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爱莲说
2021-12-25 | 阅:  转:  |  分享 
  
在古人笔下,莲花尽态极妍、百美并陈,对莲的喜爱,可以说已成为我国人民一种文化心态。宋代理学家周敦颐笔下的《爱莲说》,更是千古传诵的名
篇。但周敦颐爱莲主要并不是因为莲美,那么,周敦颐爱莲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重新走入他的赞莲佳作《爱莲说》。?
1.准确背诵课文,掌握本文重点词语的准确读音。2.准确翻译文中重点
词语和重点句子。3.理解本文内容及主旨思想。字茂叔,谥号“元公”,宋代(
)家,世称“濂溪先生”,宋代理学的创始人,著有《周元公集》。本文选自《》。“说”,是一种(
)来阐明事理的古代文体,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哲学周元公集用记叙、
议论或说明的方式复习指导:1.齐读课文,熟悉文本内容。
2.注意下面文中生词的读音。蕃濯涟亵鲜【自研共探1】
齐读课文,熟悉文本内容。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
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读准文中下列字的音。蕃
濯涟亵鲜fánzhuóliánxièxiǎn【学情展示1】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4、【菊之爱,陶后鲜有闻。】5、【牡
丹之爱,宜乎众矣。】复习指导:默读课文,自行理解下面重点句中红色字词,并翻译该句子。如有难度,同桌或小组研究解决。5
分钟后以小组为单位检查,每组同学代表各译一句。【自研共探2】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fán多1.【水上
、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学情展示2】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3、【可远观而
不可亵玩焉。】zhuó洗涤美丽而不庄重xiè,亲近而不庄重2.【我唯独喜爱莲从淤泥里长出来却不受污染,在清水里洗涤却不显
得妖艳】3.【只能在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它啊。】4、【菊之爱,陶后鲜有闻。】4
.【喜爱菊花的,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5、【牡丹之爱,宜乎众矣。】5.【喜爱牡丹的人,当然很多了。】Xiǎn少
,难得应当1、文中的菊、牡丹、莲分别比喻怎样的人?代表了怎样的人生态度?2、第一段是
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莲花的?3、文中写菊和牡丹有何用意?4、本文在写作上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什么?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自研共探3】【学习指导】默读课文,对照所示问题思考回答。如有困难,同桌间或小组内探讨解决,5分钟后随机检查。1、文中的菊、
牡丹、莲分别比喻怎样的人?代表了怎样的人生态度?菊比喻隐士,爱菊代表的人生态度是隐居避世;牡丹比喻追求富贵者,爱
牡丹代表的人生态度是追逐功名利禄。莲比喻品德高尚者,爱莲代表的人生态度是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追求高洁品格。【学情展示3
】2、第一段是分别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莲花的?分别从:(1)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体态香气: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香远益清。(3)风度: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3、文中写菊和牡丹有何用意?用“菊”从正面衬托,用“牡丹”
从反面衬托,突出了莲的可贵与高洁。4、本文在写作上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什么?
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本文在写作上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托物言志。所托之“物”是“莲”。作者以“莲”自喻,表达
了自己洁身自好、不慕荣利的生活态度,抒发了对追逐名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之情。这节课我们重温了《爱莲说》这篇千古
传诵之作。本文通过对莲花形状的叙写和评论,借花喻人,阐述自己不慕荣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生活情趣,委婉地批判了社会上追名
逐利、趋炎附势的庸俗世风。周敦颐盛赞莲花为君子,当然有独家的见解和他所处时代的特点,但他表现出的对贪慕富贵的鄙弃,对高洁志行的推崇
,至今仍对我们有积极的教育意义。【归纳总结】一、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黑泥),与之俱黑”;周敦颐则说“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围绕“环境与人”的关系,提炼出这两句话各自蕴含的观点。快速自行背诵课文。5分钟后各组同学选代表展示。
献花(0)
+1
(本文系老马和老马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