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访谈提纲
2021-12-26 | 阅:  转:  |  分享 
  
行业部门领导访谈提纲



·1.本部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基本情况;

为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我局成立了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制定《水利局关于乡村振兴战略水利任务的实施方案》,紧密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要求,加快村庄水设施建设,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全面提升村庄基础设施配套水平。按照省水利厅工作部署,建立维护养护、水费收缴长效机制,建立供水保障问题受理责任制及办理台账。开展农村供水工程规模化、标准化建设,补齐农村供水工程建设短板,保障农村饮水“四率”水平。围绕水资源集约化的利用、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等重点领域,实现山青、水秀、岸绿、景美的生态宜居环境。主要负责同志安排部署有效衔接工作27次,召开脱贫攻坚工作会议1次,局机关组织贯彻学习衔接精神5次,局党组会研究部署有效衔接工作4次。

2.相关部门防返贫监测工作情况;

我局委托自来水农村饮水安全水质检测中心进行水质检测,目前,水质化验168组,出具水质检测报告168份,所检测项目全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通过对全县116个贫困村和173个非贫困村的水质、水量、方便程度和供水保证率的全面排查和入户调查,全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集中供水率达到100%,供水保证率达到98%,水质达标率达到100%。为有效监测返贫及致贫风险,我局研究制定《大通县水利局开展农村供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专项排查监测工作方案》,严格执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源地管理日常巡查制度,加强对水源地、蓄水池等供水建筑物的巡查频率。目前,巡查水源地、蓄水池共4500次,紧急维修人饮工程488次。为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各类供水事故,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带班制度,保持24小时信息畅通,做到任务到岗、责任到人、管理到位,年内接受农民用水户协会反映问题650件,应急抢险650件,一旦供水工程发生突发紧急情况,采取果断措施,第一时间开展应急处置,把事故减小到最低限度,确保群众饮水安全。

3.本部门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的巩固提升做了哪些事情,采取了哪些措施;

我县把农村自来水实现集中供水率、全面普及率、水质达标率、供水保证率达标和饮水安全绝对清零任务作为近年的中心任务狠下功夫,全面提升农村供水整体保障服务能力建设,努力实现城乡供水服务无差别。自巩固提升资424万元农村人饮工程巩固提升,覆盖20个乡镇186个行政村,维修养护582处,受益人口6.9万户25.52万人,在进一步巩固提升农村供水“四率”率弱项短板,打通了农村供水“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农村人饮水龙头上灶头、入卫生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便利化用水。“十四五”期间,计划建设岔水坝、西山、塘坊3座规范化水厂,对全县范围内120项集中式供水工程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末梢水水质进行常规化常态化检测,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得到进一步改善和提升,逐步实现生活用水城乡无差别。

本部门出台了哪些主要政策,取得了哪些成效,还存在哪些问题;

我局通过印发实施《大通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细则》,进一步明确工程管护主体,规范水源保护和水质检测,强化水费征收,建立奖补机制,保障工程效益充分发挥。加强农村饮水安全管理能力建设,健全完善县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机构、运行管理办法和运行管理经费“三项制度”,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有机构和人员管理,有政策支持,有经费保障,保证群众“安全饮水,饮水安全”。当前虽然已建成了大通县43村水厂、中岭水库水厂、大哈门水厂,由于缺乏专业技术人才,设备调试、水质检测、运行维护等方面处于滞后状态。

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后期管护问题,目前运行管理情况如何,存在哪些问题;

基础设施后期管护问题目前运行管理

6.2020年以来,本部门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方面有哪些政策调整,为什么这样调整,存在哪些调整后的风险,是否制定了相关风险预案;

2020年以来“十五”饮水安全“十五”调整按照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部署要求“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要求短板农村饮水安全还存在短板和不足建成与全面小康社会相适应的饮水安全保障体系“十二五”“十三五”期间饮水经费行业部门专项资金解决,但是2021年只能通过协调乡村振兴部门解决农村饮水,如果今后从乡村振兴争取到资金,农村饮水保障工作将收到经费制约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走上社会化、市场化和专业化道路农村饮水.脱贫摘帽后,上级检查督查反馈了哪些问题,是否已经整改;

脱贫摘帽后,上级督查反馈问题主要集中于行业部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预警,还需进一步强化农村供水保障和维修养护工作,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等领域,针对上级督查反馈问题,我局通过制定整改方案,建立三张清单,完善整改报告等措施进行了整改。

本部门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方面有哪些典型和值得推广的做法?

我局本着“为民办实事在一线,化解民忧零距离”的服务宗旨,立足于补短板、增后劲、惠民生的总思路·,解决群众饮水安全的实际问题。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全县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管理全面落实“三个责任”,健全完善“三项制度”,分类分区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范化管理。对千人以上农村饮水水源地安装了“三个责任”公示牌,明确责任主体,健全完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机构、运行管理办法和运行管理经费“三项制度”,从机制建设把牢管护责任关。

不断创新农村饮水管护模式,采用乡镇水利水保中心站+农民用水户协会+专业的水利劳务公司“三驾马车”齐头并进的新型管护模式。创新管理模式,加强工程管护。充分利用和发挥农民用水户协会的作用,以辖区就近管理的原则,将工程管护权委托给协会进行管理,以当地农民用水户协会为平台,详细划分和界定管护主体,建立健全管护及考核制度,签订管护合同。依托农民用水户协会为平台,安排专业的水利劳务公司进行工程的维修养护,积极推行“管养分离”,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走上社会化、市场化和专业化道路。划定保护范围,明确管理界限。全面完成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定工作,对县内7个“千吨万人”进行保护区的划定及规范化建设和62处水源地开展了“千人以上”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探索创新,解决水管冬季冻胀事故。水利站维修队发挥聪明才智,制作了一台管道冻阻热通器,发明管道冻阻热融器,解决管道冻结问题。该设备操作简单、效率高、安全性能高,通过烧煤能把高温高压气体通入冻结管道,经过汽化,能有效解决50米冬季管道冻阻问题,既减少了开挖破碎,又减少了人力物力投资。

献花(0)
+1
(本文系禅静0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