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后期审视与调整(20210625)----黑体???????……李多木公开课课稿Aa210709???今天,只谈以 宣纸为载体的中国画写意作品的后期调整与审视问题。由于生宣纸和中国画颜料的特殊性,笔墨落定之后即定而不可抹去的特性,修改调整只能作加 法,是创作作品的再次检查,它尊循基本法度去审视和调整,尽可能地以自己当前的理论认知和技巧,去完美作品。石鲁先生曾对他的50年代中期 印度写生手稿,于70年代初改成了作品《印度神王》45.5x36cm。大胆增补许多深浅不同朱红色的各种符号,强调了画面红与黑的对比关 系,神王的威武和画面神秘感油然而生,成为一幅不可多得的佳作学习的典范。?一般来说,审视调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作品中物象的大趋 势的调整。即动静、走势,姿态等。2、主、次物象形象、表情,完成其喜恕哀乐、风晴雨露的表述。3、中国画强调“以黑计白”,完善黑白灰, 点线面的完善。4、作品色彩关系的调整,包括色彩主次、冷暖、呼应。5、构图方式的主次虚实关系完善,整体的起承转合。6、其更具指导意义 的审视与调整方法,是逆向索源。比如画花鸟画,是按照“十六字诀”去创作的。审视调整时也是用,“十六字诀”去审视和调整。7、调整、添加 、修改的目的,是要画出张好作品,虽然难度大但也不是高不可攀。对于中国画的基本要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归纳为:真、善、美三 个字,包含以下四方面。??第一要有正能量的立意和主题,作品的正气和诗情画意。??第二要有传统,有气韵,有时代精神。作品的传承与 发展。??第三要有打动人心的构图和造型美。作品的图式美感和人民性。??第四要有细节美表现,就是要画好画眼,画眼是一幅画最精彩、 最提神之处,好画能给读画者以愉悦心情,绘画的基本的功能也就达到了。???生活、学养、勤奋,是绘画品味提升的阶梯。种瓜得瓜,种豆 得豆。绘画作品是画者心迹的再现,真、善、美的淋漓尽致的展示,幼稚与平庸的无遗暴露。??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 然。可见自然是根本和源泉,深入生活在大自然中去写生,对于创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平常临画是由平面到平面,写生是由立体到平面的功夫。 更重要的是大自然对于画家心灵的开启和创作热情的激发非常重要。创作实践中,要做到“多看、多想、多画、多读书、多比较、多总结”。从传统 文化中吸取精华,在大自然中获取创作源泉和灵感。??强调一下“多比较”这个问题:一是纵向的,将自己所画的比较。二是将自己画与其他画 家的画比较。比较中找出自己的不足,加以改进;找出优点以树立信心,获取动力。逐步建立和完善自己绘画理论体系,以引导绘画的快乐创作。? ??毛主席军事指挥实践中有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之说。攻其一点、以点带面、全面突破。集中精力将中国画的笔墨要素、构图法则、气韵 意境这些基本理论深研熟透,并把它体现于作品中。这就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毛主席的《矛盾论》中的,矛盾存在于事物发展全过程, 矛盾处处有、时时在。绘画也不例外,绘画的全过程就是制造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国画的构图中长与短、大与小、多与少、方与圆, 纵与横,虚与实的关系,粗犷与巧妙,运笔节奏的快与慢,墨色的浓与淡、色彩的冷与暖,都鲜明地体现着矛盾。如何在作品去画出这些矛盾,解决 好这些矛盾关系,画出好画来,是一个画家一生的追求。???绘画艺术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活到老,学到老。???这就是绘画的魅力 之所在!?几组作品调整前后对照图:1,石鲁先生的魔法----流浪者变印度神王:土坡变稳重黑精巨石、小草变黑石块、黑色复盖款识加上 黑色符号(这就是石鲁先生强调画面中“黑”)。然后用国人喜欢的喜庆红色的写出文字和天书般的各种神秘深浅符号,为增加红色的点线组成的面 积,将符号扩至左右绫边之上,白袍和口袋加上红色符号,统一在多变红色之中。这样黑色巨石上的神王处在0.618最佳位置上,修改后的作品 主体突出,红黑对比强烈,构图稳重饱满,图式的纵深与符号让人联想翩翩。将作品大修大改,费时费力,是对画家的综含素质的极大考验。2,修 改后增强了主、次凌霄花朵以及枝叶的连贯性,作品厚实繁茂,欣欣向荣。3,对孔雀羽毛进行整体性梳理,加强了石头、枇杷果和草丛补色,增 加枇杷枝干。全图厚重整体,孔雀不失羽毛感。4、左图纵深层次过多,最前面白石头显得多余。两年后修改复盖白石头,减去与白牡丹相冲的白色 。又将红牡丹用朱砂提亮、背景以浅石绿罩染统一山景,于是画画整性和主体更加突出,更好的表达了作品的主题思想。结语:对于每幅作品的后期 调整的幅度是各不相同的,需要作者认真审视、判断后去进行。尤其是调整修改多的作品,反映出来的是作者综合水平。其结果有三:改好、改平庸 、改失败。但是,这三种结果都是宝贵的经验积累,对于绘画水平的快速提高和作用不可或缺!发自我的iPhone上一封?javascript:;下一封javascrip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