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道德经中道和德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含义
2021-12-18 | 阅:  转:  |  分享 
  
道德经中道和德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含义
我来答分享举报
14个回答#热议#生活中有哪些成瘾食物?
苏老师讲干货
2018-11-29·TA获得超过701个赞
关注
我们觉得《道德经》很难懂,是因为这种用文言文写的哲学书,真可以算是阅读界的拦路虎,谁看谁懵圈。

可是杨宗纬说了,那是因为你没有听过我的歌,要不你早就学会了这本书的正确打开方式。

因为《洋葱》的歌词已经告诉我们,如果你愿意一层一层一层的剥开“道德经”,你会发现,你会讶异,这是我最压抑最深处的秘密…

嗯,那我们就来试着剥剥看吧!




《道德经》全书一共九九八十一章,由前面37章的道经和后面44章的德经组成。

如果我们只是像普通的书那样一章一章的去阅读,确实会读傻了。

一是因为它自带有哲学的高深;

二是它不像《孙子兵法》那样按道法术逻辑严密的顺序展开;

所以我们必须要一层一层的把它解剖开来才能看明白。

如果我们一刀切开从侧面去看《道德经》,就会发现其实《道德经》是由五层组成:

分别是最外层的军事论;

次外层的政治论;

中层的人生论;

里层的认识论;

以及最里层的宇宙论五论组成。

一层一层的解读,才是《道德经》的正确打开方式。




我们从里往外一层一层的来看看《道德经》,首先是宇宙论。

在老子的眼中,宇宙或者说世界并不是由所谓的神或上帝创造的,而是由一个他命名叫“道”来创造的,并且道创造后由“德”来供养。

道呢,首先生出一个混沌之气,然后一分为二变成天地,再逐渐演变出世间万物。

这个道呢喜欢按照自己设定的原则行事,如果人世不能按道的标准做,才会需要用仁义来进行约束,仁义约束不住了就会需要用礼仪或者法律来制约。

而这个德呢,是按道的要求养育世界的。

但是德不会去占有世界、它也不骄傲自满、不强求世界由它主宰,真正的做到无为而无不为。按德的标准去做,人和世界是可以和谐共处的,内在的自我像婴儿一般纯洁,外在的我可以和世界融为一体。

简单说,这个世界就是道生德养的,我们都得听“道”和“德”的话。




而世界存在以后,是按道的要求去运行的。

道的要求呢,说起来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反者道之动”,也就是事物总是朝着相反的方向来回不断的运行。所以我们要认识世界,首先就要有对立统一的思想。

但在对立统一里,老子更加注重的是柔弱的一面,他说过“弱者道之用”,就是事物虽然有两面,但柔弱的一面是胜过刚强的一面的。

所以,认识这个世界,我们还要能够做到“见小曰明、守柔曰强”,也就是要从事物小的变化中发现智慧,同时让自己坚守在柔弱的一面。

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去学习、去修炼,做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学习呢,就是认识对立统一变化的规律,要不断累积和对立统一相关的知识,首先我们并不需要到处去走也可以认识世界;其次那些看起来难做的事或很繁琐的事都是可以从简单细小的事入手的;我们还要知道一件事快要完成的时候也是最难的时候,要一直坚持到质变的那一刻。

而修炼呢,我们需要要看清世界是祸福相依的,所以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能够坚持回归本源保持本性,有三样宝物是我们要一直拿着的:一个是慈爱,一个是节俭,一个是不出头。

总之呢,人活着就是要学习和修炼,才能变得聪明和强大。




了解世界,掌握基本的认识方法,其实我们是可以过好这一生的。

上等的人勤奋的遵守道、中等人很难坚持道,下等的人嘲笑道,要过好就要当上等人。

所谓的圣人就是完全按道的要求去做事,坚持做到“四个少”:少点欲望、少说点话、少荒废时间、少贪图功劳。

随着自己的眼界、见识、心胸、修为不断的变强,自己也能由于内在的充实不断的去扩张人生,从个人、家、乡、国到天下不断的提升境界,活得精彩无限。




从政治上看,对于执政的君主,更需要坚守住道的要求。

因为一流的君主按道治国,百姓可以过的很好但却不会认为这是君主的功劳,是自己本来就这样;

二流的君主按儒家治国,百姓认为自己过的好是因为君主贤明所以很尊重他;

三流的君主用严刑峻法管理百姓,百姓被迫遵守法律所以害怕君主;

而最不入流的君主没有办法管理好国家,百姓都看不起他。

所以守住道的君主正是把自己一生系在国家上,把百姓的想法当自己的想法,治理国家的时候不随便更改规则,能把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百姓安居乐业。




战争是老子最反对的,因为战争带来不必要的伤亡,是不道的行为,是“不祥之器”。

所以执政者首先做到不凭着自己兵强马壮去欺负弱小的国家,能不打战就不打战,即使打仗也是打自卫反击战。

真到了被迫打战的时候,领导人要能够用奇谋去作战,首先自己国家真正的作战实力不能让敌人知道,同时打仗将军不要张扬不要斗狠,要明白骄傲的军队一定失败,悲愤的军队必定获胜。

等真的把仗打完了、打赢了,那也并不值得高兴,应该要用丧礼的方式来对待。

因为打战本来就是不道的,赢了也不好。




《道德经》讲解完毕,这里附一下五论在《道德经》里各自出现的章节,大家阅读时可以作为参照。





最后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期的内容:

首先我们发现《道德经》正确的打开方式就是一层一层的剥开。

《道德经》其实是五个层面的内容:

第一,这个世界是由道创造出来的,然后由德来进行供养;

第二,世界按对立统一的标准来运作,我们需要不断做加法学习和做减法修炼;

第三,人的一生应该按无为的方式去活着,做到“少欲望、少说话、少荒废、少贪功”;

第四,作为一流的君主一定是按道的无为来治理国家的;

第五,真正遵循道的执政者应该是个反战人士。

综上,《道德经》里的宇宙论、认识论、人生论,其实对应我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而政治论和军事论是人如果作为政治领袖应该如何运用。

老子真正要告诉我们的其实是,做人,三观一定要正。



198评论(9)分享举报收起
云朵包
2019-09-05
关注
《道德经》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古代善于为道的人,不是教导人民知晓智巧伪诈,而是教导人民淳厚朴实。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人们之所以难于统治,乃是因为他们使用太多的智巧心机。所以用智巧心机治理国家,就必然会危害国家,不用智巧心机治理国家,才是国家的幸福。

【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了解这两种治国方式的差别,就是一个法则,经常了解这个法则,就叫做“玄德”。玄德又深又远,纠正具体事物的偏差而复归到真朴,然后才能顺乎于自然,从而一顺百顺。
献花(0)
+1
(本文系猪头冻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