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辨析古典诗歌中情景关系优秀课件PPT
2021-12-19 | 阅:  转:  |  分享 
  
高考古诗词鉴赏指要《辨析古典诗歌中情景关系》情与景是诗歌创作中的两个重要的因素。明代学者谢榛在其《四溟诗话》中写道:“
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情因景生,景以情合,二者相互生发与渗透,并从而达成融合无间的状态,于是美妙的诗歌意境便产生了。而触景生情
——情景相生——情景交融,便成了诗歌意境创造的基本途径之一。关于情景交融的鉴赏,关键在于情是何情事实上也就要求我们品
味景是何景——乐景、哀景?情景关系具体表现乐景写乐情正衬反衬清王夫之《姜斋诗话》说:
“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哀景写哀情乐景写哀情
哀景写乐情1、以乐景写乐情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此诗描绘
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
静睡不动。表现了诗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之景的愉悦之情。也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乐景2、以哀
景写哀情倦夜杜甫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稀
星乍有无。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本
诗的突出特点是融情于景,全诗通过写竹凉、朗月、重露、稀星、暗飞的萤、水宿的鸟这些意象,实际上是用空间的变化暗示时间的推移,表明诗人
担心政局和现实而夜不能寐,达到了物我为一的境界。3、以乐景写哀情绝句杜甫江碧鸟愈白,山青花欲燃。今春
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赏析:诗的前两句却勾画了一幅浓艳明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融。如此美景,何以思归?但作者偏偏拿暖色调
的客观景物与羁旅思归的主观感受形成鲜明对照,以乐景写哀情,如此谋诗,诗人的归心殷切如何,自不待言。4、以哀景写乐情暮过山村
贾岛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初月未终岁,边烽不过秦。萧条桑柘处,烟火渐相
亲。赏析:此诗用“寒水”、“山家”、“怪禽”、“旷野”、“落日”等景物状描出山村人烟稀少、寂静萧条的景象,似乎要向读者传达一种
悲凉的情绪,但结尾笔锋陡转,一个“亲”字,诗眼明丽,仿佛告知人们,这里正是一片未受战乱而分外祥和山村乐土,表现出诗人由惧转喜的心理
变化和亲切温馨的内心感受,流露出诗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和热爱。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山
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注:本诗作于广德二年(764),当时诗人客寓成都,亟思东归,因战乱道阻,未能成行。
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5分)参考答案:1、这首是运用了以乐景反衬哀情的手法。(1分)2、江水碧绿使
水鸟的白翎显得更加洁白,山峰青翠映衬得花儿像燃烧的火一样红。描绘了一幅娇艳明媚的春天美景。(2分)3、然而岁月流逝,归期遥遥
,非但引不起游玩的兴致,反而勾起了漂泊难归的感伤。(1分)例1、解题步骤:1、明确手法(情和景的关系)2、列举景物(意象)
3、这些景物共同营造了……的氛围(气氛、意境)4、抒发了作者……的情感谢亭送别许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
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2)有人认为第二句“红叶青山”的色调与全诗的感情基调不和谐,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1)“红叶青
山”乍看不协调,是因为本诗用了“以乐景写哀情”手法(2)“红叶”“青山”看似色彩艳丽,但恰恰是对离愁的有力反衬。景色越美,越觉得离愁的难耐。(3)这种以乐写哀的手法,更增添了哀伤的情绪。感谢观看!
献花(0)
+1
(本文系在羡智库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