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人格的特性与理论
2021-12-30 | 阅:  转:  |  分享 
  
一、人格的定义人格也称为个性,原指演员在舞台上戴的面具,人也会在社会角色的转换中更换不同的面具,这些面具就是人格的外在表现。面具是人社会化的
一种必然产物,在社会化中,人必定要隐藏一些自己的诉求,以达到群体的契合,没有“面具”的人就会出现社会适应性问题,甚至心理疾病。虽然
人格源自“面具”,但其实“面具”也是人格的一部分,是角色转换和适应能力的一种体现。我们更多的把人格定义为:是个体特有的特质模式及行
为倾向的统一体,是人在他人面前所表现出的稳定的心理活动(认知、情感。能力、兴趣、爱好等)特征和心理过程(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
、指向性等)的总和。人格在心理学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它决定了一个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个体受人喜欢还是招人讨厌、努力拼搏还是安于
享乐、诚实守信还是鸡鸣狗盗……虽然我们说心理问题往往是社会化问题,是人格中某些因素“障碍”,但人格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只是是否与所处
环境契合,是否契合决定于个性结构与环境的偏移程度及个体自我的驾驭能力,当然自我驾驭能力也是个性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二、人格特性1、人
格为一种内在的结构与组织,是一个功能系统。2、个体差异,人格就是人的特色。所有人都拥有个性中每个特征,只是程度不同,很多的特征组合
在一起构成了万人万象。3、个人特征持久、统一的稳定性。个性中相当一部分是遗传来的,其他虽有后天习得的成分也是十分稳定的,只是在环境
变化时有一些细微的调整,如果一个人发生大的转变,很可能是心理或精神疾患的先兆。4、人格是社会化过程中个体遗传与环境(教育、职业生涯
、政策法规、文化传统等等)交互作用下的产物。三、理论人格的理论有很多,但由于人格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所有的理论只能说各有所长,但
都不够全面,较为经典的有如下几种:1、特质理论一种很自然的看法是把人格当作许多个别特点的组合。比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卡特尔,他用因素
分析方法将众多的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表面特质是人的外显特质,可以解释外表行为,代表行为的属性和功能。根源特质共有十六种
人格因素,是构成人格的基本要素,是深层次的、代表行为属性和功能的决定因素。十六种人格因素是各自独立的,普遍地存在于各年龄和社会环境
不同的人身上,每个人的不同行为都由这十六种因素在个人身上的不同组合所决定。其编制的相关量表为“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测试”。2、精神
分析人格理论创始人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分为意识和无意识两部分。意识只占心理生活的小部分,是浅层的经验部分;无意识是深层的、更重要的部
分,对人的思想和行为起主导和决定作用。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一种动力组织,其能量的来源是“力比多”(即性力)。心理性欲的发展阶段也就是
人格的发展阶段。任何阶段的发展受阻或停滞都会对个体的人格产生持续的后效。人格结构有三个组成部分:“本我”与生俱来,以“快乐原则”行
事,属于无意识状态,但在幻想、梦、失误、精神症状等情况中可以知其运动的真象。本我是人格的原始系统,人格其他部分由他分化而来。“自我
”是人格的指挥部分,它决定本我的各种要求是否允许其满足。因此,自我是本我与外界之间的中介者,是本我与超我的调停者,它按照“现实原则
”行事。“超我”是进行纠察的人格部分,代表良心或道德规范。儿童在与父母的接触中,通过摄取机制将父母的人格及祖先的社会道德变成自己的
东西。3、人格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人格形成的决定因素,目前社会学习的作用在人格形成上尤其受到重视。个人和环境彼此影响,每个人的人格特
点是个人和情境变量持续相互作用的结果。在生长过长中遇到的学习经验的差异就是个别差异的原因。代表人物是班杜拉。4现象学人格理论现象学
观点把注意力集中在个人的当前和未来,常被成为健全人格或成长心理学。这种理论由某些心理学观点者而成,如罗杰斯强调人的功能的完善性;马
斯洛的人的自我实现的观点等。现象学观点致力于解决健全人格的实质问题企图提出心理发展和完善的措施。尽管所主张的方面不尽相同,但都看到
潜在于人的东西比人现在所具有的更多、更好。人不是外界刺激、生物本能和社会冲突的牺牲品。这些力量对人类来说不是必然的。人的动机是向上
的,自我具有发展、丰硕、成全的趋向。对人来说摆脱情绪障碍是远远不够的,没有精神病和神经症还不能视为正常人格。四、病态人格特征与心理
疾病之间是存在交互作用的,神经症和人格障碍及部分的中正精神疾病和物质滥用的发生基本与个性有关,疾病发生后也会影响个性的结构。神经系
统器质性损伤也会导致个性的转变。个性的因素也会导致一些躯体疾病发病率的上升。神经症往往是少数个性特征偏离常态,人格障碍往往是更多的个性特征偏离常态,导致个体环境适应性出现问题。
献花(0)
+1
(本文系心理书单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