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教育学之教师及其职业素养
2021-12-30 | 阅:  转:  |  分享 
  






教师职业的发展历史

发展阶段 概述 非职业化阶段 较为明确的教师职业出现在学校出现之后。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学校教育的萌芽“庠”,以长者为师,能者为师。我国奴隶制社会时期,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学在官府”“以吏为师”,所以夏商时期的庠、序、校等都是官办的“国学”,教师都由官吏兼任,官师一体。西方社会的教师大多由僧侣兼任。 职业化阶段 独立的教师行业伴随着私学的出现而出现,这时虽有专门的教师,但教师职业基本上还不具备专门化水平,私学教师没有形成从教的专业技能。 专门化阶段 教师职业的专门化以专门培养教师的教育机构的出现为标志。世界上最早的师范教育机构诞生于法国,1681年.法国“基督教兄弟会”神甫拉萨儿在兰斯创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师资训练学校,这是世界上独立的师范教育的开始。

我国最早的师范教育产生于清末。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开办“南洋公学.分设上院、中院、师范院和外院。其中的师范院即中国最早的师范教育,外院则是师范院的附属小学。师范教育的产生,使教师的培养走上专门化的道路。 专业化阶段 这一阶段,学校对教师的需求开始从“量”的急雷向"质”的提高方面转变。于是,独立设置的师范院校逐渐并人文理学院,教师的培养由综合大学的教育学院或师范学院承担,这被称为“教师教育大学化”。这样教师职业开始走上专业化的发展道路。

1966年10月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会议上通过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教师工作应被视为一种专业。

在国际劳工组织制订的《国际标准职业分类》中,教师被列入“专家、技术人员和有关工作者”的类别中。在我国,教师的专业技术人员身份在1993

3年頒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得到确认,该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1995年国务院颁布《教师资格条例》进一步明确了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质

此外,教师职业发展阶段还有一种划分:教师职业的非专门化阶段;教师职业专门化的初级阶段;教师职业专门化的深入发展阶段。







教师劳动的特点

特点 表现 复杂性 (1)教师劳动性质的复杂性。教师的劳动属于专业行为,是一种高度复杂的心智劳动。

(2)教师劳动对象的复杂性。教师的劳动对象是千差万别的人。教师不仅要面对全体学生,实施统一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还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

(3)教师劳动任务的复杂性。教育目的就是使每个学生得到全面、和谐而独特的发展。

(4)教师劳动过程的复杂性。要使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思想品德,需要经过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体验、意志的锻炼、信念的建立以及行为习惯的培养这样-一个长期的过程。

(5)教师劳动手段的复杂性。教育要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优化组合各种影响,使之发挥最佳的合力。然而.把这些复杂的影响方面的影响协调一致,这是一种复杂的工作。 创造性 (1)因材施教。

(2)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更新,“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是对教师劳动创造性的最好注脚。

(3)教育机智。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定向能力,是指教师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地做出判断随机应变地采取及时、恰当面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机智是教师良好的综合索质和修养的外在表现,是教师娴熟运用综合教育手段的能力。教育机智可以用四个词语概括:因势利导、随机应变、掌握分寸对症下药。 连续性 时间的连续性。教师的劳动没有严格的交接班时间界限,这个特点是由教师劳动对象的相对稳定性决定的。教师要不断了解学生的过去与现状,预测学生的发展与未来。 广延性 空间的广延性。教师没有严格界定的劳动场所,课堂内外学校内外都可能成为教师劳动

的空间,这特点是由影响学生发展因素的多样性决定的。教师不能只在课内校内发挥影响力,还要走出校门,协调学校、社会、家庭的教育影响以便形成教育合力。 长期性 (1)教师的劳动成果是人才,而人才培养的周期比较长。”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就是对这个道理的最佳闸释。(2)教师对学生所施加的影响,往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见效果。 间接性 教师的劳动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而是以学生为中介实现教师劳动的价值。教师的劳动

并没有直接服务于社会.或直接贡献于人类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教师劳动的结晶是学生,是学生的品德、学识和才能.待学生走上社会,由他们来为社会创造财富。 主体性 教师自身可以成为活生生的教育因素和具有影响力的榜样。

教师劳动工具的主体性也起教师劳动主体性的表现。教师所使用的教具、教材,也必须为教师自已所掌握,成为教师自己的东西,才能向学生传授。 示范性 教师的言行举止,如人品、才能、治学态度等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教师劳动的示范

性特点是由学生的可塑性、向师性心理特征决定的。同时,教师劳动的主体性也要求教师的劳动具有示范性特点。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因此,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教师的作用

(1)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在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延续中起桥梁与纽带作用。

(2)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塑造年青一代的品格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加里宁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3)教师是人的潜能的开发者,对个体发展起促进作用。

(4)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教师劳动的价值

教师劳动的价值是指教师的劳动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直接和间接的积极作用,具有模糊性、滞后性和隐蔽性,往往不受社会重视,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和对待。







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

1.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

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也即教师的学科知识素养。

2.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有人,因此,教师不仅要有所教学科的专业素养,还要有教育专业素养。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指教师在对教有工作本质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教育理念即教育教学观念,它是教师教学行为的灵魂和支点,是教师教学行为的指南。

(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教育能力是指教师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本领,具体表观为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方式,方法和效率。教师的教育能力是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

(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研究能力是综合地、灵活地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创造性活动的能力,作为教师,其研究能力的培养,主要着重于学科研究能力和教育研究能力两个方面,

3.教师的人格特征

指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主要包括:积极乐观的情绪;豁达开朗的心胸;坚韧不拔的教力;广泛的兴趣。

4.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四有"好老师标准、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和“四个服务”

“四有“好老师标准:(1)有理想信念;(2)有道德情操;(3)有扎实学识;(4)有仁爱之心。

四个“引路人":(1)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2)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3)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4)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四个“相统一”:(1)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2)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3)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4)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

“四个服务”:(1)为人民服务;(2)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3)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4)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献花(0)
+1
(本文系11路人甲原创)