

本文拟根据有关文献和资料,介绍荒漠与荒漠化、沙漠与沙漠化的若干基本知识,以及中国荒漠化与沙漠化的概况。在此基础上,介绍中国八大著名沙漠和四大著名沙地的概况、气候、景观、生态和资源以及成因和治理等;着重介绍中国土地沙漠化的成因和防治对策。其目的在于普及相关科学知识,供读者进一步了解和研究参考,让更多的人关注、支持和参与防沙治沙事业,为中国土地沙漠化防治贡献一点点微薄的力量。

本文全文目录

一、荒漠与荒漠化

二、沙漠与沙漠化

三、中国沙漠概述

四、中国八大沙漠简介

五、中国四大沙地简介

六、中国沙漠分布特征

七、中国土地沙漠化概况

八、中国土地沙漠化成因

九、人类活动与中国土地沙漠化

十、中国土地沙漠化防治对策

下面是正文



一、荒漠与荒漠化

1、荒漠与荒漠化的概念

荒漠(Desert)是指干旱气候条件下形成的植被稀疏的地理景观。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非洲西部撒哈拉地区连年严重干旱,造成空前灾难,使国际社会密切关注全球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荒漠化”名词于是开始流传开来。

什么叫荒漠化?过去常理解为“沙漠不断扩大,把沙漠里的沙子扩散到越来越广的肥沃土地上去”这是不准确的。

荒漠化一词是1977年联合国荒漠化会议以后才为国际正式广泛采用的一个科学名词。1992年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将其定义作了简要归纳所谓荒漠化是指由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这一概念也为荒漠化防治国际公约所采纳。由大风吹蚀流水侵蚀土盐渍化等造成的土生产力下降或丧失,称为荒漠化。

2、荒漠化的类型

荒漠地区气候干燥降水极少蒸发强烈,植被缺乏物理风化强烈风力作用强劲其蒸发量超过降水量数倍乃至数十倍的流沙、泥滩、戈壁分布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北纬15°~50°之间的地带。其中,15°~35°之间为副热带,是由高气压带引起的干旱荒漠带;北纬35°~50°之间为温带、暖温带,是大陆内部的干旱荒漠区。荒漠戈壁种还有一种较特殊的山地荒漠主要包括国青藏高原的高原荒漠,天山山脉向平原延伸的山地丘陵地带,伊朗高原等。

戈壁蒙古语:Говь来自蒙古语。蒙古语称砾石质荒漠为戈壁。戈壁地面因细砂已被风刮走,剩下砾石盖,因而砾质荒漠。

石漠(Hamadaammada)是裸露基岩的。基岩裸露,植被稀少,景色荒凉。rgillaceousDesert)是地面基质主要为粘土等贫瘠泥土泥质沉积物。分布于荒漠中的低洼处多由湖泊干涸和湖积裸露而成,湖沼洼地、冲积、洪积扇前缘等。其地面平坦,富含盐碱,龟裂纹发育,植物稀少,风蚀作用强,常有风蚀脊、白龙堆发育。局部地表盐分大量聚积,可成盐漠。国新疆罗布泊、青海柴达木盆地分布较广。altDesert)是地面基质主要为盐类矿物的荒漠。盐漠又称“盐沼泥漠”地表为大量所覆盖的干燥泥漠地区。在地下水位较浅的泥漠地区,含盐分的地下水沿毛细管孔隙上升达到地表时,水分蒸发,盐分在地表积聚,形成盐漠。因盐分具有吸水作用,地表常处潮湿状态干涸时形成龟裂地盐漠地区只能生长少量的盐生植物中国青海柴达木盆地中部有大片盐漠分布。土壤盐渍化(SoilSalinization)是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随毛管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使易溶性盐分积累在表层土壤中的过程,也盐碱化。中国盐渍土或称盐碱土的分布范围广、面积大、类型多,总面积约1亿。主要在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盐碱土的可溶性盐主要包括钠、钾、钙、镁等的硫酸盐、氯化物、碳酸盐和重碳酸盐。硫酸盐和氯化物一般为中性盐,碳酸盐和重碳酸盐为碱性盐。热荒漠与冷荒漠

热荒漠是地处热带地区的荒漠主要由于太阳辐射强烈,蒸发剧烈,长期受到干燥的控制而形成的荒漠。

冷荒漠因较为寒冷的地带而得名的成主要控制的地区降水量极少,长期受到干冷的季风控制。冷荒漠地面上都是大大小小的石块这是由于气温变化剧烈,经过强烈的,岩由大变小。根据这一概念的定义,国荒漠化土地的面积(包括湿润地区类似荒漠景观的严重退化土地)共86.1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8.97%。其中风力作用为主占44.1%,水蚀作用占45.7%,物理化学作用占10.2%。国荒漠化形势十分严峻1998年国家林业局防治荒漠化办公室等政府部门发表的材料指出,国是世界上荒漠化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沙漠、戈壁和沙化土地普查及荒漠化调研结果表明,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4,近4亿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影响。据中、美、加国际合作项目研究,中国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为541亿人民币。国荒漠化土地中,以大风造成的风蚀荒漠化面积最大,160.7万平方公里。据统计,70年代以来仅土地沙化面积扩大速度,每年就2460平方公里。

4







献花(0)
+1
(本文系胡经国图书...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