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块糖》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有多少块糖》(教材第16、17页)二、教学目标1.结合数数的具体情境,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抽象过 程,感受这种运算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2.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数方阵排列的物体的个数,相应 列出两个不同的连加算式;3.知道用乘法算式表示相同加数连加比较简便,为进一步学习乘法奠定基础。三、重点难点重点:会用两种不同的 方法(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数方阵排列的物体的个数,相应列出两个不同的连加算式。难点:学会通过多方位思考来解决问题。四、教具学具 课件、糖块五、教学过程(一)同学们,你们喜欢吃糖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数一数有多少块糖。如果数得又对又快,老师就会奖励你一块 糖哦!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数一数,教师巡视了解不同的法。师:谁愿意把自己数的方法和结果告诉大家?学生可能出现的数数方法有: ·一块一块地数:1、2、3·两块两块地数:2、4、6、8·五块五块地数:5、10、15、20······师:你们觉得哪种 方法最好,为什么?只要学生说出的理由有道理就应当给予肯定,尤其是学生说出根据数目的多少选择不同的数法的时候,更应该给予表扬。【 设计意图:由学生已经具备的跳着数数的方法和技能引入新课,既为新课的教学做了铺垫,又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自主探究1 .数一数,填一填。师:自由数的时候同学们表现得非常出色,现在老师要求同学们看图数一数,填一填,能做到吗?课件出示:教材第16页 插图。学生自己数一数,完成填空后,汇报交流。生1:每行有7块,有2行,一共有14块。生2:每列有4块,有3列,一共有12块。 师:你能分别用算式表示出来吗?生:第一幅图应该是7+7=14(块);第二幅图应该是4+4+4=12(块)。师:现在请同学们, 把第一幅图中的棒棒糖按列数一数,把第二幅图中的糖块按行数一数。然后交流。生1:第一幅图中如果按列数,每列有2块,有2列,一共是1 4块。生2:第二幅图中如果按行数,每行有3块,有4行,一共是12块。师:用算式又该怎样表示呢?生:第一幅是2+2+2+2+2 +2+2=14(块),第二幅是3+3+3+3=12(块)。2.说一说,算一算。师:现在咋们重点来研究第一幅图,说说分别横着看,竖 着看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学生可能会说:·横着看,每行5块,有3行,算式是:5+5+5=15(块)。·竖着看,每列3块,有 5列,算式是:3+3+3+3+3=15(块)。·横着看时,有3行就是3个5相加。·竖着看时,有5列就是5个3相加。·无论横着 看还是竖着看,结果都是相同的。······【设计意图:在具体情境中,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数方阵排列的物体个数,并相应地列出两个 不同的连加算式,为学习加数相同的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奠定基础。】(三)总结提升师: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六、板书设 计有多少块糖横着看,每行5块,有3行:5+5+5=15(块)竖着看,每列3块,有5列:3+3+3+3+3=15(块)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时,我从学生已有的经验与技能出发,使学生经历从数数的问题中抽象出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的过程。首先,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 数糖,看谁的方法多?谁的方法好?同时暗示学生横着数或竖着数。并要学生根据不同的数法列出相应的连加算式。其次,让学生比一比,体会什么 是相同加数,什么是相同加数的个数,为以后将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做准备。最后,让学生“说一说”、“算一算”,在于探究是否有简便方法 。为理解乘法的意义奠定了基础。这节课,学生学得比较轻松,效果也比较好。原因在于我让学生多种感官活动起来了,使学生动起来了,积极的参与到了学习当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